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化疗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清华 鄢希 +26 位作者 任莉 李潞 邱萌 杨玉琼 罗德云 黄雯霞 刘鲁明 陈震 孟志强 王雅杰 傅强 徐阳 杨林军 李明众 李恩孝 李毅 姚煜 张祥福 刘星 卢辉山 张茂宏 王秀问 于学军 秦凤展 郑荣生 陈余清 毕明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 观察并比较国产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rmhTNF)加化疗药物和单纯化疗治疗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 2 0 0例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 15 0例 ,对... 目的 观察并比较国产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rmhTNF)加化疗药物和单纯化疗治疗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 2 0 0例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 15 0例 ,对照组 5 0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 ,而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 ,分别在第 1~ 7天 ,第 11~ 17天肌肉注射rmhTNF 4× 10 6U /m2 ,两组均以 2 1天为一周期 ,连用两个周期。试验结束后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有 5例 ,对照组有 3例患者因为依从性原因出组 ,其余患者可供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试验组有效率为 46.90 % ( 68/ 14 5 ) ,对照组为 17.0 2 % ( 8/ 47)(P =0 .0 0 1)。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为 86.0 2± 9.74,对照组为 80 .14± 9.10 (P =0 .0 2 5 )。试验组和对照组Ⅲ +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rmhTNF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发热、感冒样症状、注射局部疼痛、注射局部红肿硬结 ,均不需作特殊处理 ,治疗结束后均能自行消失。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有严重肝肾功能、心电图异常 ,以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rmhTNF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人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 ,rmhTNF能明显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试验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Ⅱ期临床随机试验 被引量:33
2
作者 周清华 侯梅 +18 位作者 李潞 任莉 邱萌 杨玉琼 黄雯霞 陈震 孟志强 宋明志 李明众 李恩孝 李毅 姚煜 郑知文 刘星 张祥福 卢辉山 张茂宏 王秀问 于学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观察比较国产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nrhTNF)加化疗和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 9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 45例患者。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 ... 目的 观察比较国产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nrhTNF)加化疗和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 9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 45例患者。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 ,分别在第 1~ 7天 ,第 11~ 17天肌肉注射nrhTNF 4×10 6U/m2 ,2 1天为一周 ,连用二个周期。对照组仅给予化疗 ,2 1天为一周期 ,连用二个周期。试验结束后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 3例患者因依从性原因出组 ,各有 42例可供临床疗效分析和不良反应分析。试验组有效率为 47.62 % ( 2 0 /4 2 ) ,对照组为 19.0 5 % ( 8/4 2 ) (P =0 .0 0 2 )。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为 85 .0 2± 10 .74,对照组为 81.3 5± 9.63 (P =0 .0 3 8)。试验组和对照组Ⅲ+Ⅳ度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与nrhTNF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发热、感冒样症状 ,注射局部疼痛 ,注射局部红肿硬结 ,均不需作特殊处理 ,治疗结束后均能自行消失。结论 国产nrhTNF联合化疗药物治疗NSCLC能显著提高化疗的有效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nrhTNF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轻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联合化疗 随机对照试验 多中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多中心上市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石远凯 许建萍 +22 位作者 吴昌平 张燕 杨俊泉 周涛 刘峥 茅卫东 张沂平 王嵬 于忠和 邬麟 陈建华 王娟 安永辉 蔡建辉 刘明 陈振东 李青山 任朝英 杨志勇 李宝兰 赵敏 刘哲峰 刘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79-684,共6页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多个化疗周期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试...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多个化疗周期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试验,对需接受多周期化疗的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恶性实体瘤患者连续2~4个周期预防性给予PEG-rhG-CSF。结果:PEG-rhG-CSF初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4.76%(13/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1.83%(5/273)、1.15%(2/174)和2.08%(2/96),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11.36%(31/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6.23%(17/273)、2.87%(5/174)和3.13%(3/96)。第1次随访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率为0.73%(2/273);FN持续时间中1例为2 d,1例为5 d;第2~4次随访的FN发生率均为0;次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筛选期的25%(7/28),分别降至后续1~3个周期的3.57%(1/28)、0(0/28)和6.67%(1/15),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则从71.43%(20/28)分别降至10.71%(3/28)、14.29%(4/28)和0(0/15)。研究中抗生素的使用率为10.48%(44/420)。结论:每个化疗周期应用1次PEG-rhG-CSF可有效预防恶性实体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多个周期应用可以显示同样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对肺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封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肖鑫武 李倩 +1 位作者 宋勇 孙文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6-839,共4页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严重危害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其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文中回顾性分析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mutant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rhu-TNF)治疗肺腺癌所...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严重危害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其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文中回顾性分析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mutant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rhu-TNF)治疗肺腺癌所致MPE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的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膜腔积液患者70例,常规胸腔积液引流后,根据3~4万单位/kg分别以200万单位和300万单位剂量行胸腔内注射rhu-TNF,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00万单位和300万单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5.68%和8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注药前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不良反应比不使用者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但地塞米松的使用对rhu-TNF的疗效无影响(P=0.486)。结论 rhu-TNF是治疗肺腺癌所致MPE的高效、安全药物。地塞米松可减轻患者不良反应且不影响rhu-TNF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恶性胸膜腔积液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英起 赵宁 +5 位作者 李波 刘磊 王增禄 朱宝娥 颜真 苏成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制备一种新型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 (novelrecombinanthumantumornecrosisfactor α ,nrhTNF α) ,并对其生物学活性、理化性质进行鉴定 ,为进入临床前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应用PCR技术 ,将hTNF α基因的 ... 目的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制备一种新型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 (novelrecombinanthumantumornecrosisfactor α ,nrhTNF α) ,并对其生物学活性、理化性质进行鉴定 ,为进入临床前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应用PCR技术 ,将hTNF α基因的 5′端 17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删除 ,基因中Pro8Ser9Asp10 的编码序列用Arg Lys Arg的编码序列取代 ,同时Leu157的密码子被Phe的密码子所取代。将hTNF α突变基因 ,插入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BV2 2 0中 ,构建高表达工程菌株。纯化表达产物 ,对连续 3批制备的新型rhTNF α,按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要点》检定要求进行鉴定。结果DNA序列分析和蛋白质N末端、C末端部分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nrhTNF α与天然的hTNF α相比较 ,N末端缺失了 7个氨基酸 ,13位氨基酸为Arg Lys Arg ,其后为天然hTNF α 11位以后的氨基酸。 15 7位Leu的密码子被Phe的密码子所取代。产物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 6 7.4 %。经 (NH4) 2 SO4沉淀、Q SepharoseF .F .及S SepharoseF .F .柱层析分离纯化后 ,产品的纯度达 99% ,比活性达 1× 10 9IU/mg蛋白。结论成功地制备了nrhTNF ,对连续 3批制备的nrhTNF α按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要点》检定要求进行鉴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TNF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的耐药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魏素菊 刘海英 +1 位作者 史健 韩文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体外逆转人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株SKOV3/DDP的耐顺铂(cisplatin,又称DDP)效应及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多药耐药... 目的:探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体外逆转人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株SKOV3/DDP的耐顺铂(cisplatin,又称DDP)效应及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株SKOV3/DDP,以MTT法检测rmh-TNF对此耐药株的细胞毒作用,确定其对此细胞株的无毒剂量;同法测定无毒剂量rmh-TNF干预后SKOV3/DDP对顺铂耐药性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rmh-TNF干预不同时间段SKOV3/DDP细胞株中GST-π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分析rmh-TNF处理SKOV3/DDP细胞前后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1)50~122.34U/ml rmh-TNF对SKOV3/DDP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细胞存活率均(90%),因此选用100U/ml作为逆转剂量(无毒剂量);(2)单用DDP24、48、72h的IC50为(23.29±0.43)、(8.97±0.69)、(6.43±0.79)μg/ml,联合100U/ml rmh-TNF和DDP用药使SKOV3/DDP的IC50分别降至(19.50±0.50)、(4.34±0.43)、(2.44±0.02)μg/ml,逆转倍数分别为1.19、2.06、2.64倍;(3)100U/ml rmh-TNF干预0、24、48、72h后SKOV3/DDP细胞内GST-π蛋白的表达随作用时间延长降低,MDR1基因的表达随作用时间延长降低。结论:rmh-TNF对SKOV3/DDP有逆转耐药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GST-π蛋白及MDR1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卵巢癌 多药耐药 逆转 GST-Π MD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h-TNF协同顺铂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魏素菊 尤江莲 +1 位作者 韩文峰 刘义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协同顺铂(cispla- tin,又称DDP)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rm...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协同顺铂(cispla- tin,又称DDP)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rmh-TNF(150万U/kg)组、DDP(6.15 mg/kg)组、联合用药组(DDP+rmh-TNF)。接种肿瘤细胞后12 d开始瘤内注射药物3 d,RT-PCR法测定瘤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ector,VEGF)、激酶结构域受体(kinase domain region receptor,KDR)、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 receptor,MVD)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rmh-TNF组、DDP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MVD数分别为(24.76±1.28)、(18.95±1.22)、(19.53±1.15)、(10.43±1.05),两单药组的MVD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低于两单药组(P<0.05)。HIF-1α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71±0.004)、(0.138±0.006)、(0.134±0.006)、(0.095±0.006),两单药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两单药组(P<0.05)。肿瘤组织中MMP-2蛋白的荧光指数FI值依次为(1.000±0.000)、(0.875±0.020)、(0.848±0.127)、(0.545±0.107),单药组的MMP-2蛋白的(FI)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两单药组(P<0.05)。单药组VEGF、KDR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的表达均低于各单药组(P<0.05)。结论:rmh-TNF能够增强DDP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顺铂 LEWIS肺癌 抗血管生成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魏东 汤礼军 +2 位作者 张伶 谭燕 高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rmhTNF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19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 目的:分析影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rmhTNF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19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病理类别、胸水部位、胸水量、肿瘤远处转移、KPS评分、治疗药物剂量(小剂量rmhTNF500万IU组、大剂量rmhTNF1500万IU组)、全身化疗等因素对肺癌癌性胸水疗效的影响,对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8名患者中CR53例,PR95例,总有效率为74.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胸水部位、胸水量、KPS评分、治疗药物剂量、辅助化疗等对肺癌胸水的疗效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药物剂量、KPS评分、胸水量与疗效有关。结论:治疗药物剂量、KPS评分、胸水量是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的影响因素。大剂量rmhTNF1500万IU、KPS评分>60,胸水量少的患者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rhG-CSF预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汪晓洁 寿涛 +3 位作者 胡静 李世武 刘锐 缪堃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23-827,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化疗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为常见。骨髓抑制不但使化疗药物的剂量提高受到限制,而且影响了化疗的正常进行。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 背景与目的:肿瘤化疗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为常见。骨髓抑制不但使化疗药物的剂量提高受到限制,而且影响了化疗的正常进行。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 G-CSF)不仅具有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也有促进粒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明显疗效。本研究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化疗后预防性应用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的rh G-CSF升白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该药合理的应用策略。方法:126例经病理证实为晚期NSCLC化疗的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B、C共3组。3组患者于化疗结束后24 h给予rh G-CSF。其中A组(低剂量):rh G-CSF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1天;B组(中剂量):rh G-CSF 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2天;C组(高剂量):rh G-CSF 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3天。观察患者用药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以及rh G-CSF的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预防性使用中、高剂量rh G-CSF可以使近60%的患者白细胞高于4.0×109个/L;对于Ⅲ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低剂量组白细胞水平回升天数更长,高剂量组白细胞回升天数明显缩短,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情况来看,化疗后加用高剂量rh G-CSF可以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平均水平,能明显缩短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低下的持续时间。126例患者中感染发生率为4.76%,其中低剂量组为9.52%,中剂量组为4.76%。rh G-CSF引起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耐受。结论:化疗后预防性使用不同剂量rh G-CSF均可促进化疗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恢复,降低感染发生率。在相同化疗剂量下选用高剂量的rh G-CSF可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快速上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 肿瘤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0
作者 魏艳林 吕青 +4 位作者 李秋霞 李丽 戈兰 曹双燕 古洁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运动疗法,建立一套方便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简单易行有效运动疗法;并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该运动疗法治疗AS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 【目的】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运动疗法,建立一套方便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简单易行有效运动疗法;并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该运动疗法治疗AS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活动性AS患者60例,随机分配到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予每周一次50 mg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用药时间12周,研究组同时联合运动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第0、2、6和12周患者ASAS20、BASFI、BASDAI、ASDAS3、BASMI、患者总体评价、ASQo L、CRP、ESR等指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ASAS20改善达到80.67%,BASFI、BASDAI、ASDAS2、BASMI、患者总体评价、ASQo L、CRP和ESR在治疗后3个月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对照组,ASAS20改善达到80.67%,其余指标除BASMI(P=0.681)、Schober(P=0.578)和胸廓活动度(P=0.161)外,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BASMI、Schober、扩胸度及ASQo L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皆<0.05)。【结论】此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AS较之单独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在活动度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对患者的脊椎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和机体功能改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运动疗法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体外表达与纯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中华 宋林生 +2 位作者 ZOU Jun C J SECOMBES 董双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6-601,共6页
将虹鳟两种肿瘤坏死因子TNFα1和TNFα2基因的成熟肽编码区域 ,用带有BamHI和HindIII酶切位点的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并连接到pQE30表达载体上 ,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 9感受态细菌中。转化子经... 将虹鳟两种肿瘤坏死因子TNFα1和TNFα2基因的成熟肽编码区域 ,用带有BamHI和HindIII酶切位点的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并连接到pQE30表达载体上 ,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 9感受态细菌中。转化子经PCR筛选 ,质粒测序 ,完成了虹鳟两种TNFα基因重组子的构建。重组子经体外培养和诱导后 ,获得了高效表达的TNFα重组蛋白。高效表达的重组TNFα不受诱导剂IPTG的影响 ,并且由于重组子高效表达而形成了包涵体 ;重组蛋白产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 2 5 %— 30 %。应用Ni NTA和固定金属亲和层析 (IM PC)技术 ,在变性条件下获得了高度纯化的重组蛋白 ,纯化重组蛋白的产量约为 0 5— 1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重组 纯化 基因体外表达 感受态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TC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米丽丽 王伟 +3 位作者 王瑞 高峰 张泽峰 郭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51-3053,共3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化疗联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在第1~7天,第11~17天肌肉注射rmhTNF 4×106U/m^2,21 d为1个周...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化疗联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在第1~7天,第11~17天肌肉注射rmhTNF 4×106U/m^2,21 d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随访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及1、2、3和5年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为(83.2±7.5)分,对照组为(79.8±8.9)分(P=0.028)。试验组和对照组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位DFS分别为39.9个月和33.1个月(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3%、85.0%、64.7%、42.5%和100%、78.3%、46.1%、23.9%;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4.0个月和3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术后化疗联合rmhTNF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联合化疗 无病生存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133p53表达状态对rmhTNF效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琪琪 张红梅 +3 位作者 郭爱 张娜 高志星 季万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7-293,共7页
背景与目的:p53异构体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报道较少。该研究旨在探讨p53异构体Δ133p53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 TNF)干预胃癌细胞系生物学效应中的作用,为胃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 背景与目的:p53异构体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报道较少。该研究旨在探讨p53异构体Δ133p53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 TNF)干预胃癌细胞系生物学效应中的作用,为胃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rmh TNF单独或联合氟尿嘧啶(5-FU)应用于MKN-45(表达Δ133p53)和SGC-7901(不表达Δ133p53)细胞,观察细胞抑制率和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 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Δ133p53、Gadd45α和Cyclin B1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rmh TNF单独作用于Δ133p53表达阳性的MKN-45细胞有抑制作用,浓度为50、500 IU/m L的rmh TNF作用24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4.82%、72.33%(t=-9.558,P<0.01),并可提高5-FU的抑制率,且具有显著的量效和时效关系,5-FU(25μg/m L)、rmh TNF(50 IU/m L)+5-FU(25μg/m L)、rmh TNF(500 IU/m L)+5-FU(25μg/m L)作用于MKN-45细胞24 h后,抑制率分别为18.20%、48.66%、59.83%(F=82.742,P<0.01);rmh TNF(50 IU/m L)+5-FU(25μg/m L)作用于MKN-45细胞24、48、72 h后,抑制率分别为48.66%、68.20%、85.23%(F=128.583,P<0.01)。而对于Δ133p53表达阴性的SGC-7901细胞,浓度为50、500 IU/m L的rmh TNF单独抑制率为2.74%、3.25%,抑制作用不明显(t=-0.121,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rmh TNF不仅单独可引起MKN-45细胞凋亡,而且可显著增强5-FU促细胞凋亡作用,rmh TNF(50 IU/m L)、rmh TNF(50 IU/m L)+5-FU(25μg/m L)、rmh TNF(500 IU/m L)+5-FU(25μg/m L)作用于MKN-45细胞24 h后,凋亡率分别为7.21%、10.13%、15.28%(F=123.931,P<0.05)。在MKN-45中,rmh TNF单独或联合5-FU可下调Δ133p53和Cyclin B1基因,上调Gadd45α基因表达水平。n RT-PCR检测对照组及实验组Δ133p53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86、0.499、0.330、0.161(F=240.927,P<0.01);Real-time PCR检测实验组Gadd45α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27、1.694、3.394,Cyclin B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21、0.722、0.316。Δ133p53表达水平与Cyclin B1呈正相关(r=0.977,P<0.01),与Gadd45α呈负相关(r=-0.950,P<0.01)。结论:rmh TNF对表达Δ133p53胃癌细胞展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并能增加传统化疗药物5-FU的疗效,其中部分效应可能是通过调节p53下游分子Cyclin B1和Gadd45α表达实现的,提示Δ133p53可能是rmh TNF治疗胃癌生物学效应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5-FU 胃癌细胞系 Δ133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通道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宗林 戴天阳 +2 位作者 詹福生 曾晓荣 杨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99-404,共6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膜片钳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肿瘤细胞膜离子通道研究中的应用,肿瘤细胞膜离子通道已逐渐成为肿瘤基础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钾通道(K+通道)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抑制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 背景与目的随着膜片钳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肿瘤细胞膜离子通道研究中的应用,肿瘤细胞膜离子通道已逐渐成为肿瘤基础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钾通道(K+通道)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抑制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促进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应用rmhTNF前后细胞膜K+电流特性变化,分析rmhTNF对细胞膜K+电流的影响;用MTT法检测rmhTN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rmhTNF作用后细胞周期分配及凋亡率。结果经rmhTNF作用48h后肺癌细胞膜上跨膜K+电流幅值明显降低(P<0.01),且与rmhTNF存在剂量依赖关系。MTT实验显示rmhTNF抑制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随rmhTNF浓度的增加,抑制率由14.56%增至38.68%。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配发生变化,G1期由53.02%增至72.93%(P<0.01),且细胞凋亡率由2.08%增至8.68%(P<0.01)。结论rmhTNF可抑制肺癌细胞膜K+通道的表达。rmhTNF通过使A-549细胞周期受阻于G1期,激发细胞凋亡而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在rmhTNF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中细胞膜K+通道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钾离子通道 全细胞膜片钳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增殖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晖 冯传杰 +2 位作者 张宏峰 赵婉 刘运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64例,其中A组单纯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将两组各项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表达及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结果1)A、B组治疗前的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2)A、B组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几项指标均高于A组(P<0.05)。3)A、B组治疗前氮平衡、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A组(P<0.05)。4)经ROC曲线分析发现,TNF-α、IL-6、CRP、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在SDB患者的创面愈合中均有较好的临床评估价值。结论在SDB患者临床治疗中科学、合理的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机体炎症介质的水平,改善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可选择性地将以上几项指标视作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评价标准之一,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春散Ⅱ号 凉血解毒方 重组人生长激素 重度烧伤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细胞白介素-6 蛋白质代谢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一种新型的PCR方法快速制备人TNF-α缺失突变体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巍 沈倍奋 +2 位作者 黎燕 郭宁 冯健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0-604,共5页
人肿瘤坏死因子 α(hTNF α)的 2个Loop区 2 9~ 36、141~ 146是受体的主要结合部位 .应用一种新型的PCR方法 ,快速制备了这 2个Loop区的缺失突变体 ,并对其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这种新型的PCR方法在制备缺失突变体中具有快速... 人肿瘤坏死因子 α(hTNF α)的 2个Loop区 2 9~ 36、141~ 146是受体的主要结合部位 .应用一种新型的PCR方法 ,快速制备了这 2个Loop区的缺失突变体 ,并对其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这种新型的PCR方法在制备缺失突变体中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等优点 ,值得推广 ;缺失蛋白对L92 9细胞的毒性作用明显降低 ,表明这 2个区域为h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方法 快速制备 人TNF-α缺失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TNF-α联合顺铂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伟 栗超越 张建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4-906,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mhTNF-α)联合顺铂(CDDP)对人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人胶质瘤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药);T组:加入rmhTNF-α(20μg/L);C组:加入CDDP(2mg/L);T+C组:加入rmhTNF-α(20μg/L)及CDDP(2mg/L)...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mhTNF-α)联合顺铂(CDDP)对人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人胶质瘤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药);T组:加入rmhTNF-α(20μg/L);C组:加入CDDP(2mg/L);T+C组:加入rmhTNF-α(20μg/L)及CDDP(2mg/L)。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PCNA、Bcl-2、P17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组、C组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T+C组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T组PCNA-LI、Bcl-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T+C组PCNA-LI、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T组及T+C组P170蛋白表达低于C组(P<0.05)。结论:rmhTNF-α能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生长,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有关,且rmhTNF-α与CDDP联用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U251细胞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顺铂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人L02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俊学 王国俊 蔡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0-211,217,共3页
观察氧化苦参碱 (Oxy)对rhTNF -α诱导的L0 2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体外培养人L0 2肝细胞 ,采用H3-TdR法、台盼蓝染色及流式细胞仪观察Oxy对rhTNF -α引起的L0 2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影响。以rhTNF -α15ng/ml作用于细胞 2 4h ,细胞出现细胞核... 观察氧化苦参碱 (Oxy)对rhTNF -α诱导的L0 2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体外培养人L0 2肝细胞 ,采用H3-TdR法、台盼蓝染色及流式细胞仪观察Oxy对rhTNF -α引起的L0 2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影响。以rhTNF -α15ng/ml作用于细胞 2 4h ,细胞出现细胞核固缩 ,染色体凝集等凋亡样改变 ,台盼蓝染色阴性率在 95 %以上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 ,出现亚G1期峰 (凋亡AP峰 ) ,G2 -M期细胞明显减少。同时加入Oxy时 ,细胞生长率明显高于rhTNF -α处理组 ,并呈剂量相关性 ,在细胞周期图上未出现明显亚G1期峰。Oxy对rh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肿瘤坏死因子-A 细胞凋亡 肝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TNFα加rhIL-2诱导小鼠CNE3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焦伟 刘时才 +1 位作者 莫祥兰 黄振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49-551,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对鼻咽癌细胞敏感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协同抗瘤效应及抗瘤机理。方法:利用我室建立的鼻咽癌细胞株(CNE3)制成的裸鼠鼻咽癌模型,rhTNFα通过与rhIL-2配伍瘤内注射以观察... 目的: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对鼻咽癌细胞敏感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协同抗瘤效应及抗瘤机理。方法:利用我室建立的鼻咽癌细胞株(CNE3)制成的裸鼠鼻咽癌模型,rhTNFα通过与rhIL-2配伍瘤内注射以观察移植瘤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改变,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经治疗后出现坏死、体积缩小、甚至消失;超微结构观察凋亡细胞缩皱,核内异染色质边集;免疫组化研究发现:rhTNF-α有下调(突变型)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其可能与rhTNF-α的抗癌机理有关;rhIL-2能增强rhTNF-α的抗瘤作用。结论:rhIL-2增强rhTNF-α的抗瘤机理可能与IL-2诱导癌细胞表达TNF受体作用有关,该研究为临床在鼻咽镜下进行TNF局部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 鼻咽癌细胞株 裸鼠 抑瘤效应 RHTNFΑ RH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肿瘤坏死因子基因修饰人肝癌细胞经^(60)Co辐射后细胞因子的持续分泌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敏 徐荣婷 +3 位作者 王克敏 厉兴君 胡亮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77-279,共3页
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具有促肿瘤细胞自溶和增加肿瘤细胞的HLA抗原表达的作用,故将含信号肽的人α-TNFcDNA构建入可表达载体质粒pLXSN,体外包装成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后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筛选后得到HHCL-TNF细胞株。经不同强度... 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具有促肿瘤细胞自溶和增加肿瘤细胞的HLA抗原表达的作用,故将含信号肽的人α-TNFcDNA构建入可表达载体质粒pLXSN,体外包装成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后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筛选后得到HHCL-TNF细胞株。经不同强度的^(60)Co辐射后,测其24小时的TNF分泌量。观察^(60)Co辐射强度与TNF分泌量的关系及辐射后细胞存活期的差异。将上述辐射后细胞放入液氮冻存,复苏观察TNF分泌量的变化。经研究发现:(1)HHCL-TNF经过^(60)Co辐射后仍能持续分泌约四周,40~100G辐射强度间无显著差异;(2)HHCL-TNF细胞^(60)Co辐射后液氮冻存一段时间,复苏后仍能持续分泌TNF约三周。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应用‘肿瘤疫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修饰 肝癌细胞 ^60CO辐射 细胞因子 持续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