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裴娅婷 沈玉婷 +3 位作者 王菊琴 罗文武 郭欠影 吴正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6-804,共9页
目的探讨抗增殖蛋白2(PH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HB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别构建敲低和过表达PHB2的乳腺癌稳转细胞系,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 目的探讨抗增殖蛋白2(PH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HB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别构建敲低和过表达PHB2的乳腺癌稳转细胞系,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PHB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运用蛋白质印迹实验(WB)检测PHB2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钙黏蛋白E(E-cadherin)、钙黏蛋白N(N-cadherin)、蜗牛家族转录抑制因子1(Snail)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表达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PHB2对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HB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大小、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增殖指数Ki-67显著正相关(P<0.05)。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低PHB2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过表达PHB2则促进其增殖、迁移和侵袭(P<0.01)。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结果显示,敲低PHB2小鼠的肿瘤体积和体质量明显减小(P<0.0001),过表达PHB2肿瘤的体积和体质量明显增加(P<0.001)。WB结果显示,敲低PHB2后乳腺癌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上调,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Snail、Vimentin下调(P<0.01);过表达PHB2后乳腺癌细胞的Claudin-1下调,而N-cadherin、Snail、Vimentin上调(均P<0.05)。结论PHB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并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多种恶性生物学行为,可能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hb2 免疫组化 迁移 侵袭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粉末注射成形PEG/PMMA黏结剂体系的PHB改性研究
2
作者 张雨萌 胡可 +1 位作者 彭小敏 王明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5,共8页
金属注射成型(MIM)中使用水溶性聚乙二醇(PEG)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黏结剂体系会导致大量孔洞形成,该黏结剂体系导热性差,使得零件尺寸越大,注射脱模时间越长。用聚(β-羟基丁酸酯)(PHB)作为PEG结晶抑制剂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导热... 金属注射成型(MIM)中使用水溶性聚乙二醇(PEG)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黏结剂体系会导致大量孔洞形成,该黏结剂体系导热性差,使得零件尺寸越大,注射脱模时间越长。用聚(β-羟基丁酸酯)(PHB)作为PEG结晶抑制剂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导热系数仪、DSC、流变学实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研究PHB含量对黏结剂导热系数、结晶行为、喂料流变特性、注射保压时间及生坯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HB/PEG共混物随着PHB含量的增加,结晶温度从纯PEG的55.18℃下降至25%(质量分数,下同)PHB改性的51.4℃,熔融焓从79.5 J/g逐渐增加至107.6J/g,导热系数从0.2433 W·m^(-1)·K^(-1)适当增加至0.3469 W·m^(-1)·K^(-1),黏结剂结晶度的增加可改善其导热性能;由于PEG/PHB/PVAc三元体系中存在复杂氢键的相互作用,导致黏结剂结晶温度从未添加PHB的50.07℃降低并稳定在添加25%PHB的43.3℃;添加15%PHB后制备的喂料黏度与剪切速率符合幂律流体规律,在120℃时喂料的剪切稀化指数从未改性的0.77减小至0.62,相同注射条件下注射脱模时间从未改性的100 s缩短至50 s便可获得表面光滑无裂纹、内部孔洞少且分布均匀的钛注射生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粉末 金属注射成形(MIM) PEG/PMMA黏结剂体系 phb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醋酸乙烯酯(PVAc)对PHB/PCL共混物理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陈程 张豪 +3 位作者 杨梦瑶 陈海英 孙昊 卫灵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聚醋酸乙烯酯(PVAc)作为非共价键型增容剂加入到聚羟基丁酸酯(PHB)/聚己内酯(PCL)(25∶75,质量分数,下同)二元共混体系中,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薄膜,探究不同含量的PVAc(1%、3%、5%)对PHB/PCL共混物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 聚醋酸乙烯酯(PVAc)作为非共价键型增容剂加入到聚羟基丁酸酯(PHB)/聚己内酯(PCL)(25∶75,质量分数,下同)二元共混体系中,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薄膜,探究不同含量的PVAc(1%、3%、5%)对PHB/PCL共混物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c含量为1%时,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分别为未添加PVAc的PHB/PCL薄膜的2.50倍、1.19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显示,在PVAc的桥联作用下,PHB和PCL的羰基(C=O)基团和甲基(CH_3)基团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羰基峰(C=O)发生移位,并且峰值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PVAc的加入降低了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的尺寸,分布更为均匀,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酯 聚己内酯 聚醋酸乙烯酯 增容剂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轴静电纺丝的核壳相变纤维膜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李伟 王旭 +1 位作者 张轶督 刘艳萍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8,共7页
相变储能材料(PCM)基于良好的潜热存储能力在热管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热力学一级相变的固-液转变导致的泄漏和形状不稳定问题严重阻碍了PCM的应用。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分别以聚羟基丁酸酯和聚乙二醇(PEG)作为壳层和芯层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PCM)基于良好的潜热存储能力在热管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热力学一级相变的固-液转变导致的泄漏和形状不稳定问题严重阻碍了PCM的应用。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分别以聚羟基丁酸酯和聚乙二醇(PEG)作为壳层和芯层材料,成功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相变纤维膜。测试与表征了不同PEG含量下纤维膜的形貌和结构、热性能、热管理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纤维膜呈现均匀的连续结构,纤维表面连续光滑无缺陷,核壳界面清晰;随PEG含量增加,纤维膜的熔点和结晶温度提升,相变焓值增大,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升高,在热对流试验的升降温过程中达到相同温度的时间均变长,表明纤维膜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当PEG质量分数为50%时,纤维膜熔融焓达到57.93 J/g,储热能力优异,在20次热循环后仍保持稳定的相变储热性能,泄漏率约为6.1%,包覆效果良好。制备的核壳相变纤维膜兼具高储热能力、形状稳定性和循环耐久性,在医学热疗、电子器件热防护、智能纺织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静电纺丝 聚羟基丁酸酯 聚乙二醇 相变纤维膜 核壳结构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塑料PHB提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银广 陈坚 +1 位作者 堵国成 伦世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1-45,共5页
详细介绍了生物可降解塑料PHB的各种提取方法的原理及操作过程,分析了各种提取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大量的文献数据比较了它们对PHB的提取率、纯度及分子量的影响。
关键词 phb 提取 降解塑料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法合成PHB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俞苗新 潘杨 +1 位作者 黄勇 赵印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PHB是许多微生物在非稳态条件下积累的一种生物聚合物,可作为微生物的胞内碳源和能源内储物,还可用作优良的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相容性材料和环保高分子材料。主要综述了活性污泥法合成PHB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SBR工艺、强化生... PHB是许多微生物在非稳态条件下积累的一种生物聚合物,可作为微生物的胞内碳源和能源内储物,还可用作优良的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相容性材料和环保高分子材料。主要综述了活性污泥法合成PHB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SBR工艺、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微好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艺等不同工艺的PHB合成机制和研究水平;以及营养配比条件(如碳源、C/N比、氮源和磷源),工艺运行控制条件(如DO浓度、pH、污泥龄和温度),以及底物/生物量比等因素对合成PHB的影响。提高现行活性污泥法合成PHB水平是降低PHB的生产成本,实现活性污泥资源化的前提条件。研发能够同步实现氮磷等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以及PHB资源化的新工艺,以及实现PHB资源化的活性污泥工艺运行控制条件的优化研究是今后活性污泥法的发展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 SBR 强化除磷工艺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e激光和紫外线对PHB产生菌的复合诱变效应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晓瑞 黄建新 罗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2-685,共4页
采用紫外线、He -Ne激光及紫外线与He-Ne激光复合作用的方法,对本实验室的一株产PHB的细菌G -Q7进行诱变,以提高其产量 结果表明,紫外线和He -Ne激光单独作用,诱变效果不佳,而二者的复合作用却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用He- Ne激光辐照20min... 采用紫外线、He -Ne激光及紫外线与He-Ne激光复合作用的方法,对本实验室的一株产PHB的细菌G -Q7进行诱变,以提高其产量 结果表明,紫外线和He -Ne激光单独作用,诱变效果不佳,而二者的复合作用却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用He- Ne激光辐照20min再经紫外线照射150s,正变菌株的细胞量为11. 5g/L,PHB含量为65%,并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对诱变前后菌株积累的PHB产物的外观、热性质和13C- NMR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诱变使代谢途径中的某种酶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E激光 紫外线 诱变 细胞量 phb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丁酸酯(PHB)抗菌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范晓燕 李晓琳 +2 位作者 姜潜远 李蓉 任学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063-24068,24073,共7页
以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PHB为原材料,添加卤胺化合物5,5-二甲基-3-(3’-三乙氧基硅丙基)-海因聚合物(PSPH),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具有高效抗菌效果的薄膜。采用SEM、FT-IR、DSC表征和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热性能。此外,... 以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PHB为原材料,添加卤胺化合物5,5-二甲基-3-(3’-三乙氧基硅丙基)-海因聚合物(PSPH),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具有高效抗菌效果的薄膜。采用SEM、FT-IR、DSC表征和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热性能。此外,还考察了薄膜的力学、润湿、抗紫外和释放稳定性。根据AATCC 2004检测方法测试氯含量为1.204×1018atoms/cm2薄膜的抗菌性能,结果显示,氯化后的PHB/PSPH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在5 min内即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全部杀死。该抗菌复合薄膜有望应用于食品包装、生物医学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 卤胺化合物 抗菌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B及糖原在废水生物处理好氧条件下的形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红武 马鲁铭 +3 位作者 董美玉 岳春 刘燕 赵庆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19-521,525,共4页
在室温、pH值 6 .7~ 7.2及充分曝气的条件下 ,于SBR反应器中 ,采用活性污泥处理分别以溶解性有机物苯甲酸钠和葡萄糖为底物的废水 ,发现曝气初期 30min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0 %以上 ,同时污泥细胞内的聚合物聚 β 羟基丁酸酯 (poly β hy... 在室温、pH值 6 .7~ 7.2及充分曝气的条件下 ,于SBR反应器中 ,采用活性污泥处理分别以溶解性有机物苯甲酸钠和葡萄糖为底物的废水 ,发现曝气初期 30min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0 %以上 ,同时污泥细胞内的聚合物聚 β 羟基丁酸酯 (poly β hydroxybutyrate ,简称PHB)和糖原含量快速增加。苯甲酸钠废水培养 5 2d的污泥 ,在曝气 30min内吸收的COD约有 5 9%被转化为PHB ,葡萄糖废水培养 5 1d的污泥 ,在曝气 10min内吸收的COD约有 2 4 5 %被转化为糖原而贮存在细胞内 ,这些胞内聚合物含量经 2 40min曝气后基本回复至起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 溶解性有机物 糖原 p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PHB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叶梁 宋艳茹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9-16,共8页
本文综述了PHB的合成和降解途径及其关键酶的基因克隆,比较了细菌发酵法及遗传工程菌生产PHB的优缺点并讨论了发酵法生产PHAs的前景。随着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用植物大规模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已成为可能,但仍然存在... 本文综述了PHB的合成和降解途径及其关键酶的基因克隆,比较了细菌发酵法及遗传工程菌生产PHB的优缺点并讨论了发酵法生产PHAs的前景。随着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用植物大规模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已成为可能,但仍然存在许多障碍,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转基因植物生产PHB的限制因素和克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 发酵 转基因植物 生物可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负荷变化模式对嗜盐混合菌发酵乙酸合成PHB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有为 张宏宇 +1 位作者 冀思远 施云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177-4184,共8页
以嗜盐混合菌发酵生产PHB具有免灭菌程序、易提取、产量高等优势而被广泛关注。本研究集中考察了嗜盐混合菌(MMCs)发酵生产PHB过程中调整容积负荷的方式对PHB生产的影响。在研究中通过比较恒定接种生物量改变底物浓度以及恒定底物浓度... 以嗜盐混合菌发酵生产PHB具有免灭菌程序、易提取、产量高等优势而被广泛关注。本研究集中考察了嗜盐混合菌(MMCs)发酵生产PHB过程中调整容积负荷的方式对PHB生产的影响。在研究中通过比较恒定接种生物量改变底物浓度以及恒定底物浓度调整接种生物量两种调整方式下PHB发酵生产的最大细胞含量、PHB最大容积产率以及表观动力学,确定了MMCs的最佳OLR,以及两种变化方式的本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式下随着OLR升高,细胞内最大PHB的积累量和PHB容积产率也随着增加。本研究发展的嗜盐MMCs最佳OLR=0.91 kg·(kg·d)-1。在相同的OLR下,高的接种生物量始终具有高的碳源转化率和底物消耗速率。为此,采用高接种生物量发酵生产PHB可以提高PHB生产效率并降低PHB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酯(phb) 有机容积负荷(OLR) 污泥浓度 底物浓度 嗜盐混合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PHB)在细菌建立感受态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文化 谢志雄 +1 位作者 陈向东 沈萍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0-33,共4页
介绍了PHB作为细胞膜上的物质运输通道成分在细菌感受态中的结构、分布、分析方法以及其可能的作用 ,阐明了PHB的合成与细菌感受态建立的关系和PHB在感受态细胞摄取外源DNA时的作用方式 ,同时也对控制生物体合成PHB的相关基因和酶作了... 介绍了PHB作为细胞膜上的物质运输通道成分在细菌感受态中的结构、分布、分析方法以及其可能的作用 ,阐明了PHB的合成与细菌感受态建立的关系和PHB在感受态细胞摄取外源DNA时的作用方式 ,同时也对控制生物体合成PHB的相关基因和酶作了简要介绍 ,并探讨了研究PHB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 运输通道 感受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交替驯化活性污泥积累PHB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长莉 邢文慧 +1 位作者 王国影 赵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0-43,88,共5页
拟通过调整活性污泥在驯化过程中培养基内碳、氮、磷间比例及驯化模式,来提高活性污泥积累PHB的能力。以乙酸钠为碳源,在SBR内以A/O周期交替的循环驯化模式,逐级提高碳源浓度,限制氮源浓度,调整COD/N为10、20、50和125,人为地创造营养... 拟通过调整活性污泥在驯化过程中培养基内碳、氮、磷间比例及驯化模式,来提高活性污泥积累PHB的能力。以乙酸钠为碳源,在SBR内以A/O周期交替的循环驯化模式,逐级提高碳源浓度,限制氮源浓度,调整COD/N为10、20、50和125,人为地创造营养不均衡来逐步提高活性污泥内PHB的含量。当COD/N=125时,菌群积累PHA能力最强,当COD逐步升高至1 200 mg/L,COD/N/P=1 200/9.6/30时,活性污泥中PHB积累量达到最大,达到细胞干重的64.2%。驯化过程中污泥内PHB积累量逐步提高,苏丹黑染色、Albert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结果说明,逐步提高碳浓度限制氮浓度的驯化方式对活性污泥积累PHB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限氮 p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PHB)生物降解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珊 刘东波 +5 位作者 夏红梅 何孟元 郝水 庄宇钢 安玉贤 董丽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利用DS970 1菌株对聚 3 羟基丁酸酯 (PHB)膜进行降解 ,对降解到不同程度的PHB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 ,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PHB的生物降解首先发生在PHB表面的非晶部分 ,随后结晶部分开始降... 利用DS970 1菌株对聚 3 羟基丁酸酯 (PHB)膜进行降解 ,对降解到不同程度的PHB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 ,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PHB的生物降解首先发生在PHB表面的非晶部分 ,随后结晶部分开始降解 ,并且降解首先发生在球晶的中心部分 .DS970 1菌株所产生的PHB解聚酶主要降解PHB的第二个酯键 ,降解产物为二聚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 phb 生物降解 结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SBR中PHB转化与反硝化吸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彩娟 吉芳英 +2 位作者 高小平 张良金 张斌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0-84,共5页
通过COD浓度对A/ASBR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的影响试验表明,过高或过低的COD都不利于反硝化除磷系统的正常运行,当COD=220~300mg/l时,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发现了缺氧段残存的外碳源有机物和厌氧储存的胞内碳源PHB对反硝化除磷过... 通过COD浓度对A/ASBR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的影响试验表明,过高或过低的COD都不利于反硝化除磷系统的正常运行,当COD=220~300mg/l时,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发现了缺氧段残存的外碳源有机物和厌氧储存的胞内碳源PHB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以PHB为碳源的反硝化除磷过程中,PHB的消耗与反硝化除磷脱氮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并且2mgNO_(3)^(-)-N的转化可以促进1mgPO_(3)^(-)4-P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脱氮 A/ASBR 反硝化除磷 p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PBAT的PLA/PHB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倩 王建清 王玉峰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7年第4期6-9,36,共5页
为探讨添加不同比例的PBAT对PLA/PHB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将PBAT按一定比例与PLA/PHB共混,采用挤出吹塑法制得薄膜并测定其DSC、SEM、力学性能、透湿、透氧性能及其可降解性能。结果表明,PBAT含量为10%时,薄膜的透湿、透氧性能最好;PBAT... 为探讨添加不同比例的PBAT对PLA/PHB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将PBAT按一定比例与PLA/PHB共混,采用挤出吹塑法制得薄膜并测定其DSC、SEM、力学性能、透湿、透氧性能及其可降解性能。结果表明,PBAT含量为10%时,薄膜的透湿、透氧性能最好;PBAT含量为20%时,拉伸强度由原来的35.86MPa下降到20.75MPa,降幅达42%;而断裂伸长率随PBAT含量增加而增大;此外,其降解失重率也随PBAT含量的增大而变大。按一定比例在PLA/PHB中添加PBAT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AT phb PLA 力学性能 可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B/PP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 被引量:9
17
作者 董丽松 张颂富 +2 位作者 庄宇钢 李红云 冯之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2-55,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对聚β-羟基丁酸酯(PHB)/聚氧化丙烯(PP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DSC、POM、WAXD等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是不相容体系。但在特殊的组成比下有相容的第三相存在。PPO对PHB... 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对聚β-羟基丁酸酯(PHB)/聚氧化丙烯(PP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DSC、POM、WAXD等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是不相容体系。但在特殊的组成比下有相容的第三相存在。PPO对PHB的结晶结构无影响,但对PHB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完整性有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酯 phb PPO 共混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aerotilus natansFQ40合成聚β-羟基丁酸(PHB)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旭萍 陈接锋 李惠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3-26,共4页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 1株产PHB的球衣菌FQ40。其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g/L) :蔗糖 1 0 ,牛肉膏 5 ,MgSO4 ·7H2 O 0 2 ,CaCl2 0 0 5 ,FeCl30 0 1 ,K2 HPO4 0 0 4,KH2 PO4 0 0 3 ,NaH2 PO4 ·2H2 O 0 0 5 ,H3BO30 0 ...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 1株产PHB的球衣菌FQ40。其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g/L) :蔗糖 1 0 ,牛肉膏 5 ,MgSO4 ·7H2 O 0 2 ,CaCl2 0 0 5 ,FeCl30 0 1 ,K2 HPO4 0 0 4,KH2 PO4 0 0 3 ,NaH2 PO4 ·2H2 O 0 0 5 ,H3BO30 0 0 5。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 :2 5 0mL三角瓶装 80mL培养液 ,起始pH为 7 0 ,培养温度 3 0℃ ,接种量 1 0 % ,转速 1 5 0r/min ,周期 42h。在优化条件下 ,细胞干重达4 44g/L ,PHB含量为 48% ,PHB浓度为 2 1 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 合成 β-羟基丁酸 发酵培养基 摇瓶发酵 HPO KH2PO4 干重 培养液 CA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丁酸酯(PHB)发泡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梅 李志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3-55,59,共4页
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3-羟基丁酸酯制备发泡材料,替代不可降解的合成高分子发泡材料。选择氧化锌作该体系发泡助剂,降低发泡剂分解温度、发气量,满足产品要求。该发泡产品经过技术检测满足使用要求,并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能,解决环境污染。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酯(phb) 发泡材料 生物降解 发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B产生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涂毅 王玮玥 +3 位作者 张弘 魏凯 来晨刚 曹军卫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9期67-70,共4页
从神农架林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了可以在细胞内积累聚-β-羟丁酸(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的菌株,分析其产生PHB的能力,并对其中3个菌株的生长曲线和PHB产量进行了比较,其中SNJD-3-Ⅰ和SNJD-3-Ⅱ的PHB积累量均在第6 d达到最大,第... 从神农架林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了可以在细胞内积累聚-β-羟丁酸(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的菌株,分析其产生PHB的能力,并对其中3个菌株的生长曲线和PHB产量进行了比较,其中SNJD-3-Ⅰ和SNJD-3-Ⅱ的PHB积累量均在第6 d达到最大,第7 d明显下降,而SNJD-3-Ⅲ的PHB产量在生长曲线出现明显下降后仍呈上升趋势。对SNJD-3-Ⅰ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其为革兰氏阳性菌,杆菌,并有芽孢产生,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SNJD-3-Ⅰ产PHB的最佳发酵条件,即以基础发酵培养基为基础、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控制碳氮比为2∶1,pH值7.0,32℃振荡培养6 d,在该条件下所积累的PHB量为14.72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产生菌 分离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