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古籍限定域关系抽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畅 张琪 +4 位作者 王东波 沈思 吴梦成 刘浏 苏雨诗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19,共20页
古籍文本中的细粒度知识单元的自动抽取和结构化能够为群体传记、历史地图等古籍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基于判别式模型的抽取方法严重受制于古汉语本身语义的复杂性和训练样本的缺失,抽取效果和领域迁移的效果受到影响,相关研究亟... 古籍文本中的细粒度知识单元的自动抽取和结构化能够为群体传记、历史地图等古籍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基于判别式模型的抽取方法严重受制于古汉语本身语义的复杂性和训练样本的缺失,抽取效果和领域迁移的效果受到影响,相关研究亟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本研究探索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古籍领域限定域关系抽取方法和高质量训练语料自动生成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提示模板对模型抽取性能的影响,证明了微调方法对模型性能提升具有显著价值。基于ChatGPT4的API服务,结合自指令、思维链与人类反馈合成古籍限定域关系抽取数据集,在数据增强后于两种古籍关系抽取数据集上分别取得56.07%和30.50%的F1值,迁移能力较两种使用全部数据训练的模型均取得了显著提升。本研究还探索了协同使用自指令模型和自动评价模型合成训练语料和评价信息,并基于合成数据训练模型,有效缓解了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大语言模型抽取关系三元组与合成训练数据,能够显著降低过往限定域关系抽取的人力成本,有助于提升古籍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古籍智能 限定域关系抽取 AI生成数据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嬗变——基于内在关系辩证法的视角
2
作者 王勇 杨丛唯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26,158,159,共12页
伯特尔·奥尔曼将马克思的辩证法界定为内在关系辩证法,这里的“内在关系”经由马克思的生存论革命脱胎出黑格尔的体系哲学。“内在关系”蕴含着马克思关于人的生成性本质嬗变思想的中介逻辑,这是当代哲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理论与... 伯特尔·奥尔曼将马克思的辩证法界定为内在关系辩证法,这里的“内在关系”经由马克思的生存论革命脱胎出黑格尔的体系哲学。“内在关系”蕴含着马克思关于人的生成性本质嬗变思想的中介逻辑,这是当代哲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以“内在关系”为核心范畴,马克思人学理论展现出从抽象本质向历史实践、从个体关系向社会关系的深刻转变。这一逻辑中介联结了人的类关系、现实关系、实践关系与资本结构中的遮蔽机制,并指向主体性的重建路径。在当代语境中,马克思人学的“内在关系”逻辑在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得到新表述与新概括,它超越了当代西方人学的局限,强调共在、共生与文明间互动的价值取向,为审视资本主义社会整体之复杂性、重构朝向未来的人的社会之可能性提供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关系 辩证法 人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他者”:数字时代师德建设的异化与重构
3
作者 赵洪杰 吕建强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54,共5页
数字技术重塑了教育的权力结构与伦理关系,教师的道德角色面临工具理性侵蚀、情感疏离加剧、技术异化加深等挑战。借助于“他者伦理”视角,剖析数字时代师德建设所面临的道德主体性消解、情感劳动异化、伦理边界模糊等三重困境。建议践... 数字技术重塑了教育的权力结构与伦理关系,教师的道德角色面临工具理性侵蚀、情感疏离加剧、技术异化加深等挑战。借助于“他者伦理”视角,剖析数字时代师德建设所面临的道德主体性消解、情感劳动异化、伦理边界模糊等三重困境。建议践行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推进师德建设从“技术规训”转向“生命关怀”。在认知维度促使教师从“技术驯服”走向“道德自觉”,在关系维度实现师生交往从“数据依赖”回归“生命对话”,在制度维度推动师德评价从“绩效评估”转向“关怀评价”,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重构数字时代的师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师德建设 师生关系 他者理论 马克思哲学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恋地的适从:当代福建地域建筑创作与“新闽派建筑”构想
4
作者 杨华刚 陈宏 王绍森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适从关系是建筑创作与地域环境协调相适下形成的某种稳定的隐形逻辑和传导机制。从剖析人地关系和恋地主义出发,在福建地方意识及其现代地域建筑创作溯源基础上,围绕恋地意识下的地方共同体意象、现代性中的地方概念抒写,探讨当代福建... 适从关系是建筑创作与地域环境协调相适下形成的某种稳定的隐形逻辑和传导机制。从剖析人地关系和恋地主义出发,在福建地方意识及其现代地域建筑创作溯源基础上,围绕恋地意识下的地方共同体意象、现代性中的地方概念抒写,探讨当代福建地域建筑创作中的本土性与适从性表达。提出适从地域本身和“以自身为坐标和方法”的当代福建地域建筑创作意识,以及“新闽派建筑”概念及其本土创作话语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恋地主义 地域建筑 地方 适从关系 新闽派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架构比较4种残疾标准分类分级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田益凡 陈迪 +3 位作者 邱卓英 杨亚茹 吕军 董向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2-390,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残疾分类分级标准)为研究对象,对各标准的文本进行文献回顾,梳理残疾定义、分类和分级方法的核心要素;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并比较各标准在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的异同;结合ICF的理论框架,分析各标准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结果各标准在残疾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定义方面,保险标准侧重ICF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损伤;司法标准将残疾定义为身体损伤导致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限,涵盖ICF的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工伤标准关注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参照ICF模式,定义残疾为身体结构、功能损害及活动和参与的局限性。在分类分级上,保险标准依据身体结构与功能分为8大类,伤残程度分为10级;司法标准先分级再分类,分为10级,同级内按损伤部位分类;工伤标准按临床分科原则分为5门类,级别1~10级;残疾人标准分为7大类,每类分4级。在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上,保险标准采用ICF编码体系,残疾人标准使用数字编码但非ICF编码,其他标准未使用编码系统;评估工具差异显著,残疾人标准提出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但未实际应用于分级。结论本研究基于ICF的分类架构,对国内4种典型的与残疾相关的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从残疾的定义上看,《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3种标准均于2011年后颁布,采用了ICF的理念和方法定义残疾并且对残疾进行分类。考虑到残疾涉及的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但由于用途不同,分级的方法和级别不同,除《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外,其他3类标准均采用10级的分级方法。分级的依据主要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在残疾评估方面,各标准推荐了不同评估工具,有的依据日常生活能力,有的依据身体的功能,表现出差异性。由于4类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不同,残疾数据用于不同的目的,残疾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国际发展趋势倡导基于ICF和ICD-11建立统一的残疾标准架构,以实现不同残疾数据的可比性和数据之间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残疾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文科建设的耦合关系、现实争议与未来愿景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云昊 高海鑫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共12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新文科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文科创新发展的重要部署,反思二者之间的关系、争议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文科建设之间存在耦合关系,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赋能新文科学科交叉与人...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新文科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文科创新发展的重要部署,反思二者之间的关系、争议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文科建设之间存在耦合关系,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赋能新文科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同时新文科建设亦能有效解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和质料表达缺陷。然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理论驱动还是数据驱动、新文科的知识创新是技术主导还是技术辅助、新文科的建设主体是人类自身还是智能机器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有限工具理性等问题依旧存在。基于此,未来我国新文科建设应当以人性超越、技术整合来恪守人文精神在场的价值要求,搭建互联互通的技术复合体,最终实现人机共生的未来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新文科建设 耦合关系 现实争议 人机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构建的三维向度:标准、困境与策略——基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辛冲冲 王丹竹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助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非制约人的解放。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来看,和谐数字劳动关系的构建应符合人的劳动能力解放、个性解放、社会关系解放等要求,从而形成一定的构建标准,即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具有分配正义性、... 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助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非制约人的解放。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来看,和谐数字劳动关系的构建应符合人的劳动能力解放、个性解放、社会关系解放等要求,从而形成一定的构建标准,即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具有分配正义性、体现人的主体性、具备社会驱动性。但在现阶段,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构建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困境与挑战,包括在过度逐利刺激下数字劳动的主导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对立,在算法权力垄断下数字劳动关系存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倾向,数字鸿沟和数字技术资源分布不均加剧了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构建的难度。基于此,当下中国在构建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时应规范数字资本、坚持人民至上、加强资源共享,确保人在数字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发挥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对人的解放的正向回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数字劳动关系 数字技术 人的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教育中的人机协同如何实现?——基于唐·伊德“人-技”关系理论的视角
8
作者 杨雪 齐学红 赵磊磊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2,F0003,共11页
伴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人机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如何实现教育的人机协同则成为影响数智时代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的“人-技”关系理论为分析人机协同教育提供了关系论的视角。研究基... 伴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人机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如何实现教育的人机协同则成为影响数智时代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的“人-技”关系理论为分析人机协同教育提供了关系论的视角。研究基于伊德的四种人技关系理论,依循人机协同实现教育目的原则,得出人机协同教育实现的理想样态:实现具身、达成诠释、平衡他异、背景交融。通过检视当前数智时代教育的人机关系可以发现,人与技术存在交互的失真化、身份的含混化、协作的失范化、交融的低维化等问题,导致人机在效度、角色、伦理与发展等方面存在失协的困境。人机协同教育的真正实现,需基于人为本位的人机共构论立场,坚持技术优化与人的能动性统一、技术智能性与人的主体性统一、技术向善性与人的责任性统一、技术教育化与教育技术化统一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数智教育 人机协同教育 人-技关系 唐·伊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科患者并发症与合并症指数和护理工作量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
9
作者 王野 宋玉磊 +4 位作者 柏亚妹 王蒙蒙 张薛晴 臧琼琼 徐桂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量的影响因素,探究呼吸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量和并发症与合并症指数(Complication and Comorbidity Index,CCI)的剂量-反应关系,为临床患者管理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呼吸内科1121例住院... 目的分析呼吸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量的影响因素,探究呼吸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量和并发症与合并症指数(Complication and Comorbidity Index,CCI)的剂量-反应关系,为临床患者管理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呼吸内科1121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案回顾法,根据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和护理执行单获取患者住院期间每天的护理项目及执行频次,计算护理总工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理工作量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探究CCI与护理工作量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入院途径、住院次数、CCI、呼吸机使用、抗生素使用是护理工作量的影响因素(均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CCI与护理工作量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_(总体趋势)<0.05,P_(非线性)<0.05),当CCI>0.066时,护理工作量随着CCI的增长不断增大,根据不同年龄段、入院途径、住院次数及是否使用呼吸机和抗生素进行分组探究显示,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护理工作量间存在差异(均P<0.05)。结论CCI和护理工作量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是呼吸科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工作量的有效预测因子。建议护理管理者结合患者CCI和其他临床特征科学地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护理工作量 并发症与合并症指数 限制性立方样条 剂量-反应关系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抗生素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遗产地社区居民适应性驱动机制研究--以平遥古城旅游开发为例
10
作者 张琳 李富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8,共7页
研究古城在旅游影响下居民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聚焦文化遗产型古城——平遥古城的在地群体,解析在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空间博弈过程,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下的感知、态度及其响应行为,重点揭示社区群体在旅游开发下的适应... 研究古城在旅游影响下居民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聚焦文化遗产型古城——平遥古城的在地群体,解析在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空间博弈过程,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下的感知、态度及其响应行为,重点揭示社区群体在旅游开发下的适应策略选择及其驱动要素。结果表明:古城社区居民正负面感知均强烈,但总体持支持态度,且参与意愿决定其参与行为;“旅游经营+常年务工”这种复合型生计模式成为古城居民在旅游经济发展下的主要适应性策略;物质资本、区位因素、劳动力和认知能力是影响居民适应的关键因素;适应能力决定适应选择,决定社区居民的适应效果,居民参与意愿是不同适应模型形成的内在动因,政府、社区的发展政策是外在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 世界文化遗产地 人地关系 社会—生态系统 旅游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机制与路径——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存刚 韩鸿飞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对其形成过程的考察必然要回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等重要范畴的考察上。基于后两者外延上的交叉关系,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人类无限增长的需要”与“有限的劳动时间和劳动能力”之间的矛盾作为...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对其形成过程的考察必然要回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等重要范畴的考察上。基于后两者外延上的交叉关系,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人类无限增长的需要”与“有限的劳动时间和劳动能力”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更原初阶次的矛盾,成为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属性、分工协作方式、所有关系各自的发展动力,并通过前两者间与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以六条路径引起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属性、分工协作方式的质变,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之“新”,体现为劳动者以质变的方式(复杂劳动)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的能力。应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接的激励性政策、所有制与分配方式三方面出发,切实激励新质生产力的直接培育者——科技人员、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政府人员,保障新质生产力的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类需要 历史唯物主义 复杂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维气象指标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
12
作者 李勇 吴含欣 +4 位作者 李婵虓 董树锋 汪泉霖 贺家慧 浦仕应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23,共8页
针对当前短期负荷预测研究中多侧重于算法改进、而对气象数据特征挖掘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多维气象指标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从人体舒适的感受角度统一多维气象指标的概念框架,构造基于序关系法-熵权法的人体舒适度模型... 针对当前短期负荷预测研究中多侧重于算法改进、而对气象数据特征挖掘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多维气象指标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从人体舒适的感受角度统一多维气象指标的概念框架,构造基于序关系法-熵权法的人体舒适度模型;其次,采用XGBoost算法建立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将人体舒适度评分与历史负荷数据作为模型输入进行短期负荷预测,以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最后,基于四川某地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短期负荷预测中取得了优于基线模型的预测精度,验证了其在短期负荷预测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 序关系法 熵权法 XGBoost 短期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的相关性
13
作者 尹湘丽 朱权 +2 位作者 李吉 邹义洲 罗奇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330,共12页
目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 目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分析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的关系,旨在为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84例玫瑰痤疮患者(玫瑰痤疮组)外周血DNA样本,另收集2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DNA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ing-based typing,PCR-SBT)和二代测序(th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分析MICA基因多态性分型,并比较2种分型方法的准确性。比较玫瑰痤疮组与对照组MIC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对所有MICA多态性分子进行氨基酸聚类分析和SNP位点分析,确定相关连锁SNP位点,并对MICA多态性分子进行分类。比较玫瑰痤疮组与对照组不同分类MICA多态性分子的分布频率差异。结果:玫瑰痤疮患者血生化检测结果以中性粒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为主要特征,淋巴细胞计数无显著变化。PCR-SBT和NGS均能准确地鉴定MICA等位基因分型,其中MICA*010:01、MICA*008:04和MICA*019:01是玫瑰痤疮组最常见的等位基因;玫瑰痤疮组等位基因MICA*002:01、MICA*027分布频率均低于对照组(6.55%vs 18.16%、 1.19%vs 5.38%), MICA*009:01、 MICA*010:01分布频率均高于对照组(7.74%vs 3.36%、 31.55%vs1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检测到5种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等位基因,其中玫瑰痤疮组MICA-A4、MICA-A9分布频率均低于对照组(16.07%vs 23.32%、7.74%vs 17.26%),MICA-A6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10.12%vs 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和SNP位点分析发现MICA基因存在6个连锁SNP位点,并据此将MICA多态性分子分为Ⅰ型(C36+M129+K173+G206+W210+S215)和Ⅱ型(Y36+V129+E173+S206+R210+T215)。玫瑰痤疮患者I型MICA多态性分子与玫瑰痤疮易感性密切相关。结论:MICA基因多态性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相关。MICA基因存在6个连锁SNP位点,可据此将MICA多态性分子分为I型和II型,其中I型与玫瑰痤疮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 人类白细胞抗原 玫瑰痤疮 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 二代测序 短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义通约与人机关系的法律建构
14
作者 吴国邦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3,共10页
在算法遍布时代,机器结构化地嵌入人类生活,这使得人机关系发生泛化转向,并被不同法律部门分别捕捉和映射。这种结构化累进迫使人类直面机器成为第二主体的理论可能,由此证成人机关系的间性转向。人机关系的两种转向唤起“正义”的两种... 在算法遍布时代,机器结构化地嵌入人类生活,这使得人机关系发生泛化转向,并被不同法律部门分别捕捉和映射。这种结构化累进迫使人类直面机器成为第二主体的理论可能,由此证成人机关系的间性转向。人机关系的两种转向唤起“正义”的两种通约,分别是跨法律部门、学科壁垒的价值融合与跨主体的间性对齐。前一种通约遵循动态性、系统性、实质性的正义标准,后者则要求做好面对主体标准增殖的准备。这些正义通约标准在认识论层面辖制了通约正义的本性,即通约的正义是自然正义参与的法律正义。正义通约对人机关系也有反作用,它使人机关系以特定规则形式被呈现,并在民法、行政法和刑法部门分别匹配有“正确的/非正确的”“恰当的/非恰当的”与“正义的/非正义的”合法性评价代码。为此,应当在风险预防原则的指导下,跨学科、分阶段开展人机关系法律规制,并在实操上分别设计出适用于民法、行政法与刑法部门的专门规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通约 人机关系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权报道中的权力再生产机制及其结构化影响——基于GDELT数据库1979-2022年人权报道的分析
15
作者 陈欧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5,共16页
人权议题中的大国博弈已经从“实力性权力”争夺转向“关系性权力”乃至“结构性权力”的争夺,从个体人权水平的较量,转向国际人权贡献的比拼。但已有人权报道的研究多聚焦媒体对一国国内人权水平的建构,较少关注媒体对国家间人权行动... 人权议题中的大国博弈已经从“实力性权力”争夺转向“关系性权力”乃至“结构性权力”的争夺,从个体人权水平的较量,转向国际人权贡献的比拼。但已有人权报道的研究多聚焦媒体对一国国内人权水平的建构,较少关注媒体对国家间人权行动的报道,因此难以揭示媒体对人权互动中关系性权力乃至结构性权力的生产与调节。本研究基于对GDELT数据库中世界主要媒体44年间近4000万篇国家间人权行动报道的分析,考察国际媒体在人权议题中的权力再生产机制及其对国际人权博弈的结构化影响,以期弥补已有研究“聚焦属性、忽视关系”的权力观局限。研究结果显示:国际人权报道将全球人权行动场景建构为“核心-边缘”结构中的“少数者的游戏”;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凭借冲突型事件进入人权网络的核心位置,但其权力却会遭遇国际媒体的关系性消解和结构性挤压;中国在人权网络中的结构性权力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中国的关系圈和贡献度仍然受到媒体牵制;人权报道借助权力再生产机制强化了国际人权体系中资产阶级的特权地位,消解了第三世界国家在人权法理建构中的艰苦努力和对国际人权事业的积极贡献,固化了国际人权事业的等级性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媒体报道 关系性权力 结构性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结构失衡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人地协同空间视角
16
作者 贺斌 李冬 班斓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内部过密聚集与低效蔓延并存所带来空间结构失衡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重心模型、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全国城市空间结...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内部过密聚集与低效蔓延并存所带来空间结构失衡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重心模型、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全国城市空间结构失衡程度在2003—2021年内呈现倒N型变动趋势。(2)城市空间结构的失衡对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城市规模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3)城市空间规划执行程度对空间失衡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过程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现行政府空间规划执行方式加剧空间失衡抑制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对空间结构失衡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过程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促进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分散加剧空间失衡;公共交通设施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有效缓解空间失衡状态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地方政府结合城市空间失衡现实,坚持内部优先发展方向,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与服务作用,加快促进城市内空间布局优化及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失衡 土地利用效率 人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评价指标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紫微 陈登菊 +4 位作者 刘英 陈艺 符美玲 杨巧 张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19,共5页
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评价指标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护理管理人员在临床实践管理中应用DRG评价指标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高效管理。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评价指标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护理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人力资源及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禹海鸥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60-2763,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12月32个科室的10000例次病人病案首页信息并进行汇总。基于国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质量控制中心发布的分组方案,采用秩和比法(RSR... 目的: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12月32个科室的10000例次病人病案首页信息并进行汇总。基于国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质量控制中心发布的分组方案,采用秩和比法(RSR)构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评价模型。结果:纳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前RSR前8位科室显示了治疗难度(CMI)和护理强度的差异,以重症医学科和心内科监护病房(CCU)为例,在CMI和护理强度上表现较高,急诊科则在服务广度(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数)上相对突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后,重症医学科和CCU在RSR排名上均居前2位,且与纳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前相比,其RSR均有所提高。结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可以直观呈现科室治疗难度、护理强度及服务广度差异,用于护理绩效管理可优化资源分配,为合理评估护理工作价值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护理管理 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human motion on TVOCs inhalation dose under side re-circulated ventilation
19
作者 张泉 曾丽萍 +2 位作者 谢更新 张国强 牛建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599-607,共9页
The main objectives were to (1) calculate the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s) inhalation dose, (2) analyze the proportions of human’s inhaled contaminant dos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3) present a newly ... The main objectives were to (1) calculate the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s) inhalation dose, (2) analyze the proportions of human’s inhaled contaminant dos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3) present a newly defined ratio of relative inhalation dose level (RIDL) to assess indoor air quality (IAQ). A user defined function based on 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developed, which integrated human motion model with TVOCs emission model in a high sidewall air supply ventilation mode. Based on simulation results of 10 cases, it is shown that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TVOCs is affected by human motion. TVOCs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 of building material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impact the TVOCs inhalation dose. From the RIDL index, case A-2 has the most serious IAQ problem, while case D-1 is of the best IA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or air quality (IAQ) human mo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CONTAMINANT relative inhalation dose level (RIDL)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 被引量:26
20
作者 任保平 李培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4,207,208,共12页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具有将知识和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将“数据+算力+算法=服务”作为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将颠覆性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源泉、将绿色高效作为检验标准、将开放共享作为助推...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具有将知识和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将“数据+算力+算法=服务”作为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将颠覆性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源泉、将绿色高效作为检验标准、将开放共享作为助推动力的新发展特征,生产关系变革表现为以人机协同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生产关系、以虚实结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交换关系、以多元差异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分配关系和以绿色共享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消费关系。人工智能时代为实现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可以从全面深化改革、科技-教育-人才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促进生产方式的优化升级三方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