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5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化钻井工程决策支持系统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传书 王敏生 +4 位作者 李昌盛 张洪宝 吴建军 付宣 袁多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钻井现场数据采集与远传工作以来,国内外钻井工程决策支持系统经历了四大阶段,成为数智化条件下钻井工程核心技术之一,驱动着传统技术的转型升级与业务模式变革。借鉴Gartner关于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进阶的方法论,阐述...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钻井现场数据采集与远传工作以来,国内外钻井工程决策支持系统经历了四大阶段,成为数智化条件下钻井工程核心技术之一,驱动着传统技术的转型升级与业务模式变革。借鉴Gartner关于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进阶的方法论,阐述了钻井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进阶路线图,从井场实时数据实时自动清洗处理技术、钻井井下风险随钻预警预测技术、随钻井下工况实时分析技术、钻井优化技术,详细阐述了钻井工程决策关键技术,介绍了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决策支持系统PEAdviser3.0,并将这些关键技术进行软件载体落地应用,在钻井提速提效、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了六大应用效果,从钻井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力等方面对该技术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实时分析 井下风险防控 钻井优化技术 钻井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何以生成?——基于TOE框架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立荣 王子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组态、联动问题,是近年来学界和政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以J市(县级市)政府31个部门社会风险防控的创新性和引领性实践探索为案例样本,借助TOE分析框架和组态分析范式,采用模糊... 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组态、联动问题,是近年来学界和政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以J市(县级市)政府31个部门社会风险防控的创新性和引领性实践探索为案例样本,借助TOE分析框架和组态分析范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系统探究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的生成路径。研究发现: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的生成受到技术类、组织类和环境类之多个条件变量的共同影响;多个条件变量的联动生成三种组态模式,即“数字实践主导—社会支持协同模式”、“数字实践主导—跨部门协作和社会支持协同模式”以及“数字实践主导—数字建设、财政供给和社会支持协同模式”。技术类条件变量之“数字实践”在所有组态模式中发挥核心作用;三种不同的组态模式,均可以使县级政府部门实现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生成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意涵的理性认识,并为县级政府部门提升社会风险防控效能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政府部门 社会风险防控效能 组态模式 数字技术 TOE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控制策略在中国卒中预防和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
3
作者 孙海欣 江滨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601-3607,共7页
高血压是造成卒中死亡和增加卒中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负担的首要原因。作为最重要的可调控危险因素,有效防控高血压已成为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核心任务。世界卒中组织(WSO)与世界高血压联盟(WHL)在2025年2月发布了《2025 WSO/WHL立场... 高血压是造成卒中死亡和增加卒中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负担的首要原因。作为最重要的可调控危险因素,有效防控高血压已成为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核心任务。世界卒中组织(WSO)与世界高血压联盟(WHL)在2025年2月发布了《2025 WSO/WHL立场声明:高血压控制策略在卒中预防和管理中的应用》。基于该声明的策略和建议,本文对中国在高血压防控工作中的实践证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高血压防控路径的思考,旨在为未来中国卒中预防和管理的相关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高血压防控 政策驱动 数智技术 全民健康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坝白蚁病害的灌浆防治技术现状及展望
4
作者 赵卫全 李西峰 +1 位作者 于凡 任文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5,共11页
白蚁病害具有长期性、渐进性、隐蔽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严重威胁堤坝工程的安全,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长期以来,对堤坝蚁穴、蚁巢的处治多采用挖巢回填方法,不仅效率低,且对堤坝损伤大。利用灌浆技术进行堤坝白蚁病害防治越来越... 白蚁病害具有长期性、渐进性、隐蔽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严重威胁堤坝工程的安全,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长期以来,对堤坝蚁穴、蚁巢的处治多采用挖巢回填方法,不仅效率低,且对堤坝损伤大。利用灌浆技术进行堤坝白蚁病害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传统的灌浆方法防治依赖化学药品,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为推进白蚁病害灌浆技术的绿色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总结了当前堤坝白蚁病害的灌浆防治技术,指出目前白蚁病害防治仍面临灌浆材料和设备针对性不强及缺乏行业标准等挑战。白蚁病害灌浆防治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是开发绿色环保灌浆材料和轻便智能化灌浆装备,健全行业标准,推动防治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坝工程 白蚁病害 灌浆治理 绿色环保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岩体结构面动力特性与致灾效应研究进展
5
作者 单仁亮 柏皓博 +4 位作者 孙鹏 李泳臻 吴浩田 肖圣超 窦浩宇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1,共21页
随着全球资源需求的持续上升,深部地下工程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面临日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环境。这种转变使得深部含结构面岩体的动力特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为此,首先对结构面的动剪切和动拉压特性进行了系统总结... 随着全球资源需求的持续上升,深部地下工程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面临日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环境。这种转变使得深部含结构面岩体的动力特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为此,首先对结构面的动剪切和动拉压特性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深入分析了多种因素对结构面动力行为的影响。然后,探讨了结构面效应对岩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特别是对岩体动强度和动变形的作用。此外,针对常见的深部动力灾害,如岩爆、大变形和冲击地压,梳理了其触发机制和防治技术,强调了建立有效理论和技术体系的重要性。最后,对未来深部岩体结构面动力特性及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呼吁结合新兴技术与理论方法,以提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提高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工程 结构面 动力特性 致灾效应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土壤消毒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6
作者 翟长远 姜志文 +4 位作者 张春凤 李思 王志翀 窦汉杰 陈立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25,共12页
土壤消毒是防治土传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但传统化学方法存在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亟需推动绿色物理防控技术发展。该研究系统综述了微波土壤消毒技术的研究进展,此技术通过微波辐射的热/非热效应协同作用实现土壤害虫及病原菌灭活,具有环... 土壤消毒是防治土传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但传统化学方法存在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亟需推动绿色物理防控技术发展。该研究系统综述了微波土壤消毒技术的研究进展,此技术通过微波辐射的热/非热效应协同作用实现土壤害虫及病原菌灭活,具有环保优势。该研究首先分析了不同频段(915、2450 MHz)微波的穿透特性及其在深层/浅层消毒中的应用差异;进而从微波-土壤互作机制角度,总结了工作参数(频率、功率等)与土壤物理特性对电磁场分布及消毒效果的影响规律,阐述了微波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调控效应。在装备研发方面,详细对比了国内外微波消毒设备的核心部件技术差异,指出中国在高功率微波发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上的技术短板。针对当前存在的能效转化率低、深层消毒不均、生态安全性评估不足等瓶颈问题,提出未来应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1)微波-土壤相互作用机理与非热效应机制研究;2)深层均匀高效消毒与能效优化技术研究;3)高功率微波发生器等核心部件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该文为微波土壤消毒技术的优化升级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路线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土壤消毒 土传病虫害 微波处理技术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长钻孔爆破防治冲击地压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倩悦 曹安业 +5 位作者 杨耀 边戈 赵卫卫 高红兵 李庚 刘彦强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针对陕西某矿赋存高位厚硬顶板,已有技术难以实现井下直接整层弱化导致冲击地压频发的难题,提出一种高位钻场长钻孔爆破厚硬顶板防治冲击地压技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该技术卸压降载机制,确定了其布置参数与层位... 针对陕西某矿赋存高位厚硬顶板,已有技术难以实现井下直接整层弱化导致冲击地压频发的难题,提出一种高位钻场长钻孔爆破厚硬顶板防治冲击地压技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该技术卸压降载机制,确定了其布置参数与层位,并在该矿2412工作面开展了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长距离钻孔爆破技术是通过在高层位顶板布置钻场实现厚硬顶板整层预裂,达到卸压降载的目的;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长距离钻孔爆破卸压效果的主控影响因素为爆破层位;根据煤矿覆岩主控诱灾层位识别方法,判定2412工作面煤层上方52~67 m处为爆破层位,根据工作面开采期间周期来压步距及爆破围岩裂隙发育半径,确定炮孔间距为30 m。工程实践表明,施工长距离钻孔爆破后微震事件频次及能量均有所降低,巷道变形量减小,与传统顶板深孔爆破技术相比,长距离钻孔爆破技术的卸压范围更大,效果更显著。研究结论可为类似条件矿井在生产期间,从源头对高层位、难卸压的厚硬顶板进行降载卸压防治冲击地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硬顶板 冲击地压 长距离钻孔爆破 正交试验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耕牛血防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
8
作者 陈莎 万振凡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2,共9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严重的耕牛血吸虫病疫情,给耕牛健康和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按核心防治技术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耕牛血防,大致经历了酒石酸锑钾治疗、吡喹酮治疗、人畜同步化疗和封洲禁牧四个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严重的耕牛血吸虫病疫情,给耕牛健康和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按核心防治技术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耕牛血防,大致经历了酒石酸锑钾治疗、吡喹酮治疗、人畜同步化疗和封洲禁牧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也都存在一些不足。总体来看,耕牛血防在确保农业生产动力、增强农业的人力资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牛血吸虫病 防治历程 防治技术 农业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及化工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分析及其防控体系研究
9
作者 杜怡景 姜玉 +2 位作者 袁英 苏婧 檀文炳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2,共5页
详细论述了污染源识别方法、企业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选取、污染物监测与分析,风险评估方法等。通过对比与分析,建立从识别污染源,选取企业优控污染物,企业场地风险评估分级到分级治理措施的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旨在为在产企业提... 详细论述了污染源识别方法、企业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选取、污染物监测与分析,风险评估方法等。通过对比与分析,建立从识别污染源,选取企业优控污染物,企业场地风险评估分级到分级治理措施的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旨在为在产企业提供科学的地下水污染环境管理体系与防控措施,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和保护公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工业 地下水污染 污染源识别 风险评估 修复技术 防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突泥涌水致灾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
10
作者 秦鹏飞 赵亚敏 +1 位作者 宋梦 王文菁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9-369,共11页
隧道突水灾害具有“大流量、强突发、高水压、多类型”等特点,是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灾害现象,分析不良地质构造特征、发育形态及水压作用下的破坏趋势,有利于深刻揭示突泥涌水致灾机理。文中从灾害水源、水流补给通道及隔水岩... 隧道突水灾害具有“大流量、强突发、高水压、多类型”等特点,是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灾害现象,分析不良地质构造特征、发育形态及水压作用下的破坏趋势,有利于深刻揭示突泥涌水致灾机理。文中从灾害水源、水流补给通道及隔水岩体三者性能状态演变着手,分析了突泥涌水的动力灾变过程,并基于弹性力学、断裂力学和工程水力学理论,探讨了压剪、拉剪型破坏的致灾机理。将隧道掘进面与灾害水源间的岩层,分作隧道开挖引起的应力松弛区、完整岩体保护区及裂隙带区3个区域,提出了突泥涌水的有效保护厚度。最后从注浆理论、注浆材料等方面阐释了灾害防控的技术措施,以期对保障隧道施工安全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突泥涌水 工程灾害 注浆技术 防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权朝明 孟祥飞 +3 位作者 李世斌 王冬冬 朱豪飞 成世杰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5,共10页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是当下新型储能领域装机规模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储能技术。随着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装机规模增长,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需要针对储能系统安全防控技术进行研究...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是当下新型储能领域装机规模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储能技术。随着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装机规模增长,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需要针对储能系统安全防控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防控理念贯穿于电池制造、电站设计建设、电站运行维护、事故后消防等环节。从锂离子电池本征安全、热失控蔓延与抑制、热失控监测预警、储能系统热管理、储能系统多级安全防控等五个方面分析评述了锂电池储能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储能系统 安全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白血病检测与防控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经宇 刘睿衡 +2 位作者 李彤 谢青梅 张新珩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1,共9页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对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商业鸡场已实现对AL的净化,即净化鸡场中原种场全部为...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对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商业鸡场已实现对AL的净化,即净化鸡场中原种场全部为ALV阴性,祖代场、父母代场ALV阳性率低于1%,但仍有不少本土地方鸡以及白羽肉鸡等鸡种感染形势严峻。文章阐述了我国ALV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并概述ALV检测技术及其防控措施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不同应用场景选择更合适的ALV检测方法以及完善养殖场的AL防疫体系提供建议,同时为ALV检测与AL防控技术的后续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禽白血病 净化 综合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草原少花蒺藜草入侵现状及防控技术
13
作者 项锴锋 刘庭玉 +2 位作者 周玉雷 娜日苏 曹洪杰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65-68,共4页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spinifex Cav.)是我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的重点防除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近年来,在赤峰地区危害面积增速明显,呈现快速蔓延趋势。为进一步加强赤峰市少花蒺藜草防控工作,该文通过介绍少花蒺藜草在赤峰地区天然草原的...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spinifex Cav.)是我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的重点防除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近年来,在赤峰地区危害面积增速明显,呈现快速蔓延趋势。为进一步加强赤峰市少花蒺藜草防控工作,该文通过介绍少花蒺藜草在赤峰地区天然草原的分布现状、入侵路径及其在生产实际中的防除技术难点,提出适用于天然草原少花蒺藜草的防控技术模式,详细阐述模式的核心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及防控对策和建议等,对大面积天然草原少花蒺藜草的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少花蒺藜草 入侵现状 防控技术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路基热融病害防控技术综述
14
作者 胡田飞 崔灿增 +3 位作者 岳祖润 刘备 齐磊 蔡德超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共17页
多年冻土退化及其引起的热融沉降是多年冻土区交通路基工程的主要病害。从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防排水角度,梳理多年冻土保护技术的工作机理、应用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方案及新型措施。从热融病害严重部位的快速降温与补强处置角度... 多年冻土退化及其引起的热融沉降是多年冻土区交通路基工程的主要病害。从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防排水角度,梳理多年冻土保护技术的工作机理、应用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方案及新型措施。从热融病害严重部位的快速降温与补强处置角度,分析主动制冷措施的研发现状,并从设计、建造、运营角度讨论多年冻土保护技术的发展要点。我国近年来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多类既有措施的改良方法与新型措施,形成了系统的多年冻土保护技术体系。在既有措施改良方面,从热对流角度提出了优化的碎/块石粒径、强制弥散式通风管、纵向装配式通风管、L型热棒等冷却强化方法,并正在完善块石结构清理、热棒检查与修复等运营期维护手段;从热辐射角度提出了高反射率路面、兼顾顶面反射率与底面发射率的遮阳板结构等优化方法;从热传导角度开发了路基临界高度、分离式路基、单向导热路面、高热阻填料等优化方法。在新型措施研发方面,推出了多孔对流型与相变蓄热型土工布、反射涂层、疏水厌冰涂层等新技术,以及泡沫混凝土隔热层、低放热性聚合物注浆等新方案。从补强与应急角度,正在发展具有主动制冷功能的快速降温手段,研发半导体制冷复合型全季热棒、吸附式制冷装置与压缩式制冷装置等新设备。从既有线提质改造与新建高等级线路角度,提出一方面应继续丰富针对多年冻土温度与水分要素的控制措施种类及调控水平,另一方面应根据多年冻土融沉和不同类型路面与轨道结构的伤损及不平顺之间的映射关系,明确多年冻土地基的沉降限值,构建分类分级的保护措施匹配及精细化设计方法,同时根据多年冻土热融导致的交通线路设施损毁类型,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的多年冻土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多年冻土退化 热融病害 防控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炭疽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15
作者 王茂勇 李海萍 王奎良 《中国果菜》 2025年第8期38-42,共5页
近年来,烟台市葡萄炭疽病发生趋势逐年加重,已成为葡萄园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从葡萄炭疽病防治实践入手,全面观察记载了葡萄炭疽病田间症状表现、为害程度,分析了葡萄炭疽病的发生规律,指出了汛期降雨偏重年份对葡萄炭疽病流行的影响... 近年来,烟台市葡萄炭疽病发生趋势逐年加重,已成为葡萄园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从葡萄炭疽病防治实践入手,全面观察记载了葡萄炭疽病田间症状表现、为害程度,分析了葡萄炭疽病的发生规律,指出了汛期降雨偏重年份对葡萄炭疽病流行的影响,提出了全面加强葡萄炭疽病防治的主要技术,尤其强调了防治葡萄炭疽病源头控制的重要性;科学防范了炭疽病的发生流行,提高了葡萄产量和品质,减轻了果农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炭疽病 发生症状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枝枯病防治药剂筛选及林间效果测定
16
作者 刘云 付翠翠 +5 位作者 亓玉昆 张玉娇 刘在哲 张伟 吴云霄 王清海 《山东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91-95,共5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咪鲜胺等8种杀菌剂对侧柏枝枯病菌(Neofusicoccum occulatum)的室内生物活性,并进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中咪鲜胺、戊唑醇、吡唑醚菌酯3种杀菌剂对N.occulatum抑制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0012~0.0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咪鲜胺等8种杀菌剂对侧柏枝枯病菌(Neofusicoccum occulatum)的室内生物活性,并进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中咪鲜胺、戊唑醇、吡唑醚菌酯3种杀菌剂对N.occulatum抑制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0012~0.0197 mg·L^(-1),0.0203~0.0760 mg·L^(-1),0.0132~0.1799 mg·L^(-1)。林间药效试验中30%咪鲜胺水乳剂160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为61.13%;其次为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1600倍液防治效果为55.15%。30%咪鲜胺水乳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两种杀菌剂交替使用可以控制侧柏枝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枝枯病 药剂筛选 林间药效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无机材料的仿生涂层技术在水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探析
17
作者 李志鹏 詹政法 +1 位作者 赵进勇 丁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4-265,共12页
【目的】评估仿生涂层技术在水生态保护修复中的防污、防腐及抗生物附着性能,分析其在复杂水环境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多层喷涂工艺制备仿生涂层,测试其抗菌性能、物理性能指标及水质安全指标,综合评估涂层在水生态环境中的防护... 【目的】评估仿生涂层技术在水生态保护修复中的防污、防腐及抗生物附着性能,分析其在复杂水环境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多层喷涂工艺制备仿生涂层,测试其抗菌性能、物理性能指标及水质安全指标,综合评估涂层在水生态环境中的防护能力。结合典型案例,验证涂层的长期稳定性及防护效果。【结果】仿生涂层技术通过多层喷涂工艺在表面涂覆形成致密保护层,在防污、防腐及耐久性方面表现优异,抗菌率超过95%,VOC排放量≤23 g/L,在酸碱和盐水环境中保持稳定,工程应用表明,耐沾污性≤2%,清洁维护频率降低1~3倍,设施使用寿命显著延长。【结论】仿生涂层技术在水生态保护修复中展现出优异的防污、防腐和抗生物附着能力,可有效减少生物污染,延长设施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为水工结构提供高效、可持续的防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技术 水生态保护修复 着生生物防控 仿生涂层技术 防腐抗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条件下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特性及其防治技术
18
作者 杨代勇 于群英 +5 位作者 矫立新 刘赫 谈必成 姜伟 张泽凯 杜伯学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22,共14页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是指在覆冰条件下线路导体在风激励下产生的一种非线性振动现象,具有低频大振幅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时有发生,严重威胁高压输配电系统安全与供电可靠性。通过整理国内外架空...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是指在覆冰条件下线路导体在风激励下产生的一种非线性振动现象,具有低频大振幅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时有发生,严重威胁高压输配电系统安全与供电可靠性。通过整理国内外架空输电线舞动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梳理分析输电导线覆冰舞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介绍目前针对输电线路舞动机理的理论研究,讨论归纳舞动的试验研究与仿真计算方法,总结提出可行的线路舞动监测预警技术与防治措施。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并且对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的发展形成系统认知,为减少和抑制因舞动产生的故障同时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舞动机理 覆冰条件 监测预警技术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前草穗枯病综合防控技术应用与评价
19
作者 洪霖 阴长发 +7 位作者 涂业苟 漆学伟 郑岭芝 刘庆 聂小平 张寿文 徐云龙 梁玉勇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目的】穗枯病是车前草种植过程中普遍发生的重大病害,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以“种子包衣、清沟防涝、科学施肥、适时用药、施药控旺”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对车前草穗枯病防效及产量影响。【方法】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三湖镇的车前草种... 【目的】穗枯病是车前草种植过程中普遍发生的重大病害,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以“种子包衣、清沟防涝、科学施肥、适时用药、施药控旺”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对车前草穗枯病防效及产量影响。【方法】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三湖镇的车前草种植田块上设置综合防控区、提前预防区、发病再防区、农户自防区和空白对照区等几种不同处理,并在采收前调查各处理下,车前草穗枯病病情指数及车前草种子的产量,综合评价穗枯病发生情况、防效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车前草穗枯病在3—4月进入高发期;综合防控区穗枯病的防效和产量显著高于其它试验小区,防效依次为:综合防控区(92.87%)>提前预防区(77.82%)>发病再防区(59.70%)>农户自防区(58.02%);产量依次为:综合防控区(每百穗416.57g)>提前预防区(每百穗310.33g)>农户自防区(每百穗178.50 g)>发病再防区(每百穗159.13 g)>空白对照区(每百穗60.47 g),产量与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分别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2)=0.810 5;P<0.01)和正相关关系(R^(2)=0.988 4;P<0.01)。【结论】车前草穗枯病综合防控技术在大田应用中防治效果显著,有效保障了车前草种子的产量;并且提前预防的防治效果优于发病后再进行防治的效果。该技术可以在江西地区车前草穗枯病的防控过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 穗枯病 综合防控技术 防治效果 应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集一矿无煤柱开采采空区群漏风检测及防治技术
20
作者 吴祖玉 唐明云 +2 位作者 高世强 骆鑫 方领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8,共9页
针对无煤柱开采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与相邻采空区漏风自燃问题,采用能位测定和示踪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新集一矿360606工作面采空区群各密闭墙漏风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608(06)采区进风系统的能位高于回风系统,360606工作面采空区与上... 针对无煤柱开采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与相邻采空区漏风自燃问题,采用能位测定和示踪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新集一矿360606工作面采空区群各密闭墙漏风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608(06)采区进风系统的能位高于回风系统,360606工作面采空区与上覆采空区和其相邻采空区均存在漏风通道,-550 m西翼胶带石门(北)密闭墙是主要漏风源,-415 m西大巷密闭墙、-415 m辅助回风上山密闭墙、-415 m井底车场绕道密闭墙、360608运输巷密闭墙、360606回风隅角和360606工作面柔模墙取气孔为漏风汇。根据360606工作面及其与相邻采空区漏风通道的特点,提出注氮灌浆堵漏、设置风帘等防治措施。应用结果表明:针对360606工作面采空区漏风进行综合防治后,沿空留巷与回风侧采空区CO及O_(2)浓度均处于正常范围,有效控制了360606工作面采空区漏风,保障了360606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采空区漏风 漏风防治 能位测定 示踪技术 漏风源 漏风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