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1
作者 吴业东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99-202,共4页
以层次分析法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脉络为主线,构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绩效评价模型,运用yaahp软件进行问卷生成、统计与分析,得出各层级指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绩效的贡献度(权重),... 以层次分析法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脉络为主线,构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绩效评价模型,运用yaahp软件进行问卷生成、统计与分析,得出各层级指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绩效的贡献度(权重),从而评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绩效。结果表明:第二层评级指标对决策目标的贡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清产核资与成员界定、资产量化与股权配置、运营方式与收益分配、发展模式与资源开发、民主管理与财务制度。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层次分析法 运行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信体系建设下个人信息保护的进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沛智 贾振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1,共9页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在社会多个领域实现了覆盖且仍在深入。为弥补“结果保护”理念引发的个人信息收集与共享泛化、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应引入“过程保护”理念,明晰个人征信信息收集、共享的范围,加强有关征信规则的有效...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在社会多个领域实现了覆盖且仍在深入。为弥补“结果保护”理念引发的个人信息收集与共享泛化、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应引入“过程保护”理念,明晰个人征信信息收集、共享的范围,加强有关征信规则的有效应用。同时,要统筹个人征信与失信惩戒的体系建设,明晰个人征信信息侵权赔偿的认定标准,进而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体系 失信惩戒 信息收集 个人信息保护 信息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本化与乡村治理转型的耦合机理研究
3
作者 郭炎 王清璇 申明锐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3,共7页
随着农村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和农地产权制度的逐步细化,农村土地逐步由原生的自然资源走向资本化,乡村治理的架构也相应发生变化。文章从土地资本化的视角,试图构建一个理论框架解释乡村治理演化的逻辑机理。研究认为,土地资本化从城乡关... 随着农村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和农地产权制度的逐步细化,农村土地逐步由原生的自然资源走向资本化,乡村治理的架构也相应发生变化。文章从土地资本化的视角,试图构建一个理论框架解释乡村治理演化的逻辑机理。研究认为,土地资本化从城乡关系、人地关系、制度变迁和主体重构等4个维度推动了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型,传统的乡村治理裂变成6种主要的模式原型(政府主导型、集体主导型、集体中介型、集体自治型、村民主导型和资本嵌入型)以及多种亚型。土地资本化与乡村治理模式的耦合机理在城郊和远域有所不同:在城郊大体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土地资本化和乡村治理、集体自主型土地资本化下的集体与资本协商型治理、政府—集体协商型土地资本化下的集体中介型治理;在远域乡村大体形成了村民主导土地资本化下的政府—集体—资本互动型治理、集体主导土地资本化下的集体—资本—村民协商型治理、个体与集体主导土地资本化下的集体—村民互动型治理。未来走向善治的乡村治理,需建立政府、市场和集体平等协商的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权 土地资本化 乡村治理 集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内蒙古林农林业生产经营的动力机制
4
作者 陈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238-240,共3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亿万农民福祉。在当前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通过分析林农林业生产经营的动力因素,得出林农生产经营的动力机制,提出提升林农生产经营动力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激发林农生产经营的活力,从而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亿万农民福祉。在当前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通过分析林农林业生产经营的动力因素,得出林农生产经营的动力机制,提出提升林农生产经营动力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激发林农生产经营的活力,从而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和林农收入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生产经营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控制视角下初查阶段电子数据收集程序研究
5
作者 张志英 付丽荧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初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表现为“初查侦查化”,呈现出与侦查权力相近的强制性色彩,但尚未纳入刑事诉讼法的规制之中。“初查侦查化”主要集中在初查阶段的电子数据收集程序之中,具体表现为电子证据的取证手段具有强制性,大数据侦查在初查... 初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表现为“初查侦查化”,呈现出与侦查权力相近的强制性色彩,但尚未纳入刑事诉讼法的规制之中。“初查侦查化”主要集中在初查阶段的电子数据收集程序之中,具体表现为电子证据的取证手段具有强制性,大数据侦查在初查阶段屡有使用,初查中的电子数据合法性审查不足,初查阶段有关电子数据收集程序的规定不完善。为保障初查权的顺利运行,实现初查阶段电子数据收集程序中的权力控制,有必要以基本权利为基点规范电子数据的取证程序,优化刑事诉讼的立案标准,加强初查阶段电子数据的合法性审查,完善初查阶段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查 电子数据收集 立案标准 权力控制 权利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宅基地分配中“落实集体所有权”的法理证成与制度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管洪彦 张蓓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90-101,共12页
在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强化“落实集体所有权”的背景下,应否以及如何在宅基地分配中“落实集体所有权”殊值反思。现行宅基地分配中集体所有权的虚置与弱化加剧了“一户一宅”难以实现、宅基地资源闲置严重、宅基地财产价值... 在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强化“落实集体所有权”的背景下,应否以及如何在宅基地分配中“落实集体所有权”殊值反思。现行宅基地分配中集体所有权的虚置与弱化加剧了“一户一宅”难以实现、宅基地资源闲置严重、宅基地财产价值难以释放等难题。在宅基地分配中注重“落实集体所有权”,既有充分的法理和政策根据,也有必要的组织和现实基础。应当秉持强化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的理念,构建和优化宅基地分配中“落实集体所有权”的制度和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分配 三权分置 集体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林权收储担保模式比较与应用推广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尉骅 秦涛 +1 位作者 朱然 蒋逸飞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当前我国林权抵押贷款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林权收储担保对于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林权收储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每种模式的适用条件以及应用推广策略。研究表明:当地的森林资源... 当前我国林权抵押贷款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林权收储担保对于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林权收储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每种模式的适用条件以及应用推广策略。研究表明:当地的森林资源发展状况、林地权属情况、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林权抵押贷款规模都是影响林权收储担保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建议应当从林权收储担保机构建设、收储担保业务模式创新、收储担保机构配套措施以及林权收储担保补助政策等不同方面促进我国林权收储担保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收储担保 适用条件 抵押贷款 模式比较 推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城市战略到儿童家园——伴随式服务下的深圳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雷越昌 张正琳 刘磊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5,共7页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打通儿童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开展适儿化空间改造的切实抓手。2016年深圳在我国率先提出全面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社区是重点实践领域之一。通过梳理深圳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历程,发现在实...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打通儿童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开展适儿化空间改造的切实抓手。2016年深圳在我国率先提出全面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社区是重点实践领域之一。通过梳理深圳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历程,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其关注重点从儿童权利保障、需求满足逐步向营造儿童归属感转变,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组织、规划传导、全社会参与和财政保障机制,相关经验可以为高质量、可持续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社区 儿童友好城市 社区规划 社区治理 儿童权利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制度的优化逻辑与规范续造 被引量:1
9
作者 佟彤 韩英夫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研究目的:释明设立制度在促进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创设、集体土地规划管理权三者协同方面的重要功能,对《土地管理法》增设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制度进行立法完善。研究方法:文本分析,规范解释,价值分析。研究结... 研究目的:释明设立制度在促进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创设、集体土地规划管理权三者协同方面的重要功能,对《土地管理法》增设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制度进行立法完善。研究方法:文本分析,规范解释,价值分析。研究结果:现行设立制度存在单一“经营性”窄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权谱系、从严用途管制模式下集体所有权对土地用途的自调节功能受限、设立行为实施主体和土地供应标准模糊、设立方式的制度供给粗疏等问题,需要完成从“资源保障”到“资产效益”的法律调控转型。研究结论:有必要确立收缩土地规划管理权和扩张集体财产权的理论方案,扩展设立类型以形成“经营性、公益性、居住性”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谱系,提升设立环节规划用途管理与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容性,确立委托关系下的具体实施主体和净地供应的客体标准,增扩设立方式的制度供给以弥合现行出让规则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设立制度 集体土地所有权 用途管理 土地市场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赛事直播画面法律保护的适用困境与纾解路径——基于31个案例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袁宛琪 胡神松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8,共8页
体育赛事直播已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现有的法律保护路径仍不完善。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2012-2023年31起体育赛事直播画面侵权案例后发现:由于相关权益性质不明,现有法律框架下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 体育赛事直播已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现有的法律保护路径仍不完善。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2012-2023年31起体育赛事直播画面侵权案例后发现:由于相关权益性质不明,现有法律框架下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体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体育赛事直播画面保护出现距离性,受害人通常难以实现权利救济。研究总结了当前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纠纷处理过程中在体育赛事直播画面定性、权利主体认定、权益保护法律适用三方面的现存困境。据此提出纾解路径,即立法将体育赛事直播画面定义为“实时数据集合”,并将其纳入“新型知识产权”客体范畴;扩大广播组织的定义,使其涵盖网络广播组织;在《体育法》中创设“体育赛事视听信息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赛事直播画面 体育赛事视听传播权 体育法 新型知识产权 实时数据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12年以来的新进展与40余年的典型事实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璨 康子昊 +3 位作者 朱文清 张永亮 魏晓霞 张连刚 《林业经济》 2024年第5期5-23,共19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文简称集体林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40余年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多轮集体林改,取得了较好进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典型案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文简称集体林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40余年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多轮集体林改,取得了较好进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典型案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集体林权研究团队的实地调研访谈案例,文章采用叙事分析法,重点梳理了2012年以来集体林改新进展,界定与分析40余年的集体林改典型事实。研究结果显示:(1)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明确了新时代集体林改的方向与基本思路,集体林地“三权分置”与金融创新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和林业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2)40余年的集体林改典型事实表现为集体林权呈现出多样性、背景条件至关重要、经济逻辑与政治逻辑并重、频繁产权制度变迁难以形成稳定经营预期、在规模大与小之间来回摆动、制度间匹配差、长短期绩效差异明显、信息不对称严重、市场和政府边界不清等特征。文章可能的边际学术贡献为:(1)采用叙事分析法研究了2012年以来集体林改的动力机制及其新进展;(2)明确了40余年来集体林改的典型事实。在后续集体林改中,应稳步推进,增强集体林经营主体的林改成果获得感,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改 产权 典型事实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安全通学街道的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国外经验的分析
12
作者 刘静 曾一桓 +1 位作者 谭林 刘俊 《住区》 2024年第4期106-114,共9页
通学街道是儿童通学出行和社会性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建设儿童安全通学街道成为推动儿童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关于儿童安全上学道路建设的优秀案例,认为交通的安全性、社区环境的友好性、政策措施以及多组织合作的开... 通学街道是儿童通学出行和社会性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建设儿童安全通学街道成为推动儿童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关于儿童安全上学道路建设的优秀案例,认为交通的安全性、社区环境的友好性、政策措施以及多组织合作的开发模式是营造儿童安全通学街道的核心要素。进一步选择石油南路小学通学街道,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方式,在厘清现状问题基础上,从道路交通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政策治理和多主体合作四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城市 通学街道 户外活动空间 儿童发展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与展望
13
作者 李庆刚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集体林权制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初步构建到不断发展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制度,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集体林权制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初步构建到不断发展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制度,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集体林权制度的酝酿;农业合作化时期(1953—1958年):初步构建集体林权制度,山林入社;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年):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中共十六大(1978—2002年):林业三定;中共十六大至中共十八大(2002—2012年):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中共十八大到中共二十大(2012—2022年):增绿、增质、增效;2022年中共二十大以来:稳、活、融、试。展望未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继续按照“稳、活、融、试”的顶层设计,通过创新融资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做好林权流转服务、推动产业融合等途径分别解决钱、人、权、益四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平衡机制下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14
作者 刘文清 《河南科技》 2024年第5期126-131,共6页
【目的】立足于利益平衡机制,实现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中不同利益格局和体系下多元主体间的均衡。【方法】对相关法条进行规范分析,深入探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权力的竞合与冲突产生原因,剖析利益平衡机制在地理标志保护中的适用规则。【结... 【目的】立足于利益平衡机制,实现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中不同利益格局和体系下多元主体间的均衡。【方法】对相关法条进行规范分析,深入探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权力的竞合与冲突产生原因,剖析利益平衡机制在地理标志保护中的适用规则。【结果】在地理标志利益关系中,地理标志合法使用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地名商标权人和地理标志合法使用人、地理标志合法使用人与特定区域外市场竞争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结论】我国须重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从立法层面将地理标志从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中分离,给予3种标志同级保护,将地理标志保护地域范围明确为自然区域并构建以地理标志专门法为主、商标法为辅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利益平衡 权利滥用 集体商标 证明商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农民收益分配权实现的困境与破解
15
作者 孟存鸽 李桐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260-262,266,共4页
集体收益分配权是农民的法定化权利,确保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落实到农民个体身上是实现集体收益分配制度的根本宗旨,是农民个体更多分享改革红利的必然要求。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入市收益分配权的实现成为农村... 集体收益分配权是农民的法定化权利,确保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落实到农民个体身上是实现集体收益分配制度的根本宗旨,是农民个体更多分享改革红利的必然要求。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入市收益分配权的实现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心问题,应从破解“熟人社会”人情难题的有效举措、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从村委会中剥离、制定可行的收益分配自治规则、推动内外监督相统一等路径来进行收益分配制度的优化,助推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集体收益分配权 主体人格 分配规范 内外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保护、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三重逻辑
16
作者 罗东 孙婧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5,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为民族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民族地区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权、文化权和经济权利的有效保护。在民族地区施行农村集体产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为民族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民族地区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权、文化权和经济权利的有效保护。在民族地区施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能够实现将少数民族群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的目标,进而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焦点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晓云 常军 杨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77,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当前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存在的法律问题,针对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立法状况,提出立法对策和法律架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立法应开禁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2)继承作为集体土... 研究目的:研究当前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存在的法律问题,针对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立法状况,提出立法对策和法律架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立法应开禁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2)继承作为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方式在法律上具有可行性。研究结论:尽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 集体土地使用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抵押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实现研究——基于“土地征收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实现研讨会”的思考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美球 廖彩荣 +4 位作者 冯广京 王庆日 蒋仁开 张冰松 翁贞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4,共7页
研究目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内涵及其在土地征收中权益的实现途径分析,以期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基础参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1)成员资格的认定及内涵的界定,是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基础... 研究目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内涵及其在土地征收中权益的实现途径分析,以期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基础参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1)成员资格的认定及内涵的界定,是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基础,而成员权的高含金量决定了成员身份认定的复杂性;(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内涵与特征表现为:土地是维系成员权的根本,成员权的财产边界意识强烈,成员权强调"家庭"单元,社会成员权应优先于经济成员权,成员权以传统伦理为基础。研究结论:(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应遵循自治性、保障性、唯一性和尊重性4个基本原则;(2)成员认定及成员权内涵界定,应综合考虑户籍、承包权、权利义务、土地保障等多种因素;(3)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要平衡;(4)土地征收中成员权的实现要坚持村级留存和直接分配两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权 实现 补偿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集体林改及其相关环境因素动态分析 被引量:39
19
作者 刘璨 李云 +3 位作者 张敏新 冉青松 叶陈育 孙玉军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7,共19页
集体林在维护生态安全和改善农户生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中国集体林改有别于国际上林地权属转型,集体林权是在集体所有框架下进行,确权和增强产权束的权能成为新时代集体林改的新方向。已有研究在集体林改的相关因素对集体林改绩... 集体林在维护生态安全和改善农户生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中国集体林改有别于国际上林地权属转型,集体林权是在集体所有框架下进行,确权和增强产权束的权能成为新时代集体林改的新方向。已有研究在集体林改的相关因素对集体林改绩效的影响方面关注不足,文章试图弥补这方面学术研究的空白。认为相关环境因素动态变化改变了集体林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和收益,为集体林改提供了潜在动力,政府是集体林改的介入者,决定潜力收益能否成为现实。文章在构建了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一方面分析了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和木材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户投资倾向不高,对集体林依赖程度下降,加之农户自身社会保障能力不足,故有可能促进集体林权流转;另一方面分析了政府扶持和减税空间有限,生态公益林政策调整频繁和补贴标准不高侵蚀了集体林经营主体的发展权,木材加工、木材采伐限额、林区基础设施薄弱、森林保险赔付率低和林权抵押融资难、融资贵等直接影响到集体林经营主体的经营林业的收益。为了破解集体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难题,在新时代,各级政府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并进行试验性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认为,经营权证是实行集体林"三权"分置的重要条件,应有所突破。集体林改与相关环境因素需要匹配协调,以取得制度支撑的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改 市场因素 林业政策 “三权”分置 集体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观点综述 被引量:36
20
作者 朱道林 王健 林瑞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94,共6页
研究目的:归纳总结"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的典型观点,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综述分析。研究结果: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理论上尚存争议,但实践已在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 研究目的:归纳总结"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的典型观点,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综述分析。研究结果: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理论上尚存争议,但实践已在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的权能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予以法律界定;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过度追求土地收益、非农非粮利用倾向。研究结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是改革的必然选择,需要进一步细化三权的权利内涵,探索三权的权能关系和实现形式;农村土地市场化的目标是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应防止过度资本化和非农非粮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政策与法律 农地改革 农地经营权 农村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