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vin mRNA的反义核酸诱导MCF-7乳癌细胞凋亡作用(英文)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华东 袁守军 +2 位作者 陈惠鹏 田增月 韩昌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 :以livinmRNA为靶点设计反义硫代脱氧寡核苷酸 (PS ODNs) ,探讨其体外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设计以livinmRNA为靶点的反义核酸并作用于MCF 7乳癌细胞 ,用MTT、RT 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 :在设计的... 目的 :以livinmRNA为靶点设计反义硫代脱氧寡核苷酸 (PS ODNs) ,探讨其体外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设计以livinmRNA为靶点的反义核酸并作用于MCF 7乳癌细胞 ,用MTT、RT 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 :在设计的一些反义核酸中 ,YMZ0 5能够有效地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 ,增加caspase 3的活性 ,诱导MCF 7细胞凋亡 ,明显抑制其生长 ,结论 :通过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MCF 7乳癌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 ,livin可能会成为抗肿瘤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 磷酰硫代脱氧寡核苷酸 LIVIN MRNA MCF-7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氚标记的Bcl-2反义核酸(F951)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魏立强 吕联煌 +3 位作者 林锦娟 林振兴 陈英玉 李东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氚标记的Bcl 2反义寡核苷酸 3H F95 1单次静脉注射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用氚标记F95 1,用液闪仪检测放射性浓度 ,用 3P87软件判断房室模型 ,计算各种参数。用液闪仪检测3H F95 1在小鼠体内各器官中...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氚标记的Bcl 2反义寡核苷酸 3H F95 1单次静脉注射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用氚标记F95 1,用液闪仪检测放射性浓度 ,用 3P87软件判断房室模型 ,计算各种参数。用液闪仪检测3H F95 1在小鼠体内各器官中的分布浓度 ,检测给药后 72h内药物从小鼠尿和粪中排泄的量。结果 3H F95 1单次静脉注射后在小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3种剂量时主要的参数血浆分布半衰期 (T1/ 2α)在 10~ 15min之间 ,消除半衰期 (T1/ 2 β)在 2~ 4 5h之间。3H F95 1在肾、肝、脾、骨髓中分布浓度高于其它器官 ,在心、肺、脑、肠、皮肤、脂肪、生殖腺中也有低水平的分布。3H F95 1主要经肾从尿中排泄 ,给药后 2 4h内的累积排泄量占给药量的 5 0 47%。3H F95 1从粪中排泄的量甚微。结论 3H F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H-F951 氚标记 BCL-2 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 静脉注射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抑制人肝癌细胞中VEGF 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艳景 袁孟彪 +2 位作者 辛华 王茜 邵洪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1-533,共3页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人肝癌细胞中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以HPRT (hypoxanth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为内标。结果 大蒜素有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VEGFmRNA表达的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 ,其VE...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人肝癌细胞中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以HPRT (hypoxanth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为内标。结果 大蒜素有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VEGFmRNA表达的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 ,其VEGFmRNA表达水平降低了约 66 3 6% (P <0 0 5 )。结论 大蒜素是人肝癌细胞表达VEGF基因的调节剂 ,能抑制人肝癌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肝细胞癌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pH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寡核苷酸和硫代反义寡核苷酸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茜 陈蓉 +1 位作者 孙毓庆 胡育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在低pH条件下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寡核苷酸(PO-ODNs)及具有药用价值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PS-ODNs)药物“癌泰得”系列样品(18~20mers)进行分离,并系统考察优化了缓冲溶液的pH、缓冲溶液的种类及浓度、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电... 在低pH条件下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寡核苷酸(PO-ODNs)及具有药用价值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PS-ODNs)药物“癌泰得”系列样品(18~20mers)进行分离,并系统考察优化了缓冲溶液的pH、缓冲溶液的种类及浓度、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电压、温度等因素对样品单碱基分离的影响。其中缓冲溶液的pH对分离起决定性的作用,而添加剂尿素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S-ODNs样品的分离度。结果表明,采用末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50μm,总长49.0cm,有效长度40.7cm),以50mmol/L磷酸二氢钠-磷酸(pH2.24)-7 mol/L尿素为缓冲溶液,压力进样(2kPa×10s),负极进样,正极检测,在分离电压-20kV、柱温25℃、检测波长260nm条件下,可实现寡核岢酸及硫代反义寡核苷酸混合样品的单碱基分离。PO—ODNs的18~19mers及19~20mers样品的平均分离度分别为4.68,3.20;PS—ODNs的18~19mers及19~20mers样品的平均分离度分别为1.23及0.81.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为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PH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寡核苷酸 硫代反义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寡核苷酸在小鼠体内脏器生物分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素军 钟森 +4 位作者 陈跃 陈枫 张建军 邓存良 王升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4-255,共2页
探讨硫代寡核甘酸 (PSODN)在小鼠体内脏器生物分布。合成互补于乙型肝炎病毒pre -c/c基因的PSODN :5’ -CATGCCCCAAAGCCAC - 3’ ,用T4多核苷酸激酶进行 5’端3 2 P标记后 ,小鼠尾静脉给药 ,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并取各脏器及血液 ... 探讨硫代寡核甘酸 (PSODN)在小鼠体内脏器生物分布。合成互补于乙型肝炎病毒pre -c/c基因的PSODN :5’ -CATGCCCCAAAGCCAC - 3’ ,用T4多核苷酸激酶进行 5’端3 2 P标记后 ,小鼠尾静脉给药 ,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并取各脏器及血液 ,液相闪烁计数仪测放射性计数。PSODN在血中很快清除 ,半衰期约 1~ 2分钟 ;在所有脏器中 ,肝摄取量最高 ,30分时脏器放射性大小依次为肝 >肾 >肺 >心 >脾 >脑。随后 ,肝脏放射性逐渐降低 ,2 4小时后是所给药物的 2 93%。肝脏作为反义治疗的靶器官有现实意义 ,建议PSODN给药间隔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寡核苷酸 小鼠 体内 脏器生物分布 研究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新型Bcl-2反义核酸与足叶乙苷抑制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5
6
作者 林芸秀 吕联煌 +1 位作者 林振兴 陈英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Bcl 2反义寡核苷酸 F95 1在与足叶乙苷 (VP16 )联合使用时 ,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别单独及联合应用F95 1、VP16于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 H4 4 6 ,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通过集落形成法检测集...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Bcl 2反义寡核苷酸 F95 1在与足叶乙苷 (VP16 )联合使用时 ,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别单独及联合应用F95 1、VP16于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 H4 4 6 ,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通过集落形成法检测集落生存率 ,按Welander法计算联合应用组的预测值 ,通过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较进行效应分析。结果 细胞存活率 (MTT法 )和集落生存率 (集落形成法 )均显示联合应用F95 1、VP16组的实测值明显低于预测值。结论 联合应用F95 1与VP16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有协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951(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核苷酸) 人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反义核酸联合化疗药对HL60细胞及原代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艳娟 吕联煌 +2 位作者 陈志哲 张臣青 林振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应用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phosphorothioate oligodeoxynucleotide,AS-PS-ODNs,AS-PO)靶向诱导20例原代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并与多种常用化疗药联合,观察ASPO对原代急性白血病细胞及HL60细胞系的协同效应。方... 目的应用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phosphorothioate oligodeoxynucleotide,AS-PS-ODNs,AS-PO)靶向诱导20例原代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并与多种常用化疗药联合,观察ASPO对原代急性白血病细胞及HL60细胞系的协同效应。方法①应用MTT比色法分析ASPO与常用化疗药物配伍协同作用特点;②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P26 Bcl-2蛋白表达;③台盼蓝拒染试验检测白血病细胞倍增时间;④丫啶橙(AO)染色,流式DNA Content分析细胞凋亡率,电镜及DNA电泳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及分子水平的变化。结果①ASPO与除DNR,NVT外的7种(HHRT,VCR、MTX、Ara-c、VP16、ACR、DEX)化疗药物均有联合增强或相加作用。②12例Bcl-2蛋白抑制率大于0.4为A组,8例小于0.4为B组。A组的凋亡率和B组的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A组的凋亡率高于B组(P<0.05)。③原代急性白血病细胞ASPO组,Ara-c组和ASPO+Ara-c组,72 h细胞生长抑制检测发现ASPO+Ara-c组的细胞抑制率高于单用ASPO与单用Ara-c的细胞抑制率之和(P<0.01);④A组的ASPO对细胞的抑制与细胞生长的倍增时间102.89±37.97呈正相关γ=0.577(P<0.05)。结论Bcl-2 ASPO能特异抑制白血病细胞(系)的Bcl-2蛋白表达;Bcl-2 ASPO对倍增时间慢、BCL-2蛋白表达高的原代白血病细胞作用效果好;Bcl-2的ASPO与多种化疗药物联合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Bcl-2 原代急性白血病细胞 HL-60细胞株 联合化疗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磷酸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抗HBV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金祥 王玉林 +1 位作者 张翠 朱有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763-769,共7页
针对HBV的5个基因位点作为靶序列,设计合成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S-asODN).应用ELISA方法、MTT比色法、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S-asODN对HepG22215细胞HBsAg、HBeAg抗原的表达,及细胞... 针对HBV的5个基因位点作为靶序列,设计合成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S-asODN).应用ELISA方法、MTT比色法、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S-asODN对HepG22215细胞HBsAg、HBeAg抗原的表达,及细胞的毒性、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靶位点的S-asODN对HBsAg、HBeAg表达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表现为序列特异性、剂量相关性、联合协同性和一定的抗核酸酶性,在浓度为20μmol/L时,对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对细胞的超微结构无显著的改变.结果提示S-asODN有望发展为抗HBV的有效药物,但靶序列的选择、透细胞膜性及联合用药配伍等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asoDN HBV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核苷酸骨架对CpG基元诱导人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红 郑江 +1 位作者 鲁永玲 罗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寡核苷酸骨架对GG 寡核苷酸CpGODNs导致小鼠死亡、诱导细胞因子释放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前 1h经腹腔注射 6 0 0mg/kgD 氨基半乳糖敏化小鼠 ,采用磷酸硫化CpG 寡核苷酸 (PsCpGODN)、Psnon CpGODN、磷酸二酯CpG 寡核苷酸... 目的 探讨不同寡核苷酸骨架对GG 寡核苷酸CpGODNs导致小鼠死亡、诱导细胞因子释放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前 1h经腹腔注射 6 0 0mg/kgD 氨基半乳糖敏化小鼠 ,采用磷酸硫化CpG 寡核苷酸 (PsCpGODN)、Psnon CpGODN、磷酸二酯CpG 寡核苷酸 (PoCpGODN )和Ponon CpGODN腹腔注射小鼠 ,注射剂量为每只小鼠 10nmol ,观察 7d内小鼠死亡率的差异。体外培养THP 1细胞系 ,在THP 1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上述制剂后 ,37℃、5 %CO2 孵箱中培养 2 0h后离心取上清 ,测定上清中TNF α、IL 6、IL 12的浓度。同时观察CpGODN刺激THP 1细胞 4h后TLR9的表达情况。结果 PsCpGODN可诱导小鼠的死亡以及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 ,而其它三种制剂则无此能力 ;而且PsCpGODN诱导TNF α释放的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CpGODN导致的细胞TLR9的表达增加与细胞因子的释放密切相关。结论 磷酸硫代骨架的CpGODN具有导致动物死亡和诱导巨噬细胞大量释放细胞因子的作用 ,磷酸二酯骨架的CpGODN则无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骨架 磷酸硫化CpG-寡核苷酸 PsCpGODN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反义核酸对HL-60细胞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费嘉 张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40-643,共4页
本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反义核酸对HL 6 0细胞生长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以揭示VEGF基因新的功能。用含 2 0个脱氧核糖核酸的反义核酸A7(用计算机模拟设计和实验筛选出的最优序列 )全硫代修饰 ,以脂质体介导进... 本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反义核酸对HL 6 0细胞生长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以揭示VEGF基因新的功能。用含 2 0个脱氧核糖核酸的反义核酸A7(用计算机模拟设计和实验筛选出的最优序列 )全硫代修饰 ,以脂质体介导进入细胞 ,培养 72小时后用MTT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 ;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每2 4小时观察细胞存活情况并计数 ;用Giemsa染色观测细胞形态学改变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数 ;用VEGFELISA试剂盒测定蛋白的水平。结果显示 ,反义药物对HL 6 0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呈剂量依赖关系 ,并且下调VEGF蛋白的表达 ;反义药物对HL 6 0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VEGF反义药物抑制HL 6 0细胞生长的机制是抑制细胞增殖 ,而不是促进细胞凋亡 ,内源性VEGF蛋白具有促进HL 6 0细胞增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HL-60细胞 反义寡核苷酸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46细胞对Bcl-2反义核酸(F951)的摄取及F951在CA46细胞内的分布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立强 吕联煌 +2 位作者 林振兴 陈英玉 李东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78-1079,共2页
关键词 氚标记的Bcl-2反义核酸 ^3H-F951 CA46细胞 摄取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IL-6、IL-6R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小细胞肺癌细胞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亮方 陈鑫基 +3 位作者 胡建达 林振兴 陈英玉 黄绿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比较bcl-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phosphorothiate oligodeoxynucleotide,AS-PS-ODN)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 目的:比较bcl-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phosphorothiate oligodeoxynucleotide,AS-PS-ODN)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初步探讨反义核苷酸技术治疗中靶基因的选择策略。方法:合成反义寡脱氧核苷酸bcl-2AS-PS-ODN、IL-6AS-PS-ODN、IL-6RAS-PS-ODN,分别作用于NCI-H446细胞株,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细胞凋亡线粒体流式检测及DNA倍体分析检测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bcl-2AS-PS-ODN、IL-6AS-PS-ODN、IL-6RAS-PS-ODN均能够抑制肺癌细胞增殖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其中以IL-6AS-PS-ODN抑制作用最强,bcl-2AS-PS-ODN次之,IL-6RAS-PS-ODN作用最弱。(2)3种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均能下调肺癌细胞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以IL-6下调幅度最大,达(84.1±5.01)%;bcl-2和IL-6R基因下调幅度相近,分别为(62.6±3.42)%和(60.3±4.45)%。(3)反义核苷酸作用后除了引起自身基因表达下调外,还伴对其他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如IL-6AS-PS-ODN作用使bcl-2基因表达下调(32.2±0.20)%;而bcl-2AS-PS-ODN作用使IL-6基因表达上调(74.3±4.13)%。结论:IL-6AS-PS-ODN较bcl-2AS-PS-ODN和IL-6RAS-PS-ODN能更有效地诱导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IL-6是NCI-H446小细胞肺癌反义核苷酸治疗较为合适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 IL-6 BCL-2 IL-6R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hTERT基因反义核酸对膀胱癌细胞T24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晓东 陈一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9-781,785,共4页
目的探讨hTERT基因的全硫代修饰反义寡核苷酸(ASPS-ODN)对膀胱癌细胞T24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采用RT-PCR方法检测hTERT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TERT基因蛋... 目的探讨hTERT基因的全硫代修饰反义寡核苷酸(ASPS-ODN)对膀胱癌细胞T24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采用RT-PCR方法检测hTERT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TERT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hTERT基因的全硫代修饰反义寡核苷酸(ASPS-ODN)作用于T24细胞48h,其端粒酶活性下降,作用72h,其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结论通过hTERT基因的全硫代修饰反义寡核苷酸(ASPS-ODN)特异性抑制hTERT基因mRNA的表达降低膀胱癌细胞T24端粒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反义寡核苷酸 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T2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在内毒素刺激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在TNF-α表达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春穴 蒋建新 +1 位作者 单佑安 张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9-211,共3页
为观察内毒素刺激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中核转录因子AP 1活性的影响 ,探讨AP 1在LPS刺激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表达TNF α中的基因调控作用 ,应用凝胶迁移阻滞技术(EMSA)检测LPS(Ecoli0 2 6∶B6)刺激大鼠AM核蛋白中AP 1的DNA结合活性的动... 为观察内毒素刺激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中核转录因子AP 1活性的影响 ,探讨AP 1在LPS刺激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表达TNF α中的基因调控作用 ,应用凝胶迁移阻滞技术(EMSA)检测LPS(Ecoli0 2 6∶B6)刺激大鼠AM核蛋白中AP 1的DNA结合活性的动态变化 ;在LPS刺激前 12h ,应用转基因技术将AP 1的硫代寡核苷酸圈套 (S ODNdecoy)转入大鼠AM ,应用ELISA法观察AP 1硫代寡核苷酸圈套对LPS刺激大鼠AM表达TNF α的影响。结果发现 ,应用 10 0ng/mlLPS刺激大鼠AM 0 5h,AP 1即迅速出现活化并达到峰值 ,在 1h活性略有下降 ,3h活性又逐渐回升 ,5h、8h又迅速回落 ,AP 1的活化状态至少可以持续 8h ,且与LPS刺激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AP 1的S ODN圈套能明显抑制但不能完全阻断LPS诱导的TNF α表达。说明LPS刺激可使大鼠AM内AP 1活化 ,其在LPS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AP 1在LPS诱导的大鼠AM表达TNF α中可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但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AP-1 内毒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 硫代寡核苷酸圈套 S-ODN 巨噬细胞 肺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α反义基因片段诱导人肺癌细胞向终末分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桂君 钱桂生 毛宝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的RIα亚型反义基因片段对人肺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在细胞培养中,以18-聚硫代型RIα反义基因片段处理人肺癌PLA-801D细胞株。运用检测细胞群体增殖动力学方法、流式细胞计量术... 目的研究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的RIα亚型反义基因片段对人肺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在细胞培养中,以18-聚硫代型RIα反义基因片段处理人肺癌PLA-801D细胞株。运用检测细胞群体增殖动力学方法、流式细胞计量术(FCM)以及光镜和电镜观察该细胞株的终末分化效应。结果当培养液含8μmol/L的反义基因片段时,细胞生长即受到明显抑制。至第6天时,FCM显示细胞周期移行被阻滞于G1期;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延长近1倍,饱和密度从238.2万/ml降至48.7万/ml;平皿集落形成率从24.8%降至2.1%。与此同时,光镜和电镜显示细胞形态向成熟方向分化。至第12天时,细胞逐渐死亡,电镜下见细胞有编程性细胞死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RIα反义基因片段可诱导人肺癌细胞进入终末分化至编程性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株 蛋白激酶 终末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CpG ODN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晓烨 蔡映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5-367,374,共4页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并探讨CpG ODN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Real-time PCR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TGF...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并探讨CpG ODN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Real-time PCR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TGF-β和IFN-γ水平。将30例肺癌患者的PBMC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安慰剂组,分别给予CpG ODN2006或安慰剂CpG ODN1612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肺癌患者PBMC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Foxp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TGF-β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但不同病理分型和分期的肺癌患者亚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IFN-γ水平比较无差异性。CpG ODN干预后CpG ODN2006治疗组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Foxp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及TGF-β水平出现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IFN-γ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而CpG ODN1612安慰剂组的上述指标在干预前后则无显著性改变。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TGF-β水平明显升高。CpG ODN2006干预可下调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TGF-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调节性T细胞 胞嘧啶-磷酸键-鸟嘌呤 寡脱氧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聚硫代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抗巨细胞病毒作用
17
作者 周天戟 张雪怡 +2 位作者 张灏 王立军 任中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 研究互补于CMV主要即刻早期 (MIE)mRNA的起始密码子位点和MIEmRNA前体内含子 1/外显子 2拼接位点的 2个 19个碱基的ASS ODN (AS1和AS2 )对CM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ELISA法测定 2BS细胞上CMV抗原量。结果  2个S ODN均有... 目的 研究互补于CMV主要即刻早期 (MIE)mRNA的起始密码子位点和MIEmRNA前体内含子 1/外显子 2拼接位点的 2个 19个碱基的ASS ODN (AS1和AS2 )对CM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ELISA法测定 2BS细胞上CMV抗原量。结果  2个S ODN均有抗CMV作用 ,半数有效浓度 (EC50 )分别为 4 5 3和 10 2 μmol·L-1。 8 0 μmol·L-1的AS1使CMV抗原分泌推迟 3~ 4d。感染后立即加药效果最好 ,12h后加药效果大大下降 (P <0 0 5 ) ,感染后 36h再添加同一剂量及与DHPG联合使用效果明显增强 (P <0 0 5 )。 2种ASS ODN 6 4 0 μmol·L-1时仅有轻微的细胞毒性 ,16 0 μmol·L-1以下浓度无明显毒副作用。采用 5mg·L-1的脂质体使 2种S ODN的EC50 分别降低了 111 0和 15 1 7倍。 2种正义序列对照也显示出抑制效应 ,EC50 分别为 2 6 2和 30 1μmol·L-1。NorthernBlot分析提示激活RNA酶H降解杂交双链中的mRNA分子为重要的特异性作用机制 ,而干扰CMV对细胞的吸附与侵入为重要的非特异性作用机制。结论 作用于MIE基因的ASS ODN可有效地抑制CMV复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聚硫代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 巨细胞病毒 抗病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荧光素标记的RelA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在人白血病细胞HL-60中的分布及稳定性
18
作者 曹文静 张瑶珍 +1 位作者 邓金牛 李登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8,42,共3页
目的 比较修饰型及未修饰型 Rel A反义脱氧寡核苷酸 ( AS- ODN)在人白血病细胞 HL- 60中的分布及稳定性。方法 将荧光素 ( FAM)标记的硫代磷酸酯修饰型及未修饰型 AS- ODN经脂质体介导或直接转染人 HL- 60细胞 ,应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 目的 比较修饰型及未修饰型 Rel A反义脱氧寡核苷酸 ( AS- ODN)在人白血病细胞 HL- 60中的分布及稳定性。方法 将荧光素 ( FAM)标记的硫代磷酸酯修饰型及未修饰型 AS- ODN经脂质体介导或直接转染人 HL- 60细胞 ,应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内荧光的时相分布。结果 发现 1μm ol/ L 修饰型 AS- ODN进入细胞后 ,细胞内荧光强度 6h达到高峰。在有脂质体存在时 ,细胞内荧光明显增强 ,12 h后荧光减弱并逐渐消失 ;而 AS- ODN直接转染细胞 ,细胞内特别是核内荧光强度明显比脂质体组弱。未修饰型 AS- ODN直接或经脂质体介导转染 ,细胞内荧光强度均很弱 ,滞留时间不超过 4h。结论 脂质体可以提高细胞对 AS- ODN的摄取及核聚积 ,而硫代磷酸酯修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 反义脱氧寡核苷酸 硫代磷酸酯修饰 细胞内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在树体内对HDV复制与表达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毛青 李宏文 +4 位作者 李奇芬 吴纯清 王升启 刘志 顾长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在树(Tupaia)体内观察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S-ASODN)对HDV复制、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树同时接种HBV阳性血清0.1ml、HDV阳性血清0.3ml后,将16只HDV/HBV感染成功的树随机... 目的:在树(Tupaia)体内观察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S-ASODN)对HDV复制、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树同时接种HBV阳性血清0.1ml、HDV阳性血清0.3ml后,将16只HDV/HBV感染成功的树随机分为两组,给药组8只树按每只每次经尾静脉注射S-ASODN3mg,隔日1次,共7次。对照组中2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另6只不作处理。注射后5、10、15、25d取血及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斑点杂交及原位杂交法检测HDVAg及HDVRNA。结果:于注射结束时(15d)给药组有7只树肝内HDVAg及HDVR-NA转为阴性,对照组8只树中仅1只转为阴性。停止使用S-ASODN10d后,给药组2只阴转树肝内又可检出HDVAg和HDVRNA,对照组仍有7只可检出。结论:S-ASODN在树体内能有效抑制HDV复制及表达,但作用并不完全,可能与用药剂量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修饰 丁型肝炎病毒 S-ASOD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IGF-IR基因片段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20
作者 牛朝诗 罗其中 +1 位作者 汪业汉 付先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 利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探讨反义IGF IR基因片段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根据IGF IRcDNA序列设计其正义、反义基因片段 ,并对部分碱基进行硫代磷酸修饰。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义核酸组和反义核酸组 ,应... 目的 利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探讨反义IGF IR基因片段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根据IGF IRcDNA序列设计其正义、反义基因片段 ,并对部分碱基进行硫代磷酸修饰。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义核酸组和反义核酸组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NA含量 ,根据DNA直方图分析凋亡细胞情况。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经反义寡核苷酸 5、10、15、2 0μmol·L-1处理的胶质瘤细胞其凋亡率分别为 16 0 6 %±3 86 %、2 4 5 2 %± 4 84%、36 6 9%± 5 5 3%和 43 85 %±5 72 % ,而用正义寡核苷酸 5、10、15、2 0 μmol·L-1处理的胶质瘤细胞其凋亡率分别为 3 76 %± 1 2 2 %、3 14%±1 15 %、2 5 1%± 0 93%和 3 2 6 %± 1 15 % ,空白对照组(野生型 )自然凋亡率为 1 0 1%± 0 89%。反义核酸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正义核酸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凋亡细胞形态上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 ,染色质凝聚 ,并聚集于核膜下成新月状或块状 ,胞膜内馅形成膜包裹的核碎片或细胞器 ,最后出泡形成凋亡小体。结论 反义IGF IR基因片段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是其抑制细胞增殖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脑胶质瘤 脱噬作用 反义IGF-IR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