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轴波导TE11模衰减和功率容量特性研究
1
作者 焦一嵩 杜彪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602,共7页
针对双频/多频段同轴馈源对低损耗和高功率容量的需求,利用微扰法,基于同轴波导第一高次模TE11模的矢量模函数,导出了同轴TE11模的衰减常数与功率容量的计算公式。本文计算结果与商业软件HFSS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方法和公式的... 针对双频/多频段同轴馈源对低损耗和高功率容量的需求,利用微扰法,基于同轴波导第一高次模TE11模的矢量模函数,导出了同轴TE11模的衰减常数与功率容量的计算公式。本文计算结果与商业软件HFSS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方法和公式的正确性。同时,研究了同轴波导TE11模衰减常数和功率容量与同轴波导内外径比的关系。对于几种典型双频段共用的应用情况,基于损耗最小、功率容量最大和综合性能最优原则,分别给出了同轴馈源输入端内外径比初始参数的选取准则,为双频/多频段同轴馈源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波导 TE11模 衰减常数 功率容量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内含颗粒耗散介质中的声波衰减特性研究
2
作者 任国辉 姜根山 +1 位作者 刘月超 许伟龙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7,共9页
为了研究含颗粒耗散介质对可听声波的衰减机理,以电站锅炉炉膛为研究对象,在比较边界层厚度与颗粒半径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边界层厚度下的声衰减计算公式。根据边界层理论进行数值分析,讨论了不同边界层厚度下声衰减系数随颗粒体积分数... 为了研究含颗粒耗散介质对可听声波的衰减机理,以电站锅炉炉膛为研究对象,在比较边界层厚度与颗粒半径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边界层厚度下的声衰减计算公式。根据边界层理论进行数值分析,讨论了不同边界层厚度下声衰减系数随颗粒体积分数、声频率、颗粒粒径、烟气温度和烟气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薄边界层下的声衰减主要源于烟气媒质吸收和散射衰减,中边界层和厚边界层下的声衰减主要源于颗粒介质表面边界层的能量损失;声衰减系数随着颗粒体积分数、声频率和烟气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烟气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该研究为粉尘浓度的在线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声传播特性 声衰减系数 气固两相流 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与动载耦合作用下砂岩的动力学性能及裂纹扩展规律
3
作者 何世静 汪漫 +4 位作者 焦玉勇 刘文连 许汉华 眭素刚 胡小悦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高寒地区矿山岩质边坡工程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常年受冻融侵蚀、开采爆破及地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制约了矿山资源的安全高效生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矿山岩质边坡岩体在冻融及动载耦合作用下的损伤劣化机理... 高寒地区矿山岩质边坡工程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常年受冻融侵蚀、开采爆破及地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制约了矿山资源的安全高效生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矿山岩质边坡岩体在冻融及动载耦合作用下的损伤劣化机理,本文通过制备矿区砂岩试样,基于冻融循环试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等手段对高寒地区岩石在冻融及动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砂岩试样的动态峰值应力和动弹性模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应变峰值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同时在线弹性阶段,应力-应变曲线斜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②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砂岩试样y向应变集中区的分布决定了试样在破坏过程中初始裂纹和次生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同时位移云图和监测点位移的正负可以判断裂缝发生的位置及裂纹长度变化。该研究结论可为高寒地区岩体工程在冻融、动载等灾害防治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动力学特性 裂纹扩展规律 冻融循环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 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边坡体爆破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启月 肖宇航 +1 位作者 魏快快 徐恒阳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500,共10页
针对洪山露天边坡体爆破振动响应问题,结合引入高程差H的二元回归爆破振动速度衰减模型,开展了实测爆破振速峰值(PPV)分析和爆破振速衰减规律预测,分析了露天边坡体爆破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振速峰值方面,自由面数量越多,PPV越小,其中... 针对洪山露天边坡体爆破振动响应问题,结合引入高程差H的二元回归爆破振动速度衰减模型,开展了实测爆破振速峰值(PPV)分析和爆破振速衰减规律预测,分析了露天边坡体爆破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振速峰值方面,自由面数量越多,PPV越小,其中,单自由面条件下的PPV远大于双自由面和三自由面条件下的PPV;|H|相同时,正高程条件下的PPV大于负高程下的PPV;露天边坡体存在明显的爆破振动高程放大效应,放大系数随|H|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水平爆源距的增大而减小。在振速衰减规律方面,高程差对切向方向的速度影响较大,高程效应明显;自由面数量越多,爆破振动速度衰减曲面越平缓;引入高程差的二元回归爆破振速衰减模型比传统一元萨氏回归模型更能有效预测爆破振速衰减规律,相对平均误差为12.3%~15.4%,其中单自由面矢量和的相对平均误差仅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边坡体 振动特性 高程效应 自由面 衰减规律 萨道夫斯基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放电的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层间间隙放电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增杰 赵显峰 +3 位作者 张学明 李坚 刘剑明 孙永鑫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为提高绕组层间间隙放电故障诊断的可靠性,以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通过局部放电诊断层间间隙放电时的影响因素。首先通过离线试验、在线试验、模拟试验方法获取绕组多放电源叠加时的层间间隙放电局放特征,然后通过线棒... 为提高绕组层间间隙放电故障诊断的可靠性,以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通过局部放电诊断层间间隙放电时的影响因素。首先通过离线试验、在线试验、模拟试验方法获取绕组多放电源叠加时的层间间隙放电局放特征,然后通过线棒模拟电气传导衰减,结合发电机绕组结构、检测距离,分析检测距离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绕组层间的间隙放电有独立特征,在其PRPD模式图中脉冲分布呈悬浮状且具有对称的正负极性,脉冲峰值位于45°和225°前后,两相中一相的正负极性脉冲峰值同时向右偏离45°和225°,另一相的正负极性脉冲峰值同时向左偏离45°和225°;当绕组结构不同时,放电间隙分布和汇流环长度也不同,由此造成的检测距离差异对局部放电信号幅值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如果只考虑电气传导,检测距离每增大1 m,局部放电幅值平均衰减约10%,当只有距离较近的一相能检测到间隙放电时相间分析方法失效;即使绕组中同时存在多个放电源和间隙放电也可以通过间隙放电PRPD模式图的悬浮特征识别层间间隙放电;检测量程对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有影响,当大量程全局图谱完整但局部模式相互重叠时无法识别具体故障,当小量程全局图谱不完整但局部模式图清晰时可识别具体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层间间隙放电 PRPD 传播衰减 绕组结构 悬浮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累积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褚怀保 叶红宇 +2 位作者 杨小林 梁为民 余永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为进一步揭示基于损伤累积的爆破振动波传播与衰减规律,设计混凝土试块进行损伤累积及爆破振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测点损伤值随爆破次数增加持续增大,中远区测点损伤有初期缓增及后期突增两阶段;测点单次爆破振动速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为进一步揭示基于损伤累积的爆破振动波传播与衰减规律,设计混凝土试块进行损伤累积及爆破振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测点损伤值随爆破次数增加持续增大,中远区测点损伤有初期缓增及后期突增两阶段;测点单次爆破振动速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小,近区测点振动速度减小较中、远区测点快;测点爆破振动速度随爆破次数增加总体减小,且爆源近区减小较快,中远区呈小幅度缓慢减小;随爆破次数继续增大各测点振动速度存有突增过程,且衰减系数α增加缓慢,K值减小,两者均存在小幅度畸变过程;多次爆破时确定振动安全阈值及爆破振动波传播衰减规律(K、α值)时应充分考虑损伤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累积 爆破振动 传播与衰减规律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国利 单平 +3 位作者 袁鹏 郝艳捧 李彦明 郑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6-28,共3页
分析了变压器中局部放电激发的超高频电磁波在油 -隔板复合绝缘中的传播特性 ,讨论了变压器箱体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 ,超高频局放电磁波在油 -隔板复合绝缘中传播时会产生一定的衰减 ,但对电磁波的接收影响不大 ;变... 分析了变压器中局部放电激发的超高频电磁波在油 -隔板复合绝缘中的传播特性 ,讨论了变压器箱体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 ,超高频局放电磁波在油 -隔板复合绝缘中传播时会产生一定的衰减 ,但对电磁波的接收影响不大 ;变压器箱体可引起电磁波的严重衰减 ,大大降低检测灵敏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超高频电磁波 传播特性 电力变压器 隔板 绝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动波在煤岩介质中传播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彪 陆菜平 +2 位作者 窦林名 刘辉 杜斌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47-253,共7页
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的Dynamic模块,将井下实测的一次冲击矿压信号作为震源,模拟研究了冲击震动波在不同煤岩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①震动波在煤岩层中的衰减与传播距离呈乘幂关系,且垂直方向的衰减指数要大于水平方... 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的Dynamic模块,将井下实测的一次冲击矿压信号作为震源,模拟研究了冲击震动波在不同煤岩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①震动波在煤岩层中的衰减与传播距离呈乘幂关系,且垂直方向的衰减指数要大于水平方向的衰减指数。②弱岩层结构对震动波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能量衰减作用,岩性越弱,厚度越大,震动波的衰减越显著。③弱岩层结构距离巷道顶板越近,对震动波的衰减效果越明显。此外,通过现场工程实践验证了震动波在弱岩层结构中传播的衰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震动波 衰减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隧道中的多波模传播特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霍羽 徐钊 郑红党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5-1230,共6页
分别推导出矩形隧道内多模式电磁波综合作用下的隧道壁反射衰减公式,以及由隧道壁粗糙度、倾斜度引起的散射衰减公式,建立了多波模传输理论。据此分析的电磁波传播特性显示:频率越高,高次模的影响越大,隧道壁粗糙度和倾斜度的影响亦随... 分别推导出矩形隧道内多模式电磁波综合作用下的隧道壁反射衰减公式,以及由隧道壁粗糙度、倾斜度引起的散射衰减公式,建立了多波模传输理论。据此分析的电磁波传播特性显示:频率越高,高次模的影响越大,隧道壁粗糙度和倾斜度的影响亦随之增大;且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的衰减值之差逐渐减小,收敛在稳定值。所得结论与传统只分析基模衰减公式的电磁波传输理论相比,更接近于实际测量数据和几何光学的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传播 多波模 衰减 传播特性 矩形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爆炸冲击波在单向分叉管道内的传播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贾智伟 许胜铭 景国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55,共5页
为研究瓦斯爆炸冲击波在单向分叉管道内的传播规律,建立瓦斯爆炸试验管道系统,进行瓦斯爆炸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单向分岔管道分岔前的超压、分岔角度对管道内冲击波传播的影响。所得研究结论是:管道分叉角度不变时,冲击波超压越大,... 为研究瓦斯爆炸冲击波在单向分叉管道内的传播规律,建立瓦斯爆炸试验管道系统,进行瓦斯爆炸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单向分岔管道分岔前的超压、分岔角度对管道内冲击波传播的影响。所得研究结论是:管道分叉角度不变时,冲击波超压越大,直线管道超压衰减系数和支线管道超压衰减系数越大。冲击波超压不变时,增大单向分叉管道角度,支线管道冲击波超压衰减系数变大,直线管道衰减冲击波超压系数变小,体现了支线和直线管道内冲击波的分流作用;支线管道的分叉角度越大,对直线管道的分流作用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衰减系数 分流作用 冲击波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过程中壤质黏土干缩裂缝的开闭规律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文杰 张展羽 +2 位作者 王策 朱文渊 陈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6-132,共7页
为研究干湿循环过程中农田土壤干缩裂缝的开闭规律,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壤质黏土干湿循环过程中土壤干缩裂缝网络几何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土壤含水率随试验时间的变化经历3个阶段。增... 为研究干湿循环过程中农田土壤干缩裂缝的开闭规律,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壤质黏土干湿循环过程中土壤干缩裂缝网络几何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土壤含水率随试验时间的变化经历3个阶段。增湿过程中,含水率达到45%时裂缝完全闭合;裂缝面积率、长度密度、面积周长比与连通性指数分别在含水率增加到30%、32%、30%、35%时开始迅速减小。裂缝开裂与闭合是2个不可逆的过程。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率和凋萎系数时裂缝几何参数统计表明,大多数裂缝面积在0~30 mm2之间,长度在0~40 mm之间。从田间持水率干燥到凋萎系数的过程中,裂缝面积与长度的频数分布均显著变化,从凋萎系数增湿到田间持水率的过程中,频数分布几乎没有变化。土壤含水率为凋萎系数时,干燥过程与增湿过程面积、长度的频数分布差异较小,而为田间持水率时差异明显。该成果有助于土壤干缩裂缝开闭机理及裂缝优先流的研究,为基于裂缝网络的精量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裂缝 含水率 干湿循环 开闭规律 几何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组合体界面效应与渐进失稳特征试验 被引量:46
12
作者 杨科 刘文杰 +3 位作者 窦礼同 池小楼 魏祯 付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91-1700,共10页
煤岩体组合特征决定着煤和岩石组合形成整体结构的变形失稳,为分析煤岩高比对煤岩组合体受载时力学特性、能量转化规律与失稳破坏特征的影响,制作了3种高比的“岩-煤-岩”(RCR)组合试件,开展了煤岩组合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和PFC2D数值模... 煤岩体组合特征决定着煤和岩石组合形成整体结构的变形失稳,为分析煤岩高比对煤岩组合体受载时力学特性、能量转化规律与失稳破坏特征的影响,制作了3种高比的“岩-煤-岩”(RCR)组合试件,开展了煤岩组合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和PFC2D数值模拟试验,并基于RCR组合体声发射信号和宏观破坏特征分析,获得了组合体界面效应影响下的渐近失稳特征和声发射能量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岩组合体的损伤破坏表现出渐近非连续特征,损伤破坏首先在煤岩组合体的煤体中发生、发展,煤体裂纹发育至煤岩交界面时被阻隔,受煤岩组合体界面效应的影响和裂纹尖端强应力链的持续集聚,裂纹最终从煤体扩展至岩石中煤岩组合体发生整体性瞬时破坏;随煤岩高比增大,组合体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宏观起裂破坏时间和瞬时失稳破坏时间均呈降低趋势且瞬时破坏时动力显现也逐渐被弱化。由于RCR组合体结构和弹性储能的差异性,导致裂纹在煤岩组合体中的扩展能力、速度和角度不同,进而组合体呈现出不同的破坏形态,但组合体破坏形式具有相似性,其中煤体以剪切破坏为主,顶底板砂岩以劈裂破坏为主。在煤岩组合体渐进破坏过程中煤体的破坏诱导了顶底板砂岩的破坏,而砂岩的破坏加剧了煤体的损伤破坏程度和瞬时破坏时动力显现强度,形成了煤体砂岩破坏互馈机制。RCR组合体受载时声发射信号有明显的时段性特征,当RCR组合体发生整体失稳时,声发射信号频率较低,声发射能量值达到历史最大,根据煤岩组合体声发射前兆信息的时频、时空规律性特征可对煤岩动力灾害孕育与发生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煤岩动力灾害的精准感知与超前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转化规律 界面效应 裂纹扩展 渐进非连续破坏特征 失稳破坏机理 动力灾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眼环境影响钻柱信道的声波传播效果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永旺 管志川 +3 位作者 王庆 李致远 都振川 邱维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8-63,共6页
研究井眼环境因素对钻柱中声波传播的影响规律不仅是实现井下信息声波传输技术的基础,也关系到井下信息声波传输技术载波的选取及中继装置的设计安装。为此,设计了用于测试声波在钻柱信道中传输及衰减特性的试验装置,开展了井壁性质、... 研究井眼环境因素对钻柱中声波传播的影响规律不仅是实现井下信息声波传输技术的基础,也关系到井下信息声波传输技术载波的选取及中继装置的设计安装。为此,设计了用于测试声波在钻柱信道中传输及衰减特性的试验装置,开展了井壁性质、井眼内循环介质对声波传播的影响试验,分析了钻柱与井壁的接触状态及循环介质对钻柱声传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井眼环境主要影响声波在钻柱中的衰减,基本不影响通阻带分布规律;②随着井壁硬度的增加,声波衰减减小;③随着钻柱与井壁支撑点的增加,声波衰减加剧,但通阻带的位置和宽度变化不明显;④液体循环状态下的声波辨识效果弱于液体静止状态,有液体存在的声波辨识效果弱于气体状态。在井下信息声波传输系统载波选择及中继器位置确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井眼环境引起的声波衰减,而基本不用担心其引起的频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传播 影响规律 井眼环境 传输效果 钻柱信道 衰减特性 井下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微地震波传播与衰减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雷文杰 李金雨 云美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91-1497,共7页
为分析采动地震波煤岩响应及其波场特性,构建顶板岩层和煤层2种传播介质接收采动地震波的多通道微震监测系统,研究2种介质采动地震波的传播和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顶板岩层接收到采动地震波的平均波速、加速度均高于煤层,2种介质中... 为分析采动地震波煤岩响应及其波场特性,构建顶板岩层和煤层2种传播介质接收采动地震波的多通道微震监测系统,研究2种介质采动地震波的传播和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顶板岩层接收到采动地震波的平均波速、加速度均高于煤层,2种介质中的地震波加速度均与爆破装药量成正相关,与传播距离、介质密度负相关。采动微地震波能量、信号时长随传播距离分别呈指数、线性衰减,近爆心处煤层传播微地震波能量、信号时长均高于顶板,超过一定距离后顶板高于煤层;采动微地震波传播距离有限,顶板的有效传播距离高于煤层,地震波有效传播距离与爆破装药量线性正相关。采动地震波低频部分的品质因子高于高频部分,顶板岩层的品质因子高于煤层。研究成果有助于地震波传播介质选取、检波器布设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 采动地震波 煤岩传播介质 传播特性 衰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频局放电磁波在变压器中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娟 律方成 +1 位作者 蒋庆云 刘云鹏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22,27,共5页
分析了变压器中局部放电激发的超高频电磁波在油-纸复合绝缘中的传播特性,讨论了变压器绕组及箱体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超高频局放电磁波在油-纸复合绝缘中传播时会产生一定的衰减,但对电磁波的接收影响不大;变压器... 分析了变压器中局部放电激发的超高频电磁波在油-纸复合绝缘中的传播特性,讨论了变压器绕组及箱体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超高频局放电磁波在油-纸复合绝缘中传播时会产生一定的衰减,但对电磁波的接收影响不大;变压器绕组因导体表面存在信号的反射及散射,其对超高频信号幅值有一定的衰减;变压器箱体可引起电磁波的严重衰减,实际检测时超高频传感器应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 电磁波 传播特性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摩擦材料粘弹性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常俊杰 林成新 孙德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5-58,共4页
基于复数域超声波传播理论和Moore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橡胶摩擦材料动态粘弹性的超声评价法。该方法考虑超声波在轮胎用橡胶摩擦材料中的传播特性,论述了橡胶摩擦材料的摩擦与衰减的相关性,引入衰减系数与损耗角正切参数建立了超声波底... 基于复数域超声波传播理论和Moore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橡胶摩擦材料动态粘弹性的超声评价法。该方法考虑超声波在轮胎用橡胶摩擦材料中的传播特性,论述了橡胶摩擦材料的摩擦与衰减的相关性,引入衰减系数与损耗角正切参数建立了超声波底面反射法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和已成熟的DMA方法非常吻合。建立了适于橡胶摩擦材料动态粘弹性的超声无损评价系统,为轮胎橡胶摩擦特性的研究及在线无损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材料 超声波传播特性 衰减系数 损耗角正切 粘弹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高压空气爆破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褚怀保 王昌 +5 位作者 杨小林 严少洋 魏海霞 任志强 陈真 朱思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4-60,157,共8页
高压空气爆破(high-pressure air blasting,HPAB)是通过瞬间释放高压气体冲击煤体达到增加煤体渗透性的一种物理爆破技术,该研究通过自主研发的高压空气爆破试验系统开展模拟煤体高压空气爆破试验,试验过程中对试块的超声波波速、应变... 高压空气爆破(high-pressure air blasting,HPAB)是通过瞬间释放高压气体冲击煤体达到增加煤体渗透性的一种物理爆破技术,该研究通过自主研发的高压空气爆破试验系统开展模拟煤体高压空气爆破试验,试验过程中对试块的超声波波速、应变和裂纹扩展速度进行测试,基于试验结果和损伤断裂力学理论揭示了煤体高压空气爆破应力波传播与衰减规律和损伤断裂过程与机理。煤体中高压空气爆破应力波和炸药爆炸应力波的波形特征相同,但高压空气爆破应力波峰值小、作用时间长、脉宽长、衰减慢(α=2-μ/(1-μ))。煤体首先在高压空气爆破应力波作用下产生初始径向裂纹,初始径向裂纹以0.15~0.40倍应力波波速扩展。随后,高压气体、瓦斯气体和远场应力共同作用驱动初始裂纹以0.12~0.14倍应力波波速度稳态扩展,最后远区煤体内部的一系列周期性原生裂纹在弹性应力波、原岩应力和瓦斯气体的共同作用下在小范围内缓慢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煤体 高压空气爆破(HPAB) 应力波传播与衰减规律 损伤断裂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动衰减特性及其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规律 被引量:32
18
作者 单德山 张二华 +1 位作者 董俊 郭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115,共9页
为分析不同断层距下,汶川地震动对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的作用效应演变规律,收集了全国129个汶川主震地震台站记录。从工程地震学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动记录强度指标的衰减特性,总结了PGA、PGV和反应谱的衰减规律。以庙子坪大桥主桥为工... 为分析不同断层距下,汶川地震动对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的作用效应演变规律,收集了全国129个汶川主震地震台站记录。从工程地震学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动记录强度指标的衰减特性,总结了PGA、PGV和反应谱的衰减规律。以庙子坪大桥主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了两类不同墩高形式的大跨连续刚构桥梁样本组,对两类桥梁自振周期的代表值进行了对比讨论和分析;基于反应谱分析,拟合得到两类桥梁响应谱随断层距变化的峰值响应曲面,讨论了不同断层距,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的响应特点。研究表明,不同断层距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梁的地震响应具有明显差异,近断层地震响应明显强烈。研究成果可为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的桥墩布置形式和桥址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 汶川地震 地震动衰减特性 断层距 地震响应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气体冲击作用下煤体内部应力波传播和衰减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褚怀保 任志强 +4 位作者 闫松 朱思源 陈真 叶红宇 严少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为进一步探究高压气体冲击致裂煤体机理,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气体冲击致裂试验系统开展煤体冲击试验,通过测试煤体内部应变,分析其应力波传播和衰减规律。结果表明:高压气体冲击作用下煤体内部产生的应变波由压缩相和拉伸相组成,其应变... 为进一步探究高压气体冲击致裂煤体机理,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气体冲击致裂试验系统开展煤体冲击试验,通过测试煤体内部应变,分析其应力波传播和衰减规律。结果表明:高压气体冲击作用下煤体内部产生的应变波由压缩相和拉伸相组成,其应变波作用时间较爆炸应力波作用时间长;能量相等条件下,转换成标准大气压后,高压气体体积较TNT爆生气体体积大,高压气体冲击以准静态作用过程为主,孔壁基本不出现粉碎区,高压气体冲击能量利用率高;试验条件下煤体内部应力波衰减系数约为1.592。研究结果可为高压气体冲击致裂技术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体冲击致裂试验系统 模拟煤体 能量分析 应力波 传播规律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三轴冲击试验中加载杆变截面段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浩宇 陈震 +2 位作者 许金余 王鹏 方新宇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5,19,共6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模拟了应力波在真三轴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系统"圆-方"变截面段中的传播过程,分析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等级脉冲作用下杆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和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应力波经过变截面段后发生衰减,其中半正弦波... 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模拟了应力波在真三轴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系统"圆-方"变截面段中的传播过程,分析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等级脉冲作用下杆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和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应力波经过变截面段后发生衰减,其中半正弦波能很好地保持波形,而梯形波会发生振荡,变截面段能吸收其中的高频振荡部分;若为细长杆,对于不同脉冲波形及不同横截面形式,均可忽略杆的横向惯性效应以及波的弥散效应,若杆横截面显著变化,横向惯性效应不可忽视,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会不均匀,波形弥散也会加重,并且随着脉冲增强,变截面段的横截面应力分布均匀性变差;应力波经变截面段后的衰减约为6.55%,圆杆段和方杆段中应力波峰值随脉冲等级增加而呈线性增长,应力波上升沿时间随传播距离和脉冲等级增加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实验 LS-DYNA 真三轴 “圆-方”变截面段 应力波 传播特性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