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Modeling of Ship-Ice-Water Interaction for Freerunning Ships in Pack Ice
1
作者 ZOU Ming ZOU Zao−jian +1 位作者 ZOU Lu ZHU Sheng−tao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8-887,共10页
Ice-going ship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olar transportation and resource extraction.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modeling approach which assumes that ships remain stationary,dynamic overset grid technology and DFBI(Dyn... Ice-going ship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olar transportation and resource extraction.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modeling approach which assumes that ships remain stationary,dynamic overset grid technology and DFBI(Dynamic Fluid-Body Interaction)method are employed in this paper to enable the free-running motion of the ship in modeling.A numerical model capable of simulating a ship navigating through pack ice area is proposed,which use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method to solve the flow field and applies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to simulate ship-ice and ice-ice interactions.Besides,the proposed high-precision method for generating pack ice area ca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roposed numerical model.By compar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with the available model test data an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umerical model is validated,demonstrating its strong capability of predicting resistance and simulating ship navigation in pack ice,as well as its significant potential and applicability for fur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k ice ship-ice-water interaction CFD-DEM dynamic overset grid technology ship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π2max:Bridging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to crystal packing in nitro-containing two-dimensional energetic materials
2
作者 Xiaokai He Chao Chen +4 位作者 Zhixiang Zhang Linyuan Wen Yiding Ma Yilin Cao Yingzhe Li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7期192-202,共11页
Two-dimensional energetic materials(2DEMs),characterized by their exceptional interlayer sliding properties,are recognized as exemplar of low-sensitivity energetic materials.However,the diversity of available 2DEMs is... Two-dimensional energetic materials(2DEMs),characterized by their exceptional interlayer sliding properties,are recognized as exemplar of low-sensitivity energetic materials.However,the diversity of available 2DEMs is severely constrained by the absence of efficient methods for rapidly predicting crystal packing modes from molecular structures,impeding the high-throughput rational design of such materials.In this study,we employed quantified indicators,such as hydrogen bond dimension and maximum planar separation,to quickly screen 172DEM and 16 non-2DEM crystal structures from a crystal database.They were subsequently compared and analyzed,focusing on hydrogen bond donor-acceptor combinations,skeleton features,and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π-πpacking interaction energy is a key determinant in the formation of layered packing modes by planar energetic molecules,with its magnitude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the strongest dimericπ-πinteraction(π-π2max).Consequently,we have delineated a critical threshold forπ-π2max to discern layered packing modes and formulated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π-π2max,grounded in molecular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and dipole moment analysis.The predictive efficacy of this model was substantiated through external validation on a test set comprising 31 planar energetic molecular crystals,achieving an accuracy of 84%and a recall of 75%.Furthermore,the proposed model shows superior classification predictive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ypical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such as random forest,on the external validation samples.This contribution introduces a novel methodology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rystal packing modes in 2DEMs,potentially accelerating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high-energy,low-sensitivity 2D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dimensionalenergeticmaterials Maximum planar separation Hydrogen bond dimension Hydrogen bond donor-acceptor π-πinteraction energy prediction Crystal packing modes iden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的Packed R-树空间索引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方舟 王霓虹 李瑞改 《森林工程》 2009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本文首先对R-树系列中典型的几种优化R-树索引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应的空间数据及其操作类型,然后进行森林资源管理系统中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模块的需求分析,指出该模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待处理的空间数据量稳定、更... 本文首先对R-树系列中典型的几种优化R-树索引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应的空间数据及其操作类型,然后进行森林资源管理系统中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模块的需求分析,指出该模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待处理的空间数据量稳定、更加关注查询效率、插入与删除操作不频繁等特点,最后对前面的两部分内容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指出优化后的Packed R-树更能满足本文伊春公安局森林案件勘察管理系统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模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索引 优化的packed R-树 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bert packed R树在空中交通管制GIS显示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璇 刘怡光 +1 位作者 唐振营 刘浩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89-2592,共4页
现有空中交通管制(ATC)地理信息系统(GIS)重绘时遍历整个地图模型来绘制所有图元,影响了地图显示的速度。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Hilbert packed R树的地图绘制算法,首先为每一个图层建立Hilbert packed R树索引,以此为基础每次重绘时... 现有空中交通管制(ATC)地理信息系统(GIS)重绘时遍历整个地图模型来绘制所有图元,影响了地图显示的速度。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Hilbert packed R树的地图绘制算法,首先为每一个图层建立Hilbert packed R树索引,以此为基础每次重绘时采用深度优先遍历的绘制方法重绘地图。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地图显示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 地理信息系统 HILBERT packed R树 Hilbert码 深度优先遍历 地图重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mass and heat transfer in new typical cross-flow rotating packed bed
5
作者 CHEN Haihui ZENG Yingying GAO Wenshuai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52-457,共6页
New typical cross-flow Rotating Packed Bed(RPB)called multi-pulverizing RPB was manufactured.There is enough void in multi-pulverizing RPB,where liquid easily flows and is repeatedly pulverized by light packing,which ... New typical cross-flow Rotating Packed Bed(RPB)called multi-pulverizing RPB was manufactured.There is enough void in multi-pulverizing RPB,where liquid easily flows and is repeatedly pulverized by light packing,which decreases the material consumed,lightens the weight,and compacts the structure.Mass and heat transfer property in the new type PRB were studied by two experimental models.In the mass transfer model,the axial fan pumping gas press is only 100 Pa,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re similar to countercurrent RPB,which are an order quantity lag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packed tower.In the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the axial fan pumping gas press is only 120 Pa;volumetric heatwhich especially suits the treatment of large gas flow and lower gas pressure d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ulverizing ROTATING packed BED MASS TRANSFER heat TRANSF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WM-280型雪茄条盒透明纸包装机的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贺韧 王剑 +5 位作者 尹亮 闫爱华 张宁 何钱 张宏铭 浮浩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47,共7页
目的解决传统手工包装雪茄条盒透明纸时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方法经过研究,设计一种雪茄条盒透明纸的自动包装机,该包装机主要由进料机构、透明纸储存机构、透明纸输送机构、折叠热封机构、美容机构等组件组成。结果以某品牌... 目的解决传统手工包装雪茄条盒透明纸时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方法经过研究,设计一种雪茄条盒透明纸的自动包装机,该包装机主要由进料机构、透明纸储存机构、透明纸输送机构、折叠热封机构、美容机构等组件组成。结果以某品牌的雪茄烟为对象,对该包装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设备运行平稳可靠,条盒透明纸的包装由手工作业的1条/min提升到机械化包装的4条/min,包装效率提升400%,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证了产品的均质化要求。结论该包装机实现了雪茄条盒透明纸的机械化包装,符合雪茄条盒透明纸包装的工艺要求,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 条盒 透明纸 透明纸包装机 机械化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分布模数对复合胶凝材料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蒋正武 袁乐琅 任强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基于紧密堆积级配模型,研究了级配分布模数对复合胶凝材料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inger-Funk模型级配分布模数对不同复合胶凝材料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具有不同的影响规律;浆体流变性能与湿堆积密实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水膜厚... 基于紧密堆积级配模型,研究了级配分布模数对复合胶凝材料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inger-Funk模型级配分布模数对不同复合胶凝材料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具有不同的影响规律;浆体流变性能与湿堆积密实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水膜厚度是级配分布模数影响浆体流变性能的关键因素;随着水膜厚度的增加,复合胶凝材料浆体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呈幂指数型下降趋势,这一影响可通过简化YODEL模型和Ahmadah模型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胶凝材料 Dinger-Funk模型 流变性能 湿堆积密实度 水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和微观性能研究
8
作者 陈忠章 段木子 +2 位作者 蔡升宇 苏伟锋 李鹏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探讨了利用隧道开挖料中的岩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的可行性。当粗骨料对细骨料的替代率在40%以下时,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变学性能可达到规范要求,但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22.2%、14.1%,抗折强度变化不大;基于试验结果,利用单纯... 探讨了利用隧道开挖料中的岩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的可行性。当粗骨料对细骨料的替代率在40%以下时,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变学性能可达到规范要求,但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22.2%、14.1%,抗折强度变化不大;基于试验结果,利用单纯型重心设计法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进行了评价;根据紧密堆积理论模型计算了不同粗骨料产量下的堆积密实度,发现开挖粗骨料的针片状粒型改变了材料堆积状态,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堆积密实度,从而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开挖粗骨料和天然粗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验证了开挖粗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强度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工程 开挖粗骨料 高性能混凝土 紧密堆积理论 堆积密实度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空间最小化的启发式在线三维装箱策略研究
9
作者 张晓龙 钟珑昕 +3 位作者 徐智浩 李堉明 李惟骞 张檠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1,共5页
为了实现多箱型货物的实时装箱,且最大化利用装载货物空间,提出一种考虑缓存区的在线启发式装箱算法。结合实际装箱过程中货物的尺寸约束、相交约束、装载顺序约束以及稳定性约束,提出一种名为残余空间的适应度指标来评估缓存区内货物... 为了实现多箱型货物的实时装箱,且最大化利用装载货物空间,提出一种考虑缓存区的在线启发式装箱算法。结合实际装箱过程中货物的尺寸约束、相交约束、装载顺序约束以及稳定性约束,提出一种名为残余空间的适应度指标来评估缓存区内货物以及位姿的适应值,以此寻求最优的在线装箱方案。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基于Unity3D搭建了仿真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空间利用率平均达到64%左右,引入残余空间这一适应度指标使装箱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了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箱型三维装箱 在线装箱 启发式算法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电池包微环境湿热特性与凝露演变分析
10
作者 陈吉清 黄朴 +2 位作者 蒋心平 陈计宏 兰凤崇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2-1085,共14页
动力电池包在外环境及自身工况的耦合作用下可能会在内部产生凝露,凝露的蓄积将转变为积水从而对电池包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开展动力电池包温湿特性试验并利用CFD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研究电池包内部温湿特性演变过程及凝露产生机... 动力电池包在外环境及自身工况的耦合作用下可能会在内部产生凝露,凝露的蓄积将转变为积水从而对电池包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开展动力电池包温湿特性试验并利用CFD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研究电池包内部温湿特性演变过程及凝露产生机制:冷却液的流入瞬间会增加凝露发生的可能;模组高功率工作能抑制凝露的生成;高温高湿环境不利于电池包的正常工作,不仅可能导致电池包内部出现局部高温,还会使发生凝露的风险增加。研究对动力电池包内环境湿热管理的设计和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包 模型试验 湿热特性 仿真分析 凝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滥用工况下锂电池组的安全性能预测
11
作者 李杰 袁博兴 +2 位作者 张云龙 何永全 朱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44,153,共10页
为研究电动汽车电池组在机械滥用工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电池组在发生碰撞时造成短路、热失控、甚至火灾和爆炸等一系列安全事故,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机械滥用工况下锂电池热安全测试的实验系统,设计并实施了平板、圆柱、球形和针刺4... 为研究电动汽车电池组在机械滥用工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电池组在发生碰撞时造成短路、热失控、甚至火灾和爆炸等一系列安全事故,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机械滥用工况下锂电池热安全测试的实验系统,设计并实施了平板、圆柱、球形和针刺4种机械滥用工况下的锂电池安全实验。通过大量机械滥用实验数据构建了锂电池单体匀质化有限元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与锂电池单体匀质化有限元模型建立了完备的锂电池组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由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组成的SVM-SSA-BP融合数学模型,对不同参数条件下锂电池组的失效状态及失效后的位移和最大载荷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SVM-SSA-BP可以准确地预测电池组系统的失效状态、失效位移和最大载荷。将SVM-SSA-BP与其他4种竞争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并在数据集中添加20%高斯噪声评估了SVM-SSA-BP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SVM-SSA-BP融合数学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其他4种竞争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所提模型可实现机械滥用工况下锂电池组安全性能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组 安全性能 机械滥用 神经网络 失效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及锂电池组主动均衡策略研究
12
作者 李善寿 钱龙 +2 位作者 叶伟 黄梅初 谢陈磊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823,共10页
针对当前均衡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存在均衡速度慢、均衡路径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Buck-Boost电路电池组均衡控制电路拓扑,分析了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实现单体-单体和多体-非对称多体均衡控制原理。以锂电池荷电状态(SOC)为均... 针对当前均衡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存在均衡速度慢、均衡路径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Buck-Boost电路电池组均衡控制电路拓扑,分析了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实现单体-单体和多体-非对称多体均衡控制原理。以锂电池荷电状态(SOC)为均衡变量,构建电池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二次规划算法滚动优化均衡电流。通过调节开关管占空比控制实现锂电池组SOC均衡。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下搭建了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及主动均衡控制策略模型。针对马里兰大学公开锂电池充放电实验数据集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均衡拓扑和主动均衡控制策略模型可以快速实现锂电池组SOC均衡,与传统的拓扑和控制策略相比,均衡时间缩短30.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组 非对称Buck-Boost电路 SOC均衡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选择的双种群约束多目标狼群算法
13
作者 吕莉 杨凌锋 +3 位作者 肖人彬 孟振宇 崔志华 王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16-131,共16页
针对多目标狼群算法存在的搜索不充分、收敛性不足和多样性欠缺的问题,以及缺少对约束进行处理的问题,提出环境选择的双种群约束多目标狼群算法(multi-objective wolf pack algorithm for dual population constraints with environment... 针对多目标狼群算法存在的搜索不充分、收敛性不足和多样性欠缺的问题,以及缺少对约束进行处理的问题,提出环境选择的双种群约束多目标狼群算法(multi-objective wolf pack algorithm for dual population constraints with environment selection,DCMOWPA-ES)。引入双种群约束处理方法给种群设置不同的搜索偏好,主种群运用可行性准则优先保留可行解,次种群通过ε约束探索不可行区域并将搜索结果传递给主种群,让算法能较好应对复杂的不可行区域,保障算法的可行性;提出维度选择的随机游走策略,使人工狼可自主选择游走方向,提高种群的全局搜索能力;设计精英学习的步长调整机制,人工狼通过向头狼学习的方式提升种群的局部搜索能力,确保算法的收敛性;采用环境选择的狼群更新策略,根据人工狼被支配的情况和所处位置的密度信息对其赋值,选择被支配数少且密度信息小的人工狼作为优秀个体,改善算法的多样性。为验证算法性能,将DCMOWPA-ES与六种新兴约束多目标优化算法在两组约束多目标测试集和汽车侧面碰撞设计问题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CMOWPA-ES算法具备较好的可行性、收敛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群算法 双种群约束 维度选择 精英学习 环境选择 约束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问题方法及等效导热系数理论模型的石油焦颗粒堆积床传热特性
14
作者 黄金堤 易涛 +2 位作者 周欣波 谢飞 李静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3-825,共13页
通过自主搭建的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导热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开展了热态实验,探究了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在不同粒度与升温速率下料层内外温度的变化规律。基于计算传热学原理,构建了圆柱管径向传热正问题模型,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反推导... 通过自主搭建的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导热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开展了热态实验,探究了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在不同粒度与升温速率下料层内外温度的变化规律。基于计算传热学原理,构建了圆柱管径向传热正问题模型,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反推导热系数,并与经典的等效导热系数模型(Bruggeman模型,Maxwell-Garnett模型,Kunii and Smith模型和Zehner-Bauer-Schlünder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料层壁面与中心的温差随温度升高先增后减,随升温速率增大而增大,且随颗粒粒度减小而增加。基于导热反问题方法,获得了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导热系数λ与温度T和等效粒径dp的数学关系式。引入等效粒度系数φ修正后的Kunii and Smith模型计算的导热系数及导热反问题求解的导热系数均与实验数据吻合度较高。研究成果可为罐式炉内石油焦堆积床传热行为的深入剖析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颗粒堆积床 导热反问题 等效导热系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体系混装电池组热特性研究及风冷散热结构优化
15
作者 陈峥 胡竞元 +3 位作者 赵志刚 申江卫 夏雪磊 魏福星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63-3475,共13页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存在性能方面的问题,为突破单一材料体系的限制,提出了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混用的双体系电池组设计方案,并已实现实车应用。为确保双体系电池组的热安全性,本工作研究了由18650三元锂电池与磷...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存在性能方面的问题,为突破单一材料体系的限制,提出了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混用的双体系电池组设计方案,并已实现实车应用。为确保双体系电池组的热安全性,本工作研究了由18650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组成的双体系电池组的热特性。首先,建立了双体系电池组的三维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设计了Z形、U形和T形3种风冷散热结构,通过实验分析了两种锂离子电池产热差异并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精确性。对比不同位置的电池在自然风冷和强制风冷下的散热效果,优化了电池布局。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双体系电池组布局能有效降低电池组的最大温差,说明了该优化布局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双体系电池组温度均匀性。当进口风速为8 m/s时,U形结构相较于Z形结构在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差上分别降低7.68%、6.86%和21.2%。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U形结构的组内间距对散热的影响。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表明,在1.5~4.5 mm内,组内间距对温度的影响较小,风冷结构和进口风速对散热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双体系电池组 风冷热管理系统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稳随机激励下电动挖掘机电池包振动特性研究
16
作者 李兆军 李飞标 +2 位作者 王波 赵明 吴方明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81,共8页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电动挖掘机所承受的载荷往往表现出显著的非平稳随机特性,导致电动挖掘机电池包振动现象十分复杂,从而直接影响电池包的安全、可靠运行。针对这一问题,探究了复杂工况下电动挖掘机所承受的路面激励、柱塞泵压力脉动激...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电动挖掘机所承受的载荷往往表现出显著的非平稳随机特性,导致电动挖掘机电池包振动现象十分复杂,从而直接影响电池包的安全、可靠运行。针对这一问题,探究了复杂工况下电动挖掘机所承受的路面激励、柱塞泵压力脉动激励和冲击激励特性,分析了各种激励下的振动传递路径,建立了电动挖掘机电池包的动力学模型,揭示了非平稳随机激励下电池包的振动特性,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研究表明,基于小波变换及灰狼优化-变分模态分解(Grey Wolf Optimization-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GWO-VMD)信号分析算法对路面激励信号进行重构,能够较好地反映路面激励特性;行驶工况下电动挖掘机所承受的路面激励具有显著的非平稳特性;在路面激励等非平稳随机激励作用下,电动挖掘机电池包产生复杂多变的振动,其动态响应的功率谱密度随时间变化显著,具有明显的非平稳随机特性。研究工作为电动挖掘机电池包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挖掘机 电池包 非平稳 随机激励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冻结条件下路基双层土体层间水分迁移机制研究
17
作者 王天亮 范帅波 +2 位作者 高毅仁 张飞 寇晓康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73-2884,共12页
通过室内土柱的单向梯度降温试验,分析土柱中存在两种土体情况下,不同填料的中值粒径与温度场、补水量、水分重分布及冻胀变形的变化情况,分析中值粒径对铁路路基粗颗粒填料层间水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向冻结时,改变下... 通过室内土柱的单向梯度降温试验,分析土柱中存在两种土体情况下,不同填料的中值粒径与温度场、补水量、水分重分布及冻胀变形的变化情况,分析中值粒径对铁路路基粗颗粒填料层间水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向冻结时,改变下层土体而其他试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同温度边界下土体的温度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冻结深度无显著差别;重点考虑上下层土的中值粒径d50,提出上下层中值粒径比F50,用于评价上下层土粒径差距程度对层间水分迁移的影响。在上下层中值粒径比为1.40~3.24时补水相对较小,层间位置会发生水分集聚,随比值的增大,补水量越少,层间集聚效果越好,水分越难由下层进入上层,土柱冻胀变形越小。上下层的流速及水分迁移通道疏密程度有明显差别,上层较为稀疏,下层较为密集,以下层水分迁移速度较慢,上层水分迁移较快为主,层间水分集聚受水分迁移通道疏密程度影响较大;当上下层中值粒径比值过高或者过低时,水分在自下而上迁移过程中,均会于土柱层间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颗粒填料 单向冻结 双层土体 水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激变压器的锂电池组混合交错均衡方案
18
作者 李斌 焦琳峰 +2 位作者 王清璇 郑征 王浩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针对储能系统中锂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电压不一致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激变压器的混合均衡拓扑和一种电池组自适应交错均衡控制策略;对均衡拓扑和控制策略分析,该方案不仅具有电池到电池组和电池组到电池两种均衡模式类型,而且能根据电池组... 针对储能系统中锂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电压不一致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激变压器的混合均衡拓扑和一种电池组自适应交错均衡控制策略;对均衡拓扑和控制策略分析,该方案不仅具有电池到电池组和电池组到电池两种均衡模式类型,而且能根据电池组的状态调整均衡类型,确保均衡电路一直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种方案的实施实现了电池组的快速均衡,提高了电池组的性能和效率。通过速度、效率和成本等方面的仿真结果分析,得出该方案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其中均衡速度提高40%以上,平衡效率提高约3%,而成本降低66%,在静置、充电和放电三种工况下进行了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锂电池组 反激变压器 混合均衡拓扑 自适应交错均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浮冰区船舶回转操纵性数值仿真研究
19
作者 闫宏生 陈梓昊 王锡军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4-1047,共14页
为探究极地船舶在极地浮冰区中的回转操纵特性,本文采用CFD–DEM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一艘中型极地船舶在浮冰区中的回转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模拟考虑了船舶在不同舵角以及不同密集度浮冰区中的回转过程,并对船舶回转运动的参数... 为探究极地船舶在极地浮冰区中的回转操纵特性,本文采用CFD–DEM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一艘中型极地船舶在浮冰区中的回转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模拟考虑了船舶在不同舵角以及不同密集度浮冰区中的回转过程,并对船舶回转运动的参数进行预报。结果表明,浮冰的存在会对船舶的回转运动产生显著阻碍,浮冰区回转战术直径的范围是敞水工况战术直径的1~1.5倍。船体受到的力和力矩具有较强的随机性,航速与艏摇角速度时历曲线瞬时起伏更明显。相同舵角下,船舶受到的冰纵向力随浮冰密集度增加而增加,流体纵向力变化不明显;平均总侧向力、总偏航力矩方向与回转操纵方向一致,平均冰偏航力矩则更多偏向于回转操纵的相反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船舶 离散元方法 计算流体力学 浮冰区 操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压裂充填施工管柱侧向出流孔冲蚀损坏机理及结构优化
20
作者 徐凤祥 刘洪刚 +4 位作者 王浩宇 张伦 徐海珍 董长银 李经纬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30,共11页
海上油田多层压裂充填施工管柱的侧向出流孔的冲蚀损坏问题较为严重,显著影响管柱使用寿命。针对出流孔冲蚀机理不明确且缺乏结构优化依据的问题,使用现场实际施工材料和泵注条件,开展了管柱出流孔冲蚀损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砂比与排... 海上油田多层压裂充填施工管柱的侧向出流孔的冲蚀损坏问题较为严重,显著影响管柱使用寿命。针对出流孔冲蚀机理不明确且缺乏结构优化依据的问题,使用现场实际施工材料和泵注条件,开展了管柱出流孔冲蚀损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砂比与排量对冲蚀速率影响最大,黏度影响相对较小;出流孔间的返溅作用加速了冲蚀过程,在排量22 m^(3)/h、砂比80%条件下,出流孔平均冲蚀速率达到0.05 g/h,说明携砂液砂比与排量以及不同出流孔之间的返溅作用是影响出流孔侧向冲蚀的重要原因。基于冲蚀损坏模拟实验结果并结合金属表面微观分析,构建了冲蚀损坏程度评价方法,并提出尖端侧向切削机理、端面侧向切削机理及颗粒返溅正面啃噬机理三种冲蚀破坏机理。基于冲蚀损坏机理与规律,提出两项结构优化方案,即增厚保护套2.5 mm及出流孔倾斜角度改为38.42°。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方案可延长出流孔使用寿命约30%。本研究为非常规低渗透储层的水力压裂增产改造,以及中高渗储层的多层压裂充填防砂施工管柱结构优化提供了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压裂充填防砂管柱 侧向出流口 冲蚀损坏机理 影响因素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