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率场景驱动的柔性配电网分布式无功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秦龙庆 郑景文 +2 位作者 廖小兵 王瑞 李自成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9,I0024-I0027,共14页
为了应对海量分布式资源分层分布接入柔性配电网给无功优化引入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概率场景驱动的柔性配电网分布式无功优化方法。首先,以最小化系统损耗为目标建立了柔性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其次,综合考虑1-范数和∞-范数的置信约束... 为了应对海量分布式资源分层分布接入柔性配电网给无功优化引入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概率场景驱动的柔性配电网分布式无功优化方法。首先,以最小化系统损耗为目标建立了柔性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其次,综合考虑1-范数和∞-范数的置信约束,构建基于概率场景模糊集的柔性配电网分布鲁棒无功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分布式优化模型为外部框架,采用一致性加速梯度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进行全局协调与更新迭代求解,以各子区域分布鲁棒优化模型为内部框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求解。基于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的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柔性配电网分布式无功优化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兼顾了经济性和鲁棒性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配电网 无功优化 分布鲁棒优化 交替方向乘子法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酸盐固废矿相活化重构与技术应用展望
2
作者 任艺凌 张建波 +4 位作者 李会泉 李少鹏 武文粉 郭茹 续文钧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6-952,共17页
铝硅酸盐固体废物(ASW)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主要成分为SiO_(2)和Al_(2)O_(3)。ASW来源广泛、廉价易得且含有大量高附加值元素,可用于元素提取和高质材料制备。然而,非晶相和多种晶体共存的矿相结构特点导致ASW反应活性较低。因此,提... 铝硅酸盐固体废物(ASW)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主要成分为SiO_(2)和Al_(2)O_(3)。ASW来源广泛、廉价易得且含有大量高附加值元素,可用于元素提取和高质材料制备。然而,非晶相和多种晶体共存的矿相结构特点导致ASW反应活性较低。因此,提高反应活性是实现ASW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前提。本文对国内外典型ASW的活化方式及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从非晶相和晶相结构入手,分析了典型ASW的结构特征与反应活性的关联性,明晰了具有不同矿相特性的典型ASW所需的活化方式,并梳理归纳了不同活化方式对ASW反应活性的影响机制,介绍了ASW的典型协同活化方式及应用领域,展望了ASW活化利用的未来发展,为ASW高效活化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处理 铝硅酸盐固体废物 活化方式 反应活性 晶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约束和绝对值线性化松弛的日前无功计划优化
3
作者 黄华 徐泰山 +3 位作者 高宗和 柏琳 陆进军 涂孟夫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9,共14页
为高效求解大规模非线性含多时段耦合绝对值约束和整数变量的日前无功计划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约束和绝对值线性化松弛的两阶段优化算法。通过线性化方法松弛多时段耦合绝对值约束,并基于互补条件和离散变量等价转换,将原问题... 为高效求解大规模非线性含多时段耦合绝对值约束和整数变量的日前无功计划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约束和绝对值线性化松弛的两阶段优化算法。通过线性化方法松弛多时段耦合绝对值约束,并基于互补条件和离散变量等价转换,将原问题转换为含互补约束的连续数学规划问题。将求解步骤分为两个阶段,并采用内点法依次求解。首先,不计互补约束,快速获得离散变量近似优化解;然后,求解含互补约束的完整模型以获得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精确优化解。此外,为减少内点法迭代时综合海森矩阵的计算量,提出了一种快速稀疏存储计算方法。IEEE 118节点等标准测试系统和实际省级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快速性及其在实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前无功计划 动态无功优化 混合整数规划 绝对值线性化松弛 互补约束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元中反力型刚性边界的高效模拟方法
4
作者 李昊 蒋明镜 +1 位作者 阿比尔的 王多银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4,共8页
使用离散单元法(DEM)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时,对颗粒体施加精确的边界条件是保证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必要前提之一.在DEM中使用刚性边界对颗粒体施加应力边界条件时,若边界处的应力条件随边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称该类边界为反力型边界),则采用... 使用离散单元法(DEM)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时,对颗粒体施加精确的边界条件是保证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必要前提之一.在DEM中使用刚性边界对颗粒体施加应力边界条件时,若边界处的应力条件随边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称该类边界为反力型边界),则采用现有的伺服算法对反力型刚性边界进行模拟时会存在难以收敛的问题.为避免这一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在DEM仿真中精确高效地计算弹性范围内轴对称分布反力型刚性边界相对平衡位置的迭代计算方法,并将该算法植入到DEM商业软件PFC3D v60中,验证模拟算法的可行性及程序编写的正确性;最后进一步将算法程序用于河海大学提出的一种新型静止侧压力系数的DEM仿真试验研究中.结果表明,平衡位置算法能够准确高效地模拟DEM仿真过程中任意时刻反力型刚性边界的相对平衡位置;使用该算法后,所得仿真试验结果的波动明显减弱并获得了实际分析价值,且计算过程中迭代失败概率很小,计算效率较高.因此,可认为本文提出的平衡位置算法可在DEM中对反力型刚性边界进行精确高效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DEM) 反力型刚性边界 边界条件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5
作者 黎家明 霍群海 +5 位作者 尹靖元 陆昊 周静 朱梅生 贺伟 董洪伟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3,共12页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DPV)大量并网,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越来越严重,考虑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电网的新变化。该文考虑了新型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 t...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DPV)大量并网,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越来越严重,考虑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电网的新变化。该文考虑了新型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 tap changer,OLTC)的电能质量调节作用,提出一种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其中一阶段为日前小时级调度阶段,根据分布式光伏和负荷的预测数据,通过潮流计算和迭代优化,获取DPV的有功出力结果、柔性OLTC分接头和电容器组的投切结果;二阶段为分钟级无功优化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考虑柔性OLTC和DPV的无功出力特性,调节装备无功出力的同时修正第一阶段电容器组投切组合,进一步降低各个节点最大电压偏差,使配电网电压分布更合理。搭建了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仿真模型,所提出的考虑柔性OLTC的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在常规经济性最优目标下的88.07%DPV消纳水平基础上提高9.29%,同时满足全节点全时段电压偏差小于0.1pu,综合经济性提高7.8%,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 电压无功优化 协调控制方法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法生产水合肼工艺中乙酰胺-乙酸铵催化体系的再生转化
6
作者 简光辉 杨帆 +3 位作者 白红鑫 王洋 贾立明 任保轶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5-1143,共9页
为研究H_(2)O_(2)法水合肼制备技术中酰胺催化剂的再生转化回用工艺,考察了乙酸铵脱水生成乙酰胺反应的反应方式,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氨气流量等工艺条件对反应平衡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过程联用精馏操作能显著提高反应效率... 为研究H_(2)O_(2)法水合肼制备技术中酰胺催化剂的再生转化回用工艺,考察了乙酸铵脱水生成乙酰胺反应的反应方式,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氨气流量等工艺条件对反应平衡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过程联用精馏操作能显著提高反应效率,在反应温度160℃,氨气流速300 mL/min,反应时间3~4 h的工艺条件下,乙酰胺的收率可达到60%以上(质量分数≥80%)。进一步利用连续化反应精馏装置,进行丁酮连氮合成后水相进行催化剂再生转化实验,进料量为760.0 g/h,氨气流量为650 mL/min,回流比为0.1。反应体系稳定后塔顶温度93℃,出料554.4 g/h;塔釜温度168℃,出料回收催化剂248.7 g/h,乙酰胺收率为60.74%(质量分数为8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O_(2)法 水合肼 催化剂回用 乙酸铵脱水 乙酰胺 反应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酸性废水中硒深度脱除工艺研究
7
作者 陈延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5-200,共6页
研究了不同含硫化合物还原剂的还原除硒效果。确定了二价有机硫化合物作为铜冶炼含硒废水除硒用还原药剂,考察了还原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酸度和反应时间等对除硒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二价有机硫化合物还原沉硒最佳工艺条件为:酸度控... 研究了不同含硫化合物还原剂的还原除硒效果。确定了二价有机硫化合物作为铜冶炼含硒废水除硒用还原药剂,考察了还原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酸度和反应时间等对除硒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二价有机硫化合物还原沉硒最佳工艺条件为:酸度控制在80 g/L,药剂添加量1.0 g/L,80℃反应4 h,反应后废水硒含量降低至<0.1 mg/L,满足生产环保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还原法 含硫化合物 反应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光伏客户的无功补偿方案及平均功率因数计算方法
8
作者 邓得政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7期29-31,共3页
针对含分布式光伏客户功率因数较低导致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过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客户电气设备和电量数据,找出了无功补偿缺失与计算方法不足2个原因,并提出了无功补偿装置改造的具体方案和平均功率因数的改进计算方法,提升了含分布式光伏... 针对含分布式光伏客户功率因数较低导致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过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客户电气设备和电量数据,找出了无功补偿缺失与计算方法不足2个原因,并提出了无功补偿装置改造的具体方案和平均功率因数的改进计算方法,提升了含分布式光伏客户的功率因数,保证了功率因数考核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改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异步通信的配电-气网分布式有功-无功协同优化
9
作者 陈厚合 高康静 +2 位作者 张儒峰 姜涛 闫克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9-80,共12页
配电-气网(EGDN)中新能源大量并网和燃气运输过程中管网压力变化均可能导致配电网的电压波动增大。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异步通信的EGDN有功-无功协同优化方法。首先,研究EGDN中各元件的有功-无功特性;其次,根据EGDN能量运输过程中无功需求... 配电-气网(EGDN)中新能源大量并网和燃气运输过程中管网压力变化均可能导致配电网的电压波动增大。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异步通信的EGDN有功-无功协同优化方法。首先,研究EGDN中各元件的有功-无功特性;其次,根据EGDN能量运输过程中无功需求特性,建立EGDN无功供需模型;然后,考虑EGDN无功平衡和网络运行约束,以最小化电网电压波动、网损和EGDN购电/气成本为目标,建立EGDN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模型;最后,为保障EGDN中各能源主体信息的安全性与私密性,考虑配电网与配气网信息采集传输情况存在差异,可能存在通信延迟和信息丢包情况,采用异步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和7节点配气网构成的EGDN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缓解EGDN电压波动问题,减小网损并降低系统总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气网 无功电压优化 异步通信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群动态划分的配电网无功电压自律-协同控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杜红卫 尉同正 +2 位作者 夏栋 周苏洋 韩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1-181,共11页
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导致的电压越限问题,以及传统集中式控制面临的通信延时、计算量大与控制设备过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群动态划分的配电网无功电压自律-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日前集中式无功电压优化模型,安排离... 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导致的电压越限问题,以及传统集中式控制面临的通信延时、计算量大与控制设备过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群动态划分的配电网无功电压自律-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日前集中式无功电压优化模型,安排离散无功补偿设备投退计划,日内调度以节点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建立日内无功电压滚动优化模型,结合同步型交替方向乘子法实现各集群间的分布式协调控制;然后,通过群内本地电压实时控制抑制群内节点电压的波动;最终,以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及某地实际60节点配电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集群划分 同步型交替方向乘子法 无功电压优化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DMM的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胜博 饶尧 +3 位作者 郭威 乐健 张然 孙志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516,共11页
由于所建立含分布式光伏(PV)的有源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模型是一个典型的非凸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模型,提出一种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来求解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问题。首先以有载调压变压器和投切电容器组为例,建立一种... 由于所建立含分布式光伏(PV)的有源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模型是一个典型的非凸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模型,提出一种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来求解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问题。首先以有载调压变压器和投切电容器组为例,建立一种新的广义可分解有源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模型,然后根据ADMM算法将有源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模型分解为2个子问题求解,并设计惩罚参数的自适应调节机制以加速收敛。在3个不同规模有源配电网算例上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改进ADMM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无功优化 交替方向乘子法 收敛性 全局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安德森加速分解协调算法的输配协同无功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路镇铭 徐英 +2 位作者 仪忠凯 李志民 郭钰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138,共9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输电网和配电网协同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对输配协同优化算法的收敛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鉴于此,应用广义主从分裂法将输配协同无功优化问题分解为输电网和多个配电网的并行优化问题;为改善广义主从分... 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输电网和配电网协同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对输配协同优化算法的收敛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鉴于此,应用广义主从分裂法将输配协同无功优化问题分解为输电网和多个配电网的并行优化问题;为改善广义主从分裂法的计算效率,提出了基于功率、电压等多元信息交互及历史信息修正的双向安德森加速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原对偶内点法、启发式算法和辅助函数的输配协同无功优化方法,实现了输电网和配电网多种类灵活性资源的协调配合和优化控制。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改善主从分裂法边界的收敛性能,在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的输配协同无功优化场景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输配协同优化 无功优化 广义主从分裂法 双向安德森加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馈入系统无功电压特性的同时换相失败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雨乐 尹纯亚 +3 位作者 李凤婷 韩璐 刘江山 史映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70-187,共18页
针对目前基于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同时换相失败评估准确度不足的问题,首先阐明了多馈入高压直流系统中交流系统故障后暂态无功功率的作用机理,揭示了无功功率和电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MIIF的显... 针对目前基于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同时换相失败评估准确度不足的问题,首先阐明了多馈入高压直流系统中交流系统故障后暂态无功功率的作用机理,揭示了无功功率和电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MIIF的显著影响。其次,提出了一种考虑到无功功率和电压相互作用的改进MIIF因子,用于衡量多馈入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计算了交直流系统间无功功率不平衡引起的电压降和直流换流站间无功功率传输引起的电压变化。然后,基于最小关断角定理,综合考虑了暂态无功功率和电压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临界同时换相失败因子(critical simultaneous commutation failure factor,CSCFF)及其计算表达式。通过比较MIIF和CSCFF,提出了一种同时换相失败评估方法,在评估同时换相失败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最后,利用PSCAD/EMTDC平台构建了双馈入和三馈入高压直流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不同故障类型、耦合阻抗和故障严重程度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系统 无功功率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换相失败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Fe_(3)O_(4)的氧化共沉淀法制备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思宇 李玮瑶 +4 位作者 刘家东 王斐 柳雯思 杨静 张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7-1582,共6页
以单一Fe^(2+)作为铁源,0.4%的H_(2)O_(2)为氧化剂,NaOH为沉淀剂,采用氧化共沉淀法制备了尺寸为7 nm的Fe_(3)O_(4)颗粒。为进一步体外模拟肿瘤饥饿治疗,设计了一个包含5 mL(10 μg·mL^(-1))的葡萄糖氧化酶和15 mL(5 mg·mL^(-... 以单一Fe^(2+)作为铁源,0.4%的H_(2)O_(2)为氧化剂,NaOH为沉淀剂,采用氧化共沉淀法制备了尺寸为7 nm的Fe_(3)O_(4)颗粒。为进一步体外模拟肿瘤饥饿治疗,设计了一个包含5 mL(10 μg·mL^(-1))的葡萄糖氧化酶和15 mL(5 mg·mL^(-1))葡萄糖溶液的体系,以探究纳米Fe_(3)O_(4)的类过氧化氢酶(CAT)与类过氧化物酶(POD)催化性能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在1 mg·mL^(-1) pH=5.0时,纳米Fe_(3)O_(4)的类CAT活性能推动葡萄糖氧化反应的反应速度增加、限度增大;pH=5.0时,纳米Fe_(3)O_(4)的类POD活性更好,能高效率催化H_(2)O_(2)产生活性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_(3)O_(4) 氧化共沉淀法 催化性能 肿瘤饥饿治疗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方式对活性氧化镁水泥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焕焕 蔡同舟 侯鹏坤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83-1991,共9页
活性氧化镁水泥(RMC)由MgO与水和CO_(2)反应而凝结硬化,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胶凝材料。RMC样品水化、碳化过程受养护方式和含水率影响显著,本文对比研究了标准养护((20±1)℃、95%相对湿度)、水养((20±1)℃)和碳化养护(... 活性氧化镁水泥(RMC)由MgO与水和CO_(2)反应而凝结硬化,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胶凝材料。RMC样品水化、碳化过程受养护方式和含水率影响显著,本文对比研究了标准养护((20±1)℃、95%相对湿度)、水养((20±1)℃)和碳化养护((20±3)℃、70%相对湿度、20%(体积分数)CO_(2))对水灰比为0.5、0.6、0.7的RMC的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其水化、碳化反应产物物相种类、含量及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在标准养护和水养条件下,反应3 d时各水灰比样品中MgO剩余含量为10%~15%(质量分数),反应14 d时MgO几乎没有剩余。当水灰比为0.6时,标准养护和水养14 d时净浆抗压强度分别为7.7和3.2 MPa。碳化养护下净浆强度优于标准养护和水养下净浆(3 d时三者抗压强度分别为16.19、0.42和0.43 MPa,14 d时分别为22.34、7.46和7.23 MP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各水灰比净浆碳化养护产物主要是MgCO_(3)·3H_(2)O,水灰比为0.6时,样品中MgCO_(3)·3H_(2)O生成量比水灰比为0.5和0.7样品高12.12%和11.29%,这些针棒状MgCO_(3)·3H_(2)O相互搭接形成致密结构是该样品宏观抗压强度最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化镁水泥 水灰比 养护方式 水化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矿物介质动态去除重金属多污染物实验研究
16
作者 程国洋 夏银 +3 位作者 廖立兵 王丽娟 刘昊 吕国诚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8,共13页
本文针对广西某多金属矿山尾矿库渗滤液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以蛭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蛭石及赤铁矿作为PRB复合介质材料,进行了动态去除水中多污染物Cu^(2+)、Zn^(2+)、Mn^(2+)、CrO_(4)^(2–)的实验,研究了三种介质材... 本文针对广西某多金属矿山尾矿库渗滤液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以蛭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蛭石及赤铁矿作为PRB复合介质材料,进行了动态去除水中多污染物Cu^(2+)、Zn^(2+)、Mn^(2+)、CrO_(4)^(2–)的实验,研究了三种介质材料的组装方式对多种污染物的去除行为。动态吸附实验表明,介质的不同组装方式会影响体系的p H值,及吸附柱对多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对反应前后矿物介质的物相、形貌等测试表征,讨论了矿物介质材料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赤铁矿以表面吸附为主,蛭石、CTAB改性蛭石以离子交换为主,也存在表面吸附等过程。以上成果为复合矿物介质实际用于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B 复合矿物介质 动态吸附 多污染物 组装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光动力协同抗菌碳点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17
作者 吕菊 潘浪 +3 位作者 邱愚蘅 张馨月 李萌婷 尹学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5-1753,1832,共10页
以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QAC)为碳源、CuCl_(2)·2H_(2)O为Cu掺杂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光热光动力协同抗菌性能的铜离子掺杂碳点(CuQACDs)。通过TEM、Zeta电位、FTIR、XPS、Raman光谱、UV-Vis吸收光谱对CuQACDs进行了结构表... 以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QAC)为碳源、CuCl_(2)·2H_(2)O为Cu掺杂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光热光动力协同抗菌性能的铜离子掺杂碳点(CuQACDs)。通过TEM、Zeta电位、FTIR、XPS、Raman光谱、UV-Vis吸收光谱对CuQACDs进行了结构表征。选用大肠杆菌(E.coli)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评价了CuQACDs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n(QAC)∶n(Cu^(2+))=1∶2制备的CuQACD2是具有良好分散性的球形纳米颗粒,平均水合粒径约为4.9 nm,Zeta电位为8.17 mV;在功率密度1.5 W/cm^(2)的808 nm激光照射下,CuQACD2光热转换效率为21.7%,同时可在细菌细胞内显著生成活性氧(ROS);CuQACD2对E.coli和S.aureus均有显著抑制效果,在质量浓度1.50 g/L下,采用功率密度1.5 W/cm^(2)的808 nm激光照射10 min后,E.coli的细胞存活率为1.67%,S.aureus的细胞存活率为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一步水热法 光热转换 抗菌性 活性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接入中低压配网下的无功补偿优化配置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涛 韩海英 +1 位作者 邬世杰 朱生荣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148,共7页
为提升光伏发电机组接入中低压配网后的电能输送质量、降低网损率,基于混合整数凸规划,完成配电网的无功补偿配置研究。该方法以含光伏发电的中低压配网最小网损为目标,构建配电网无功补偿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后中低压配... 为提升光伏发电机组接入中低压配网后的电能输送质量、降低网损率,基于混合整数凸规划,完成配电网的无功补偿配置研究。该方法以含光伏发电的中低压配网最小网损为目标,构建配电网无功补偿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后中低压配网节点电压标幺数值得到有效提升,且随着配电网运行时间的增加,其降低幅度较小;可有效降低中低压配网的网损率,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数凸规划 中低压配网 无功补偿 配置方法 约束条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法的一种新型电力系统动态无功电压控制
19
作者 樊玮 易杨 +3 位作者 张军 林建熙 刘宇 张勇军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64,共11页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后,采用传统确定性无功电压控制时,由于系统新能源出力快速变化,叠加负荷随机变化可能导致电压越限情况的发生。考虑对系统中新能源和负荷的预测误差,采用区间法进行3个典型场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动态无功电压控制,...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后,采用传统确定性无功电压控制时,由于系统新能源出力快速变化,叠加负荷随机变化可能导致电压越限情况的发生。考虑对系统中新能源和负荷的预测误差,采用区间法进行3个典型场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动态无功电压控制,结合储能及新能源场站逆变器参与有功和无功调控,最小化系统有功损耗和电压偏差;在所提动态无功优化控制模型中加入了储能功率和能量约束;优化控制中特别考虑了同步机组的爬坡约束和实际调控中水火机组调频作用,并采用基于标准分支定界法的通用代数建模系统(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system,GAMS)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求解器求解该优化控制模型。在某128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显著降低了各种随机场景下的电压越限程度和电压越限发生率,能够有效应对新能源和负荷的随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无功电压控制 新能源场站 区间法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型ADMM的含海上风电场电力系统分布鲁棒无功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宇 朱琼海 +3 位作者 苗璐 邓文扬 樊玮 肖晃庆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1,共11页
大规模海上风电的出力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增大了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的难度。为此,首先基于Kullback-Leibler散度衡量海上风电场风速的真实概率分布与参考概率分布间的距离,构建风速概率分布模糊集。然后,同时考虑输电网和海上... 大规模海上风电的出力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增大了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的难度。为此,首先基于Kullback-Leibler散度衡量海上风电场风速的真实概率分布与参考概率分布间的距离,构建风速概率分布模糊集。然后,同时考虑输电网和海上风电场的运行约束,建立含海上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分布鲁棒无功优化模型。为了在计算过程中保持输电网与海上风电场信息的私秘性,基于同步型的交替方向乘子法对输电网和海上风电场区域进行空间解耦,将原集中式优化模型分解为各区域对应的子模型并进行分布式迭代求解。其中,各区域的子模型为多层模型,通过在分布式算法中嵌入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来迭代求解。最后,在含2个海上风电场的IEEE 39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的决策结果能够在考虑海上风速不确定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系统网损和电压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海上风电场 无功优化 分布鲁棒优化 分布式计算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