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改进牛顿-拉夫逊法的高速圆柱滚子轴承打滑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金海善 朱爱斌 陈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在考虑油气阻力和保持架与滚子之间的摩擦力的基础上,推导了圆柱滚子轴承拟动力学分析模型。提出采用改进的牛顿拉夫逊法求解大规模非线性方程组,可以克服传统算法对初值要求较高、方程组规模较大时迭代很难收敛的问题,在分析高速滚子... 在考虑油气阻力和保持架与滚子之间的摩擦力的基础上,推导了圆柱滚子轴承拟动力学分析模型。提出采用改进的牛顿拉夫逊法求解大规模非线性方程组,可以克服传统算法对初值要求较高、方程组规模较大时迭代很难收敛的问题,在分析高速滚子轴承打滑时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与已有的分析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滚动轴承保持架打滑与轴承所受径向载荷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径向载荷,可明显抑制打滑现象;在高速滚动轴承非承载区,滚子转速与保持架转速相关,且随保持架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而当保持架转速接近理论转速时,滚子打滑程度与径向载荷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非线性方程组 圆柱滚子轴承 拟动力学 打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准动态安全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于丰硕 孙宏斌 +3 位作者 乔铮 尹冠雄 潘昭光 郭庆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81-3689,共9页
随着燃气机组的广泛运用,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日渐加强,针对单一能源系统的传统安全评估方法将不再适用。该文针对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能够反映故障演化过程的准动态安全评估方法,包含预想故障的定义、筛选和详... 随着燃气机组的广泛运用,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日渐加强,针对单一能源系统的传统安全评估方法将不再适用。该文针对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能够反映故障演化过程的准动态安全评估方法,包含预想故障的定义、筛选和详细分析3个步骤,体现了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的动态过程时间尺度差异。之后,根据预想故障下系统状态量越限和负荷损失情况,计算出“时间相依”的系统综合安全性指标,能够反映系统安全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最后,以简化处理后的某省天然气管网和IEEE30节点系统组成的大规模电–气耦合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电–气耦合系统实时安全性刻画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估 电–气耦合系统 预想故障分析 准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场”到“难忘”:偏惯常环境下旅游体验的记忆形成与反馈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士琴 石穆沙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8,共17页
体验经济时代,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成为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在空间上强调非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体验,时间上侧重在场体验,对偏惯常环境下的难忘体验缺乏关注。因此,该研究以游客... 体验经济时代,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成为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在空间上强调非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体验,时间上侧重在场体验,对偏惯常环境下的难忘体验缺乏关注。因此,该研究以游客在城市绿道这一偏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休闲活动为情境,通过在场和归家后的历时分析,旨在洞悉从“在场”到“难忘”这一体验记忆的形成过程与反馈机制。通过对5个城市绿道中的55名受访者进行两阶段考察,采用主题分析和系统动力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在场体验以“存在性自我”为核心,且随时间推移其在场体验细节会消减,而彼时感知和感觉到的体验则抽象为情感性欣赏、满足和认同长期保存,成为记忆中的难忘体验。同时,研究提出了“在场感知-阈限自我-情感记忆-情感连接-行为动机”的体验记忆形成和促进重游的正反馈机制,与重游下体验阈限突破的负反馈机制构成体验记忆形成的S形曲线模型,对旅游体验、体验记忆以及目的地体验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忘旅游体验 体验记忆 在场体验 偏惯常环境 系统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建文 陈慧芳 +1 位作者 李东桥 巴振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22,共14页
针对地下管廊工程建设高速发展、抗震减灾需求愈发凸显的现状,综述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现状.首先,通过国内外以往的震害实例,对地下管廊的震害形式、震害影响因素及震害机理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其次,从拟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两个方面总结了... 针对地下管廊工程建设高速发展、抗震减灾需求愈发凸显的现状,综述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现状.首先,通过国内外以往的震害实例,对地下管廊的震害形式、震害影响因素及震害机理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其次,从拟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两个方面总结了地下管廊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现状.再次,总结了地下管廊抗震分析的简化分析方法、动力时程方法、地震易损性评估及减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基于文献综述提出了目前地下管廊抗震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做出展望,以期促进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的发展.研究表明:地下管廊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主要有混凝土剥落、裂缝贯通、接缝错位或张开、管廊受剪断裂等;地震作用下地下管廊穿越非均匀场地时动力响应的放大效应显著,地下管廊穿越软硬交互等非均匀场地时的抗震性能研究值得重视;交叉节点是地下管廊的薄弱环节,交叉管廊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值得关注;预制管廊接头易受到地震破坏,不同类型预制管廊接头的抗震性能研究需深入探索;城市大型地下管廊系统抗震性能受到不同交叉节点和不同管廊之间的交互影响,高效的地下管廊系统建模方法和高效的简化分析方法亟待研究;城市大型地下管廊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地下管廊的减隔震技术值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廊 震害 拟静力试验 振动台试验 简化分析方法 动力时程方法 地震易损性 减隔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磁轴承系统建模与准谐振自抗扰振动抑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建忠 宋伟皓 +2 位作者 范鹏昊 陈昕航 王昊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27-236,287,共11页
为了建立更准确的磁轴承数学模型,优化其控制性能,对磁轴承的电磁力非线性特性和系统固有干扰源进行了分析,通过转子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含干扰源的主动磁轴承径向耦合系统模型。为抑制系统的振动,提出了一种磁轴承准谐振自抗扰振动抑制方... 为了建立更准确的磁轴承数学模型,优化其控制性能,对磁轴承的电磁力非线性特性和系统固有干扰源进行了分析,通过转子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含干扰源的主动磁轴承径向耦合系统模型。为抑制系统的振动,提出了一种磁轴承准谐振自抗扰振动抑制方法。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系统解耦,简化控制流程,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在此基础上,并入准谐振控制器对正弦周期性振动进行抑制。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控制结构简单,所需整定参数较少。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转子位移振动幅值,系统内常见的1、3、5倍频周期性振动得到显著抑制,具有良好的振动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磁轴承(AMB) 转子动力学分析 振动抑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准谐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准零刚度空气悬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6
作者 孙丽琴 吴海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3,共8页
为提高商用汽车在低频外部激励环境下的隔振性能以及行驶平顺性,基于准零刚度理论,采用正负刚度并联的方式,将负刚度碟形弹簧组与正刚度空气弹簧相结合,设计一种新型准零刚度悬架系统。通过静力学特性分析,建立力位移和刚度位移表达式,... 为提高商用汽车在低频外部激励环境下的隔振性能以及行驶平顺性,基于准零刚度理论,采用正负刚度并联的方式,将负刚度碟形弹簧组与正刚度空气弹簧相结合,设计一种新型准零刚度悬架系统。通过静力学特性分析,建立力位移和刚度位移表达式,得到系统达到准零刚度的参数条件;通过动力学特性分析,建立系统的二自由度模型和简谐力作用下的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得到力传递率特性曲线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结构的低频隔振性能显著提升。基于刚度位移表达式建立2自由度1/4悬架模型,分别对准零刚度系统与传统系统的垂向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载荷等平顺性指标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准零刚度系统的平顺性改善效果亦优于传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准零刚度 碟形弹簧 低频隔振 动态特性分析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高边坡爆破震动动力稳定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卢文波 赖世骧 朱传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在评述有关岩石高边坡爆破动力稳定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高边坡爆破震动动力稳定影响的联合方法。该法利用时程法和拟静力法的特点,综合考虑爆破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频谱结构特性及相位差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 本文在评述有关岩石高边坡爆破动力稳定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高边坡爆破震动动力稳定影响的联合方法。该法利用时程法和拟静力法的特点,综合考虑爆破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频谱结构特性及相位差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实例表明,用文所建议的方法,计算结果较传统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震动 边坡 动力稳定分析 拟静力法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岩体边坡动态稳定性拟静力上限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炼恒 罗强 +2 位作者 李亮 杨峰 但汉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627-3634,共8页
将强度折减技术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结合,利用安全系数Fs评定指标对层状岩体边坡进行稳定性上限分析,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层状岩体坡体安全系数和潜在破裂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类计算方法... 将强度折减技术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结合,利用安全系数Fs评定指标对层状岩体边坡进行稳定性上限分析,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层状岩体坡体安全系数和潜在破裂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类计算方法的对比可以证明表明文中方法的正确性;边坡安全系数和破坏范围受边坡坡度、岩体重度、边坡高度、动载效应系数和岩层倾角的控制;当岩层倾角处于一定范围时,层状岩体边坡发生顺层失稳的可能性最大,工程中需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边坡 动态稳定性分析 拟静力方法 安全系数 强度折减法 极限分析上限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桥碰撞时船艏的刚度简化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冒一锋 刘伟庆 +2 位作者 周叮 方海 庄勇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2,共6页
研究撞击力和船艏的撞深关系,取船体惯性力为船撞的等效静力荷载,对船撞刚性墙进行拟静力分析。以5 000DWT船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得到船舶在1.0~6.0 m/s初速度范围内,与刚性墙正向撞击的撞击力-撞深曲线。根据对曲线... 研究撞击力和船艏的撞深关系,取船体惯性力为船撞的等效静力荷载,对船撞刚性墙进行拟静力分析。以5 000DWT船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得到船舶在1.0~6.0 m/s初速度范围内,与刚性墙正向撞击的撞击力-撞深曲线。根据对曲线的数据拟合,建立了船艏的分段刚度模型,并给出了船撞静刚度与动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后续船桥碰撞的撞击力研究提供基础。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船艏刚度简化模型可用于适合工程上应用的船桥碰撞质量-弹簧体系的动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桥碰撞 船艏刚度 动力学分析 拟静力分析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52
10
作者 刘晶波 李彬 刘祥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76,共9页
首先介绍目前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地上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地铁等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使用的静力弹塑性方法。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实施步骤与特点,给出水平等效惯性加速度的求解... 首先介绍目前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地上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地铁等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使用的静力弹塑性方法。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实施步骤与特点,给出水平等效惯性加速度的求解方法。该方法概念清晰、操作简单,能够在不需要计算相互作用系数的情况下较好地模拟土-结构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能够进行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全过程分析,给出地下结构在输入地震波作用下的峰值变形与内力,避免对土-结构整体模型进行复杂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结合实际工程与基于黏弹性静-动力统一人工边界的静-动力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验证地下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及良好的模拟精度,可以应用于地下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地震反应 -结构相互作用 拟静力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 -动力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流沙湾4个测站2个周日潮流观测的准调和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静 孙省利 +2 位作者 吴灶和 陈春亮 张瑜斌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8-413,共6页
采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水深为4.4~17.0 m的流沙湾4个测站2个周日潮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的潮流资料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4个测站O1、K1、M2、S2、M4、MS4共6个主要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并给出了各观测站位在各层的... 采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水深为4.4~17.0 m的流沙湾4个测站2个周日潮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的潮流资料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4个测站O1、K1、M2、S2、M4、MS4共6个主要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并给出了各观测站位在各层的潮流椭圆要素.计算结果表明:流沙湾主要为日潮流海区,其中湾外为规则日潮流,湾内为不规则日潮流;湾外主要分潮流的北分量一般大于东分量,而湾内主要分潮流的北分量一般小于东分量.观测期间余流的流向主要呈西北向,最大余流流速出现在湾内地形突然收窄处,且在湾内中层余流流速要大于表、底层余流流速.整个海区潮流的可能最大流速表层在57~107 cm/s之间,中层在53~106 cm/s之间,底层在34~98 cm/s之间.流沙湾湾外潮流主要为顺时针的旋转流运动,湾内为带有旋转流的往复流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动力学 潮流 准调和分析 余流 周日变化 流沙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车身骨架动应力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海霞 汤文成 +1 位作者 钟秉林 易红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3,共6页
综述了多体系统动态模型的发展及动态应力历程求解的进展 ,给出了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并以CJ6 1 2 1GCHK型客车车骨架为例 ,给出了计算其动应力历程的步骤。
关键词 客车 疲劳寿命 柔性多体系统 拟静态有限元分析 动态应力方程 车身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动态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孙峙峰 郑瑞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对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动态测试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该方法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项参数在方程中的作用、可以忽略的条件等;分析了稳态测试方法严格规定试验条件的必要性及原因,并对方程的数值求解进行了分析与推导。对同一台太... 对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动态测试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该方法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项参数在方程中的作用、可以忽略的条件等;分析了稳态测试方法严格规定试验条件的必要性及原因,并对方程的数值求解进行了分析与推导。对同一台太阳能集热器分别进行动态和稳态测试方法的试验数据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分析了太阳能集热器效率曲线截距的差异以及在不同归一化温差处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器 效率 动态测试方法 理论分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动力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冀春楼 夏颂佑 邓德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5期74-80,共7页
利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方法及笔者编制的三维动力程序,对深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笔者将R.W.克拉夫提出的关于混凝土坝的处理方法移植到堆石坝动力分析中,从而可利用地面波求解覆盖层上堆石... 利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方法及笔者编制的三维动力程序,对深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笔者将R.W.克拉夫提出的关于混凝土坝的处理方法移植到堆石坝动力分析中,从而可利用地面波求解覆盖层上堆石坝的动力结构问题。通过实例计算和分析,表明覆盖层的分布对其上堆石坝的地震响应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堆石坝 沥青混凝土 动力分析 拟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圆柱滚子轴承生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鹏飞 刘振侠 +2 位作者 高文君 赵靖宇 张鹏发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29-2335,共7页
为研究反转圆柱滚子轴承的生热特性,采用拟动力学分析方法,进行轴承元件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和轴承生热分析,建立了反转轴承生热量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滚子、保持架的打滑,以及滚子、保持架的搅油损失和涡动损失。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 为研究反转圆柱滚子轴承的生热特性,采用拟动力学分析方法,进行轴承元件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和轴承生热分析,建立了反转轴承生热量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滚子、保持架的打滑,以及滚子、保持架的搅油损失和涡动损失。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了影响反转轴承生热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误差不超过5.5%;反转轴承生热量随内外环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随进口滑油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而径向载荷对其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圆柱滚子轴承 拟动力学分析 生热量 计算模型 燃气涡轮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震动对土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林 林从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99-1501,共3页
采用拟静力化的惯性力法,利用改进了的条分法来计算主动土压力,并考虑爆破地震的时程效应,提出了已有边坡在爆破过程中的动力稳定性系数的新的计算方法。实例证明,所得计算结果综合考虑了爆破震动波传播过程的衰减、频谱结构及相位差等... 采用拟静力化的惯性力法,利用改进了的条分法来计算主动土压力,并考虑爆破地震的时程效应,提出了已有边坡在爆破过程中的动力稳定性系数的新的计算方法。实例证明,所得计算结果综合考虑了爆破震动波传播过程的衰减、频谱结构及相位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该方法在土质边坡稳定分析中与拟静力法相比更具理论基础,其结果也更接近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震动 边坡动力稳定分析 拟静力法 时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轴重18号道岔准静态及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辛涛 张琦 +1 位作者 侯博文 高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105,117,共6页
建立了30t轴重75kg/m钢轨18号重载道岔静力、动力分析模型,对辙叉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变形进行了准静态分析,对辙叉区钢轨强度进行了检算;对列车通过道岔的行为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了不同速度下车辆、道岔动态响应.结果表明:辙叉区钢轨具... 建立了30t轴重75kg/m钢轨18号重载道岔静力、动力分析模型,对辙叉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变形进行了准静态分析,对辙叉区钢轨强度进行了检算;对列车通过道岔的行为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了不同速度下车辆、道岔动态响应.结果表明:辙叉区钢轨具有一定的强度储备,心轨顶宽20mm处等效应力较大,建议对尖轨尖端适当加强;列车通过道岔时各指标均随速度增加而增加,列车可以直向速度110km/h、侧向速度90km/h安全通过道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道岔 30t轴重 准静态分析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轴箱轴承载荷分布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颜家森 朱龙泉 +2 位作者 赵三星 宋世勇 王凤才 《轴承》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16,共5页
建立了高速铁路轴箱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拟动力学分析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分析了该轴承的载荷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轴承承受外部混合载荷时,其受压列滚子承受大部分载荷,滚子最大接触载荷与径向力和轴向力呈线性关系,所有滚子... 建立了高速铁路轴箱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拟动力学分析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分析了该轴承的载荷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轴承承受外部混合载荷时,其受压列滚子承受大部分载荷,滚子最大接触载荷与径向力和轴向力呈线性关系,所有滚子的接触载荷与轴向力基本呈线性关系;在承受较大载荷时,列车运行速度对滚子接触载荷分布影响不大,可采用静力学对轴承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轴承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拟动力学分析 载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贫红细胞的显微激光散射和图象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平阳 王江成 +3 位作者 谭润初 李永龙 贺奇才 黄耀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6-250,共5页
应用显微准弹性激光散射(MQLS)技术与显微生物医学图象分析技术对地中海贫血红细胞及胞内血红蛋白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比较了正常人及地贫患者红细胞胞内血红蛋白聚集体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平均平动扩散系数及红细胞... 应用显微准弹性激光散射(MQLS)技术与显微生物医学图象分析技术对地中海贫血红细胞及胞内血红蛋白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比较了正常人及地贫患者红细胞胞内血红蛋白聚集体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平均平动扩散系数及红细胞膜的搏动频率等动态特性参数,以及细胞的截面积、规化形状因子、长径、短径、灰度等图象分析数据,发现地贫红细胞的血红蛋白聚合物平均流体力学半径远远大于正常人红细胞的,其大小变异亦较正常人大,且其膜搏动频率也较为缓慢,细胞的截面积也变小.这反映了地贫红细胞内有较大的蛋白质聚合物存在和红细胞变形能力差的特性.研究还表明,显微准弹性激光散射技术结合图象分析技术,可使测量的可比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射 红细胞膜 血红蛋白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零刚度空气悬架系统建模与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兴 施天玲 +1 位作者 江昕炜 王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05-211,292,共8页
为提高商用车辆行驶平顺性,提出一种适用于商用车的准零刚度空气悬架系统。首先,考虑到不同载质量对静位移的影响,正刚度机构采用了空气弹簧,通过充放气使系统处于预定平衡位置;负刚度机构采用双作用气动执行器,通过内部高压气体抵消部... 为提高商用车辆行驶平顺性,提出一种适用于商用车的准零刚度空气悬架系统。首先,考虑到不同载质量对静位移的影响,正刚度机构采用了空气弹簧,通过充放气使系统处于预定平衡位置;负刚度机构采用双作用气动执行器,通过内部高压气体抵消部分弹簧力,以实现动刚度的减小;在分析系统刚度特性时,将空气弹簧内部气体变化看作为等温绝热过程,利用气体状态方程推算出空气弹簧刚度公式,代入系统恢复力得出系统刚度表达式,利用其表达式对系统进行参数设计并建立悬架1/4模型,分析准零刚度空气悬架系统与传统空气悬架系统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特性差异;最后,进行相应试验并验证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悬架系统使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了15%,垂向动行程增加了不到4%。该系统的提出也为悬架提升减振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零刚度 空气悬架 刚度公式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