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抗穗腐病基因ZmRpp13-34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慧娟 宋云霞 +6 位作者 滕慧鑫 董朝沛 吴亚滨 高景阳 周子键 袁祖丽 吴建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927,共9页
【目的】鉴定玉米Rpp13(Recognition of Peronospora parasitica 13)基因家族成员是否与玉米穗腐病(ear rot)抗性相关,为丰富玉米穗腐病抗病基因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关联分析、转录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候选基因... 【目的】鉴定玉米Rpp13(Recognition of Peronospora parasitica 13)基因家族成员是否与玉米穗腐病(ear rot)抗性相关,为丰富玉米穗腐病抗病基因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关联分析、转录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候选基因分析及单倍型分析的方法,对玉米抗穗腐病基因进行鉴定及功能分析。【结果】从玉米全基因组中鉴定出56个玉米Rpp13基因,根据物理位置的先后顺序命名为ZmRpp13-1~ZmRpp13-56。对玉米Rpp13基因自然变异位点与穗腐病抗性进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挖掘出玉米Rpp13基因家族重要的抗穗腐病候选基因,结合抗性转录组分析,表明了Zm00001d037650(ZmRpp13-34)与玉米穗腐病抗性极显著相关。使用RT-qPCR的方法鉴定出ZmRpp13-34在拟轮枝镰孢接种后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对ZmRpp13-34进行单倍型分析确定了影响穗腐病抗性的功能单倍型。【结论】玉米Rpp13遗传变异与穗腐病抗性显著相关,其中ZmRpp13-34可作为调控玉米穗腐病抗性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腐病 抗性 rpp13基因家族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RPP和PRQ的影响 被引量:61
2
作者 戴双波 古妙宁 齐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和血压心率比值(PRQ)的影响。方法择期高血压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和血压心率比值(PRQ)的影响。方法择期高血压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30min 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大于10min);C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min的HR、SBP、DBP、MAP。计算RPP和PRQ。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SBP、MAP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DBP在拔管时、拔管后5min明显降低,HR在拔管前、拔管时明显减慢(P<0.05);D组患者RPP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min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PR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0.5μg/kg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及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RPP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右美托咪定 气管拔管 血流动力学 rpp PR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左C-rpp半群的一点注记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小江 吴爱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286,共4页
半群S称为左C-rpp半群,如果S是强rpp半群,且满足L(l)是同余且对于任意幂等元e,都有eSSe.该文给出了左C-rpp半群的若干特征.
关键词 rpp半群 左C-rpp半群 左正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强wrpp半群的构造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俊锋 杨棣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设S为一个半群.如果S中的每个L 类都含幂等元,就称S为一个wrpp半群.特别地,如果对任意的a∈S,集合Ia∩L a都只含唯一的元素a°,就称S为一个强wrpp半群.在S上通过一个非恒等置换σ,给出了PI 强wrpp半群的结构定理.
关键词 rpp半群 构造 恒等置换 结构定理 幂等元 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抗病基因RPP8转化烟草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玉婷 陈武 +2 位作者 李颖 黄三文 黎定军 《作物研究》 200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拟南芥的RPP8(at5g43470)基因编码一种NBS-LRR类抗病蛋白,特异性识别病原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 8。将该基因亚克隆到植物转化载体pBINPLUS上,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其转入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用PCR方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 拟南芥的RPP8(at5g43470)基因编码一种NBS-LRR类抗病蛋白,特异性识别病原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 8。将该基因亚克隆到植物转化载体pBINPLUS上,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其转入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用PCR方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初步鉴定,再利用RT-PCR分析了RPP8在烟草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拟南芥RPP8基因能在烟草中正确表达,说明烟草的转录系统能正确识别拟南芥RPP8基因的启动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并在mRNA水平进行正确的剪接。对拟南芥RPP8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这对在烟草中进行拟南芥的R基因的功能鉴定与验证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烟草 rpp8 遗传转化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原rpp半群
6
作者 马思遥 任学明 王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296,共4页
主右投射(简称rpp)半群是一类重要的广义正则半群,首先引入了本原rpp半群的概念,借助广义Green(l)关系:L(l),R(l),H(l)及D(l),刻画了本原rpp半群的基本特征,证明了本原rpp半群中的任意非零元a,关于任意s∈S,若Ra(l)∩E(S)≠Φ且aS≠0,... 主右投射(简称rpp)半群是一类重要的广义正则半群,首先引入了本原rpp半群的概念,借助广义Green(l)关系:L(l),R(l),H(l)及D(l),刻画了本原rpp半群的基本特征,证明了本原rpp半群中的任意非零元a,关于任意s∈S,若Ra(l)∩E(S)≠Φ且aS≠0,则as∈Ra(l)∩Ls(l).最后,得出了本原rpp半群中Hef(l)和Hfe(l)为S的不含幺元的可消子半群,Hef(l)作为右Hf(l)-系与Hf(l)的右理想同构,作为左He(l)-系与He(l)的左理想同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p半群 本原rpp半群 广义Green(l)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ρ_R rpp半群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振林 吴小宝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
引进ρ_R rpp和C-ρ_R rpp半群,指出它们是wrpp和C-wrpp半群的推广.从而将C-rpp半群和C-wrpp半群的若干结果推广到C-ρ_R rpp半群上.
关键词 Wrpp半群 C-wrpp半群 C-PRrpp半群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左中心投射元的U-rpp半群
8
作者 冯娜 任学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99-102,共4页
研究了具左中心投射元的U-rpp半群(简称左U-rpp半群)。这类半群是具左中心幂等元的富足半群在U-rpp半群类中的一个自然推广。在定义具左中心投射元的U-rpp半群和U-左可消半群之后,借助具左中心投射元的U-rpp半群上的半格同余,建立了此... 研究了具左中心投射元的U-rpp半群(简称左U-rpp半群)。这类半群是具左中心幂等元的富足半群在U-rpp半群类中的一个自然推广。在定义具左中心投射元的U-rpp半群和U-左可消半群之后,借助具左中心投射元的U-rpp半群上的半格同余,建立了此类半群的一个代数结构。证明了一个半群(S,U)是具左中心投射元的U-rpp半群,当且仅当(S,U)是U-左可消幺半群和右零带的直积的半格;当且仅当(S,U)是U-左可消幺半群和右零带的直积的强半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群 rpp半群 具左中心投射元的U-rpp半群 U-左可消半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左C-rpp半群的一个定理(英文)
9
作者 李刚 邢斐斐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5期2229-2233,共5页
J.B.Fountain1977年定义了Crpp半群,利用半群S上的右Green同余关系,他给出了Crpp半群的一个定理。此文研究弱左Crpp半群,用已得到的左C完全Ehresmanncyber群的结构定理给出此类半群的一个结构定理。弱左C半群的结构定理是此定理的特例。
关键词 C-rpp半群 左C-rpp半群 左C-半群 弱左C半群 左C—Ehresmann cyber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规密码rpp半群上的同余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俊颖 郭小江 叶火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1-367,共7页
利用富足半群理论对正规密码rpp半群的同余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正规密码rpp半群的L~*-酉同余聚的概念,给出了这类半群上的L~*-酉同余的结构.另外,也考虑了一些特殊L~*-酉同余.
关键词 rpp半群 rpp半群 密码rpp半群 酉同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裂rpp半群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书明 郭小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9-311,共3页
研究了可裂rpp半群.若S为rpp半群,那么S为型-(I,L*)的可裂半群当且仅当S为带和左消去幺半群的半直积的幂等元L*-好同态像.
关键词 可裂rpp半群 左消去幺半群 半直积 L-好同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码rpp半群的若干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莹 郭俊颖 +1 位作者 吴灏驰 郭小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7,共6页
密码rpp半群是关系H为同余的强rpp半群,这类半群是密码群在rpp半群理论中的推广.该文给出了这类半群的一些新特征.
关键词 rpp半群 完全J^(l)-单半群 密码rpp半群 REES矩阵半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RPP13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公鑫 王业红 +1 位作者 张剑峰 迟胜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8-183,共6页
RPP13是一种能够通过识别病原物效应子诱发植物免疫反应的典型R基因。植物病毒学实验室前期对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所侵染的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RPP13基因在5个马铃薯品种中均上调。为了研究该基因在马铃薯... RPP13是一种能够通过识别病原物效应子诱发植物免疫反应的典型R基因。植物病毒学实验室前期对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所侵染的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RPP13基因在5个马铃薯品种中均上调。为了研究该基因在马铃薯中是否与PSTVd抗性相关,应用DNAMAN 8.0软件对转录组测序所得到的RPP13上调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分析,选取其共同的保守区域作为沉默对象,构建了以该保守区域为臂,马铃薯体细胞胚发生激酶类似受体基因(SERK1)(登录号为EF175216)内含子为环的茎环结构反向重复序列RNAi载体pROKⅡ-RPP13,通过冻融法将pROKⅡ-RPP13载体转入农杆菌LBA4404中,应用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方法转化马铃薯品种民丰红,以苗龄28 d的健康马铃薯叶片为材料,经过预培养2 d、农杆菌浸染10 min、黑暗条件下共培养2 d,应用抗性筛选培养基诱导生根、生芽,将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筛选得到3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以马铃薯的ef1a基因作为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马铃薯转化植株中RPP13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3株转基因植株中RPP13基因的表达量与未转基因的对照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在所获得的RNAi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RPP13基因表达量的降低幅度为3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遗传转化 RNAI rpp13基因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阶为729的rpp-半群
14
作者 王伟勤 汪立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10-15,共6页
半群理论中已有经典的Green-关系和Green-关系,最近,一种新型的Green-关系被引入用于研究rpp-半群.本文研究了一个阶为729的rpp-半群,利用C-语言编程计算该半群上的三套Green-关系的分类,进而得到了该半群的若干重要性质.
关键词 GREEN-关系 rpp-半群 半群 正则半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毕竟C-rpp半群
15
作者 杜兰 何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3,共4页
利用半群上的关系 L(* ) ,定义了毕竟 C- rpp半群 ,毕竟 C- rpp半群是不同于 C- wrpp半群的 C- rpp半群的推广 .证明了半群 S是毕竟 C- rpp半群当且仅当 S是左消幺半群的强半格的膨胀 ,并且半群 S是毕竟 C- rpp半群当且仅当 S是 C- rpp... 利用半群上的关系 L(* ) ,定义了毕竟 C- rpp半群 ,毕竟 C- rpp半群是不同于 C- wrpp半群的 C- rpp半群的推广 .证明了半群 S是毕竟 C- rpp半群当且仅当 S是左消幺半群的强半格的膨胀 ,并且半群 S是毕竟 C- rpp半群当且仅当 S是 C- rpp半群的膨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f^(*) 毕竟C-rpp半群 强半格 膨胀 左消幺半群 幂等元 C-wrpp半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6个坪用多年生黑麦草品种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61
16
作者 石永红 万里强 +3 位作者 刘建宁 王运琦 吴欣民 李向林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7,共6页
研究6个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在模拟干旱条件下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含量等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品... 研究6个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在模拟干旱条件下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含量等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干旱胁迫(PEG胁迫)下叶片保水力强,叶绿素含量高,游离脯氨酸维持积累时间长且累积量较高,并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细胞膜完整性。经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出,6个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爱神特>首相>百舸>顶峰>卡特>球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 PEG胁迫 细胞膜相对透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多年生花生品种低温胁迫下活性氧代谢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高镜 应朝阳 +3 位作者 黄毅斌 柯碧南 庄重光 翁伯奇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不同低温胁迫下对平托花生Arachis pintoi与蔓花生A.duranensis2个多年生花生品种进行的叶片活性氧代谢与质膜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duranensis品种无论在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还是过氧化氢酶(CAT)相对活性在低温... 不同低温胁迫下对平托花生Arachis pintoi与蔓花生A.duranensis2个多年生花生品种进行的叶片活性氧代谢与质膜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duranensis品种无论在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还是过氧化氢酶(CAT)相对活性在低温胁迫下均不低于或显著高于A.pintoi,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其质膜相对透性(RPP)增加幅度明显小于A.pintoi;丙二醛(MDA)相对含量增加率则表现出相反趋势;表明A.duranensis具有更强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花生 低温胁迫 SOD相对活性 POD相对活性 CAT相对活性 MDA相对含量 质膜相对透性(r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补半环上的内射半模与投射半模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琦 丰建文 黄福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研究可补半环上的内射半模与投射半模性质.得到:若S为可补半环,则任意左S-半模必存在内射包;左S-内射半模必是S-模;每一个左S-半模必是P-内射半模;Γ-内射当且仅当S-内射;最后证明可补半环必是rPP半环.
关键词 可补半环 布尔代数 内射半模 投射半模 rpp半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再生微粉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 被引量:32
19
作者 刘小艳 金丹 +2 位作者 刘开琼 左俊卿 皇甫皝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8-401,408,共5页
粉磨废弃混凝土制得再生微粉(Ⅰ,Ⅱ).通过强度试验对再生微粉的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平板试验对掺再生微粉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微粉Ⅰ的活性与矿粉相当,再生微粉Ⅱ的活性低于矿粉;掺再生微粉混凝土的初裂时间推迟,... 粉磨废弃混凝土制得再生微粉(Ⅰ,Ⅱ).通过强度试验对再生微粉的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平板试验对掺再生微粉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微粉Ⅰ的活性与矿粉相当,再生微粉Ⅱ的活性低于矿粉;掺再生微粉混凝土的初裂时间推迟,最大裂缝宽度及长度均减小,总裂缝面积亦减小,即再生微粉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综合抗裂性能指标来看,再生微粉Ⅰ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改善效果最好,再生微粉Ⅱ次之,而矿粉最差.上述结果为再生微粉作为混凝土掺和料的可行性提供试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平板法 掺和料 抗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泻甙和大黄多糖对大鼠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林秀珍 靳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用钙荧光探针Fura-2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黄有效成分番泻甙和大黄多糖对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血小板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胞浆内[Ca2+]i为142.09±17.69nmol.L-1,当依次加入... 采用钙荧光探针Fura-2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黄有效成分番泻甙和大黄多糖对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血小板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胞浆内[Ca2+]i为142.09±17.69nmol.L-1,当依次加入CaCl2和凝血酶后,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均明显高于静息时的水平(P<0.01)。预先向血小板悬液中加入番泻甙8×10-5~4×10-1g或大黄多糖1×10-1g后,再依次加入CaCl2和凝血酶,此时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其抑制效应与剂量相关。提示大黄及大黄制剂抑制血小板细胞聚集与番泻甙和大黄多糖抑制钙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泻苷 大黄 多糖 血小板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