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B Satellites for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1
作者 Wang Jianyu Liu Yinnian +11 位作者 Fang Zhiyong Yang Siquan Nie Juan Wu Wei Liu Sanchao Wang Lei Wang Qiao Wei Bin Wang Changzuo Zhang Feng Yu Jin Li Zhaozhou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6-492,共7页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A and B satellites(HJ-1-A,B) are called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atellites A and B" for short.The constellation a...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A and B satellites(HJ-1-A,B) are called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atellites A and B" for short.The constellation adopts a 10:30LT sun-synchronous circular orbit,with orbit altitude of 649km.HJ1-A and HJ-1-B are distributed with a phase difference of 180° in the same orbital plane,so as to enhance the time resolution of earth observation.The satellites have orbit maintenance capability,the lifetime is 3 years.Both satellites adopt CAST968 platforms.Two wide-coverage multispectral CCD cameras with resolution 30m and width 700km,a super-spectral imager with resolution 100m and width 50km as well as a data transmission subsystem of 120Mbit/s are deployed on HJ-1-A,which also carries Ka communication testing equipment of Thailand.HJ-1-B has two wide-coverage multispectral CCD cameras(the same as satellite A),one infrared camera with resolution 150m and width 720km and a data transmission subsystem of 60Mbit/s.The coverage period of the wide-coverage multispectral CCD camera is 48 hours.The revisit period of super-spectral imager is 96 hours and the coverage period ofinfrared camera is 96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小卫星星座 多光谱CCD相机 超光谱成像仪 时间分辨率 红外摄像机 应用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tworking Observ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Chinese Ocean Satellites
2
作者 ZOU Bin LIU Yuxin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2-730,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networking observation capabilities of Chinese ocean satellites and their diverse applications in ocean disaster prevention,ecological monitoring,and resource development.Since the inaugural la...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networking observation capabilities of Chinese ocean satellites and their diverse applications in ocean disaster prevention,ecological monitoring,and resource development.Since the inaugural launch in 2002,China has achieved substantial advancements in ocean satellite technology,forming an observation system composed of the HY-1,HY-2,and HY-3 series satellites.These satellites are integral to global oce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ue to their high resolution,extensive coverage,and frequent observations.Looking forward,China aims to further enhance and expand its ocean satellite capabilities through ongoing projects to support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ocean satellites Networking observation Ocean forecasting Oce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cean ecological monitoring Oce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olar monitoring Terrestrial applic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原文林 杨逸凡 +2 位作者 赵小棚 郭进军 胡少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4,22,共8页
洪水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降雨作为洪水灾害致灾因子,数据的精确度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为切入点,对雨量站点观测、天气雷达降雨估计及预报、降雨数值预报、卫星遥感... 洪水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降雨作为洪水灾害致灾因子,数据的精确度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为切入点,对雨量站点观测、天气雷达降雨估计及预报、降雨数值预报、卫星遥感反演的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时空降尺度方法及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降雨监测与预报中的应用,揭示了其在提升降雨数据“量”与“型”准确度方面的效果。研究表明: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在当前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山丘区和城市环境空间的复杂地形方面仍面临分辨率受到限制及精确性、时效性不足的问题。多源数据融合能提高降雨数据精度、时空覆盖能力和预测准确性,优化算法模型、融合“空-天-地”多源数据形成高分辨率预报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监测 降雨预报 防洪减灾 卫星遥感 天气雷达 数值预报 降尺度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像元二分模型的内蒙古正蓝旗植被覆盖度格局和动态变化 被引量:140
4
作者 马娜 胡云锋 +1 位作者 庄大方 张学利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研究区,应用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数据(HJ-1A CCD)及美国陆地卫星数据(Landsat ETM+),在充分考虑区域土壤和植被类型等背景基础上,先后使用了MNF、二维散点制图以及PPI方法,得到具有时空针对性...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研究区,应用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数据(HJ-1A CCD)及美国陆地卫星数据(Landsat ETM+),在充分考虑区域土壤和植被类型等背景基础上,先后使用了MNF、二维散点制图以及PPI方法,得到具有时空针对性的纯净像元;以此为基础,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数据;最后,结合研究区其它权威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LUCC)数据,对比分析了本研究所得的植被覆盖度数据精度,评价了2000~2009年间区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过程,指出本区在实施有关生态工程后植被覆盖度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研究结果证明,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地区应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法是简洁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1B卫星红外相机的研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银年 王建宇 薛永祺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50-56,共7页
红外相机是环境减灾-1B卫星上的主要载荷之一,具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4个探测谱段,幅宽720km、地面像元分辨率150m/300m,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的监测、预报、评估。红外相机的研制中,解决了高精度双面镜扫描... 红外相机是环境减灾-1B卫星上的主要载荷之一,具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4个探测谱段,幅宽720km、地面像元分辨率150m/300m,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的监测、预报、评估。红外相机的研制中,解决了高精度双面镜扫描及其定标、弱信号高增益放大及载荷轻小型化等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了多元红外探测器和空间斯特林制冷技术,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共用一个光路,集成到一个焦面上,由同一台斯特林制冷机制冷。其中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相结合,具有200~500K的大动态范围,提高了对地物热特性和火灾监测的能力。自2008年9月卫星发射以来,红外相机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了研制要求,在雪灾、旱灾、火灾和秸秆焚烧、水体污染等环境灾害监测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已分别纳入到民政部和环保部的卫星减灾、环境监测业务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环境减灾-1B卫星 遥感 红外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1A、1B卫星技术 被引量:29
6
作者 白照广 沈中 +1 位作者 王肇专 王肇宇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1-11,共11页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简称HJ-1A、1B卫星)是我国新一代民用光学对地遥感小卫星,具有48h对中国境内及周边地区实现无缝覆盖观测的能力。文章介绍了HJ-1A、1B卫星的主要技术方案、技术...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简称HJ-1A、1B卫星)是我国新一代民用光学对地遥感小卫星,具有48h对中国境内及周边地区实现无缝覆盖观测的能力。文章介绍了HJ-1A、1B卫星的主要技术方案、技术创新点和特点,以及在轨各种光学相机的使用效果和主要应用领域,可为我国后续环境减灾监测预报遥感小卫星系列发展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减灾 星座 CCD相机 超光谱成像仪 红外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湾纳潮量现状卫星遥感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叶小敏 王其茂 +1 位作者 丁静 石立坚 《海洋测绘》 2011年第6期48-51,共4页
利用14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星(HJ-1A/1B)CCD相机卫星数据,提取不同潮位下渤海海湾的水域面积。结合潮汐订正的方法,计算获得了2010年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的纳潮量分别为9.32×1010m3、3.03×1010m3和0.54×1010m3。计... 利用14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星(HJ-1A/1B)CCD相机卫星数据,提取不同潮位下渤海海湾的水域面积。结合潮汐订正的方法,计算获得了2010年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的纳潮量分别为9.32×1010m3、3.03×1010m3和0.54×1010m3。计算结果将为渤海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纳潮量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星 卫星遥感 潮汐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IACCD数据的辐射传输模型反演叶面积指数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源 顾行发 +3 位作者 余涛 高海亮 李娟 胡新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12-5015,共4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斯克腾旗贡尔大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HJ-IA的CCD数据进行叶面积指数反演。采用辐射传输模型PROSPECT和SAIL模型,根据贝叶斯理论回归反演LAI,获取LAI反演效果图。同时利用同步野外实测地面数据对反演LAI进行检验,... 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斯克腾旗贡尔大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HJ-IA的CCD数据进行叶面积指数反演。采用辐射传输模型PROSPECT和SAIL模型,根据贝叶斯理论回归反演LAI,获取LAI反演效果图。同时利用同步野外实测地面数据对反演LAI进行检验,发现两者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0.696。最后对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HJ-IA的CCD数据反演LAI,可较好地反映地面状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星(HJ-IA) CCD图像 叶面积指数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海洋卫星体系提升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能力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保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共8页
海洋卫星是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数据的重要获取手段,在海洋防灾减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分析了海洋环境观测要素和海洋卫星在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状况;结合国外海洋卫星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发展需求,提出了构建中国海洋... 海洋卫星是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数据的重要获取手段,在海洋防灾减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分析了海洋环境观测要素和海洋卫星在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状况;结合国外海洋卫星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发展需求,提出了构建中国海洋卫星体系的发展建议,为提升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能力,推动中国海洋事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和海防安全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 海洋卫星体系 发展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运行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7
10
作者 白照广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8,共8页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简称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于2008年9月6日发射入轨,到2018年9月已经运行十年。十年来,作为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首个专用卫星星座,双星一直在为我国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及其他行业提供连续不断的...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简称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于2008年9月6日发射入轨,到2018年9月已经运行十年。十年来,作为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首个专用卫星星座,双星一直在为我国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及其他行业提供连续不断的可见光、红外及超光谱遥感数据信息。文章分析整理了十年来双星在轨星座运行情况、卫星供电情况及其他卫星主要功能状态,简述了成像任务及应用情况,分析提出了星座主要技术成果,总结了双星设计与在轨运行的成功经验,并对环境减灾后续卫星技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卫星 遥感 可见光成像 红外成像 超光谱 小卫星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与灾害监测光学卫星技术与发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白照广 汪春涛 +6 位作者 董筠 沈中 朱军 陆春玲 孙纪文 于倩 马磊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2,共10页
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简称环境与减灾星座)光学卫星已经发射升空2组共4颗卫星,成功实现在轨接替,保证了环境与灾害监测业务的持续运行。环境减灾光学卫星立足中分辨率大幅宽遥感,谱段齐全,覆盖可见光到长波红外,辅以高光谱遥感,通... 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简称环境与减灾星座)光学卫星已经发射升空2组共4颗卫星,成功实现在轨接替,保证了环境与灾害监测业务的持续运行。环境减灾光学卫星立足中分辨率大幅宽遥感,谱段齐全,覆盖可见光到长波红外,辅以高光谱遥感,通过星座设计,双星可实现对全球2天的覆盖观测。环境减灾卫星遥感数据已经在环境、减灾业务及国内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将向更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和更多的遥感手段方面发展。文章介绍了环境减灾光学遥感星座的建设历程,概述了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和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的技术方案,从星座建设、能力提升、长寿命设计、图像压缩、定标技术、数据应用等方面凝练了卫星的主要创新点,并且从发展策略和发展项目两方面给出了后续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减灾 遥感 图像 环境减灾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测试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志勇 范一大 +1 位作者 王兴玲 陈世荣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23-26,共4页
卫星业主单位国家减灾委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测试工作,并首次引入了卫星应用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在轨测试完成了预定的测试内容,各项指标均满足《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研制总要求》的规定,且卫星数据在... 卫星业主单位国家减灾委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测试工作,并首次引入了卫星应用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在轨测试完成了预定的测试内容,各项指标均满足《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研制总要求》的规定,且卫星数据在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及环保应用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应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 环境减灾-1A 1B卫星 在轨测试 减灾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卫星雪灾监测评估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杨思全 刘龙飞 +1 位作者 王磊 张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5-150,共6页
环境减灾A、B星是我国首次发射的专门用于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的两颗光学小卫星。作为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建设的重要组成,A、B星的发射标志着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组网的正式开始,也标志着我国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有了稳定数据源。环境减灾小... 环境减灾A、B星是我国首次发射的专门用于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的两颗光学小卫星。作为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建设的重要组成,A、B星的发射标志着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组网的正式开始,也标志着我国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有了稳定数据源。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A、B星分别搭载了多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和超广谱成像仪,最大观测幅宽达到700 km,最快重返周期小于48 h。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具备宽视场覆盖、高重访频率、多谱段观测的特点,因此星座卫星多传感器的综合应用适合雪灾、洪涝灾害等大范围灾害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在介绍环境减灾A、B星有关性能指标和参数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减灾A、B星数据在2008年10月26日至28日西藏雪灾中的应用情况,对卫星数据在雪灾监测与评估业务中的应用能力和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建立了环境减灾A、B星在雪灾范围评估、风险预警与灾情评估的技术路线,以期为开展雪灾监测评估应用、尽快发挥减灾应用效益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卫星 雪灾监测评估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