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RADS评分诊断不同PSA水平前列腺癌的准确度分析
1
作者 吴翰昌 刘芳 +1 位作者 马超 汪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基础上,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诊断前列腺癌(PCa)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多参数磁共振扫描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目的探讨在不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基础上,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诊断前列腺癌(PCa)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多参数磁共振扫描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取得病理证实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总PSA(t-PSA)、游离PSA(f-PSA)、f-PSA与t-PSA比值(f/t PSA)及PI-RADS评分进行汇总。以穿刺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在不同PSA水平下,PI-RADS评分在PCa诊断中的准确度。结果共计纳入2526例患者,根据PSA水平将患者分为7组:PSA≤4 ng/mL、4 ng/mL<PSA≤10 ng/mL(f/t PSA≥0.16)、4 ng/mL<PSA≤10 ng/mL(f/t PSA<0.16)、10 ng/mL<PSA≤20 ng/mL、20 ng/mL<PSA≤50 ng/mL、50 ng/mL<PSA≤100 ng/mL、>100 ng/mL。在全部患者中,PI-RADS评分≥3分诊断PCa灵敏度达90.0%,优于PI-RADS评分≥4分(灵敏度76.3%)。PSA≤4 ng/mL时,PI-RADS评分≥4分的准确度高于PI-RADS评分≥3分(87.7%vs 64.0%);随着PSA水平的升高,PI-RADS评分≥4分和PI-RADS评分≥3分的诊断准确度逐渐上升并趋同,在50 ng/m<PSA≤100 ng/mL时,两者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0.7%和92.0%。结论在较高PSA水平时,PI-RADS评分诊断PCa的准确度更高,可减少患者的非必要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穿刺活检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mean联合PSAD对PI-RADS≥3分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贝明洁 许竞方 祝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6,107,共7页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3分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8月期间我院行前列腺MRI检查PI-RADS评分≥3分且有病理组织学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选择最高PI-RADS评分且最大病灶的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病灶的ADCmean和表观扩散系数最小值(mi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in)。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csPCa的最佳临床和影像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比较最佳临床和影像预测模型及两者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行DeLong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csPCa患者75例(48.39%),非csPCa患者80例(51.61%)。csPCa组的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PSAD大于非csPCa组,csPCa组的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fPSA和tPSA比值(f/t)、ADCmin、ADCmean均小于非csP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和ROC曲线分析,获得预测csPCa的最佳临床指标为PSAD和影像指标ADCmean,AUC分别为0.846、0.898,PSAD诊断阈值为0.307 ng/mL2,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91.25%,ADCmean诊断阈值为773.5 mm2/s,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5.00%,两者联合模型的AUC高达0.925。DeLong检验比较联合模型与单一模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模型预测csPCa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86.67%和88.75%。结论 ADCmean对PI-RADS≥3分csPCa的预测效能优于ADCmin,与PSAD的联合模型能进一步提高对PI-RADS≥3分csPCa的预测价值,对临床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AD及mp-MRI的联合模型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辛建英 张文轩 +3 位作者 韩雨 巩平 徐爱霞 王锡臻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6,141,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联合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在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诊断中的价...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联合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在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疑诊为PCa并取得病理结果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均行mp-MRI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检测。根据病理及Gleason评分,将患者分为csPCa和非csPCa两组,比较两组间PSAD和mp-MR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开始强化时间(T0)、短暂增强时间、流入速率(wash in rate,WIR)等参数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联合诊断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参数及构建模型诊断csPCa的效能。结果csPCa组的ADC、T0低于非csPCa组,WIR、PSAD、短暂增强时间高于非csPC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D、ADC、WIR单独诊断csPCa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02(0.829~0.952)、0.890(0.814~0.942)、0.812(0.724~0.882),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临床诊断界值分别为0.47 ng/(mL·cm^(3))、0.82×10-3 mm^(2)/s、50.33 s^(-1),敏感度分别为79.1%、67.4%、100.0%,特异度分别为100.0%、100.0%、54.8%。PSAD、ADC、WIR任意两参数(WIR+PSAD、ADC+PSAD、WIR+ADC)及多参数(WIR+PSAD+ADC)联合诊断csPCa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9(0.862~0.970)、83.7%、96.8%;0.940(0.877~0.977)、90.7%、91.9%;0.935(0.870~0.974)、79.1%、95.2%;0.955(0.896~0.986)、90.7%、91.9%。ROC曲线对比分析显示WIR+PSAD+ADC、ADC+PSAD、WIR+ADC联合模型与ADC、WIR单参数诊断csPCa的AU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IR+PSAD联合模型与WIR单独诊断csPCa的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AD联合mp-MRI对csP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主要指标构建的诊断模型可用于预测cs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成像的PI-RADS v2.1评分联合PSAD对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陈维娟 赵飞 +3 位作者 李新红 王志岗 苏贝贝 马妮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99,10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1,PI-RADS v2.1)评分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 目的探讨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1,PI-RADS v2.1)评分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对移行带前列腺癌(transitional zone prostate cancer,TZ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资料,分为TZPCa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依据PI-RADS v2.1评分对MRI图像进行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SA,fPSA)与tPSA的比值(fPSA/tPSA)、PSAD及PI-RADS v2.1评分等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PI-RADS V2.1、PSAD及联合诊断对TZPCa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tPSA、fPSA/tPSA、PSAD与PI-RADS v2.1评分在TZPCa组与B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ADS v2.1评分、PSAD是TZPCa的独立预测因子;PI-RADS v2.1评分、PSAD及联合模型诊断TZPCa的AUC分别为0.91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64~1.000],0.812(95%CI:0.702~0.921),0.952(95%CI:0.903~1.000),联合模型诊断效能最优。结论PI-RADS v2.1评分联合PSAD提高了对TZPCa的诊断价值,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对减少前列腺癌过度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继燊 谢玉洁 +2 位作者 杨婷 焦举 何朝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7,共7页
【目的】评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基于PSMA PET/CT检查的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155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前的PSMA PET/CT图像和... 【目的】评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基于PSMA PET/CT检查的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155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前的PSMA PET/CT图像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PRIMARY评分作为PSMA PET/CT诊断前列腺癌的标准化评估方法,比较不同PRIMARY评分筛选前列腺穿刺患者的活检阳性率、漏诊患者比例及避免活检患者比例。使用ROC曲线分析PSA及其衍生指标,选出最适合与PRIMARY评分联合应用的补充筛查指标,评估两者联用对降低漏诊患者比例的效果。【结果】PRIMARY评分1~5分的病例中前列腺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5.8%(3/19),17.1%(7/41),50%(12/24),95.2%(20/21),98%(49/50)。以PRIMARY评分3~5分作为筛选策略的活检阳性率为85.3%,避免活检患者比例为38.7%,漏诊率为11%。以PSA密度>0.15 ng/(mL·cm³)作为辅助筛选标准,能有效检出PRIMARY评分1~2分病例中的前列腺癌患者,与PRIMARY评分3~5分筛选策略联合应用,可使活检漏诊率降低至2.2%。【结论】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PSMA PET/CT应用于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的筛选策略,即对PRIMARY评分3~5分或PRIMARY评分1~2分但PSA密度>0.15 ng/(mL·cm³)的患者进行活检。该综合策略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同时显著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穿刺 前列腺癌 PET/CT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前列腺癌诊疗的PSMA靶向放射性小分子探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谢佺 周雨萱 +3 位作者 蔡舒玥 彭莹 邱玲 林建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男性身体健康。自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被证实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标志物,PSMA靶向放射性药物在前列腺癌诊治中取得显著进展,有效提高了前列...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男性身体健康。自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被证实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标志物,PSMA靶向放射性药物在前列腺癌诊治中取得显著进展,有效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灵敏度与治疗效果。文章就近年来PSMA靶向放射性分子探针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探针结构设计理念并总结临床经验,以期对前列腺癌放射性诊疗分子探针的开发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分子探针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1007 PET/CT对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睿妍 罗量 +3 位作者 常儒玺 王博 高俊刚 段小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0,共5页
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PET/CT在前列腺癌(PCa)精准诊疗方面应用逐渐增多,本研究旨在探索18 F-PSMA-1007 PET/CT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切缘阳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7月... 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PET/CT在前列腺癌(PCa)精准诊疗方面应用逐渐增多,本研究旨在探索18 F-PSMA-1007 PET/CT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切缘阳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7月至2023年8月经病理证实且行PR术的PCa患者共173例,术前均行^(18)F-PSMA-1007 PET/CT全身显像,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切缘阴性组83例和切缘阳性组90例,比较组间年龄、SUVmax、SUVmean、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PSA密度(PSAD)、前列腺体积、Gleason评分和临床T分期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切缘阴性组的术前tPSA(Z=-3.252,P=0.001)、SUVmax(Z=2.531,P=0.011)和临床T分期(P=0.018)均低于切缘阳性组。PSAD(OR=3.492,95%CI:1.095~11.133,P=0.035)、SUVmax(OR=1.036,95%CI:1.003~1.070,P=0.034)和临床T分期(OR=3.364,95%CI:1.117~10.133,P=0.045)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8)F-PSMA-1007 PET/CT对于PCa患者RP术后切缘阳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高PSAD、高SUVmax和高临床T分期是预测PR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为PCa患者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PCa)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PET/CT 切缘阳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SA/TPSA与PSAD在PSA灰区患者中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5
8
作者 牛越 徐勇 +2 位作者 张志宏 李双辉 冯国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303-4305,共3页
目的:比较FPSA/TPSA、PSAD在PSA灰区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TPSA在4~10ng/mL之间的415例患者,测定其血清TPSA、FPSA,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所有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53例前列腺癌(PCa... 目的:比较FPSA/TPSA、PSAD在PSA灰区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TPSA在4~10ng/mL之间的415例患者,测定其血清TPSA、FPSA,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所有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53例前列腺癌(PCa)及362例前列腺增生(BPH)。计算FPSA/TPSA、PSAD,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FPSA/TPSA、PSAD在灰区诊断PCa的价值。结果:PCa组的FPSA/TPSA较BPH组降低(P<0.001),PCa组的PSAD较BPH组升高(P<0.001)。TPSA、FPSA/TPSA、PSAD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PSAD>FPSA/TPSA>TPSA。当FPSA/TPSA和PSAD临界值分别为0.16和0.15时,诊断P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1%和60.2%,66.0%和87.0%。结论:FPSA/TPSA、PSAD的测定能显著提高灰区PC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PSAD诊断价值高于FPSA/TP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游离psa/总psa psa密度 前列腺癌 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56
9
作者 钟华 郭燕丽 +4 位作者 张丰 覃折波 陈凯旋 李锐 华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在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经直肠超声检查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在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经直肠超声检查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62例,病例来源于2005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超声诊断科检查的3 874例前列腺疾病门诊患者,年龄(68.5±13.5)岁,分析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图像特征分型及其PSA值的分布情况。结果前列腺癌的经直肠超声图像特征可分为隐匿型、结节型、弥漫浸润型及弥漫浸润伴结节型,且弥漫浸润型和弥漫浸润伴结节型各自与前两种(隐匿型和结节型)之间的PS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隐匿型和结节型之间以及弥漫浸润型和弥漫浸润伴结节型组别之间的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SA值结合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对于前列腺癌(尤其是隐匿性和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癌 活检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超声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SA含量及前列腺PSA密度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金秋龙 郭建锋 +3 位作者 郑凯 顾华芸 严禹 周轶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6-62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检出率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的关系。方法对134例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5区13针系统穿刺活检。根据PSA水平分为PSA≤4ng/ml组(7例)、4...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检出率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的关系。方法对134例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5区13针系统穿刺活检。根据PSA水平分为PSA≤4ng/ml组(7例)、4ng/ml<PSA<15ng/ml组(48例)及PSA≥15ng/ml组(79例)。测量并计算前列腺体积(PV)及PSAD,分析前列腺癌检出率及不同PSA、PSAD水平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PV及PSAD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癌总检出率为50.75%(68/134),前列腺患者共68例(前列腺癌组),非前列腺癌患者共66例(非前列腺啊组)。PSA≤4ng/ml、4ng/ml<PSA≤15ng/ml及PSA>15ng/ml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14.29%(1/7)、20.83%(10/48)及72.15%(5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4ng/ml时前列腺癌检出率随着PSA值的增高而上升。134例患者PSAD值为(1.09±1.72)ng/(ml·cm3),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5.59%(65/68),特异度为51.52%(34/66),阳性预测值67.01%(65/97),阴性预测值为32.99%(32/97)。4ng/ml<PSA≤15ng/ml组中,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0.00%(8/10),特异度为71.05%(27/38),阳性预测值为42.11%(8/19),阴性预测值为57.89%(11/19)。前列腺癌组PSA及PSAD值均高于非前列腺癌组(P均<0.05),PV小于非前列腺癌组(P<0.05)。4ng/ml<PSA≤15ng/ml组中,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及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患者PSAD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0.05)。结论血清PSA及PSAD均与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有关,PSA>15ng/ml应行穿刺活检,PSAD对4ng/ml<PSA≤15ng/ml的患者是否应行穿刺活检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穿刺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评估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及其与PSA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贝 王玮 +3 位作者 宦怡 赵海涛 崔光彬 白建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DWI表现和ADC值的变化情况及其与PSA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PCa患者测量治疗前后ADC值、PSA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患者治疗前后ADC值分别为(0.8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DWI表现和ADC值的变化情况及其与PSA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PCa患者测量治疗前后ADC值、PSA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患者治疗前后ADC值分别为(0.82±0.18)×10-3 mm2/s、(1.13±0.35)×10-3 mm2/s,PSA分别为(418.89±1505.71)ng/ml、(330.68±1092.2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a患者治疗前后ADC值与PSA呈负相关(r=-0.763,P<0.0001)。结论单纯依靠PSA难以全面评估PCa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DWI可作为治疗监测与疗效评估手段,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联合直肠指检及血清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易强 王庆伟 +7 位作者 车英玉 张玉瑞 袁璞 杨小明 李琦 杨阳 师磊 宋东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548-155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联合直肠指检(DRE)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血清PSA异常84例男性患者行前列腺MRS和DRE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再分析MRS联合DRE及不同水平PSA(低危组4 ng/ml<PSA<1...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联合直肠指检(DRE)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血清PSA异常84例男性患者行前列腺MRS和DRE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再分析MRS联合DRE及不同水平PSA(低危组4 ng/ml<PSA<10 ng/ml,中危组10 ng/ml≤PSA≤20 ng/ml和高危组PSA>20 ng/ml)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和准确度(AR)。结果病理证实前列腺癌41例、非前列腺癌43例(良性增生41例,炎症1例,结核1例)。单纯MRS诊断前列腺癌的Se、Sp和AR分别为85.4%、83.7%和84.5%,与病理诊断有统计学一致性(K=0.69,P<0.05);MRS联合PSA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诊断的Se、Sp和AR分别为75.0%、90.0%和84.4%,66.7%、73.3%和71.4%,95.7%、87.5%和93.5%;MRS联合DRE诊断Se、Sp和AR分别为88.9%、87.5%和88.6%;MRS同时联合PSA高危组及DRE诊断Se、Sp和AR分别增加至95.7%、100%和9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诊断前列腺癌具有无创和简便优点,其联合直肠指检及PSA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成像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直肠指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RS与血清PSA、PSAD相关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飞宇 王霄英 +3 位作者 丁建平 周良平 肖江喜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S特征与血清PSA浓度及PSAD的相关性。方法  18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 ,在中央区设定兴趣区后利用 3DMRS测定各兴趣区 (Cho +Cre) /Cit的比值 ,计算出每位患者中央区 (Cho +Cre...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S特征与血清PSA浓度及PSAD的相关性。方法  18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 ,在中央区设定兴趣区后利用 3DMRS测定各兴趣区 (Cho +Cre) /Cit的比值 ,计算出每位患者中央区 (Cho +Cre) /Cit比值的平均值 ,与其血清PSA浓度及PSA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o +Cre) /Cit比值和血清PSA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r =-0 .14 0 ) ,无统计学意义 (P =0 .5 81>0 .0 5 ) ,与PSAD也呈负相关关系 (r =-0 .494)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3 7<0 .0 5 )。结论  (Cho +Cre) /Cit比值较低的BPH患者往往伴有较高的PSA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抗原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基因启动子中一个与雄激素调节相关的序列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建业 庞维秋 +2 位作者 王鑫 张莲英 茹炳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8-232,共5页
人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基因的表达受雄激素的调节 ,其雄激素应答元件 (ARE)位于-1 70附近 .为了确定雄激素对该基因的诱导作用是否受ARE上游序列的影响 ,把PSA启动子区的不同长度的天然的和变异的DNA片段分别与报告基因CAT相连 ,构建... 人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基因的表达受雄激素的调节 ,其雄激素应答元件 (ARE)位于-1 70附近 .为了确定雄激素对该基因的诱导作用是否受ARE上游序列的影响 ,把PSA启动子区的不同长度的天然的和变异的DNA片段分别与报告基因CAT相连 ,构建了不同的 pBLCAT3 PSA质粒 .用它们转染人前列腺肿瘤细胞PC 3.结果表明 1 5bp的RF1 5序列 ( -34 0~ -32 6)的缺失和变异可显著降低雄激素的诱导作用 .区带转移测定表明人前列腺肿瘤细胞LNcap和PC 3中的某些核内调节蛋白可与RF1 5结合 ,而且其结合能力受Zn2 +的影响 .这些结果表明RF1 5可能是PSA启动子中的一个新的附属调节元件 .与之结合的调节蛋白可能是通过与雄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促进雄激素对PSA基因的诱导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基因 雄激素 启动子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与术前血清PSA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吕志勇 吴志辉 吴小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与术前血清PS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威尔斯亲王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4-臂daVinci S-HD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施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100例前列腺癌患...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与术前血清PS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威尔斯亲王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4-臂daVinci S-HD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施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探讨根治术后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与术前血清PSA的相关性。结果患者PSA值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382,P<0.01),PSA值越高,Gleason评分值越高。PSA值与病理分期无明确的相关性(r=-0.073,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血清PSA与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有关,与病理分期无明确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GLEASON评分 病理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AM联合TPSA、FPSA/T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施梦丽 杨萍 +4 位作者 杨洋 孙永敏 吕春歌 李晶 曹秋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联合TPSA、FPSA/T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前列腺癌组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BPH组)58例、正常对照组67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中TAM、TPSA、FPSA的含量并计算FPSA/TPSA的...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联合TPSA、FPSA/T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前列腺癌组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BPH组)58例、正常对照组67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中TAM、TPSA、FPSA的含量并计算FPSA/TPSA的比值。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FPSA、TAM均高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FPSA/TPSA则低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BPH组TPSA、FPS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血清TPSA>4.0μg/L,FPSA/TPSA<0.16,TAM>95U/mL为临界值时,TPSA、FPSA/TPSA、TAM、TAM+TPSA、TAM+FPSA/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69.6%),(80.0%、80.8%),(84.0%、82.4%),(96.0%、88.0%),(94.0%、86.4%),且血清TAM联合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结论:血清TAM联合TPSA可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肿瘤相关物质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PSAD、f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定海 徐刚 +1 位作者 胡少龙 张林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测定16例前列腺癌(PCa)和33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显示PSAD对PCa诊断敏... 目的:测定16例前列腺癌(PCa)和33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显示PSAD对PCa诊断敏感度高而特异阳性预测值低,而PSAD及fPSA/tPSA比值(即参数百分率)是提高PCa和BPH鉴别诊断阳性率的一种较好指标。结论:本实验结果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psa psaD Fps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F/T值与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彬 陆叶 +1 位作者 陆明 朱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85例,检测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及PSAD,...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85例,检测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及PSAD,探讨穿刺诊断前列腺癌(PCa)最佳的PSA、F/T值与PSAD值。结果:以PSA>15ng/ml为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68.5%,阳性预测值为58.6%;在PSA<15ng/ml区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与PCa组间PSA差别无显著性(t=0.018,P>0.05),此时两组间F/T值及PSAD比较,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137、3.158,P<0.01)。F/T值取0.16,PSAD取0.35ng/(ml·cm3)时,F/T值及PSAD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PSA>15ng/ml时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在PSA<15ng/ml时联合应用F/T值和(或)PSAD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穿刺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硒通过下调AR及PSA抑制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丽娟 葛贺 +5 位作者 安丽萍 孙新 郭鹏 刘杰 林珈羽 刘艳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57-1965,共9页
目的:探讨甲基化硒酸(MSA)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SC)延缓裸鼠去势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LNCaP细胞与不同浓度的MSA共培养,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MSA对细胞生... 目的:探讨甲基化硒酸(MSA)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SC)延缓裸鼠去势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LNCaP细胞与不同浓度的MSA共培养,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MS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雄激素受体(AR)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表达,免疫荧光和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用BALB/c-nu/nu雄性裸鼠构建LNCaP细胞源性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直径达5 mm时,动物手术去势。将动物分为对照(mock)组(给予生理盐水200μL)和MSC组(给予5μg/gMSC),灌胃治疗,连续给药16周,监测肿瘤生长情况,ELISA法检测PSA的分泌规律,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AR、PSA和STAT3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mock组比较,MSA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LNCaP细胞生长,其抑制率可达65.32%±12.11%。MSA促进癌细胞凋亡,最大凋亡率为52.80%±2.87%,同时下调AR、PSA及STAT3的表达(P<0.05)。去势后MSC组的肿瘤复发时间延后,肿瘤生长速度减慢,同时下调前列腺癌移植瘤AR、PSA及STAT3表达(P<0.05)。结论:MSA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长,MSC延缓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其机制与下调AR、PSA及STAT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硒酸 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前列腺癌 雄激素受体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PSA单链抗体复合探针对前列腺癌的靶向显像和治疗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月东 崔大祥 +7 位作者 宦怡 李智铭 刘贺亮 宋华 刘彬 杜彤 高峰 贺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 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段(ScFv)桥联制备成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应用高分辨电镜、荧光光谱仪与磁强度计进行鉴定。将FMCNPs-ScFv与前列腺癌LNCaP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进入癌细胞的靶向性;采用MTT法评价复合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建立裸鼠前列腺癌细胞移植模型,进行免疫组化和病理学鉴定;荷前列腺癌裸鼠尾静脉注射复合纳米探针,采用荧光成像系统观察纳米探针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消除过程;利用核磁共振观察复合纳米探针肿瘤靶向显像效果;给予体外磁场照射(100W功率)30min,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细胞培养实验显示复合纳米探针能够进入前列腺癌细胞质;在显像浓度范围内复合纳米探针细胞毒性很低,不影响细胞增殖。成功制备裸鼠前列腺癌模型。荧光成像系统显示复合纳米探针快速地在裸鼠各重要器官分布,并逐渐集中于肿瘤部位;核磁共振显示纳米探针在24h内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癌图像;体外磁场照射4d后,注射复合纳米探针的裸鼠肿瘤组织生长显著慢于对照裸鼠的肿瘤组织(P<0.05)。结论:制备的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能有效地靶向前列腺癌组织,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核磁共振成像,也能用于体外磁场作用下的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 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单链抗体 纳米探针 核磁共振成像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