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ew on plasmon induced transparency based on metal-dielectric-metal waveguides 被引量:2
1
作者 DENG Hong-gui TIAN Li-li +4 位作者 XIONG Ru-jing LIU Gang YANG Kai ZHAO Hao-hao WANG Wen-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698-710,共13页
Plasmon induced transparency(PIT)in the transparent window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of optical filters,switches and storage,and integrated optics.The slow light effect makes PIT applicable to both sensors... Plasmon induced transparency(PIT)in the transparent window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of optical filters,switches and storage,and integrated optics.The slow light effect makes PIT applicable to both sensors and slow light devices.Besides,PIT can overcome the diffraction limit of light,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manipulate light on a half-wavelength scale and brings good news to the miniaturization of optical devices.In this paper,we first summarize the researches of PIT phenomenon based on metal-dielectric-metal(MDM)waveguide systems and analyze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of PIT including bright-dark mode interactions and phase-coupling-induced transparency.Then,we review the applications of PIT in optical sensing,optical filtering,optical switching,slow light devices and optical logic devices.At last,we outline important challeng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provid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predict important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on induced transparency(pit) metal-dielectric-metal(MDM)waveguide slow-light effect optical logic devi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明地质的露天煤矿全生命周期开采研究
2
作者 王蛟 付恩三 +3 位作者 潘飞 胡健男 全占鑫 冯兰海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针对当前露天煤矿境界内三维地质模型不清晰给露天煤矿生产计划编制、边坡稳定性分析、露天煤矿境界圈定以及露天煤矿全生命周期模拟开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利用露天煤矿钻孔成果数据、煤层顶底板数据、无人机影像数据、水文地质等数... 针对当前露天煤矿境界内三维地质模型不清晰给露天煤矿生产计划编制、边坡稳定性分析、露天煤矿境界圈定以及露天煤矿全生命周期模拟开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利用露天煤矿钻孔成果数据、煤层顶底板数据、无人机影像数据、水文地质等数据,结合地质写实、生产计划现状等数据,采用距离幂次反比等地质空间数据插值算法模型、地质模型构建方法模型,实现对露天煤矿地表至煤层底板地质模型、水体模型、地质构造模型的透明化构建,为露天煤矿全生命周期开采提供有效的地质数据支撑。应用表明,扎尼河露天煤矿以构建透明地质模型为依托编制10 a的生产进度计划,为煤矿生产发展和剥采比控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透明地质 全生命周期 生产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明土技术的上覆荷载对坑外土体内部位移场影响
3
作者 张晓双 杨灏 李浩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21-2530,共10页
为探究临近基坑上覆荷载对坑外土体内部变形的影响作用,采用自主设计的可控围护结构变形模式的透明土试验箱并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不同围护结构变形模式下上覆荷载对土体内部变形的影响差异进行分析。通过透明土试验所得数据与预测... 为探究临近基坑上覆荷载对坑外土体内部变形的影响作用,采用自主设计的可控围护结构变形模式的透明土试验箱并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不同围护结构变形模式下上覆荷载对土体内部变形的影响差异进行分析。通过透明土试验所得数据与预测曲线以及工程实例进行对比,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上覆荷载对坑外土体位移场影响显著。增大上覆荷载或减小上覆荷载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会使坑外土体位移影响区向土层深部扩展,最大竖直沉降和水平位移也随之增大。悬臂型与内凸型坑外土体受上覆荷载压强和距离影响显著的土层深度不同。上部土体位移受悬臂型变形模式中改变上覆荷载压强与距离的影响显著,但中下部土体位移受内凸型变形模式中改变上覆荷载压强与距离的影响更为显著。相比于同比例减小上覆荷载距离,增大上覆荷载对位移影响更大。可见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建筑分布与地下工程环境,采取适当手段避免围护结构产生最不利变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透明土 模型试验 围护结构变形模式 上覆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山智能爆破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萍丰 范廷翔 +1 位作者 许献磊 张万忠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82,共12页
为落实国家矿山安全战略,推动露天矿山爆破开采智能化,攻克了透明地质探测、智能爆破设计、智能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炮孔智能填塞、智能无线起爆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发了相应的装备和系统,解决了在矿山开采中长期存在的多项技术难题。在... 为落实国家矿山安全战略,推动露天矿山爆破开采智能化,攻克了透明地质探测、智能爆破设计、智能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炮孔智能填塞、智能无线起爆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发了相应的装备和系统,解决了在矿山开采中长期存在的多项技术难题。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露天矿山全工序智能爆破工程应用,检验了各项智能爆破技术和装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成功研发的技术领先,装备先进,打通了露天矿山爆破各工序数据链,达到了智能化和少人化的目的要求。爆破现场操作人员大幅减少了83%~95%,作业效率提升了3~25倍,显著提升了矿区爆破本质安全水平,变革了爆破现场作业模式,形成了露天矿山智能爆破的中国范式,对推动国内智能爆破技术的深入研发和应用,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智能爆破 透明地质 智能装药 智能填塞 无线起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护结构变形动态恢复过程对土体内部变形的影响
5
作者 张晓双 李浩然 杨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3127-13135,共9页
为研究围护结构变形动态恢复过程对土体内部变形的影响,采用透明土技术与自行设计的模型试验箱,探究了变形模式、变形过程等因素对坑外土体内部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综合分析了两种变形模式下不同工况的土体内部变形... 为研究围护结构变形动态恢复过程对土体内部变形的影响,采用透明土技术与自行设计的模型试验箱,探究了变形模式、变形过程等因素对坑外土体内部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综合分析了两种变形模式下不同工况的土体内部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相同变形总量下,在2/3总变形量时进行控制可有效提高坑外土体变形恢复效果;内凸型的残余沉降大于悬臂型,且悬臂型最大水平变形值位置向土体深处发展,而内凸型最大水平变形值位置则向土体浅处发展;在围护结构变形后的动态恢复过程中,恢复阶段前期的恢复效果较好,后续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透明土 模型试验 动态变形控制 图像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结构二聚体中的等离激元感应透明
6
作者 张杰 马平平 +5 位作者 刘焕焕 张静 徐永刚 王江 张梦桥 李永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7,共5页
设计了由对称性破缺的银纳米圆环构成的二聚体,应用有限元方法系统研究了该二聚体在光场作用下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在光场作用下的对称性破缺银纳米圆环二聚体中可以实现等离激元感应透明(PIT)效应。通过改变圆环的偏心距、两环之间... 设计了由对称性破缺的银纳米圆环构成的二聚体,应用有限元方法系统研究了该二聚体在光场作用下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在光场作用下的对称性破缺银纳米圆环二聚体中可以实现等离激元感应透明(PIT)效应。通过改变圆环的偏心距、两环之间距离和右侧环绕z轴逆时针旋转角度可以实现对PIT效应的有效调控。PIT效应产生机理是由于左侧环的偶极明模受到右侧环暗模激发导致了偶极明模分裂,分裂的两个偶极明模间的相消干涉进而产生了PIT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圆环二聚体 等离激元感应透明 相消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