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种巨桉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余晓章
魏鹏
范川
王谢
张腾飞
沈卫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2期58-63,共6页
-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5)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NZ0049)
-
文摘
[目的]揭示巨桉人工林组培苗和实生苗两种起源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方法]利用S形采样法在样地内采集多个样点,按上(0—10cm),中(10—20cm),下(20—30cm)三层分别利用环刀和塑料盒采集原状土壤,测定不同层次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渗透速率、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等。[结果](1)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两种巨桉林地土壤容重呈现递增趋势,而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呈递减趋势。组培巨桉林土壤容重低于实生苗巨桉林地,而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高于显著实生苗巨桉林地(p〈0.05);(2)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两种巨桉林地土壤水稳性指数、抗蚀指数、团聚状况、团聚度和结构系数呈现下降趋势,水稳性指数和抗蚀指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分散率和分散系数呈现升高趋势。组培巨桉林地不同土层的抗蚀指数和结构系数均高于实生苗巨桉林地,但分散系数均显著低于实生苗巨桉林地(p〈0.05);(3)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两种巨桉林地土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MWD)呈现出下降趋势,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呈现上升趋势。组培苗巨桉林地不同土层各粒径(〉5mm;5~2mm;0.5~0.25mm;〉0.5mm;〉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MWD均高于实生苗林地,而结构体破坏率、2~1mm和1~0.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低于实生苗巨桉林地。[结论]组培巨桉人工林的土壤抗蚀性更佳。
-
关键词
土壤抗蚀性
巨桉人工林
组培苗
实生苗
-
Keywords
soil anti-erodibility
Eucalyptus grandis plantation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seed seedling
-
分类号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杉木无性系不同继代代数组培苗差异研究
被引量:33
- 2
-
-
作者
苏秀城
-
机构
建瓯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53-356,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林业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910 2 7)
-
文摘
为了解杉木经不同继代代数培养的组培苗差异 ,就 3个不同种源无性系分别继代培养 1至1 2代 ,以组培苗建立采穗圃和造林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组培苗采穗圃穗条产量和造林生长状况在不同继代代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以 8~
-
关键词
杉木
继代培养
采穗圃
-
Keywords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successive tissue culture
plantation for cutting graft
plantation originated from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
分类号
S723.13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1.27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