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能效格基后量子密码并行采样算法与硬件结构研究
1
作者 别梦妮 李伟 +3 位作者 付秋兴 陈韬 杜怡然 南龙梅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0-430,共11页
在后量子密码高速演进的过程中,为兼顾灵活性与高效性的需求,本文面向多种格基后量子密码算法提出了一款并行可重构的采样加速器.本文结合数学推导分别提出了7种采样的高效并行实现模型,并从中提炼了4种共同运算逻辑.以这4种共同运算逻... 在后量子密码高速演进的过程中,为兼顾灵活性与高效性的需求,本文面向多种格基后量子密码算法提出了一款并行可重构的采样加速器.本文结合数学推导分别提出了7种采样的高效并行实现模型,并从中提炼了4种共同运算逻辑.以这4种共同运算逻辑为核心,引入数据重排限制运算数据的有效位宽,提高了拒绝采样的接受率并简化了运算逻辑,提出了一种高能效的可重构并行采样算法.为提升采样算法的硬件实现效能,本文采用蝴蝶变换网络在单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任意有效位宽数据的并行切分、归并与查找,高效实现了算法前后处理的并行化,构建了参数化的并行可重构采样加速器架构模型,结合实验探索,提出了一款数据带宽为1 024 bit的并行可重构采样加速器.实验结果表明,使用40 nm CMOS工艺库,在ss、125℃工艺角条件下进行后仿,电路最高工作频率可达到667 MHz,平均功耗为0.54 W.完成256点均匀采样需6 ns,完成256点拒绝值小于216的拒绝采样平均仅需22.5 ns,完成256点8 bit以内的二项采样需18 ns,完成509点简单三值采样需36 ns,完成701点非负相关三值采样需124.5 ns,完成509点固定权重三值采样需11.18μs,完成一次Falcon算法中的离散高斯采样需3 ns.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提出的采样器完成一次均匀-拒绝采样的能耗值降低了约30.23%,完成一次二项采样的能耗值降低了约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量子密码算法 采样器 高能效 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DS:用于侧信道能量分析的Dilithium数据集
2
作者 袁庆军 张浩金 +2 位作者 樊昊鹏 高杨 王永娟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99-2508,共10页
量子计算的飞速发展威胁了传统密码系统的安全性,进而推动了后量子密码算法的研究与标准化。Dilithium数字签名算法基于格理论设计,于2024年被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选定为后量子密码算法标准。同时,对Dilithium的侧信道分析,... 量子计算的飞速发展威胁了传统密码系统的安全性,进而推动了后量子密码算法的研究与标准化。Dilithium数字签名算法基于格理论设计,于2024年被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选定为后量子密码算法标准。同时,对Dilithium的侧信道分析,特别是能量分析,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能量分析数据集主要针对经典分组密码算法,如AES等,缺乏Dilithium等新型算法的数据集,限制了相关侧信道分析方法的研究。为此,该文采集并公开首个针对Dilithium算法的能量分析数据集,旨在促进后量子密码算法的能量分析研究。该数据集基于Dilithium的开源参考实现,在Cortex M4处理器上运行,并通过专用设备采集,包含60000条Dilithium签名过程中采集的能量迹,以及与每条能量迹对应的签名源数据和敏感中间值。进一步对构造的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分析,详细研究了随机多项式生成函数polyz_unpack的执行过程及其对能量迹的影响。最后,使用模板分析和深度学习分析方法对数据集进行建模和测试,验证了该数据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数据集和相关代码见https://doi.org/10.57760/sciencedb.j00173.0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量子算法 Dilithium算法 侧信道分析 能量分析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矩形条带装箱问题的改进剩余矩形法
3
作者 刘志雄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05-2617,共13页
矩形条带装箱问题是一类具有NP-Complete求解复杂性的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匹配函数的改进剩余矩形法用于求解矩形条带装箱问题。设计一种多因素加权匹配函数,采用双向选择策略,在剩余矩形集合和待排放矩形件集合中,选择最合... 矩形条带装箱问题是一类具有NP-Complete求解复杂性的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匹配函数的改进剩余矩形法用于求解矩形条带装箱问题。设计一种多因素加权匹配函数,采用双向选择策略,在剩余矩形集合和待排放矩形件集合中,选择最合适的剩余矩形和矩形件实现最优匹配。基于加权匹配函数值,采用动态放置策略用于确定矩形件在剩余矩形中的放置位置。为了降低装箱高度,采用了旋转和平移后处理工艺对位于最高位置的矩形件进行调整。不同算例采用动态权重模式,利用粒子群算法用于搜索和确定最优权重值。针对典型算例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剩余矩形法,改进剩余矩形法能够有效降低装箱高度。从测试算例装箱高度的平均误差看,计算结果也明显好于BF(Best Fit)算法及其改进算法,仅次于基于评分规则的启发式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条带装箱问题 剩余矩形法 加权匹配 动态放置 后处理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BIKE的基于Karatsuba算法的大尺寸多项式乘法器
4
作者 杨柳 张永真 +2 位作者 田静 宋苏文 王中风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当前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对后量子密码(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标准化方案的评估已进入第四轮,位翻转密钥封装(Bit Flipping Key Encapsulation,BIKE)协议是目前被... 当前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对后量子密码(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标准化方案的评估已进入第四轮,位翻转密钥封装(Bit Flipping Key Encapsulation,BIKE)协议是目前被评估的四个候选方案之一.在BIKE的密钥生成算法中,多项式乘法作为众多密码系统中特别耗时的操作之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面积资源.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Karatsuba算法(Karatsuba Algorithm,KA)的无交叠多项式乘法器,可高效实现万级比特位宽的多项式乘法,具有低时延、高性能和面积小的特点.同时,本文将该优化乘法器应用于BIKE密钥生成算法中,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对其进行硬件架构实现,改进了原有的紧凑多项式乘法和多项式求逆算法.本文提出的乘法器通过采用不同的操作数位宽,可适应对面积和延时的不同需求.与BIKE原本的设计相比,改进的设计使密钥生成模块的延时减小了36.54%,面积延迟积(Area Delay Production,ADP)减小了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量子密码(PQC) 多项式乘法器 Karatsuba算法(KA) 位翻转密钥封装(BI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靶目标粒子辐照蒙特卡罗计算后处理方法
5
作者 胡友涛 范杰清 +6 位作者 赵强 王浩洋 张芳 张硕 崔雅萍 郝建红 董志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方法是辐照损伤、辐照屏蔽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在对机场、铁路、舰船等大型靶目标开展辐照损伤研究时,通常关注靶目标的3D建模及辐照计算,而对计算后的数据分析多采用人工方式,工作难度大、效率低,成... 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方法是辐照损伤、辐照屏蔽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在对机场、铁路、舰船等大型靶目标开展辐照损伤研究时,通常关注靶目标的3D建模及辐照计算,而对计算后的数据分析多采用人工方式,工作难度大、效率低,成为制约相关研究的技术瓶颈。开展靶目标粒子辐照MC计算可视化后处理方法研究,建立了基于KD树(k-dimensional tree,KDtree)+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genetic algorithm based backpropagation,GABP)神经网络的后处理模型,实现了数据与模型结合的可视化分析。与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能够大幅减低研究人员工作难度,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实现辐照效应直观展示,提升辐照效应研究后处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辐照 遗传算法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KD树 反距离加权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摩阻系数算法优化与智能摩阻测试系统研究
6
作者 高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共7页
对于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准确、高效地测试计算管道摩阻损失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梁体抗裂性能与徐变上拱的控制,而目前常用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算法面临摩阻系数结果离散性较大的问题,且摩阻测试手段与方法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 对于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准确、高效地测试计算管道摩阻损失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梁体抗裂性能与徐变上拱的控制,而目前常用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算法面临摩阻系数结果离散性较大的问题,且摩阻测试手段与方法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不足。针对这一现状,以一孔跨径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管道数据组合计算得到的摩阻系数结果的离散性,基于公式推导提出一种改进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优化算法,并通过Python语言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开发一套智能摩阻测试系统,并基于该算法与系统进行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优化算法与相应的计算程序能够有效提高管道摩阻系数的拟合准确性与计算效率;智能张拉与摩阻测试的一体化实施,实现了自动分级加载、多孔道摩阻参数的同步自动化测试与计算,有效提高了摩阻测试效率;该系统实现了现场管道摩阻测试数据的自动采集与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的可视化展示、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以及试验数据的上传下载与信息交互,有效提高了摩阻测试的准确性、真实性、效率及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研究成果在广湛铁路、连乐铁路等项目中的实践应用有效促进了摩阻测试质量、效率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预应力混凝土梁 后张法 摩阻系数 离散性 算法优化 摩阻测试系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与Canny算法的服装纸样轮廓提取 被引量:4
7
作者 庹武 杜聪 +4 位作者 陈谦 吴超 魏新桥 张欣汝 刘思雨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182,共9页
为提高服装二维纸样轮廓信息采集转换的准确性及方便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服装纸样轮廓提取方法。将手机相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采用相机标定的方法进行图像畸变矫正,对图像灰度化处理后进行伽马变换。通过改进的Canny算法对纸... 为提高服装二维纸样轮廓信息采集转换的准确性及方便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服装纸样轮廓提取方法。将手机相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采用相机标定的方法进行图像畸变矫正,对图像灰度化处理后进行伽马变换。通过改进的Canny算法对纸样图像进行边缘信息的提取,使用自适应双边滤波保边去噪;在原Sobel算子上增加了45°和135°方向的梯度模板计算梯度;采用自适应双阈值确定边缘;融合形态学算法处理轮廓;最后按需进行轮廓骨架提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二维纸样的轮廓提取,其提取误差在0.15~1.50 cm之间,可实现单独对服装纸样的外轮廓、内轮廓及内外轮廓图的提取,完成轮廓的无差别提取,减少后期人工对轮廓图的编辑,提高二维纸样数字化录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纸样提取 计算机视觉 相机标定 图像处理 CANNY边缘检测算法 轮廓后处理 样板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效混合基多项式乘法算法及可重构硬件结构研究与设计
8
作者 别梦妮 李伟 +3 位作者 陈韬 李慧琴 杜怡然 南龙梅 《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57-3966,共10页
本文针对快速多项式乘法算法与可重构单元的高能效设计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现有的格基后量子密码算法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论变换(Number Theoretic Transform,NTT)的快速多项式乘法算法,并针对其中的核心运算过程,提出了高能效混... 本文针对快速多项式乘法算法与可重构单元的高能效设计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现有的格基后量子密码算法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论变换(Number Theoretic Transform,NTT)的快速多项式乘法算法,并针对其中的核心运算过程,提出了高能效混合基的NTT和INTT(Inverse Number Theoretic Transform)算法,该算法可以利用NTT变换高效实现所有基于有限域的格基后量子密码算法中的多项式乘法.在此基础上,对快速多项式乘法算法运算结构进行研究,在不增加额外运算部件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网络连接关系,提出了一种高能效可重构的混合基多项式乘法加速网络,在可灵活实现基2、基3、基4的NTT/INTT算法的同时,将基3与基4的NTT运算效率提升了一倍.本文针对混合基NTT运算过程中的访存冲突问题展开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冲突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了一种高能效混合基的内存管理方案,设计了相应的地址生成逻辑.本文提出的内存访问方案是原地内存访问的一种,硬件固化后仍可实现不同的多项式乘法算法的内存管理.实验结果表明,在55 nm CMOS工艺下,完成维度为256,模数小于2^(16)的多项式乘法运算仅需0.785μs,最高工作频率可达到476 MHz,功耗为83.6 mW,面积时间积(Area Time Product,ATP)为152.604 kGE·μs.与当前现有研究相比,本文提出的结构的ATP值降低了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量子密码算法 多项式乘法 数论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lcon后量子算法的密钥树生成部件GPU并行优化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磊 赵光岳 +1 位作者 肖超恩 王建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215,共8页
近年来,后量子密码算法因其具有抗量子攻击的特性成为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格的Falcon数字签名算法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公布的首批4个后量子密码标准算法之一。密钥树生成是Falcon算法的核心部件,在实际运算中占用较... 近年来,后量子密码算法因其具有抗量子攻击的特性成为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格的Falcon数字签名算法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公布的首批4个后量子密码标准算法之一。密钥树生成是Falcon算法的核心部件,在实际运算中占用较多的时间和消耗较多的资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Falcon密钥树并行生成方案。该方案使用奇偶线程联合控制的单指令多线程(SIMT)并行模式和无中间变量的直接计算模式,达到了提升速度和减少资源占用的目的。基于Python的CUDA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Falcon密钥树生成在RTX 3060 Laptop的延迟为6 ms,吞吐量为167次/s,在计算单个Falcon密钥树生成部件时相对于CPU实现了1.17倍的加速比,在同时并行1024个Falcon密钥树生成部件时,GPU相对于CPU的加速比达到了约56倍,在嵌入式Jetson Xavier NX平台上的吞吐量为32次/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量子密码 Falcon算法 图形处理器 CUDA平台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模型求解与深度学习的可见光通信非线性均衡器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大明 苗圃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6-473,共8页
沃尔特拉非线性后均衡器(Volterra Series Nonlinear Post-Equalizer,VS-NPE)可以补偿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的非线性失真和多径效应,但其结构复杂且均衡精度有限。在VS-NPE内核求解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阈值自学... 沃尔特拉非线性后均衡器(Volterra Series Nonlinear Post-Equalizer,VS-NPE)可以补偿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的非线性失真和多径效应,但其结构复杂且均衡精度有限。在VS-NPE内核求解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阈值自学习近似消息传递(Learned Threshold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LTAMP)网络的非线性均衡器。修正样本观测矩阵以克服其列高度相关的缺陷;在改进近似消息传递(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AMP)算法迭代的基础上,将算法每一次迭代的计算过程映射为一层特殊的神经网络,经逐层展开后构建出完整的LTAMP均衡器。所提方法融合了模型求解和深度学习的优势,可从样本中学习最佳的AMP参数,以克服其对噪声敏感且输出不稳定的缺陷,进而提升内核求解稳定性与计算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稳固阈值AMP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在误码率为1×10^(-3)时能取得2 dB的信噪比增益,且对样本噪声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展现出优异的非线性失真补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特拉非线性后均衡器 可见光通信 近似消息传递算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入式后压浆管桩竖向抗拔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志炎 卢继忠 +1 位作者 张逸博 傅旭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2-612,共11页
埋入式后压浆管桩作为一种新型桩基础,集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管桩的优点于一体,可以解决灌注桩桩身质量不可靠和预应力管桩沉桩困难等问题。对埋入式后压浆管桩的竖向抗拔试验进行CT扫描,得到不同位移状态下模型桩的CT扫描图像,直观地揭... 埋入式后压浆管桩作为一种新型桩基础,集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管桩的优点于一体,可以解决灌注桩桩身质量不可靠和预应力管桩沉桩困难等问题。对埋入式后压浆管桩的竖向抗拔试验进行CT扫描,得到不同位移状态下模型桩的CT扫描图像,直观地揭示破坏面的发展规律,并建立破坏面方程。对其他学者提出的抗拔桩破坏面方程进行优化,通过静力平衡方程,获得优化后破坏面方程对应的埋入式后压浆管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函数,并采用遗传算法确定优化后破坏面方程的参数。将多种理论假定破坏面与试验获得的破坏面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得破坏面方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埋入式后压浆管桩在上拔位移到达0.45倍桩径时发生破坏,此时灌浆层与土体紧密结合,两者之间未出现明显位移,破坏仅发生在灌浆层之外的桩周土体中;破坏面从桩底向桩顶延伸,越靠近桩顶,破坏面距离桩身越远,破坏面在桩底与混凝土侧壁相切,在地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接近42°,呈喇叭形破坏;本文的理论假定破坏面与试验获得的破坏面的相关指数R^(2)=0.97,前人的理论假定破坏面与试验获得的破坏面的相关指数R^(2)=0.91,本文的破坏面方程更加贴近试验获得的破坏面。研究成果对埋入式后压浆管桩的设计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电力工程 埋入式后压浆管桩 CT扫描 破坏面 抗拔极限承载力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约束优化的震后救援路径规划
12
作者 石美凤 梁飞鹏 陈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94,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约束优化的震后救援路径规划模型。通过分析地震烈度、震害指数、路段可靠性等因素,结合实际震后救援地图构建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局部代价模拟算法(ALCS)对模型进行求解。算法中智能体在优化初期使用偏差修...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约束优化的震后救援路径规划模型。通过分析地震烈度、震害指数、路段可靠性等因素,结合实际震后救援地图构建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局部代价模拟算法(ALCS)对模型进行求解。算法中智能体在优化初期使用偏差修正策略对局部代价进行修正,以获得更好的初始解集。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策略,提高算法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分布式约束优化技术构建的数学模型能够有效提高震后救援效率,提出的ALCS算法比前沿的分布式约束优化问题(DCOPs)局部搜索算法的收敛质量更好,也能更有效地通过求解震后救援路径规划模型得出多条分布式救援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约束优化 震后救援路径规划 自适应局部代价模拟 局部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镜面离子束加工系统设计和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焦长君 李圣怡 +1 位作者 解旭辉 周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3-1218,共6页
研究了离子束加工系统的后置算法和误差补偿等问题。基于DH矩阵法,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学方程,分析了工艺中离子源和工件的安装误差以及离子源相对于工件的六项对刀误差对加工定位的影响,建立了误差模型。在求解运动学方程时引入纠补矩阵,... 研究了离子束加工系统的后置算法和误差补偿等问题。基于DH矩阵法,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学方程,分析了工艺中离子源和工件的安装误差以及离子源相对于工件的六项对刀误差对加工定位的影响,建立了误差模型。在求解运动学方程时引入纠补矩阵,以消除离子源确定性的安装偏差对切平面定位误差的显著影响。补偿后的误差分析表明:切平面误差模型对对刀和安装精度提出要求后,靶距误差和入射角度误差同时也受到了限制,对加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加工 后置算法 误差模型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TPS混联机床五轴联动加工后置处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石宏 蔡光起 李成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4-247,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立卧转换式三杆混联机床———3-TPS(RRR)混联机床,并对机床的结构进行了分析。3-TPS混联机床具有工作空间大、立卧转换、五轴联动、五面加工等特点,并具有加工中心的功能。通过建立机床在实现五轴联动加工时的坐标变换... 介绍了一种新型立卧转换式三杆混联机床———3-TPS(RRR)混联机床,并对机床的结构进行了分析。3-TPS混联机床具有工作空间大、立卧转换、五轴联动、五面加工等特点,并具有加工中心的功能。通过建立机床在实现五轴联动加工时的坐标变换过程及变换方程,给出了实现五轴联动加工时的后置处理算法及数学模型、摆刀中心的计算方法,算法简单、直观、实用,方程为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机床 五轴联动 机构 立卧转换 后置处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POST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专用后置处理器的研发 被引量:25
15
作者 赵世田 孙殿柱 孙肖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年第1期26-28,34,共4页
特殊结构或采用特殊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开发专用后置处理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文章针对国外新出现的B轴倾斜45°的特殊双转台结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系统地推导了其后置处理的相关算法,包括旋转角度的计算、坐标变换... 特殊结构或采用特殊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开发专用后置处理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文章针对国外新出现的B轴倾斜45°的特殊双转台结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系统地推导了其后置处理的相关算法,包括旋转角度的计算、坐标变换矩阵推导和新刀位点坐标的计算等;通过结合UG/Post Builder后置处理器开发工具和上述后置处理算法,开发了该机床的专用后置处理器,并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后置处理器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后置处理算法 POST BUILDER 后置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界线的Otsu阈值分割法及其快速算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陶 田怀文 +2 位作者 刘晓敏 柯小甜 邢鹏举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72-3875,共4页
传统二维Otsu阈值分割法由于运算时间长、抗噪能力不足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界线的二维Otsu阈值理论及其快速算法。在新的二维直方图中,两条平行于对角线的界线决定目标和背景区域的宽度,垂直于对角... 传统二维Otsu阈值分割法由于运算时间长、抗噪能力不足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界线的二维Otsu阈值理论及其快速算法。在新的二维直方图中,两条平行于对角线的界线决定目标和背景区域的宽度,垂直于对角线的分割直线决定阈值大小。该算法运用Roberts算子和线性拟合法确定双界线,然后运用改进的Otsu法计算最佳阈值,最后对噪声区域进行后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运算速度快,而且具备较好的分割质量和抗噪性能。同时,快速算法的引入,进一步降低了运算量,使得该算法具备更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分割 线性拟合 双界线 后处理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外视频前景检测中的形态学改进ViBe算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水发 覃音诗 +1 位作者 马先兵 雷帮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背景差分法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前景检测方法,其关键是背景建模,比较常用的背景建模方法是高斯混合模型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最近一种称为视觉背景抽取算法ViBe(Visual Background extractor)由于其简单、快速的特点得到了越... 背景差分法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前景检测方法,其关键是背景建模,比较常用的背景建模方法是高斯混合模型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最近一种称为视觉背景抽取算法ViBe(Visual Background extractor)由于其简单、快速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对于存在动态背景的户外视频,仍然存在噪声及背景的干扰。提出用形态学方法对算法进行改进,即先用开操作来消除噪声,再用闭操作来填充物体内细小空洞等。用ROC曲线测试了算法性能,结果表明,进行形态学处理后算法性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比如对于户外视频Watersurface,在FPR为1%时TPR最高提高了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检测 ViBe算法 形态学处理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T-ACF和候选值估计的基音周期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明 陈知困 黄云森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8-392,共5页
利用FFT-ACF算法进行基音周期候选值估计,减少在语音基音周期提取中常见的倍频和半频错误,提出针对候选值的多重后处理算法.后处理过程:首先运用峰值筛选法进行初选,接着利用一次均值法将语音分为不同的音高段,再使用二次均值法为每个... 利用FFT-ACF算法进行基音周期候选值估计,减少在语音基音周期提取中常见的倍频和半频错误,提出针对候选值的多重后处理算法.后处理过程:首先运用峰值筛选法进行初选,接着利用一次均值法将语音分为不同的音高段,再使用二次均值法为每个音高段确定合适的频率范围,最后精确提取出基音周期.实验结果表明,基音周期后处理算法有效,在音乐哼唱识别应用中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处理 基音周期提取 FFT-ACF 后处理算法 候选值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邮政分拣机的上件器控制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云飞 姜晓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2-514,共3页
邮政分拣机是一种大型的机、电、计算机一体化设备.介绍了遗传算法和图像识别技术在邮政分拣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上件器的优化控制中的控制模型的建立、控制模型中的参数测量、控制策略中的参数求解等问题,提高了该设备的整体技... 邮政分拣机是一种大型的机、电、计算机一体化设备.介绍了遗传算法和图像识别技术在邮政分拣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上件器的优化控制中的控制模型的建立、控制模型中的参数测量、控制策略中的参数求解等问题,提高了该设备的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改善了分拣机的分拣效率和分拣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模型 遗传算法 邮政分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式水声定位系统信号处理改进算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庆国 王健培 +1 位作者 龚浩亮 马小勤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针对船载式水声定位系统的特点,在座底式等常规水声定位系统信号处理算法的基础上,对船载式系统可能出现的声脉冲叠加现象进行仿真分析,证明常规算法存在丢失数据的可能性,并且常规算法对声信号幅度变换较快的情况难以适应。提出一种并... 针对船载式水声定位系统的特点,在座底式等常规水声定位系统信号处理算法的基础上,对船载式系统可能出现的声脉冲叠加现象进行仿真分析,证明常规算法存在丢失数据的可能性,并且常规算法对声信号幅度变换较快的情况难以适应。提出一种并行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允许每块数据拥有不同的属性,并采用数据匹配方法进行后置冗余处理,获得有效数据。经过湖上跑船试验证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率,并能提高跟踪轨迹的平滑性和真实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系统 水声定位系统 信号处理算法 后置冗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