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Humanity of Ordinary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in Modern Times 被引量:1
1
作者 Yu Liwe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8-273,共6页
The modern time of China is the most brilliant of the whole Chinese history,during which China was reduced from the feudal society to the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and then a new China with the socialist s... The modern time of China is the most brilliant of the whole Chinese history,during which China was reduced from the feudal society to the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and then a new China with the socialist system was founded after indomitable struggle.In such a context,the whole society experienced unsmooth development;while the music theories and music education soared with the invasion of capitalism.On the one hand,foreigners invaded China;on the other hand,they brought advanced music culture,promoting the music culture of China,which had stagnated for about two thousand years.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usic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音乐教育 人文 封建社会 音乐文化 调制解调器 资本主义 殖民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位数字化会加剧过度劳动吗?——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思 吕康银 梁孝成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95,共20页
岗位数字化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相关从业者劳动过程和劳动权益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与职业信息网络(O*NET)数据,构建涵盖工作时间长度和强度的过度劳动指标,实... 岗位数字化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相关从业者劳动过程和劳动权益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与职业信息网络(O*NET)数据,构建涵盖工作时间长度和强度的过度劳动指标,实证检验岗位数字化对雇员过度劳动的影响及劳动控制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岗位数字化使雇员面临着高时长、高强度的过度劳动困境。机制分析发现,岗位数字化通过在劳动过程中强化对雇员的劳动控制导致过度劳动,而以绩效为导向的计酬机制是最重要的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青年和高技能群体普遍存在数字化过度劳动现象,而大型企业和高内卷行业却呈现出低强度过度劳动的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岗位数字化提升了雇员的加班概率,甚至形成了过度劳动的准制度化模式。本文的研究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平衡数字技术进步与劳动权益保障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数字化 过度劳动 劳动控制 劳动过程 工作时间 计酬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就业形态城市劳动力工作时间配置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兆萍 王沁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7,共16页
生活方式的选择赋予幸福感现代性意义,并成为新的幸福感表征,工作时间配置则是人们生活方式选择的重要体现。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工作时间配置在数量、结构、性质三方面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工作绝对时长、工作相对时长、工作时间性质... 生活方式的选择赋予幸福感现代性意义,并成为新的幸福感表征,工作时间配置则是人们生活方式选择的重要体现。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工作时间配置在数量、结构、性质三方面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工作绝对时长、工作相对时长、工作时间性质。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国民时间账户理论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就业形态下城市劳动力群体长时间工作具有普遍性,工作时间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强。工作绝对时长、工作相对时长均与劳动力主观幸福感呈倒U型关系,而技能多元化会弱化工作绝对时长与幸福感之间的倒U型关系,其中低收入、单职业劳动力群体主观幸福感与工作绝对时长相关度较高,高收入、多职业劳动力群体则重视工作与恢复的协调,其主观幸福感易受工作相对时长影响;耗竭型、低维持型工作时间对劳动力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具有普遍性,突破型、补充型工作时间对劳动力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在多技能、多职业劳动力群体中更显著;多技能劳动力适度工作流动会更幸福,而单一工作时间高占比会降低主观幸福感水平。因此,基于工作时间配置的生活方式也应纳入主观幸福感研究范式和内容体系的考量中,通过多措并举治理长时间工作问题和培养劳动者多维技能竞争优势以改善人们幸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工作时间配置 主观幸福感 U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中生的体质指数、膳食知识掌握水平、静坐时长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景涛 戴永梅 +8 位作者 罗健英 罗维 季烨林凡 彭驰 张翠军 曹彦俊 郑清 黄玉 沈鹤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25-2032,共8页
背景在我国高中普遍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了解高中生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的改变十分必要,但目前尚缺乏聚焦三者间关系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目的了解我国高中生的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并分析... 背景在我国高中普遍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了解高中生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的改变十分必要,但目前尚缺乏聚焦三者间关系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目的了解我国高中生的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于2019年1—3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我国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东北七大区的23个省份抽取6213名高一、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个人和家庭信息、BMI、膳食宝塔知识测试(DPKT)、静坐时长4部分。共回收有效问卷6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35%。结果不同地区、省份、年级、家庭人口数、父亲学历高中生的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省份、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父亲学历、母亲学历高中生的DPKT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省份、城乡分布、年龄、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父亲学历、母亲学历高年生的静坐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β=-0.05)、静坐时长(β=0.07)、家庭人口数(β=0.03)、父亲学历(β=0.05)、家庭年收入(β=0.05)是高中生DPKT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DPKT得分(β=0.07)、家庭人口数(β=-0.03)、父亲学历(β=0.04)是高中生静坐时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整体而言,我国高中生的BMI处在参考范围内,但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偏低、静坐时长偏长问题突出。膳食知识掌握水平与静坐时长互为最大影响因素,父亲学历是影响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和静坐时长的主要社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保健服务 体质指数 膳食宝塔知识测试 静坐时长 影响因素研究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字阵列雷达搜索工作模式设计方法
5
作者 朱新国 巫书航 吴道庆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针对新一代防空雷达论证中搜索工作模式设计问题,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推导了数字阵列雷达俯仰波位编排解析式,并给出了传统设计搜索时间资源分配设计。指出在数字阵列雷达搜索工作模式设计中,单一的波束形状设计不能发挥数字阵列体制带... 针对新一代防空雷达论证中搜索工作模式设计问题,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推导了数字阵列雷达俯仰波位编排解析式,并给出了传统设计搜索时间资源分配设计。指出在数字阵列雷达搜索工作模式设计中,单一的波束形状设计不能发挥数字阵列体制带来的优势,提出了采用低角笔形、高角赋形对时间资源进行优化设计,理论推导了笔形和赋形之间的分界角以及优化后的时间资源分配过程,优化后搜索时间资源利用率将大幅提升。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例应用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新一代防空情报雷达、目标指示雷达、制导雷达论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现役防空雷达数字化升级改造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阵列雷达 搜索工作模式 波位编排 时间资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计时站立行走测试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晓 张伟 +3 位作者 王尊理 温暖 刘聪慧 李忠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计时站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数...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计时站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数据完整且可配合的患者,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5次起坐试验(5 times sit to stand,STS-5)、TUG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下肢肌肉力量、平衡及步态功能;根据TUG结果进行分组,即TUG≤12 s,判定为TUG正常组;TUG>12 s判定为TUG延长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TUG延长组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TUG延长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6例MHD患者,TUG延长组86例,TUG正常组6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糖、教育水平、MMSE评分、C反应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血钠、全段甲状旁腺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STS-5、单次尿素氮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Kt/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女性、低MMSE评分、低Kt/V以及STS-5时间延长是发生TUG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年龄、性别、MMSE总分、STS-5时间预测MHD患者发生TUG延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25、0.678、0.777、0.836(P<0.01),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Kt/V预测患者发生TUG延长的AUC为0.602(P=0.037),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以上5项指标作为整体模型预测MHD患者发生TUG延长的AUC为0.923(P<0.01)结论MHD患者的年龄、性别、MMSE评分、STS-5时间延长、Kt/V的水平与合并TUG延长相关,是发生TUG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预测TUG延长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计时站立行走测试 认知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史地著述到文类独立:先秦至两宋行记的文体流变
7
作者 刘师健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5,共8页
古行记发展演变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先秦文体意识尚未明确的环境中,行记因“记”的叙事功能,从一开始便体现出与史学的渊源关系,《禹贡》《穆天子传》文献中初具后来行记文体的行程、见闻等因素与写作体例。两汉早期行记纪行程的同... 古行记发展演变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先秦文体意识尚未明确的环境中,行记因“记”的叙事功能,从一开始便体现出与史学的渊源关系,《禹贡》《穆天子传》文献中初具后来行记文体的行程、见闻等因素与写作体例。两汉早期行记纪行程的同时,并载地理风物,内在地包含了多种行旅记的著述要素。晋唐时期,行记发展出了出使行记、僧人行记、行役记三种类型,书写体例上,兼具传记、地记、游记的文体特性。迨至宋代,行记在叙事纪行之中,穿插对形胜古迹、诗书舆图的议论与考证,文体分属得以细化明确,由处在地志、日记、传记之间的史部著述转变成纪行著述亦兼有文类特征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文体。行记内容、形式的选择均与时代发展紧密契合,彰显了特定时代的文学观念与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行记 文体流变 史地著述 文类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生活圈活动的时空间结构研究
8
作者 张艳 刘伟中 王晶鑫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社区生活圈的时空间结构研究是进行城市更新和社区生活圈优化的基础。已有研究多侧重社区生活圈的空间形态及功能优化分析,而对居民活动的时空动态性和复杂情境刻画不足。从时间地理学出发,以北京近郊当代—怡美社区生...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社区生活圈的时空间结构研究是进行城市更新和社区生活圈优化的基础。已有研究多侧重社区生活圈的空间形态及功能优化分析,而对居民活动的时空动态性和复杂情境刻画不足。从时间地理学出发,以北京近郊当代—怡美社区生活圈为例,将社区生活圈划分为小区、基本社区生活圈、共享社区生活圈和扩展生活圈4个圈层,从居民在不同圈层的活动时间节奏、时空热点、活动序列特征等方面透视社区生活圈活动的时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居民在社区生活圈内不同圈层开展各类家外非工作活动的时空需求存在明显差异性:小区是老年人休闲与社交、年轻人育儿的重要空间,而基本社区生活圈承载较多家庭照料、育儿和食物活动,共享社区生活圈进一步承载更为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尤其是长时段的休闲与社交活动。工作日上午居民在基本社区生活圈内活动较为活跃,下午更多在小区内活动,而休息日二者相反。此外,居民不同时段在社区生活圈各圈层的活动时空安排呈现出明显的活动分异和人群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 时空间结构 时空间行为 家外非工作活动 北京近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黄土层极近距离采空区下相邻工作面相向开采时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君武 黄庆享 +1 位作者 韦业豪 王雨凡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9,共13页
针对厚黄土层极近距离采空区下2个相邻工作面相向开采应力叠加效应显著,工作面间煤柱易失稳诱发强矿压灾害问题,以陕北侏罗纪煤田海湾煤矿三号井2206工作面和王才伙盘矿2201工作面相向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2个工作面... 针对厚黄土层极近距离采空区下2个相邻工作面相向开采应力叠加效应显著,工作面间煤柱易失稳诱发强矿压灾害问题,以陕北侏罗纪煤田海湾煤矿三号井2206工作面和王才伙盘矿2201工作面相向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2个工作面相向开采前后上部覆岩应力环境及煤柱稳定性,揭示了不同开采时序下2个工作面的围岩应力叠加效应及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2上煤层开采后,房柱区顶板和煤柱较为稳定,长壁式采空区覆岩破坏使采空区内的应力降低,工作面间遗留煤柱垂直应力呈非对称分布,长壁式采空区侧垂直应力峰值高于房柱区侧;2−2煤层相邻工作面相向开采过程中,上部遗留煤柱集中应力和工作面采动应力的叠加效应影响工作面间煤柱和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当2个工作面相向开采距离小于30 m时,仅2206工作面开采时煤柱最大垂直应力分别比仅2201工作面开采和2个工作面同时开采减小4.7%和10.0%;仅2206工作面开采时2206回风巷围岩变形量最小,2个工作面同时开采时巷道围岩变形量最大,2个工作面交错−20 m后煤柱应力及巷道围岩变形量基本趋于稳定。最后,结合现场开采实际情况,确定了相邻工作面相向开采时序,并通过物理模拟验证了其合理性。研究成果在现场进行了应用,效果良好,从而避免了工作面的搬家倒面和停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可为类似条件的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黄土层 极近距离煤层群 工作面开采时序 应力叠加效应 煤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工作、视屏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与儿童近视的关联分析
10
作者 霍环环 李素云 +6 位作者 仇婷婷 宫义卓 姚贤玮 徐倩 柳国雍 胡媛媛 毕宏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8-555,共8页
目的基于客观监测技术分析近距离工作、视屏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与儿童近视的关联,探讨近视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山东省2所小学的2~3年级学生5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ye-Monito... 目的基于客观监测技术分析近距离工作、视屏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与儿童近视的关联,探讨近视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山东省2所小学的2~3年级学生5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ye-Monitor人工智能用眼行为监测技术量化近距离工作、视屏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参数。比较工作日和周末期间各受检者及近视与非近视儿童各指标差异。构建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视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各受检者工作日较周末近距离工作时间比更大,看手机屏幕时间比、看计算机屏幕时间比、户外活动时间比更小,单次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长更长,坐姿头部倾斜角更大,光照强度更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27、-9.964、-5.916、-10.470、2.211、2.898、15.061,均P<0.05)。工作日期间,与非近视组相比,近视组近距离工作总时长、单次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长更长,户外活动时长更短,用眼距离更近,近距离工作时间比更大,户外活动时间比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周末期间,与非近视组相比,近视组看手机屏幕时长、看计算机屏幕时长更长,户外活动时长更短,看手机屏幕时间比、看计算机屏幕时间比更大,户外活动时间比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日期间,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较长的单次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长(OR=1.138,95%CI:1.086~1.192,P<0.001)是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较远的用眼距离(OR=0.906,95%CI:0.847~0.970,P=0.004)、较长的户外活动时长(OR=0.127,95%CI:0.023~0.703,P=0.018)是近视相关的保护因素。周末期间,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较长的看手机屏幕时长(OR=2.437,95%CI:1.460~4.068,P<0.001)和看计算机屏幕时长(OR=2.260,95%CI:1.283~3.979,P=0.005)是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较长的户外活动时长(OR=0.624,95%CI:0.416~0.934,P=0.022)是近视相关的保护因素。结论基于客观监测数据证实持续近距离用眼、长时间看手机和计算机屏幕、较近的用眼距离、较少的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存在关联。在制定儿童近视防控干预措施时,建议工作日进一步重视控制用眼距离和近距离用眼时长,周末加强视屏时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 防控 近距离工作 视屏时间 户外活动时间 智能可穿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的时间殖民:数字劳动时间结构的实质及其反思
11
作者 李胜蓝 江立华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0,共10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时间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和竞争维度,劳资双方关于劳动时间的争斗由激烈的“量”与“质”的争斗,转向对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劳动时间结构发生明显转变:劳动时间类型进一步分化,延长了劳动时间的内涵和... 在数字经济时代,时间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和竞争维度,劳资双方关于劳动时间的争斗由激烈的“量”与“质”的争斗,转向对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劳动时间结构发生明显转变:劳动时间类型进一步分化,延长了劳动时间的内涵和外延;时间被切割,导致劳动时间组织形式的碎片化;资本最大限度地压缩了价值实现周期,迫使所有参与者不断加快节奏以维持竞争力,劳动者被卷入加速的漩涡之中,使劳动时间节奏加速化;“劳动”的边界被拓展,劳动内容发生显著转变,导致劳动时间的呈现形式多样化且隐匿化。数字劳动时间结构的实质是资本借助数字技术完成了对劳动的时间殖民,促使新的异化诞生,并在时间面向呈现为个体的永久性时间焦虑,人们所关注的时间政治议题由解放政治转向生活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时间 时间殖民 弹性化 生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变幅系统建模与模型降阶
12
作者 牛轲磊 贺尚红 +1 位作者 杨庚 黄毅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4,共12页
以某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臂架变幅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该系统的液压仿真模型,并通过机液联合仿真的方式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使用一种线性频域分析为主、活性能量指数分析为辅的方法,对液压模型进行简化降阶,将模型中... 以某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臂架变幅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该系统的液压仿真模型,并通过机液联合仿真的方式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使用一种线性频域分析为主、活性能量指数分析为辅的方法,对液压模型进行简化降阶,将模型中固有频率较高且活性指数较低的子部件进行移除或修改,并对部分无法移除的高频模型进行参数调整,使该模型满足实时仿真的需要。实验表明:经降阶处理后得到的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在保证较高还原度的前提下,不仅降低了运算时间还满足了实时仿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作业车臂架 变幅液压系统 AMESIM 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hapelet转换的油井异常工况识别
13
作者 王立达 李克文 +1 位作者 牛小楠 田继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9-1086,共8页
针对现有的油井异常工况识别通常是根据示功图数据直接给出判断结果,不具备可解释性,不利于生产人员判断处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hapelet转换的油井异常工况识别方法。根据示功图时间序列特点,通过计算示功图曲线的差值序列得到额外特... 针对现有的油井异常工况识别通常是根据示功图数据直接给出判断结果,不具备可解释性,不利于生产人员判断处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hapelet转换的油井异常工况识别方法。根据示功图时间序列特点,通过计算示功图曲线的差值序列得到额外特征,限制shapelet作用范围避免错误匹配,引入间隔shapelet捕捉长时特征三点针对性改进,提高shapelet转换算法在油井异常工况数据集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了较高分类准确率的同时,具备较好可解释性,可为异常工况识别与处置提供可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示功图 异常检测 工况识别 时间序列分类 最大区分子序列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局部峰值法的轴承滚动体及内圈转速同步提取
14
作者 马芳 李慧 王黎钦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3,共7页
在高速变载、轻载变速等变工况条件下,轴承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容易发生瞬时滑动,为自适应地提取变工况下的滚动体和内圈转速,提出一种改进的局部峰值搜索方法,对探测的弱磁信号进行时频变换后寻找时频谱内能量最大值点,以此为中心进行左... 在高速变载、轻载变速等变工况条件下,轴承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容易发生瞬时滑动,为自适应地提取变工况下的滚动体和内圈转速,提出一种改进的局部峰值搜索方法,对探测的弱磁信号进行时频变换后寻找时频谱内能量最大值点,以此为中心进行左右搜索,直至提取出全工况下的脊线,将此脊线的能量置为零后继续提取下一条脊线,直至提取出全部脊线;此外,为解决混频提取问题,通过剔除倍频脊线进行改进以实现快速变工况下轴承脊线的准确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内圈转速与试验工况谱完全一致,可用于实际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变速 变工况 时频域分析 脊线 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力特点的病例对照研究
15
作者 杨宏磊 谢康 +4 位作者 王群山 刘振月 刘文佳 戈欣怡 李献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力特点。方法纳入55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名健康对照。采用注意网络测试范式(attention network test paradigm,ANT)对被试的注意力进行测评,观察指标包括4种提示线索和3种刺激类型下的反应时... 目的探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力特点。方法纳入55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名健康对照。采用注意网络测试范式(attention network test paradigm,ANT)对被试的注意力进行测评,观察指标包括4种提示线索和3种刺激类型下的反应时,以及换算后的3种注意网络(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反应时。结果在不同提示线索和刺激类型下,患者组的反应时均高于对照组(P<0.001)。患者组的警觉网络反应时[25.43(11.71,42.53)ms vs.39.32(27.46,51.98)ms,P=0.020]和执行控制网络反应时[96.17(36.32,160.13)ms vs.44.43(18.52,89.73)ms,P<0.001]低于对照组,定向网络反应时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警觉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存在明显损伤,而定向网络未见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对照组 病例对照研究 注意力 注意网络测试范式 注意功能 反应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高比例风电波动的多注意力TCN电价预测方法
16
作者 李子凯 杨波 +3 位作者 周忠堂 李新 陈凤伟 焦润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6,共9页
在风电占比较高的电力系统中,风电的强波动性使得短期内的供需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增加了电价的不确定性和预测难度。文中分析了电价的周期性特点,重点研究了风电波动性对电价波动的影响,利用负荷和风电功率构造了一种能够表征其他高成本... 在风电占比较高的电力系统中,风电的强波动性使得短期内的供需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增加了电价的不确定性和预测难度。文中分析了电价的周期性特点,重点研究了风电波动性对电价波动的影响,利用负荷和风电功率构造了一种能够表征其他高成本发电方式对电价影响的新特征;然后将注意力机制与时间卷积网络结合,建立了双层多头自注意力时间卷积网络来挖掘电价时序规律以及外部因素对电价的影响作用;通过北欧电力市场真实数据进行预测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与现有电价预测方法相比将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值降低约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价预测 风电功率波动 发电成本 时间卷积网络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发生器工作时间对冷发射内弹道特性影响
17
作者 孙东锐 郑健 张志轩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0,250,共10页
火箭弹冷发射是一种借助发射筒内的燃气发生器把火箭弹从发射筒中弹射出去,在弹体离筒后再点燃主发动机的发射方式。为保证火箭弹在冷发射过程结束时能获得满足发射要求的出筒速度,对于冷发射装置的结构进行设计及改进,并研究发射过程... 火箭弹冷发射是一种借助发射筒内的燃气发生器把火箭弹从发射筒中弹射出去,在弹体离筒后再点燃主发动机的发射方式。为保证火箭弹在冷发射过程结束时能获得满足发射要求的出筒速度,对于冷发射装置的结构进行设计及改进,并研究发射过程中的内弹道特性。建立了火箭弹冷发射装置的二维轴对称模型,采用层铺动网格技术以及流体控制方程,对于燃气发生器在相同药量、不同工作时间情况下的发射筒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各工况下的发射筒内压力和弹体运动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在药柱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燃气发生器工作时间的增大,会导致火箭弹出筒时间延长、出筒速度降低,但也会使发射筒内压力与加速度峰值减小,弹体加速度变化速率更加平稳,降低发射过程火箭弹过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弹冷发射 内弹道特性分析 层铺动网格 数值模拟 燃气发生器工作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动态时空网络的零散整车列车工作计划编制方法研究
18
作者 王曼宁 高翔 +1 位作者 金福才 武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7,共10页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实现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铁路零散整车运输组织关键技术,对指导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铁路列车工作计划编制问题抽象为双层动态时空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以车辆运输、列车运行和未运输惩...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实现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铁路零散整车运输组织关键技术,对指导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铁路列车工作计划编制问题抽象为双层动态时空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以车辆运输、列车运行和未运输惩罚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流量守恒、列车编组、中转改编作业时间等约束,构建了双层动态时空网络的零散整车列车工作计划编制模型,并设计了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求解。以实际路网信息和列车运行图构建案例进行模型与算法验证,结果显示算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列车工作计划车流组合与列车运行线选线的2个关键环节,可以为列车工作计划的高效编制提供相关的辅助与决策支持,对提高零散整车运输组织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散整车 列车工作计划 动态时空网络 人工蜂群算法 车流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xWorks的时统卡驱动程序设计
19
作者 王邦继 刘庆想 +1 位作者 李相强 张健穹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20-623,共4页
某相控阵天线的主控计算机采用Vx Works实时操作系统,其时统卡用于校准主控计算机的系统时间,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同步控制。本文首先讨论了Vx Works下的I/O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时统卡驱动程序的开发实例,对... 某相控阵天线的主控计算机采用Vx Works实时操作系统,其时统卡用于校准主控计算机的系统时间,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同步控制。本文首先讨论了Vx Works下的I/O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时统卡驱动程序的开发实例,对Vx Works下的PCI设备驱动程序的框架进行了概要介绍,并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正确实现了Vx Works下PCI设备的驱动程序,满足时统卡使用时的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workS PCI驱动 时统卡 驱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DETR的轨道图像增强及扣件损伤检测方法
20
作者 段嘉明 白堂博 +2 位作者 许贵阳 宗浩 付浩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为解决在轨道扣件检测中常见的光线不足导致的图像模糊昏暗、扣件特征提取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nstructIR(Instruct Image Restoration)与RT-DETR(Real Time Detection Transformer)的综合方法IR-DETR。在图像预处理方面,针对轨道... 为解决在轨道扣件检测中常见的光线不足导致的图像模糊昏暗、扣件特征提取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nstructIR(Instruct Image Restoration)与RT-DETR(Real Time Detection Transformer)的综合方法IR-DETR。在图像预处理方面,针对轨道检测图像的特点,提出基于InstructIR的图像增强方法,根据智能检测的需求增强图像特征。在扣件损伤检测方面,优化RT-DETR模型,引入可学习位置编码(Learned Positional Encoding,LPE),用于对序列中的位置信息进行编码,并在主干部分融合可变形卷积DCNv2(Deformable ConvNets v2),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感知能力与特征表达能力。用优化前后的数据集作为输入,对IR-DETR及主流模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平均检测精度提高了2.1%,在参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检测速度提高了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 实时检测 试验研究 扣件伤损 图像增强 智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