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3HT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环境稳定性提升
1
作者 李强 丁莉峰 +4 位作者 李磊磊 李禹文 李鑫旺 马佳楠 桑胜波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电子设备领域对高稳定性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解决有机材料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影响晶体管稳定性的问题,制备了一种新型OTFT,并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来提高其环境稳定性:对晶体管进行表面钝化处理,利用钝化层的高化学稳定... 电子设备领域对高稳定性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解决有机材料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影响晶体管稳定性的问题,制备了一种新型OTFT,并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来提高其环境稳定性:对晶体管进行表面钝化处理,利用钝化层的高化学稳定性隔绝空气中的氧分子和水分子;利用聚(3-己基噻)(P3HT)共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源层获得高抗氧化性和抗水解能力。测试结果表明,经过60d后器件载流子迁移率仅降低到原始值的87.91%,电流开关比降低到原来的81.90%,说明本文提出的环境稳定性提升方法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己基噻吩)(P3HT) 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 稳定性提升 表面钝化 有源层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聚合物聚-3-羟基丁酸酯的酶法提取纯化研究
2
作者 薛英茹 周浩 +3 位作者 周卫强 刘海军 李义 李非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2,共6页
通过酶解法从嗜盐菌发酵液中获得高纯度、高分子质量的聚-3-羟基丁酸酯(PHB),分别采用高温处理与胞壁酸酶酶解2种方法对嗜盐菌细胞进行破壁,再通过中碱性蛋白酶进一步酶解纯化。结果表明,121℃下高温处理可有效实现嗜盐菌细胞破壁,但高... 通过酶解法从嗜盐菌发酵液中获得高纯度、高分子质量的聚-3-羟基丁酸酯(PHB),分别采用高温处理与胞壁酸酶酶解2种方法对嗜盐菌细胞进行破壁,再通过中碱性蛋白酶进一步酶解纯化。结果表明,121℃下高温处理可有效实现嗜盐菌细胞破壁,但高温环境使PHB分子质量降低了30%~40%;在50℃、pH 6条件下添加0.3%胞壁酸酶酶解60 min破壁效果最好,且分子质量可维持在10%以内;在70℃、pH 10条件下添加0.045%中碱性蛋白酶酶解60 min纯化效果最好,所得PHB纯度可达97%以上。最后与市售PHB进行对比,确认了所得PHB的化学结构及热性能。酶的特异性水解保证了PHB结构不受破坏,胞壁酸酶-中碱性蛋白酶结合酶解法可以得到高纯度、高分子质量的PHB,无需其他化学试剂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 高温处理 酶解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炔原位包覆α-AlH_(3)降感技术
3
作者 暴利军 白瑞 +4 位作者 刘亚君 常婷 莫南芳 贺勇 王旭华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0-578,共9页
为降低含α-AlH_(3)固体推进剂药浆的静电感度和机械感度,基于α-AlH_(3)界面存在Al-OH等结构特性,以钛酸酯偶联剂键合层,利用苯乙炔原位聚合对α-AlH_(3)进行表面包覆制备了α-AlH_(3)@PPA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 为降低含α-AlH_(3)固体推进剂药浆的静电感度和机械感度,基于α-AlH_(3)界面存在Al-OH等结构特性,以钛酸酯偶联剂键合层,利用苯乙炔原位聚合对α-AlH_(3)进行表面包覆制备了α-AlH_(3)@PPA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同步热分析(TG-DSC)、水热试验、燃烧热测试等对α-AlH_(3)包覆前后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采用静电放电能量E_(50)和机械撞击感度测试了α-AlH_(3)、α-AlH_(3)@PPA、α-AlH_(3)/黏合剂、α-AlH_(3)@PPA/黏合剂及其固体推进剂药浆的降感效果。结果表明,包覆前后α-AlH_(3)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α-AlH_(3)@PPA样品表面C元素含量提高3.93倍,并在2850~2920 cm^(-1)处出现了聚苯乙炔的双键特征红外吸收峰,在284.23、285.82 eV两处出现了聚苯乙炔结构单元C C键及C-C键的拟合特征峰,认为形成的聚苯乙炔包覆层较为均匀;包覆改性提高了α-AlH_(3)60℃/2 h的水热稳定性,水热试验后样品释氢量为2.5%时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约30℃;α-AlH_(3)包覆后的质量燃烧热略有降低(约1.8%)。包覆前后α-AlH_(3)的静电放电能量E_(50)由58.73 mJ提高至76.06 mJ,提高约29.51%;含α-AlH_(3)@PPA黏合剂静电放电能量E_(50)为45.74 mJ,提升约28.20%;α-AlH_(3)@PPA的固体推进剂药浆的静电放电能量E_(50)由34.05 mJ提升至48.94 mJ,提高约43.73%。包覆前后α-AlH_(3)的机械感度无变化;含α-AlH_(3)@PPA黏合剂特性落高(2 kg,250 mm)由30.5 cm提升至35.0 cm;含α-AlH_(3)@PPA的固体推进剂药浆特性落高(2 kg,250 mm)由12.0 cm提高至15.8 cm,提高约3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H_(3) 固体推进剂 聚苯乙炔 包覆 静电感度 机械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X(X=S,Se)/P3HT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热电应用
4
作者 张继云 吴庆港 +3 位作者 查柯宇 李继青 海杰峰 陆振欢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将SnS纳米带或SnSe纳米片与聚(3-己基噻吩-2,5-二基)(P3HT)复合制备了两类无机/有机复合薄膜SnS/P3HT和SnSe/P3HT。采用XRD、SEM、EDS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nS或SnSe含量(以P3HT质量为基准,下同)对SnS/P3HT或SnSe/P3HT电导... 将SnS纳米带或SnSe纳米片与聚(3-己基噻吩-2,5-二基)(P3HT)复合制备了两类无机/有机复合薄膜SnS/P3HT和SnSe/P3HT。采用XRD、SEM、EDS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nS或SnSe含量(以P3HT质量为基准,下同)对SnS/P3HT或SnSe/P3HT电导率、塞贝克系数和功率因子的影响,评价了SnS/P3HT复合薄膜在柔性热电器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SnS纳米带或SnSe纳米片与P3HT的复合均为物理混合。SnS(4%)/P3HT(SnS含量为4%)的功率因子最大,为3.33μW/(m·K^(2)),比P3HT薄膜〔2.80μW/(m·K^(2))〕提高了18.9%;SnSe纳米片在SnSe/P3HT中的分散性差,其团聚程度随SnSe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导致其电导率大幅度降低,未能提高功率因子。SnS(4%)/P3HT的柔性热电器件在外负载电阻为1.5 kΩ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6.7 nW;当弯曲半径为4 mm时,SnS(4%)/P3HT复合薄膜经过1000次的弯曲循环后,其电阻相对偏差值为2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SNS SnSe 聚(3-己基噻吩-2 5-二基) 复合薄膜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3D软件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龚发雄 单业华 +2 位作者 李自安 林舸 刘士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6,共7页
免费的Poly3D边界元软件基于位移不连续性方法,它不仅能够模拟断层或裂缝的静态生长,而且所采用的多边形单元可以很好地表示出复杂多边的不连续界面。该软件在地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诸如裂缝形成、由断层互相作用造成的应力扰动和滑移... 免费的Poly3D边界元软件基于位移不连续性方法,它不仅能够模拟断层或裂缝的静态生长,而且所采用的多边形单元可以很好地表示出复杂多边的不连续界面。该软件在地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诸如裂缝形成、由断层互相作用造成的应力扰动和滑移量分布、地下断层形态的确定、低于地震识别精度的断层的预测、地震触发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3D 位移不连续 单元 角位错 断层 滑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TLR3表达及其配体poly(I:C)的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罗清琼 陈万涛 +1 位作者 胡水清 陈福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及其配体poly(I:C)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和HB中TLR3mRNA和蛋白表达。以100μg/mLpoly(I:C)处理CAL-27,分别于刺激后24、48和72h...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及其配体poly(I:C)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和HB中TLR3mRNA和蛋白表达。以100μg/mLpoly(I:C)处理CAL-27,分别于刺激后24、48和72h时点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24h时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设立空白对照。结果 CAL-27和HB中TLR3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CAL-27经poly(I:C)处理后,各检测时点的细胞活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细胞(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细胞[(16.67±1.202)%vs(7.00±1.155)%](P<0.05)。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内高表达TLR3,其配体poly(I:C)能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I:C) TOLL样受体3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I:C介导气道平滑肌细胞TLR3和IL-8、Eotaxin的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闫明华 朱述阳 +1 位作者 段存玲 嵇桂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66-968,972,共4页
目的:观察PolyI:C对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Toll样受体3(TLR3)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SMCs内TLR3表达与气道炎症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ASMCs,传代培养后分为正常对照组和PolyI:C刺激组,PolyI:C刺激组又分为不同的时间... 目的:观察PolyI:C对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Toll样受体3(TLR3)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SMCs内TLR3表达与气道炎症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ASMCs,传代培养后分为正常对照组和PolyI:C刺激组,PolyI:C刺激组又分为不同的时间点。用RT-PCR法检测细胞TLR3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SMCs中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Eotaxin和IL-8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olyI:C刺激组ASMCs内TLR3mRNA和NF-κB蛋白表达增加(P<0.05);ASMCs培养上清液中IL-8和Eotaxin浓度增加(P<0.05),并存在时间依赖性。结论:PolyI:C可以上调ASMCs内TLR3的表达,活化NF-κB,增加趋化因子Eotaxin和IL-8的浓度,参与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平滑肌细胞 polyI:C TOLL样受体3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oly(3HB-co-4HB)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琳琳 高佳 +1 位作者 杨翔华 王战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59-463,共5页
考察了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oly(3HB-co-4HB)的降解行为。以Poly(3HB-co-4HB)为唯一碳源,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等因素对降解行为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获得了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 考察了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oly(3HB-co-4HB)的降解行为。以Poly(3HB-co-4HB)为唯一碳源,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等因素对降解行为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获得了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培养时间为28h,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值为7.3,摇床转速为150r/min,培养基装液量为12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为1.5%(体积分数),此条件下菌株对Poly(3HB-co-4HB)的降解酶活力可达(26.2±0.7)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多萨假单胞菌 poly(3HB-co-4HB) 降解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 I:C对氧糖剥夺损伤星形胶质细胞TLR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潘琳娜 涂秀英 +2 位作者 李昌俊 郭莲军 吕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观察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对氧糖剥夺损伤(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星形胶质细胞TLR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Poly I:C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缺血缺糖培养12h建立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观察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对氧糖剥夺损伤(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星形胶质细胞TLR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Poly I:C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缺血缺糖培养12h建立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损伤模型,观察10μg/mL和20μg/mL Poly I:C预孵育对氧糖剥夺损伤星形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磷酸化干扰素调节因子3(phospho-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pIRF3)、磷酸化核因子-κB(phospho-nuclear factor-κB,p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12h后细胞TLR3、pNF-κB蛋白表达升高,而pIRF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②与OGD组相比,Poly I:C预处理组能促进细胞中pIRF3表达,而对细胞TLR3表达无明显影响,pNF-κB表达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oly I:C保护神经细胞作用可能与提高氧糖剥夺损伤星形胶质细胞pIRF3蛋白的表达,进而增加下游抗炎因子干扰素-β(IFN-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肌胞苷酸 星形胶质细胞 氧糖剥夺损伤 TOLL样受体3 干扰素调节因子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3激动剂poly(I:C)对胃癌BGC-823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10
作者 屈静 张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2-796,806,共6页
目的:poly(I:C)是双链RNA(dsRNA)的结构类似物,可被模式识别受体TLR3、RLRs识别,具有抗肿瘤作用。本文旨在研究poly(I:C)对胃癌BGC-823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并进行机制探讨。方法:以胃腺癌细胞系BGC-823细胞为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 目的:poly(I:C)是双链RNA(dsRNA)的结构类似物,可被模式识别受体TLR3、RLRs识别,具有抗肿瘤作用。本文旨在研究poly(I:C)对胃癌BGC-823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并进行机制探讨。方法:以胃腺癌细胞系BGC-823细胞为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TLR1-TLR10 mRNA基础表达水平,然后用MTT法、CCK-8法、EdU掺入法检测poly(I:C)对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MTT法、CFSE-7-AAD法评价NK细胞对poly(I:C)处理后的BGC-823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BGC-823细胞中TLR3、Cyclin D1表达水平以及NKL细胞中CD107a、Perforin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TLR3在BGC-823细胞有明显表达。poly(I:C)可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这一过程的主要分子特征是DNA合成减弱、Cyclin D1的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同时NK细胞对于poly(I:C)处理后的BGC-823细胞的杀伤功能增强,NK细胞表达CD107a、Perforin、TNF-α的能力提高。结论:poly(I:C)可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并提高BGC-823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为设计和利用基于TLR的抗肿瘤治疗药物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I:C) BGC-823细胞 TLR3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CaZnAl-CO3 ternary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and its application on thermal stability of poly(vinyl chloride)resin 被引量:2
11
作者 ZENG Xiao YANG Zhan-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797-810,共14页
In this work,hydrothermal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CaZnAl-CO3 ternary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CaZnAl-CO3-LDHs)with various Ca/Zn/Al molar ratios,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Fourier trans... In this work,hydrothermal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CaZnAl-CO3 ternary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CaZnAl-CO3-LDHs)with various Ca/Zn/Al molar ratios,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e(FT-IR)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echniques.The obtain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amples were well-crystallized and flake-structured.The CaZnAl-CO3-LDHs used alone for thermal stability of poly(vinyl chloride)(PVC)resin,with different Ca/Zn/Al molar ratios and varying additive amounts,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tests such as static thermal aging,mass loss and congo red,respectively.The optimum Ca/Zn/Al molar ratio and additive amount were 3.6:0.4:2 and 5 phr(parts per hundred PVC resin),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Ca3.6Zn0.4Al2-CO3-LDHs and CaSt2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showing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compared with Ca3.6Zn0.4Al2-CO3-LDHs used alone,and the optimum additive amounts of Ca3.6Zn0.4Al2-LDHs and CaSt2 were 6 and 1.0 phr,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ZnAl-CO3-LDHs synergistic effects thermal stability poly vinyl chlor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PPC/P34HB共混物制备与性能
12
作者 秦宜轩 张天宇 +3 位作者 尚飞 邓鑫磊 沈韵达 任亮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1,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聚碳酸亚丙酯/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共混物(PPC/P34HB),分析了P34HB添加量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C共混物的韧性随着P34HB的加入逐渐增大,当其添加量为30%时,冲击强度提升了2...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聚碳酸亚丙酯/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共混物(PPC/P34HB),分析了P34HB添加量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C共混物的韧性随着P34HB的加入逐渐增大,当其添加量为30%时,冲击强度提升了271.4%。由复合材料流变性能测试可知,P34HB由于含有侧甲基,将其引入体系中提高了共混物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了其复数黏度,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热失重结果表明,P34HB的引入,提高了共混物的初始分解温度。由其微观形貌可知,断面表面从光滑表面最后转变为“海岛”结构,证明材料韧性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共混物 性能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I:C)刺激下猪肺泡巨噬细胞TLR3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变化分析
13
作者 李聪聪 叶连萌 +4 位作者 卢涛 吴姣 徐秋良 宋素芳 李婉涛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9-154,共6页
为了探讨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细胞)在聚肌胞苷酸Poly(I:C)刺激下发生的免疫应答分子机制,通过Poly(I:C)模拟病毒体外刺激3D4/21细胞,分别于不同处理时间(4、8、12、24 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采用qPCR方法检测Toll受体3(Toll-like rece... 为了探讨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细胞)在聚肌胞苷酸Poly(I:C)刺激下发生的免疫应答分子机制,通过Poly(I:C)模拟病毒体外刺激3D4/21细胞,分别于不同处理时间(4、8、12、24 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采用qPCR方法检测Toll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基因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Poly(I:C)能够刺激3D4/21细胞诱导TLR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试验组 TLR 3 基因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基因的表达量在4个处理时间均表现为先下调后上调的趋势,两者均在处理24 h时表达量最高,其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77倍和1.42倍, TLR 3 基因在12 h和24 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 0.05 ), IRF 3 基因在4个处理时间与对照相比均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干扰素α(Interferon α,IFNα)基因在4个处理时间中呈现上调趋势,在24 h时表达量最高,其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91倍,且差异显著( P <0.05);试验组共刺激分子 CD 86 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12 h时表达量最高,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7.60倍,且差异极显著( P <0.01)。因此,猪体内 TLR 3 基因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参与了Poly(I:C)刺激并引起症状的过程,表明 TLR 3 基因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对猪病毒性疾病存在一定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肌胞苷酸 TLR 3 细胞因子 猪肺泡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4
作者 陈宇 周长年 +7 位作者 朱金唐 彭杰 崔华帅 崔宁 史贤宁 李杰 黄庆 吴鹏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是极具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但结晶慢且加工黏度大等因素使其难以直接熔纺制备纤维。左旋聚乳酸(PLLA)与P34HB化学结构相似,加工温度接近,与P34HB具有协同增强作用。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P34HB含...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是极具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但结晶慢且加工黏度大等因素使其难以直接熔纺制备纤维。左旋聚乳酸(PLLA)与P34HB化学结构相似,加工温度接近,与P34HB具有协同增强作用。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P34HB含量为30%的P34HB/PLLA纤维,研究纤维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结果发现,2000 m/min的卷绕速率下制备的P34HB/PLLA预牵伸纤维(POY)经1.40、1.75倍牵伸和定形后得到的全牵伸纤维(FDY-1和FDY-2)的断裂强度分别为1.66、2.29 cN/dtex,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3.3%、28.8%;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结果显示,POY、FDY-1、FDY-2结晶度分别为62.51%、62.05%、61.36%;XRD衍射仪测试结果也表明POY的结晶度与FDY结晶度相近,这表明在POY成形过程中,纤维中的结晶已经接近完成,P34HB提高了PLLA结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 聚乳酸 纤维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韧化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酯)/聚碳酸酯共混物的制备及耐久性研究
15
作者 吕东轩 徐鹏武 +3 位作者 杨伟军 钮德宇 孙钰杰 马丕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5,共6页
以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酯)(PHBV)作为基体,通过共混聚碳酸亚丙酯(PPC)后进行固相拉伸,制备强韧化PHBV/PPC复合薄膜;通过万能拉伸试验机、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共混物进行表征。结果表... 以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酯)(PHBV)作为基体,通过共混聚碳酸亚丙酯(PPC)后进行固相拉伸,制备强韧化PHBV/PPC复合薄膜;通过万能拉伸试验机、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共混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固相拉伸温度为55℃、拉伸速率为300 mm/min,拉伸倍率为3时,对比未拉伸样品,断裂伸长率提高约为66%,拉伸强度提高约为642.9%。当拉伸倍率为3时,取向度从0.88%提升到38.96%,还有效促进了聚合物的结晶,对PHBV的耐久性产生了正向作用,使得其性能更加稳定,对比未拉伸样品有了明显提升:未拉伸样品的韧性下降95%,固相拉伸3倍的样品的韧性下降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酯) 聚碳酸酯 固相拉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的分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光清 张玉颖 +7 位作者 云涛 倪征 张淼涛 梁华丽 华炯刚 李双茂 杜青云 盛祖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20,25,共6页
采用3′RACE方法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JX/CHA/97株基因组3′端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利用ONAstar和DNAman软件分析了RHDV JX/CHA/97株与各参比毒株3′NCR的序列同源性,用RNA structure软件对3′NCR的二级结构进行... 采用3′RACE方法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JX/CHA/97株基因组3′端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利用ONAstar和DNAman软件分析了RHDV JX/CHA/97株与各参比毒株3′NCR的序列同源性,用RNA structure软件对3′NCR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长1500 bp,包括部分VP60基因序列、ORF2基因、3′端非编码区(3′Non Coding Region,3′NCR)和poly(A)尾巴,其中 3′NCR位于ORF2终止密码子TAG之后,长59 bp,poly(A)至少含有27个A;3′NCR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93.5%-100%);3′NCR二级结构可以形成2个潜在的茎-环结构(SL1和SL2),其中SL2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其形状和形成位置与poly(A)尾巴的长度关系不大,但是SL1的结构和形成位置与poly(A)尾巴的存在与否密切相关,提示poly(A)尾巴与3′NCR高级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基因组复制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 3’端非编码区 poly(A) 二级结构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e法扩增4株鸭肝炎病毒3′末端序列及其克隆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泽香 韦强 +3 位作者 崔言顺 鲍国连 刘燕 季权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利用3’RACE方法扩增并克隆了4株鸭肝炎病毒(DHV)(ZYM株、Z05株、Z07株和Z10株)的基因组的3’末端真实序列,包括部分非结构蛋白(3D)基因以及紧接着3D基因下游的3’端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和poly(A)尾巴。测序... 利用3’RACE方法扩增并克隆了4株鸭肝炎病毒(DHV)(ZYM株、Z05株、Z07株和Z10株)的基因组的3’末端真实序列,包括部分非结构蛋白(3D)基因以及紧接着3D基因下游的3’端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和poly(A)尾巴。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597nt(不包括polyA尾巴)。各毒株3’UTR均为315nt,位于终止密码子TGA之后,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各毒株间的同源性较高;4株DHV 3’末端核苷酸序列(不包括polyA尾巴)之间的同源性为96.3%~100%,而与参考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3.5%~99.7%。在系统发生进化树上,各毒株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RACE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序列比对分析 3’端非编码区 poly(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己基噻吩/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及电导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奇观 周伟 +4 位作者 钱鑫 王晓敏 郭浩 王瑛 王素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2-64,66,共4页
利用化学氧化法原位聚合制备了聚3-己基噻吩(P3HT)/多壁碳纳米管(MWNT)纳米复合薄膜。透射电子显微镜表明,MWNT在复合薄膜中的分散均匀性得到了提高;通过UV-Vis光谱证实了MWNT和P3HT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四探针法测试表明,P3HT/MWN... 利用化学氧化法原位聚合制备了聚3-己基噻吩(P3HT)/多壁碳纳米管(MWNT)纳米复合薄膜。透射电子显微镜表明,MWNT在复合薄膜中的分散均匀性得到了提高;通过UV-Vis光谱证实了MWNT和P3HT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四探针法测试表明,P3HT/MWNT纳米复合物具有半导体电导特征,最高电导率可达0.15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氧化法 原位聚合 3-己基噻吩 多壁碳纳米管 poly (3-hexylthiophe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PHB)生物降解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珊 刘东波 +5 位作者 夏红梅 何孟元 郝水 庄宇钢 安玉贤 董丽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利用DS970 1菌株对聚 3 羟基丁酸酯 (PHB)膜进行降解 ,对降解到不同程度的PHB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 ,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PHB的生物降解首先发生在PHB表面的非晶部分 ,随后结晶部分开始降... 利用DS970 1菌株对聚 3 羟基丁酸酯 (PHB)膜进行降解 ,对降解到不同程度的PHB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 ,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PHB的生物降解首先发生在PHB表面的非晶部分 ,随后结晶部分开始降解 ,并且降解首先发生在球晶的中心部分 .DS970 1菌株所产生的PHB解聚酶主要降解PHB的第二个酯键 ,降解产物为二聚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酯 PHB 生物降解 结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叠氮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及其均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涛 甘孝贤 +4 位作者 邢颖 李娜 卢先明 张志刚 莫洪昌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2-75,共4页
为开发新型含能黏合剂,以三羟甲基丙烷、碳酸二乙酯、对甲苯磺酰氯、叠氮化钠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新型叠氮类氧杂环单体3-叠氮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AM EO)。用核磁、红外、元素分析和DSC表征了AM EO的结构与性能。以1,4-丁二醇为起始剂... 为开发新型含能黏合剂,以三羟甲基丙烷、碳酸二乙酯、对甲苯磺酰氯、叠氮化钠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新型叠氮类氧杂环单体3-叠氮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AM EO)。用核磁、红外、元素分析和DSC表征了AM EO的结构与性能。以1,4-丁二醇为起始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AMM O为单体,借助于阳离子开环聚合,合成出聚3-叠氮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PAM EO)。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羟值、数均分子质量表征和测定了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3-叠氮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 开环聚合 3-叠氮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的均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