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ual-resource integrated scheduling method of AGV and machine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job shop 被引量:7
1
作者 YUAN Ming-hai LI Ya-dong +1 位作者 PEI Feng-que GU Wen-b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8期2423-2435,共13页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raditional job shop scheduling only considers a single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 effect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dual-resource integrated scheduling problem between AGV and machine in inte...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raditional job shop scheduling only considers a single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 effect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dual-resource integrated scheduling problem between AGV and machine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job shop environment was studied. The dual-resource integrated scheduling model of AGV and machine was established by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constraints of machines, workpieces and AGVs. The bidirectional single path fixed guidance system based on topological map was determined, and the AGV transportation task model was defined. The improved A* path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th, and the path conflict elimination mechanism was described. The improved NSGA-Ⅱ algorithm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achining workpiece sequence, and the competition mechanism was introduced to allocate AGV transportation tasks. The proposed model and method were verified by a workshop productio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ual resource integrated scheduling strategy of AGV and machine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resource integrated scheduling improved A* algorithm improved NSGA-Ⅱ algorithm competi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巧芝 郭紫晴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4,共13页
通过数字化转型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剖析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理,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 通过数字化转型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剖析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理,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长期与短期影响存在差异,短期表现为提升整合、配置及运用资源能力,长期表现为增强其创新变革的感知、抓取与转化能力;(2)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中,短期影响的正向作用显著,长期影响不显著。不仅如此,市场竞争强度的正向调节作用不容忽视;(3)根据异质性效应结果,东部地区影响显著为正,中部与西部地区则较为微弱;国有企业的驱动效应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样本。研究结论为提升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了新的赋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 新质生产力 资源基础论 动态能力理论 赋能机制 市场竞争强度 异质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发展机遇、实践痛点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4
3
作者 匡瑛 韩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由产业园区牵头,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践看,当前还面临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成本分担之...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由产业园区牵头,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践看,当前还面临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成本分担之困、成果认定之难、运行管理之艰三个方面。因此,市域产联合体建设的突破路径主要体现在构建三大机制上:平衡各方主体利益,建立公正合理的成本分担动力机制;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制定清晰明确的成果认定激励机制;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构建高效持久的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跨越理论下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权力配置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菊娥 袁忆 张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6,共13页
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已经成为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边界跨越理论视角,选取西安交通大学校企联合研究院的多案例样本,采用探索性研究方法深度挖掘“产学研如何在企业主... 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已经成为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边界跨越理论视角,选取西安交通大学校企联合研究院的多案例样本,采用探索性研究方法深度挖掘“产学研如何在企业主导下实现深度融合”机理逻辑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第一,校企联合研究院是建立在高校与企业“相对边界”之上的一种“边界组织”,双方藉由“边界组织”开展跨界合作实践,不仅减少了两者“绝对边界”内部不同制度规则的直接冲突,而且为建立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正式制度提供了适宜的平台环境;第二,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本质是高校与企业相互授权促进组织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融合的权力配置过程,核心权力类型包括资源使用权、网络关系权、流程制定权、价值评价权和成果应用权;第三,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分为基于项目合作的关系建立阶段、基于资源整合的战略合作阶段和基于价值共创的深度融合阶段三个发展阶段,不同类型权力在三个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深度融合 边界组织 边界跨越 权力配置 资源整合 创新联合体 校企联合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助推杭州市茶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华茶奥会“仿宋茗战”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温燕 康保苓 周继红 《中国茶叶》 2025年第4期108-115,共8页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杭州市茶文化底蕴深厚、茶产业发达,其中政府、茶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学校的产教融合助推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章分析了杭州市产教融合助推茶文化传承发展的要素...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杭州市茶文化底蕴深厚、茶产业发达,其中政府、茶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学校的产教融合助推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章分析了杭州市产教融合助推茶文化传承发展的要素,以中华茶奥会“仿宋茗战”赛事为例,分析其推动杭州市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路径,同时也提出了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政、协、企的行业产教融合体,组建校内、外协同的优秀导师队伍,形成“育、训、赛、创”结合的培养机制,提供完善的保障制度等对策建议,以求推动茶业产教融合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杭州 茶文化 仿宋茗战 市域产教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垂直一体化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一丁 郭启明 +1 位作者 赖丹 陈广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合纵连横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企业一...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合纵连横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企业一体化程度均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并且一体化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明显高于同行业未一体化企业。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色金属企业效率提高和新能源企业市场规模扩大是其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融资约束在一体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正向关系中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融资约束指数大于门槛值时,一体化促进企业竞争力;当融资约束指数小于门槛值时,有色金属企业后向一体化抑制竞争力,新能源企业前向一体化对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不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大规模企业一体化对竞争力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有色金属与新能源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新能源 垂直一体化 企业竞争力 融资约束 企业效率 市场规模 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想样态:对称性资源依赖关系及其构建
7
作者 王明露 吴霓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5-13,共9页
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的资源依赖关系呈现多维具象,而对称性资源依赖关系是产教融合的理想样态。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着运行逻辑的异质性影响资源投入的持续性,资源属性不对称导致依赖关系不对等,政策资源依赖性较强而市场机制缺位... 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的资源依赖关系呈现多维具象,而对称性资源依赖关系是产教融合的理想样态。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着运行逻辑的异质性影响资源投入的持续性,资源属性不对称导致依赖关系不对等,政策资源依赖性较强而市场机制缺位,资源布局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等现实困境,导致双方在实践中形成非对称性资源依赖关系。要构建双向资源依赖的共生结构,关键是从异质性运行逻辑中寻求互补性资源优势,建设校企利益共同体促进产教融合实体化,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升级新需求的能力,促成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资源布局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资源依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产业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8
作者 康向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多用途经济林树种,其叶、皮等富含杜仲胶和多种药用活性成分,开发潜力巨大。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近60年来杜仲产业研究和开发历史,指出生产原料成本或提取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以杜仲胶为核心的杜仲产业未能实现实质性突...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多用途经济林树种,其叶、皮等富含杜仲胶和多种药用活性成分,开发潜力巨大。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近60年来杜仲产业研究和开发历史,指出生产原料成本或提取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以杜仲胶为核心的杜仲产业未能实现实质性突破的重要瓶颈问题。尤其是在当今传统农民群体逐渐消失的时代大背景下,劳动密集型的叶用或果用乔木林经营模式因人力资源和成本的限制,难以保证杜仲产业的大规模、低成本原料生产。选用高产且高胶、高药型的杜仲三倍体新品种,采取叶林栽培、机械化采收的原料生产模式,缩短原料生产周期,降低种植、管理和采收成本,并通过杜仲全株分部位加工利用模式,以均摊原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是推动杜仲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此时,限制杜仲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已经转变为对资本和技术的整合能力等方面。建议发挥政府和产业联盟的组织优势,有效整合不同的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实现共创、共担、共享,推动杜仲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联动、融合以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产业化进程 瓶颈问题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模式差异对贸易竞争强度的影响
9
作者 李宏 田明羽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0,共11页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仅是提升国际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外技术依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与世界银行WDI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在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指标...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仅是提升国际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外技术依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与世界银行WDI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在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指标体系基础上,深入考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链融合模式差异对贸易竞争强度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能够显著提升发展中国家贸易竞争强度但对发达国家没有明显效应;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能够通过出口结构效应与出口价格效应提升贸易竞争强度,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发达国家出口结构效应的拉动作用与发展中国家方向一致但影响效应更低,而发达国家出口价格效应对贸易竞争强度的拉动方向则与发展中国家截然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贸易竞争强度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现代化山域绿色产业体系的内涵界定与构建路径
10
作者 白永秀 闫雪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9,共12页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却鲜有文献将山域经济及其独特的产业体系从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剥离出来、辨清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生态保护是山域产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本文以秦岭山域产业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秦岭资源禀赋和...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却鲜有文献将山域经济及其独特的产业体系从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剥离出来、辨清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生态保护是山域产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本文以秦岭山域产业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秦岭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秦岭应构建以文化产业为灵魂、以生态旅游产业为载体、以生态产业为本色、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的“文旅生农”一体化协同推进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融合、智能、安全的现代化山域绿色产业体系。通过文化产业大众化、旅游产业生态化、生态资源产业化、农业产业特色化以及“文旅生农”一体化,稳步构建秦岭现代化山域绿色产业体系。将秦岭大保护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相结合,切实推进秦岭大保护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行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绿色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山域绿色产业体系 “文旅生农”一体化 资源禀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教融通视域下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以装备制造大类为例
11
作者 翁洁静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赛项资源转化是当前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赛项成果普惠化的有效手段。以装备制造大类的“实用英语”课程为例,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和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赛项,提炼“3环7步”资源转化流程,创... 赛项资源转化是当前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赛项成果普惠化的有效手段。以装备制造大类的“实用英语”课程为例,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和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赛项,提炼“3环7步”资源转化流程,创新开发特色化教学资源,构建“教、训、赛、产”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等四维度的赛项资源转化路径,提出建构模块化内容体系等深化改革建议,促进赛教双向融通,提高大赛成果服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教融通 赛项资源转化 实用英语教学 装备制造大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政策是否提升了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健 孟纹羽 公雪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作为产业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以2002-2020年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 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作为产业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以2002-2020年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国制造2025》会通过创新效应、竞争效应以及资源效应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国制造2025》对资本技术型、国外供给依赖度较高和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链的政策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产业链 创新效应 竞争效应 资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低碳政策协同与中国产业低碳转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航 夏杰长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6,共15页
以国家低碳政策协同推动产业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采用1994—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国家低碳政策协同对产业低碳转型的影响与机制发现:(1)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产业低碳转型尚无显著促进作... 以国家低碳政策协同推动产业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采用1994—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国家低碳政策协同对产业低碳转型的影响与机制发现:(1)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产业低碳转型尚无显著促进作用,而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政策能显著促进产业低碳转型;(2)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政策协同能显著促进产业低碳转型,且该促进作用大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政策的单独作用;(3)国家低碳政策协同对产业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抑制人力资本错配和资本错配的资源配置效应与技术创新效应实现,在产业低碳转型高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会发挥显著作用;在产业低碳转型低组,市场竞争效应会发挥显著作用;(4)国家低碳政策协同对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中西部城市产业以及成熟型和衰退型城市产业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未来要不断优化低碳政策协同带动产业低碳转型的作用路径,充分发挥其对不同产业碳排放的平衡作用,全面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政策 产业低碳转型 资源配置 技术创新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与企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雪英 程广斌 李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28,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助推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通过推动数字技... 文章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助推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新颖度提升和产业链整合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企业合作文化强化了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技术禀赋存在差异的企业和不同知识产权保护度地区企业而言,数据要素对其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果是一致的;而在不同环境敏感型企业中,数据要素对新质生产力的助力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创新 资源配置新颖度 产业链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下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理论逻辑、典型模式与政府作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60,共11页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型举国体制下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正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导向,围绕“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责任社会主体”的框架开展多元协同创新,助力实现长期技术优势和产业领...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型举国体制下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正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导向,围绕“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责任社会主体”的框架开展多元协同创新,助力实现长期技术优势和产业领先地位。因此,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阐释在新型举国体制中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国家主导的资源配置以及多元主体协同,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高效衔接的理论逻辑,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新型举国体制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表现为自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有效衔接,科技成果与市场应用的高效转化,以及技术、人才、信息与资金的相互渗透,即创新范式、价值实现与资源整合的统一。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需要充分展现新型举国体制下的政府作为,既要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变革,也要构建完善的协同创新生态与资源配置平台,更要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升制度灵活性与可持续性,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产业创新 科技创新 深度融合 政府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16
作者 江永洪 赵锴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前沿文献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效应,而普遍忽视在新型国际竞争格局下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如何重塑产品市场竞争力。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前沿文献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效应,而普遍忽视在新型国际竞争格局下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如何重塑产品市场竞争力。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间存在倒U型关系,资源整合能力和行业竞争程度在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中发挥重要路径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作用效果的发挥受制于企业及区域个体特征约束,在非国有、战略性新兴行业、高学历员工企业及东部、强数字基建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产品市场竞争力 资源整合能力 行业竞争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递进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17
作者 王晴 辛斌 +2 位作者 李怡然 张佳 聂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0-185,197,共7页
针对传统自动控制理论实践课程存在的教学内容碎片化、知识体系结构不完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薄弱等问题,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优化3个维度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进行系统性改革,构建了“基础实践―综合实... 针对传统自动控制理论实践课程存在的教学内容碎片化、知识体系结构不完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薄弱等问题,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优化3个维度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进行系统性改革,构建了“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按照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项目制实验阶梯化设置课程内容,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教学,建立以产促教、以赛促学的产教赛融合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经过3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成绩优秀率显著提升,在多项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研究成果可为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项目式教学 产教赛融合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理路、现实障碍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梅 万小龙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1,共10页
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破除技术供给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现实阻滞,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重要议题。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 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破除技术供给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现实阻滞,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重要议题。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综合素养、驱动劳动资料智能升级、拓宽劳动对象发展空间及加快三大生产要素组合实现跃升,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然而,我国依然面临创新资源要素供给匮乏、原始创新技术支撑不足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现实困境,削弱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据此,应从打通创新要素流动堵点、全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强化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方面着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此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 创新资源要素 企业创新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何以影响企业竞争力?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兰冰 薛泽帅 赵家未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8,共19页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重塑产业链竞争优势以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2014—2023年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数据识别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予以表征,在此基础上系统性量化评估服务化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重塑产业链竞争优势以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2014—2023年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数据识别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予以表征,在此基础上系统性量化评估服务化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服务业务收入和以服务业务词频表征的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发展均对企业竞争力存在促进效应;成本收益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创新产出机制是服务化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路径。服务化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影响呈现明显异质性,对传统制造业、低竞争度行业以及高数字化程度行业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对开展信息服务类业务的企业影响效应更加明显。拓展性分析表明:先进制造业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务有利于推动制造业智能化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进两业融合、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产出服务化 企业竞争力 两业融合 成本收益 资源配置 创新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赋能乡村韧性: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双 余正勇 刘威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韧性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城乡融合发展对乡村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对乡村韧性具有显著的正...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韧性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城乡融合发展对乡村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对乡村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矫正资源错配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城乡融合发展对乡村韧性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更为显著。中部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对乡村韧性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而在西部地区无显著影响。因此,通过优化要素配置结构、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网络,可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韧性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