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Networked Rapid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1
作者 NI Yan-rong, FAN Fei-ya, JIN Ji-wen, YAN Jun-qi (CIM Institut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58-159,共2页
Today the cycle time of the product develop is requ ir ed to be shorte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ustomers becomes mo re and more diverse and complex. The capability of the develop unit is limited b ... Today the cycle time of the product develop is requ ir ed to be shorte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ustomers becomes mo re and more diverse and complex. The capability of the develop unit is limited b 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heterogeneous systems and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 I n this paper, we bring forward a new approach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product de velopment process. We also settle part key technologies in it.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from all kinds of sources in the distributed develop ment process is interweaved. The solution to organize the workflow and manage th e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is called for anxiously. We use a new approach that is asyn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coupling product development approach based on the network. The approach extends the develop process from the time axis. Then t he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are organized from the asyn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aspects. The state of every activity projects at the ASN (active semantic netwo rk). The ASN includes decision system, intelligent agent, user interface and net work. The ASN decides the types and states of the activities and deals with the coupl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The knowledge stored in ASN is open to all users through the relative interfaces. Every specialist keeps contact with their user s relying on collaborative platform implements CSCW (computer support collaborat ive work) that integrated product/proces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he lack of gl obal communication in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can be prevented in the most d egree. The key technologies that exist in the asyn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coupling pro duct develop approach includ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tructure, orderly organiz ation of information, transparent management of process, agile transfer of infor mation and rapid prototyp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an be completed quickly by these technologies. The technologies involve wide content. In this paper, we dis cuss some key technologies. We validate the approach by the projectrapid response manufacturing a pplication in the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The expensive device, high technology and low using lead to RE (Rapid engineering) and RP (Rapid prototype) service a pplication by the network. RE and RP develop rapidly due to the accelerated prod uct development process. RE and RP application service platform is built in the pro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asynchronous and synchro nous coupled active semantic network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
2
作者 郝帅棋 郭青云 +1 位作者 李霖灏 袁华宁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5-827,共13页
【目的】鉴定青海地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中存在的香气物质,并深入了解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方法】以莫莉、2018-13、塞莱斯特、2018-20、甜心、雷尼6个品种的果实样品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 【目的】鉴定青海地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中存在的香气物质,并深入了解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方法】以莫莉、2018-13、塞莱斯特、2018-20、甜心、雷尼6个品种的果实样品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硬核期(HS)、着色期(VE)、商熟期(CMP)、完熟期(RP)果实的香气物质进行测定。使用韦恩图、热图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6个品种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差异香气物质并分析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含量变化。【结果】6个甜樱桃品种的果实在4个不同发育时期,共检测出108种香气物质,在HS、VE、CMP、RP期分别检出69、46、45、32种香气物质,共有香气成分14种。随着甜樱桃的生长发育,莫莉品种醛类物质含量大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018-13品种中醛类物质含量大致呈先升高后下降然后再升高的趋势,塞莱斯特品种中醇类物质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2018-20品种中烯烃类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至PR期达最低;甜心品种中醛类和醇类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然后再升高的趋势;而雷尼品种中烷烃类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然后再升高的趋势,至RP期含量达到高峰。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VIP值大于1的物质,发现反式-2-己烯醛、2-己烯醛、己醛、反式-2-己烯-1-醇为不同发育时期主要的差异香气物质。6个甜樱桃品种不同发育时期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各有差异。【结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各有差异,反式-2-己烯醛、2-己烯醛、己醛、反式-2-己烯-1-醇为最关键的香气成分。研究结果为甜樱桃优良品种的香味遗传育种和香气合成代谢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果实发育 GC-MS 香气物质 发育过程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激活及不同处理方式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体外、体内发育效率的影响
3
作者 罗绿花 周荣 +3 位作者 麦然标 余婉娴 苏巧云 石俊松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
研究表明,电融合参数、融合方式、克隆胚胎的处理方式都有可能影响猪克隆胚胎体外发育效率。该文对比了同步激活和延迟激活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体外、体内发育效率的影响。胚胎激活后都放入含5μg/mL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CB)的PZ... 研究表明,电融合参数、融合方式、克隆胚胎的处理方式都有可能影响猪克隆胚胎体外发育效率。该文对比了同步激活和延迟激活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体外、体内发育效率的影响。胚胎激活后都放入含5μg/mL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CB)的PZM-3培养液中处理4 h,发现两者融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延迟激活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都要高于同步激活组;CB与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也常用于处理激活后的克隆胚胎,该研究同时比较了延迟激活后用CB和用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处理猪克隆胚胎,结果发现后者更有利于提高体外胚胎发育效率;将上述不同方式所得克隆胚胎进行移植,统计结果发现,延迟激活方法更有利于胚胎发育,延迟激活后采用CB或者scriptaid处理胚胎,移植后妊娠率和克隆效率都显著高于同步激活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克隆 延迟激活 处理方式 发育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领导力与员工创新行为——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的理论视角
4
作者 张恒 高中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2,共13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领导力已成为推动组织数字化转型和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要素,并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然而,目前鲜有研究从组织的微观视角出发探讨数字化领导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为此,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领导力已成为推动组织数字化转型和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要素,并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然而,目前鲜有研究从组织的微观视角出发探讨数字化领导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为此,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旨在深入剖析数字化领导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及其适用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化领导力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2)数字化领导力通过激发员工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增强其创新行为;(3)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增强数字化领导力对员工学习目标导向的积极作用,进而调节学习目标导向在数字化领导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即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水平较高时,数字化领导力将会激发更高的员工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增加员工创新行为。该研究不仅从组织微观层面拓展了学术界对数字化领导力影响员工认知和行为的认识,也为数字时代下的组织管理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领导力 学习目标导向 创新行为 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eduling of Development Projects with Uncertain Iterations
5
作者 Yan Jihong & Wu Cheng National CIMS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2期82-86,共5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cheduling of design projects in concurrent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 uncertain number of feedback revisions. An optimization based methodology that combines heuristic algorithm, artificial inte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cheduling of design projects in concurrent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 uncertain number of feedback revisions. An optimization based methodology that combines heuristic algorith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uzzy, genetic algorithm) and scheduling theory is developed. In the algorithm, weighting values of some key factors are defined by genetic algorithm. In addition, fuzzy logic is used to decide the ability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t roles taken by designers. Moreover, the process of pre-release and feedback revision is realized. Simulation example is a fraction of practical development project, and satisfied results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urrent engineering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冰川区冰碛土形成过程、成土特征及滑坡灾变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欣 申艳军 +3 位作者 宁奕冰 王艳 占洁伟 李雪婷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7-962,共16页
冰碛土作为冰川搬运、堆积消融后的主要产物,广泛发育于我国环青藏高原边缘高山冰川区。受高海拔山区地形地貌及极端气候的影响,呈现宽级配、强渗透、非均质、无分选及无层理等特征,是诱发高山冰川区冰碛土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物质来源... 冰碛土作为冰川搬运、堆积消融后的主要产物,广泛发育于我国环青藏高原边缘高山冰川区。受高海拔山区地形地貌及极端气候的影响,呈现宽级配、强渗透、非均质、无分选及无层理等特征,是诱发高山冰川区冰碛土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物质来源。系统掌握高山冰川区冰碛土的形成过程及灾变演化特征对于科学认知孕灾机制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据此,首先论述了高山冰川区冰川作用及冰碛地貌特征,阐明了冰碛土的演化过程及发育条件,并针对我国环青藏高原边缘高山冰川区冰碛土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总结了冰碛土的相关分类指标,并探讨了不同沉积部位、沉积时间及沉积成因下冰碛土的典型成土特征。最后,梳理了冰碛土滑坡的主要致灾因素及结构特征,并剖析了在极端气候环境下冰碛土滑坡的发育特征及灾变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高山冰川区冰碛土发育主要受冰川冰进及冰退作用控制,在西部高海拔地区、高山系成群分布且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区域广泛发育。(2)不同沉积部位及沉积时间分布的冰碛土结构呈现显著区域分异性,主要表现为高海拔冰川源头的现代冰碛土具有结构松散、磨圆度差且层理不发育等特征,而古冰碛土分布海拔跨度大且结构相对致密。(3)不同类型冰碛土边坡结构引发的界面型滑坡破坏模式包括:浅表层冰碛层降/融水蠕滑型、冰水堆积-古冰碛层界面控制型及冰碛层-湖相沉积接触风化型等3类,其内部富冰带的滞水促滑效应是引发冰碛土界面型滑坡灾害的主要诱因。该研究旨在为揭示高山冰川区冰碛土地质特征及滑坡灾变机制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土 形成过程 发育条件 成土特征 灾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饵料培养对罗格尼猛水蚤发育过程的影响
7
作者 顾靓 胡思敏 +4 位作者 马林 张琛 张贝叶 黄晖 刘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4-72,共9页
猛水蚤是分布广泛的小型底栖桡足类,在珊瑚礁区的礁石表生藻席中尤为丰富,由于其生境特殊性,目前对发育过程、培养条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于2023年夏季在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采集礁石表生藻席,从中分离出一种猛水蚤,经形态学鉴定其... 猛水蚤是分布广泛的小型底栖桡足类,在珊瑚礁区的礁石表生藻席中尤为丰富,由于其生境特殊性,目前对发育过程、培养条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于2023年夏季在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采集礁石表生藻席,从中分离出一种猛水蚤,经形态学鉴定其属于罗格尼猛水蚤属(Robertgurneya sp.)。在实验室内对其基本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并研究了不同饵料培养方式(单种藻和混合藻)对其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罗格尼猛水蚤的成体体长为0.5~0.7mm,生命周期为61~68d。单次怀卵量、产卵次数、繁殖周期和生命周期在不同饵料培养下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混合藻培养下,罗格尼猛水蚤在胚胎发育期的平均卵径、孵化率、幼体存活率、无节幼虫Ⅵ期的最大体长明显高于单种藻培养组(p<0.05),且其胚胎发育阶段和桡足幼体期的累计发育时间明显较短(p<0.05)。研究结果表明,该猛水蚤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和较强的繁殖能力,鉴于藻席中存在丰富的底栖微藻和有机碎屑,栖息其中的猛水蚤可能能够为珊瑚礁小型鱼类等捕食者提供巨大的潜在食物资源,因此在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猛水蚤 珊瑚礁 礁石表生藻席 饵料 培养方式 发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加工性理论”的汉语二语疑问句发展跟踪研究
8
作者 合佳妮 常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9,共13页
本研究通过跟踪分析不同母语背景的中级和高级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自发性口语产出,从“可加工性理论”角度,考察学习者汉语疑问句的使用特点和发展规律。结果显示,学习者汉语疑问句的发展顺序基本符合“可加工性理论”的预测,且母语迁移受... 本研究通过跟踪分析不同母语背景的中级和高级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自发性口语产出,从“可加工性理论”角度,考察学习者汉语疑问句的使用特点和发展规律。结果显示,学习者汉语疑问句的发展顺序基本符合“可加工性理论”的预测,且母语迁移受到二语学习者对目标语加工处理能力的限制,研究结果支持“发展限制下的母语迁移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加工性理论” 汉语疑问句 发展顺序 母语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红壤丘陵区崩岗侵蚀与典型切沟侵蚀的异同点探析
9
作者 韦江杏 邓羽松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725,共8页
崩岗侵蚀与切沟侵蚀威胁区域生态安全,是当前土壤侵蚀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二者存在着共性和个性,但能否将切沟侵蚀防治方法应用于崩岗侵蚀区尚不明确。本文从气候、母质和土壤、地形、植被方面对比了影响崩岗侵蚀和切沟侵蚀的... 崩岗侵蚀与切沟侵蚀威胁区域生态安全,是当前土壤侵蚀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二者存在着共性和个性,但能否将切沟侵蚀防治方法应用于崩岗侵蚀区尚不明确。本文从气候、母质和土壤、地形、植被方面对比了影响崩岗侵蚀和切沟侵蚀的环境因素。结合崩岗侵蚀与切沟侵蚀外观形态的表现形式,阐述二者发育过程和侵蚀发生的动力机制。通过综合分析,崩岗的侵蚀物质和侵蚀形式具有独特性,在防控措施的布设方面需考虑更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崩岗发育机制、防治措施及构建侵蚀模型等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侵蚀 切沟侵蚀 侵蚀动力 发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对西方民主的超越:“人民的统治”再阐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激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7,共12页
针对西方民主面临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性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论,从理论逻辑、运行机理和实践进路明晰了作为民主本质的“人民的统治”核心要义,为如何实现民主有效运转设计了系统完备的制度... 针对西方民主面临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性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论,从理论逻辑、运行机理和实践进路明晰了作为民主本质的“人民的统治”核心要义,为如何实现民主有效运转设计了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人民”概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和合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设计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建立起高效协同的“全过程协商”机制确保人民始终“在场”,是以广泛协商为基本原则的参与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践主体层面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确保最广泛的人民参与;在实践成效层面要求对国家权力进行全程制约和监督,以实现人民广泛权利和自由全面发展,是以“全过程”为鲜明特色的发展型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的统治 和合型民主 协商参与 发展型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应对社会化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适应:基于长时与实时时间轴的视角
11
作者 何婷 胡惠南 +3 位作者 乔璐 杨靓靓 李明英 蔺秀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2-1353,共12页
父母应对社会化是指父母向儿童青少年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以应对压力的过程。实证研究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及不同时间轴的结合等角度探讨父母应对社会化的作用,揭示了父母应对社会化对于儿童青少年适应的... 父母应对社会化是指父母向儿童青少年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以应对压力的过程。实证研究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及不同时间轴的结合等角度探讨父母应对社会化的作用,揭示了父母应对社会化对于儿童青少年适应的独特效应。对于其中的心理机制,应对社会化过程理论模型探讨了儿童青少年应对过程在父母应对社会化与儿童青少年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教养×压力放大和差异效应模型考察了应对社会化作用过程的边界条件。本研究将此两种模型进行整合,并基于动态系统视角提出应对社会化动态过程理论模型,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和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两个层面、儿童个体和亲子二元两个水平完善父母应对社会化对儿童青少年适应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察父母应对社会化作用效果的普遍性,深化探索父母应对社会化影响儿童青少年适应的机制,为父母应对社会化在家庭教育与临床干预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应对社会化 儿童青少年适应 应对社会化动态过程理论模型 长时程发展时间轴 具体情境 下实时时间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动机的种类、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1
12
作者 魏华 范翠英 +1 位作者 平凡 郑璐璐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27-1533,共7页
从动机的角度理解网络游戏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网络游戏动机的研究主要包括:(1)网络游戏动机的种类。在诸多游戏动机中,乐趣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其次包括沉醉、社交、逃避、好奇和竞争等。(2)网络游戏动机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格和网络... 从动机的角度理解网络游戏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网络游戏动机的研究主要包括:(1)网络游戏动机的种类。在诸多游戏动机中,乐趣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其次包括沉醉、社交、逃避、好奇和竞争等。(2)网络游戏动机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格和网络游戏中的社会和个人互动等。(3)动机对网络游戏意向和行为的影响,这些动机包括乐趣、社交和成就等。(4)网络游戏动机的影响机制,包括网络游戏动机的中介作用、网络游戏动机与网络游戏行为意向之间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未来的研究应当关注网络游戏动机种类的分化与整合,重视从发展心理学、动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情绪的角度来探讨网络游戏的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动机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头鲂肌间骨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8
13
作者 万世明 易少奎 +4 位作者 仲嘉 王卫民 蒋恩明 陈柏湘 高泽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3-1151,共9页
研究利用整体骨骼染色、形态学解剖和X光透射的方法,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仔稚鱼肌间骨的出现时期、形态以及成鱼肌间骨数目、形态、分布和长度变化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团头鲂的肌间骨在孵出后20d(体长为1.33 cm... 研究利用整体骨骼染色、形态学解剖和X光透射的方法,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仔稚鱼肌间骨的出现时期、形态以及成鱼肌间骨数目、形态、分布和长度变化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团头鲂的肌间骨在孵出后20d(体长为1.33 cm)骨化出现,首先出现在尾部,然后向头部方向依次出现,到第40天(体长为2.36 cm)基本全部出现;肌间骨出现与分化的时间受生长发育的影响大于日龄的影响。团头鲂肌间骨数目在108—129,平均为119根,其中躯干部轴上肌中的肌间骨数目最多(40—45根),尾部轴上肌与轴下肌中的肌间骨数目相近(32—39根)。肌间骨形态包括"1"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多叉形和"("形6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肌间骨均是从"1"形发展而来;肌间骨越靠鱼体前端形态越复杂。团头鲂躯干轴上肌中的肌间骨显著长于尾部肌肉中的肌间骨(P<0.05),躯干轴下肌中的肌间骨最短,并且肌间骨长度与个体体重与体长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今后揭示团头鲂肌间骨发生与发育的分子机制,抑制团头鲂肌间骨骨化,培育无肌间骨的团头鲂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肌间骨 发育过程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信息加工速度发展函数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崇德 沃建中 於国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4-51,共8页
选择7—19岁的被试140名,对三种不同任务进行操作。结果表明,在句图匹配任务中,儿童反应时是青年反应时的函数,指数函数能较好的描述这种共同的发展变化趋势,但在字母匹配任务中,这种线性关系较差;随着年龄的变化,信息加... 选择7—19岁的被试140名,对三种不同任务进行操作。结果表明,在句图匹配任务中,儿童反应时是青年反应时的函数,指数函数能较好的描述这种共同的发展变化趋势,但在字母匹配任务中,这种线性关系较差;随着年龄的变化,信息加工速度的下降速率是根据不同的加工任务变化的,简单任务(选择反应和字母匹配)下降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信息加工速度 发展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被引量:33
15
作者 林文雄 陈婷 周明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64,共12页
本文综述了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与演化特点,并站在国际视野上分析了现代农业生态学发展趋势,着重提出农业生态学正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不断拓展,并把研究引向深入。从宏观层次上讲,农业生态学正从已往的宏观农业生物学层面逐步深... 本文综述了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与演化特点,并站在国际视野上分析了现代农业生态学发展趋势,着重提出农业生态学正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不断拓展,并把研究引向深入。从宏观层次上讲,农业生态学正从已往的宏观农业生物学层面逐步深入到"三农"的社会学层面,研究水平从以往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逐步发展到人们普遍关心的食物系统(food system),即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能物流形成与运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政策法规对食物系统的调控作用。也就是说,现代农业生态学越来越重视人类社会生态觉醒对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环境,促进无污染生产及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代西方国家,许多农业生态学工作者十分重视通过各种社区运动(movement)或行动(action)来促进政府、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接受农业生态学思想,自觉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保证食物生产系统健康高效运行,这已成为现代农业生态学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重要内容,涉及科学理论研究实验示范推广各种联盟运动推进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等全过程,体现了现代农业生态学的时代特征。从微观层次上讲,现代农业生态学正进入农业分子生态学时代,它借助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成就,运用系统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深入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特别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环境(宏)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的问世,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未知生物世界的认知,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深层次剖析,使得农业生态学能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系统演化的过程与机制,促进从定性半定量描述向定量和机理性研究推进。客观上要求农业生态学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现代科学研究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接受新的科学知识,促进传统科学向现代科学提升。本文特以例证分析了这一科学发展的必须性和重要性,旨在引发广大同行的反思与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发展过程 现代视野 食物系统 分子农业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技术在焊接熔池特征参数提取中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梦醒 吴毅雄 +1 位作者 蔡艳 孙大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42-145,共4页
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焊接熔池的图像采集方法及其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性,并比较了其优缺点,对图像技术应用于焊接熔池特征参数提取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焊接熔池 图像采集 图像处理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荚粒品质发育过程及适宜采摘期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韩立德 盖钧镒 邱家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2-207,共6页
选用夏播菜用大豆不同熟期组 6个代表品种通州豆、楚秀 (熟期组Ⅲ ) ,海系 13、南农 87c -38(熟期组Ⅳ ) ,南农大黄豆、黑皮绿仁 (熟期组Ⅴ ) ,对其荚粒品质发育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 :(1)荚长、荚宽及荚厚的发育符合Logistic生... 选用夏播菜用大豆不同熟期组 6个代表品种通州豆、楚秀 (熟期组Ⅲ ) ,海系 13、南农 87c -38(熟期组Ⅳ ) ,南农大黄豆、黑皮绿仁 (熟期组Ⅴ ) ,对其荚粒品质发育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 :(1)荚长、荚宽及荚厚的发育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 ,荚长、荚宽在开花后 10 - 2 0天伸长较快 ,基本接近品种的固有长度和宽度 ;荚厚在开花后 2 5 - 40天快速增长。 (2 )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发育符合二次曲线 ,熟期组Ⅲ品种在开花后 35 - 5 5天达到最大值 ,而熟期组Ⅳ、熟期组Ⅴ品种在开花后5 5 - 70天达到最大值。 (3)出籽率及可溶性糖的变化符合四次曲线方程 ,在R5-R7前半期可溶性糖含量逐渐提高 ,R7后半期有所回落 ;不同熟期组的菜用大豆生长发育变化相似。菜用大豆的适宜采摘期为R6 -R7的前半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荚粒 品质发育 适宜采摘期 鼓粒 熟期组 可溶性糖 毛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肉鸡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18
作者 刘登勇 周光宏 徐幸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66-269,共4页
从起步到现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肉鸡加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肉鸡加工业及其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精深加工是我国肉鸡加工业的发展趋势,即发展鸡肉冰鲜制品、... 从起步到现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肉鸡加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肉鸡加工业及其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精深加工是我国肉鸡加工业的发展趋势,即发展鸡肉冰鲜制品、熟食制品和实现传统特色产品的现代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加工业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蚀地貌形态与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帅 哈斯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辨析了雅丹、风蚀坑等主要风蚀地貌的概念,雅丹是典型的风蚀正地貌形态,通过回顾雅丹地貌形态与过程的研究历史与进展,发现目前对其发育过程的认识尚不清楚,并且只关注了对残存土墩的观测和分析,没有充分重视凹槽的形态动力学过程;风蚀... 辨析了雅丹、风蚀坑等主要风蚀地貌的概念,雅丹是典型的风蚀正地貌形态,通过回顾雅丹地貌形态与过程的研究历史与进展,发现目前对其发育过程的认识尚不清楚,并且只关注了对残存土墩的观测和分析,没有充分重视凹槽的形态动力学过程;风蚀坑是典型的风蚀负地貌形态,特别是草原景观转变为沙地景观的临界阈现象,目前已经对独立风蚀坑的形态、气流特征、沉积物粒度以及植被演替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但由于风蚀坑形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由单因素观测转向综合分析其形态动力学过程。认为对风蚀过程机理及其模拟的研究中,在利用风洞模拟实验、野外观测等手段对风蚀过程微观尺度进行研究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通过遥感和GIS手段从景观尺度对风蚀地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地貌 地貌学 发育过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我国芦笋加工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20
作者 幸胜平 肖华志 +1 位作者 冯健雄 祝水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89-92,共4页
综述了目前我国芦笋加工开发的现状,介绍了各类产品的产品形式和加工技术,同时对芦笋的开发利用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 芦笋 加工利用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