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涎腺内镜辅助手术取石治疗腮腺涎石症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坚
张雷
+2 位作者
柳登高
张祖燕
俞光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内镜辅助手术取石治疗腮腺涎石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因腮腺反复肿胀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确诊为腮腺结石,并接受涎腺内镜辅助手术取石治疗的患者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0~62岁...
目的:探讨涎腺内镜辅助手术取石治疗腮腺涎石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因腮腺反复肿胀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确诊为腮腺结石,并接受涎腺内镜辅助手术取石治疗的患者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0~62岁,中位年龄49.5岁).术前通过B超和锥形束CT(cone-beam CT)检查明确结石数目、位置和大小.局部麻醉下采用内镜下套篮或抓钳取石失败后,行全身麻醉下内镜辅助手术取石,术中利用涎腺内镜引导精确定位,腮腺区翻瓣,准确暴露导管及结石,切开导管壁取石.术后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了解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6例患者结石直径在5~9 mm,均位于导管后段近腺门部.在涎腺内镜辅助下手术翻瓣取石,全部取石成功.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均未出现面瘫、涎瘘、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月),患者腮腺区肿痛症状明显缓解(5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疗效满意.结论:对于其他治疗失败且症状顽固的腮腺结石患者,采用涎腺内镜辅助腮腺翻瓣手术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疾病
结石
内窥镜检查
涎腺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涎石成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苏宇雄
廖贵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52-254,共3页
涎石的成因迄今为止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唾液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浓度的改变、细菌感染及炎症、导管解剖形态、全身性因素等均可影响涎石的形成,具体的涎石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几个学说:矿物质核心学说、逆行性学说、微结石学说和变性...
涎石的成因迄今为止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唾液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浓度的改变、细菌感染及炎症、导管解剖形态、全身性因素等均可影响涎石的形成,具体的涎石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几个学说:矿物质核心学说、逆行性学说、微结石学说和变性细胞器学说等。本文就有关涎石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
结石
唾液
细菌
细胞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涎石成分结构和成因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顾乐生
冯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涎石的成分结构,探讨其形成原因。方法利用红外吸收光谱仪和X线衍射仪分别对12例颌下腺涎石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涎石的结构成分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羟磷灰石、正磷酸钙、氟磷灰石、透磷钙石、碳酸...
目的研究涎石的成分结构,探讨其形成原因。方法利用红外吸收光谱仪和X线衍射仪分别对12例颌下腺涎石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涎石的结构成分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羟磷灰石、正磷酸钙、氟磷灰石、透磷钙石、碳酸磷灰石、羟碳酸磷灰石和有机物质。结论涎石形成既与细菌感染有关,更与唾液性质(pH值、流速和所含蛋白质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石病
颌下腺
成分
成因
X线衍射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BCT定位结合涎腺镜指导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的处理策略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磊
李金
+1 位作者
陈巨峰
刘士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探讨CBCT定位结合涎腺镜指导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初治的患者共77例的CBCT和临床资料,以CBCT矢状位三维成像,磨牙后纵线为解剖标志线,并根据结石横径和位置将患者分为4组,Ⅰ组:线后结石(...
目的:探讨CBCT定位结合涎腺镜指导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初治的患者共77例的CBCT和临床资料,以CBCT矢状位三维成像,磨牙后纵线为解剖标志线,并根据结石横径和位置将患者分为4组,Ⅰ组:线后结石(n=22);Ⅱ组:线前直径>4 mm结石(n=33);Ⅲ组:线前直径<3 mm结石(n=17);Ⅳ组:线前直径3~4 mm结石(n=5)。对Ⅰ组患者手术从口外入路摘除腺体同时去除结石,对Ⅱ组30例在内镜辅助下口内旁路切口取出结石保留腺体(预定方案),3例切除腺体(改行方案)。Ⅲ组16例均通过涎腺内镜从导管内直接取出(预定方案),1例通过口内旁路取出(改行方案)。Ⅳ组3例通过涎腺内镜从导管内直接取出(预定方案),2例改为口内旁路方案。结果:预定方案手术成功率Ⅰ组100%,Ⅱ组90.9%,Ⅲ组94.1%,Ⅳ组60%。并发面神经损Ⅰ组2例(9.0%),舌神经损伤Ⅰ组4例(18.1%),Ⅱ组12例(40.0%)。术后结石复发Ⅱ组2例(6.7%),Ⅲ组1例(6.7%)。结论:CBCT定位结合涎腺镜指导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清除术能够在尽量保留腺体功能,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
涎腺内镜
导管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涎腺内镜辅助手术取石治疗腮腺涎石症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坚
张雷
柳登高
张祖燕
俞光岩
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头颈外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放射科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2,共4页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12-44-940)资助~~
文摘
目的:探讨涎腺内镜辅助手术取石治疗腮腺涎石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因腮腺反复肿胀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确诊为腮腺结石,并接受涎腺内镜辅助手术取石治疗的患者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0~62岁,中位年龄49.5岁).术前通过B超和锥形束CT(cone-beam CT)检查明确结石数目、位置和大小.局部麻醉下采用内镜下套篮或抓钳取石失败后,行全身麻醉下内镜辅助手术取石,术中利用涎腺内镜引导精确定位,腮腺区翻瓣,准确暴露导管及结石,切开导管壁取石.术后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了解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6例患者结石直径在5~9 mm,均位于导管后段近腺门部.在涎腺内镜辅助下手术翻瓣取石,全部取石成功.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均未出现面瘫、涎瘘、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月),患者腮腺区肿痛症状明显缓解(5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疗效满意.结论:对于其他治疗失败且症状顽固的腮腺结石患者,采用涎腺内镜辅助腮腺翻瓣手术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腮腺疾病
结石
内窥镜检查
涎腺
外科手术
Keywords
Parotid diseases
calculi
Endoscopy
salivary
gland
s
Surgical procedures,operative
分类号
R782.7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涎石成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苏宇雄
廖贵清
机构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52-254,共3页
文摘
涎石的成因迄今为止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唾液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浓度的改变、细菌感染及炎症、导管解剖形态、全身性因素等均可影响涎石的形成,具体的涎石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几个学说:矿物质核心学说、逆行性学说、微结石学说和变性细胞器学说等。本文就有关涎石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唾液腺
结石
唾液
细菌
细胞器
Keywords
salivary
gland
calculi
saliva
bacterium
organelle
分类号
R781.7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涎石成分结构和成因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顾乐生
冯敏
机构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涎石的成分结构,探讨其形成原因。方法利用红外吸收光谱仪和X线衍射仪分别对12例颌下腺涎石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涎石的结构成分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羟磷灰石、正磷酸钙、氟磷灰石、透磷钙石、碳酸磷灰石、羟碳酸磷灰石和有机物质。结论涎石形成既与细菌感染有关,更与唾液性质(pH值、流速和所含蛋白质浓度)有关。
关键词
涎石病
颌下腺
成分
成因
X线衍射仪
Keywords
submandibular
gland
s
salivary gland calculi/chem
infrared rays
specturum analysis
spectrometry, X ray emission
分类号
R781.7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BCT定位结合涎腺镜指导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的处理策略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磊
李金
陈巨峰
刘士维
机构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6,共7页
基金
佛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医学科研课题(编号:20190023)。
文摘
目的:探讨CBCT定位结合涎腺镜指导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初治的患者共77例的CBCT和临床资料,以CBCT矢状位三维成像,磨牙后纵线为解剖标志线,并根据结石横径和位置将患者分为4组,Ⅰ组:线后结石(n=22);Ⅱ组:线前直径>4 mm结石(n=33);Ⅲ组:线前直径<3 mm结石(n=17);Ⅳ组:线前直径3~4 mm结石(n=5)。对Ⅰ组患者手术从口外入路摘除腺体同时去除结石,对Ⅱ组30例在内镜辅助下口内旁路切口取出结石保留腺体(预定方案),3例切除腺体(改行方案)。Ⅲ组16例均通过涎腺内镜从导管内直接取出(预定方案),1例通过口内旁路取出(改行方案)。Ⅳ组3例通过涎腺内镜从导管内直接取出(预定方案),2例改为口内旁路方案。结果:预定方案手术成功率Ⅰ组100%,Ⅱ组90.9%,Ⅲ组94.1%,Ⅳ组60%。并发面神经损Ⅰ组2例(9.0%),舌神经损伤Ⅰ组4例(18.1%),Ⅱ组12例(40.0%)。术后结石复发Ⅱ组2例(6.7%),Ⅲ组1例(6.7%)。结论:CBCT定位结合涎腺镜指导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清除术能够在尽量保留腺体功能,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关键词
CBCT
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
涎腺内镜
导管旁路
Keywords
CBCT
Ductal
calculi
in posterior segment of submandibular
gland
salivary
endoscopy
Catheter bypass
分类号
R782.7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涎腺内镜辅助手术取石治疗腮腺涎石症
赵坚
张雷
柳登高
张祖燕
俞光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涎石成因的研究进展
苏宇雄
廖贵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涎石成分结构和成因的研究
顾乐生
冯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CBCT定位结合涎腺镜指导颌下腺后段导管结石的处理策略
王磊
李金
陈巨峰
刘士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