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沿海地区城乡发展态势与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彦随 卢艳霞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共4页
对沿海地区2010年、2020年两个时段的经济增长、建设用地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提出了基准增长和高增长两种情景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其中高增长情景下的建设用地规模:2010年为1 056.9×104hm2,2020年为1 153.4×104hm2。1996~2... 对沿海地区2010年、2020年两个时段的经济增长、建设用地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提出了基准增长和高增长两种情景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其中高增长情景下的建设用地规模:2010年为1 056.9×104hm2,2020年为1 153.4×104hm2。1996~2004年,东部沿海地区建设用地年均增量为17.45×104hm2,为了确保建设用地的最大规模不突破,需要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加大农村宅基地整理力度,使建设用地挖潜比率2010年达到3.7%、2020年达到9.3%。最后,从保障沿海地区土地资源安全的高度,提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土地优化利用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 土地利用策略 东部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地区差距--基于机构信贷的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敏楼 宗颖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5-98,共4页
笔者采用金融相关比率、收入比、存贷差和存贷比等变量对我国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地区不平衡虽然显著,但与全国总体金融发展相比,地区差距要小得多;农村金融目前仍然处于比较明显的抑制状... 笔者采用金融相关比率、收入比、存贷差和存贷比等变量对我国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地区不平衡虽然显著,但与全国总体金融发展相比,地区差距要小得多;农村金融目前仍然处于比较明显的抑制状态,体现了政府的意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农村金融发展的唯一变量,政府因素、传统文化、社会资本等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指标 地区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进东部沿海地区的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现状研究
3
作者 郑信哲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8,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妇女以婚姻形式流迁至东部沿海地区。在以实地调查、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婚进东部沿海农村的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妇女的嫁入途径、原因及其在当地的适应情况,并指出她们... 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妇女以婚姻形式流迁至东部沿海地区。在以实地调查、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婚进东部沿海农村的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妇女的嫁入途径、原因及其在当地的适应情况,并指出她们及其家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进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妇女 东部沿海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四十年:1978-2018 被引量:48
4
作者 贺雪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9-65,191,共8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来讲,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村庄熟人社会产生了一个强有力的富人群体,这个富人群体使村庄社会结构形成了极化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则保持了相对均质,一方面,中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来讲,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村庄熟人社会产生了一个强有力的富人群体,这个富人群体使村庄社会结构形成了极化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则保持了相对均质,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农民进城,留下的农村获利机会形成了一个数量不大、但结构位置却极为重要的"中坚农民"群体;另一方面,农村家庭负担不重且相对年轻的老年人群体正在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坚农民"和"负担不重的人"是理解当前中西部农村治理秩序的关键。同时,中西部农村开放性的结构既为农户逃离结构性力量提供了机会,但也使村庄由于社会结构均质化程度高而可能面临过度竞争,这种过度竞争的后果往往表现为严重的子辈对父辈的代际剥削。此外,限制城市资本下乡的政策,可以让进城失败的农民落叶归根,从而使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 中西部地区农村 东部沿海地区农村 区域差异 城市化 经济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