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多并行线路功率平衡的电磁式潮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鹏 李铁成 +3 位作者 苏灿 王向东 孙广辉 郭燕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79,共10页
随着电网互联互通进程推进,各区域电网之间依靠联络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其中,多并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潮流分布不平衡现象,这一点可能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电压移相器和电压调节器串联组成的电磁... 随着电网互联互通进程推进,各区域电网之间依靠联络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其中,多并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潮流分布不平衡现象,这一点可能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电压移相器和电压调节器串联组成的电磁式潮流控制器的拓扑结构,分析其潮流调控机理,并提出一种应用于多并行线路功率平衡调节的电磁式潮流控制器控制策略。通过坐标转化将三相电力系统电路方程转化在dq坐标下,实现对调节线路的有功、无功独立控制。双线路并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良好的应用于电磁式潮流控制器,针对负荷变动的电力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调节误差小,采用电磁式潮流控制器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耐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并行线路 电磁式潮流控制器 潮流平衡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禁忌算法的双资源约束下并行生产线调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方叶祥 钱存华 +2 位作者 蒋南云 郑宝龙 崔志勇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7年第5期153-158,共6页
并行生产线调度问题兼有并行机器和流程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是一类新型的调度问题。在考虑遗传算法早熟收敛特性和禁忌搜索法自适应优点的基础上,将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法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的双资源并行作业车... 并行生产线调度问题兼有并行机器和流程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是一类新型的调度问题。在考虑遗传算法早熟收敛特性和禁忌搜索法自适应优点的基础上,将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法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的双资源并行作业车间的调度优化问题算法,即考虑到了产品的调度受到机器、工人等资源制约的影响,对算法中种群的构造,适应度计算,遗传操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实例仿真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科学 并行生产线调度 遗传禁忌搜索算法 双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Priority-Flood算法与D8算法特点的河网提取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卢庆辉 熊礼阳 +2 位作者 蒋如乔 巫晓玲 段家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6,共7页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s)进行河网提取是数字地形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水文分析的关键步骤,而流向算法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传统的流向算法在平坦地形区域容易形成平行河网。为解决平行河网问题,该文提出了一...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s)进行河网提取是数字地形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水文分析的关键步骤,而流向算法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传统的流向算法在平坦地形区域容易形成平行河网。为解决平行河网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Priority-Flood算法漫水思想和改进D8算法的流向算法。借助Priority-Flood算法的漫水思想,可以保证流向符合宏观地形特征;同时将地形划分为上坡、平地和下坡3种类型,辅以PriorityFlood算法可以实现在不填洼的基础上计算流向,而且针对不同地形,采用相应的改进D8流向算法,从而保证流向符合微观地形特征。通过这两种算法的结合,可以直接使用原始DEM提取河网,消除了填洼过程,提高了流向计算效率,同时消除了填洼造成的大量平地,有效地解决了平地区域平行河网问题。最后,选取全球不同区域SRTM数据对J&D算法与新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平行河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提取 Priority2Flood算法 D8算法 平行河网 流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流程式生产线调度问题的概率分析求解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庞哈利 万珊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8-341,共4页
并行生产线调度问题兼有并行机器和流程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 ,是一类新型的调度问题·针对工件在各工序具有任意加工时间的一般并行生产线调度问题 ,构造了整数规划模型 。
关键词 并行生产线调度 最大完工时间 概率分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序分量法的主动配电网不平衡潮流计算 被引量:12
5
作者 董雷 郭新志 +1 位作者 陈乃仕 蒲天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13-2119,共7页
为适应主动配电网快速仿真计算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序分量法的三相不平衡潮流的并行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补偿法建立主动配电网中各元件序分量模型:针对各种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分别建立PQ、PV不同类型节点的序... 为适应主动配电网快速仿真计算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序分量法的三相不平衡潮流的并行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补偿法建立主动配电网中各元件序分量模型:针对各种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分别建立PQ、PV不同类型节点的序分量模型;针对非全相线路,提出基于虚拟线路法的一体化序分量建模方法,简化了对非全相线路的处理;针对不平衡负荷,计及了其在实际配网中类型和接线方式,推导其序分量模型,提高了计算的精确性。然后将不平衡配网分解为无耦合关系的正、负、零3个序分量网络和补偿注入元,3个序网络采用并行计算,从而降低了计算规模,节省了存储空间,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算法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三相潮流 并行计算 序分量 虚拟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论和电压相角的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岩 郅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为避免潮流转移导致线路连锁过载跳闸,提出一种基于图论和电压相角的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方法。利用矩阵运算和节点电压相角搜索开断线路的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由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出发,寻找经过该线路的开断线路两端节点之间的... 为避免潮流转移导致线路连锁过载跳闸,提出一种基于图论和电压相角的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方法。利用矩阵运算和节点电压相角搜索开断线路的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由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出发,寻找经过该线路的开断线路两端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得到潮流转移线路集合。利用潮流转移后的线路功率和有功功率传输极限定义潮流转移危险指数,并利用该指数从潮流转移线路集合中筛选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克服以往方法仅依据潮流转移量判断潮流转移危险线路的缺点,并且在寻找潮流转移传输路径时更加有针对性,避免了漏选或多选线路的情况,同时该方法不涉及电网分区,不会漏选区内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在IEEE39和IEEE118节点系统中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潮流转移 电压相角 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 潮流转移危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支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岩 郅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2,共7页
为避免潮流转移引起连锁跳闸,提出一种多支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方法。利用矩阵运算和等相角理论确定各开断线路的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在此基础上通过路径搜索得到潮流转移线路集合。采用直流潮流法估算该集合中各线路... 为避免潮流转移引起连锁跳闸,提出一种多支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方法。利用矩阵运算和等相角理论确定各开断线路的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在此基础上通过路径搜索得到潮流转移线路集合。采用直流潮流法估算该集合中各线路的潮流转移增量,综合考虑潮流转移增量和热稳定功率极限定义潮流转移危险指数,筛选得到存在过载风险的潮流转移危险线路。仿真算例证明了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在潮流转移中具有重要地位,文中所提方法克服了多条线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增量计算困难的缺点,改进了以往方法仅以潮流转移增量判断线路危险程度的不足。在IEEE39节点系统中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潮流转移 多支路同时断开 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 直流潮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逻辑智能推理方法在混流生产线排产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献红 史国权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0-1323,共4页
针对有多个工作站、同一工作站中有不同效率并行机、各工作站之间有缓冲区、允许工件有等待条件下的混流生产线排产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逻辑智能推理方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问题求解思路,解决了针对该典型问题求解排序长度时存在的数学... 针对有多个工作站、同一工作站中有不同效率并行机、各工作站之间有缓冲区、允许工件有等待条件下的混流生产线排产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逻辑智能推理方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问题求解思路,解决了针对该典型问题求解排序长度时存在的数学建模及计算较为复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机 缓冲区 混流生产线 逻辑智能推理方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件按加工长度不增序到达的最小化最大流程在线分批排序 被引量:1
9
作者 焦成文 李文华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102,共7页
研究单处理机工件按加工长度不增顺序到达的在线分批排序问题.工件按时在线到达,目标是最小化最大流程.流程时间是指工件的完工时间与到达时间的差值,它体现了工件在系统内的逗留时间.对于批容量有界的情形,给出了一个竞争比为(?)的最... 研究单处理机工件按加工长度不增顺序到达的在线分批排序问题.工件按时在线到达,目标是最小化最大流程.流程时间是指工件的完工时间与到达时间的差值,它体现了工件在系统内的逗留时间.对于批容量有界的情形,给出了一个竞争比为(?)的最好可能的在线算法;对于批容量无界的情形,给出了一个竞争比为2^(1/2)的最好可能的在线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排序 平行分批 最大流程时间 竞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重力有压流输水管系统连通管布置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志远 桂绍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为更合理、科学地布置连通管,使得双管并联长距离重力有压流管路系统更经济、安全,建立了一个理想的双管并联长距离重力有压流输水管路模型。该模型管道采用相同的材质、相同的管径,忽略连通管长度以及连通管桥接带来的水力损失,并假设... 为更合理、科学地布置连通管,使得双管并联长距离重力有压流管路系统更经济、安全,建立了一个理想的双管并联长距离重力有压流输水管路模型。该模型管道采用相同的材质、相同的管径,忽略连通管长度以及连通管桥接带来的水力损失,并假设输水系统的局部损失系数均匀分布。然后根据水力学原理,建立了基本的能量方程和连续方程来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再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设计要求,得到一个关于相邻连通管间距的数学表达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双管并联长距离重力有压流输水管路系统连通管布置的设计方法。最后定量分析了相邻连通管间距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压力水力坡降线、输水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邻的两根连通管之间的距离仅与上下游水位、管线中心点高程、输水管线建筑物、连通管的位置以及最低水量的要求有关,与管材、管径、管内平均流速、输水流量、水力损失系数无关;相邻的两根连通管间距越大,故障段前后的并联管和故障段单管的水力坡降线就越缓;连通管桥接后的输水流量与检修段的水力损失在整个输水系统总损失的占比有关。研究结果对双管并联长距离重力有压流输水管路系统连通管布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重力有压流 连通管布置 双管并联 水力坡降线 输水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