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限制下卡车-无人机联合配送多目标优化
1
作者 李雨辰 牟海波 +1 位作者 袁梦 柴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5,I0013,共12页
针对城市末端物流“最后一公里”成本居高不下、客户价值低以及区域限制造成物流不畅等问题,以客户价值和客户满意度作为衡量因素,提出区域限制下无人机可在一架次内访问多位客户的卡车-无人机联合配送模式.结合客户时间窗、车辆载重、... 针对城市末端物流“最后一公里”成本居高不下、客户价值低以及区域限制造成物流不畅等问题,以客户价值和客户满意度作为衡量因素,提出区域限制下无人机可在一架次内访问多位客户的卡车-无人机联合配送模式.结合客户时间窗、车辆载重、无人机载重及续航限制等约束条件,建立以成本最小、客户价值及客户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的多目标无人机-卡车联合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特点,设计改进第3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I,NSGA-III)求解模型,并采用经典Sioux-Falls交通网络及Eastern-Massachusetts路网中选取的大、中及小算例模型,验证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有效解决限制区的情况下,考虑客户价值和客户满意度虽然使成本增加了约6.95%,但客户价值和客户满意度大幅提高,分别增加了37.52%和13.1%,对于企业保持优质客户和提高客户忠诚度非常有利,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车辆路径问题 联合配送 区域限制 客户价值 客户满意度 改进NSGA-I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资源、投资限制与新晋对外投资企业区位选择研究
2
作者 张战仁 秦家威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2-1794,共13页
随着国内国际发展环境的时代变迁,中国新晋对外投资企业投资的目的与条件也在发生变化,中国需按照影响企业走出去的因素变化,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促进中国新晋对外投资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政策。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新晋对外投资企业样... 随着国内国际发展环境的时代变迁,中国新晋对外投资企业投资的目的与条件也在发生变化,中国需按照影响企业走出去的因素变化,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促进中国新晋对外投资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政策。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新晋对外投资企业样本,从目的–条件相结合角度重新架构了影响新时期中国新晋对外投资企业走出去的因素体系,并建立了二值选择模型,对影响新时期中国新晋对外投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地区)创新资源与投资限制都是影响中国新晋对外投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相对而言,东道国(地区)投资限制因素的影响更大,东道国(地区)创新资源因素需要满足投资限制条件才能发挥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新时期中国新晋对外投资企业区位选择趋向于投资限制较低且拥有可利用创新资源的东道国(地区)。根据新国际国内环境下影响中国新晋对外投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变化,本文最后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如何通过促进本国企业走出去,稳住中国经济、科技外循环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 技术获取 东道国(地区)创新资源 投资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露天煤矿开发对戈壁的影响及生态恢复对策
3
作者 崔艳 李思扬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28,共5页
为破解新疆露天煤矿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围绕该区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的特征,分析了露天煤矿开发对戈壁脆弱荒漠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提出新疆戈壁矿区露天矿恢复应以原生态功能重... 为破解新疆露天煤矿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围绕该区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的特征,分析了露天煤矿开发对戈壁脆弱荒漠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提出新疆戈壁矿区露天矿恢复应以原生态功能重建为目标,并构建了排土场恢复的四大模式,分别是利用采掘场剥离物中的砾石重构地表、排土场剥离物直接碾压或洒水碾压、构建戈壁沙障、开发性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戈壁矿区 露天开采 排土场 生态功能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跨区域跨评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4
作者 于旭 彭庆龙 +6 位作者 詹定佳 杜军威 刘金环 林俊宇 巩敦卫 张子迎 于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4-3153,共20页
传统跨评分协同过滤范式忽视了目标域中评分密度对用户和项目隐向量精度的影响,导致评分稀疏区域评分预测不够准确.为克服区域评分密度对评分预测的影响,基于迁移学习思想提出一种跨区域跨评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cross-rating collaborat... 传统跨评分协同过滤范式忽视了目标域中评分密度对用户和项目隐向量精度的影响,导致评分稀疏区域评分预测不够准确.为克服区域评分密度对评分预测的影响,基于迁移学习思想提出一种跨区域跨评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cross-rat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CRCRCF),相对于传统跨评分协同过滤范式,该算法不仅能有效挖掘辅助域重要知识,而且可以挖掘目标域中评分密集区域的重要知识,进一步提升目标域整体,尤其是评分稀疏区域的评分预测精度.首先,针对用户和项目,分别进行活跃用户和非活跃用户、热门项目和非热门项目的划分.利用图卷积矩阵补全算法提取目标域活跃用户和热门项目、辅助域中全体用户和项目的隐向量.其次,对活跃用户和热门项目分别构建基于自教学习的深度回归网络学习目标域和辅助域中隐向量的映射关系.然后,将映射关系泛化到全局,利用非活跃用户和非热门项目在辅助域上相对较准确的隐向量推导其目标域上的隐向量,依次实现了跨区域映射关系迁移和跨评分的隐向量信息迁移.最后,以求得的非活跃用户和非热门项目在目标域上的隐向量为约束,提出受限图卷积矩阵补全模型,并给出相应推荐结果.在MovieLens和Netflix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显示CRCRCF算法较其他最先进算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跨区域跨评分推荐 图卷积矩阵补全 自教学习 深度回归网络 受限图卷积矩阵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配基质对南方地区限根栽培甜樱桃的影响
5
作者 洪莉 陈令会 +1 位作者 董军 蒋林钫 《落叶果树》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研究4种混配基质对限根容器栽培的布鲁克斯甜樱桃长势、叶片形态、光合特性、果实品质、产量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筛选适合于南方地区甜樱桃限根栽培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4种混配基质配方处理中,处理3(黄土∶有机肥料∶品氏泥炭∶珍珠... 研究4种混配基质对限根容器栽培的布鲁克斯甜樱桃长势、叶片形态、光合特性、果实品质、产量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筛选适合于南方地区甜樱桃限根栽培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4种混配基质配方处理中,处理3(黄土∶有机肥料∶品氏泥炭∶珍珠岩=4∶2∶4∶2)和处理4(黄土∶有机肥料∶品氏泥炭∶珍珠岩=4∶1∶6∶1)较优,处理1(黄土∶有机肥料∶品氏泥炭∶珍珠岩=4∶1∶4∶1)和处理2(黄土∶有机肥料∶品氏泥炭∶珍珠岩=4∶2∶4∶1)一般。混配基质时,有机肥料占比控制在10%左右即可,不宜过高,品氏泥炭占比33.33%~50.00%,珍珠岩占比16.67%左右,可以保水、保肥、透气,促使甜樱桃健康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限根栽培 基质 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分割是否抑制双元创新——基于区域特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朱艳丽 刘丽丽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3,共12页
如何破除市场分割并推动创新发展是学术界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市场分割对双元创新(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区域特征(制度环境、政府竞争、经济韧性和地理... 如何破除市场分割并推动创新发展是学术界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市场分割对双元创新(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区域特征(制度环境、政府竞争、经济韧性和地理区位)在其中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市场分割会抑制双元创新,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上;区域特征主要在市场分割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特别地,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减弱市场分割对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为增长而竞争”与“为创新而竞争”的政府竞争模式分别会增强和减弱市场分割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负向关系;经济韧性越强,市场分割对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越弱;相较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市场分割的抑制作用会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分割 利用式创新 探索式创新 区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分布特征与开发利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迪 张厚和 +4 位作者 郝婧 李春荣 刘世翔 蒋德鑫 李易灿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6-303,共18页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对优化我国能源进口结构及有效分散石油进口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标普全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最新数据,本文开展了环北极主要国家油气勘探开发历程分析和北极地区油气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对优化我国能源进口结构及有效分散石油进口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标普全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最新数据,本文开展了环北极主要国家油气勘探开发历程分析和北极地区油气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北极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主要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和丹麦五国开展,分为早期调查(至1963年)、陆上大发现和早期开发(1964-1976年)、海陆并进和快速上产(1977-1992年)、勘探低迷和开发高位徘徊(1993年至今)4个阶段。(2)北极地区已发现油气田519个,累计油气探明和控制可采储量474亿吨油当量,累计产量162亿吨油当量,待发现资源量1159亿吨油当量,呈现出油气构成不均、海陆分布不均、国别分布不均和层位分布不均的特点。基于对环北极国家油气开发利用情况和前景的综合考量,建议我国积极与俄罗斯开展天然气勘探开发合作,在夯实管道天然气开发建设进程的基础上,拓展液化天然气和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分布特征 开发利用 俄罗斯 北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鹅观草主要生育期的化学计量特征
8
作者 周浪敏 李长慧 +3 位作者 土旦加 湛宇 杨明春 井国宁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9-1689,共11页
研究植物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对于评估植物的养分需求和养分供应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揭示植物适应环境的生态策略。本研究测定了玉树鹅观草(Roegneria yushuensis)在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及完熟期的茎、叶、穗、根的C... 研究植物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对于评估植物的养分需求和养分供应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揭示植物适应环境的生态策略。本研究测定了玉树鹅观草(Roegneria yushuensis)在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及完熟期的茎、叶、穗、根的C、N、P含量以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和分配比,探究玉树鹅观草各功能构件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生育期变化规律,为玉树鹅观草的科学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玉树鹅观草C、N、P含量均值分别为408.52、8.75、2.15 mg·g^(-1);C:N、C:P、N:P比值均值分别为65.52、537.55、9.75,叶片N:P均值小于14,表明玉树鹅观草的生长更易受N元素限制。2)玉树鹅观草叶C、N、P含量、穗N含量、根C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穗P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除蜡熟期外,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穗部N、P含量最高,且穗中C、N、P分配比随生育期的推移整体不断上升,在完熟期达到最大值,说明进入花期后养分逐渐向穗中转移,玉树鹅观草在生长策略上倾向于获得更多的后代。3)所有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0.1,小于1.0,属于中度变异范畴。变异来源分析表明,生育期对玉树鹅观草C含量变异的贡献大于功能构件差异,而功能构件差异对玉树鹅观草N、P含量及C:N、C:P、N:P变化的贡献大于生育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鹅观草 生态化学计量学 功能构件 生育期 动态变化 生长限制因子 高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区域大气和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及管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曾光明 卓利 +1 位作者 杨春平 袁兴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48-53,共6页
介绍了开发区大气、水环境容量计算及管理方法,并以湖南城陵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初步探讨了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有关细节处理.所介绍的方法将对其他类似开发区大气、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及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区域 开发区 环境容量 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土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陈桂秋 黄道友 +2 位作者 苏以荣 谢小立 吴金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6-260,共5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中亚热带南、北两端地区土地(红壤坡地和红壤性水稻土)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中亚热带南缘地区由红壤林地开垦为农用地的土壤有机质数量4年间平均下降了2.1g·kg-1...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中亚热带南、北两端地区土地(红壤坡地和红壤性水稻土)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中亚热带南缘地区由红壤林地开垦为农用地的土壤有机质数量4年间平均下降了2.1g·kg-1·a-1,以旱作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损失最为严重,平均下降4.6g·kg-1·a-1;中亚热带北缘地区由红壤荒坡地开垦为农用地的土壤有机质数量9年间平均增加了0.4g·kg-1·a-1;长期耕种的红壤性水稻土的有机质数量在不断提高(0.3g·kg-1·a-1),且芳构化程度也在增加,活性有机质所占的比例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垦 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质 红壤丘陵区 中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架构下我国限制开发区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美玲 米文宝 周民良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9,36,共7页
限制开发区域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的地区,也是当前学术界热点区域之一。文章在总结限制开发区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限制开发区域研究的基本状况、存在的不足,对... 限制开发区域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的地区,也是当前学术界热点区域之一。文章在总结限制开发区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限制开发区域研究的基本状况、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1)加强限制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2)限制开发区域细分的理论方法及细分后不同区域发展机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3)限制开发区农户生计问题研究;(4)生态补偿、绩效考核等相关政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区域 主体功能区建设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杨宇 张小雷 +1 位作者 雷军 董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3-369,共7页
围绕资源规模和供给能力,资源开发对经济的支撑力、人类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3个维度,构建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将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分为可持续发展、基本可持续发展、基本不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4个类型,并提出了评... 围绕资源规模和供给能力,资源开发对经济的支撑力、人类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3个维度,构建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将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分为可持续发展、基本可持续发展、基本不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4个类型,并提出了评价模式与评价方法,通过指标体系对乌昌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乌昌地区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类型的结论。对以资源开发利用为支撑的区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认为优势资本转换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途径,并从规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引导资源型产业郊区化、培育接续产业4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乌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竞争力对比的新疆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黄耀丽 吴兆宁 郑坚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3-410,共8页
由于资源赋存、区位优势、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方而存在的地域差异,使不同区域在旅游业发展中有不同的业绩和发展潜力。以20纪90年代以来新疆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但旅游目的地地位明显下降为线索,对比研究了新疆的资源禀赋、... 由于资源赋存、区位优势、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方而存在的地域差异,使不同区域在旅游业发展中有不同的业绩和发展潜力。以20纪90年代以来新疆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但旅游目的地地位明显下降为线索,对比研究了新疆的资源禀赋、开发程度、客源市场竞争态等,并调查分析了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游客旅游意愿和赴疆游的客源市场潜力。提出区位条件是新疆在现阶段不可抗拒和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客观因素,必须在现实基础条件下转变思维方式,宏观上以国内远程市场为目标,建立民俗-湖泊-冰川-草原-古迹-沙漠的旅游开发序位;中观上整合近域特殊地理单元内的同构旅游产品以打造品牌;微观上倡导“旅游体验”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和开发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区域竞争 比较 旅游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半干旱区农田施肥效应及对降水生产潜力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殿武 文宏达 +2 位作者 刘树庆 谢建治 高如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0-65,共6页
有机无机肥配施表明 ,土壤酶活性增强 ,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重组碳增加 ,土壤腐殖质品质和活性改善 ,原土复合量、阳离子交换量 ( CEC)、速效养分增加 ,结构改良 ,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坡梁栗钙土莜麦产量比对照提高 2 2 3 .6%~ 3... 有机无机肥配施表明 ,土壤酶活性增强 ,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重组碳增加 ,土壤腐殖质品质和活性改善 ,原土复合量、阳离子交换量 ( CEC)、速效养分增加 ,结构改良 ,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坡梁栗钙土莜麦产量比对照提高 2 2 3 .6%~ 3 90 .3 % ,降水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 4 .4 1~ 8.2 3和 3 .50~6.66kg· mm- 1 · hm- 2 ;旱滩草甸栗钙土春小麦较对照增产 71 .5%~ 98.5% ,降水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 3 .67~ 5.0 5和 2 .71~ 3 .73 kg· mm- 1· hm- 2。本区由于热量不足 ,麦类作物光合潜力降低1 4 .9%~ 4 5.0 % ,降水不足使光温潜力降低 4 .3 %~ 56.0 %。有机无机肥配施使莜麦降水潜力开发度提高 2 4 .6~ 3 9.5个百分点 ,使春小麦降水潜力开发度提高 1 7.4~ 3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效应 降水生产潜力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旱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们江地区水环境容量及其对区域开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田卫 俞穆清 刘桂琴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9-175,共7页
以COD为控制指标,计算了图们江地区5条河流逐月环境容量以及污水达标排放时的允许污水排放量。结果表明,各月环境容量分配极不均匀,丰水期2个月约占50%,而长达5个月的枯水期环境容量很小,不足全年的10%;即使以199... 以COD为控制指标,计算了图们江地区5条河流逐月环境容量以及污水达标排放时的允许污水排放量。结果表明,各月环境容量分配极不均匀,丰水期2个月约占50%,而长达5个月的枯水期环境容量很小,不足全年的10%;即使以1995年污水排放量衡量,污水达标排放时,枯水期图们江干流等5条河流控制断面水质也达不到指定功能水质标准,已无环境容量可利用。因此,河流水环境容量已成为制约图们江地区开发的主要因素,为了确保该地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区域开发 图们江 污染防治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资源诅咒”效应传导机制与测度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承武 孟梅 +1 位作者 王志强 刘雨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99,共5页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对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由10个截面单位和1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省级层面的资源诅...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对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由10个截面单位和1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省级层面的资源诅咒程度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西部省际层面资源开发利用中确实存在"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利用对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投入等促进经济发展因素产生"挤出效应",西部地区要想走出"资源的诅咒",减小"挤出效应",需要改革与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资源开发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提高资源地居民参与当地资源开发的程度,强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配置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开发 资源诅咒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制约的协调对策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殷大聪 刘强 桑连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3-47,共5页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能源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开发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能源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开发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协调长江上游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水能开发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分析长江上游水能开发现状和趋势,指出了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从流域管理、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等角度提出了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对策措施,为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水电开发 生态制约 协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90
18
作者 聂建国 陶慕轩 +5 位作者 聂鑫 樊健生 张振学 汤洪雁 朱力 李一昕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4,58,共9页
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抗裂难题一直以来制约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发展。该文针对这一难题,从组合结构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并研发相应的连接件构造形式,包括滑动式、T型和螺杆式。其中,螺杆式连接件构造简单、... 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抗裂难题一直以来制约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发展。该文针对这一难题,从组合结构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并研发相应的连接件构造形式,包括滑动式、T型和螺杆式。其中,螺杆式连接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建议在工程中优先采用。节段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抗拔不抗剪新型连接件在几乎不削弱负弯矩区组合梁整体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同时,可显著提高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抗裂性能。连接件性能试验还深入揭示了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滑移和抗拔机理。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组合结构实际工程,解决其抗裂设计难题。抗拔不抗剪理念还可推广应用于提高桥梁上部结构的抗倾覆能力,为改善和加强结构整体牢固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体系 抗裂 负弯矩区 抗拔不抗剪 抗倾覆 整体牢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山前农业区地下水位强降弱升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光辉 田言亮 +2 位作者 王电龙 严明疆 王金哲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7-232,共6页
针对冀中山前平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问题,采用时间序列异变特征和趋势分析方法,基于小时级、自记监测的地下水位动态资料,通过农业区灌溉期、非灌溉期地下水位变化程度的差异特征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平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 针对冀中山前平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问题,采用时间序列异变特征和趋势分析方法,基于小时级、自记监测的地下水位动态资料,通过农业区灌溉期、非灌溉期地下水位变化程度的差异特征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平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位变化在主灌溉期呈"cm/d"级(大于1.0 cm/d)下降、非灌溉期呈"mm/d"级(小于1.0 cm/d)上升的特征,这些特征与降水量、年内降水分配状况及其影响的农业开采强度密切相关。前期降水偏枯,灌溉期地下水位下降过程线和年内水位上升过程线的大部分位于当地多年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线之下;前期降水偏丰,位于趋势线之上。农业集中开采是地下水位"cm/d"级下降特征的动因,厚大包气带是地下水位"mm/d"级上升特征形成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平原农业区 浅层地下水 农业开采 降水量 强降弱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的低丘红壤区耕地开发潜力评价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秀英 朱晓芸 +5 位作者 王珂 沈掌泉 许红卫 丁晓东 罗鹏 俞志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以遥感和GIS技术为支撑,对浙江省兰溪市的低丘红壤区的耕地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以地形、土壤以及开发程度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单元的综合得分,并将潜力值分为四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适宜开发、允许开发、限... 以遥感和GIS技术为支撑,对浙江省兰溪市的低丘红壤区的耕地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以地形、土壤以及开发程度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单元的综合得分,并将潜力值分为四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适宜开发、允许开发、限制开发和不适宜开发的低丘红壤资源分别为3151.53、8790.71、8840.64和35175.25 hm2。评价结果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开发潜力与坡度和土地利用现状存在强相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很低。坡度在≤6°、6~15°和15~25°的范围内,适宜开发的资源分别占总量的50.57%、43.36%和6.07%,允许开发的分别占12.67%、42.59%和44.75%。适宜开发的资源主要由果园和疏林地组成,二者占总量的74.68%;允许开发的资源主要由园地构成,二者占总量的88.95%。允许开发和适宜开发的资源在各城镇之间的分布极其不平衡。实地考察显示,耕地后备潜力评价与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潜力评价 遥感 GIS 低丘红壤 兰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