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及血清6型菌株PFGE分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原灵 陈爱平 +1 位作者 杨劲松 林震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研究福建省2008年至2010年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中分离的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LP1)及血清Ⅵ型(LP6)的基因特征。方法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57株LP1型军团菌及15株LP6军团菌进行电... 目的研究福建省2008年至2010年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中分离的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LP1)及血清Ⅵ型(LP6)的基因特征。方法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57株LP1型军团菌及15株LP6军团菌进行电泳,并用BioNumerics(version 6.0,Applied Maths,Inc)软件包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57株LP1军团菌可分为40种PFGE型,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在24.107%~100.000%之间不等,大部分菌株的PFGE型别差异明显,无优势型别。不同地区分离的LP1军团菌既有差异较大的带型,也存在相同和相似的带型;相同地区,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存在差异,无优势菌株。15株LP6军团菌可分为12个不同的PFGE型别,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在27.87%~100.00%之间。结论 2008-2010年福建省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中分离的LP1及LP6军团菌呈现基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1型 嗜肺军团菌6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指纹图谱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SBT、PFGE、AFLP分子分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郭玉梅 周吉坤 +3 位作者 张慧贤 秦丽云 赵冬 剧慧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
比较SBT、PFGE、AFLP三种分子分型方法在嗜肺军团菌分型研究中的分辨力,探讨SBT方法在嗜肺军团菌分型中的可应用性。收集石家庄市6所医院冷却塔水中分离的32株嗜肺军团菌,对其中的24株血清I型嗜肺军团菌进行SBT分型研究,并与PFGE和AFLP... 比较SBT、PFGE、AFLP三种分子分型方法在嗜肺军团菌分型研究中的分辨力,探讨SBT方法在嗜肺军团菌分型中的可应用性。收集石家庄市6所医院冷却塔水中分离的32株嗜肺军团菌,对其中的24株血清I型嗜肺军团菌进行SBT分型研究,并与PFGE和AFLP分型结果进行了比较。24株LP1型嗜肺军团菌共分为4个ST型,分辨系数为0.239 1。PFGE方法将32株菌株共分为15个PFGE型,分辨系数为0.925 4。AFLP方法将32株菌株分为23个AFLP型,分辨系数为0.973 7。通过比对EWGLI网站SBT数据库,ST1021型和ST345型为本地区独特型别且属于同一克隆系;ST1型为优势型别并在我国长期流行;由于缺失neuA而未分型的嗜肺军团菌株与其他23株菌分属于不同的克隆系。SBT方法的分型能力不及PFGE方法和AFLP方法。但SBT分型方法能够通过全球比对数据库得到更多的关于菌株遗传进化和流行分布的资料,在研究菌株分子流行病学及进化方面优于PFGE和AFLP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分子分型 SBT pfge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GE和质粒图谱分析人和猪来源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的同源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郭仲辉 陈冬雅 +2 位作者 黎毓光 林晓晖 严智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58-763,共6页
目的分析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的分子同源性,为研究多重耐药性在人畜之间传播提供分子生物学技术依据。方法药敏试验检测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脉冲凝胶电泳方法(PFGE)检测菌株间的分子... 目的分析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的分子同源性,为研究多重耐药性在人畜之间传播提供分子生物学技术依据。方法药敏试验检测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脉冲凝胶电泳方法(PFGE)检测菌株间的分子同源性;结合实验或电转移试验获得目标质粒,质粒酶切图谱检测质粒的同源性。PCR分析染色体介导喹诺酮耐药基NgyrA~@arC,质粒可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qnrB/qnrC/qnrS、aac(6)-I b—cr、qepA和oqxAB。结果共收集48株德尔卑沙门菌,经药敏试验筛选获得11株多重耐药株(MDR),人源性8株,猪源性3株。11株菌除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和四环素(R型:ACSSuT)耐药外,所有菌株也对萘啶酸和环丙沙星耐药,6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5株对头孢曲松耐药。PFGE分析,11株菌共分为6个克隆,3株动物源性菌株与8株人源性菌株无克隆相关性。喹诺酮耐药基因分析显示,有5株和3株动物源株检NNgyrA的Ser83Leu或/和Asp87Asn突变,6株人源株和3株动物源株检测到parC的Ser80Ile或/和Thr57Ser突变。质粒电泳分析显示,所有菌株都存在1.4条质粒条带,大小介于2~180kb,其中3株人源性菌株和l株动物源性株都存在4kb左右大小的质粒;2株动物源性菌株仅存在20kb大小质粒。用结合实验和电转移方法,分析4kb质粒结构,证实4个质粒的酶切图谱完全一致,质粒中均存在介导外排基NoqxAB~l喹诺酮耐药基因aac(6’)-Ib-cr。结论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中质粒介导的外排因oqxAB和诺酮耐药基因Naac(6)-Ib-c是喹诺酮重要的耐药机制,可能在沙门菌间传递,导致对喹诺酮类高耐药性。通过人和猪的接触或间接途径,沙门菌有传播喹诺酮耐药性的风险,同一种质粒可在人和动物中转移而传播该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脉冲凝胶电泳 质粒 同源性 喹诺酮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O157大肠杆菌监测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叶菊莲 占利 +4 位作者 陆群英 罗芸 程苏云 张政 吕华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其他O157大肠杆菌在浙江省动物、人群中的分布、流行以及PFGE分型、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方法按全国O157∶H7监测方案在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全省各地(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进行O157大...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其他O157大肠杆菌在浙江省动物、人群中的分布、流行以及PFGE分型、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方法按全国O157∶H7监测方案在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全省各地(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进行O157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并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对浙江省5个监测点的宿主动物进行O157∶H7分离培养、鉴定,可疑菌株以PCR法检测O157∶H7抗原、志贺样毒素(stx1和stx2)、粘附抹平因子(eaeA)及溶血素(hly)4种毒力基因。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选择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并将分析结果与本省首株患者粪便中分离的产志贺样毒素的O157∶H7菌株进行比较。结果全省5个监测点2006年共监测动物粪便标本2377份,分离到4株O157∶H7菌株,阳性率为0.17%;同时在绍兴、舟山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到2株O157:H?菌株。4株O157∶H7菌株,stx2、Hly、eaeA均阳性,stx1均阴性;2株O157∶H?菌株仅1株携带eaeA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显示,4株O157∶H7菌株分3个型,除金华地区2006年分离所得2株完全相似外,其它相同地区不同年代分离的O157∶H7菌株及相同年代不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则完全不相似。2株O157∶H?菌株1株PF-GE电泳条带降解,另1株与其它O157∶H7菌株电泳条带差异明显。结论浙江省大肠杆菌0157菌株在动物中以携带stx2毒力基因的O157∶H7菌株为主,但在腹泻患者中则以不带志贺样毒素的O157∶H?菌株为主。不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PFGE分型差异明显。羊、奶牛是携带stx2毒力基因的O157∶H7大肠杆菌的主要宿主。各级疾控应加强对宿主动物和腹泻病人大肠杆菌O157的分离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O157∶H7 毒力基因 pfge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至2012年石家庄地区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秦丽云 郭玉梅 +2 位作者 吕国平 王苋 剧慧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84-87,共4页
研究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invA基因、血清型和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收集2011至2012年发生于石家庄地区6起食物中毒分离出的16株沙门菌,参照GB 4789.4-2010方法确定其血清型;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分离株侵袭蛋白A(invA)基因;应用中... 研究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invA基因、血清型和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收集2011至2012年发生于石家庄地区6起食物中毒分离出的16株沙门菌,参照GB 4789.4-2010方法确定其血清型;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分离株侵袭蛋白A(invA)基因;应用中国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实验室监测网络(PulseNet China)推荐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型研究。16株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共分为5种血清型,分别为都柏林沙门菌2株、鼠伤寒沙门菌2株、肠炎沙门菌8株、圣保罗沙门菌3株、依麦克沙门菌1株;所有分离株invA基因均为阳性;血清型不同的分离株基因型也不相同,其中2起食物中毒分离株的基因型相同,相似性系数为100%,符合同一起暴发的一般规律。石家庄地区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致病性较强,某些血清型存在暴发的风险,应加强措施进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沙门菌 血清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基因型 invA基因 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龚林 刘小丽 +1 位作者 许慧琼 梁建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3-647,共5页
目的分析武汉两所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临床分离株产碳青霉烯酶的情况,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武汉两所医院2018年1-10月临床分离的42株非重复CRKP,采用CarbaNP试验方法对菌株产碳青霉烯酶情况进行初筛,聚合酶链... 目的分析武汉两所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临床分离株产碳青霉烯酶的情况,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武汉两所医院2018年1-10月临床分离的42株非重复CRKP,采用CarbaNP试验方法对菌株产碳青霉烯酶情况进行初筛,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采用质粒接合试验分析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情况,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42株CRKP菌株中14株CarbaNP试验阳性,其中有10株扩增出NDM-1基因,3株扩增出KPC-2基因。共13株CRKP碳青霉烯基因检测阳性,其中12株质粒接合试验成功。PFGE分析结果显示,携带NDM-1基因的CRKP菌株共分成6型,无明显优势型;携带KPC-2基因的CRKP菌株为同一型别。结论检出产NDM-1和KPC-2的CRKP菌株,质粒接合试验提示质粒介导的水平传播在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播散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菌 CarbaNP试验 pfge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宿主动物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郭邦成 魏琼 +7 位作者 郝琼 闫立群 刘翔 沈梅 张燕飞 田晓伟 王鑫 景怀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不同宿主动物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易感情况及不同来源分离菌遗传进化特征,为该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采集的腹泻病例、猪、鼠类、羊和犬标本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并进行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同时对...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不同宿主动物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易感情况及不同来源分离菌遗传进化特征,为该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采集的腹泻病例、猪、鼠类、羊和犬标本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并进行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同时对O:3和O:9血清型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2874份猪标本检出147株菌,检出率5.11%;462份牛标本,检出5株菌,检出率为1.08%;2105份羊标本共检出20株菌;检出率为0.95%;腹泻患者检出2株,鸡检出7株,鼠检出14株,猫未检出,检出率为别为0.79%、0.65%、0.81%和0。猪主要感染致病性O:3血清型为主,生物型为2型;其他宿主动物检出均为非致病性O:5和O:8,生物型为1A。PFGE分为12种带型,K6GN11C30021、K6GN11C30012为主要型别,占所有分型菌株的(58/98)59.18%。结论猪的易感性最高,依然是宁夏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人和猪对致病性菌株最为易感,其他宿主动物对非致病性菌株较为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易感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场凝胶电泳在肠炎沙门菌食源性疾病溯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孝权 庞杏林 +7 位作者 邓志爱 张欣强 石晓路 兰全学 莫自耀 陈守义 杨智聪 王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对2006年广州地区食源性疾病中分离的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探讨广州地区肠炎沙门菌的分子型别和多态性,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及致病菌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XbaI,对2006年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使用Bio... 目的对2006年广州地区食源性疾病中分离的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探讨广州地区肠炎沙门菌的分子型别和多态性,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及致病菌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XbaI,对2006年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使用BioNumericsVersion4.0软件(使用Dice系数和UPGMA法)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并与深圳市的肠炎沙门菌PFGE型别进行比较。结果所有74株肠炎沙门菌均得到一致的PFGE克隆型,表明两次不同的食源性疾病均由同一PFGE型引起。广州与深圳的肠炎沙门菌PFGE图谱的比较表明,两地食源性疾病分离株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结论PFGE分子分型与流行病学资料紧密结合可增强对肠炎沙门菌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分子分型 食源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江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及同源性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善军 倪晓艳 +5 位作者 吴巧珍 沈国荣 陆静芬 朱同华 沈昊 马春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3-916,933,共5页
目的了解吴江地区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和同源性。方法收集吴江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MDRAB 44株,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碳青霉... 目的了解吴江地区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和同源性。方法收集吴江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MDRAB 44株,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OXA-51、OXA-23、OXA-24、OXA-58、IMP、TEM、SHV和GES,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44株MDRAB主要来源标本为痰(占93.18%),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科和神经外科,各占45.45%、27.27%和13.64%;MDRAB对米诺环素和多粘菌素B均敏感,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均为100.0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97.73%。44株MDRAB均检出OXA-51、OXA-23和TEM基因,其中12株菌GES基因阳性,OXA-58和SHV基因阳性各1株,未检测到OXA-24及IMP基因;MDRAB分为A—G 7个型别,分别为19、3、9、3、1、4、5株。A型主要来源于吴江地区的两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吴江第一人民医院和盛泽医院),吴江第一人民医院未发现B、D和E型;E型仅1株,分布在永鼎医院,其余型别散在分布。结论吴江地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基因OXA-23和TEM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并以A、C型为主,呈克隆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基因 多重耐药 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国平 李丽婕 +4 位作者 芦飞 徐保红 剧慧栋 郭玉梅 秦丽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5-58,共4页
对石家庄地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建立石家庄市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分型的数据库,探讨引起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和其他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利用PFGE分型技术对2010至2012年石家庄市的7... 对石家庄地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建立石家庄市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分型的数据库,探讨引起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和其他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利用PFGE分型技术对2010至2012年石家庄市的75株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全基因组分析,DNA酶切图谱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75株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FGE图谱的相似性系数在54%~100%之间,经聚类分析得到45个PFGE型别,6起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由PFGE01型、PFGE02型、PFGE11型、PFGE12型、PFGE15型和PFGE45型引起。建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分型数据库分子型别较多,且存在差异明显的多个克隆系,对石家庄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防控和溯源工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克隆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139群霍乱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孝权 莫自耀 +5 位作者 刘于飞 邓志爱 张欣强 沈纪川 陈守义 王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分析2001-2006年广州地区霍乱暴发、散发事件及外环境监测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的致病相关基因型和PFGE型,追踪菌株的来源和变迁,探讨本地区O139群霍乱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O139群菌株的4种致病相关基因,应用脉冲场... 目的分析2001-2006年广州地区霍乱暴发、散发事件及外环境监测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的致病相关基因型和PFGE型,追踪菌株的来源和变迁,探讨本地区O139群霍乱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O139群菌株的4种致病相关基因,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采用软件Bio Numerics Version4.0对分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广州地区O139群菌株中存在2种致病相关基因型,即A型和C型,18株感染者相关菌株中,除1株外,均为致病相关基因A型;10株珠江水分离株均为致病相关基因C型。28株O139群霍乱弧菌分为20个不同的PFGE型,归为4个聚类群(Ⅰ、Ⅱ、Ⅲ、Ⅳ群)。珠江水中O139群菌株存在PFGE克隆型的多样性。O139群暴发中分离的菌株PFGE型相同或相近,O139群散发疫情中的病例分离株与部分暴发株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PFGE型。结论分子分型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分析O139群霍乱菌株的流行特点,致病相关基因分型可代替噬菌体-生物分型来判断和区分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株与非流行株,从而为霍乱的预防、控制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分子分型 多重PCR 致病相关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157大肠埃希菌食品分离株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毓环 吴春敏 +1 位作者 洪锦春 李闽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掌握福建省E.coliO157∶H7和O157∶H?食品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携带状况、PFGE分型特征、抗生素的药敏谱以及产志贺毒素的E.coliO157∶H7菌株的细胞毒性状况。方法分离菌株经VITEK全自动生化系统鉴定;O157和H7单克隆诊断血清凝集;PCR法... 目的掌握福建省E.coliO157∶H7和O157∶H?食品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携带状况、PFGE分型特征、抗生素的药敏谱以及产志贺毒素的E.coliO157∶H7菌株的细胞毒性状况。方法分离菌株经VITEK全自动生化系统鉴定;O157和H7单克隆诊断血清凝集;PCR法检测O157、H7抗原基因及毒力因子基因;菌株的分型用PFGE方法进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对菌株进行15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对产志贺毒素的分离株用Vero细胞和Cyto Tox 96R○试剂盒进行细胞毒性检测。结果2株E.coliO157∶H7,其O157、H7及Stx2、Hly、eaeA毒力基因均阳性,Stx1基因均阴性;另3株E.coliO157∶H?,其O157基因阳性,H7和Stx1、Stx2、Hly、eaeA毒力基因均阴性;5株菌的PFGE带型各不相同,2株E.coliO157∶H7的同源性较高,达81%;菌株对15种常用抗生素较为敏感,链霉素、甲氧苄啶敏感率稍低为40%,其余敏感率达60%~100%。2株产志贺毒素的菌株对Vero细胞有毒性作用,细菌细胞比位50:1时细胞毒性百分比分别为61.25%和67.80%。结论本省在外环境动物性食品中存在产志贺毒素的E.coliO157∶H7菌株,提示应加强E.coliO157∶H7的监测,预防该菌在本省人间的感染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O157∶H7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药敏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杆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飞利 杨晓光 +4 位作者 郭云昌 付萍 王洪新 李志刚 刘秀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8-180,194,共4页
目的:通过将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应用于乳酸杆菌分型研究,以建立乳酸杆菌PFGE分型的最优方法。方法:针对不同内切酶、酶切浓度、酶切时间、脉冲时间等影响PFGE分型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行优化,使用优化后的条件对乳酸杆菌22株标准菌株... 目的:通过将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应用于乳酸杆菌分型研究,以建立乳酸杆菌PFGE分型的最优方法。方法:针对不同内切酶、酶切浓度、酶切时间、脉冲时间等影响PFGE分型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行优化,使用优化后的条件对乳酸杆菌22株标准菌株进行分型研究。结果:在乳酸杆菌的PFGE分型研究中,选择AscI为内切酶、酶切浓度为30U/150μL、酶切时间为4.5h、脉冲时间为1~15s为PFGE电泳的最优条件,在所分析的22株乳酸杆菌标准菌株中,5种乳酸杆菌的PFGE图谱各不相同,但种内不同株电泳图谱的区别并不稳定。结论:PFGE方法可用于乳酸杆菌的基因分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乳酸杆菌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血清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亚红 王娉 +1 位作者 王玮 陈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2,共5页
对进口食品和国内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分子分型研究,探讨不同来源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及不同分型方法之间的联系。对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69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4种血清型,主要血... 对进口食品和国内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分子分型研究,探讨不同来源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及不同分型方法之间的联系。对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69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4种血清型,主要血清型为1/2a(3a)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分为55种带型,主要型别为GX6A12.CN0018。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分子型别呈现多态性,进口食品分离株和国内食品分离株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血清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瘤菌参比菌株23S rRNA基因数量和定位及其系统发育群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君芳 刘桂荣 +1 位作者 刘树林 贺俊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2-490,共9页
为了明确23S rRNA基因数量和定位是否可更好地揭示根瘤菌参比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I-CeuI酶切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合的方法,对根瘤菌株23S rRNA基因的数量和定位进行分析,并依据其相似性进行聚群.结果显示,根瘤菌参比菌株可聚... 为了明确23S rRNA基因数量和定位是否可更好地揭示根瘤菌参比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I-CeuI酶切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合的方法,对根瘤菌株23S rRNA基因的数量和定位进行分析,并依据其相似性进行聚群.结果显示,根瘤菌参比菌株可聚为19个系统发育群.其中,在属的水平上,13个系统发育群与现行分类群(不包括依据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一致,6个不一致.在种的水平上,现行分类群中同种的根瘤菌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系统发育群.这表明:I-CeuI酶切和PFGE结合的方法能从基因组特征角度对根瘤菌参比菌株进行更加细化的系统发育分类,并使其属种间的同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23S RRNA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脉冲场电泳 I-Ceu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染色体DNA的交变脉冲电泳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翎 李文哲 刘良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52-356,共5页
从水稻完整的细胞核中释放出来的染色体DNA在交变脉冲电泳申表现为一种“240kb单位”的形式。这种单位,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可产生连续分布的大至1500kb的染色体DNA片段。文章讨论了“240kb单位”作为水稻染色体DNA基本结构单位的可能性。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 脱氧核糖核酸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PFGE分子分型
17
作者 高玉斌 赵格 +5 位作者 王君玮 邹明 颜世敢 盖文艳 王琳 王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4期96-100,共5页
为了解我国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状况,利用PFGE分子分型方法,对2017年分离自山东、吉林、新疆、西藏等7个代表性区域的130株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了分子分型研究。结果显示:130株大肠杆菌共分为105个带型,其中33株菌株的图谱... 为了解我国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状况,利用PFGE分子分型方法,对2017年分离自山东、吉林、新疆、西藏等7个代表性区域的130株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了分子分型研究。结果显示:130株大肠杆菌共分为105个带型,其中33株菌株的图谱相似度在90%以上;不同来源菌株的PFGE带型差别较明显,即使是相同来源菌株,PFGE带型差异同样显著,显示了分离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指导我国鸡群大肠杆菌病防控以及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疾病或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追踪溯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子分型 pfge 遗传多样性 流行病学 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志贺菌病原学特征分析
18
作者 郭邦成 刘翔 +5 位作者 郝琼 闫立群 谢明英 景怀琦 王鑫 梁俊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志贺菌菌群分布、药物敏感性情况,并通过同源性分析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菌痢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生化条(API20E)鉴别菌株,用血清玻片凝集鉴定菌型,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应用...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志贺菌菌群分布、药物敏感性情况,并通过同源性分析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菌痢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生化条(API20E)鉴别菌株,用血清玻片凝集鉴定菌型,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进行分子分型,所得结果用BioNumericsV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76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112株,占63.64%,其中福氏2b型52株,占29.55%;宋内志贺氏菌64株,占36.36%。药敏试验显示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氨苄西林、萘啶酸、四环素、利福平;其次为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而敏感性最高药物依次为环丙沙星(CIP)、头孢噻肟和头孢噻吩,其中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谱略显不同;112株福氏志贺菌共分为36个带型,其中,JZXN11.NX06、JZXN11.NX07、JZXN11.NX021、JZXN11.NX0025占所有分型菌株的57.14%,为我省主要的暴发型。64株宋内志贺菌分为21个带型,J16X01.NX0011和J16X01.NX0012为两个主要流行带型,分别占分型菌株的31.25%和15.63%。结论本省志贺菌流行以福氏为主,其中F2b为优势菌型,F4c和宋内氏菌检出率显著增高;志贺菌对氨苄西林(AMP)、四环素(Te)、阿莫西林(AML)和萘啶酸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型别呈现多元化流行特点,流行的优势带型减弱、多种型别并存的复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志贺氏菌 药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动物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史秀杰 郑晓聪 +6 位作者 阮周曦 贾鹏 何俊强 王津津 兰文升 杨锦舜 刘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6期47-53,63,共8页
本研究通过采用核糖体分型R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三种方法,对从水生动物中分离到的5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将59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43个RT型,9个大的聚类群,DI为0.9754;51个PFGE型,13个大的聚类群... 本研究通过采用核糖体分型R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三种方法,对从水生动物中分离到的5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将59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43个RT型,9个大的聚类群,DI为0.9754;51个PFGE型,13个大的聚类群,DI为0.9988;53个ST型,包括107个新的等位基因、46个新的ST型,DI为0.9982。结果显示PFGE的分辨力最高,MLST较PFGE稍低,RT的分辨力最低。总体来看59株副溶血性弧菌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远,从同一年份、同一地区、同类样品中分离到的菌株被分为不同的型,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核糖体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磊 邱景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同源性,为预防CRAB医院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15年8月—2016年11月该院住院患者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62株CRAB药敏结果,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及其流行特征。结...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同源性,为预防CRAB医院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15年8月—2016年11月该院住院患者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62株CRAB药敏结果,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及其流行特征。结果 62株CRAB主要来自痰标本(占88.71%),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均耐药,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25.81%)最低。62株CRAB分为14个不同的型别,分别为A^N型,其中B、D、E、J和M型别仅包含1株菌,其中F型别包含5个亚型,A、G、H和K型别均有3个亚型,C和I型各有2个亚型。对主要的克隆株临床资料进行分析,32株菌(占51.61%)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另有12株菌(占19.35%)分离患者曾入住ICU。结论医院内流行的鲍曼不动杆菌存在外部带入和内部传播两种形式,需加大对其感染控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