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
作者 张新国 冯再平 王蓓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56-258,共3页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生物医药类专业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微生物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分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当前微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适应...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生物医药类专业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微生物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分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当前微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适应当前教育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推动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深度融合 微生物学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风险挑战与应对之策 被引量:3
2
作者 肖福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07,115,共6页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理清智能技术嵌入思政课教学创新引领、学理支撑的逻辑理路,正视人工智能融入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算法偏见影响、隐私伦理安全风险及数据共享局限、主体角色异化风险及认识外包陷阱。...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理清智能技术嵌入思政课教学创新引领、学理支撑的逻辑理路,正视人工智能融入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算法偏见影响、隐私伦理安全风险及数据共享局限、主体角色异化风险及认识外包陷阱。要按照教育的逻辑考量智能技术,以旗帜鲜明的价值导向驾驭智能技术,以回归原点的教育智慧创新技术赋能,以强烈的主体意识提升师生智能素养,从而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思政育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思政课 教学改革 内在机理 实践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波 连颖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高等数学是诸多师范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教学大纲一刀切,教学方法因循守旧,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应对教学大纲进行优化调整,细化到每个学院的每... 高等数学是诸多师范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教学大纲一刀切,教学方法因循守旧,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应对教学大纲进行优化调整,细化到每个学院的每个专业;改进教学方法,以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代替单一的线下教学模式,同时将翻转课堂引进高数课堂;建立以专业为导向的多元、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方式,以更大程度上促进高等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教学大纲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课程评价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理论”背景下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沈盎绿 王春峰 +1 位作者 杨红 邵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8期98-100,103,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是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的环境工程专业9门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结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了... 环境影响评价是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的环境工程专业9门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结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以期探索出适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特点的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涉海类高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农业类院校中药加工与炮制学课堂理论教学改革探索
5
作者 范新凤 宋芸 +2 位作者 刘亚令 王向英 冯焱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中药加工与炮制学课程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分析近年来学生们该课程考核成绩的分布特征,发现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学习热情,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该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专业自信、课堂学习... 中药加工与炮制学课程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分析近年来学生们该课程考核成绩的分布特征,发现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学习热情,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该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专业自信、课堂学习氛围、考核三方面,探讨了提升中药加工与炮制学课程教学设计的路径,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改善课堂沉闷气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类院校 中药加工与炮制学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类高校钢琴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和对策——以钢琴艺术指导方向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蕾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57-60,共4页
现阶段,国内音乐类高校设置了“钢琴艺术指导”专业,而综合类高校设置的仍是传统的钢琴专业,这一差距导致综合类高校钢琴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相对笼统、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教学被忽视、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模糊等... 现阶段,国内音乐类高校设置了“钢琴艺术指导”专业,而综合类高校设置的仍是传统的钢琴专业,这一差距导致综合类高校钢琴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相对笼统、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教学被忽视、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模糊等问题。综合类高校钢琴专业课程教学应设定阶梯式课程体系,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融入中国传统音乐特色化课程和建立多模态评价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类高校 钢琴专业课程 钢琴艺术指导 课程教学改革 阶梯式课程 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模态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高校检测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超 宋海燕 +1 位作者 李庆令 杨原青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检测技术课程是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在课堂思政方面,提出了借助榜样力量强化学生知农爱农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构建“基... 检测技术课程是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在课堂思政方面,提出了借助榜样力量强化学生知农爱农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构建“基础、进阶、综合”三重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方面,将翻转课堂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技术课程 实验 教学改革 山西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高校电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8
作者 李庆令 宋海燕 +1 位作者 郝称意 韩小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101-102,105,共3页
为提高涉农高校学生学习电路课程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利用电路相关仿真软件进行学习及设计的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完善线上线下教学、搜集电路课程蕴含的涉农思政材料、结合实际农业领域案例及相关竞赛等方面,深入探索了电... 为提高涉农高校学生学习电路课程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利用电路相关仿真软件进行学习及设计的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完善线上线下教学、搜集电路课程蕴含的涉农思政材料、结合实际农业领域案例及相关竞赛等方面,深入探索了电路课程在涉农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 电路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9
作者 索梦娜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4-47,共4页
在接受理论视域下,从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的视角切入,分析当下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以选择性接受的方式参与,并主动与实践教学内容构建有意义的双向互动,同时因实践教学模式不同而给予差异... 在接受理论视域下,从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的视角切入,分析当下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以选择性接受的方式参与,并主动与实践教学内容构建有意义的双向互动,同时因实践教学模式不同而给予差异化反馈,这使得接受理论应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具备了现实可能性。通过激发动力、共鸣共振显实效,核心引领、有血有肉显温度,顶层设计、科学管理赋新能,盘活要素、多元平台育新人,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大学生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选修课花卉栽培与鉴赏教学改革实践探析
10
作者 彭姿 叶黎 +1 位作者 钟春英 凌茂焕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130-133,共4页
花卉栽培与鉴赏作为一门校内公共选修课,是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使其在各方面实现协调发展。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帮助学生掌握跨专业知... 花卉栽培与鉴赏作为一门校内公共选修课,是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使其在各方面实现协调发展。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帮助学生掌握跨专业知识。该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通过课堂观察、师生交流及自我反思,提出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栽培与鉴赏 公共选修课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运动心理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研究 被引量:65
11
作者 王钰 孙延林 +2 位作者 戴群 高永强 吉承恕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2,共6页
新时代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致力于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资源,有效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在此目标指引下,体育类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运动心理学是体育类高校体育运动类专业的本科骨干课程。动机的自我决... 新时代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致力于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资源,有效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在此目标指引下,体育类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运动心理学是体育类高校体育运动类专业的本科骨干课程。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天生就有追求身心成长和能力发展的倾向,但需要环境提供持续的营养和支持。基于此,运动心理学课程思政从自我决定理论出发,立足于对学生个体特征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分析,紧紧围绕如何满足其自主性、能力感和归属感来设计并实践激发和内化学生协同吸收专业知识和思政资源的动机环境,在具体教改中实现了5个方面的经验:以生为本,精心引入与专业深度融合的思政资源来激发动机的教学内容上的“精”;“师”是基础,着力构建专业教师团队确保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上的“专”;问号课堂,“问”出融会贯通专业知识和思政资源的教学过程上的“问”;活学活用,构建问题情境促进思政资源内化的教学设计上的“活”;知行合一,做中学,磨砺意志深度夯实思政教育的教学手段上的“实”。另外,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还需注意完善教师全员育人的教学理念、着重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打造多部门协同合作的“育人共同体”,以构建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自我决定理论 运动心理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建立学生选课制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袁革 乌小东 +1 位作者 孟国荣 刘官元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123,共3页
通过实践发现:新兴体育项目、趣味性、娱乐性强的项目受到学生青睐;男女生选课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一些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受到冷落。实践结果证明:"三自主"选课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课制为不... 通过实践发现:新兴体育项目、趣味性、娱乐性强的项目受到学生青睐;男女生选课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一些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受到冷落。实践结果证明:"三自主"选课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课制为不同系别、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学生选课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体育课程 学生选课制 改革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科、课程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40
13
作者 杨桦 霍红 孙淑惠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共5页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改革之路应如何走,是体育院校在新形势下办学应首先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专业、学科及课程三者共同作用决定着高等院校人才的素质结构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是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改革之路应如何走,是体育院校在新形势下办学应首先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专业、学科及课程三者共同作用决定着高等院校人才的素质结构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是高等院校办学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教学改革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体育院校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及课程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此三者的改革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教学改革 专业设置 学科建设 课程结构 中国 课程改革 高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81
14
作者 周威 周爱光 李敏卿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 ,对高校试行的俱乐部式教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俱乐部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和习惯形成 ,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公共体育课 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 体育俱乐部教学 终身体育 体育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小琼 郝选明 +3 位作者 梁健 李焕春 曾芃 潘红英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7,共5页
结合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学》12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建设成果,在教学团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以及实验室管理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转化等方面进行探析,提出教学改革必须要顺应时... 结合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学》12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建设成果,在教学团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以及实验室管理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转化等方面进行探析,提出教学改革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抓住机遇,坚持以生为本、改革创新,持续更新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的传播途径,加强有效的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民共享,才能保持精品课程现有的建设成果并持续发展,创建一流的精品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运动生理学 精品课程 体育教学 华南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84
16
作者 桑新民 李曙华 谢阳斌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1,共13页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教学创新发展绕不过去的壁垒,大学课堂向何处去?这是21世纪大学创新发展必须回答的时代难题和攻坚战。本文对工业文明土壤中产生的传统课堂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当代大学改革前沿涌现的课程创新、课堂创新之...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教学创新发展绕不过去的壁垒,大学课堂向何处去?这是21世纪大学创新发展必须回答的时代难题和攻坚战。本文对工业文明土壤中产生的传统课堂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当代大学改革前沿涌现的课程创新、课堂创新之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层次评介,揭示了当今世界范围内传统课堂向高效学堂转型的历史潮流和大趋势。作者基于对信息时代大学学习方式创新的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智慧,融会东西方大学精神,吸纳当代非线性科学理念与方法论,提出了"太极学堂"这一新理念,主张在网络课程与现实课程、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太极运转"中,使中国大学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太极学堂"以"诚信"为本,以信息技术和学习科学为两大杠杆,以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为目标,是信息时代大学课程与教学创新的孵化器,从中可生长出大学的优秀课程、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本文介绍了"太极学堂"工程设计的思路及其在南京大学本科教学创新中的初步探索,提出了"变消费式学习为生产式、创造式学习"的构想,提出了"化整为零"的大学学习评价和网络课程开发之新思路,提出了"零存整取"的高校"学分银行"新模式,形成了21世纪大学课堂教学创新发展的一种整体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太极学堂 数字化学习 网络课程 学习环境 开放大学 学习方式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对策 被引量:59
17
作者 周威 李寿荣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60,共3页
通过对华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实施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改革近3年来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阐明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点,指出了学生自我健身意识不高、俱乐部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改进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体育俱乐部 公共体育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院校啦啦操专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丽娟 吕万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79,95,共6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等方法,对我国15所体育院校啦啦操专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啦啦操专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构建方案。主要结论:啦啦操专项课程的教学包括18个教学内容共计54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等方法,对我国15所体育院校啦啦操专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啦啦操专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构建方案。主要结论:啦啦操专项课程的教学包括18个教学内容共计54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重要程度不同;课程开设时间以第二学期开始为宜,总计开设6个学期,每学期128个课时,即每周6个学时较为合理;啦啦操专项课程不同教学内容占总学时的比例分别为理论课30%、技术课30%、技能课20%、考试考核10%、课外实践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啦啦操专项课程 教学内容体系 知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伦斌 陈存武 +2 位作者 张霞 毕少帅 陈乃富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1,共6页
课程组基于原有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对用人单位岗位技能需求的调研结果,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首先,通过调整优化实验内容,既强化学生对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又更加注重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其次,改变原有单一灌... 课程组基于原有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对用人单位岗位技能需求的调研结果,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首先,通过调整优化实验内容,既强化学生对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又更加注重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其次,改变原有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运用互联网移动端和雨课堂辅助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课堂、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教学;最后,优化考核评价方法,构建教学过程多元素评价体系,让学生由被动参与者转变为实验的主导者。经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相较以往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微生物学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应用型高校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设想与实施办法 被引量:27
20
作者 程杰 彭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4-97,共4页
在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新《纲要》精神,结合多年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高校应建立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教师择优上岗,建立学生“三自主”选课管理机制,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网上理论学习,分级... 在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新《纲要》精神,结合多年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高校应建立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教师择优上岗,建立学生“三自主”选课管理机制,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网上理论学习,分级评价、分级确定学分等体育课改革方案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