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中添加棕榈粕对藏羊不同部位肌肉风味的影响
1
作者 葛世鹏 马英 +7 位作者 韩丽娟 桂林生 侯生珍 院珍珍 孙胜男 王志有 杨超 杨葆春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084-6097,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棕榈粕(PKM)对藏羊不同部位肌肉风味的影响。选取60只体重[(18±3)kg]相近、2~3月龄的藏系绵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PKM组饲喂在精料补充料中添加18%PKM的试验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棕榈粕(PKM)对藏羊不同部位肌肉风味的影响。选取60只体重[(18±3)kg]相近、2~3月龄的藏系绵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PKM组饲喂在精料补充料中添加18%PKM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采集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样品,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测定肌肉中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1)从藏羊不同部位肌肉中共检测出3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12种、醇类11种、酮类9种、酯类3种及杂环类1种。与对照组相比,PKM组不同部位肌肉挥发性物质含量有所提高。2)以相对气味活度值(ROVA)>1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IP)>1为筛选标准,对照组不同部位肌肉关键风味物质为己醛单体和乙偶姻,PKM组额外增加了己醛二聚体和1-壬醛单体。3)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PKM组不同部位肌肉间挥发性物质存在明显差异,且臂三头肌中醛类和醇类物质含量较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有所提高。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PKM能够有效改善藏羊不同部位肌肉风味,且对臂三头肌风味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不同部位肌肉 棕榈粕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棕榈粕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2
作者 王昭喆 肖海翔 +4 位作者 姜奥宇 刘梓欣 张嘉怡 周传社 肖定福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8-186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棕榈粕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对肉牛对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等氮的条件下用发酵棕...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棕榈粕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对肉牛对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等氮的条件下用发酵棕榈粕替代精料中部分玉米和豆粕。试验期共103 d,其中预试期13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1)试验组肉牛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牛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3)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间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瘤胃液pH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微生物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瘤胃液氨态氮、丁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表明,在等氮条件下以发酵棕榈粕替代精料中部分玉米和豆粕对肉牛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代谢及瘤胃发酵功能未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棕榈粕 肉牛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MS的代谢组学解析益生菌发酵棕榈粕的营养特性
3
作者 吴健平 罗莎莎 +5 位作者 陈学文 易萍 黄凤蝶 黄金榕 邹彩霞 蔡杏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1-159,共9页
为提高棕榈粕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试验以复合益生菌剂(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和屎肠球菌的种子液按体积比1∶1∶1、总活菌数1×10^(8) CFU/mL)发酵棕榈粕为试验组,以初始状态的棕榈粕为对照组,基于LC-MS/MS的代谢组学等方法测定... 为提高棕榈粕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试验以复合益生菌剂(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和屎肠球菌的种子液按体积比1∶1∶1、总活菌数1×10^(8) CFU/mL)发酵棕榈粕为试验组,以初始状态的棕榈粕为对照组,基于LC-MS/MS的代谢组学等方法测定分析棕榈粕的主要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发酵30 d后,试验组发酵棕榈粕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含量分别下降44.52%和46.95%,粗蛋白含量和18种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了2.46%和6.29%,蛋氨酸等13种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38%~45.83%。LC-MS/MS鉴定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剂发酵棕榈粕可产生907个显著差异代谢物(P<0.05),其中包括404个上调化合物和503个下调化合物。此外,发酵棕榈粕的代谢物明显不同,可分为脂质分子、有机过氧化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杂环化合物等,主要涵盖了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胺和有机酸等丰富的代谢产物。综上所述,复合益生菌发酵棕榈粕30 d后,能够显著降低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含量,提高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并产生907个显著差异代谢物,有效提升棕榈粕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发酵棕榈粕 营养特性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杂粕对中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范秋丽 苟钟勇 +6 位作者 王怡彤 崔燕 罗琦丽 叶金玲 林厦菁 王一冰 蒋守群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069-4081,共13页
【目的】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水平发酵棉粕、发酵菜籽粕和发酵棕榈粕混合添加对1~84日龄中速型黄羽肉鸡生长发育及肉质性状的影响,旨在为发酵杂粕在肉鸡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480只1日龄麻黄肉母雏按照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 【目的】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水平发酵棉粕、发酵菜籽粕和发酵棕榈粕混合添加对1~84日龄中速型黄羽肉鸡生长发育及肉质性状的影响,旨在为发酵杂粕在肉鸡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480只1日龄麻黄肉母雏按照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无发酵饲料添加,CON)及添加低(F1)、中(F2)、高(F3)水平混合发酵杂粕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分1~30、31~59和60~84日龄3个阶段饲养,试验期84 d。于各阶段期末统计生长性能;每重复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2只鸡,采集全血、分离血浆测定生化指标;剖取免疫器官称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分割胴体,测定胴体性状,剖取胸肌,测定肉质性状。【结果】与CON组相比,①F3组肉鸡1~30和60~84日龄料重比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F3组肉鸡1~30日龄欧洲效益指数、59和84日龄体重、31~59日龄平均日采食量、60~84日龄平均日增重和欧洲效益指数以及1~84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F2和F3组肉鸡31~59日龄平均日增重和欧洲效益指数以及1~84日龄欧洲效益指数显著降低、31~59日龄和1~84日龄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②F3组肉鸡30日龄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F1、F2和F3组肉鸡59日龄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③F2组肉鸡30日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F3组肉鸡59日龄胴体腹部和84日龄胴体肩部亮度值(L*)均显著升高(P<0.05)。F2和F3组肉鸡59日龄胸肌率以及84日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均显著降低、84日龄腹脂率显著升高(P<0.05)。F2和F3组胸肌屠宰后24 h红度(a*24 h)显著降低(P<0.05),F3组胸肌屠宰后24 h黄度(b*24 h)显著降低(P<0.05)。【结论】1~84日龄中速型黄羽肉鸡饲粮中混合添加低水平的发酵棉粕、发酵菜粕和发酵棕榈粕可在不影响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基础上替代豆粕;推荐3个阶段发酵杂粕总添加水平分别不超过6%、8%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棉粕 发酵菜粕 发酵棕榈粕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酶及其协同作用对发酵棕榈粕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敬帮 董毅 +3 位作者 徐智鹏 黄鑫 张彦 戴晋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8-202,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微生物和酶及其协同作用对于棕榈粕发酵的影响。将不同微生物、酶及菌酶组合与棕榈粕混合,在呼吸袋中制备发酵棕榈粕并分析其粗蛋白、酸溶蛋白/粗蛋白、粗纤维、甘露聚糖、乳酸、还原糖及消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单一微...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微生物和酶及其协同作用对于棕榈粕发酵的影响。将不同微生物、酶及菌酶组合与棕榈粕混合,在呼吸袋中制备发酵棕榈粕并分析其粗蛋白、酸溶蛋白/粗蛋白、粗纤维、甘露聚糖、乳酸、还原糖及消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单一微生物发酵棕榈粕指标无明显变化;碱性蛋白酶可以提高发酵棕榈粕酸溶蛋白/粗蛋白质含量,达(12.07±0.67)%;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非淀粉多糖酶和葡聚糖酶可以降低棕榈粕中的粗纤维、甘露聚糖含量,提高还原糖含量。通过部分因子设计试验对菌酶进行组合研究发现,最优组合方案为酵母菌不添加、芽孢杆菌0.1%、乳酸菌0.1%、蛋白酶1%、甘露聚糖酶1%、纤维素酶1%、非淀粉多糖酶1%,此条件下,发酵棕榈粕酸溶蛋白/粗蛋白质含量为15.92%,甘露聚糖29.65%,粗纤维9.35%,乳酸2.55%。通过鸭仿生消化试验发现,菌酶协同可以提升发酵棕榈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消化率,鸭干物质消化率提升89.22%,达26.15%,蛋白质消化率提升60.68%,达52.35%。综上,不同的微生物和酶对发酵棕榈粕作用效果不同,菌酶协同发酵优于单一微生物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粕 菌酶协同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粕及其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秧石航 司敬 +3 位作者 刘峰 陈家顺 姚康 杜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4,共6页
棕榈粕是棕榈仁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具有产量丰富、营养价值高、成本低廉且抗营养因子含量较低的优点。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有效降解棕榈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其消化率。文章简介了棕榈粕的生产流程、营养价值及其减量替代豆粕的可... 棕榈粕是棕榈仁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具有产量丰富、营养价值高、成本低廉且抗营养因子含量较低的优点。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有效降解棕榈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其消化率。文章简介了棕榈粕的生产流程、营养价值及其减量替代豆粕的可行性,主要介绍采取蒸汽闪爆预处理、复合酶处理和微生物发酵处理等方式降解棕榈粕中的β-甘露聚糖与纤维含量,从而提高蛋白质水平,提高棕榈粕的利用率。文章概述了棕榈粕及其发酵饲料在反刍、家禽、猪、水产生物等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棕榈粕在不同动物中的推荐添加量,为棕榈粕在动物养殖中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粕 发酵棕榈粕 动物生产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栽培茶树菇配方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新淇 刘叶高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26-27,39,共3页
[目的]研究能提高茶树菇产量的配方,丰富栽培茶树菇的原辅材料。[方法]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混合配方栽培茶树菇,设3个不同配比,并以杂木屑配方作为对照,对比4个配方间产量的差异。[结果]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可以显著提高茶树菇的... [目的]研究能提高茶树菇产量的配方,丰富栽培茶树菇的原辅材料。[方法]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混合配方栽培茶树菇,设3个不同配比,并以杂木屑配方作为对照,对比4个配方间产量的差异。[结果]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可以显著提高茶树菇的产量,其中添加棕榈配方的茶树菇平均单袋产量可达277.7 g,比杂木屑配方的产量(178.9 g)提高了55.2%左右。但是菌丝的生长速度随着加入棕榈原材料量的增加而减缓,特别是棕榈仁粕,当其量达一定值时,茶树菇菌丝生长缓慢甚至无法满袋,且无法正常出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可在杂木屑配方中适当添加棕榈丝纤维或者棕榈仁粕,以提高茶树菇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棕榈丝纤维 棕榈仁粕 杂木屑 生物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武鸭对添加复合酶棕榈粕和椰子粕的养分、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旭 蒋桂韬 +4 位作者 王向荣 李闯 黄璇 吴端钦 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60-2366,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临武鸭对添加复合酶棕榈粕(PKM)和椰子粕(CM)的养分、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试验选用40只体重(2.0±0.2)kg的健康成年临武鸭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鸭。试验鸭进行强饲代谢试验,1、2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临武鸭对添加复合酶棕榈粕(PKM)和椰子粕(CM)的养分、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试验选用40只体重(2.0±0.2)kg的健康成年临武鸭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鸭。试验鸭进行强饲代谢试验,1、2组试验鸭每只强饲50 g棕榈粕,3、4组试验鸭每只强饲50 g椰子粕,5组试验鸭强饲50 g无氮饲粮。在2、4组原料均添加250 mg/kg复合酶。预试期7 d,正试期4 d。结果表明:1)临武鸭对棕榈粕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总能(GE)的真利用率分别为48.81%、54.34%、65.69%、40.36%和39.37%,表观代谢能(AM E)和真代谢能(TM E)分别为6.18和7.49 M J/kg,15种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在50.28%~87.97%之间;临武鸭对椰子粕中DM、CP、EE、CF和GE的真利用率分别为52.23%、58.49%、70.28%、34.67%和54.76%,AM E和TM E分别为7.47和9.64 MJ/kg,15种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在58.53%~90.21%之间。2)添加复合酶后棕榈粕和椰子粕的CP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均显著提高(P〈0.05),TME分别提高了5.61%和3.63%(P〉0.05),15种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分别提高了0.27%~7.36%和0.67%~4.99%,棕榈粕中酪氨酸、脯氨酸及椰子粕中天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的真利用率均提高显著(P〈0.05)。由此可见,添加含有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复合酶能够提高临武鸭对棕榈粕和椰子粕中养分和能量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粕 椰子粕 养分利用率 代谢能 复合酶 临武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粕在家禽饲粮中的营养价值与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运智 谭会泽 +2 位作者 刘松柏 陈丹 邹轶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88-3393,共6页
棕榈仁粕(PKM)是棕榈仁果榨油后的副产品,主要产于东南亚地区,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生产量最大。PKM由于价格优势大、霉菌毒素风险小、质量相对稳定,近年来我国大量进口作为豆粕替代原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禽饲粮。本文综述了PKM的化... 棕榈仁粕(PKM)是棕榈仁果榨油后的副产品,主要产于东南亚地区,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生产量最大。PKM由于价格优势大、霉菌毒素风险小、质量相对稳定,近年来我国大量进口作为豆粕替代原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禽饲粮。本文综述了PKM的化学成分、代谢能值、氨基酸消化率以及家禽生产应用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粕 化学成分 代谢能值 氨基酸消化率 家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仁粕基础营养分析及其在尼罗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方奎 冷凯良 +2 位作者 吴文民 马银辉 陈西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05-2409,共5页
本文对比研究了棕仁粕、豆粕、花生粕的基础营养及体外胃蛋白酶消化性,通过在实验饲料中添加2%、6%、10%的棕仁粕制备了四份等氮等能的饲料,初步评价了添加棕仁粕对罗非鱼生长、体组分以及血清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棕仁粕作为蛋白水... 本文对比研究了棕仁粕、豆粕、花生粕的基础营养及体外胃蛋白酶消化性,通过在实验饲料中添加2%、6%、10%的棕仁粕制备了四份等氮等能的饲料,初步评价了添加棕仁粕对罗非鱼生长、体组分以及血清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棕仁粕作为蛋白水平相对略低,纤维含量较高的植物蛋白替代源,其体外胃蛋白酶消化率与豆粕和花生粕无明显差异,可以作为膳食饲料组分适量的添加到水产动物饲料中,而不会影响罗非鱼的正常生长;在罗非鱼养殖实验中,添加2%棕仁粕的饲料组,罗非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利用率、鱼体的蛋白组分以及血清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至6%~10%后,罗飞鱼的生长表现开始下降,饲料系数开始上升,鱼体蛋白组分下降(P<0.05)。作为棕仁粕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初步探索性应用研究,研究认为棕仁粕是可以用于水产饲料的成分使用的,添加比例不宜超过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仁粕 基础营养 消化率 罗非鱼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棕榈仁粕肉仔鸡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玉鹏 刘醒醒 +2 位作者 唐德富 罗昱芬 年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4,3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经甘露聚糖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2)、甘露聚糖酶和蛋白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3)对肉仔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选用192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科宝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公母各半),分别饲喂... 本试验旨在研究经甘露聚糖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2)、甘露聚糖酶和蛋白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3)对肉仔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选用192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科宝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公母各半),分别饲喂PKM-1(未处理)、PKM-2和PKM-3配制的半纯合饲粮和无氮饲粮,在35日龄时收集肉仔鸡回肠后半段食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性别对肉仔鸡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量无显著影响(P>0.05);(2)PKM-2和PKM-3粗蛋白质和氨基酸(除半胱氨酸外)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除组氨酸和半胱氨酸外的标准回肠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PKM-3比PKM-2的蛋白质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提高2.66%,但差异不显著(P>0.05);PKM-2与PKM-3所有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酶解后的棕榈仁粕蛋白质和大部分氨基酸消化率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粕 肉鸡 氨基酸消化率 甘露聚糖酶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粕的饲料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石鹏 王永 +1 位作者 雷新涛 曹红星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89-92,98,共5页
棕榈仁粕是油棕榨油副产物,营养价值较高,作为饲料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棕榈仁粕作为饲料的应用情况,希望能为利用棕榈仁粕作为饲料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棕榈仁粕 饲料 发酵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粕对粉壳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斌 陈瑾 +2 位作者 王婧 吕光庆 杨加豹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第5期29-31,34,共4页
试验选用215日龄罗曼粉蛋鸡540只,研究添加不同水平棕榈粕对产蛋性能和蛋品质量的影响。试验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随机饲喂添加两个水平棕榈粕(3.75%和5%)的日粮和未添加棕榈粕的商品蛋鸡饲料。试验结果经统计... 试验选用215日龄罗曼粉蛋鸡540只,研究添加不同水平棕榈粕对产蛋性能和蛋品质量的影响。试验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随机饲喂添加两个水平棕榈粕(3.75%和5%)的日粮和未添加棕榈粕的商品蛋鸡饲料。试验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各处理组在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蛋壳强度和哈夫单位等方面差异不明显,说明蛋鸡日粮中添加棕榈粕3.75%和5%,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量未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粕 粉壳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粕替代部分玉米对藏羊母羊小肠形态发育、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力 侯生珍 +3 位作者 王志有 杨葆春 韩丽娟 桂林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27,共10页
试验旨在探究精料补充料中使用不同比例棕榈粕替代玉米对藏羊母羊肠道组织形态学、消化酶活性、pH、脂多糖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相近且健康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母... 试验旨在探究精料补充料中使用不同比例棕榈粕替代玉米对藏羊母羊肠道组织形态学、消化酶活性、pH、脂多糖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相近且健康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母羊,分别饲喂0%、15%、18%和21%水平的棕榈粕替代精料中玉米。试验期97d。结果显示:1)0%组与15%组间小肠各段的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以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2)0%组空肠的α-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及糜蛋白酶显著或极显著小于15%组(P<0.05或P<0.01);3)0%组空肠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15%组与18%组(P<0.05),相较于21%组差异不显著(P>0.05);4)18%组与21%组空肠的脂多糖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组(P<0.05或P<0.01),与15%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棕榈粕可替代部分玉米饲喂藏羊母羊,推荐替代玉米的比例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型藏羊 棕榈粕 玉米 脂多糖 肠道 消化酶活性 抗氧化指标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棕榈仁粕、油茶籽粕或茶籽粕饲粮对断奶犊牛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樊庆山 毕研亮 +3 位作者 刁其玉 成述儒 付彤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43-754,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含有棕榈仁粕、油茶籽粕或茶籽粕的饲粮时,断奶夏杂公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选取(46±3)日龄健康、平均体重为(79.5±0.79)kg的断奶夏杂断奶公犊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含有棕榈仁粕、油茶籽粕或茶籽粕的饲粮时,断奶夏杂公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选取(46±3)日龄健康、平均体重为(79.5±0.79)kg的断奶夏杂断奶公犊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4种全混合日粮,A、B、C、D组分别饲喂含豆粕、豆粕+棕榈仁粕、豆粕+油茶籽粕、豆粕+茶籽粕的4种等能等蛋白质全混合日粮,饲粮中棕榈仁粕、油茶籽粕、茶籽粕含量均为5%。试验期104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每日测定采食量,每30 d测量1次犊牛的体重;分别在犊牛90和150日龄时以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率;每30 d颈静脉采血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B组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D组(P<0.05),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D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犊牛150日龄时,A、B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组(P<0.05);A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A组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高于B、D组(P<0.05);A、B、C组的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高于D组(P<0.05);B组的氮表观消化率、氮沉积率显著高于D组(P<0.05),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3)61~150日龄,B组血清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A和C组(P<0.05),A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低于D组(P<0.05),C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高于A、B、D组(P<0.05);90日龄时,B和C组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5);150日龄时,A组血清球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棕榈仁粕后可以达到与完全豆粕饲养时一样的促进夏杂公犊牛生长的效果,而且此饲粮易消化利用,采食后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未影响犊牛健康;饲粮添加5%茶籽粕或油茶籽粕降低了犊牛的采食量、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杂犊牛 棕榈仁粕 油茶籽粕 茶籽粕 血清生化指标 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外源酶组合对棕榈粕原料体外养分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顺芬 钟儒清 +4 位作者 张碧峰 李滔 孙曙东 陈亮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916-5924,共9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Ⅱ)探究不同外源酶组合对棕榈粕原料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粗蛋白质消化率(IVCPD)、体外能量消化率(IVGED)和酶水解物能值(EHGE)的影响,以评价不同来源棕榈粕[马来西亚棕榈粕(MPK)和菲... 本试验旨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Ⅱ)探究不同外源酶组合对棕榈粕原料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粗蛋白质消化率(IVCPD)、体外能量消化率(IVGED)和酶水解物能值(EHGE)的影响,以评价不同来源棕榈粕[马来西亚棕榈粕(MPK)和菲律宾棕榈粕(PPK)]的营养价值并筛选对应的最优外源酶组合。试验1采用2×3因子设计,设6个组,即分别以不添加外源酶的PPK和MPK原料作为对照组,以及分别向PPK原料中添加酶包-A(EP-A)、酶包-B(EP-B)和分别向MPK原料中添加EP-A、EP-B作为试验组。利用SDS-Ⅱ模拟猪全消化道消化过程,测定各组的IVDMD、IVCPD、IVGED和EHGE。试验2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5个组(EP0、EP1、EP2、EP3和EP4组),以不添加外源酶的EP0组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MPK原料中添加不同的外源酶组合,分别测定各组的IVDMD、IVCPD、IVGED和EHGE,以筛选最优外源酶组合。2个试验中每个样品均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设1根消化管。结果显示:1)PPK的IVDMD、IVCPD、IVGED均显著高于MPK(P<0.05),PPK的EHGE与MP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添加外源酶组合EP-A和EP-B均能显著提高MPK和PPK的IVGED和EHGE(P<0.05),添加外源酶组合EP-A和EP-B均能显著提高MPK的IVCPD(P<0.05),添加外源酶组合EP-B能显著提高MPK和PPK的IVDMD(P<0.05)。3)添加不同外源酶组合均能显著提高MPK的IVDMD、IVCPD、IVGED和EHGE(P<0.05),且EP4组的IVDMD、IVGED和EHGE显著高于EP1、EP2和EP3组(P<0.05)。由此可见,PPK的IVDMD、IVCPD、IVGED均高于MPK,为更加优质的棕榈粕来源;添加外源酶组合EP-A和EP-B均可提高2种来源棕榈粕的IVDMD、IVCPD、IVGED和EHGE,且EP-B效果更佳;EP4组的外源酶组合为酶解MPK的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消化法 棕榈粕 外源酶组合 酶水解物能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棕榈仁粕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小玲 李泳璇 +5 位作者 余广滔 胡斌 朱剑锋 吕权霖 郑奕翰 胡文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70,共6页
研究旨在探究发酵棕榈仁粕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对棕榈仁粕进行发酵预处理,分别发酵0、3、6、9 d进行品质评价,使用发酵棕榈仁粕饲喂黑水虻幼虫,测定黑水虻幼虫的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结果显示,与未发酵组比... 研究旨在探究发酵棕榈仁粕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对棕榈仁粕进行发酵预处理,分别发酵0、3、6、9 d进行品质评价,使用发酵棕榈仁粕饲喂黑水虻幼虫,测定黑水虻幼虫的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结果显示,与未发酵组比,发酵棕榈仁粕的还原糖、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pH值及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黑水虻幼虫平均体重、体长和体宽显著增加(P<0.05)。棕榈仁粕发酵第3 d时,黑水虻幼虫获得的生物量、饲料利用率和饲料转化率分别增加29.71%、29.76%、45.66%,料重比降低23.60%,生长性能达到最佳水平;黑水幼虫肠道中有益菌属相对丰度增加。研究表明,棕榈仁粕饲养黑水虻幼虫的适宜发酵时间为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粕 黑水虻幼虫 发酵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枝状枝孢菌棕榈粕发酵产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虹 吴沃芮 +4 位作者 何丽梅 雷曦 周峻沛 黄遵锡 张蕊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8年第2期43-47,共5页
棕榈粕是一种优质饲粮,但棕榈粕中抗营养因子甘露聚糖含量高。β-甘露聚糖酶可降解甘露聚糖,改善饲料营养价值。真菌是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目前所查阅的文献中,未见枝孢菌来源甘露聚糖酶的报导。芽枝状枝孢菌SD01可在棕榈粕为... 棕榈粕是一种优质饲粮,但棕榈粕中抗营养因子甘露聚糖含量高。β-甘露聚糖酶可降解甘露聚糖,改善饲料营养价值。真菌是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目前所查阅的文献中,未见枝孢菌来源甘露聚糖酶的报导。芽枝状枝孢菌SD01可在棕榈粕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在发酵上清液中检测到甘露聚糖酶活性。本试验旨在用棕榈粕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发酵芽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velox)SD01生产甘露聚糖酶,并对其酶学性质、底物特异性和降解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枝状枝孢菌SD01来源甘露聚糖酶最适pH 4.5;最适温度75℃;在pH 4.0~6.0及50℃以下条件稳定;对侧链分支频率低的甘露聚糖的降解活性较高。本研究制得了枝孢菌属来源的甘露聚糖酶,并对其相关酶学性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酶 棕榈粕 枝孢菌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产蛋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器官发育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爽 张亚男 +6 位作者 AHMED MOHAMED FOUAD 陈伟 阮栋 夏伟光 黄雪冰 李凯潮 郑春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96-1203,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产蛋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器官发育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为生产中棕榈粕在蛋鸭饲粮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选择600只健康的20周龄福建龙岩麻鸭,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各组...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产蛋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器官发育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为生产中棕榈粕在蛋鸭饲粮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选择600只健康的20周龄福建龙岩麻鸭,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各组蛋鸭分别饲喂棕榈粕添加水平为0、3%、6%、9%和12%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蛋鸭平均蛋重、蛋黄重和蛋壳重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的升高,平均蛋重、蛋黄重和蛋壳重呈下降趋势;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其他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棕榈粕添加水平对蛋鸭血浆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及器官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以平均蛋重为评价指标,推荐蛋鸭饲粮中棕榈粕添加水平不高于3%;饲粮中棕榈粕添加水平达6%~12%时可降低平均蛋重,但并未影响蛋鸭器官发育和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粕 蛋鸭 产蛋性能 蛋品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粕型日粮添加甘露聚糖酶对半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满春 孙得发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1-1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对半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将600只1日龄半番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4组分别为对照组、棕榈粕组、甘露聚糖酶A组和甘露聚糖酶B组。对照组不添加棕榈粕;棕榈粕组分别在0~14 d... 试验旨在研究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对半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将600只1日龄半番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4组分别为对照组、棕榈粕组、甘露聚糖酶A组和甘露聚糖酶B组。对照组不添加棕榈粕;棕榈粕组分别在0~14 d、15~45 d日粮中添加6%、15%的棕榈粕,营养水平和对照组一致;甘露聚糖酶A、B组添加不同来源的甘露聚糖酶,棕榈粕的添加量和棕榈粕组一致,代谢能降低209 kJ/kg(0~14 d)和418 kJ/kg(15~45 d)。试验表明,0~14日龄阶段,对照组和其他组之间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棕榈粕组增重成本最高;在15~45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棕榈粕组极显著地降低了肉鸭的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1),甘露聚糖酶组与棕榈粕组没有显著差异;甘露聚糖酶A、B组和对照组造肉成本显著低于棕榈粕添加组(P〈0.05),甘露聚糖酶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粕日粮 甘露聚糖酶 半番鸭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