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滚道局部故障的行星滚针轴承保持架打滑特性研究
1
作者 师志峰 张刚 +1 位作者 刘静 剡昌锋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0-1286,共7页
行星滚针轴承中打滑率与滚道表面质量会相互影响,滚道早期局部故障的扩展会影响保持架打滑率与服役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滚道局部故障的行星滚针轴承打滑动力学模型,分析滚道表面局部故障尺寸对轴承打滑率的影响规律。根据滚道... 行星滚针轴承中打滑率与滚道表面质量会相互影响,滚道早期局部故障的扩展会影响保持架打滑率与服役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滚道局部故障的行星滚针轴承打滑动力学模型,分析滚道表面局部故障尺寸对轴承打滑率的影响规律。根据滚道局部故障的形态特征,分段表示滚动体通过滚道表面局部故障过程的位移和摩擦系数,并将位移激励模型与摩擦系数的分段表征模型集成到打滑动力学模型中,研究局部故障宽度和深度对保持架打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承内、外圈滚道发生局部故障时,对应位置的摩擦系数会显著增大,内、外圈滚道局部故障对保持架打滑率的影响差异较大。当内、外圈滚道局部故障宽度增大时,保持架打滑率增大,而局部故障深度对保持架打滑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滚针轴承 保持架 局部故障 动力学模型 打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滚道缺陷的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振动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文博 杨海生 +2 位作者 崔永存 邓四二 尉询楷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5,共8页
基于滚动轴承多体动力学理论,以滚子经过滚道缺陷区域时产生的附加位移表征故障,建立轴承滚道缺陷动力学模型。考虑滚子进出缺陷区域时与滚道间接触载荷的变化,建立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并求解,研究滚道缺陷时保持架振动响应规... 基于滚动轴承多体动力学理论,以滚子经过滚道缺陷区域时产生的附加位移表征故障,建立轴承滚道缺陷动力学模型。考虑滚子进出缺陷区域时与滚道间接触载荷的变化,建立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并求解,研究滚道缺陷时保持架振动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与正常轴承相比,滚道缺陷会导致保持架与滚子间碰撞力增大且接触频率增加,同时保持架打滑率增大;随缺陷宽度增大,内滚道缺陷时保持架振动加速度级逐渐增加,外滚道缺陷时保持架振动加速度级先减小后增加,缺陷宽度大于1 mm后,内滚道缺陷时保持架的振动加速度级明显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缺陷 动力学模型 振动 保持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s的鼓形滚子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安静 袁巨龙 +2 位作者 朱勇建 陈聪 吴金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80,387,共12页
为了提高鼓形滚子表面微小瑕疵缺陷检测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缺陷的检测能力,针对YOLOv8s网络,提出细粒化卷积模块SPD-Conv来代替卷积下采样,细粒化地提取小缺陷的特征.在特征融合模块,引入GFPN特征融合模块,增强相邻层级... 为了提高鼓形滚子表面微小瑕疵缺陷检测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缺陷的检测能力,针对YOLOv8s网络,提出细粒化卷积模块SPD-Conv来代替卷积下采样,细粒化地提取小缺陷的特征.在特征融合模块,引入GFPN特征融合模块,增强相邻层级间的跨尺度连接和同尺度下的跨层连接,有助于小目标特征信息在卷积网络的传递.在头部增加小目标检测层,提高模型对小缺陷的检测能力.在损失函数方面,利用动态非单调聚焦的Wise-IOU的边界框损失函数替换CIOU,在加快网络收敛的同时,提高网络检测的精度.在自制的鼓形滚子缺陷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8s在倒角数据集、侧面数据集、端面数据集的mAP@0.5分别达到0.911、0.983、0.935,相比于YOLOv8s,m AP@0.5分别提高了6.4%、3.3%、4%,精确度和召回率也有一定的提升,平均每张图片的检测时间为23 ms.与原模型相比,改进的YOLOv8s对小目标缺陷有更好的定位能力和检测精度,检测速度能够满足工业大批量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滚子 缺陷检测 YOLOv8s 细粒化卷积 广义的特征金字塔网络(GFPN) Wise-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缺陷耦合机理建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罗茂林 杨松 +2 位作者 苏祖强 胡峰 马婧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7,共12页
圆柱滚子轴承作为旋转机械的关键零部件,其健康状况对机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动力学与物理学的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建模,有益于探明缺陷内在激励机理,揭示缺陷激励演变机理同轴承动力学行为间的映射机制... 圆柱滚子轴承作为旋转机械的关键零部件,其健康状况对机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动力学与物理学的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建模,有益于探明缺陷内在激励机理,揭示缺陷激励演变机理同轴承动力学行为间的映射机制,并提升工况下圆柱滚子轴承状态运维的准确度与可靠性。现有圆柱滚子轴承建模鲜有考虑其内外滚道复合缺陷耦合激励机理。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新的圆柱滚子轴承内外滚道复合缺陷耦合激励机理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表征滚子仅与内圈或外圈缺陷接触和滚子与内外圈缺陷同时接触引起的时变力学参量演变机理函数模型,研究了圆柱滚子轴承复合缺陷激励同接触位移、接触力等力学参量变化规律间的映射机制,探究了多转速条件下的圆柱滚子轴承振动行为变化规律。经实验验证表明:仿真与实测信号振动特征基本吻合,仿真与实测信号故障特征频率及其倍频基本一致,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圆柱滚子轴承状态运维的准确度与可靠性的提升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复合缺陷 缺陷耦合激励 机理建模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提取和曲线拟合的轴承内部缺陷激光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梦华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7-192,共6页
目前常规的轴承内部缺陷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对轴承激光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从而放大缺陷的特征,并通过连通域标记等方式实现缺陷检测,由于在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时维度较低,导致检测精度不佳。对此,提出基于边缘提取和曲线拟合的轴承内部缺... 目前常规的轴承内部缺陷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对轴承激光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从而放大缺陷的特征,并通过连通域标记等方式实现缺陷检测,由于在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时维度较低,导致检测精度不佳。对此,提出基于边缘提取和曲线拟合的轴承内部缺陷激光检测方法。首先结合滤波需求,对滤波器尺寸进行选取,并根据图像的复杂程度,分别对其进行一维以及二维滤波处理。然后对导数符号二值分布图的中线上的像素点坐标进行提取,从而标记出原始衍射条纹图像的中心线。最后结合Sobel算子,对缺陷边缘线进行提取,并通过计算缺陷边缘的平方和均差,实现边缘线拟合处理,从原始图像中分离出背景图像以及缺陷轮廓图像,实现缺陷检测。在实验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检测精度的检验。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轴承缺陷进行检测时,检测结果的图像峰值信噪比与图像结构相似度均较高,具备较为理想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提取 图像拟合 缺陷检测 轴承滚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EMD样本熵的高速列车滚子缺陷AE信号提取 被引量:4
6
作者 邓韬 林建辉 +2 位作者 黄晨光 靳行 张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48-154,共7页
提出一种改进EEMD滚子缺陷声发射(AE)信号提取新方法,该方法根据EMD分解的二进滤波器组特性构造幅值与频率成线性-正弦规律变化的噪声添加进测试数据,给出了噪声构建原则,并按频率由高到低限定各阶IMF筛选次数,选取同一时段高频IMF归一... 提出一种改进EEMD滚子缺陷声发射(AE)信号提取新方法,该方法根据EMD分解的二进滤波器组特性构造幅值与频率成线性-正弦规律变化的噪声添加进测试数据,给出了噪声构建原则,并按频率由高到低限定各阶IMF筛选次数,选取同一时段高频IMF归一化样本熵较小的数据段作为声发射事件参考。对实测数据计算表明特殊构造的噪声和筛选次数能有效抑制中低频段模态混叠和高阶IMF小波消失现象,改进后的EEMD方法分解出的IMF分量物理意义明确,性能优于传统EEMD方法。分段的IMF样本熵变化能在连续监测中捕捉声发射事件,对应的Hilbert谱能直观凸显出滚子缺陷声发射信号,滚动体AE信号事件周期与理论计算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改进EEMD 分段样本熵 滚子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高通滤波的圆柱滚子缺陷图像非线性反锐化掩模 被引量:3
7
作者 钟美鹏 袁巨龙 +1 位作者 姚蔚峰 吴喆 《轴承》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54,共4页
针对现有反锐化掩模方法在滚子缺陷区域增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非线性反锐化掩模方法中引入改进的高通滤波模板,构建了一种新的反锐化掩模方法。以滚子周面缺陷图像为例,对线性、非线性反锐化掩模以及本文方法进行了图像增强及缺陷区... 针对现有反锐化掩模方法在滚子缺陷区域增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非线性反锐化掩模方法中引入改进的高通滤波模板,构建了一种新的反锐化掩模方法。以滚子周面缺陷图像为例,对线性、非线性反锐化掩模以及本文方法进行了图像增强及缺陷区域提取效果对比试验,并以分布分离指标DSM对图像增强效果进行量化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改进高通滤波模板的非线性反锐化掩模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缺陷区域的增强效果,与线性及非线性反锐化掩模方法相比,该方法增强后缺陷图像的DSM值最高,缺陷提取区域大小最接近真实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滚子 缺陷 图像识别 反锐化掩模 高通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轧辊表面缺陷在线识别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洁娣 温江涛 靳世久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27-629,共3页
轧辊表面缺陷检测是轧辊辊型在线检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带材产品的质量 ,传统的检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的轧制生产。本文提出了一种对轧辊表面缺陷进行在线识别的方法 ,针对传感器在轧辊表面缺陷处输... 轧辊表面缺陷检测是轧辊辊型在线检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带材产品的质量 ,传统的检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的轧制生产。本文提出了一种对轧辊表面缺陷进行在线识别的方法 ,针对传感器在轧辊表面缺陷处输出信号的不同类型 ,着重论述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缺陷识别方法 ,通过对实测信号的处理及分析 ,证明这该种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表面缺陷 在线识别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极片轧机轧辊表面缺陷检测与识别 被引量:10
9
作者 肖艳军 齐浩 +3 位作者 周围 彭凯 孟召宗 张雪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156,共9页
为了能准确的对锂电池极片轧机轧辐表面的缺陷类型做出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轧辐表面缺陷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针对轧辐表面缺陷进行了类别划分,并设计了相应的轧辐表面质量检测系统,实现图像的收集与提取;然后针对收集的轧... 为了能准确的对锂电池极片轧机轧辐表面的缺陷类型做出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轧辐表面缺陷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针对轧辐表面缺陷进行了类别划分,并设计了相应的轧辐表面质量检测系统,实现图像的收集与提取;然后针对收集的轧辐表面图片,利用前景提取和图像增强实现初步的预处理;最后利用特征提取与特征归类的方法对经过预处理的图像进行缺陷归类。通过对40组轧辐缺陷样本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轧辐表面缺陷检测的准确度达到90%,证明了该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该方法能够有效鉴别轧辐表面的缺陷类型,对锂电池极片轧辐的维护有着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片轧机轧辐 前景提取 缺陷提取 缺陷归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滚道局部故障与其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韦尧兵 闫淑萍 王风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80,共5页
考虑到滚动轴承结构的复杂性,为了便于分析,现有故障分析模型引入了过多假设,并无法真实滚子与滚道故障区域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滚子的运动状态。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针对圆柱滚子轴承支撑旋转机械系统,以Gupta模型为基础建立高效实用的故... 考虑到滚动轴承结构的复杂性,为了便于分析,现有故障分析模型引入了过多假设,并无法真实滚子与滚道故障区域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滚子的运动状态。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针对圆柱滚子轴承支撑旋转机械系统,以Gupta模型为基础建立高效实用的故障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在该模型中,放弃以往模型中滚子匀速公转假设,考虑滚子与滚道之间的滑动作用,以及各部件的重力和离心力等因素的影响,并引入半正弦函数描述轴承内滚道和外滚道局部故障,最后采用变步长龙格-库塔方法进行求解,分析了滚道故障对轴承振动特性和滚子运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圆柱滚子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滚道局部故障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光流的轴承滚子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昊 张奔 +1 位作者 黎明 张聪炫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8-206,共9页
针对轴承滚子表面缺陷人工检测效率低、误检率高的问题,以及现有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基于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光流的轴承滚子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套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获取轴承滚子表面图像;其次采用全局... 针对轴承滚子表面缺陷人工检测效率低、误检率高的问题,以及现有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基于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光流的轴承滚子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套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获取轴承滚子表面图像;其次采用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平滑策略,建立光流误差估计模型,同时为了增强缺陷位置的光流边界,在此模型中引入各项异性的扩散张量;在光流求解策略上,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奇异值分解,消除灰度值异常对光流计算的影响,再引入金字塔分层细化方法,提高光流计算的准确性;最后根据光流生成的伪彩色图像,完成对缺陷区域的粗略定位,分割出缺陷区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轴承滚子表面缺陷检测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滚子 图像光流 扩散张量 各向异性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动轴承接触与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静 唐昌柯 +3 位作者 师志峰 王林峰 徐子旦 邵毅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17-2424,共8页
为了研究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子与故障周边区域之间的接触特性以及轴承振动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基于圆柱滚子与轴承滚道局部剥落故障之间接触关系,建立滚子与滚道接触等效有限元模型和考虑故障过渡区的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模型,研究故障宽... 为了研究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子与故障周边区域之间的接触特性以及轴承振动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基于圆柱滚子与轴承滚道局部剥落故障之间接触关系,建立滚子与滚道接触等效有限元模型和考虑故障过渡区的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模型,研究故障宽度对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变形、应力、宽度和刚度以及轴承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局部剥落故障宽度的增大,接触宽度减小,接触应力与接触变形量增大;考虑局部剥落故障过渡区的轴承振动加速度大于不考虑局部剥落故障过渡区的轴承振动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局部剥落故障 过渡区 接触特性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区域融合变换的轴承鼓形滚子表面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艾青林 崔景瑞 +1 位作者 吕冰海 童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9-1020,共12页
针对鼓形滚子表面损伤检测过程中损伤零件数量少、检测准确率及查准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样本关键损伤区域融合数据增强的轴承鼓形滚子表面损伤检测方法.搭建鼓形滚子表面损伤特征样本检测装置,采集滚子的工作面侧面图像并将侧... 针对鼓形滚子表面损伤检测过程中损伤零件数量少、检测准确率及查准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样本关键损伤区域融合数据增强的轴承鼓形滚子表面损伤检测方法.搭建鼓形滚子表面损伤特征样本检测装置,采集滚子的工作面侧面图像并将侧面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样本图像中滚子外圆角分布特点对样本核心检测区域进行裁剪.基于聚类预选框及损伤评估函数,从数据集负样本中筛选合适大小与纵横比的关键损伤区域,对所选区域进行不同的仿射变换并与随机采样的正样本进行融合以生成新的增强样本数据.将经过数据增强处理的图像,输入到检测神经网络中进行检测分类.实验表明,采用数据增强的鼓形滚子表面损伤检测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为95.2%,查准率为97.7%,经过正样本阈值调整后模型最终的查准率为99.8%.该方法融合不同样本的复杂损伤特征,有效地提升了检测准确率以及查准率,满足鼓形滚子表面损伤检测的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滚子 表面损伤检测 数据增强 图像分类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退火炉内带钢横向张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会免 刘建雄 李俊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8-150,158,共4页
连续退火炉内带钢经常存在不同的板形缺陷,不仅影响带钢在连续退火炉内的通板稳定性,而且影响产品质量。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连续退火炉内带钢横向张力分布,研究来料板形、导向辊辊形曲线与炉内带钢张力之间的关系,为设计合理的导... 连续退火炉内带钢经常存在不同的板形缺陷,不仅影响带钢在连续退火炉内的通板稳定性,而且影响产品质量。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连续退火炉内带钢横向张力分布,研究来料板形、导向辊辊形曲线与炉内带钢张力之间的关系,为设计合理的导向辊辊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退火 板形缺陷 导向辊辊形 带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铁路货车滚动轴承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涂宏斌 周新建 《电子测量技术》 2006年第6期202-204,共3页
针对目前轴承缺陷检测操作复杂、速度慢、精确度低等缺点,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设计出基于CCD成像技术的轴承缺陷非接触在线检测系统,讨论了系统中灯光、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对成像的影响,提出利用图像特征的麻点的检测方法,该系统能对麻... 针对目前轴承缺陷检测操作复杂、速度慢、精确度低等缺点,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设计出基于CCD成像技术的轴承缺陷非接触在线检测系统,讨论了系统中灯光、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对成像的影响,提出利用图像特征的麻点的检测方法,该系统能对麻点缺陷进行识别,对缺陷的区域进行测定。现场测试表明,系统操作简单、速度快、精确度高、为轴承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表面缺陷 滚动轴承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皮带轮表面缺陷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耘 段莉萍 +3 位作者 元涛 陈敏 周灵展 张晨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3-76,共4页
某汽车发动机皮带轮在加工过程中,近50%的零件表面发现有微裂纹。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超声波C扫描等分析仪器,研究汽车发动机皮带轮表面缺陷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零件表面的缺陷是钢管原材料在冶炼浇注过程中混入的硅酸盐类粗夹... 某汽车发动机皮带轮在加工过程中,近50%的零件表面发现有微裂纹。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超声波C扫描等分析仪器,研究汽车发动机皮带轮表面缺陷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零件表面的缺陷是钢管原材料在冶炼浇注过程中混入的硅酸盐类粗夹杂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缺陷 粗夹杂 硅酸盐 皮带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SA-BP的轧辊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蕾 陶海然 +2 位作者 郭钰瑶 张泽琳 夏绪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8-375,共8页
为了准确识别轧辊内部缺陷,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轧辊进行检测,并提出一种融合灰狼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超声检测信号分类方法。对超声检测信号进行小波降噪,采用自适应灰狼优化阈值法确定最优的小波阈值;根据轧辊... 为了准确识别轧辊内部缺陷,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轧辊进行检测,并提出一种融合灰狼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超声检测信号分类方法。对超声检测信号进行小波降噪,采用自适应灰狼优化阈值法确定最优的小波阈值;根据轧辊内部不同缺陷检测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信息差异,从三层、四层和五层小波包分解中选择最优的分解层数,以实现对去噪检测信号的最佳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检测信号的能量特征向量;采用经过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SA-BP)进行特征向量的识别,进而完成轧辊内部缺陷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7.41%,并且运算速度得到极大提高,能满足大部分企业对轧辊缺陷分类精度及效率的要求,为轧辊的进一步检测、修复及再制造提供了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内部缺陷 超声检测信号 小波降噪 自适应灰狼优化阈值法 GASA-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位置对圆柱滚子轴承振动影响的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霞 王先正 鄢闯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98,共8页
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的关键部件,其振动特性对轴承使用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文中针对轴承内、外圈不同位置的剥落缺陷建立了圆柱滚子轴承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仿真软件进行了轴承振动特性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轴承无缺陷时也存在振... 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的关键部件,其振动特性对轴承使用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文中针对轴承内、外圈不同位置的剥落缺陷建立了圆柱滚子轴承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仿真软件进行了轴承振动特性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轴承无缺陷时也存在振动,剥落缺陷将增大轴承的应力波动,进而加剧轴承振动。当局部剥落缺陷位于内、外圈滚道中部时,轴承应力波动幅度最大,轴承振动幅度也最大,并向两端减小。最后利用轴承振动测量仪对内圈不同缺陷位置进行了振动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一致的规律性,从而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缺陷位置 有限元模拟 轴承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磨辊离心铸造缺陷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占斌 王建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5-7,共3页
应用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首先建立离心铸造缺陷诊断的神经元模型,然后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后,得出了离心铸造磨辊的正确诊断方案。训练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的各项误差指标均达到了满意的要求,充分有力地说明了用这种BP神... 应用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首先建立离心铸造缺陷诊断的神经元模型,然后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后,得出了离心铸造磨辊的正确诊断方案。训练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的各项误差指标均达到了满意的要求,充分有力地说明了用这种BP神经网络模型诊断离心铸件具有可靠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磨辊 离心铸造 缺陷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四列圆柱滚子轴承支柱保持架失效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德颖 赵广炎 +2 位作者 史松霞 魏闯 赵利兰 《轴承》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25,共4页
针对特大型四列圆柱滚子轴承支柱保持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早期失效问题,通过宏观检查、断口处及磨损部分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以及对轴承工作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模拟分析,得出结果:支柱焊接质量不稳定,在反复的冲击载荷作用下,支柱焊... 针对特大型四列圆柱滚子轴承支柱保持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早期失效问题,通过宏观检查、断口处及磨损部分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以及对轴承工作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模拟分析,得出结果:支柱焊接质量不稳定,在反复的冲击载荷作用下,支柱焊接端缺陷处的断裂和螺纹端的疲劳断裂是导致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改善焊接支柱保持架质量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圆柱滚子轴承 支柱保持架 失效分析 焊接缺陷 疲劳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