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relief的图像特征选择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范文兵 王全全 +1 位作者 雷天友 朱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4-728,共5页
针对特征选择算法——relief在训练个别属性权值时的盲目性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划分实例集的新算法——Q-relief,该算法改正了原算法属性选择时的盲目性缺点,选择出表达图像信息最优的特征子集来进行模式识别。将该算法应用于列... 针对特征选择算法——relief在训练个别属性权值时的盲目性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划分实例集的新算法——Q-relief,该算法改正了原算法属性选择时的盲目性缺点,选择出表达图像信息最优的特征子集来进行模式识别。将该算法应用于列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监测系统(TFDS)的故障识别,经实验验证,与其他算法相比,Q-relief算法明显提高了故障图像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relief算法 纹理特征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增量静载荷加载下煤层卸压钻孔响应规律及其极限性
2
作者 潘俊锋 马宏源 +3 位作者 邹磊 马文涛 吕大钊 闫耀东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8,共15页
为了探索煤层巷帮大直径预卸压钻孔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等增量静载加载条件下的防冲卸压效应,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采动增量静载加载条件下煤层卸压钻孔响应规律及其极限性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静载... 为了探索煤层巷帮大直径预卸压钻孔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等增量静载加载条件下的防冲卸压效应,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采动增量静载加载条件下煤层卸压钻孔响应规律及其极限性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静载加载下,大直径钻孔二次调整,破裂区和塑性区发生扩展变化,降低了增量静载的集中程度,但随着加载程度的升高,破裂区煤体逐渐塌落,碎胀后充满整个钻孔,自由变形补偿空间减小,并约束塑性区的扩展,卸压能力逐渐减弱。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钻孔煤样峰值强度与加载速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输入的弹性能和加载速度成正相关;耗散能与加载速度成负相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静载加载速度及应力集中程度的增加,钻孔卸压区范围和卸压幅度逐渐减小,钻孔围岩塑性区体积逐渐减小,卸压区内的峰值弹性能逐渐升高,钻孔耗散弹性能的能力降低;引入卸压幅度、应力增幅以及弹性能储能率3个指标,分析了大直径钻孔的响应卸荷极限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的钻孔卸压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增量静载 大直径卸压钻孔 响应规律 卸压极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模式和经验启示 被引量:21
3
作者 徐大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9期6-9,共4页
上海率先探索建立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模式,如静安区"五四三二一"帮扶救助体系、长宁区"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模式、虹口区四项帮扶机制,徐汇区"五可"帮困救助模式。上海建立"市民收入核对系统&qu... 上海率先探索建立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模式,如静安区"五四三二一"帮扶救助体系、长宁区"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模式、虹口区四项帮扶机制,徐汇区"五可"帮困救助模式。上海建立"市民收入核对系统";探索社区市民综合帮扶机制;深化分类施保,在低保救助基础上形成"保基本、可叠加、多组合"的救助套餐;健全就业、保险、救助和慈善的"四环联动",与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无缝衔接,这些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支出型贫困"丰富和发展了贫困理论,实现了三个转变:贫困标准从收入转向支出;救助对象从个人转向家庭;救助目标从现实状况转向风险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出型贫困 社会救助 救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标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基于八国商标复审制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伟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4,共7页
2013年新修改的商标法对商标复审制度进行了补充与丰富,但是,商标复审制度中的商标复审功能、商标复审程序、商标复审的司法救济模式等深层次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经过对八国商标复审制度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商标复审制度应在厘清商标... 2013年新修改的商标法对商标复审制度进行了补充与丰富,但是,商标复审制度中的商标复审功能、商标复审程序、商标复审的司法救济模式等深层次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经过对八国商标复审制度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商标复审制度应在厘清商标局和商评委功能定位、健全商标复审制度程序和建立商标复审民事司法救济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与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复审制度 功能定位 司法救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利益:一个行政法的目的与方法问题 被引量:6
5
作者 颜万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126,共6页
公共利益,是行政法的一个目的性原则,它在行政管理的“法律—政府(行政)”模式中对法律的权威性与行政的合理性起着架构作用,使行政具有权威性、开放性和合理性相统一的特征。作为一个目的性原则,公共利益应当具有特定的法律内涵和外延... 公共利益,是行政法的一个目的性原则,它在行政管理的“法律—政府(行政)”模式中对法律的权威性与行政的合理性起着架构作用,使行政具有权威性、开放性和合理性相统一的特征。作为一个目的性原则,公共利益应当具有特定的法律内涵和外延,同时也应当具有适当的行政管理方式和法律救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行政法 方法问题 目的性原则 行政管理方式 法律内涵 法律救济 合理性 权威性 相统一 开放性 应当 政府 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救助网络动员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岚 李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8-162,共5页
网络动员作为一种新兴的动员方式,在灾害救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网络动员模式中公众信息素养提升与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并存,网络舆论动员与网络行动动员共举的现状,提出建构灾害救助网络动员的理想模式需要培养多... 网络动员作为一种新兴的动员方式,在灾害救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网络动员模式中公众信息素养提升与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并存,网络舆论动员与网络行动动员共举的现状,提出建构灾害救助网络动员的理想模式需要培养多元化与权威性的网络动员主体,把握网络动员主体也是监管者的双重身份,建立法律依据、政策监管、公众监督和媒体干预的立体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救灾 社会动员 网络动员 动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凤纹样的审美价值在明清家具雕饰中的视觉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昕 李皓 雷亚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149,共4页
叙述了龙凤纹样的起源与发展演变,分析了龙凤纹样所包含的精神特征和象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龙凤纹样在明清家具雕饰中的视觉表达,使家具散发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关键词 龙凤纹样 明清家具 雕饰 浮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禳灾母题聚焦模式与叙事效应探异——以《西门豹治邺》与《乔势天师禳旱魃,秉承县令召甘霖》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卫英 马彦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因聚焦模式即叙述眼光、叙述声音、以及叙述者对人物心理介入程度的变化,使史传文本《西门豹治邺》和话本小说《乔势天师禳旱魃,秉承县令召甘霖》在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情节结构发展上,有着极为明显的叙事效应差异。传统叙事模式有... 因聚焦模式即叙述眼光、叙述声音、以及叙述者对人物心理介入程度的变化,使史传文本《西门豹治邺》和话本小说《乔势天师禳旱魃,秉承县令召甘霖》在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情节结构发展上,有着极为明显的叙事效应差异。传统叙事模式有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文体有各自的叙述习惯,不能一概而论为"零聚焦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禳灾母题 零聚焦叙事模式 叙述声音 叙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学兄 徐雯亮 韩伟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6-203,共8页
对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随地形起伏度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脆弱生态环境治理和景观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ASTER GDEM数据提取吕梁市地形起伏度,利用2008年Landsat-5 TM和2018年Landsat-8 OLI数据解译结果,运用Fragstats 4.2对... 对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随地形起伏度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脆弱生态环境治理和景观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ASTER GDEM数据提取吕梁市地形起伏度,利用2008年Landsat-5 TM和2018年Landsat-8 OLI数据解译结果,运用Fragstats 4.2对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指数进行了计算,并对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随不同地形起伏度的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吕梁市的地形起伏度以丘陵为主,其面积占研究区的66.19%。景观类型则以黄土地貌和林地为主。2)平原地区,未利用地的斑块面积由324.12 km^2减小为133.62 km^2;水域连通性增大;受水分影响大的景观类型优势度明显,分布集中;居民点的最大斑块指数减小0.60%,斑块数量增加2186个,景观形状指数减少66.05,散布与并列系数增大13.07%,表明其分布范围扩大,分布越来越密集,斑块形状愈加规整,斑块连通性加强;未利用地的景观形状指数减少96.01,其斑块结构愈加简化。台地地区,黄土地貌、林地和旱地的斑块面积分别增加278.03、505.97、284.64 km^2。丘陵地区,2018年林地的最大斑块指数达14.76%,为优势景观类型;水域和旱地的景观形状指数分别由166.54、363.26增加到224.32、454.14;水域、林地、旱地的斑块破碎度增大,斑块类型更丰富。小起伏山地,林地的斑块面积由86.50 km^2增加到103.58 km^2,林地为该区的主要景观类型。随着地形起伏度的变化,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邻域分析法 景观空间格局 吕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邻近层卸压抽放钻孔布孔方式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国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4,共4页
针对松藻煤矿保护层工作面回风巷钻场卸压瓦斯抽放钻孔布置不能满足瓦斯抽放需要的问题,对钻场卸压瓦斯抽放钻孔布孔方式进行改进,由双向扇形布孔改为沿工作面切割方向单向前倾式布孔。布孔方式改进后提高了钻场瓦斯抽放量,减少了工作... 针对松藻煤矿保护层工作面回风巷钻场卸压瓦斯抽放钻孔布置不能满足瓦斯抽放需要的问题,对钻场卸压瓦斯抽放钻孔布孔方式进行改进,由双向扇形布孔改为沿工作面切割方向单向前倾式布孔。布孔方式改进后提高了钻场瓦斯抽放量,减少了工作面瓦斯超限现象,改进的布孔方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邻近层 卸压瓦斯 抽放钻孔 布孔方式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开采工作面W型通风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袁建红 《中国煤炭》 2019年第10期58-60,共3页
为确定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开采工作面合理的通风方式,以店坪煤矿204回采工作面为例,从预防采空区遗煤自燃和瓦斯事故出发,通过计算采空区漏风量、监测氧气浓度变化、对比采空区"三带"划分,提出两进一回的W型通风方式为合理的通... 为确定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开采工作面合理的通风方式,以店坪煤矿204回采工作面为例,从预防采空区遗煤自燃和瓦斯事故出发,通过计算采空区漏风量、监测氧气浓度变化、对比采空区"三带"划分,提出两进一回的W型通风方式为合理的通风方式。现场实践表明,W型通风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采空区两侧风压,减少采空区漏风,采空区氧化带范围明显降低,有效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通风方式 W型通风 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贵州省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 被引量:29
12
作者 赵卫权 苏维词 袁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10,共6页
该文基于DEM数据提取贵州省地形起伏度,利用TM遥感影像数据的解译结果,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包Fragstats,对贵州省的景观空间格局随地形起伏度的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景观格局随地形起伏度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 该文基于DEM数据提取贵州省地形起伏度,利用TM遥感影像数据的解译结果,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包Fragstats,对贵州省的景观空间格局随地形起伏度的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景观格局随地形起伏度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地形起伏度较低的区域由于人类活动频繁,改变自然景观的力度较大,景观形状差异性大而且比较破碎,景观类型复杂多样,尤其是丘陵地区,各种景观类型相互交错,景观具有较强易变性,但是其多样性丰富,各景观类型之间的连通显著;而在地形起伏度较高的地区,景观类型较为单一,优势景观明显,景观结构相对简单,各类景观之间的连通性较差。除此之外,在不同的地形起伏度带,各类景观内部的差异性较强,在地形起伏度较小的区域,林地、草地等景观类型斑块形状差异较大,连通性不好,聚集度也较小,而聚落、旱地等景观的斑块形状较为规整,连通性也较好,聚集度较高;地形起伏度较大的地区,林地、草地、石漠化等景观类型的斑块形状较为规整,破碎程度较低,连通性较好,景观布局也较为均匀,但是水田、旱地等景观斑块分布零散,景观内部连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地形起伏度 景观格局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江西省人口-经济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肖池伟 刘影 李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2期222-227,共6页
[目的]对江西省人口-经济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为新常态下区域层面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量化依据。[方法]基于江西省数字高程数据,运用ArcGIS技术,采用窗口分析法,提取江西省地形起伏度,系统分析地形起伏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人... [目的]对江西省人口-经济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为新常态下区域层面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量化依据。[方法]基于江西省数字高程数据,运用ArcGIS技术,采用窗口分析法,提取江西省地形起伏度,系统分析地形起伏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人口、经济的相关性。[结果](1)江西省的地形度以低值为主,88%的县域地形起伏度小于0.5,东、南、西部3面高,中部和北部低,在空间分布上呈现U形特征;(2)江西省人口、经济集中度总体上北高南低,人口向地势较为平坦的北部区域集聚明显,经济整体向北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集聚;(3)江西省2000—2010年10a间,受地形起伏度影响,起伏度小于0.25的区域人口集中度的比重由2000年的59.23%增加到60.47%,相应地经济集中度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72.80%增加到75.49%。[结论]江西省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区域人口、经济表现出随地形起伏度下降而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格局变化 地形起伏度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中国西南地区人口集疏格局演化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钟静 卢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849-8860,共12页
中国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起伏造就了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研究地形起伏度与区域人口增减以及集疏格局演化的关系,有利于深入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和流动趋势,从而为增进对区域人地关系的认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起伏造就了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研究地形起伏度与区域人口增减以及集疏格局演化的关系,有利于深入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和流动趋势,从而为增进对区域人地关系的认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西南地区DEM数据和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密度、人口集聚度以及人口商度等指标,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西南地区1995—2010年期间地形起伏度与人口集疏格局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县域尺度上的地形起伏度主要以中小起伏为主,其中小起伏(0—200m)占30.34%,中起伏(200—400m)占30.33%,且地形起伏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地貌类型分布状况基本一致,即小起伏主要出现在四川盆地盆中区域、广西丘陵以及青藏高原高原面,中起伏主要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境内,大起伏和极大起伏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以及川西高原地区。(2) 1995—2010年间,西南地区人口"西疏东密"的集疏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地形起伏度的整体格局根本上决定了区域人口格局的形成。人口流动主要发生在中小起伏地区,且流出人口比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地形起伏度较大的高山以及高原边缘地区多为人口稳定区域。(3)地形起伏度差异决定了西南地区高度集聚和极端稀疏两种人口格局并存的现状。平原、丘陵、低山等起伏较小的地区人口增长迅速;而地形起伏度大的高山以及高原边缘地区人口增减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人口分布 人口集疏格局 中国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救助中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董天美 张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5,共9页
当前,我国救灾领域的社会资源控制主体日益多元化,特别是在汶川地震以后以非营利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在灾害救助全过程中呈现出持续性深度参与的态势。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对于非营利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缺乏系统的制度规定,自... 当前,我国救灾领域的社会资源控制主体日益多元化,特别是在汶川地震以后以非营利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在灾害救助全过程中呈现出持续性深度参与的态势。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对于非营利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缺乏系统的制度规定,自发无序、救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逐渐显现。因此,以汶川地震以后芦山地震、岷漳地震、鲁甸地震三次重大自然灾害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为典型案例,根据当地社会组织的发育情况和政府部门的协调能力,探讨和总结出群团组织协调模式、半官方NGO协调模式、民政部门协调模式三种互动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出针对灾害救助中各阶段的不同特点,使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形成深度良性互动,进而能够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活力的差异化立体灾害救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救助 政府 非营利组织 互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发展机制的理论逻辑、问题论域与纾解方略 被引量:22
16
作者 赵泓羽 李荣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4,61,共11页
步入新发展阶段,构建、完善发展机制是推进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与有效途径。从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发展机制的总体理论内涵出发,依照规模由小到大、由国内市场至国外市场的变化特征,针对创新驱动... 步入新发展阶段,构建、完善发展机制是推进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与有效途径。从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发展机制的总体理论内涵出发,依照规模由小到大、由国内市场至国外市场的变化特征,针对创新驱动、区域协调、跨界融合、监管保障与开放合作5个维度发展机制的运行方式与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面对理想的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发展目标,挖掘剖析各子机制所存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症结,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不强、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体育+”融合产品同质化、监管隐性行政壁垒掣肘与出口体育用品低端化等制约障碍,具体应从推动中小体育企业“先业务数字化、后数字化业务”入手,兼并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整体数字化转型;以城市为节点,以都市圈、城市群为核心枢纽,削弱原有行政中心的“虹吸效应”,促进区域间体育产业协作共赢;通过技术、产品、市场与业态4个方面加强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破圈”融合深度,进一步丰富、扩充体育产业内需供给体系;推动行政部门简政放权以破除监管行政壁垒,助力体育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培育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创新能力与品牌文化,促进我国体育产业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作等方略切入,为促进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体育产业 发展机制 纾解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产业扶贫模式选择与创新研究——基于内蒙古实践探索 被引量:7
17
作者 包玉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6期206-209,218,共5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转变,产业扶贫是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主要途径,正确选择产业扶贫模式关系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成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从他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扶贫开发经验而言,无疑选择集体经济产业扶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转变,产业扶贫是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主要途径,正确选择产业扶贫模式关系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成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从他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扶贫开发经验而言,无疑选择集体经济产业扶贫模式。集体经济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确定组织形态的基础上,选择模式运作的重点项目,设计长效运行机制,确保贫困农牧户在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和利益,以此保障精准扶贫效果和精准脱贫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集体经济 扶贫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数据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对约旦Risha地区构造格架的研究
18
作者 A.T.Batayneh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9-246,共8页
根据航磁、重力和地震数据以及地质和辅助地球物理资料,对约旦东北部前寒武纪岩石的轮廓和变化及其上覆的沉积岩石的厚度进行了研究.识别出5个具有特定磁性特征的磁场区,每个磁场区都有其特征的样式和突变的边界,每个磁场区的物质... 根据航磁、重力和地震数据以及地质和辅助地球物理资料,对约旦东北部前寒武纪岩石的轮廓和变化及其上覆的沉积岩石的厚度进行了研究.识别出5个具有特定磁性特征的磁场区,每个磁场区都有其特征的样式和突变的边界,每个磁场区的物质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其构造边界均与断层相对应.计算表明基底表面有很大起伏,磁化的前寒武纪岩石深度变化范围为-5000m至-10000m,可以识别出由基底下陷相对应的5个盆地或拗陷带,同时可见3个起伏较大的构造隆起.探测结果表明,古生代建造中发育的主要断裂呈N-S与NNE向,而在新生代建造中发育的断裂则呈NE-SW,NW-SE和E-W向.研究区构造发展的第一构造阶段与E-W向张力有关,第二构造阶段的产物明显受到第三构造阶段发生的构造变形的改造,并与阿拉伯板块的逆时针旋转有关.磁场区之间的移位、错断、拖曳和并置被认为剪切断层所造成.剪切形式表明位移是左行的,即北侧的块体向北西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数据 区域构造 Risha地区 构造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