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肿瘤细胞PCNA和Ki-67表达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于士柱 杨露春 +2 位作者 张景全 管欣琴 安同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4-268,共5页
观察45例(4组)原发性脑肿瘤的免疫组化研究发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抗原(Ki-67)阳性率均为100%,两种阳性细胞密度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并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两种阳性细胞密度间也呈正相关,各肿瘤组PCNA阳... 观察45例(4组)原发性脑肿瘤的免疫组化研究发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抗原(Ki-67)阳性率均为100%,两种阳性细胞密度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并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两种阳性细胞密度间也呈正相关,各肿瘤组PCNA阳性细胞密度均高于同组Ki-67阳性细胞密度。提示PCNA和Ki-67表达水平均能较客观地反应脑肿瘤的增殖速度和恶性程度。PCNA能用于石蜡切片是检测增殖期细胞更实用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P21^(WAF1)蛋白、PCNA与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春林 廖威明 +3 位作者 李佛保 胡瑞德 骆福添 韩士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的表达 ,及其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的表达 ,及其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结果 :45例骨肉瘤中 ,P2 1WAF1 有 8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17.77% ;PCNA均有表达 ,阳性率为 10 0 % ;Ki 6 7有 2 7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6 0 %。结论 :P2 1WAF1 的低表达、PCNA、Ki 6 7的高表达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骨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 ,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等多个指标可较全面反映骨肉瘤的恶性程度的高低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P21^WAF1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和Ki-67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诸静其 施诚仁 金惠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70-873,共4页
脑胶质瘤是比较常见的脑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对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认识逐渐深入。增殖细胞核抗原和Ki-67都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标志物,可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评估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状态,较传统的病理学分级客观,且简... 脑胶质瘤是比较常见的脑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对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认识逐渐深入。增殖细胞核抗原和Ki-67都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标志物,可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评估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状态,较传统的病理学分级客观,且简便易行,存分析和判断胶质瘤的生长、分化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但两者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对于患者的预后,还需结合年龄、肿瘤位置、病理分级以及其它标记物等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拓扑异构酶Ⅱα、Ki-67、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生存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赵宏宇 蔡炜嵩 +2 位作者 王成林 陈铎 关俊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8-730,共3页
目的:研究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及生存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2例胶质瘤Topo-Ⅱα、Ki-67、PCNA的表达,并对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及... 目的:研究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及生存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2例胶质瘤Topo-Ⅱα、Ki-67、PCNA的表达,并对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生存状况的关系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胶质瘤Topo-Ⅱα、Ki-67、PCNA的表达在低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rank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Topo-Ⅱα、Ki-67、PCNA的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预后生存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性,Topo-Ⅱα、Ki-67、PCNA的表达水平反映了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情况。结论:Topo-Ⅱα、Ki-67、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相关,与患者的预后生存相关。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这3个因子可作为判断与预测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拓扑异构酶Ⅱα ki-67 增殖细胞核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及LRP在各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闫梅 王振华 程小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在各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经手术切除的203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在各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经手术切除的203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ER、PR、HER2、Ki-67和LRP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Ki-67及LRP在各乳腺癌亚型中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基因表达检测确定的4种乳腺癌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基底样型和HER2过表达型)在临床病理特征中除了在组织学分型(小叶癌和导管癌)没有差异外,在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及患者的年龄分布等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与其他3种亚型相比Ki-67及LRP在Luminal B型乳腺癌(ER/PR+,HER2+)中高表达(93.2%,86.2%,P<0.05),LRP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r=0.144,P>0.05)。Lumin-al B型乳腺癌中LRP阳性表达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39.4%)低于阴性表达组(83.3%,P<0.05);而Ki-67表达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4.4%、66.7%,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Ki-67、LRP在各乳腺癌亚型中表达存在差异,Luminal B型乳腺癌中LRP的高表达与术后化疗的疗效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LUMINAL B亚型 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 肺耐药蛋白(LRP)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病变中PCNA、Ki-67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赵义 杨义军 涂海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PCNA、Ki-67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意义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宫颈标本280例,其中,研究组中宫颈癌72例,CIN148例,对照组中慢性宫颈炎6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目的:探讨PCNA、Ki-67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意义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宫颈标本280例,其中,研究组中宫颈癌72例,CIN148例,对照组中慢性宫颈炎6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宫颈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抗原的表达情况,采用PCR技术检测宫颈标本中HR-HPV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癌组、CIN组PC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且宫颈癌组、CINⅡ-Ⅲ组PCNA阳性率高于CIN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CIN组Ki-67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且宫颈癌组、CINⅡ-Ⅲ组Ki-67阳性率高于CIN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CIN组、PCNA、Ki-67过表达情况明显高于宫颈炎组,且CINⅡ-Ⅲ组PCNA、Ki-67过表达率明显高于CIN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表达强度与HPV感染呈现正相关(r=0.706,P=0.011);Ki-67表达强度与HPV感染呈现正相关(r=0.695,P=0.021)。结论:PCNA、Ki-67在早期宫颈癌及不同级别CIN中的表达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级别CIN中HPV感染率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联合检测HPV、PCNA、Ki-67等指标对早期宫颈癌、CIN进行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神经切断对大鼠乳腺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祥 冯程 +1 位作者 郭涛 禹正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35-1340,共6页
目的:观察切断右侧第7、8肋间神经对大鼠乳腺增生(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HMG)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肋间神经切断组和卵巢切除组共4组。使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注射液肌注的方法建立大鼠HMG模... 目的:观察切断右侧第7、8肋间神经对大鼠乳腺增生(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HMG)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肋间神经切断组和卵巢切除组共4组。使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注射液肌注的方法建立大鼠HMG模型。术后2、4、6周测量各组大鼠乳头直径、高度及乳腺组织形态变化及Ki-67的表达,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手术后2、4、6周,各时间点肋间神经切断组大鼠右侧第3个乳头直径、高度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各时间点乳腺组织病理改变比较,肋间神经切断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层数、小叶腺泡数减少程度,腺泡腔、导管扩张减轻程度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检测发现Ki-67各组表达均为阴性。PCR显示肋间神经切断组乳腺组织的ER、PR的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肋间神经切断组乳腺组织的ER、PR和PCNA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切断肋间神经减轻大鼠HMG的乳腺组织病理改变,减少乳腺组织中ER和P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肋间神经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良性乳腺疾病 ki-67抗原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HPA的表达与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崔红梅 王海琳 +1 位作者 别雅春 王金穗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4-157,i0001,共5页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微血管密度的检测,探讨HPA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67例宫颈癌中HPA、Ki-67和CD34的表达,并与13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微血管密度的检测,探讨HPA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67例宫颈癌中HPA、Ki-67和CD34的表达,并与13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对照研究,分析HPA与患者临床特征、Ki-67和CD34之间的关系。结果67例宫颈癌中49例(73%)阳性表达,而正常13例宫颈组织中无一例阳性表达(P=0.000)。HPA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12、0.000、0.000)。结论HPA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关,可作为临床预测宫颈癌浸润转移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和有价值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乙酰肝素酶 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3
9
作者 龚俊扬 王宇 +1 位作者 邱永明 罗其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深入了解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生物学特性 ,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 方法对 5 4例患者 (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 31例 ,侵袭性垂体腺瘤组 2 3例 )的临床、病理、细胞增殖动力学三方面资料作差异显著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在临床方面 ... 目的深入了解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生物学特性 ,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 方法对 5 4例患者 (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 31例 ,侵袭性垂体腺瘤组 2 3例 )的临床、病理、细胞增殖动力学三方面资料作差异显著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在临床方面 ,两组在病程、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坏死、卒中、囊变发生率、手术全切除率、术后复发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病理学研究 ,两组在微血管定量方面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 (PCNA指数和Ki- 6 7指数 ) ,侵袭性腺瘤显著大于非侵袭性腺瘤 (P <0 .0 1)。 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进展快 ,多为大腺瘤 ,肿瘤组织坏死、囊变、卒中发生率高 ,手术全切除率低 ,术后易复发 ,肿瘤血供较为丰富 ,肿瘤细胞增殖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侵袭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10
作者 井玲 祝威 +1 位作者 黄冬雁 杜宝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2-744,共3页
目的 :检测胆脂瘤上皮及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Ki- 67抗原和凋亡细胞。方法 :取后天继发性中耳胆脂瘤患者和正常人外耳道皮肤 (各 5例 )及胆脂瘤上皮 ( 1 3例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切口末端标记 ( TUNUL)法检查... 目的 :检测胆脂瘤上皮及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Ki- 67抗原和凋亡细胞。方法 :取后天继发性中耳胆脂瘤患者和正常人外耳道皮肤 (各 5例 )及胆脂瘤上皮 ( 1 3例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切口末端标记 ( TUNUL)法检查 PCNA、Ki- 67抗原和凋亡细胞的分布和数量。结果 :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 PCNA、Ki- 67抗原的分布和数量与胆脂瘤上皮相似 ,而较正常外耳道上皮分布范围广 ,阳性细胞多且深染 ;凋亡细胞数量与正常外耳道上皮相比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抗原 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