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3篇文章
< 1 2 2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
1
作者 卢皓 黄文泰 +2 位作者 王矗烽 王铭 李小珍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研究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在复杂环境荷载下的行车动力响应,以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为背景,基于有限元理论和风-车-线-桥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涡振、温度、风荷载对桥梁变形和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大风天气下车速... 为研究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在复杂环境荷载下的行车动力响应,以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为背景,基于有限元理论和风-车-线-桥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涡振、温度、风荷载对桥梁变形和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大风天气下车速阈值建议值。结果表明:涡振附加变形对桥梁动力响应影响较小,而对车体竖向加速度的影响略显著;温度附加变形对桥梁和车体动力响应影响较小,车体脱轨系数轻微增大;在风荷载作用下,梁体横、竖向位移受车速的影响较小,梁体横、竖向加速度随车速的变化波动较为明显,车体动力响应随风速和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单、双线行车的动力响应差异主要源于车体气动三分力系数不同;当桥面风速大于20 m/s应限速运行,当桥面风速大于30 m/s时应封闭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桁加劲pc箱梁 复杂环境荷载 有限元理论 风-车-线-桥系统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C/ABS/TSQ/HD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2
作者 喻文凯 徐娟 +1 位作者 方松刚 李湘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4,共5页
以废打印机壳PC/ABS再生粒子(R-PC/ABS)为基体材料,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脂)(HDP)和梯形倍半硅氧烷(TSQ)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无卤阻燃PC/ABS,对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负荷热变形温度(HDT)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SQ... 以废打印机壳PC/ABS再生粒子(R-PC/ABS)为基体材料,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脂)(HDP)和梯形倍半硅氧烷(TSQ)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无卤阻燃PC/ABS,对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负荷热变形温度(HDT)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SQ可以阻燃R-PC/ABS,并且,对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HDT影响较小,R-PC/ABS/0.8TSQ的LOI为29.8%,阻燃达到3.0 mm V-0和2.0 mm V-1级;HDP可以有效地阻燃R-PC/ABS,但是,对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HDT的负面影响较大,R-PC/ABS/12HDP的LOI为36.1%,阻燃可达到UL 941.0 mm V-0级,与R-PC/ABS相比,HDT、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降低了20.2℃、26.6%、14.5%、16.9%和60.9%;R-PC/ABS/0.8TSQ/6HDP的LOI为35.7%,阻燃级别达到UL 941.0 mm V-0级,与R-PC/ABS/12HDP相比,模后收缩率(PMS)降低了19.7%,HDT、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3℃、21.0%、11.3%、14.3%和8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再生粒子 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脂) 梯形倍半硅氧烷 阻燃性能 负荷热变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复杂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3
作者 陈吉清 张钰奇 +2 位作者 兰凤崇 周云郊 王俊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0,共8页
对于复杂结构可靠性设计中多维设计变量和隐式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构造准确的代理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基于预设样本量的试验设计来构建代理模型,可能面临效率低下或准确性不足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 对于复杂结构可靠性设计中多维设计变量和隐式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构造准确的代理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基于预设样本量的试验设计来构建代理模型,可能面临效率低下或准确性不足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多项式混沌展开增强全局近似精度以及Kriging捕捉局部特征的优点,利用主动学习策略,自适应地选择最佳样本点,最大程度减少训练样本量,即减少结构性能分析的计算成本,提高分析效率。进一步构建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驱动的多软件协同设计框架,对前、后处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参数化建模、性能分析和后处理的无缝连接,形成一套自动化分析流程。最后,以电池包结构为例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分析 主动学习 代理模型 pc-Kriging 多软件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endMask与改进Super4PCS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
4
作者 郑银环 张帅彬 +1 位作者 吴飞 陈恩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58,共10页
针对工业上常见的散乱堆叠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与改进Super 4PCS(super 4-points congruent sets)点云配准算法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利用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分割目标工件并构建工件... 针对工业上常见的散乱堆叠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与改进Super 4PCS(super 4-points congruent sets)点云配准算法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利用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分割目标工件并构建工件表面点云;定义抓取分数选择最上层工件作为抓取对象,实现机器人自上而下抓取;针对不同形状的目标工件,基于相似匹配度函数选择模板点云;融合Super 4PCS与正态分布转换(normal distributions transform,NDT)算法完成目标点云和模板点云在低重合率情况下的精确配准,获取目标工件的抓取位姿;并针对Super 4PCS算法粗配准时速度较慢的问题,通过对体素滤波后的目标点云和模板点云提取3D内部形状描述子(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ISS)作为点云配准算法的输入点集来提高算法的配准速度。点云配准实验和机器人无序分拣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目标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任务,配准算法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小于3.8 mm,位姿估计所需时间小于5.8 s,性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乱堆叠工件 位姿估计 无序分拣 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 Super 4pcS算法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探究黄精多糖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模型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杨帅博 唐玉红 +8 位作者 周艳 董少文 赵欣阳 刘鑫 李晨 王新梅 赵国斌 曾鑫 刘晨曦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24-832,839,共10页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对裸鼠前列腺癌PC‑3细胞移植瘤生长及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对裸鼠前列腺癌PC‑3细胞移植瘤生长及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株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组织,构建模型,并分为5组,每组6只,然后根据人与裸鼠体表面积换算给药量。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CTX)予30 mg·kg^(-1)·d^(-1),PSP组分为低剂量组100 mg·kg^(-1)·d^(-1)、中剂量组200 mg·kg^(-1)·d^(-1)、高剂量组400 mg·kg^(-1)·d^(-1),0.2 mL灌胃/次/只,隔天1次,持续30 d。每3 d测量记录一次裸鼠体重和瘤体积,分析PSP对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大小及裸鼠生长状态的影响。以末次给药4 h后的瘤体积计算抑瘤率,使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术观测瘤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增殖试剂盒‑8(CCK8)检测脾细胞增殖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6(TNF‑α、IL‑2、IL‑6)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分析裸鼠移植瘤组织中PI3K、Akt、NF‑κB P65蛋白及磷酸化(p‑PI3K、p‑Akt、NF‑κB p‑P65)蛋白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模型建立初期,各组裸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自如且频繁,进食稳定,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但随着瘤体生长均出现活动度、进食、反应减少等改变。与对照组相比,CTX组和PSP组裸鼠抑瘤率,流式细胞术中瘤细胞凋亡率,IHC中Caspase‑3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01);CTX组和中、高剂量组Tunel中瘤细胞凋亡率,中、高剂量组LDH中NK细胞活力、ELISA中IL‑6水平,高剂量组CCK8中脾细胞活力,PSP组TNF‑α、IL‑2水平均升高(P<0.05);CTX组和PSP组瘤体积和IHC中p‑P65水平,CTX组ELISA中TNF‑α、IL‑2水平和IHC中p‑PI3K、p‑Akt水平,中、高剂量组IHC中p‑PI3K、p‑Akt水平均降低(P<0.05)。与CTX组相比,PSP组裸鼠瘤体积,LDH法中NK细胞活力,ELISA中TNF‑α、IL‑2水平和IHC中p‑P65水平均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CCK8中脾细胞活力、ELISA中IL‑6水平,低剂量组IHC中p‑PI3K、p‑Akt水平均升高(P<0.05);PSP组抑瘤率和Tunel中瘤细胞凋亡率,低、中剂量组IHC中Caspase‑3表达均降低(P<0.01或P<0.001)。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裸鼠抑瘤率,Tunel和流式细胞术中瘤细胞凋亡率,ELISA中TNF‑α、IL‑2、IL‑6水平,IHC中Caspase‑3表达均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瘤体积和IHC中p‑PI3K、p‑Akt水平,高剂量组p‑P65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01)。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裸鼠抑瘤率,Tunel和流式细胞术中瘤细胞凋亡率,ELISA中TNF‑α、IL‑2、IL‑6水平,IHC中Caspase‑3水平均升高(P<0.05);高剂量组瘤体积,IHC中p‑PI3K、p‑Akt、p‑P65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PSP可抑制荷瘤裸鼠PC‑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PI3K、Akt、P65蛋白的活化水平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促进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实现的,同时可能与其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2、IL‑6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pc‑3细胞 裸鼠 PI3K/AKT NF‑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PC塑料拉伸性能无损分析框架
6
作者 卢骋 周麟铭 +3 位作者 厉小燕 沈振 吴勇军 王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76,492,共7页
拉伸性能是材料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对于塑料等材料一般通过破坏性的拉伸试验进行评测。本研究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算法,将透明PC塑料的黄色指数、雾度和透光率等无损检测结果与其拉伸性能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框架进行量化关联,实... 拉伸性能是材料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对于塑料等材料一般通过破坏性的拉伸试验进行评测。本研究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算法,将透明PC塑料的黄色指数、雾度和透光率等无损检测结果与其拉伸性能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框架进行量化关联,实现了基于无损检测结果的拉伸性能预测评估。其中,在对神经网络进行超参数优化后,预测模型表现更佳,尤其是对拉伸强度的预测,误差百分比仅为2.25%,为利用机器学习对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无损评估提供了前期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拉伸性能 无损分析 pc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剂及其含量对PC/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龙仕杰 王敦 +2 位作者 刘钟馨 刘佳 周治君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
基于最佳配比为7∶3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探究了3种增强剂(碳纳米管CNT、ABS高胶粉和玻璃纤维GF)在不同含量下,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增强剂均能提升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提升效果存在... 基于最佳配比为7∶3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探究了3种增强剂(碳纳米管CNT、ABS高胶粉和玻璃纤维GF)在不同含量下,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增强剂均能提升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提升效果存在差异。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流动性能均得到提高,其拉伸强度为74.4 MPa、熔体流动速率为13.1 cm^(3)/10 min;当玻璃纤维的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热力学性能均达到最大,其拉伸强度为80.6 MPa、热变形温度为128.2℃,与纯PC/ABS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59.5%、8.1%;添加ABS高胶粉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和流动性,当其含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15.1 kJ/m^(2),熔体流动速率为21.9 cm^(3)/10 min,与纯PC/ABS合金相比,分别提升了25.6%、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合金 玻璃纤维 碳纳米管 高胶粉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张PC梁抗裂性能及优化措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宝林 冯文杰 +2 位作者 杨永清 严猛 孙竞飞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为研究先张预应力混凝土(PC)梁在快速施工和超量预应力损失下的抗裂性能,以某线路先张PC简支梁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梁体的短期和长期抗裂性能,分析薄弱梁体的开裂风险;然后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 为研究先张预应力混凝土(PC)梁在快速施工和超量预应力损失下的抗裂性能,以某线路先张PC简支梁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梁体的短期和长期抗裂性能,分析薄弱梁体的开裂风险;然后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优化措施;最后进行优化措施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常规状态下,先张PC梁的短期和长期抗裂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在长线法施工的3榀梁中,中间梁体的抗裂储备有限,存在一定程度的开裂风险;可采取下调钢绞线弯转角、更换转向器、降低长线梁榀数和延后放张等优化措施;优化后中间梁体抗裂储备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端部梁体的折线钢绞线预应力平均提高88 MPa,直线钢绞线预应力平均提高46 MPa,抗裂性能提升5%,较大程度解决了快速施工带来的超量预应力损失和抗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梁 超量预应力损失 抗裂性能 开裂风险 优化措施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ConvNeXt:基于改进ConvNeXt网络的水稻病害识别模型
9
作者 王龙飞 李毅 +6 位作者 曹丽萍 曹利 徐慧英 杨乐 朱信忠 谢刚 刘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302,共13页
水稻病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其准确识别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非理想环境下,诸如背景噪声和病害特征提取的困难等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onvNeXt网络的改进模型,即PC-ConvNeXt.该模型通过... 水稻病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其准确识别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非理想环境下,诸如背景噪声和病害特征提取的困难等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onvNeXt网络的改进模型,即PC-ConvNeXt.该模型通过引入轻量级的金字塔切分注意力机制,有效地构建了一个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以更好地处理在复杂背景下的噪声问题,以及整合了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对特征图进行精确校准,使模型能够更准确地突出显示在图像中的病害区域.在数据增强方面,除采用传统的数据增强方法外,还结合了扩散模型来合成病害叶片图像,为模型提供了包含健康和叶片病害图像及其对应病害类别标签的综合数据集.在8种水稻病害识别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显示:PC-ConvNeXt模型展现了优异的性能,准确率和平均精度分别为88.02%和95.44%,均达到了较高水平标准.实验结果充分表明PC-ConvNeXt模型在水稻病害识别任务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与对比模型相比,PC-ConvNeXt在精度和性能方面显著提升,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害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融合 pc-ConvNeX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窝O-链寡糖组结构解析及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抗氧化保护作用
10
作者 刘娅 Josef VOGLMEIR 刘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39-448,共10页
目的:探究燕窝O-链寡糖组的具体结构及其对神经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法释放燕窝黏蛋白上的O-链寡糖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酶切消化等方法解析推测出燕窝O-链寡糖组的可能物质构成... 目的:探究燕窝O-链寡糖组的具体结构及其对神经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法释放燕窝黏蛋白上的O-链寡糖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酶切消化等方法解析推测出燕窝O-链寡糖组的可能物质构成,并利用酸解法分析燕窝糖链的单糖成分。开展细胞实验研究燕窝O-链寡糖组对H_(2)O_(2)损伤的PC12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结果:分析推测出燕窝O-链寡糖组可能的20种结构,其中Neu5Acα2-3Gal为主要结构,丰度(40%)远高于其他结构。燕窝糖链单糖组分包括Gal、Fuc、GalNAc、GlcNAc、Man,其中Gal、GlcNAc和GalNAc的含量较高。燕窝中测得总唾液酸和结合态唾液酸含量为150.99±3.04 mg/g和139.06±3.96 mg/g,燕窝中大部分唾液酸以末端糖苷的形式存在。燕窝O-链寡糖组能够有效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并上调细胞抗氧化机制,从而对神经细胞发挥抗氧化保护作用。此外,燕窝O-链寡糖组在提高GSH-Px酶活性,降低活性氧水平和上调HO-1基因水平方面展现出比阳性对照唾液酸更强的作用(P<0.05)。结论:燕窝O-链寡糖组可能具有20种不同的结构,其中检测到一种主要的特殊糖结构Neu5Acα2-3Gal,燕窝O-链寡糖组对H_(2)O_(2)诱导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窝 O-链寡糖组 结构 抗氧化 pc12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勃姆石复配阻燃PC/ABS合金
11
作者 李湘 谢桂容 胡彩玲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68,共6页
以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HDP)为阻燃剂,勃姆石(BM)为阻燃协效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HDP/BM复合材料,利用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氧指数仪、热变形温度测定仪和万... 以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HDP)为阻燃剂,勃姆石(BM)为阻燃协效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HDP/BM复合材料,利用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氧指数仪、热变形温度测定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DP可以有效阻燃PC/ABS,但会对PC/ABS的力学性能和负荷热变形温度(HDT)产生负面影响;在PC/ABS加入10%的HDP,PC/ABS/10-HDP(HDP质量分数为10%)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为27.8%,阻燃达到UL 94 V-0级(3.2 mm),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和HDT相对PC/ABS分别下降了20.5%,15.0%,12.2%,41.2%和15.9℃;随着BM添加量的增大,PC/ABS/10-HDP/BM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先变好后变差,热性能逐渐变好,且BM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PC/ABS/10-HDP中加入5%的BM,PC/ABS/10-HDP/5-BM复合材料的LOI值为32.1%,阻燃达到UL 94 V-0级(1.6 mm),相对PC/ABS/10-HDP,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HDT、点燃时间和火灾性能指数分别提高19.3%,13.9%,10.2%,5℃,6 s和50.0%,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分别下降21.1%,22.9%和35.0%;HDP在PC/ABS中有增塑效果,PC/ABS/10-HDP复合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相对PC/ABS上升了10.67 g/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 勃姆石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研究转录因子USF1结合调控马鹿MicroRNA PC-5p-4811基因启动子机制
12
作者 高仰 韩青 +4 位作者 吴玄烨 索婧媛 金庆梅 刘学东 郑冬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为了探究转录因子上游刺激因子1(USF1)调控马鹿(Cervus elaphus)microRNA PC-5p-4811(miR-4811)基因转录的机理,综合运用核心启动子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基因克隆、点突变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等技术研究USF1结合mi... 为了探究转录因子上游刺激因子1(USF1)调控马鹿(Cervus elaphus)microRNA PC-5p-4811(miR-4811)基因转录的机理,综合运用核心启动子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基因克隆、点突变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等技术研究USF1结合miR-4811启动子分子机制和功能。结果显示:(1)截切突变证实马鹿miR-4811基因的核心启动子位于上游-3174~-2966 bp;(2)转录因子USF1在-3378~+73 bp区域共有2个DNA结合位点(-3046~-3031 bp、-3045~-3018 bp),均位于miR-4811核心启动子内;(3)USF1作为激活因子可直接结合上述位点激活miR-4811核心启动子上调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录表达。研究结果揭示了USF1参与调节microRNA基因转录表达的机理,并为后续USF1/miR-4811调节轴参与调控鹿茸再生发育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F1 马鹿 MicroRNA pc-5p-4811 启动子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红磷基三元协效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与性能
13
作者 葛仁杰 杨保俊 +2 位作者 孙宇 窦旭 王百年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0-218,共9页
以钛酸四丁酯水解反应原位生成的TiO_(2)包覆微胶囊红磷(microcapsulated red phosphorus,TDP)为主体阻燃剂,开展PC/ABS合金的协效阻燃研究。以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LOI值、UL-94等级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并确定较适宜的TDP基三元协效复... 以钛酸四丁酯水解反应原位生成的TiO_(2)包覆微胶囊红磷(microcapsulated red phosphorus,TDP)为主体阻燃剂,开展PC/ABS合金的协效阻燃研究。以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LOI值、UL-94等级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并确定较适宜的TDP基三元协效复合阻燃剂及其质量配比为TDP∶ZnO∶DOPO=16∶4∶5。燃烧特性、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随TDP/ZnO/DOPO添加量的增大,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着火时间(TTI)、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热释放量(THR)、平均有效燃烧热(AEHC)、CO_(2)释放量峰值等燃烧特性数值均下降,阻燃性能(LOI值、UL-94等级)提升,但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均稍有下降。综合考虑,认为较适宜三元协效复合阻燃剂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此时,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LOI值为28.6%、UL-94等级为V-0级;相较于PC/ABS合金,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TTI、PHRR、THR、AEHC、CO_(2)释放量峰值分别下降了27.27%、21.62%、22.10%、5.95%、25.97%,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19.65%、13.26%。对三元协效复合阻燃剂的阻燃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TDP/ZnO/DOPO对PC/ABS合金的阻燃是DOPO的气相阻燃、TDP和ZnO的凝聚相阻燃两种作用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化红磷 氧化锌 DOPO pc/ABS合金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Kriging模型的发动机活塞低周疲劳可靠性分析
14
作者 李卫 李连升 +1 位作者 杜尊峰 樊涛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39,共9页
低周疲劳是发动机活塞的典型失效模式,为研究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对活塞低周疲劳可靠性的影响,提高可靠性分析效率,基于Polynomial-Chaos-based Kriging(PC-Kriging)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构建了一种新的可靠性... 低周疲劳是发动机活塞的典型失效模式,为研究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对活塞低周疲劳可靠性的影响,提高可靠性分析效率,基于Polynomial-Chaos-based Kriging(PC-Kriging)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构建了一种新的可靠性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以某型柴油发动机活塞组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热-机耦合分析建立活塞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关键尺寸、材料属性及载荷的不确定性,运用该方法对活塞进行了低周疲劳可靠性分析。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类型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效率更高,仅需要有限元计算20+93次,当活塞的期望设计寿命为1.4×10^(4)时,其疲劳失效概率为1.053%;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活塞高度、活塞直径、材料弹性模量和疲劳计算模型参数对可靠性的影响较大,分析结果可为活塞的可靠性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可靠性 活塞 pc-Kriging模型 学习函数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类外泌体样纳米颗粒对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王豪波 王艳 +4 位作者 兰周哲 沈伟康 秦春莲 陈文 徐李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67-374,共8页
本文研究了栀子果来源的类外泌体样纳米颗粒(Gardenia fruit-derived exosome-like nanoparticles,GDENs)对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超速离心法制备GDENs,利用蔗糖密度梯度超离进一步纯化。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本文研究了栀子果来源的类外泌体样纳米颗粒(Gardenia fruit-derived exosome-like nanoparticles,GDENs)对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超速离心法制备GDENs,利用蔗糖密度梯度超离进一步纯化。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测定其浓度、粒径,BCA法检测蛋白浓度。最后,采用2’,7’-二氯荧光素(DCF)和二氢乙锭(DHE)等染料,评估GDENs对鱼藤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制备的GDENs在电镜下呈现清晰的膜结构,形态为杯盘状,粒径分布在50~150 nm之间,RNA含量为9.30±1.06 ng/μL,蛋白浓度为6.53±0.52μg/μL。UPLC-MS/MS共检测出12大类771种化合物,其中以脂质、酚酸类和生物碱等为主。细胞实验表明,GDENs对PC12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GDENs不仅能够被PC12细胞有效摄取,还可以降低经鱼藤酮损伤的细胞内活性氧(ROS)和超氧阴离子(O_(2)^(−))水平,在减少氧化应激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此外,GDENs还能提升PC12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这可能与其促进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改善有关,从而有助于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功能维持。这些发现为GDENs在神经保护和抗氧化领域的潜在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类外泌体样纳米颗粒 制备方法 鱼藤酮 pc12 细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葵素-3-O-葡萄糖苷改善毒死蜱诱导PC12细胞损伤机制
16
作者 朱容晨 荆世纪 +3 位作者 李琦 付成国 贺阳 文连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6-204,共9页
探讨锦葵素-3-O-葡萄糖苷(malvidin-3-O-glucoside,Mv3G)对毒死蜱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建立毒死蜱损伤PC12细胞模型,筛选毒死蜱最佳损伤剂量以及Mv3G最佳保护剂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观察Mv3G处理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 探讨锦葵素-3-O-葡萄糖苷(malvidin-3-O-glucoside,Mv3G)对毒死蜱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建立毒死蜱损伤PC12细胞模型,筛选毒死蜱最佳损伤剂量以及Mv3G最佳保护剂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观察Mv3G处理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自噬蛋白苄氯素1(recombinant beclin 1,Beclin1)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法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esterase,AChE)活性以及凋亡蛋白半胱天冬蛋白酶-3(cysteinasparatic protease-3,Caspase-3)表达变化。通过细胞存活率以及形态变化,选择30μmol/L为毒死蜱最适作用浓度,200μmol/L为Mv3G最佳作用浓度。实验结果表明Mv3G对毒死蜱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具有显著提高作用;Mv3G通过改善毒死蜱引起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提高了毒死蜱损伤PC12细胞GSH含量、AChE活性,降低了TNF-α含量、Beclin1和Caspase-3蛋白表达。证明Mv3G通过PI3K/AKT通路改善毒死蜱引起的氧化应激、神经炎症、胆碱能系统紊乱、细胞凋亡和自噬异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葵素-3-O-葡萄糖苷 毒死蜱 pc12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对聚合物改性PC-CSA-FGD防腐砂浆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许慧杰 张国防 +1 位作者 罗顺 张震雷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8-366,共9页
本文研究了偏高岭土(MK)对聚合物改性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脱硫石膏(PC-CSA-FGD)三元胶凝体系防腐砂浆(简称防腐砂浆)凝结时间、力学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水化产物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K掺量的增大... 本文研究了偏高岭土(MK)对聚合物改性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脱硫石膏(PC-CSA-FGD)三元胶凝体系防腐砂浆(简称防腐砂浆)凝结时间、力学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水化产物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K掺量的增大,防腐砂浆的凝结时间逐渐缩短,掺30%MK防腐砂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较初始值分别缩短了28、47 min;当掺量较低时,MK能提高防腐砂浆的力学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掺10%MK防腐砂浆的90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13.6、73.4 MPa,氯离子扩散系数仅为0.30×10^(-12)m^(2)/s,这与MK能优化孔结构、降低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和钙矾石含量、反应生成更多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水化硅铝酸钙凝胶有关;MK在防腐砂浆中的掺量不宜超过20%,以10%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砂浆 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脱硫石膏三元胶凝体系 偏高岭土 物理力学性能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1分子筛酸处理及其催化甲基萘缩聚反应性能
18
作者 石利斌 张举鹏 +2 位作者 彭东岳 罗洋 管翠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9-1127,共9页
PC-1分子筛可以催化甲基萘缩聚反应,为了提高甲基萘转化率和缩聚产物收率,分别采用柠檬酸和不同含量三氟甲磺酸(TFMSA)对PC-1分子筛进行酸处理制备了系列催化剂,采用XRF、N2物理吸附-脱附、NH3-TPD、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孔结构... PC-1分子筛可以催化甲基萘缩聚反应,为了提高甲基萘转化率和缩聚产物收率,分别采用柠檬酸和不同含量三氟甲磺酸(TFMSA)对PC-1分子筛进行酸处理制备了系列催化剂,采用XRF、N2物理吸附-脱附、NH3-TPD、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孔结构性质和酸性质表征,并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评价催化剂对甲基萘缩聚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柠檬酸处理制备的PC-1-CA催化剂可以有效扩大催化剂的介孔孔径,从而促进反应物与产物在催化剂上的内扩散;采用TFMSA处理制备的催化剂可以成功将TFMSA固载在PC-1分子筛表面,提高催化剂的中强Br?nsted(B)酸位和弱Lewis(L)酸位数量,并起到一定的扩孔作用,从而促进反应物与产物在催化剂上的内扩散。在反应初始压力1.5 MPa、反应温度400℃、催化剂/甲基萘质量比1/5、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PC-1-CA催化缩聚反应的甲基萘转化率、缩聚产物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18.7%、16.5%和88.1%;PC-1-15%TFMSA催化缩聚反应的甲基萘转化率、缩聚产物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19.1%、16.6%和86.9%,均优于PC-1-C分子筛催化剂(甲基萘转化率、缩聚产物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13.9%、11.5%和82.6%)。PC-1分子筛经过酸处理可以有效扩大其介孔孔道并增加表面酸性位点,从而提高其催化甲基萘的缩聚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分子筛 甲基萘 柠檬酸 三氟甲磺酸 缩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学习自适应PC-Kriging在结构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19
作者 代俊男 周金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57,共7页
为提升复杂结构在小失效概率条件下的可靠性评估效率与精度,提出一种结合PC-Kriging模型与主动学习自适应K均值聚类的新型可靠性分析方法。将主动学习U函数与自适应K均值聚类相结合,引入并行计算,对候选样本点进行分组,每次迭代同时选... 为提升复杂结构在小失效概率条件下的可靠性评估效率与精度,提出一种结合PC-Kriging模型与主动学习自适应K均值聚类的新型可靠性分析方法。将主动学习U函数与自适应K均值聚类相结合,引入并行计算,对候选样本点进行分组,每次迭代同时选取多个关键样本点,扩大样本选择覆盖范围,有效识别对失效概率计算影响较大的关键区域,从而提高PC-Kriging代理模型的计算效率和预测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随机固有频率可靠性分析中,与APCE模型、AK-MCS+U模型和MCS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APCE模型和AK-MCS+U模型相比,所提算法在可靠性评估中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计算精度方面。尽管所提算法的运算效率略低于APCE模型,但通过更高的精度补偿了这一不足,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具可靠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 pc-Kriging模型 自适应K均值聚类 主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GF/TrkA通路探究大黄素对缺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
20
作者 吕昌迎 边俊莉 李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570,共5页
目的:分析大黄素对缺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应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并诱导其神经分化,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低浓度组(30 mmol/L)、大黄素高浓度组(90 mmol/L)、大黄素高浓度+GW441756... 目的:分析大黄素对缺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应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并诱导其神经分化,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低浓度组(30 mmol/L)、大黄素高浓度组(90 mmol/L)、大黄素高浓度+GW441756组(90 mmol/L+6.3μmol/L),除对照组外,对其余各组细胞进行缺氧/复氧处理,CCK-8法测定PC12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LDH释放、SOD、MDA、IL-1β、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PC12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TrkA)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C12细胞活性、SOD水平、NGF、p-TrkA/TrkA降低(P<0.05),LDH释放、凋亡率、MDA、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低浓度组、大黄素高浓度组PC12细胞活性、SOD水平、NGF、p-TrkA/TrkA升高(P<0.05),LDH释放、凋亡率、MDA、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大黄素高浓度组相比,大黄素高浓度+GW441756组PC12细胞活性、SOD水平、NGF、p-TrkA/TrkA降低(P<0.05),LDH释放、凋亡率、MDA、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可通过激活NGF/TrkA通路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与炎症损伤,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pc12 凋亡 氧化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