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油站集中式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明 吴国栋 +3 位作者 黄加宇 李智慧 罗中华 陈来国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6,共5页
建立了一种集中式的油气回收气液比在线监测方法,通过监测整个加油站或单台加油机的总油气回气量,结合单枪加油气液比和模型算法实现加油站每条加油枪气液比的连续精准在线监测,该监测结果与手工监测结果的差值在±0.15以内,与传统... 建立了一种集中式的油气回收气液比在线监测方法,通过监测整个加油站或单台加油机的总油气回气量,结合单枪加油气液比和模型算法实现加油站每条加油枪气液比的连续精准在线监测,该监测结果与手工监测结果的差值在±0.15以内,与传统的分散式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5%以内。该方法能准确识别油气回收气液比监测异常和加油枪故障,相关参数指标满足《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2—2020)中油气回收气液比在线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回收 气液比 集中式 集散式 在线监测 加油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压缩空气泡沫流变性研究
2
作者 陈涛 秦国杨 +3 位作者 李毅 张鹏 王雨薇 包志明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97-1302,共6页
泡沫流变性是进行泡沫灭火系统工程设计和水力计算的重要基础。通过正压发泡方式产生泡沫,采用旋转式流变仪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压缩空气泡沫动力黏度及剪切应力变化规律,分析了新型高稳定压缩空气泡沫的流变行为特性和流变模型。结果表... 泡沫流变性是进行泡沫灭火系统工程设计和水力计算的重要基础。通过正压发泡方式产生泡沫,采用旋转式流变仪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压缩空气泡沫动力黏度及剪切应力变化规律,分析了新型高稳定压缩空气泡沫的流变行为特性和流变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多糖聚合物的新型高稳定压缩空气泡沫5 min内流变本构方程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属于屈服拟塑性流体,泡沫动力黏度随着剪切速率增大而逐渐减小;新型高稳定压缩空气泡沫的剪切应力和动力黏度随多糖聚合物预混液混合比、气液比和发泡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多糖聚合物预混液混合比越大,新型高稳定压缩空气泡沫流变性越差,多糖聚合物预混液混合比由37.5%增大至50.0%时,剪切应力几乎不变;气液比越高,发泡时间越久,新型高稳定压缩空气泡沫流变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火剂 压缩空气泡沫 高稳定 流变性 气液比 混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压缩空气泡沫枪喷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涛 秦国杨 +1 位作者 张鹏 王雨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为完善超高层建筑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关键性能参数和全面评价其灭火能力,采用泡沫混合液流量和气液比可调的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测试了典型19 mm泡沫枪在不同条件下的喷射特性参数,分析了泡沫枪喷射特性与混合液流量、气液比等输入... 为完善超高层建筑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关键性能参数和全面评价其灭火能力,采用泡沫混合液流量和气液比可调的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测试了典型19 mm泡沫枪在不同条件下的喷射特性参数,分析了泡沫枪喷射特性与混合液流量、气液比等输入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当泡沫混合液流量一定时,泡沫枪压力与气液比基本呈线性递增关系,泡沫射程与气液比呈现正相关关系,发泡倍数随气液比先增大后减小;在气液比一定条件下,泡沫枪压力与混合液流量基本呈线性递增关系,泡沫射程与混合液流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发泡倍数随混合液流量变化规律与气液比实际大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泡沫 喷射特性 超高层建筑 泡沫枪 气液比 混合液流量 泡沫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叶片覆冰预测和防覆冰技术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莹博 单光华 +3 位作者 王飞 马海鹏 刘瑞卿 陈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128,共10页
风电机组运行在低温、潮湿环境下,叶片极易发生覆冰现象,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发电效益。本文基于航空器防覆冰相关技术的研究,从叶片覆冰检测和监测技术出发,阐述了防覆冰涂层和低粘接力涂层等被动除冰技术以及液流融冰、机... 风电机组运行在低温、潮湿环境下,叶片极易发生覆冰现象,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发电效益。本文基于航空器防覆冰相关技术的研究,从叶片覆冰检测和监测技术出发,阐述了防覆冰涂层和低粘接力涂层等被动除冰技术以及液流融冰、机械除冰、电热除冰和气热除冰等主动除冰技术。通过对不同除冰技术的分析对比得出结论,电热除冰和气热除冰将成为主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建议在投资新项目建设时,将覆冰折减率纳入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并采购出厂配置除冰系统的考虑覆冰折减的风电场建设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覆冰 复合材料 覆冰监测 液流融冰 机械除冰 电热除冰 气热除冰 覆冰折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空间气泡雾化尘-雾粒径耦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晓亮 齐庆杰 +3 位作者 葛少成 韩方伟 吕雪 毕文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为揭示细颗粒粉尘与雾滴粒径之间对位配置降尘规律,建立受限空间气泡雾化尘-雾粒径耦合试验系统,采用Spraytec粒度仪、直径为1.5 mm的内气外液型喷嘴等仪器,模拟风流扰动下无尘源、释放煤质尘源2种状态6种气液比(ALR)试验条件,测试研究... 为揭示细颗粒粉尘与雾滴粒径之间对位配置降尘规律,建立受限空间气泡雾化尘-雾粒径耦合试验系统,采用Spraytec粒度仪、直径为1.5 mm的内气外液型喷嘴等仪器,模拟风流扰动下无尘源、释放煤质尘源2种状态6种气液比(ALR)试验条件,测试研究粉尘粒径、雾滴粒径(XNS)及降尘效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数值拟合得到ALR、XNS分别与全尘效率(η)的Gompaertz、Parabola函数关系式,以及ALR、X_(NS)分别与4个粒径区间的分级降尘效率(η_(<2μm)、η_(25μm)、η_(510μm)、η_(>10μm))的Gompaertz函数关系式。模拟得出捕集呼吸性粉尘(Stokes直径d≤5μm)ALR、XNS分别为0.4~0.6、15~25μm,捕集可吸入类粉尘(5μm≤d≤10μm)ALR、X_(NS)分别为0.4~0.5、25~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空间 气泡雾化 耦合规律 气液比(alr) 细颗粒粉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作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的最佳液-气比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龙 张迪 +2 位作者 曾欣巧 曾庆乐 陈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以不同液-气比制作1%聚桂醇泡沫的稳定性,明确最佳液-气比。方法根据Tessari法,采用1%聚桂醇注射液、室内空气、2个10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1个医用硅胶三通旋塞阀分别以1∶1、1∶2、1∶3、1∶4、1∶5、1∶6、1∶7、1∶8、1∶9... 目的观察以不同液-气比制作1%聚桂醇泡沫的稳定性,明确最佳液-气比。方法根据Tessari法,采用1%聚桂醇注射液、室内空气、2个10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1个医用硅胶三通旋塞阀分别以1∶1、1∶2、1∶3、1∶4、1∶5、1∶6、1∶7、1∶8、1∶9液-气比制作泡沫硬化剂。每种液-气比分别制作泡沫5次,记录泡沫半衰期(FHT)、泡沫析水时间(FDT)和泡沫融合时间(FCT)并计算其均值。最佳液-气比定义为上述所有测量指标的中间值。结果液-气比为1∶1、1∶2、1∶3、1∶4、1∶5、1∶6、1∶7、1∶8、1∶9时,1%聚桂醇泡沫的FHT分别为184.8、169.3、135.9、110.8、111.5、92.6、76.3、74.7、49.9 s,FDT分别为10.6、17.8、14.6、13.7、13.0、12.3、10.7、11.5、12.6 s,FCT分别为108.4、79.8、41.8、20.3、10.4、0、0、0、0 s。结论采用室内空气、10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医用硅胶三通旋塞阀、以Tessari法制作1%聚桂醇泡沫时的最佳液-气比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硬化剂 泡沫稳定性 液-气比 聚桂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雾化高黏度流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猛 段钰锋 张铁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82-87,共6页
该文主要为研究液体性质以及喷嘴结构对气泡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用浆体包括水和6种高黏度流体。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对多种流体进行雾化实验研究。对喷嘴几何结构和操作参数对雾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雾化液滴沿径向的索特平... 该文主要为研究液体性质以及喷嘴结构对气泡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用浆体包括水和6种高黏度流体。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对多种流体进行雾化实验研究。对喷嘴几何结构和操作参数对雾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雾化液滴沿径向的索特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最大值在120μm以内。提高气液比能有效降低雾化液滴SMD。喷嘴出口直径和注气孔直径对水的雾化液滴SMD的影响显著,而改变注气角度和混合室长度对水的雾化液滴SMD影响不大。混合室长度增加后,非牛顿流体的雾化质量有一定下降。黄原胶添加量的提高对雾化液滴SMD有很大影响。在雾化介质为水的情况下,液滴SMD变化范围为60~95μm;雾化高黏度流体时SMD范围为60~1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 气泡雾化 气液比 索特平均直径 高黏度流体 非牛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气流式喷嘴加压雾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秦军 陈谋志 +2 位作者 李伟锋 刘海峰 于遵宏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研究了双通道气流式喷嘴加压雾化过程.使用Malvern激光测粒仪测量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索特平均粒径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当气液质量比不变时,索特平均粒径与环境压力的n次幂成正比,n的范围大约在0.3~0.9之间,并且n随气液质量比的增大而增... 研究了双通道气流式喷嘴加压雾化过程.使用Malvern激光测粒仪测量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索特平均粒径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当气液质量比不变时,索特平均粒径与环境压力的n次幂成正比,n的范围大约在0.3~0.9之间,并且n随气液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当环境压力不变时,索特平均粒径随着气液质量比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式 加压 索特平均粒径 环境压力 气液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脱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 被引量:13
9
作者 傅金祥 张荣新 +2 位作者 范旭 张吉 刘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1-745,共5页
目的解决垃圾渗滤液中高质量浓度氨氮对后续处理系统的不利影响.方法用吹脱工艺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在进水氨氮质量浓度、流量一定的情况下,考察不同pH值、吹脱时间、气液体积比和温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吹脱工艺去除垃圾渗滤液中... 目的解决垃圾渗滤液中高质量浓度氨氮对后续处理系统的不利影响.方法用吹脱工艺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在进水氨氮质量浓度、流量一定的情况下,考察不同pH值、吹脱时间、气液体积比和温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吹脱工艺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最佳工作参数和条件.结果吹脱工艺应放置于渗滤液处理系统前段,吹脱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随pH值、反应时间、气液体积比、温度的增加而上升.结论 pH为11、吹脱60 min,气液体积比为360∶1,温度为40℃条件下,吹脱法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脱 气液体积比 垃圾渗滤液 高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气液比对豆胶气泡雾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花军 张文程 +1 位作者 贾娜 Sheldon Q.Shi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5,135,共6页
根据气泡雾化理论,以豆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气液比豆胶与空气在气泡雾化喷嘴内部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混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气液比对气液在喷嘴内的流场分布有显著影响;雾化总能量,随气液比的增大而降低;气耗量,随气液比的增... 根据气泡雾化理论,以豆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气液比豆胶与空气在气泡雾化喷嘴内部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混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气液比对气液在喷嘴内的流场分布有显著影响;雾化总能量,随气液比的增大而降低;气耗量,随气液比的增大而升高;最佳气液比为0.04。以混合模拟得到的出口数据为条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通过雾场仿真得到的最佳气液比,与混合模拟得到的理论最佳气液比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比 豆胶 数值模拟 气泡雾化 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液限土路堤填筑的双指标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洪宝宁 化君晖 +1 位作者 刘鑫 易进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55-262,共8页
对于高液限土(包括改良的高液限土)填筑的路堤只用单一的压实度指标控制常常易导致质量隐患。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一个采用空气率V_a和压实度D_c双指标控制高液限土路堤填筑质量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标准。当压实度控制指标D_c≥93%时... 对于高液限土(包括改良的高液限土)填筑的路堤只用单一的压实度指标控制常常易导致质量隐患。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一个采用空气率V_a和压实度D_c双指标控制高液限土路堤填筑质量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标准。当压实度控制指标D_c≥93%时,高液限黏土和粉土空气率控制标准为4%≤V_a≤8%,含砂高液限黏土和粉土空气率控制标准为6%≤V_a≤13%。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验证了双指标质量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空气率和压实度双指标控制,不仅可以保证高液限土填筑路堤的强度和刚度,而且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为进一步充分利用高液限土作为路堤填料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土 路堤填筑 双指标控制 空气率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栋 龙潭 朱锡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研究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考察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滴平均直径的影响,并与0号柴油和生物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索特平均直径沿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沿着径...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研究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考察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滴平均直径的影响,并与0号柴油和生物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索特平均直径沿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沿着径向不断增大;随着气液质量流量比的增加,液滴的平均直径不断减小,但减小趋势变缓;柴油雾化性能最好,生物油最差,添加乙醇能增强生物油的雾化性能。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生物油索特平均直径的经验公式,拟合值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良好,为生物油燃烧喷嘴的设计和运行工况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喷雾特性 索特平均直径 气液质量流量比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包气”雾化的脱硫喷嘴特性实验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定平 余海龙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3-697,732,共6页
在一种内置拉法尔气体喷管两相流"液包气"喷嘴的设计基础上,搭建了多相雾化实验台,进行了喷嘴雾化性能实验,研究了气液质量比(w)对喷嘴雾化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索特尔平均雾化直径、雾化角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推导出"液包... 在一种内置拉法尔气体喷管两相流"液包气"喷嘴的设计基础上,搭建了多相雾化实验台,进行了喷嘴雾化性能实验,研究了气液质量比(w)对喷嘴雾化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索特尔平均雾化直径、雾化角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推导出"液包气"喷嘴液气压力比和气液质量比的经验公式及适用范围,得到了内置拉法尔喷管两相流"液包气"喷嘴气液质量比的临界点为0.057.结果表明:液气压力比随着w的增大而减小;当w=0.057时,液气压力比为0.92;气体流量系数与气液质量比呈反比关系;"液包气"喷嘴单相雾化效果远差于两相时的雾化效果,且随着喷嘴液相压力的提高,雾化效果变好,但压力对雾化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喷嘴 两相流 雾化 气液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雾滴要求下气力式雾化喷嘴的最佳气耗率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捷庆 罗惕乾 +2 位作者 张军 陈汇龙 王军锋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23,共4页
为探讨和分析最佳气耗率与液体流量变化之间的规律,采用液体旋流式气力雾化喷嘴分别对水和水煤浆进行雾化特性试验,以雾滴索太尔平均直径和粒径分布作为主要判断指标,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对雾滴的不同要求,确定了最佳气耗率的选取标准。... 为探讨和分析最佳气耗率与液体流量变化之间的规律,采用液体旋流式气力雾化喷嘴分别对水和水煤浆进行雾化特性试验,以雾滴索太尔平均直径和粒径分布作为主要判断指标,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对雾滴的不同要求,确定了最佳气耗率的选取标准。结果表明,不同内径的气力式雾化喷嘴在其液体流量(负荷)改变时,均对应有不同的最佳气耗点。最后,回归拟合了雾化工质为水的该喷嘴最佳气耗率经验公式,经对比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力式雾化 最佳气耗率 索太尔平均直径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式反渗透膜的气液两相流清洗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竹洁 王枢 +1 位作者 孟涛 王娇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77,共5页
建立新型膜清洗装置,将压缩空气和化学清洗液形成气液两相混合流体对2.5英寸(1英寸-25.4mm)卷式反渗透膜进行清洗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气液两相流清洗过程中清洗液流量、气体流速、气液比、清洗时间对膜截留率和通量恢复率的影响.... 建立新型膜清洗装置,将压缩空气和化学清洗液形成气液两相混合流体对2.5英寸(1英寸-25.4mm)卷式反渗透膜进行清洗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气液两相流清洗过程中清洗液流量、气体流速、气液比、清洗时间对膜截留率和通量恢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洗液在0.12L/min时,即可获得较好的膜通量恢复率.不同过滤面积的反渗透膜,清洗液的临界流量不同,超过该流量对膜通量恢复率无明显影响.膜通量恢复率随气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加,聚酰胺材质反渗透膜气速上限是18m/s,更高的气速将降低膜截留率.气液比在2000:1~3000:1范围内能有效提高膜通量恢复率.两相流清洗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就能获得理想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膜清洗 卷式反渗透膜 截留率 通量恢复率 气体流速 气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泵起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彭一川 肖泽强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11-117,共7页
对不同上升管直径和不同浸没比的气泡泵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气液两相流理论提出了气泡泵性能的计算公式,该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计算结果还表明,适当选择较小的上升管直径和较大的浸没比对提高气泡泵的效率是有益的。
关键词 气泡泵 浸没比 气液两相流 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太阳能集热再生系统的除湿效率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冬根 张小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6-211,共6页
溶液除湿装置是太阳能空气预处理分级溶液集热/再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填料预除湿器空气出口参数变化是这种新型溶液再生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文章通过定义湿度效率和等焓率预测填料型溶液除湿器的空气出口参数,采用实验和理论... 溶液除湿装置是太阳能空气预处理分级溶液集热/再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填料预除湿器空气出口参数变化是这种新型溶液再生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文章通过定义湿度效率和等焓率预测填料型溶液除湿器的空气出口参数,采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影响湿度效率和等焓率变化的因素。发现当液气比小于2.0时,溶液和空气入口参数变化对湿度效率影响显著;溶液和空气入口温度对等焓率影响大;随液气比增加,湿度效率增加,等焓率下降。文章最后通过线性拟合方法得到湿度效率和等焓率的数学表达式,为太阳能空气预处理分级溶液集热再生系统理论建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太阳能 溶液除湿 湿度效率 等焓率 液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熵原理预测气流式喷嘴雾化液滴粒径分布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巧红 刘海峰 +1 位作者 李伟锋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最大熵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气流速度一定的条件下,液气质量比的变化对液滴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归一化条件、比表面积约束条件和大液滴约束条件,提出了适合三通道气流式喷嘴的液滴粒径分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模拟液滴体积分... 以最大熵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气流速度一定的条件下,液气质量比的变化对液滴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归一化条件、比表面积约束条件和大液滴约束条件,提出了适合三通道气流式喷嘴的液滴粒径分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模拟液滴体积分布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 液滴粒径分布 最大熵原理 气流式喷嘴 液气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式纳滤膜的气液两相流清洗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枢 郭竹洁 +1 位作者 孟涛 张兆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87-1592,共6页
引言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食品、医药、石油、环境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其中卷式纳滤膜因装填密度大、膜元件更换方便、适用面广等优点,在各行业已大规模进入工业应用,但膜污染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上通常采用化学清洗方... 引言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食品、医药、石油、环境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其中卷式纳滤膜因装填密度大、膜元件更换方便、适用面广等优点,在各行业已大规模进入工业应用,但膜污染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上通常采用化学清洗方法,但清洗时间长,清洗用水和清洗剂消耗量大,同时产生大量清洗废水,且难以保证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清洗 卷式纳滤膜 气液两相流 通量恢复率 截留率 气体流速 气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射流直径对大液气质量比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伟锋 刘海峰 +2 位作者 曹显奎 王辅臣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2-575,共4页
采用水-空气系统,研究了液体射流直径对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气质量比为0.82~5.48时,液体射流直径对雾滴直径有显著影响.在液气质量比一定的条件下,随液体射流直径的增加,雾滴直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采用水-空气系统,研究了液体射流直径对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气质量比为0.82~5.48时,液体射流直径对雾滴直径有显著影响.在液气质量比一定的条件下,随液体射流直径的增加,雾滴直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当液体射流速度为2~4 m/s时,雾滴直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射流直径 双通道气流式喷嘴 雾化 液气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