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3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ctive Current Alloca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mprovement of Low Voltage Ride Though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Wind Turbine Generation System 被引量:36
1
作者 LI Hui FU Bo +2 位作者 YANG Chao ZHAO Bin TANG Xianh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04-I0004,22,共1页
为满足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测试要求及其电气模型一致性评估需要,提出考虑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的控制策略。在阐述风电机组LVRT测试要求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双馈发电机(doubly... 为满足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测试要求及其电气模型一致性评估需要,提出考虑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的控制策略。在阐述风电机组LVRT测试要求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双馈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定子侧及网侧变流器输出无功电流极限表达式,研究电网电压跌落深度和发电机总输出有功功率对其无功电流极限值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DFIG在LVRT期间的无功电流分配算法和改进的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策略。最后,以某实际2 MW双馈风电机组为例,分别对风速为5和12 m/s、电网电压对称跌落至20%和50%工况下的LVRT运行性能进行仿真比较和样机测试。与传统LVRT控制方法的对比表明,所提改进控制策略能更好地满足风电机组LVRT的测试要求。样机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改进控制策略和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涡轮机 发电系统 控制策略 无功电流 分配算法 低电压 异步 双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ond-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DFIG Based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fo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被引量:4
2
作者 Xiangjie Liu Chengcheng Wang Yaozhen H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4-1442,共9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滑模控制器 二阶滑模 变速恒频 最大功率点跟踪 双馈感应发电机 李雅普诺夫函数 发电机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ll Range Power Control Strategies for Variable-Speed Fixed-Pitch Wind Turbines 被引量:1
3
作者 CHEN Jie GONG Chunying CHEN Jiawei CHEN Ran YAN Yanggua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4-I0014,共1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控制策略 定桨距 风力涡轮机 变速 公用事业 农村地区 城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ection of Large-scale Wind Power Integration
4
作者 Cai, Rong Su, Bin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2-135,共4页
More and more large capacity wind power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power system in the future,and certain technical challenges will emerge due to the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power and the complex control of p... More and more large capacity wind power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power system in the future,and certain technical challenges will emerge due to the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power and the complex control 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inside the wind turbines(e.g.,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By comparing a wind power integration grid with a hydropower integration grid,the special transient phenomena caused by the wind power integration is studied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Furthermore,the potential impacts on the traditional protection are discussed.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al transient phenomena can decrease the sensitivity,reliability and operation speed of conventional prot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常规保护 一体化 电力电子器件 风力涡轮机 电力系统 波动特性 仿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Prote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 with Fixed-speed Wind Turbines
5
作者 Mu WEI Zhe CHEN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8-184,共7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fixed-speed wind turbines(FSWT)are investigated.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execution time in protective operations a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fault duration and various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fixed-speed wind turbines(FSWT)are investigated.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execution time in protective operations a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fault duration and various wind velocity situations,e.g.,FSWT stabilities of load shedding in distribution systems.Based on this research,a dynamic prote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a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DGS)with FSWT is proposed.Finally,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控制策略 动态保护 风力发电机组 速度 执行时间 风力涡轮机 异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Voltage Ride-through Control Strategy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Wind Generators Based on Virtual Impedance
6
作者 XIE Zhen ZHANG Xing +1 位作者 YANG Shuying SONG Haihua QU Tingy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I0001-I0001,共1页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wind farms,the grid code needs to be improv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wind farms and enhance grid stability.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are largely used in wind turbines,but they are ...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wind farms,the grid code needs to be improv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wind farms and enhance grid stability.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are largely used in wind turbines,but they are very sensitive to grid disturbances.The voltage swell can be caused by switching on capacitor banks or switching off large loads,which may result in the reversal of the power flow in the grid convertor;the current may flow from the grid into the DC link,which may step up DC voltage,and result in large faults of rotor currents and instantaneous power oscillation.The grid reactive compensation devices can not have the automatic swithing function after the low voltage fault,which will result in local reactive power surplus,so some wind power generators will retreat from the grid under high voltage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power generat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virtual impedance high voltage ride through(HV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质量调控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晟 凌吉莉 +2 位作者 魏娟 秦国军 黄守道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74-3300,共27页
大力发展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风电机群高性能服役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单机容量和装机规模持续增大,风况、海况等复杂环境使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性能-安全运行能力-发电效益之间... 大力发展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风电机群高性能服役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单机容量和装机规模持续增大,风况、海况等复杂环境使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性能-安全运行能力-发电效益之间的协同优化难度增加,机组安全准确预警与服役质量调控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该文主要针对风电机群服役质量动态调控需求,首先,从关键部件层面论述齿轮箱、变桨系统、变流器、发电机和叶片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及齿轮箱和变流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梳理与比较;然后,就健康度、环境因素对单机服役质量的影响展开分析,从高品质发电、维保优化和尾流控制对机群服役质量影响展开论述;最后,对未来风电机群服役质量调控的发展趋势及潜在的研究热点进行探讨与预测,旨在为提升风电机群的服役性能和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机群 风电机组 服役质量 动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混合虚拟储能新型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付媛 韦嘉晖 +2 位作者 张祥宇 刘卓林 李善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80,共14页
多类灵活性资源调用参数简化是新型微电网完成源荷储协同优化的关键。文章针对新型微电网内风电、可控负荷、电动汽车及氢储能,分别建立功率密度型虚拟电容和能量密度型虚拟蓄电池的等值模型。引入虚拟电容、电流及荷电状态,考虑微网内... 多类灵活性资源调用参数简化是新型微电网完成源荷储协同优化的关键。文章针对新型微电网内风电、可控负荷、电动汽车及氢储能,分别建立功率密度型虚拟电容和能量密度型虚拟蓄电池的等值模型。引入虚拟电容、电流及荷电状态,考虑微网内海水淡化负荷净水、电动汽车售电及制氢收益和综合运维成本,建立计及风光不确定性和混合虚拟储能的新型微电网多类型灵活性资源的经济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含混合虚拟储能的新型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通过虚拟电容、虚拟电流调用多类灵活性资源,更新设备虚拟荷电状态,提升系统协同运行水平。文章搭建新型微电网测试系统,验证所提控制方法可以显著改善多类灵活性资源的协同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虚拟储能 风力发电 经济优化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火-抽蓄-蓄电池联合系统两阶段鲁棒规划 被引量:1
9
作者 罗远翔 范立东 +3 位作者 王宇航 刘铖 矫英鹤 王云龙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7,共9页
随着风光并网渗透率的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急剧增加。针对大规模风光并网给电网规划带来的影响,文中构建了风-光-火-抽蓄-蓄电池联合系统的两阶段鲁棒规划模型,并引入不确定性调节参数降低模型的保守性。一阶段以投资成本和运... 随着风光并网渗透率的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急剧增加。针对大规模风光并网给电网规划带来的影响,文中构建了风-光-火-抽蓄-蓄电池联合系统的两阶段鲁棒规划模型,并引入不确定性调节参数降低模型的保守性。一阶段以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确定联合系统的容量配置;二阶段在给定容量配置下,通过构建风光出力不确定集合,以环境成本、弃风弃光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确定最优调度方案。针对鲁棒规划模型的特点,采用列和约束生成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和强对偶理论,将原问题分解为具有混合整数线性特征的主问题和子问题进行求解,采用改进的IEEE30节点系统分析不同保守程度下规划方案的经济性,并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阶段鲁棒优化 不确定性调节参数 风光消纳 环境成本 列和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极端天气的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化调度方法
10
作者 张勇 孙雁斌 +6 位作者 颜融 肖亮 范展滔 方必武 黎立丰 杨再敏 蒙文川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随着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密集接入系统,这虽然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导致极端天气下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大,其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风电... 随着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密集接入系统,这虽然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导致极端天气下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大,其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风电爬坡事件概率大幅提升,不仅会造成系统频率的大幅频繁波动,还会影响电力电量平衡,严重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在统计分析风电爬坡事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深度自回归(deep auto-regressive, DeepAR)模型的风电爬坡事件的预测方法。首先,结合风机功率与风速之间的关系,分析极端天气下风电爬坡事件对电网调度运行的影响,再建立风电爬坡事件物理模型,分析发生风电爬坡事件时的风电功率统计特征;然后,结合深度自回归模型对风电爬坡事件进行功率预测,分析极端天气下的风电出力曲线;最后,结合风电场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验证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可提前精准定位极端天气环境下风电爬坡事件出现概率,预期将极大改善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面临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风力发电 极端天气 风电爬坡 深度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机柔直接入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11
作者 崔学深 刘勇鑫 +2 位作者 刘其辉 申旭辉 汤海雁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5,共12页
在全直流风电场中单台大容量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中压直流汇集网的应用背景下,为确保DFIG在直流汇集系统电压跌落后持续可控并网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网两端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 在全直流风电场中单台大容量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中压直流汇集网的应用背景下,为确保DFIG在直流汇集系统电压跌落后持续可控并网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网两端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交流并网时电压跌落后频率的刚性不可调是定子磁链出现暂态直流分量以及定转子绕组产生过电流的主要原因,进而充分利用单机接入柔直电网的DFIG系统内部交流电压与频率柔性可调的特点,通过定子电压与频率的机网协调控制避免定子磁链暂态直流分量的产生,从而消除在交流并网时难以解决的定转子瞬态过电流现象,保障DFIG系统持续可控运行。同时,采用加装直流卸荷电路的方法解决转子侧换流器直流电压升高的问题。最后,通过单台5MW交流并网和柔直并网的DFIG系统仿真对比,验证基于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压穿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直流汇集 单机柔性直流接入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直流低电压穿越 压频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eodyn WT的复杂地形测风塔布置
12
作者 张照煌 计新宇 肖彧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风资源分析对于风电场的建立至关重要,而测风数据的获取是风资源分析的重要前提。测风塔的布置方案直接影响了测风数据获取的准确性。文章以复杂地形下某风电场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使用Meteodyn WT软件对该风电场的风资源... 风资源分析对于风电场的建立至关重要,而测风数据的获取是风资源分析的重要前提。测风塔的布置方案直接影响了测风数据获取的准确性。文章以复杂地形下某风电场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使用Meteodyn WT软件对该风电场的风资源情况进行了模拟。从不同数量、位置测风塔布置方案下的测风塔风速和风电场年发电量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杂地形下测风塔所能代表的范围极小,选取代表性测风塔时,须要对不同地形进行分区,建议使用多塔综合的方式;特殊地形下的测风塔不能作为整个风电场的代表性选择,但当出现遮挡或者跨地形的情况时,须要在该位置单独设立一座测风塔从而降低误差。该结果可为复杂地形下的测风塔选址和数量提供参考,从而提高风资源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eodyn WT 测风塔布置 复杂地形 发电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13
作者 高建强 张浩 危日光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多目标决策法对优化解集进行筛选,降低了主观因素对权重系数的影响,增强了最优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与MOPSO相比,MOGWO优化精度更高;在算例分析中,系统最优配置方案为风力发电机37台,光伏电池836块,柴油发电机5台,蓄电池531块,系统总成本116.90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 容量配置 熵权-TOPSIS法 多目标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支时间序列预测与迁移学习相结合的齿轮箱状态监测
14
作者 赵文清 林炜超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9-1329,共11页
为了提高利用监控和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多变量长时间序列预测齿轮箱油温的精度,解决不同风电机组因处不同运行环境导致的数据分布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支时间序列预测与迁移学习相结... 为了提高利用监控和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多变量长时间序列预测齿轮箱油温的精度,解决不同风电机组因处不同运行环境导致的数据分布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支时间序列预测与迁移学习相结合的齿轮箱状态监测方法。首先,利用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筛选输入参数组成原始序列,对其进行分解得到季节与趋势序列。其次,提出季节、趋势序列特征提取模块获取季节及趋势特征的序列,将其与经过Informer模型处理后的特征序列进行融合后输入进多层感知机映射成最终的预测值,以构建提出的多分支时间序列预测网络(multi-branch time series prediction network,MBFN)。最后,利用迁移学习并结合一分类向量支持机(one-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OCSVM)模型及滑动窗口构建齿轮箱的健康指数,完成齿轮箱状态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的MBFN显著提高了油温预测精度,优于常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所使用的迁移策略能以较少数据适应不同数据的分布,进而实现对齿轮箱的状态监测,并且所提出的模型可以提前18.9 d发出齿轮箱故障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齿轮箱 状态监测 多分支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触发模型预测控制在含风电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中的应用
15
作者 赵熙临 李金星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9,共10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增大了电力系统的供需不确定性,需要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方法在应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更具针对性。文中以含风电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互联电网AGC模型,分析了基于模型预测控...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增大了电力系统的供需不确定性,需要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方法在应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更具针对性。文中以含风电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互联电网AGC模型,分析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系统控制流程;其次,针对传统MPC在线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引入条件触发策略以降低MPC执行优化计算的频次;并考虑到系统不同状态下调频需求存在的差异,设计了能跟随系统状态进行动态调整的触发规则,以获得更好调频控制效果;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保证控制性能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系统在线计算复杂度,并在面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风电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触发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调度研究
16
作者 张验科 罗笙月 +1 位作者 卢垚键 王远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探究在大规模风电、光伏(简称风光)并网背景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风光的长周期互补调节能力,以风-光-混蓄联合运行所消纳的风光发电量最大为目的,构建了一种以风-光-混蓄系统剩余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的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 为探究在大规模风电、光伏(简称风光)并网背景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风光的长周期互补调节能力,以风-光-混蓄联合运行所消纳的风光发电量最大为目的,构建了一种以风-光-混蓄系统剩余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的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逐步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与未加装可逆式机组前的风-光-水系统相比,风-光-混蓄系统的风光消纳率期望值提高了8.56%,剩余负荷方差的期望值减小了99.38%,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能更好地发挥其风光调节能力,能在满足追踪电网负荷需求的同时提高风光发电的消纳率和风-光-混蓄系统的发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混蓄系统 长周期互补 发电优化调度 风光消纳率 剩余负荷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超导风电制氢一体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7
作者 申刘飞 翟雨佳 +2 位作者 吴星徵 黄晟 黄守道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362-3380,共19页
海上风力发电不断向场群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已成为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然而随着海上风电技术逐渐呈现单机大容量、深远海化趋势,单机容量进入“两位数时代”,风机质量和体积增大,海上运输、吊装、操作和维护难度大... 海上风力发电不断向场群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已成为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然而随着海上风电技术逐渐呈现单机大容量、深远海化趋势,单机容量进入“两位数时代”,风机质量和体积增大,海上运输、吊装、操作和维护难度大幅增加。此外由于海上风电显著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大规模并网困难,出现严重的弃风现象。为解决上述两大世界难题,湖南大学风力发电团队首次提出新型超导风电制氢一体化技术,在研究超导风机特性和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基础上,将超导风机与液氢制备有机结合,设计了离网型海上超导风电与水电解制氢一体化系统,建立了新型超导风电制氢系统风、电、磁、热、氢多场耦合作用下的风电系统高效转换理论。利用电解水制氢技术将海上风能就地消纳制氢,液氢存储通过运输和可控液氢循环制冷为超导风机提供稳定的低温环境,大幅降低设备平台的体积和质量,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确保集成系统的可靠运行。该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温超导风机技术与海上风电制氢技术的研究情况,分析了离网型海上超导风电制氢一体化系统的关键结构和可行性,提出耦合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能源岛系统规划,探索了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为大规模深远海超导风电制氢产业提供共性技术,推动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升级,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制氢 超导风机 氢储能 能源岛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及储能系统碳足迹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雅禾 丁宁 +3 位作者 白孝轩 李朋 李超 杨建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26-2931,共6页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核算我国典型风力发电及储能系统碳足迹,以揭示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我国风力发电及储能系统的碳足迹为8.44gCO_(2)/(kW·h),其中组件制造阶段的碳足迹贡献最大,为6.25gCO_(2)/(kW·...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核算我国典型风力发电及储能系统碳足迹,以揭示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我国风力发电及储能系统的碳足迹为8.44gCO_(2)/(kW·h),其中组件制造阶段的碳足迹贡献最大,为6.25gCO_(2)/(kW·h),占整个系统碳足迹的74.05%.而系统建设、运营维护和废弃处理处置阶段的碳足迹分别为1.04,1.91,-0.74gCO_(2)/(kW·h).通过系统边界调整分析,发现在原有的发电系统上增加储能系统可以降低系统的总电力碳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储能系统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流对沙漠光伏组件及其发电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斌 周之杰 +4 位作者 李正农 宫博 王相军 董金爽 刘喜杰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9,I0002,63,共18页
沙漠光伏组件常年遭受风沙流的侵袭,引发了一系列风沙灾害,包括电站地表蚀积、板面积尘、板面冲蚀磨损以及组件的结构破坏。这些不仅严重威胁了光伏组件的安全运行,还显著降低了其发电效率。然而,当前建筑荷载规范尚未涵盖风沙流对沙漠... 沙漠光伏组件常年遭受风沙流的侵袭,引发了一系列风沙灾害,包括电站地表蚀积、板面积尘、板面冲蚀磨损以及组件的结构破坏。这些不仅严重威胁了光伏组件的安全运行,还显著降低了其发电效率。然而,当前建筑荷载规范尚未涵盖风沙流对沙漠光伏组件运行安全与发电效率的具体影响,也缺乏相应的抗风沙设计指南。本文系统概述了沙漠光伏组件在风沙作用下的多方面研究进展。首先,探讨了风沙流的基本特性及光伏阵列干扰下的风沙运动特性,揭示了光伏电站内复杂的风沙流场结构及其对组件的影响机制。其次,分析了光伏组件在风沙环境中的净风荷载、风沙荷载以及沙颗粒冲击荷载特性,指出沙颗粒冲击荷载对组件安全的重要性。随后,研究了板面积尘的规律和冲蚀磨损特性,明确了积尘和冲蚀对组件性能的影响,综合评估了风沙作用对组件发电效率的具体影响,并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沙漠光伏组件面临的风沙挑战,本文提出采用现场实测、风沙洞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等方法并结合压电传感和扫描电子显微等先进技术,以深入研究沙漠光伏组件的风沙流场特性、风沙作用机制、发电效率损失规律以及抗风沙设计理论与措施,并提高研究的精度和可靠性。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沙漠光伏组件在风沙环境中行为特性的理解,还为未来抗风沙设计规范的制定和沙漠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光伏组件 风沙流场 风沙荷载 板面积尘 冲蚀磨损 发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端调速型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建模与参数匹配分析
20
作者 王欢 葛帅帅 +4 位作者 姜艳军 吴行 张志刚 郭栋 李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8-946,共9页
针对前端调速型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分别分析6种差动轮系连接形式的临界工况点、主输入和调速输入构件调速区间等传动特性,研究其构件功率比与转速比关系,并结合实际风力发电机运行工况和制造要求,优化差动轮系连接形式。综合考虑风轮... 针对前端调速型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分别分析6种差动轮系连接形式的临界工况点、主输入和调速输入构件调速区间等传动特性,研究其构件功率比与转速比关系,并结合实际风力发电机运行工况和制造要求,优化差动轮系连接形式。综合考虑风轮、增速齿轮箱、差动轮系、调速电机等部件,建立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风能利用系数、叶尖速比、差动轮系结构参数、增速齿轮箱传动比等参数进行优化匹配分析,最终完成调速电机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传动系统 差动轮系 参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