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电压恢复器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1
作者 盖阔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7期77-80,共4页
配电台区中光伏接入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供电方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具有出力波动大、周期性变化等特点,对配电台区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动态电压恢复器作为一种现代电力电子设备,可以提升电网对于光... 配电台区中光伏接入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供电方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具有出力波动大、周期性变化等特点,对配电台区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动态电压恢复器作为一种现代电力电子设备,可以提升电网对于光伏发电变化的适应性和整体电压稳定性,实现对配电台区电压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节。文章从光伏接入对配电台区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及动态电压恢复器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原理2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配电台区中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动态电压恢复器接入的电网能够显著提高配电台区电压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接入 电能质量 动态电压恢复器 配电台区 供电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储能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倩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59-4061,共3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电源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力系统迎来了新一轮的升级变革。虚拟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能量管理技术,为电厂的能量平衡和稳定运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虚拟储能技术在现代发电厂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包括虚... 随着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电源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力系统迎来了新一轮的升级变革。虚拟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能量管理技术,为电厂的能量平衡和稳定运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虚拟储能技术在现代发电厂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包括虚拟储能技术的理论研究、技术发展进程,以及虚拟技术对电厂各类工作的优化作用。事实证明,通过引入虚拟储能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电能质量,未来相关产业技术势必还会迎来更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储能技术 电厂 可再生能源 电能质量 供电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68
3
作者 郑漳华 艾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7-31,58,共6页
首先介绍了微电网概念的产生背景和意义以及微电网的概念和结构,并给出了微电网的经典示意图;然后详细介绍了美国、欧洲和日本微电网的发展现状及其示范工程,对比了3者不同的微电网发展理念,概述了其微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展望了... 首先介绍了微电网概念的产生背景和意义以及微电网的概念和结构,并给出了微电网的经典示意图;然后详细介绍了美国、欧洲和日本微电网的发展现状及其示范工程,对比了3者不同的微电网发展理念,概述了其微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展望了微电网对于中国未来电网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国内微电网研究应重点考虑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分布式发电 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网技术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117
4
作者 李鹏 张玲 +2 位作者 王伟 杨希磊 赵义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09-115,共7页
微网(microgrid)技术可以有效整合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同时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微网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效率,而且可作为主电网的有效互补电网,提高供... 微网(microgrid)技术可以有效整合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同时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微网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效率,而且可作为主电网的有效互补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是国内外电气工程研究领域的最新前沿课题之一。文中对微网的概念、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微网的基本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同时对国外不同特点的典型微网示范工程及实验测试系统进行了分析。最后,详细阐述了中国微网技术研究现状与动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论述了中国特色微网的建设,给出了微网技术中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微网 微电源 电能质量 供电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模化应用的有效途径——微网技术 被引量:50
5
作者 李鹏 张玲 盛银波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传统电网集中式供电和分布式电源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微网技术整合了分布式电源的优势,有利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大规模并网应用。首先介绍了微网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结构,阐述了微网内的主要分布式发电技术和储能方式,... 传统电网集中式供电和分布式电源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微网技术整合了分布式电源的优势,有利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大规模并网应用。首先介绍了微网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结构,阐述了微网内的主要分布式发电技术和储能方式,进而提出了三种微网的基本控制策略。最后对微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总结给出了微网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发电 分布式电源 微网 供电可靠性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重要负荷的可靠供电岛拓扑结构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毛承雄 王元超 +2 位作者 王丹 梁宇 张高言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37-2046,共10页
针对重要负荷高可靠和高品质供电需求,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可靠供电岛方案,包括电源侧电能控制器、负荷侧电能控制器、母线电能控制器、应急电源系统、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等部分,可以实现多电源无缝转换供电、电源潮流有效控制、负荷电力... 针对重要负荷高可靠和高品质供电需求,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可靠供电岛方案,包括电源侧电能控制器、负荷侧电能控制器、母线电能控制器、应急电源系统、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等部分,可以实现多电源无缝转换供电、电源潮流有效控制、负荷电力定制供给、应急电源无缝并网、母线电量始终平稳等功能。全面阐述可靠供电岛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双电源带双负荷供电、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高速电子开关替代LPC、储能系统接于直流母线、采用互备式双交流母线等5种不同可靠性等级的应用实例,并对工业设备供电、信息设备供电、安全应急供电、重要场合保电等4种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可靠供电岛是一种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改善电能质量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供电岛 供电可靠性 电能质量 无缝转换 拓扑结构 重要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的电压暂降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沈广 陈允平 李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7-99,共3页
电压暂降是当前业界所面临的代价最大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针对所研究的配电网,建立了可用于监测电压暂降的分布式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介绍了监测系统的构成、性能参数及监测点的配置方法。应用UNI-PEDE对监测到的各次电压暂降的下凹... 电压暂降是当前业界所面临的代价最大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针对所研究的配电网,建立了可用于监测电压暂降的分布式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介绍了监测系统的构成、性能参数及监测点的配置方法。应用UNI-PEDE对监测到的各次电压暂降的下凹深度及持续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监测及配电网运行记录对电压暂降发生原因作了分析。研究了电压暂降对研究区域内电力用户的影响,用SARFI-ITIC图对影响用户的电压暂降和短时间中断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电压暂降并为用户侧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电能质量监测 供电可靠性 故障分析 统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型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 被引量:8
8
作者 丁泽俊 朱永强 陶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87,共4页
将电能质量分为连续型和事件型2类,说明了事件型电能质量的物理含义,并指出其综合评估的意义。基于经济等效平衡原理和经济等效时间这一概念对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电压长时间中断、电压暂降、电压暂升和... 将电能质量分为连续型和事件型2类,说明了事件型电能质量的物理含义,并指出其综合评估的意义。基于经济等效平衡原理和经济等效时间这一概念对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电压长时间中断、电压暂降、电压暂升和短时中断等指标的事件型电能质量供电可靠率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适合工程实际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型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 经济等效时间 供电可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 被引量:457
9
作者 雷亚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4-89,共6页
风力发电环境友好、技术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且规模效益显著 ,是发展最快的新型能源。很多与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有关的技术课题亟待解决 ,例如 ,大型风电场并网会改变系统原有的潮流及网损的分布 ,对电网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能... 风力发电环境友好、技术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且规模效益显著 ,是发展最快的新型能源。很多与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有关的技术课题亟待解决 ,例如 ,大型风电场并网会改变系统原有的潮流及网损的分布 ,对电网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能给配电网带来电能质量问题 ,如谐波污染、电压波动及闪变 ;对系统的功角、频率以及电压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风电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需要研究能够考虑风电特点的发电和运行计划方法 ;重新评估系统的发电可靠性 ,分析风电的容量可信度 ;研究新的无功调度及电压控制策略等。感应发电机因为结构简单、并网方便 ,一度成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首选 ,很多研究也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电力电子元件的性价比不断提高 ,采用同步电机、双馈电机等新型发电机组是大势所趋 ,风电场可以像常规机组一样 ,承担电压及无功控制的任务 ,出现了许多新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风力发电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崭新的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场 风能 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监测可信度的扰动源定位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飞腾 南余荣 +2 位作者 翁国庆 张有兵 王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15-222,共8页
当智能配电网发生电能质量扰动时,由于网络结构、高斯噪声和监测误差等因素常存在扰动方向误判问题,而现有电能质量扰动源定位方法对此定位准确度低。由此提出一种计及监测可信度的扰动源定位粒子群算法。设计了一种监测可信度函数构建... 当智能配电网发生电能质量扰动时,由于网络结构、高斯噪声和监测误差等因素常存在扰动方向误判问题,而现有电能质量扰动源定位方法对此定位准确度低。由此提出一种计及监测可信度的扰动源定位粒子群算法。设计了一种监测可信度函数构建方法,来表征扰动方向判定的准确程度,创新性地建立了粒子群可信度优化模型,提出了独创的评价函数,通过粒子群迭代进行全局寻最优解。通过Matlab仿真表明,所提新算法实现了在部分监测数据有误情况下的扰动源自动精确定位,并具有定位准确、收敛性好和容错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源定位 粒子群算法 监测可信度 电能质量 智能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品对定型产品台架寿命试验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长松 马彪 +1 位作者 万耀青 周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75-978,共4页
针对新研制的某军用履带车辆综合传动装置,首次选用研制的国产油代替进口油,进行台架寿命试验。采用多技术油液分析方法,对磨损类、污染类和油品衰变可能引起的故障进行监测,以防止研制样机的致命损坏。试验表明,研制的国产油可以替代... 针对新研制的某军用履带车辆综合传动装置,首次选用研制的国产油代替进口油,进行台架寿命试验。采用多技术油液分析方法,对磨损类、污染类和油品衰变可能引起的故障进行监测,以防止研制样机的致命损坏。试验表明,研制的国产油可以替代进口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传动 寿命试验 油品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网业务质量保障的5G高可靠低时延通信资源调度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丰雷 谢坤宜 +2 位作者 朱亮 邱雪松 郭少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18-3426,共9页
该文研究面向电网业务质量保障的5G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的资源调度机制,以高效利用低频段蜂窝通信系统内有限的频谱和功率资源来兼顾电力终端传输速率和调度时延、调度公平性,保障不同电力业务的通信质量(QoS)。首先,基于URLLC的高... 该文研究面向电网业务质量保障的5G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的资源调度机制,以高效利用低频段蜂窝通信系统内有限的频谱和功率资源来兼顾电力终端传输速率和调度时延、调度公平性,保障不同电力业务的通信质量(QoS)。首先,基于URLLC的高可靠低时延传输特性,建立电力终端多小区下行传输模型。然后,提出面向系统下行吞吐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问题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步求解,分别提出基于定价机制与非合作博弈的功率分配算法和基于调度时延要求的改进比例公平算法(DPF)动态调度信道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资源调度方法能在保证一定传输可靠性和公平性的条件下降低电力终端调度时延,满足不同业务等级的QoS需求,与已知算法对比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电网业务质量保障 信道资源调度 功率分配 非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关系分析 被引量:35
13
作者 陈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9-103,共5页
基于电能质量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笔者从定义、指标及其指标特征等角度分析了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电能质量问题是供电可靠性问题的进一步延伸的思想,并主张电能质量指标的评价应结合其特征借鉴电力可靠性指标的更... 基于电能质量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笔者从定义、指标及其指标特征等角度分析了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电能质量问题是供电可靠性问题的进一步延伸的思想,并主张电能质量指标的评价应结合其特征借鉴电力可靠性指标的更多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可靠性 特征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电力技术及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被引量:13
14
作者 何大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59-63,共5页
用户电力和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由美国著名电力专家N.G.Hingorani博士几乎在同一时间(1988年和1986年)创建的两项新技术概念。后者已为人所熟知,故本文着重介绍前者的含义、作用、控制器和发展。本文在结论中还... 用户电力和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由美国著名电力专家N.G.Hingorani博士几乎在同一时间(1988年和1986年)创建的两项新技术概念。后者已为人所熟知,故本文着重介绍前者的含义、作用、控制器和发展。本文在结论中还提出了我国采用此方法的可能地区和应作准备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电力 柔性交流输电 可靠性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暂态电压主动支撑的多功能并网变流器多模式柔性切换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祺 贾文慧 +3 位作者 涂春鸣 侯玉超 黄泽钧 姜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56-164,共9页
基于并网变流器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在谐波电流治理、无功补偿等方面的性能优越,且设备可靠性高,但在解决暂态电压波动问题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提出一种面向电压主动支撑的多功能并网变流器(MF-GCC)及其多模式柔性切换策... 基于并网变流器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在谐波电流治理、无功补偿等方面的性能优越,且设备可靠性高,但在解决暂态电压波动问题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提出一种面向电压主动支撑的多功能并网变流器(MF-GCC)及其多模式柔性切换策略。电网电压正常时,MF-GCC工作于并联补偿模式,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在电网电压波动时,MF-GCC工作于串联补偿模式,实现电压补偿功能,维持敏感负载侧电压恒定。此外,对MF-GCC的并联与串联补偿模式切换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设置了有源功率器件的最优切换时序。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治理装置 并网变流器 电压支撑 无功补偿 柔性切换 可靠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予能量管理角色的可控超导储能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晓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1-3,67,共4页
由于可控超导储能 (SMES)装置可以直接向电网吸收和释放能量 ,具有高效、无污染和安全可靠的特点 ,因此人们已改变仅仅将其用于调节电力系统日负荷曲线的初衷 ,更加热衷于将其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用户电能质量 ,超导... 由于可控超导储能 (SMES)装置可以直接向电网吸收和释放能量 ,具有高效、无污染和安全可靠的特点 ,因此人们已改变仅仅将其用于调节电力系统日负荷曲线的初衷 ,更加热衷于将其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用户电能质量 ,超导储能装置被赋予了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角色。文中简要介绍了超导储能装置的主要技术和原理 ,分析了其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改善电能质量方面的技术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超导储能 电力系统稳定性 电力系统可靠性 用户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能质量中电压指标的预报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佐勋 王桂娟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13-416,共4页
为方便预报电压的指标,利用某省电力局提供的1997~2001年各月份的电压的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找出了电压指标进行预报的时间序列模型。实际运算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 电压 可靠性预报 时间序列分析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能质量的群体综合评估方法与可靠性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翟兴丽 林振智 文福拴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82,共9页
电能质量综合评估对改善电力系统供用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基础上,针对现代电力负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新变化,引入IEC 61000-2-8标准中规定的系统平均有效值波动频率指标来评估电压暂降与短时间中断这类暂态电... 电能质量综合评估对改善电力系统供用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基础上,针对现代电力负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新变化,引入IEC 61000-2-8标准中规定的系统平均有效值波动频率指标来评估电压暂降与短时间中断这类暂态电压扰动现象。在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方面,鉴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评估层面,提出了基于相对熵集结模型的电能质量群体综合评估方法。首先由不同电力专家分别给出各待评估监测点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值向量,然后依据相对熵的概念及其优化原理建立了电能质量群体综合评估的相对熵集结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与所有个体评估结果具有最高一致性的群体综合评估结果。之后,为了使得到的电能质量群体综合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基于熵的思想对该结论进行可靠性分析,并构造了可靠性量化指标。对于不满足可靠性水平的群体综合评估结果,需要不断调整各电力专家的个体评估结果,最终使群体综合评估结果的可靠性达到满意程度。最后,采用某地区10 kV配电系统中的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 系统平均有效值波动频率指标 相对熵集结模型 可靠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能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岩波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21期173-175,共3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重点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对电网运行的影响。主要从网损、电能质量、继电保护系统、电网规划以及电网可靠性六个方面阐述了影响的结果,为后续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网损 电能质量 继电保护系统 电网规划 电网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性能分析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洁 邱明德 余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配电网 性能分析 数据库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