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A-ⅢB期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研究
1
作者 叶元滋 张思远 +3 位作者 夏万里 杨茹雪 肖寒 王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4-841,共8页
目的探究ⅠA-ⅢB期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NMA)临床病理、基因特征和预后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个体化术后辅助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INM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和基因检测分析,随... 目的探究ⅠA-ⅢB期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NMA)临床病理、基因特征和预后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个体化术后辅助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INM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和基因检测分析,随访记录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运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肿瘤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和基因特征的相关性,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方法分析肿瘤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67例患者,年龄46~77岁,中位年龄61岁。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直径较大的肿瘤、肿瘤进展、接受术后辅助治疗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分级较低的肿瘤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43)。驱动基因突变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差异,但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更常见,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共突变更常见。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FS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患者(P=0.002);虽然与采取治疗的患者相比,未治疗的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FS更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化疗和靶向治疗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PFS差异均不显著。结论INMA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进展状态及基因共突变相关,是影响PFS的关键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A-Ⅲb期浸润性非黏液腺癌 临床病理 基因特征 预后 疾病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下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
2
作者 佟瑞莹 蒙继清 +3 位作者 武婷 武洲英 尹云昊 俞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4-900,共7页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调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敲低MKN-45人胃癌细胞DPP3、过表达MGC-803人胃癌细胞DPP3,观察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及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调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敲低MKN-45人胃癌细胞DPP3、过表达MGC-803人胃癌细胞DPP3,观察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及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反应性;采用全转录组测序筛得MICB基因,在过表达DPP3细胞中敲低MICB验证细胞行为变化。在C57小鼠验证敲除DPP3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及组织中CD56+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敲除DPP3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降低MICB表达,对NK细胞杀伤效应不敏感;小鼠成瘤能力升高且组织中CD56^(+)细胞浸润降低。过表达DPP3的胃癌细胞则呈现相反结果。敲减MICB后能逆转DPP3高表达引起的细胞表型变化。结论DPP3通过下调MICB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3(DPP3) 胃癌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链相关基因b(MICb)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内酯Ⅰ调节cGAS-STING通路对乙型肝炎模型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韩成美 陈茂丽 任维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Ⅰ(ATR-Ⅰ)调节cGAS-STING通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只大鼠记为对照组(NC),其余大鼠尾静脉注射HBV抗原构建HBV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HBV组、ATR-Ⅰ组(50μg/kg)、cGAS-ST...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Ⅰ(ATR-Ⅰ)调节cGAS-STING通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只大鼠记为对照组(NC),其余大鼠尾静脉注射HBV抗原构建HBV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HBV组、ATR-Ⅰ组(50μg/kg)、cGAS-STING通路抑制剂(RU.521)组(450μg/kg)、ATR-Ⅰ+RU.521组(50μg/kg ATR-Ⅰ+450μg/kg RU.521),每组10只,NC组、HBV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持续1周。ELISA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IFN-γ、IL-2、TNF-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含量;HE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情况;Masson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cGASSTING通路蛋白表达。结果:HBV组较NC组胶原容积分数、ALT、AST、HBsAg、HBeAg含量、HA、LN和PCⅢ、IFN-γ、TNF-α和IL-2水平升高,cGAS、STING、p-TBK1/TBK1、p-IRF3/IRF3及IFN-β水平下降(P<0.05);与HBV组比较,ATR-Ⅰ组肝脏损伤、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胶原容积分数、ALT、AST、HBsAg、HBeAg含量、HA、LN和PCⅢ、IFN-γ、TNF-α和IL-2水平下降(P<0.05),cGAS、STING、p-TBK1/TBK1、p-IRF3/IRF3及IFN-β水平升高(P<0.05),RU.521组呈现相反趋势,RU.521消除了ATR-Ⅰ对HBV大鼠肝功能的改善作用。结论:ATR-Ⅰ可能通过激活cGAS-STING通路改善HBV大鼠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内酯 cGAS-STING通路 乙型肝炎病毒 肝纤维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玄参药材中苦玄参苷ⅠA和ⅠB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方宏 梁小燕 +1 位作者 宁德生 陈海珊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8-710,共3页
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的苦玄参药材主成分苦玄参苷ⅠA和ⅠB的含量进行分析,发现苦玄参苷ⅠB含量高于苦玄参苷ⅠA;色谱条件:Waters C18(4.6mmi.d.×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睛∶水=36?64(体积比),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6... 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的苦玄参药材主成分苦玄参苷ⅠA和ⅠB的含量进行分析,发现苦玄参苷ⅠB含量高于苦玄参苷ⅠA;色谱条件:Waters C18(4.6mmi.d.×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睛∶水=36?64(体积比),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64nm。苦玄参苷ⅠA、ⅠB分别在0.05~0.50mg/mL和0.072~0.720mg/mL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苦玄参苷ⅠA的线性回归方程Y=13658X-92.72(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58%(n=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6%;苦玄参苷ⅠB的线性回归方程Y=5258.9X-41.01(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1.15%(n=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该研究为制定苦玄参药材质量检测标准提供了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玄参 苦玄参苷A 苦玄参苷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BMPR-ⅠB基因的多态性、效应及连锁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殷子惠 姜运良 +3 位作者 樊新忠 王玉 唐辉 岳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0-513,共4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B(BMPR-ⅠB)的Q249R(A746G)突变使Booroola Merino绵羊的繁殖性能提高。该突变在小尾寒羊群体中也有分布。本研究用PCR-SSCP技术对299只小尾寒羊BMPR-ⅠB基因突变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BB、B+和++的基因型频率分...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B(BMPR-ⅠB)的Q249R(A746G)突变使Booroola Merino绵羊的繁殖性能提高。该突变在小尾寒羊群体中也有分布。本研究用PCR-SSCP技术对299只小尾寒羊BMPR-ⅠB基因突变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BB、B+和++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41 8,0.364 5和0.093 7,突变等位基因B的基因频率为0.724 1。对2个小尾寒羊羊场的111只有产羔数记录的小尾寒羊BMPR-ⅠB的Q249R突变对产羔数的效应进行了分析,估计出突变等位基因B对小尾寒羊产羔数的效应为:替代效应和显性效应,在第一胎分别为0.46和0.16,在第二胎分别为0.56和0.11;在第一胎和第二胎BB比++分别多产0.77和1.02羔。对BB基因型小尾寒羊和微卫星标记OARJL36的连锁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在BB基因型小尾寒羊,BMPR-ⅠB的B等位基因与OAR-JL36位点之间仍然存在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bMPR-b 多态性 产羔数 效应 连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生子人群apoAⅠ和apoB100水平及遗传度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高文静 李立明 +5 位作者 曹卫华 吕筠 秦颖 陈伟健 陈荣富 胡永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描述双生子人群的apoAⅠ、apoB100水平,并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其水平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双生子502对,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apoAⅠ、apoB100水平。在基因法卵性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年龄和性别因素,用最大似然法在Mx程序包... 目的:描述双生子人群的apoAⅠ、apoB100水平,并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其水平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双生子502对,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apoAⅠ、apoB100水平。在基因法卵性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年龄和性别因素,用最大似然法在Mx程序包进行遗传模型拟合。结果:本双生子人群包括同卵双生子329对,异卵双生子173对。apoAⅠ水平为(1.33±0.23)g/L,apoB100水平为(0.75±0.19)g/L。apoAⅠ的最适模型为AES模型,apoB100的最适模型为等级效应性别限制AE模型。遗传方差在apoAⅠ中所占的比重为60%;在apoB100中所占的比重为69%。结论:在本双生子人群中,apoAⅠ的遗传度为60%,apoB100的遗传度为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b 双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T_1受体拮抗剂Ⅰb对L-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静 王秋娟 +1 位作者 徐进宜 吴晓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L-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大鼠连续腹腔注射(ip)L-甲状腺素0.4 mg/kg×10 d,造成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心脏重量系数,心肌组织ATP酶活力,血清CK和LDH活力以及电镜组织学变化。结果:3 mg/kg... 目的:观察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L-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大鼠连续腹腔注射(ip)L-甲状腺素0.4 mg/kg×10 d,造成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心脏重量系数,心肌组织ATP酶活力,血清CK和LDH活力以及电镜组织学变化。结果:3 mg/kg组化合物Ⅰb可以逆转L-甲状腺素所致大鼠的心肌肥厚,心脏重量系数明显改善,心肌组织ATP酶活力降低,血清CK和LDH活力下降。电镜结果显示心肌组织线粒体、肌纤维结构改善。结论:化合物Ⅰb可以抑制L-甲状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肥厚,明显改善心肌肥厚的各种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L-甲状腺素 心肌肥厚 AT1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范玉兰 管艳敏 +4 位作者 王勇 王旭 局雪 翁春露 孙海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4015-4017,共3页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技术,探讨不同性质的斑块与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ApoA-Ⅰ/ApoB)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ApoA-Ⅰ、ApoB等检查,ApoA-Ⅰ/ApoB<1为观察组,ApoA-Ⅰ/ApoB≥1...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技术,探讨不同性质的斑块与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ApoA-Ⅰ/ApoB)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ApoA-Ⅰ、ApoB等检查,ApoA-Ⅰ/ApoB<1为观察组,ApoA-Ⅰ/ApoB≥1为对照组。均经颈部彩色多普勒检查(CDS)初步筛选颈部有无斑块。在经踝静脉注入对比剂行颈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进行后处理,观察颈部血管斑块情况,依据CT值判定斑块性质,同时与ApoA-Ⅰ/ApoB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共发现208块斑块。颈动脉不同部位斑块性质的分布间差异有统计意义(χ2=28.62,P<0.01)。颈动脉不同部位的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28.62,P<0.01),其中颈总动脉起始段与颈总动脉分叉部、颈总动脉中段与颈内动脉起始段、颈总动脉分叉与颈内动脉起始段的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2、-3.38、2.51,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责任病灶与非责任病灶侧血管内软斑块、中间斑块、硬斑块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3.17,Hc=3.32,P<0.05);两组责任病灶侧斑块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5.00,P<0.01);两组非责任病灶侧斑块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1.67,P>0.05)。结论 16层螺旋CT能够较大范围地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分布,可对其性质、狭窄程度进行判定。ApoA-Ⅰ/ApoB<1可视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度评估,作为降脂治疗的指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颈动脉 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成肌细胞对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及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卫宏图 陈世益 +3 位作者 李云霞 陈疾忤 张鹏 李宏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7~12周雄性C3H小鼠右下肢腓肠肌中段内侧实施急性钝挫伤后,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和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挫伤后第3天,对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损伤局部分别注射等量单纯成肌细胞和转基因成肌细胞,并于损伤后第1、5、10、2 0、30天取材。检测不同时间点MHC -Ⅱb和VimentinmRNA表达水平,观察比较各组骨骼肌修复情况。结果:(1)在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期,3组小鼠骨骼肌MHC -ⅡbmRNA均明显升高,第2 0天达到峰值。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MHC -ⅡbmRNA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2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VimentinmRNA的表达水平始终在3组中表达最低。结论: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注射转基因成肌细胞能提高损伤后MHC -IIbmR NA表达水平,促进肌纤维的增生,加速骨骼肌愈合进程。同时,损伤局部注射转hIGF -Ⅰ基因的成肌细胞后,使得损伤局部VimentinmRNA表达低于另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b型肌球蛋白重链 波形蛋白 成肌细胞 修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转基因成肌细胞 骨骼肌钝挫伤 肌球蛋白重链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T_1受体拮抗剂Ⅰb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玉 王秋娟 +2 位作者 吴锦慧 徐进宜 吴晓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放射性受体配体分析法、家兔离体主动脉环法以及大鼠静脉输注AngⅡ测定血压变化的方法,评价Ⅰb对AngⅡ的拮抗作用。结果:Ⅰb剂量相关性抑制125I-AngⅡ与血管... 目的:研究新型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放射性受体配体分析法、家兔离体主动脉环法以及大鼠静脉输注AngⅡ测定血压变化的方法,评价Ⅰb对AngⅡ的拮抗作用。结果:Ⅰb剂量相关性抑制125I-AngⅡ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AT1受体的结合,IC50为0.96nmol/L;Ⅰb(1×10-8.5,1×10-8,1×10-7.5mol/L)可以使AngⅡ的浓度效应曲线向右移动的同时也使最大效应降低,减活指数pD2′为7.29;预先静脉推注化合物Ⅰb(0.01,0.1,1mg/kg)后,AngⅡ的浓度效应曲线右移,ED50分别为1.6μg/kg,1.9μg/kg和2.7μg/kg。结论:化合物Ⅰb对AngⅡ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1受体拮抗剂 b 放射性配体受体分析 离体血管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对老年痴呆大鼠SOD活性,MDA含量,Ⅰ-κB和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董秀 杜慧莲 +3 位作者 韩兆峰 王梅 王淳 林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730-1732,共3页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HJD)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Aβ1-42ICV(侧脑室)显微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Aβ1-42模型组(AD大鼠组),Aβ1-42+HJD低剂量组(5g.kg-1),Aβ1-42+HJD中剂量...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HJD)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Aβ1-42ICV(侧脑室)显微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Aβ1-42模型组(AD大鼠组),Aβ1-42+HJD低剂量组(5g.kg-1),Aβ1-42+HJD中剂量组(10g.kg-1),Aβ1-42+HJD高剂量组(15g.kg-1)。在Aβ1-42造模7天后,各组均灌胃给药(对照组和AD大鼠组给以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1天。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HJD对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蛋白印迹检测方法检测I-κB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β1-42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1,P<0.05),Ⅰ-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HJD作用后,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并抑制Ⅰ-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结论:HJD通过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I-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改善AD模型大鼠的脑组织生化学改变和炎症改变,对AD有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HJD) 老年痴呆 SOD MDA b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FeNiCo-C系统中生长板状Ⅰb型宝石级金刚石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宁 李尚升 贾晓鹏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15-19,共5页
FeNiCo触媒作为一种合成金刚石的新型触媒材料,在金刚石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板状宝石级金刚石大单晶由于具有诸多优异性能,在各个领域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温度梯度法在FeNiCo触媒中生长板状的Ⅰb... FeNiCo触媒作为一种合成金刚石的新型触媒材料,在金刚石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板状宝石级金刚石大单晶由于具有诸多优异性能,在各个领域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温度梯度法在FeNiCo触媒中生长板状的Ⅰb型宝石级金刚石。实验表明,调整晶床高度使金刚石具有适宜的生长速度0.34 mg/h;沿﹛100﹜面生长优质板状Ⅰb型宝石级金刚石的最佳温度区间为1 209~1 216℃;在此基础上合成出尺寸达3 mm的优质板状Ⅰb型宝石级金刚石大单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Co触媒 板状 b型宝石级金刚石 温度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T_1受体拮抗剂Ⅰb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静 王秋娟 +1 位作者 徐进宜 吴晓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考察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异丙肾上腺素连续每日以20,10和5mg/kg的剂量递减皮下注射,再以3mg/kg的剂量维持皮下注射7d,第7天开始尾静脉注射化合物Ⅰb。观察心脏重量系数、心肌组织丙二醛(M... 目的:考察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异丙肾上腺素连续每日以20,10和5mg/kg的剂量递减皮下注射,再以3mg/kg的剂量维持皮下注射7d,第7天开始尾静脉注射化合物Ⅰb。观察心脏重量系数、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以及组织学变化。结果:3mg/kg组可以逆转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心脏重量系数明显改善,心肌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血清LDH活力下降。电镜结果显示心肌组织线粒体和肌纤维结构改善。结论:化合物Ⅰb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肥厚,明显改善心肌肥厚的各种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b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肥厚 AT1受体桔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Ⅰ和Cytb序列探讨东海区3种鲳属鱼类的种群遗传结构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鹏 彭士明 +1 位作者 尹飞 施兆鸿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8-404,共7页
通过对COⅠ和Cytb序列的分析,研究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灰鲳(P.cinereus)和翎鲳(P.punctatissimus)3种东海区重要鲳属鱼类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在62个鲳属鱼类样本中分别检出COⅠ和Cytb单倍型21个和27个,发现变异位点125个和176... 通过对COⅠ和Cytb序列的分析,研究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灰鲳(P.cinereus)和翎鲳(P.punctatissimus)3种东海区重要鲳属鱼类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在62个鲳属鱼类样本中分别检出COⅠ和Cytb单倍型21个和27个,发现变异位点125个和176个。东海区的3种鲳属鱼类种群中,翎鲳的单倍型多样性(h)与核苷酸多样性(Pi)水平均为最高(在COⅠ序列中分别为0.779和0.003 25,在Cytb序列中分别为0.847和0.003 33),而银鲳和灰鲳的h和Pi水平较低。FU’S FS中性检验和歧点分布分析结果显示,3种鲳属鱼类种群均经历了种群扩张现象。结果表明,3种鲳属鱼类均经历过种群瓶颈效应,处于瓶颈效应后的增长期,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应采取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的进一步丧失。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鲳属鱼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鲳属鱼类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 细胞色素b 种群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兜铃酸Ⅰ对大鼠体内PI3K/Akt/NF-кB通路的影响к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召聪 陆茵 +5 位作者 顾亚琴 钱知知 汪思亮 韦忠红 盛晓波 张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Ⅰ,AAⅠ)诱导的马兜铃酸肾病可能病变机制,分析其对PI3K/Akt/NFкB通路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以及AAⅠ高、低剂量(9.0、2.25mg/kg)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4d后,取血...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Ⅰ,AAⅠ)诱导的马兜铃酸肾病可能病变机制,分析其对PI3K/Akt/NFкB通路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以及AAⅠ高、低剂量(9.0、2.25mg/kg)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4d后,取血清检测肌酐(Cr)、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KP),并用HE法染色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PI3K、Akt、NFкB蛋白的表达,此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AAⅠ对肾脏组织IL-6和TNF-的表达变化。结果给药AAⅠ组与对照组比较,Cr、BUN、AKP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脏病理学检查显示肾脏病变和炎症改变,IL-6、TNF-表达显著增多(P<0.01);PI3K、Akt、NFкB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结论 AAⅠ能导致肾脏毒性,并且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NFкB通路,诱发炎症,从而加重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肾损伤 PI3K/Akt/NFкb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质芽孢杆菌BC98-Ⅰ发酵液与抑菌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高芬 马利平 +1 位作者 乔雄梧 郝变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89-192,共4页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蜡质芽孢杆菌“BC98-Ⅰ”发酵液与抑菌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可降低孢子萌发率,使菌丝生长形态异常,且抑菌特性稳定,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适应力和耐受性。
关键词 蜡质芽孢杆菌“bC98- 发酵液 抑菌物质 抑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胶原及NF-κB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建杰 马爱群 +2 位作者 王鸿雁 白晓军 白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0-443,453,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时血脂成分的改变以及Ⅰ型胶原mRNA与其蛋白、NF-κBmRNA与其蛋白在兔AS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预防及治疗AS斑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染色,光镜观察AS病变,并应用CMIAS真...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时血脂成分的改变以及Ⅰ型胶原mRNA与其蛋白、NF-κBmRNA与其蛋白在兔AS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预防及治疗AS斑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染色,光镜观察AS病变,并应用CMIAS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检测40只食饵性AS新西兰兔血脂成分的改变及血管壁的病理变化、Ⅰ型胶原mRNA与其蛋白、NF-κBmRNA与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兔15周时血胆固醇(TC)升高约43倍,血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约37倍。主动脉内壁可见脂质条纹形成。主动脉AS病变Ⅰ型胶原、NF-κB蛋白及Ⅰ型胶原mRNA、NF-κBmRNA表达定量(A值)分别为0.27±0.02、0.19±0.01及0.30±0.03、0.35±0.03,显著高于对照组(0.08±0.01、0.09±0.01及0.11±0.01、0.10±0.09,P<0.05)。结论AS时Ⅰ型胶原增多刺激NF-κB的活性,可能参与了血管A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型胶原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Cytb和COⅠ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大命 李康 +6 位作者 张彤晴 唐晟凯 刘燕山 刘小维 穆欢 黄越峰 潘建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31,共7页
为揭示我国洪泽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遗传多样性现状,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大银鱼种质资源,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基因(COⅠ)序列,分析了洪泽湖40尾大银鱼的遗传多样性。通过PCR扩增与序列... 为揭示我国洪泽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遗传多样性现状,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大银鱼种质资源,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基因(COⅠ)序列,分析了洪泽湖40尾大银鱼的遗传多样性。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分别获得了长度为1141 bp和630 bp的Cytb和COⅠ基因序列。40条Cytb基因序列碱基A、T、G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7%、29.3%、16.7%和32.3%,检出6个变异位点,定义7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75和0.00129,碱基平均差异数为1.469。40条COⅠ基因序列碱基A、T、G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6%、26.0%、19.2%和33.2%,检出5个变异位点,定义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00和0.00207,平均碱基差异数是1.303。Cytb及COⅠ基因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且NJ系统进化树聚为一支,说明大银鱼单倍型没有出现遗传分化。Fu’s F_s中性检验结果和碱基歧点分布图均表明,洪泽湖大银鱼近期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细胞色素b基因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 大银鱼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T_1受体拮抗剂Ⅰb对大鼠的降压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锦慧 王秋娟 +2 位作者 胡松 徐进宜 吴晓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研究化合物Ⅰb作为一种AT1受体拮抗剂的拮抗活性。方法:分别以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麻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肾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测定化合物Ⅰb的降压活性。结果:在3种大鼠模型中,Ⅰb均可明显降低血压,最大降压幅度分别为17.1%,... 目的:研究化合物Ⅰb作为一种AT1受体拮抗剂的拮抗活性。方法:分别以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麻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肾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测定化合物Ⅰb的降压活性。结果:在3种大鼠模型中,Ⅰb均可明显降低血压,最大降压幅度分别为17.1%,18.0%和18.0%,降压作用持续时间大约150 min。并且化合物Ⅰb在降压的同时对大鼠的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化合物Ⅰb作为一种新的抗高血压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研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1受体拮抗剂 b 自发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 抗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在抗β_2GPⅠ/β_2GPⅠ复合物诱导THP-1细胞表达组织因子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龙飞 周红 +4 位作者 胡丽超 陈东东 解鸿翔 王婷 穆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4-978,共5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诱导单核细胞株THP-1表达组织因子(TF)中的作用。方法:使用一定剂量的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处理THP-1细胞一定时间,收集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细胞TF mRN...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诱导单核细胞株THP-1表达组织因子(TF)中的作用。方法:使用一定剂量的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处理THP-1细胞一定时间,收集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细胞TF mRNA水平,TF活性试剂盒检测TF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及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采用NF-κB抑制剂(PDTC)观察是否能干预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对细胞的刺激效应,并利用上游信号分子MAPKs的抑制剂观察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对NF-κB p65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100μg/ml)能够诱导THP-1细胞表达TF mRNA及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能够增强细胞内NF-κB p65磷酸化(P<0.05 vs media),降低IκB-α水平(P<0.05 vs media);NF-κB抑制剂PDTC(20μmol/L)能够抑制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100μg/ml)诱导THP-1细胞表达TF及NF-κB磷酸化的效应;MAPKs抑制剂均能影响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100μg/ml)诱导THP-1细胞NF-κB p65磷酸化。结论:在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诱导THP-1细胞表达TF过程中,NF-κB被激活并发挥重要作用,MAPKs为NF-κB的关键上游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anti-β2GP β2GP 核因子Κb 组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