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的加热卷烟纸导热性能研究
1
作者 汪刚 王雨青 +7 位作者 卜子晨 汪旭 杨菁 费婷 徐刚强 王乾 郭磊 李山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为考察加热卷烟纸导热性能,使用瞬态平面热源法进行卷烟纸导热系数检测,开展实验室内方法学验证,研究卷烟纸常规物理指标、压光处理、碳酸钙添加量、原料纤维类型、防渗透处理、温度对于卷烟纸导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瞬态平面热... 为考察加热卷烟纸导热性能,使用瞬态平面热源法进行卷烟纸导热系数检测,开展实验室内方法学验证,研究卷烟纸常规物理指标、压光处理、碳酸钙添加量、原料纤维类型、防渗透处理、温度对于卷烟纸导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检测卷烟纸导热系数的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均低于4%;卷烟纸导热系数与紧度呈正相关、与透气度呈负相关;经压光处理的卷烟纸纤维接触更加紧密、间隙更小,厚度、透气度减小而紧度增大,导热能力显著增强;碳酸钙添加量越大,卷烟纸厚度、透气度增大且紧度减小,但导热能力增强;麻浆和木浆等不同纤维原料的卷烟纸导热系数存在一定差异;防渗透处理的卷烟纸(改性淀粉涂布量0~0.17%)导热系数无明显差异;22~250℃区间内,卷烟纸导热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加热卷烟 导热系数 瞬态平面热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平面热源法加厚探头的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胡铮 程树森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146,共9页
瞬态平面热源法(TPS)的理论假设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场景,为此该文研究了加厚探头的导热系数测量精度并提出热容修正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5501型探头的三维模型和增加镍丝厚度形成的加厚探头模型,根据模拟得出的温度历... 瞬态平面热源法(TPS)的理论假设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场景,为此该文研究了加厚探头的导热系数测量精度并提出热容修正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5501型探头的三维模型和增加镍丝厚度形成的加厚探头模型,根据模拟得出的温度历史数据绘制探头温升曲线,结合无量纲时间函数,迭代拟合得出待测样品的导热系数,并探讨加热功率及加热时间对加厚探头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加厚模型得出的导热系数相对误差显著增大;随着加热功率的提高,材料导热系数测量误差减小;热容修正模型在测量不同材料时的修正幅度,与探头比热容相对待测材料比热容的大小呈正相关;使用热容修正模型后探头测量导热系数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研究证明提出的加厚探头结构及修正模型能够满足TPS法对导热系数测量精度的要求,同时提高探头强度使其适应较为复杂的使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平面热源法 热传导 导热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测试耐火材料热物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孑民 朱再兴 +3 位作者 谢东江 李浩 陈伟 张永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67-1472,共6页
在对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基本原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在第二类边界条件下半无限大物体一维导热的数学模型,研制一套低导热系数材料的热物性测量装置,并结合相关文献通过数值计算获得高斯误差补函数一次积分较为精确的解。设计的测试... 在对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基本原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在第二类边界条件下半无限大物体一维导热的数学模型,研制一套低导热系数材料的热物性测量装置,并结合相关文献通过数值计算获得高斯误差补函数一次积分较为精确的解。设计的测试系统采用数据采集卡DUT5000,利用VB编程技术对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及处理,测定8种耐火砖和陶瓷纤维的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测试系统所得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与文献中的结果相对误差不超过6%,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时间短、精度较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导温系数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 误差分析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热响应特性的一种改进实验装置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华军 齐承英 +2 位作者 王恩宇 顾吉浩 杜红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5-619,共5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恒温法的土壤热响应特性实验的改进装置,可以进行排热和取热工况实验。给出了上述装置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数学模型,比较了恒温法和恒热流法土壤热响应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实际测试数据表明:改进后的土壤热响应实验装置... 建立了一种基于恒温法的土壤热响应特性实验的改进装置,可以进行排热和取热工况实验。给出了上述装置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数学模型,比较了恒温法和恒热流法土壤热响应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实际测试数据表明:改进后的土壤热响应实验装置在测试工况的稳定性、调节性以及稳定时间上具有一定优势,其测试结果可以为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直接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热响应实验 改进装置 恒温法 换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汽)耗变换系数法——分析电厂热力系统的新方法 被引量:28
5
作者 郭民臣 王清照 +1 位作者 魏楠 王加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7-229,共3页
以定功率为条件的简化分析借助于两个重要的参数——热耗变换系数ξi和汽耗变换系数ki,能够快速计算电厂热力系统方案设计及设备改进后的经济效果,它们完全由矩阵给出,适合于计算机运算。定功率下的简化分析比较详细考虑了某参数... 以定功率为条件的简化分析借助于两个重要的参数——热耗变换系数ξi和汽耗变换系数ki,能够快速计算电厂热力系统方案设计及设备改进后的经济效果,它们完全由矩阵给出,适合于计算机运算。定功率下的简化分析比较详细考虑了某参数变化对汽轮机各级通流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厂 热力系统 热耗变换系数法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功率下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郭民臣 刘强 +1 位作者 叶江明 陈爱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42-45,共4页
定功率分析机组的热经济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基于热力系统矩阵热平衡方程式与热耗变换系数的理论,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建立了定功率条件下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简易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考虑了热力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辅助... 定功率分析机组的热经济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基于热力系统矩阵热平衡方程式与热耗变换系数的理论,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建立了定功率条件下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简易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考虑了热力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辅助汽水系统的影响,并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加热器及在加热器之间采用不同连接方式时对机组热效率与加热器端差之间的依变关系进行了讨论。以某600MW机组为例,分别计算了其各级加热器端差增大2℃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可以用端差大小、热耗变换系数及相关的流量系数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功率法 加热器端差 机组热经济性 矩阵法 热耗变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路热管毛细芯热物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金旺 邹勇 程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57-61,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使用不同成型压力和不同造孔剂添加量制备了孔隙率为45%~80%的环路热管毛细芯。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研究了毛细芯的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和单位体积热容。总结得到了热物性参数与孔隙率以及制备这些毛细芯所使用的...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使用不同成型压力和不同造孔剂添加量制备了孔隙率为45%~80%的环路热管毛细芯。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研究了毛细芯的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和单位体积热容。总结得到了热物性参数与孔隙率以及制备这些毛细芯所使用的成型压力和造孔剂添加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孔隙率的增大,导热系数呈现出单调下降的趋势,但热扩散系数和单位体积热容却与孔隙率的关系并不明显。含水毛细芯的导热系数和单位体积热容均比相同参数下干态的要大,但热扩散系数的情况却不一样。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大,毛细芯的导热系数显著增大,热扩散系数和单位体积热容变化情况不一。随着造孔剂添加量的增大,毛细芯的导热系数和单位体积热容显著减小,热扩散系数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芯 导热系数 热扩散系数 比热容 瞬态平面热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切削刀具后刀面的切削热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汪世益 满忠伟 方勇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7,共6页
在以往的金属切削热研究中,认为刀具后刀面处产生的切削热很小而被忽略。文章应用平面热源法,建立了刀具后刀面与工件摩擦面的切削热模型,推导了该摩擦面的切削热分配和切削温度理论计算公式,对影响后刀面切削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以往的金属切削热研究中,认为刀具后刀面处产生的切削热很小而被忽略。文章应用平面热源法,建立了刀具后刀面与工件摩擦面的切削热模型,推导了该摩擦面的切削热分配和切削温度理论计算公式,对影响后刀面切削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刀具后刀面磨损带宽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刀具后刀面处产生的切削热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热 切削温度 刀具后刀面 刀具磨损 平面热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功率平面热源法智能热物理参数测试系统 被引量:3
9
作者 禹国强 刘安伟 +1 位作者 张国君 胡小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8-99,103,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恒功率平面热源法测试热物理参数的智能化系统。论述了系统测试原理和软硬件结构。该系统具有测量准确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和操作方便等特点。测试结果表明 ,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测试误差均小于± 4%。
关键词 热物理参数 智能测试系统 热电偶 平面热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热源法在北江石角段堤基渗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建刚 陈建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3-65,共3页
应用平面热源法分析江水位升降期北江石角段堤基内地下水实测温度场 ,以判断基岩中断层的位置、产状和渗透性 ,并认为断层为强透水通道 。
关键词 平面热源法 温度场 断层 渗漏 北江大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源热泵系统土壤热平衡的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吕超 郑茂余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7,共6页
为了使土壤源热泵系统能够长期高效的运行,需要保持土壤以年为周期的热平衡,必要时需添加辅助冷热源。本文提出了一种土壤热平衡的评价方法,给出热平衡方程,并定义土壤年热平衡率,得出土壤热平衡点Δ_g^0,浮动范围80%Δ_g^0~120%Δ_g^0... 为了使土壤源热泵系统能够长期高效的运行,需要保持土壤以年为周期的热平衡,必要时需添加辅助冷热源。本文提出了一种土壤热平衡的评价方法,给出热平衡方程,并定义土壤年热平衡率,得出土壤热平衡点Δ_g^0,浮动范围80%Δ_g^0~120%Δ_g^0,其上下限分别对应冷临界地区和热临界地区。根据示范工程所做出的蓄热、供热、供冷实验数据,得出了系统的热平衡点为80%、浮动范围为65%~95%,这可作为衡量土壤热平衡的指标,并可评价得出太阳能季节性蓄热土壤源热泵(GCHPSSHS)系统适用于我国的严寒地区以及部分寒冷A区。基于年热平衡率的土壤热平衡评价方法可以分析添加辅助冷源和热源的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土壤热平衡问题,并可用于评价系统的地区适用性,设计能保持土壤热平衡的高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土壤热平衡 评价方法 年热平衡率 辅助冷热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容燃烧器法热损失率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松启 刘凯 +2 位作者 王鹏飞 徐秋丽 周宴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2,共6页
定容燃烧器法是一种测试高压下固体推进剂燃速特性的方法。定容燃烧器法工作过程中散热损失是影响燃速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推导了热损失率计算方程,分析了各因素对热损失率的影响;建立了热损失率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对测试... 定容燃烧器法是一种测试高压下固体推进剂燃速特性的方法。定容燃烧器法工作过程中散热损失是影响燃速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推导了热损失率计算方程,分析了各因素对热损失率的影响;建立了热损失率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研究表明,推进剂试样燃面、燃气定容比热、燃气压强、燃气温度是影响热损失率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其中燃面是影响热损失率不确定度的最大因素;后续实验中必须提高推进剂试样尺寸加工精度,减小推进剂试样燃面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压燃速 定容燃烧器法 热损失率 测量不确定度 燃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容燃烧器法热损失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松启 徐秋丽 +2 位作者 陆俊年 吴素丽 刘迎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40-1546,共7页
推导了定容燃烧器法工作过程中热损失计算公式,通过实验对影响定容燃烧器法热损失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详细研究了推进剂试样的升压速率、燃烧时间、点火方式、燃速等对热损失的影响。研究表明:热损失随着燃烧器内升压速率的... 推导了定容燃烧器法工作过程中热损失计算公式,通过实验对影响定容燃烧器法热损失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详细研究了推进剂试样的升压速率、燃烧时间、点火方式、燃速等对热损失的影响。研究表明:热损失随着燃烧器内升压速率的增大而减少;随着推进剂的试样燃烧时间减短而减少;合适的点火方式可以减少热损失;推进剂试样的燃速越快则热损失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定容燃烧器法 热损失 升压速率 燃烧时间 点火方式 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变平面热源法的纤维热导率测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丽 肖红 +1 位作者 程博闻 槐向兵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3,共6页
为解决单纤维热导率不易直接测试的难题,基于两相复合介质串并联等效热导率物理模型,采用瞬变平面热源法对环氧树脂-纤维复合体系进行测试,并计算出单纤维轴向和径向的热导率。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获得纤维热导率,且纤维轴向的热导率... 为解决单纤维热导率不易直接测试的难题,基于两相复合介质串并联等效热导率物理模型,采用瞬变平面热源法对环氧树脂-纤维复合体系进行测试,并计算出单纤维轴向和径向的热导率。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获得纤维热导率,且纤维轴向的热导率要明显大于纤维径向的热导率,验证了纤维热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复合体系中两相材料的热导率差异、纤维所占体积比及物理模型、仪器的加热功率、测试时间的设定等对纤维热导率结果影响显著。当纤维和树脂的热导率差异较大时,采用并联模型计算较为准确,且随着体积含量的增加,纤维热导率增加,直到平衡。随加热功率和测试时间的增大,复合体系的热导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平面热源法 纤维 热导率 并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热传质强化介质石墨的膨胀工艺及导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波 余霞光 +1 位作者 王丽伟 王如竹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2-578,共7页
对膨胀石墨在不同膨胀温度及不同膨胀时间下进行了膨胀工艺与导热系数测试的研究。研究中,分别用平面热源法和称重法测出不同膨胀条件下石墨的导热系数和密度。然后根据导热系数最优化的原则,结合未膨胀晶体的观测状态以及密度的变化,... 对膨胀石墨在不同膨胀温度及不同膨胀时间下进行了膨胀工艺与导热系数测试的研究。研究中,分别用平面热源法和称重法测出不同膨胀条件下石墨的导热系数和密度。然后根据导热系数最优化的原则,结合未膨胀晶体的观测状态以及密度的变化,找出膨胀石墨的最佳膨胀工艺。结果发现膨胀石墨在各个膨胀温度下都存在着自己的最佳膨胀工艺。经过不同膨胀温度条件下同等密度样品的对比发现,膨胀温度在600℃时膨胀10 min导热系数达到了最大值,其值为0.09498 W·(m·K)-1。这个值相对于500℃、700℃以及800℃的最优导热系数值,分别提高了5.5%、16.4%和2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平面热源法 膨胀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不均匀性金属混合物的传热研究
16
作者 杨泽亮 刘承东 杨元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9-84,共6页
提出在一维导热模型下,利用平板比较法同时测定多孔不均匀性金属混合物的等效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方法,并通过常功率平面热源法给予了验证。同时为结构复杂、固体物料分布无规律、孔隙形状无规则的多孔物质的热物性研究提供了思路和... 提出在一维导热模型下,利用平板比较法同时测定多孔不均匀性金属混合物的等效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方法,并通过常功率平面热源法给予了验证。同时为结构复杂、固体物料分布无规律、孔隙形状无规则的多孔物质的热物性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使通常只用于测定绝缘材料热物性的方法得到了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物质 热扩散率 等效导热系数 平板比较法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烧结20wt% ZrB_2(ZrO_2)/Al_2O_3复相陶瓷及微观结构表征
17
作者 王丙军 王晓民 +1 位作者 邱彦星 喇培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7,共6页
在高纯亚微米Al_2O_3粉中添入质量分数为20 wt%的亚微米ZrB_2(ZrO_2)粉体,采用高压干压的成型方法和恒速升温多阶段小保温的烧结方法制备出ZrB_2(ZrO_2)/Al_2O_3复相陶瓷。采用XRD、EDS和SEM对ZrB_2(ZrO_2)粉体和复相陶瓷进行相组成、... 在高纯亚微米Al_2O_3粉中添入质量分数为20 wt%的亚微米ZrB_2(ZrO_2)粉体,采用高压干压的成型方法和恒速升温多阶段小保温的烧结方法制备出ZrB_2(ZrO_2)/Al_2O_3复相陶瓷。采用XRD、EDS和SEM对ZrB_2(ZrO_2)粉体和复相陶瓷进行相组成、元素分布和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1500℃/8 h烧结制备的20 wt%ZrB_2(ZrO_2)/Al_2O_3复相陶瓷微观结构优良;杂质元素诱导晶粒生长,导致复相陶瓷表面出现Al_2O_3和ZrB_2(ZrO_2)聚集相;引入的ZrB_2(ZrO_2)颗粒使复相陶瓷发生剧烈的穿晶断裂,ZrB_2(ZrO_2)晶粒带动周围的Al_2O_3晶粒发生明显的撕裂,断裂模式为穿晶-沿晶混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速升温多阶段小保温烧结 ZrB2(zrO2)/Al2O3复相陶瓷 微观结构 穿晶断裂 撕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热损失对TPS平板法测量物质热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国靖 李艳宁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假想热源法是基于瞬态平面热源(transient plane source,TPS)法测量平板样品导热系数的理论基础,但是其没有考虑测量过程中背景材料本身的有限热阻所导致的边界热损失,从而直接影响导热系数的测量精度。该文基于假想热源法和热探测深度... 假想热源法是基于瞬态平面热源(transient plane source,TPS)法测量平板样品导热系数的理论基础,但是其没有考虑测量过程中背景材料本身的有限热阻所导致的边界热损失,从而直接影响导热系数的测量精度。该文基于假想热源法和热探测深度理论,建立一种可实现边界热损失补偿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揭示探头尺寸、样品厚度以及背景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对边界热损失的影响。为验证该数学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变换背景材料和探头尺寸对不锈钢、铅、45钢、Q235A.F钢、黄铜、6061铝合金、纯铝以及紫铜的导热系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能够对不同的探头尺寸、平板样品以及背景材料进行有效的热损失补偿,使导热系数的测量误差从热损失补偿前的2.14%~3.49%减小到补偿后的-1.39%~0.80%,显著提高平板样品导热系数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瞬态平面热源法 边界热损失 假想热源法 热探测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平面热源法仪器测试不同温度下织物导热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董陈磊 斯点点 周小红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4期84-88,共5页
阐述了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的HotDisk热常数分析仪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采用热常数分析仪的薄膜模块探头对棉麻丝毛织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验证该仪器对织物导热系数测量的可行性,研究环境温度对织物导热系数的影响。结... 阐述了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的HotDisk热常数分析仪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采用热常数分析仪的薄膜模块探头对棉麻丝毛织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验证该仪器对织物导热系数测量的可行性,研究环境温度对织物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常数分析仪的薄膜模块探头对织物导热系数的测量是可行的,在-20~100℃温度范围内,棉麻丝毛织物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丝毛织物在20~100℃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变化不大,但丝织物在低温环境下降的幅度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导热系数 瞬态平面热源法 HotDisk热常数分析仪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导热性能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纪磊 李二兵 +6 位作者 谭跃虎 徐奥妮 段建立 濮仕坤 宋姗珏 陈依婷 张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9-436,共8页
为提高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中缓冲回填材料的导热性能,选用高庙子钙基膨润土和钠基膨润土为基础材料,添加不同比例的石英砂、石墨和沸石配置成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运用瞬变平面热源法进行了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条件下导热系数的测试分... 为提高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中缓冲回填材料的导热性能,选用高庙子钙基膨润土和钠基膨润土为基础材料,添加不同比例的石英砂、石墨和沸石配置成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运用瞬变平面热源法进行了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条件下导热系数的测试分析,并提出了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的建议配合比。结果表明,缓冲回填材料的导热性能随着含水率、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各材料导热系数的大小排序为:石墨(M)>石英砂(S)>钠基膨润土(N)>钙基膨润土(G)>沸石(F)。石英砂和石墨作为添加剂可以极大地提高缓冲回填材料的导热性能,沸石对混合材料导热性影响不大,但其优良的吸附性与化学稳定性可为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其他性能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 膨润土 瞬变平面热源法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