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模式与决策机制探析
1
作者 韩海波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4,共8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决策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对比...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决策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各类科技计划组织模式的特点和发展变化,并探讨了各类模式决策因素的作用机制。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向多元化、协同化的转变过程反映了科技创新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不同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是由需求侧和供给侧因素共同作用的体现,并以典型案例对比分析说明了上述关系。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计划 项目 管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一体化组织模式研究
2
作者 丁继勇 牛超群 吕汶汛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9,共8页
重大涉水工程作为一类复杂系统工程,具有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和动力。通过分析国内外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及实际案例,指出当前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现象,梳理了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典型组织模式及特点和问题;基于... 重大涉水工程作为一类复杂系统工程,具有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和动力。通过分析国内外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及实际案例,指出当前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现象,梳理了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典型组织模式及特点和问题;基于有组织科研理念,借鉴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组织优点,提出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一体化组织新模式构想及其3种类型。这3种科技创新一体化模式运行的效果与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合理确定科技创新任务范围,优化科技创新总包商选择机制,合理编制科技创新一体化合同,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科技创新一体化项目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重大涉水工程 一体化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实现路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颁布实施笔谈 被引量:1
3
作者 温涛 田晓晖 +2 位作者 龚斌磊 李谷成 郑宏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307,308,共22页
202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这一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纲领性文件在农业农村领域将发挥管全局、管长远的战略导向作用,将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注入强大动力。为结合... 202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这一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纲领性文件在农业农村领域将发挥管全局、管长远的战略导向作用,将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注入强大动力。为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该规划,本刊组织了本期笔谈。温涛提出,要从核心地位、战略力量、人才培养、政策机制、数字赋能、服务体系及制度优化七个方面,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强国建设,具体七大实现路径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围绕农业全创新链,布局拔尖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制定激励性农业科技政策,强化产学研有机结合;形成多部门配合联动,建设数字技术赋能机制;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成果转化落地;优化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增强多方共赢效应。田晓晖提出,要以农业与农村绿色转型为抓手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应着力优化科技投入效能,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法律监督功能,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系统性打通农业绿色发展向农业强国建设动能转化的传导路径,具体四大实现路径为:科技赋能绿色转型,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深化生态综合补偿,完善多元化补偿机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制度;城乡互通共享、分区精准施策,助推绿色均衡发展。龚斌磊提出,从学理逻辑上,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始终将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供给作为落脚点,将农业的增长驱动力建立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农业生产率的提升上;从实践道路上,农业强国建设需要直接抓好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建设,即构建形成结构合理、质量过硬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科技引领、要素保障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形成主体多元、服务到位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树立“跳出农业看农业”的观念,向二三产业要配套,向城乡融合要红利,向乡村建设要环境,向对外开放要机遇,构建有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生态,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李谷成、郑宏运提出,要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农业强国建设赋能,具体四大实现路径为:构建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体系,为科技赋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提供人力资本支撑;推动农业生产资料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级,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强化优质生物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释放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潜力提供生物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提供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与农村绿色转型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平行结构”的局域性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的新模型
4
作者 魏汉英 原梦迪 苏志雄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8-445,共18页
经典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RCPSP)以“资源全局受限”为特征。随着生产力发展、项目规模增大、资源供需多样化和复杂化,项目面临的资源供应逐渐呈现出“局域受限”特征,如一般性资源有条件供应充足,但稀缺、昂贵资源供应有限,影响对其... 经典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RCPSP)以“资源全局受限”为特征。随着生产力发展、项目规模增大、资源供需多样化和复杂化,项目面临的资源供应逐渐呈现出“局域受限”特征,如一般性资源有条件供应充足,但稀缺、昂贵资源供应有限,影响对其有需求的部分工序。RCPSP的最新拓展问题也普遍体现出资源受限的“局域性”特征,如反应性RCPSP、资源供应/需求非定额RCPSP、多项目环境下的RCPSP等,由于现有方法对该“局域性”特征探索不足,求解问题最优解的效率明显受限。鉴于此,将具有“局域性”特征的RCPSP归类为局域性RCPSP,进行统一分析,揭示其共同特性,并开发适用于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重点考虑一类问题:项目中受局域性资源限制的工序具备“平行结构”,即工序相互平行(港口船舶调度等问题也等价于具备“平行结构”的RCPSP),且资源为单产能类型资源。如何安排受限资源完成该局部工序,从而使项目全局工期最短。探索问题的“局域性”特征,量化“局域调度”对“项目全局”的影响,并基于此构建“用局部调度实现全局最优化”的基于工序排序位置的新0-1混合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强的优化潜力。算例测试表明,该模型在计算较大型案例的最优解方面具有显著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受限项目调度 局域性调度 0-1混合线性规划 网络计划技术 项目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推进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5
作者 钟泽波 姜龙 +2 位作者 马晓丽 吴柯骏 杨松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建设项目档案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走向,分析建设项目档案在收集、管理、验收、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以下... 建设项目档案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走向,分析建设项目档案在收集、管理、验收、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建设公司)为例,对细化归档范围、加强过程管控、智能辅助验收、档案资源共享利用等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推进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档案 企业发展 “十五五”规划 共享利用 数字化转型 质量管理 信息技术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度“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概述
6
作者 贾仁需 文珺 孙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9-286,共8页
该文总结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一处“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重点、面上、青年、地区、优青和杰青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从二级申请代码、申请人年龄、依托单位情况、近年变化趋势等不同角度梳理了项目分布特征,分... 该文总结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一处“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重点、面上、青年、地区、优青和杰青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从二级申请代码、申请人年龄、依托单位情况、近年变化趋势等不同角度梳理了项目分布特征,分析了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构成、研究方向热度及其发展趋势等,旨在为广大科研人员了解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布局、亟需加强的研究方向以及部分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对领域项目申请与资助的影响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项目申请与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5年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庆日 于潇 +3 位作者 陈美景 仲济香 郎海鸥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0,共12页
研究目的:总结202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5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4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构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土地资... 研究目的:总结202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5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4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构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土地资源配置新质化、国土空间规划“数治化”、土地利用绿色低碳转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法治化、土地流转行为及效应、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等科学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土地产权不平等成因、弱势群体的土地权益保障、土地资源协同管理路径、可持续空间规划方法、农地整理与配置优化、退化土地生态恢复等问题。研究结论:立足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等科技需求,2025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耕地资源高水平保护与质量提升、土地要素配置与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与空间治理、国土空间整治修复与绿色低碳发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经济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土地工程与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林草科技期刊栏目策划的思考——以《森林防火》为例
8
作者 张建辉 余珊 +1 位作者 王滔 陈磊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2,共4页
林草科技期刊作为传播林草领域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行业动态的重要平台,其栏目策划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行业影响力和读者吸引力。以《森林防火》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林草科技期刊栏目设置的现状与问题,结合森林防火领域的学... 林草科技期刊作为传播林草领域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行业动态的重要平台,其栏目策划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行业影响力和读者吸引力。以《森林防火》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林草科技期刊栏目设置的现状与问题,结合森林防火领域的学科特点和行业需求,探讨栏目策划的基本原则、优化路径及创新策略,旨在为提升林草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科技期刊 栏目策划 《森林防火》 期刊质量 行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平方米科学展览”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
9
作者 田健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91,共3页
科学展览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好奇心与传播知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设计“一平方米科学展览”项目,用较小的空间高效地展示科学作品,来探索生物学与社会议题的联系,已成为生物学科技活动中进行项目化学习的新形式。
关键词 一平方米科学展览 项目化学习 跨学科实践 生物学科技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科技计划合同法律性质的应然定位
10
作者 祁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105,共15页
国家科技计划合同乃是项目实施、管理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准确识别其法律性质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明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机制改革的法治进路。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并未回应国家科技计划合同的法律性质,其理论上存在着委托... 国家科技计划合同乃是项目实施、管理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准确识别其法律性质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明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机制改革的法治进路。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并未回应国家科技计划合同的法律性质,其理论上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说、私法契约说、行政公法行为说、双阶合同说等多种观点。国家科技计划合同是行政私法理论下的产物,它兼具强制性与合意性、公益性与私益性、行政性与契约性等多重属性,本质上是行政合同公私属性融合的具象化表现,将其定性为行政合同符合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并且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亦不存在制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计划合同 行政合同 民事合同 双阶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精准评价模型研究———以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彬 李旭红 应媚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1,共9页
评审专家是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工作的关键核心,其专业能力水平、诚信等方面因素对保证评审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以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为例,研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构建了一套覆盖客观和主观要素多个维度的评审专家智能评价模型,能... 评审专家是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工作的关键核心,其专业能力水平、诚信等方面因素对保证评审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以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为例,研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构建了一套覆盖客观和主观要素多个维度的评审专家智能评价模型,能够精准绘制专家全息画像,对优化现有专家评价模式以及实现专家精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科技计划项目 专家画像 智能评价 科研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市科学:技术、计算、变革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龙瀛 赵慧敏 张业成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共12页
技术发展推动了城市科学的进步。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推动城市科学进入新城市科学阶段。本文归纳总结了新城市科学的发展脉络,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并将以城市作为实验室的新城市科学归纳为以下3个维度:(1)新的城市科学方面,海量、高... 技术发展推动了城市科学的进步。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推动城市科学进入新城市科学阶段。本文归纳总结了新城市科学的发展脉络,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并将以城市作为实验室的新城市科学归纳为以下3个维度:(1)新的城市科学方面,海量、高密、高频的新数据,主动城市感知等新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新方法的发展促进了研究范式的转变;(2)新城市的科学方面,技术带来了城市本体,即个体日常活动、社会组织和城市空间的变革,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试图刻画这些变革的时空规律;(3)未来城市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将驱动未来城市的变革,城市科学家开始对未来城市空间原型进行推演并对其创造方式进行创新。城市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时代机遇,共同推进新城市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科学 第四次工业革命 颠覆性技术 城市规划 未来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十五五”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劲 吴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7,共13页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十四五”规划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纳入科技强国的行动纲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亦对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进行了重点规划和部署。面向“十五五”,国家...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十四五”规划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纳入科技强国的行动纲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亦对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进行了重点规划和部署。面向“十五五”,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总体逻辑须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支撑、全局优化和创新引领作用展开。其中,战略支撑的核心目标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局优化以如何构建体系化的创新生态为指向,创新引领则强调转变其赋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不可避免,“十五五”时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将面临诸多内外部挑战,包括创新主体的定位交叉重叠、缺少宏观统筹,以及科技创新体系的协同性不足。因此,“十五五”时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支撑、全局优化和创新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应以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生态的优化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为依托;从更加宏观的体系构建层面看,则需要以持之以恒的体制机制创新来克服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建设逻辑 内外部挑战 举措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复杂事件处理方法
14
作者 李青 王东 +1 位作者 王卓昊 张志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1-397,共7页
大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实时产生的海量事件,对深度挖掘系统的隐含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业务逻辑和事件结构,提出项目管理事件模型。为描述事件之间的关系,定义项目管理事件操作符,实现事件的逻辑、算数和时间... 大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实时产生的海量事件,对深度挖掘系统的隐含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业务逻辑和事件结构,提出项目管理事件模型。为描述事件之间的关系,定义项目管理事件操作符,实现事件的逻辑、算数和时间计算。基于复杂事件处理技术,提出一种面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事件处理算法PMEP,执行事件处理规则,分析系统产生的海量事件,得到深层次的项目管理复杂事件。实验表明,PMEP算法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海量事件的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事件处理 科技管理业务模型 事件处理算法 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实践路径与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慈 杨嘉麟 马宗文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68,共10页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是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以日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科技计划实施、科研经费投入...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是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以日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科技计划实施、科研经费投入、科技人才培养、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等角度,深入分析日本主要科技管理机构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经验,包括:加强科技与外交协同、开展“一国一策”式国际科技合作、建立梯次衔接的资助体系、全周期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搭建多类型合作网络、加强前沿科技战略研究、强化科技援助、“飞地”运行国际大科学计划、优化管理机制等,进而提出服务支撑我国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国际科技合作 科技计划 科技人才 国际大科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伦理治理:核心要义、面临困局及实现机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婉宁 陈亚平 韩凤芹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科技伦理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科技伦理治理内嵌伦理共治,是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动协商过程。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中国对... 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科技伦理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科技伦理治理内嵌伦理共治,是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动协商过程。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中国对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仍然面临相关政策难以有效落地的问题。本文基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这五方面治理要素,分析中国科技伦理治理面临的困局,构建“一体一基三翼”的科技伦理治理机制,为促进中国科技伦理治理顶层设计更好地“落地”、推进科技创新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治理 治理五要素 科技布局 科研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飞龙 马永红 张凤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理工科研究生的质性研究发现,项目情境预设了科研能力提高的可能性,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与资源保障。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理工...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理工科研究生的质性研究发现,项目情境预设了科研能力提高的可能性,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与资源保障。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从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有实质性提高,同时报国情怀、持之以恒、忘我专注等价值观得到强化,这反过来为科研能力注入新的内生动力,项目情境、参与过程、价值追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动态提升的效果。据此,加强理工科研究生有组织地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把好育人“生命线”,保护“自由空间”,注重“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大批党和国家需要的高水平科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 高水平科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 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4 年展望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庆日 郎海鸥 +3 位作者 仲济香 陈美景 张冰松 于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4,共13页
研究目的:总结2023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耕地保护与非粮化治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自然资源资... 研究目的:总结2023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耕地保护与非粮化治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流转效应及政策延续、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土地利用绿色低碳转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科学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土地产权与非正式制度、土地制度改革绩效、多资源协同配置与土地保护、土地再分配与农地整理、可持续的空间规划、多主体协同共治的土地管理等问题。研究结论: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等科技需求,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耕地资源安全与高水平保护、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保护修复、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与绿色低碳利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农地制度改革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经济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土地工程与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源流与瞻望——基于国家五年规划(计划)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裴哲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5,共13页
根据对国家五年规划(计划)的文本考察,教育、科技、人才始终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和主线。随着党和国家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及教育、科技、人才间交互关系的增强,三者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先后经历了弱交互、明显联动、整体... 根据对国家五年规划(计划)的文本考察,教育、科技、人才始终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和主线。随着党和国家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及教育、科技、人才间交互关系的增强,三者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先后经历了弱交互、明显联动、整体推进阶段,最终在新时代走向集成发展。这种变迁有着深刻的社会结构动因,而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子系统,存在且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系统,并诉诸教育先行的触发机制、价值共创的转化机制、创新引领的动力机制、双向互动的赋能机制,完成系统间的能量传输。为了增强教育、科技、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能力,需要通过发挥党的领导优势来强化政治引领,通过扫除协同障碍来实现结构关系优化,通过改革创新来调试实践机制,通过激发三者的倍增效应来实现作用效果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五年规划(计划)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重要意义与展望 被引量:5
20
作者 蔡达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8,共10页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既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十多年来,得益于有科学理论指引方向、政府和市场的协调配合,以及中国强大的硬实力做后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丰硕成...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既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十多年来,得益于有科学理论指引方向、政府和市场的协调配合,以及中国强大的硬实力做后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与共建国家在机制建设、合作载体、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不仅为全球共同发展搭平台、做增量、添动力,还积极推动科技惠民,助力减贫脱贫、提升民生福祉。当前,“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空间广阔、前景可期,但仍面临一定风险障碍。展望未来,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中提出的“推动科技创新”具体举措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要求的落实落地,从打造良好科技创新合作环境、将海外工程项目作为重要载体等方面持续推进,在科技开放合作中实现共赢,赋能“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 金色十年 八项行动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