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0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Budget Spending for Software Test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linear Constraint
1
作者 韩用明 吴相林 岳超源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3年第3期92-97,共6页
Software test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hase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is a very difficult job for a software manager to allocate optimally the financial budget to a software project during testing. In thi... Software test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hase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is a very difficult job for a software manager to allocate optimally the financial budget to a software project during testing.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the software testing cost is studied. There exist several model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costs measuring the number of software errors remaining in the software during tes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these models to formulat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Minimiza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oftware errors remaining in the system. On the assumption that a software project consists of some independent modules, the presented approach extends previous work by defining new goal functions and extending the primary assumption and pre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 Nonlinear programming Software testing Budget allocation Optimal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诠释:历史地位、特征及挑战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永成 朱锐 李军山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的出台,是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与以前版本的项目规范相比,“规范2023版”的项目类别更加优化、项目内容更加细化、实务应用更加灵活。当前,各地仍执行多个版本的项目规范,“... 《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的出台,是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与以前版本的项目规范相比,“规范2023版”的项目类别更加优化、项目内容更加细化、实务应用更加灵活。当前,各地仍执行多个版本的项目规范,“规范2023版”在全国范围的落地执行远未到位;另外,如何在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同时实现公平和效率,是“规范2023版”落地执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项目 技术规范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速度”到“高质量”:中国经济发展10年经验总结、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志章 杨平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进入新时代,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迎来深层次的蜕变。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作用显著,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稳固攀升。这些成就得益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 进入新时代,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迎来深层次的蜕变。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作用显著,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稳固攀升。这些成就得益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当前,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市场预期偏弱、内需动力不足、国内大循环不畅通、产业体系大而不强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我国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精准施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增长 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志国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6,F0003,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是赋能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聚焦新质生产力引领、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和实践路径展开讨论。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作为...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是赋能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聚焦新质生产力引领、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和实践路径展开讨论。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作为以创新为突出特点、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价值追求的先进生产力,在推动体育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以开放包容属性推动体育与数据、算力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的融合互生,汇聚优质资源要素提高体育发展成效,实现体育的效率变革。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坚持创新主导,围绕科技创新核心,重塑思维体系,重构要素格局,形成推动体育发展的强大合力,实现体育的动力变革。新质生产力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新篇章,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体育强国 体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笔谈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宜勇 贾康 +2 位作者 祁述裕 焦若水 刘成晨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1,124,共19页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作为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作为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全面促进社会经济有序优质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日益精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五年规划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财税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的社会创新: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的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荟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1,共12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社会创新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由于人口新国情与治理现代化之间的限度,中国人口治理的社会创新始终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治理的创新...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社会创新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由于人口新国情与治理现代化之间的限度,中国人口治理的社会创新始终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治理的创新实践从工具主义导向的偶发性举措创新,到市场驱动下的政策形式创新,再到风险叠加背景下的工具理性创新,最终发展至人口国情下的实质性社会创新。通过构建一个涵盖“横向协调、纵向协同、长远规划”的三维模型,重新建立健全人口发展支撑和服务体系的理论解释框架。该框架的主旨内涵是国家治理的社会创新,要求从整体视角审视人口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促进国家战略转向为社会行动。即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在未来实践中,将进一步拓展为“发展性—社会包容”“普惠性—社会投资”“基础性—社会动员”“兜底性—社会保护”的治理现代化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 国家治理 社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晨 王静宜 李树旺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于政治经济学理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体育产业的行业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即要发展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发展韧性强、融合发展空间广阔和模式创新激励强的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推动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体制机制的包容性以支撑体育产业模式创新等政策建议,旨在推动实现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欠发达县域的空间识别及其发展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彦随 杨林朋 郭远智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53,共15页
欠发达地区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突出短板。本研究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科学认知,识别了中国欠发达县域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类型,提出了欠发达县域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欠发达地区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突出短板。本研究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科学认知,识别了中国欠发达县域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类型,提出了欠发达县域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作为人地关系负向演化的结果,欠发达地区是一个以经济欠发达为主要内容的相对地理概念,由此决定了对欠发达地区的识别宜采取“1+N”的方案。(2) 2022年,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的边境地区以及苏-浙-闽沿海地区,其背后的主导因素包括交通运输用地占比、受教育年限、城镇化率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3)基于主导因素识别的部门欠发达县域包括交通欠发达县域、教育欠发达县域、城镇化欠发达县域和工业化欠发达县域,宜采取针对性措施补短板、强弱项。(4)经济欠发达县域主要分布在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可依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制约因素将其划分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工业化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教育和城镇化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多要素相对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和多要素严格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5类,不同类型欠发达县域的常态化帮扶策略应立足其主导制约因素的组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1+N”方案 经济欠发达县域 欠发达地区 乡村地域系统 人地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和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秦荣生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我国内部审计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审计监督力量。但是,我国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现实的挑战,存在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未能有效拓展、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作用难于充... 我国内部审计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审计监督力量。但是,我国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现实的挑战,存在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未能有效拓展、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作用难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技术相对落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内部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等问题。面对挑战,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重要论述为指引,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应采取加强党全面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实施重大决策部署的跟踪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协同作用、应用数智化审计技术、做实做好内部审计整改、建设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队伍、构建内部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改革 内部审计制度 完善和发展 审计监督体系 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审计工作 审计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研究——来自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志芳 李心月 卫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8,共17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并在深化体制改革中注意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减税降费是否促进了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升级,能否促进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从理论层面厘清了减税政策和降费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并在深化体制改革中注意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减税降费是否促进了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升级,能否促进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从理论层面厘清了减税政策和降费政策对产业结构高质量化的直接影响、影响机制与环境异质性分析,还明晰了相关税收政策与减税降费政策的协同效应,利用2006—2022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减税降费政策通过加速资金回流、激发创新活力和稳定市场预期三大机制,最终促进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研究表明,在地方行政保护力度较大和税收监管较强的地区,减税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而降费政策对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未存在显著差异,这有可能与降费政策的具体措施、减免机制有关。此外,税务改革与减税降费政策发挥了协同效应,税务“放管服”改革与减税降费政策对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组合型的税收政策能够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不同税种的减免力度、优化地方税收环境、税务体制改革与税费优惠政策协调等提出了减税降费的政策建议。文章深入剖析了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对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影响,为精准制定结构性减税政策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经验证据;在研究路径方面,构建了包含资金回流、创新活力和市场预期在内的机理分析框架,不仅揭示了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还深入挖掘了其内在机理。通过多维度的剖析,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减税降费政策发挥经济引导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好地发挥减税降费政策在推动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外,从政策执行全流程视角出发,探究了地方税收行政保护、税收征管力度对减税降费政策的异质性影响,为税务部门本身更好发挥税制改革的经济赋能作用,完善地方税务服务提供改革方向;最后,通过协同税务部门体制改革与减税降费政策发挥的政策合力作用,为税务部门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 税务体制改革 政策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教育”时代背景下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以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为例
11
作者 刘畅 胡珏 +4 位作者 卢芳国 魏科 陈伶利 宁毅 熊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5-1319,共5页
在“人工智能(AI)+教育”时代背景下,本文介绍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卢芳国教授团队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发展路径。通过20年的探索,课程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教学向智能化教学的转型,完成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资源的... 在“人工智能(AI)+教育”时代背景下,本文介绍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卢芳国教授团队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发展路径。通过20年的探索,课程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教学向智能化教学的转型,完成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资源的全面升级。课程改革分为早期探索、全面改革与深化发展三个阶段,涵盖了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新形态数字化教学资源研制与推广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入,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示了教育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精神,获得了全国范围内的认可与推广,为新时代医学教育的革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医学教育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教学改革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国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特征、挑战与启示
12
作者 段戴平 高思琦 丁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共8页
基于改进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曼陀罗”模型,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近十年国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的40篇实证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项目有效实施的特征包括配备专业团队、营造安全的情境氛围,促进教师持续反思、强调激发... 基于改进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曼陀罗”模型,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近十年国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的40篇实证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项目有效实施的特征包括配备专业团队、营造安全的情境氛围,促进教师持续反思、强调激发内在动机的心理授权和外部组织赋予的结构授权,项目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正向转变等;项目内容、运行机制与实施效果等三者的循环关联是项目有效实施的关键。人工智能时代项目实施面临可持续性有待提升、AI技术适配与融合要求高、高校教师角色重塑难度大等挑战。受此启示,我国高校应通过跨部门协作推进项目可持续发展、AI赋能提升项目实施水平、强化项目长效评价助力项目迭代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 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 系统性文献综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要义及推进路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忆天 朱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其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其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作用,为深化认识和把握其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提供了崭新坐标。从核心要义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彰显了其独特价值优势、目标优势和调控优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落脚点在资本增殖不同,人民立场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价值之“高”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目标之“高”的核心内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手段之“高”的基础内容。从价值意蕴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激活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生动力,是以增强内功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策略,是以塑造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环境的重要思路。从推进路径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顶层制度设计和基层实践,有效兼顾新生产力和旧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协同融合落实法治思维和德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逻辑 被引量:1
14
作者 姬超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0,160,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西方市场经济的渐进实现版本。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在克服增量改革的局限性和过度市场化的风险,通过优化存量带动增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原则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相互增强;在改革面向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为全球市场竞争、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健康有序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在改革的具体着力点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要重点着眼于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协同联动机制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机理与实践路径
15
作者 刘秉镰 高子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新征程中纵深推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加深对其历史演进和理论逻辑的认识,厘清其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政府和市场关系中的重要价值。当前社会主...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新征程中纵深推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加深对其历史演进和理论逻辑的认识,厘清其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政府和市场关系中的重要价值。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在政府干预形式、各类市场分割、资源配置扭曲、生产方式变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应着力完善“配置改善”和“市场发展”功能,要以此为基础着力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细分领域的改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消除制度性障碍、破除区域间分割、限制行政性垄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深化改革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新发展格局 市场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隐性课程的开发研究
16
作者 刘美凤 刘耔杉 +1 位作者 张智妍 吕秋燕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6,共8页
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同时也带来新机遇。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融合成为实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素养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将隐性课程开发研究与教育综合改革背景相结合,发现隐性课程开发... 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同时也带来新机遇。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融合成为实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素养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将隐性课程开发研究与教育综合改革背景相结合,发现隐性课程开发在实现人才素养目标、契合数字时代学习模式和与显性课程协同增效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基于课程开发的一般性范式和对当代隐性课程开发范式的特殊性分析,构建了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隐性课程开发范式,包括隐性课程目标确定、表现形式匹配、实施策略设计和评价方案的制定,补充了现有研究对当代新教育情境下如何充分利用新的资源和技术手段开发隐性课程的关注缺失,提出了形成整体性课程规划、隐性课程新形式开发、提供教师脚手架工具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课程 新课程方案 技术赋能 课程开发 课程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深化改革健全人口服务体系建设:现实基础与政策构想
17
作者 贺丹 史毅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32,共8页
完善的人口服务体系是现代社会人口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伴随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建立、健全更高水平的人口服务体系,既能从供需两侧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又能从多层次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以... 完善的人口服务体系是现代社会人口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伴随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建立、健全更高水平的人口服务体系,既能从供需两侧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又能从多层次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以“七有”为主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但综合、协调、完整的人口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服务范围和内容与人口高质量发展目标、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十五五”时期,应以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为主线,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以积极应对少子化和老龄化为主要方向,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内容,以优化生育保障制度、养老服务制度和人口管理制度为核心,加快建设覆盖全人群、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提高各类服务的协作效率,编制服务体系的基本清单,补齐服务短板弱项,强化人才和信息支撑能力,为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提供基本人口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服务 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价格、能源效率与绿色发展
18
作者 曾胜 袁汶怡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7,共17页
缓解能源价格扭曲、深化能源价格改革以推动绿色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从能源价格视角出发,分别用生产函数法、Super-SBM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0—2021年能源价格扭曲程度和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进一... 缓解能源价格扭曲、深化能源价格改革以推动绿色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从能源价格视角出发,分别用生产函数法、Super-SBM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0—2021年能源价格扭曲程度和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能源价格扭曲影响绿色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各省区市能源价格扭曲呈现下降的趋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源价格扭曲程度越低;能源价格扭曲会阻碍绿色发展,长期阻碍作用比短期更明显,中部地区比东西部地区的阻碍作用更严重,碳排放递增区比递减区的阻碍作用更严重;能源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价格扭曲对绿色发展的负面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从深化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提高能源效率、实施差异化策略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价格扭曲 能源效率 绿色发展 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产业需求:高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业教育改革的路径探索
19
作者 李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3-176,共4页
随着我国畜牧和饲料产业向提质增效和绿色转型的方向快速发展,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畜牧和饲料行业人才需求的特征,结合高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业的教育现状,探讨如何实现高校... 随着我国畜牧和饲料产业向提质增效和绿色转型的方向快速发展,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畜牧和饲料行业人才需求的特征,结合高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业的教育现状,探讨如何实现高校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并提出高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实施策略。旨在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培养更适应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以支撑畜牧和饲料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需求 人才培养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综合改革视角下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发展
20
作者 顾建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共8页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主题。在当前形势下,科技发展越迅猛越要关注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科技发达时代需求更加迫切,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建设教育强国需要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发展的强力...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主题。在当前形势下,科技发展越迅猛越要关注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科技发达时代需求更加迫切,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建设教育强国需要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发展的强力支撑。教育综合改革视角下,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高水平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专业和课程结构、高效能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教育实施,以及高标准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战略属性。对此,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发展要处理好内部协同、之间协同和外部协同等关系,以发挥协同的倍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科技教育 人文教育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