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磷水平接种AMF与PSB对土壤理化性质、磷酸酶活性、AMF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郭娟娟 杨帆 +1 位作者 李佳怡 王金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2,共9页
为探究土壤磷水平和外源菌剂对玉米根际土壤功能(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和丛枝菌根真菌(AMF)组成和结构)的调节作用,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通过设置低磷和正常磷2个水平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解磷细菌(PSB)、AMF-PSB和不接种外源菌CK 4种... 为探究土壤磷水平和外源菌剂对玉米根际土壤功能(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和丛枝菌根真菌(AMF)组成和结构)的调节作用,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通过设置低磷和正常磷2个水平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解磷细菌(PSB)、AMF-PSB和不接种外源菌CK 4种处理的双因素交互试验来研究这2种因素对玉米不同生育期内根际土壤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拔节期和吐丝期,土壤全磷含量在正常磷水平+AMF处理条件下最高,而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效磷含量在正常磷水平+AMF处理条件下最高;玉米拔节期和吐丝期,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低磷水平+AMF处理条件下最高,且该酶活性在低磷水平+AMF处理和低磷水平+PSB处理高于正常磷水平下的各处理;低磷水平下,全磷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在接种外源菌处理条件下高于CK处理,且提高率高于正常磷水平下对应处理组间的增量;低磷水平下,土壤pH值在接种外源菌处理条件下低于CK处理,正常磷水平在拔节期也低于CK处理;低磷水平下,最高观测AMF群落OTUs数目和α多样性指数出现在CK处理,而正常磷水平下,CK处理的观测OTUs数目和α多样性指数较AMF处理和PSB处理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土壤AMF群落组成和结构受接种外源菌种类的趋同调节。综上,中国北方低磷碱性玉米田接种AMF和PSB菌剂,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但会增加土壤AMF间的竞争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解磷细菌 碱性磷酸酶 AMF群落组成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磷菌蜡样芽孢杆菌与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瑞成 周游 +7 位作者 他永全 杨天明 陈梦 汪军 杨扬 梁昌聪 张淑华 杨腊英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7-1225,共9页
由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引起的豇豆枯萎病几乎在所有豇豆种植区均有发生,在海南等国内主要产区造成产量损失高达70%。利用微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预防农药残留的风险发生,该方法已被... 由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引起的豇豆枯萎病几乎在所有豇豆种植区均有发生,在海南等国内主要产区造成产量损失高达70%。利用微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预防农药残留的风险发生,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土传病害的防控。但有关利用多功能微生物复合菌群防控豇豆枯萎病的研究仍鲜有报道。针对豇豆枯萎病的生物防控,本研究采用钼锑比色法对10株解磷菌活性进行复筛,并评价其中高活性菌株与贝莱斯芽孢杆菌对豇豆生长及豇豆枯萎病的协同防控作用。结果表明:从10株解磷细菌复筛中发现蜡样芽孢杆菌LMSY3PSB-2-2(简称为解磷菌P)为高效解磷菌;解磷菌P与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X5)的优势菌液最佳配比为2∶1;与单施解磷菌P或拮抗菌X5菌液相比,该配比复合菌液能显著促进豇豆种子萌发与豇豆生长,提高豇豆根系活力,盆栽试验中对豇豆枯萎病的防效达96%,提升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最高达19%。研究结果为利用解磷菌P与拮抗菌X5的复合菌群促进豇豆生长和防控豇豆枯萎病提供理论指导,为开发多功能复合微生物菌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枯萎病 解磷细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促生作用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磷配施对紫花苜蓿根系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孔钦 张盈盈 +2 位作者 回金峰 马春晖 张前兵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50,共11页
为揭示磷肥配施解磷细菌对紫花苜蓿根系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了2个施磷(P_(2)O_(5))水平:0(P_(0))和100 mg·kg^(-1)(P_(1)),4个接菌处理:不接菌(J0)、单接种胶质芽孢杆菌(J_(1))、单... 为揭示磷肥配施解磷细菌对紫花苜蓿根系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了2个施磷(P_(2)O_(5))水平:0(P_(0))和100 mg·kg^(-1)(P_(1)),4个接菌处理:不接菌(J0)、单接种胶质芽孢杆菌(J_(1))、单接种巨大芽孢杆菌(J_(2))和混合接菌(J_(3)),共8个处理。测定了紫花苜蓿的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丙二醛、根际土-根系碳(C)、氮(N)、磷(P)含量。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施磷和接菌处理显著改变了紫花苜蓿的根系活力、丙二醛、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根际土N/P、根系C/N、C/P及N/P(P<0.05),但对根系可溶性蛋白的影响不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相同施磷水平下,与不接菌相比,接种解磷菌提高了紫花苜蓿的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除J_(2)P_(0)和J_(2)P_(1))、淀粉(除J_(1)P_(1))、根际土-根系C、N、P含量(除J_(2)P_(1)的根系C及J_(1)P_(0)和J_(2)P_(0)的根系N含量)及根际土C/P(除J_(3)P_(0))和N/P,降低了根际土C/N及根系丙二醛含量(除J_(1)P_(1)和J_(2)P_(1))。在相同接菌处理下,与不施磷相比,施磷处理提高了紫花苜蓿的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根际土C、根际土P、根系N及P含量,降低了根系C/N、C/P、N/P、丙二醛及根际土N/P。综合分析表明,不同处理的综合得分依次为:J_(3)P_(1)>J_(2)P_(1)>J_(1)P_(1)>J0P_(1)>J_(3)P_(0)>J_(2)P_(0)>J_(1)P_(0)>J0P_(0)。综上,施磷(100 mg·kg^(-1))和混合接种胶质芽孢杆菌及巨大芽孢杆菌,可以有效提高紫花苜蓿根际土养分含量并促进根系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细菌 紫花苜蓿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胜喀斯特土壤解磷菌群落特征及不动杆菌对桑树的促生作用
4
作者 宋小言 张晓玲 +7 位作者 宁伟豪 张秋雨 李浩然 吴昌福 马明 何丙辉 谌芸 毛巧芝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730-6742,共13页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与植被退化严重,土壤有效磷含量低限制了植被修复。研究从永胜喀斯特石灰岩黄壤蚕豆土中筛选出10株具有解磷能力的菌株,并对其中优势菌群中4株不动杆菌进行了生长、功能特性的测定及对桑树促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与植被退化严重,土壤有效磷含量低限制了植被修复。研究从永胜喀斯特石灰岩黄壤蚕豆土中筛选出10株具有解磷能力的菌株,并对其中优势菌群中4株不动杆菌进行了生长、功能特性的测定及对桑树促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4株不动杆菌(BD-1、BD-2、BD-3、BD-4)具有良好的解磷功能(解无机磷量为414.12—473.63 mg/L),兼具解钾、固氮和产生生长素吲哚乙酸能力。浸种接菌在种子发芽阶段未显著提升发芽率,但促进了胚根的生长;后期根际接菌以BD-1促生效果最佳,其鲜重、叶长、叶宽、茎长、主根长和须根数较无菌水处理(CK)分别显著增加88.10%、36.33%、48.11%、66.40%、75.54%、112.09%。菌株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含量10.08%—35.00%、有效磷含量14.55%—47.46%,并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较CK显著增加21.28%—29.37%。根际接菌在桑树一年生嫁接苗(商品苗)的生长发育阶段显著促进了根系生长,与未接菌相比根鲜重增加17.76—34.76%、根长增加18.29%—28.14%、根体积增加10.10%—27.52%。研究表明永胜喀斯特石灰黄壤中所筛选的4株不动杆菌具有较好的解磷能力,不同接菌方式的促生效果在种子发芽及苗木生长阶段具有差异。根际接菌对桑树的根系促生效果显著,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具有较大潜力,可以作为该地区微生物肥料研发的潜在功能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不动杆菌 喀斯特 桑树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解磷菌的解磷机理及其对杉木幼苗的促生效应
5
作者 刘浩蓝 丁珊珊 +5 位作者 包小春 徐乾乐 赵君 朱清波 林晗 李键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8-388,共11页
为明晰南方红壤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根际解磷菌的解磷机理并验证其促生潜力,以期为菌株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以从杉木根际筛选出的3株解磷菌W1(Acinetobacter sp.,A)、W10(Acinetobacter sp.,B)和Y9(Klebsiella s... 为明晰南方红壤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根际解磷菌的解磷机理并验证其促生潜力,以期为菌株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以从杉木根际筛选出的3株解磷菌W1(Acinetobacter sp.,A)、W10(Acinetobacter sp.,B)和Y9(Klebsiella sp.,C)为供试菌株,通过测定解无机磷菌株在不同类型难溶态无机磷源[Ca_(3)(PO_(4))_(2)、FePO_(4)、AlPO_(4)]和解有机磷菌株在不同类型难溶态有机磷源(植酸钙、卵磷脂)条件下的可溶性磷含量,进一步测定菌株于解磷过程中光密度(D_(600))、可溶性磷含量、pH、酶活、有机酸种类及含量等,初步解析菌株解磷机理;并采用杉木盆栽试验,明晰不同菌株处理(单菌A、B和C以及复菌AB、AC、BC和ABC)对杉木幼苗的生长指标、营养指标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验证菌株的促生能力。结果表明:(1)解无机磷菌株W1和W10对Ca_(3)(PO_(4))_(2)溶解效果最好,且以分泌有机酸为主来溶解无效磷,菌液pH与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解有机磷菌株Y9以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为主。(2)复合菌肥ABC处理杉木幼苗苗高、地径增长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相对于CK,增幅分别为20.5%(苗高)和33.2%(地径)。(3)ABC处理植株地上生物量较CK显著提高49.4%(P<0.05),而地下生物量增长量不及BC处理。(4)ABC处理植物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和总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总有机碳、全磷、全钾、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氮含量均较CK显著增加。各菌株对不同形态难溶性磷的溶解能力不同,解无机磷菌株W1、W10解磷过程以分泌有机酸为主,而解有机磷菌株Y9以分泌酶解为主。在促生效果方面,3株菌株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效益,而菌株的复合效益显著优于单株。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微生物肥料提高杉木土壤有效磷素含量以及改善植物生长指标提供数据支持和研究基础,并初步验证通过功能性菌肥改善林木营养环境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解磷机理 促生作用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天津滨海湿地土壤无机磷解磷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慧敏 李宁宁 +7 位作者 李俊颖 钟晓莹 胡曰会 朱琳 冀佳佳 龚佩聪 郭宏宇 王银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8,共8页
互花米草入侵是当前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之一.为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土壤解磷菌群落的影响,采集天津滨海湿地中不同互花米草入侵程度样地的土壤样品,采用无机磷培养基分离土壤无机磷解磷菌,比较不同样地的... 互花米草入侵是当前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之一.为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土壤解磷菌群落的影响,采集天津滨海湿地中不同互花米草入侵程度样地的土壤样品,采用无机磷培养基分离土壤无机磷解磷菌,比较不同样地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并对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随互花米草入侵程度的增加,天津滨海湿地土壤无机磷解磷菌的数量显著增加;互花米草入侵明显改变了群落组成,总体上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土壤无机磷解磷菌的群落多样性.RDA结果显示:对天津滨海湿地土壤无机磷解磷菌群落组成起主导作用的土壤因子为铵态氮含量(解释度37.30%)、总氮含量(解释度33.40%)、pH值(解释度31.40%)、有机质含量(解释度29.30%)和有效磷含量(解释度29.20%).综上,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天津滨海湿地土壤无机磷解磷菌的数量及群落多样性,从而促进了滨海湿地土壤中的磷循环过程,这可能进一步促进了互花米草在滨海湿地中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互花米草 生物入侵 解磷菌 群落组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和溶磷菌对土壤氮磷的影响
7
作者 陈豪 刘耀辉 +4 位作者 曹冰 张文元 储双双 张令 胡冬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15,共11页
【目的】硝化抑制剂作为调控土壤氮素转化的有效手段,可通过抑制硝态氮生成与累积,降低氮肥损失及环境风险。溶磷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PSB)是破解土壤磷素固定难题的生物调控因子,对提高红壤磷素利用率有重要作用。为阐... 【目的】硝化抑制剂作为调控土壤氮素转化的有效手段,可通过抑制硝态氮生成与累积,降低氮肥损失及环境风险。溶磷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PSB)是破解土壤磷素固定难题的生物调控因子,对提高红壤磷素利用率有重要作用。为阐明硝化抑制剂DMPP与溶磷菌单独及联合施用对红壤磷组分转化的交互效应,探究其对土壤氮磷循环的影响,为硝化抑制剂和溶磷菌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参考。【方法】设置4个试验处理:DMPP、PSB、DMPP+PSB(DMPS)以及空白对照CK,以培养的形式展开试验,每个处理重复3次。通过恒重法维持60%田间持水量,培养60 d后进行破坏性采样。【结果】DMPP和PSB联合施用处理显著促进了NaOHPo、NaOH-Pi的分解,DMPP和PSB或联合施用均显著促进难溶态磷HCl-Po的分解,DMPP和PSB单独施用促进了HCl-Pi的分解。DMPP和PSB显著增加了NH_(4)^(+)-N含量,且两者以及联合施用降低了NO_(3)^(-)-N含量,DMPP抑制氮矿化速率(降幅22.8%),而PSB促进氮矿化。添加DMPP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氮硝化作用,而PSB增加了氮硝化作用。此外,土壤酶活性分析表明,PSB和DMPS处理显著促进β-葡萄糖苷酶活性,DMPP对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不同酶活性与土壤氮磷循环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暗示着土壤酶在二者影响土壤氮磷循环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介导作用。【结论】在红壤中施加DMPP和PSB可显著降低难溶态磷含量,DMPP有效抑制土壤硝化作用,减轻氮污染,PSB改善土壤磷素结构,大幅提高磷素利用率。二者联合施用不仅能调控土壤硝化进程,还可有力促进难溶态磷转化,并且通过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调节土壤氮磷循环的微观生态过程,这对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精准农业中土壤肥力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本研究提出′氮滞留-磷活化′协同机制,为红壤区精准调控提供理论范式,后续需进一步验证该机制在田间的长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溶磷菌 磷组分 氮循环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晓娟 许云娜 +5 位作者 胡百文 徐煜 杨铿 文国樑 李卓佳 曹煜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96-2102,共7页
【目的】研究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为解磷菌在养殖池塘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模拟池塘环境系统为平台,探究不同浓度(103、104、105和106CFU/mL)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并在无菌池塘底泥水体系统中... 【目的】研究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为解磷菌在养殖池塘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模拟池塘环境系统为平台,探究不同浓度(103、104、105和106CFU/mL)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并在无菌池塘底泥水体系统中分别设P组(PSBHY-3)、D组(有机物降解菌De)、P-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1∶1)、P-3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1∶3)、3P-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3∶1)和对照组,分析PSBHY-3与De复配使用的解磷效果。【结果】至试验结束(第8 d)时,与对照组相比,J-3(103CFU/mL)、J-4(104CFU/mL)、J-5(105CFU/mL)和J-6(106CFU/mL)组的池塘底泥总磷(T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下同),对应的TP降解率分别为7.05%、6.60%、4.03%和9.17%。在PSBHY-3和De复配试验中,2株菌株间不仅未出现生长拮抗现象,还能促进De生长。至试验结束(第8 d)时,各加菌组对池塘底泥TP的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以P组的TP降解率(8.17%)最高,而P-3D、P-D、D和3P-D组的TP降解率分别为5.38%、4.97%、4.38%和3.91%,各加菌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16S rDNA序列分析和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确定PSBHY-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PSBHY-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池塘底泥沉积磷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可作为研发水产养殖用解磷菌菌剂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解磷效果 池塘底泥 有机物降解菌 复配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磷菌PSBHY-3的发酵培养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晓娟 许云娜 +3 位作者 徐创文 杨铿 文国樑 曹煜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482,共8页
【目的】优化解磷菌PSBHY-3的培养参数,为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合解磷菌菌株PSBHY-3生长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及其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获得对菌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 【目的】优化解磷菌PSBHY-3的培养参数,为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合解磷菌菌株PSBHY-3生长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及其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获得对菌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子;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主要培养参数的回归方程,得出优化后显著因子的最佳值及预测菌量;通过摇瓶试验验证,检验模型方程的准确性。【结果】菌株PSBHY-3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酵母膏(1∶1)。以温度(A)、蛋白胨—酵母膏(B)和转速(C)为因素变量,菌株PSBHY-3的菌量为响应值,拟合得到二次多元回归方程Y=17.10-0.88A+0.55B+1.27C+0.24AB+0.34AC-0.24BC-3.57A^(2)-2.78B^(2)-6.13C^(2)。优化得到的解磷菌菌株PSBHY-3最佳发酵培养参数为:可溶性淀粉10.0 g/L,蛋白胨10.18 g/L,酵母膏10.18 g/L,氯化钠3.0 g/L,硫酸镁1.0 g/L,pH 7,培养温度35.54℃,转速164 r/min,接种量1%,装液量60%(V/V)。在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下,菌量实际值为1.81×10^(9) CFU/mL,与理论菌量(1.72×10^(9) CFU/mL)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优化前采用营养肉汤培养的菌量(1.90×10^(8) CFU/mL)(P<0.05)。【结论】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等优化了菌株PSBHY-3的发酵参数,显著提高了目的菌量,回归方程预测准确,优化后的发酵参数可用于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发酵 培养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盐生植物根际解磷菌的分离、鉴定及盐胁迫下的促生特性
10
作者 郭思雨 李青慧 +3 位作者 任青措 沈才睿 冶贵生 马玉花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657,共11页
【目的】从柴达木盆地盐碱地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耐盐促生微生物,分析其促生特性,为筛选适用于盐碱环境的高效解磷促生菌提供优质菌种。【方法】利用含100 g·L^(-1)NaCl的LB固体培养基筛选生长良好的菌株,经平板划线法纯化。通... 【目的】从柴达木盆地盐碱地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耐盐促生微生物,分析其促生特性,为筛选适用于盐碱环境的高效解磷促生菌提供优质菌种。【方法】利用含100 g·L^(-1)NaCl的LB固体培养基筛选生长良好的菌株,经平板划线法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序列比对进行鉴定,并测定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采用菌液浸种法,将油菜种子在盐胁迫条件下培养,评估菌株对种子发芽率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共获得6株耐盐解磷菌:1株肇东氏弗里兰德菌(Vreelandella zhaodongensis) P1,1株耐盐刘志恒菌(Zhihengliuella halotolerans) P2,2株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P3、P5,2株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P4、P6。培养5 d后,6株菌溶解有机磷的直径为6.70~14.81 mm,溶解无机磷的直径为5.95~11.96 mm,解有机磷量2.81~3.61μg·mL^(-1),解无机磷量为4.05~12.04μg·mL^(-1),其中P3表现最佳,显著高于其他菌株。促生试验表明,6株菌均能提高油菜发芽率,其中P3处理组在无胁迫和盐胁迫条件下发芽率分别为90.67%和74.67%,较对照CK1(无菌水浸泡20 h后喷淋无菌水)和CK2(无菌水浸泡20 h后喷淋含100 g·L^(-1)NaCl的无菌水)分别提高29.34%和30.00%。在植株生长方面,P3和P5表现突出:P3处理组鲜质量达28.48 g,较CK提高120.85%;P5处理组在株高(104.21 mm,增加42.42%)和根长(64.89 mm,增加80.67%)方面效果最佳。【结论】柴达木盆地分离获得的6株耐盐解磷菌均具显著促生作用,可在盐胁迫下提高油菜发芽率并促进植株生长,显示出改良旱区盐渍化土壤的应用潜力,其中P3和P5效果最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渍化 菌种鉴定 解磷菌 促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油轮作土壤多功能促生菌的鉴定及其对油菜生长和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11
作者 夏馨媛 薛道晟 +4 位作者 李鑫静 龙俊杰 陆开形 丁沃娜 李梦莎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9-301,共13页
【目的】筛选具备解磷及生长促进功能的菌种,提升土壤中有效磷的丰度,促进植物及其根系的健康生长与发育。【方法】从浙江省宁波市长期水稻-油菜轮作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在碱性环境下生长的解磷促生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 【目的】筛选具备解磷及生长促进功能的菌种,提升土壤中有效磷的丰度,促进植物及其根系的健康生长与发育。【方法】从浙江省宁波市长期水稻-油菜轮作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在碱性环境下生长的解磷促生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对其培养和解磷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油菜的促生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油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菌株LM1-2解磷能力可达493.23μg/mL,IAA的合成量为9.41μg/mL,鉴定为中间克吕沃尔菌(Kluyvera intermedia)。摇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是初始pH为10、装液量为培养容器体积的30%、25℃培养7-9 d,最佳碳源、氮源、磷源分别为葡萄糖、胰蛋白胨、磷酸三钙,在最佳单因素优化条件下菌株的解磷能力最强可达587.03μg/mL。油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菌株LM1-2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了45.29%,油菜根系总长度、根直径、根分叉数和根交叉数分别显著增加了40.78%、18.97%、55.30%和87.82%,油菜植株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分别增重15.51%、26.82%。接种LM1-2改变了油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显著提高了α多样性的Simpson指数,其中醋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是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提高了23.66%。【结论】菌株LM1-2在解磷、油菜促生方面表现优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解磷菌 中间克吕沃尔菌 植物根际促生菌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磷菌对玉米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绍福 江润海 +3 位作者 朱城强 张梅 王春雪 侯秀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1-661,共11页
为探究解磷菌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对铅污染玉米根际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机制,采用盆栽试验在玉米根际分别施加无菌水(CK)、LB培养基(T1)、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T2)和乙酸钙不动杆菌发酵液(T3),研... 为探究解磷菌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对铅污染玉米根际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机制,采用盆栽试验在玉米根际分别施加无菌水(CK)、LB培养基(T1)、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T2)和乙酸钙不动杆菌发酵液(T3),研究了乙酸钙不动杆菌对玉米根际土壤铅的固定、转移及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施加LB培养基、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及发酵液显著提高玉米根际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磷酸酶(ACP)活性。与CK相比,施加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使玉米根际土壤有效磷(AP)、残渣态铅含量分别增加43.47%、15.13%。所有处理均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OTU数目及优势菌属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NO3-N含量是影响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与CK相比,施加LB培养基、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及发酵液均能降低玉米叶中丙二醛(MDA)含量,其中,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使玉米叶中MDA含量降低37.65%。与此同时,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及发酵液使玉米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降低;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使玉米株高、地上及地下部干重显著升高,同时叶和根中铅含量分别下降78.03%和44.07%。施加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离子交换态铅含量,增加土壤中残渣态铅含量,减轻土壤铅对玉米的胁迫,降低铅在玉米植株中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铅污染 解磷菌 土壤微生物 铅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根际解磷菌的筛选及其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13
作者 马雪晴 吴华伟 +1 位作者 曹春霞 郑娇莉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为了从茶园根际筛选具有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的解磷菌,从湖北省英山县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茶园采集根际土壤,通过平板透明圈法筛选解磷菌,以解磷活性及产IAA能力为指标进行复筛,通过形态特征及16 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 为了从茶园根际筛选具有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的解磷菌,从湖北省英山县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茶园采集根际土壤,通过平板透明圈法筛选解磷菌,以解磷活性及产IAA能力为指标进行复筛,通过形态特征及16 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促生特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菌株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茶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出的解磷菌DFP-24具有较好的产IAA能力,经鉴定为森林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arboris),同时菌株具有产铁载体、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和固氮等促生特性。大田试验表明,施加DFP-24菌株可提高茶芽密度,显著提高茶叶全磷含量,增加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酚氨比,影响茶叶品质,同时还能改善土壤性质。综上所述,菌株DFP-24具有开发微生物菌肥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可为茶树专用根际促生菌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茶叶品质 促生作用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丹’牡丹根际解磷菌的筛选及其对番茄的促生作用
14
作者 张誉译 温强 +3 位作者 王仲伟 黄犀 罗会婷 汤诗杰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2期66-73,共8页
【目的】筛选和鉴定牡丹根际土壤中的解磷菌,并评估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为解磷菌应用于贫瘠土壤提供支持。【方法】以‘凤丹’牡丹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解磷菌株,通过解磷能力测定筛选出高效解磷菌株,采用16S rDNA测序并... 【目的】筛选和鉴定牡丹根际土壤中的解磷菌,并评估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为解磷菌应用于贫瘠土壤提供支持。【方法】以‘凤丹’牡丹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解磷菌株,通过解磷能力测定筛选出高效解磷菌株,采用16S rDNA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将筛选出的高效解磷菌株应用于番茄育苗试验,测定解磷菌株对土壤养分含量和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从‘凤丹’根际中分离出35株有解磷效果的菌株,其中菌株P4-6、P4-10表现较为优秀,其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分别为628.29 mg/L、589.64 mg/L。(2)菌株P4-6、P4-10对番茄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两菌株处理的番茄幼苗株高生长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7.29%和30.67%;菌株P4-10对提升番茄生物量的效果最佳,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2.66%、38.58%。(3)接种菌株P4-10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6.42%、8.15%。(4)菌株P4-6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菌株P4-10鉴定为泛菌属的Pantoea cypripedii。【结论】菌株P4-10在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后期可考虑将其作为菌肥研制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牡丹 根际微生物 解磷菌 土壤养分 促生作用 微生物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土壤解磷细菌PSB26的筛选鉴定及拮抗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义 余贤美 郑服丛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7期59-62,共4页
以有机磷液体培养基进行生物富集,无机磷固体培养基平板法从海南、广东、云南等地热带土壤中筛选出解磷效果较好的一株解磷细菌PSB26。通过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PCR扩增菌株的16SrDNA序列,测得该菌株的序列长度为1095bp,经B lastn搜索... 以有机磷液体培养基进行生物富集,无机磷固体培养基平板法从海南、广东、云南等地热带土壤中筛选出解磷效果较好的一株解磷细菌PSB26。通过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PCR扩增菌株的16SrDNA序列,测得该菌株的序列长度为1095bp,经B lastn搜索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Klebsiellasp.。进一步的室内平板对峙培养实验表明,PSB26对Fusarium oxysporum piperis等11个供试病原菌中的6个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土壤 解磷细菌 16SrDNA 分子鉴定 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真菌与菌丝际细菌协同活化土壤有机磷的机制与调控
16
作者 严文辉 段世龙 张林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5-351,共7页
丛枝菌根(AM)真菌与菌丝际细菌互作在植物从土壤中活化及吸收磷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文系统阐述了AM真菌-细菌互作对土壤磷循环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AM真菌菌丝分泌物中的糖类、羧酸盐和氨基酸等物质为细菌提供碳源并特异性招募... 丛枝菌根(AM)真菌与菌丝际细菌互作在植物从土壤中活化及吸收磷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文系统阐述了AM真菌-细菌互作对土壤磷循环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AM真菌菌丝分泌物中的糖类、羧酸盐和氨基酸等物质为细菌提供碳源并特异性招募解磷细菌,菌丝还能作为“移动桥梁”促进细菌迁移。在群落水平上,AM真菌能够调控菌丝际细菌的结构和功能,富集含有磷酸酶基因(如phoD)的功能细菌,提高磷酸酶活性,促进有机磷矿化。基于上述机制,通过调控土壤碳磷摩尔比、添加菌丝分泌物成分等策略可以发挥AM真菌-细菌互作的生物学潜力,提高土壤磷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真菌 菌丝际 解磷细菌 土壤有机磷 真菌-细菌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磷菌的筛选及其促生效果研究
17
作者 凌叶 吴诗唯 +1 位作者 黄文善 卢杰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5期10-15,共6页
磷是构成植物体的重要物质之一,长期使用化学磷肥会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板结、水体富集化等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发现土壤中存在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解磷微生物,它们能活化土壤中的磷,供植物生长发育使用。本研究以无机磷培养基为... 磷是构成植物体的重要物质之一,长期使用化学磷肥会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板结、水体富集化等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发现土壤中存在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解磷微生物,它们能活化土壤中的磷,供植物生长发育使用。本研究以无机磷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采用溶磷圈法、钼锑抗比色法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较强溶磷能力的溶磷菌,其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为1.837,有效溶磷量为130.3542 mg/L。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确定该溶磷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该菌生长最优碳源为蔗糖、最优氮源为酵母膏。桉树施用该菌株发酵液,同期内比对照组的株高增加3.85%、地径增粗36.39%、叶绿素增加10.52%、干重/鲜重增大23.33%;玉米施用该菌株发酵液,同期内比对照组株高增加54.00%、地径增粗10.02%、叶宽增大24.68%、根长增长100.73%、干重/湿重增大19.05%。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高效溶磷能力,能对植物生长具有促生作用,具备制成微生物菌肥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促生作用 溶磷能力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分离筛选和特性研究
18
作者 施静 陈瑞岭 +4 位作者 李建宏 姜明 陈光丽 赵小霞 余锐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94-99,共6页
为探索党参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特征特性,本研究以采集的党参根和其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分离筛选PGPR,对其菌株的固氮、解钾等特性进行研究;并从中挑选出菌群明显、生长较快的菌株,分析其对党参出苗率、株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的影响,... 为探索党参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特征特性,本研究以采集的党参根和其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分离筛选PGPR,对其菌株的固氮、解钾等特性进行研究;并从中挑选出菌群明显、生长较快的菌株,分析其对党参出苗率、株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从党参根际分离出解钾菌8株,固氮菌7株,溶无机磷菌6株,溶有机磷菌2株,共计23株PGPR;分布主要集中在根系表面,根际次之,根内最少。特性方面,分离出生长较佳的菌株为Arp-2,Arp-3,Arp-7,Arp-16和Arp-22,Arp-2的溶有机磷能力最强,为69.23μg/mL;Arp-3溶无机磷能力最强,为329.62μg/mL;Arp-16的固氮酶活性和解钾指数最高,分别为841.77 nmol(C2H4)/(h·mL)和3.66 mg/L;5株菌株均对镰刀菌、丝核菌病原菌表现出抑制性,其中Arp-7菌株对镰刀菌抑制率最高,为90.54%。生长指标方面,以灭菌的LB培养液为对照,与对照相比,用促生菌处理后,党参的出苗率提高了4.96~17.70个百分点;株高和冠幅分别增加了2.57~9.95 cm和4.30~12.01 cm。经鉴定,5株优良菌株中,Arp-2为赛维瓦尔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Arp-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Arp-7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rp-16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Arp-22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促生菌机理和开发功能微生物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植物根际促生菌 溶磷菌 固氮菌 解钾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单胞属新种Halomonas binhaiensis Y2R2的基因组分析与功能挖掘
19
作者 张亚茹 张钶 +3 位作者 韩旭 陈帅君 李晓雁 黄海东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9-17,共9页
Halomonas binhaiensis Y2R2是从天津滨海盐碱地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溶磷功能的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新种,为发掘菌株Y2R2的菌种信息,采取基因组功能注释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的方法,对其可能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进行预测,探究该菌株... Halomonas binhaiensis Y2R2是从天津滨海盐碱地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溶磷功能的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新种,为发掘菌株Y2R2的菌种信息,采取基因组功能注释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的方法,对其可能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进行预测,探究该菌株的潜在功能。菌株Y2R2的GO、COG和KEGG等数据库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菌株Y2R2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相关基因较多,分别有341个和336个。通过与3个近缘模式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有3623个共有的基因家族基因,663个特有基因。其中,Y2R2与黄河盐单胞菌(Halomonas huangheensis)NTU-107的同源性最高;预测得到多个菌株Y2R2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包括四氢嘧啶(Ectoine)和细菌萜类化合物Sodorifen的合成基因簇。其中,四氢嘧啶合成基因簇与地中海甲壳虫(Methylophaga thalassica)的四氢嘧啶合成基因簇相似度高达75%。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菌株Y2R2适应高渗透压环境和溶磷的机理,挖掘菌株在盐碱地植物促生方面的潜在功能,为盐单胞菌属新种菌株Y2R2在滨海盐碱地改良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单胞菌 溶磷菌 功能注释 基因功能挖掘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磷菌PSB-R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及其解磷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帅 吕鸿睿 +3 位作者 张昊 吴占文 肖翠红 孙冬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4-283,共10页
采用生理生化指标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解磷菌PSB-R进行分类学鉴定,确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通过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 NovaSeq PE150对PSB-R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预测了与解磷能力相关基因及其他植物促生基因组成情... 采用生理生化指标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解磷菌PSB-R进行分类学鉴定,确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通过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 NovaSeq PE150对PSB-R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预测了与解磷能力相关基因及其他植物促生基因组成情况。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检测了PSB-R最大解磷能力为805.199 mg/L,连续培养10代后解磷能力稳定且对多种难溶性磷酸盐均具有溶解能力。本研究为解磷菌解磷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因组数据基础,同时证实PSB-R具有应用于菌肥的潜力,为后续解磷菌肥的研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细菌 粘质沙雷氏菌 响应面优化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