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疲劳载荷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LQG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1
作者 刘军 全哲辰 +1 位作者 朱世祥 武培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5-186,共12页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频时疲劳载荷会显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考虑疲劳载荷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线性二次型高斯(LQG)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采用小信号法构建了在额定风速以下和额定风速以上两种线性化双馈风电机组调频模型,通过...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频时疲劳载荷会显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考虑疲劳载荷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线性二次型高斯(LQG)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采用小信号法构建了在额定风速以下和额定风速以上两种线性化双馈风电机组调频模型,通过等效同步发电机组的惯量响应以及静态调差特性确定双馈风电机组的期望输出功率,构造了以双馈风电机组期望输出功率与实际输出功率之差和载荷最小为目标的性能指标函数,并通过快速迭代Riccati方程实时求解该性能指标函数,获得双馈风电机组最优调频功率,在实现一次调频控制的同时减少双馈风电机组载荷。此外,提出了根据剩余转子动能及频率偏差自适应调整性能指标函数权重的方法,进一步优化了双馈风电机组的调频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有效提升双馈风电机组调频能力的同时减少了机组疲劳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一次调频 疲劳载荷 线性二次型高斯(LQG)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的10 MW铝绕组双馈风力发电机优化设计
2
作者 王雨星 戴睿 +3 位作者 姬相磊 侯卓琴 朱博文 王忠岩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6-394,共9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MOPSM)的大功率铝绕组双馈风力发电机(AW-DFIG)电磁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明确AW-DFIG的设计参数并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OLHS)进行数据样本点采集;其次,通过比较不同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不断...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MOPSM)的大功率铝绕组双馈风力发电机(AW-DFIG)电磁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明确AW-DFIG的设计参数并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OLHS)进行数据样本点采集;其次,通过比较不同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不断调整和优化模型参数,确定各目标参数的最佳代理模型;然后,利用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对AW-DFIG)进行电磁方案优化,并采用有限元(FEM)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有效验证;最后,研制一台10 MW,1720 r/min的实验样机,并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该文所提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双馈感应发电机 电磁设计 数值模拟 代理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风速预测的直驱风电机组减载调频策略
3
作者 王印松 袁环环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9,共9页
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常用的减载调频控制策略缺乏对风电机组运行经济性和调频能力的考虑,易导致系统出现调频能力不足或备用功率冗余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减载率的优化减载调频策略。首先划分不同的风速模式,确立不同模式下的超速... 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常用的减载调频控制策略缺乏对风电机组运行经济性和调频能力的考虑,易导致系统出现调频能力不足或备用功率冗余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减载率的优化减载调频策略。首先划分不同的风速模式,确立不同模式下的超速与变桨距协调控制方案;其次考虑系统调频能力和发电量两因素,设计函数求取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减载率;由于风速波动频繁,风机控制具有延迟,因此利用风速预测和滑动窗口法对最优减载率做进一步调整;最后搭建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改进的频率控制动态调整减载率参与系统调频。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与常用的策略相比在实时风速、负荷扰动下系统频率动态偏差减小、达到最低值的时间延长,风机发电量增加,桨距角变化量减小。该策略能满足调频需求,提升调频质量,减小机械磨损,提高风机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风电机组 可变减载率 超速控制 变桨距控制 优化减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型风电机组传动链降载控制技术研究与仿真
4
作者 刘河生 雷航 张瑞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为定量研究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的扭振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反馈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计算的方式对比了传动链扭振的控制效果。以7.0 MW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为研究对象,采用卡尔曼滤波估计传动链扭振角度,并以低速... 为定量研究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的扭振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反馈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计算的方式对比了传动链扭振的控制效果。以7.0 MW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为研究对象,采用卡尔曼滤波估计传动链扭振角度,并以低速轴扭振速度估计值为参考设计了发电机附加电磁转矩作用于风电机组转矩控制,与虚拟阻尼控制、无阻尼控制进行了20年全生命周期内的载荷与发电量计算对比。结果表明:经过卡尔曼滤波估计的低速轴扭角与实际值的相关性可以达到0.99;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反馈控制分别与虚拟阻尼控制、无阻尼控制的关键差异为,传动链低速轴等效疲劳载荷分别降低2.11%、4.89%,传动链高速轴等效疲劳载荷分别降低1.99%、4.78%,发电量分别降低200、700 k W·h。卡尔曼滤波对传动链扭角估计较准确,且以卡尔曼滤波估计得到的低速轴扭振速度设计的附加电磁转矩对传动链扭振具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型风电机组 传动链扭振 卡尔曼滤波 等效疲劳载荷 年发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场的发输电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31
5
作者 姜文 严正 杨建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6-130,178,共6页
为了评估风电并网对发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序贯蒙特卡罗方法的风电场发输电可靠性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机组、线路、变压器以及风力发电机等设备元件的运行状态,同时采用了最优切负荷,给出具体的算法流程,并提出可靠性指... 为了评估风电并网对发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序贯蒙特卡罗方法的风电场发输电可靠性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机组、线路、变压器以及风力发电机等设备元件的运行状态,同时采用了最优切负荷,给出具体的算法流程,并提出可靠性指标BIEWG。算例采用IEEE-RTS测试系统,风电场是由100台V90-2MW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成,风速数据取自东海风电场。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风电机组的接入对提高发输电组合系统的可靠性具有明显的作用。该算法可以被系统规划者用来有效地评估风电并网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蒙特卡罗 可靠性 最优切负荷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馈电机风电场无功调节能力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106
6
作者 赵晶晶 符杨 李东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38,共6页
针对目前配电网无功优化中没有考虑具有灵活无功调节能力的并网双馈电机风电场为系统提供无功支持的问题,研究了考虑双馈电机风电场无功调节能力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和算法。分析了风速预测误差对双馈电机风电场无功容量的影响,将双馈... 针对目前配电网无功优化中没有考虑具有灵活无功调节能力的并网双馈电机风电场为系统提供无功支持的问题,研究了考虑双馈电机风电场无功调节能力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和算法。分析了风速预测误差对双馈电机风电场无功容量的影响,将双馈电机风电场无功容量极限作为约束条件,在最大效率利用风能的前提下将双馈电机风电场作为连续无功源参与配电网无功优化,建立了以系统有功网损与节点电压偏差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无功优化模型,把含双馈电机风电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转换为一个多约束的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数学问题,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求解。利用IEEE 33节点系统作为算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 风电场 无功容量极限 无功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双馈风电机组参与调频的电网自适应低频减载策略 被引量:33
7
作者 李世春 吕翔生 +3 位作者 钟浩 龙庆文 谢雯洁 舒征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09-115,共7页
大规模风电参与惯性控制和一次调频会对电网频率特性产生显著影响,而现有的低频减载方法尚未考虑该影响,可能引起频率轨迹失真和负荷切除不合理问题。鉴于此,以双馈型风电机组为例,研究将风电虚拟惯性响应时变特性参数和一次调频响应系... 大规模风电参与惯性控制和一次调频会对电网频率特性产生显著影响,而现有的低频减载方法尚未考虑该影响,可能引起频率轨迹失真和负荷切除不合理问题。鉴于此,以双馈型风电机组为例,研究将风电虚拟惯性响应时变特性参数和一次调频响应系统模型融入低频减载过程的方法,提出了改进低频减载策略和负荷切除决策模型。首先,通过求解含风电虚拟惯性响应的电网等效惯量(具有时变特性)、检测频率变化率,计算低频减载首轮起动时刻的实时功率缺额。然后,定量表征风电一次调频及负荷调节效应先抵消部分的实时功率缺额,剩余功率缺额则由自适应低频减载策略分批切除。最后,理论研究及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低频减载改进策略和模型能更客观地反映电网频率特性,负荷切除量明显更小,体现了大规模风电参与调频对低频减载的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风电 双馈风电机组 自适应低频减载策略 虚拟惯性 一次调频 电网等效惯量 实时功率缺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的双馈风电机组等值建模 被引量:21
8
作者 栗然 唐凡 +2 位作者 刘英培 柯拥勤 张孝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7,共6页
风电机组等值建模是风电并网研究的基础,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AMPSO)算法的双馈风电机组等值建模方法。首先依据风力机型号进行机群划分,通过简化双馈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建立了双馈风电机组等值模型。根据模型中各参数对双... 风电机组等值建模是风电并网研究的基础,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AMPSO)算法的双馈风电机组等值建模方法。首先依据风力机型号进行机群划分,通过简化双馈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建立了双馈风电机组等值模型。根据模型中各参数对双馈风电机组运行特性的影响特点,将其分为暂态参数和稳态参数,采用收敛速度快、通用性强的AMPSO算法对稳态参数寻优,采用试测法辨识暂态参数。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述等值方法精确、简便,适用于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的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参数辨识 暂态参数 稳态参数 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 试测法 等值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变下垂系数控制策略 被引量:68
9
作者 潘文霞 全锐 王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6-131 186,186,共7页
对双馈风电机组采用传统的固定下垂系数控制策略时,不能根据风速的变化自适应调整风电机组的实时可用容量。若下垂系数设定偏小,将导致风电机组过度响应,造成系统频率二次跌落,同时发电机转速不能恢复;若下垂系数设定偏大,将无法充分发... 对双馈风电机组采用传统的固定下垂系数控制策略时,不能根据风速的变化自适应调整风电机组的实时可用容量。若下垂系数设定偏小,将导致风电机组过度响应,造成系统频率二次跌落,同时发电机转速不能恢复;若下垂系数设定偏大,将无法充分发挥风电机组的频率响应能力。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变下垂系数控制策略,即在低、中风速区,将纯机械减载容量和可利用转子动能的总和作为机组可用容量整定下垂系数;而在高风速区内,则以纯机械减载容量整定下垂系数的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有效提升双馈风电机组的频率响应能力,防止双馈风电机组发生过度响应,有利于双馈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系数 双馈风电机组 下垂控制 频率响应 纯机械减载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馈风电机组频率响应解析模型的系统低频减载策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超 蔡国伟 +3 位作者 杨冬锋 刘铖 孙正龙 刘晓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08-118,共11页
规模化双馈风电机组主动参与系统频率响应对其动态和稳态特性均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目前低频减载策略研究对该影响认识并不清晰且考虑不够充分。为此,提出了考虑双馈风电机组参与频率调节的电网低频减载策略和负荷切除决策模型。首先,根... 规模化双馈风电机组主动参与系统频率响应对其动态和稳态特性均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目前低频减载策略研究对该影响认识并不清晰且考虑不够充分。为此,提出了考虑双馈风电机组参与频率调节的电网低频减载策略和负荷切除决策模型。首先,根据与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法,推导了双馈风电机组综合惯量控制的线性化解析模型。进而,分析并阐述了双馈风电机组综合惯量控制对低频减载切负荷量的影响,定量表征了双馈风电机组参加频率调节所抵消的部分功率缺额,进而确定了低频减载切负荷决策量。最后,通过算例证明,所提线性化解析模型能够准确刻画双馈风电机组的频率响应特性,且改进的低频减载策略能够在保证频率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切负荷量,充分验证了双馈风电机组参与频率响应的稳态功率支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惯量控制 调频 低频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新房 徐大平 柳亦兵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43,共7页
提出定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串级控制。外回路根据机组的运动方程采用自适应最优模糊控制,给出发电机电磁转矩设定值,实现参考转速的渐进跟踪。算法综合考虑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系统辨识作为控制算法的一部分自动执行... 提出定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串级控制。外回路根据机组的运动方程采用自适应最优模糊控制,给出发电机电磁转矩设定值,实现参考转速的渐进跟踪。算法综合考虑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系统辨识作为控制算法的一部分自动执行。内回路基于双馈发电机的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模型,结合动态线性化和反馈稳态解耦技术,提出发电机有功、无功功率的预测函数控制。采用 PI 控制与本文的控制策略作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 定子磁场定向 解耦技术 矢量控制系统 电磁转矩 双馈发电机 控制策略 预测函数控制 PI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动态外载荷计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秦大同 张福平 白温毓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3,共8页
综合考虑风轮非定常气动载荷计算模型、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双馈发电机模型和变速变桨距控制模型,建立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外载荷计算模型。使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对变速变桨距型风力发电机分别在启动、运行和制动时... 综合考虑风轮非定常气动载荷计算模型、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双馈发电机模型和变速变桨距控制模型,建立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外载荷计算模型。使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对变速变桨距型风力发电机分别在启动、运行和制动时的外载荷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增速齿轮箱的输入载荷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变桨距 风力发电机 非定常叶素动量模型 双馈发电机 载荷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链控制型双馈风电机组及其弱电网阻尼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震 李喆 +1 位作者 冯艳涛 张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32-141,共10页
区别于跟网型结构,采用构网型结构的双馈风电机组不存在电流环与锁相环的耦合,且具备一定的频率/电压主动支撑能力,因而更适合在弱电网下运行。针对双馈风电机组的构网型结构,提出一种磁链控制型双馈风电机组(FC-DFIG)构网方案,通过构... 区别于跟网型结构,采用构网型结构的双馈风电机组不存在电流环与锁相环的耦合,且具备一定的频率/电压主动支撑能力,因而更适合在弱电网下运行。针对双馈风电机组的构网型结构,提出一种磁链控制型双馈风电机组(FC-DFIG)构网方案,通过构建定子磁链外环-转子电流内环的双闭环结构实现对定子磁链矢量的幅相控制,进而调节并网功率。基于传输功率与定子磁链矢量的关系,提出FC-DFIG构网方案,并建立其小信号模型,证明该结构稳定可控。此外,针对弱电网下的低阻尼特性,基于定子d轴磁链微分前馈策略优化系统阻尼,理论和实验证明所提方案可以改善机组阻尼特性,有效提升FC-DFIG在弱电网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双馈风电机组 定子磁链幅相控制 阻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峰 夏泽超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8-442,共5页
针对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的出力具有随机性这一特点,采用场景分析法对其出力进行分析,使其更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电压偏差最小和有功功率损耗最小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针对粒子群算法存在易早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混沌粒子... 针对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的出力具有随机性这一特点,采用场景分析法对其出力进行分析,使其更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电压偏差最小和有功功率损耗最小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针对粒子群算法存在易早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ACPSO),并将其作为无功优化的算法;利用该算法对含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的IEEE33系统进行无功优化计算,并将优化后的结果与其它文献提出的算法相比较,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双馈异步风电机组 无功优化 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 场景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短路比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电压主动支撑的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艳涛 谢震 +2 位作者 李梦杰 张兴 杨淑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
随着风力发电机的大规模并网发电,并网点的短路比不断降低。风电机组并网功率增大使得线路阻抗上的压降上升,并网点电压也随之降低,进而导致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受到限制。为改善风机并网在低短路比下电压降低致使输出功率受限的问题,... 随着风力发电机的大规模并网发电,并网点的短路比不断降低。风电机组并网功率增大使得线路阻抗上的压降上升,并网点电压也随之降低,进而导致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受到限制。为改善风机并网在低短路比下电压降低致使输出功率受限的问题,以双馈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主动支撑的闭环优化控制策略。该方法在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支撑的基础上,提高了双馈风电机组在低短路比下的功率传输能力,同时解决了常规电压闭环控制中由功率耦合引发的系统稳定性问题。在优化控制策略下,系统的主导极点阻尼比更大,使得系统更加稳定。最后,在11 kW的双馈电机实验平台上验证了优化控制策略下双馈电机的阶跃响应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比 电压主动支撑 优化控制 双馈感应发电机 功率受限 风机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非线性负载的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孤岛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钊 潘再平 徐泽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91-1798,共8页
以孤岛运行的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实现风力发电系统在带非线性负载时能够输出稳定幅值和频率的电压为目标,分别在转子侧变换器(RSC)和定子侧变换器(SSC)的控制中采用基于正转同步速坐标系下的比例积分谐振(PIR)控制,... 以孤岛运行的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实现风力发电系统在带非线性负载时能够输出稳定幅值和频率的电压为目标,分别在转子侧变换器(RSC)和定子侧变换器(SSC)的控制中采用基于正转同步速坐标系下的比例积分谐振(PIR)控制,可解决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带宽有限导致的控制性能下降问题,同时可减少谐波分量的提取以及谐振控制器的使用数量,简化系统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在非线性负载条件下能获得良好的输出电压、电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双馈异步发电机 孤岛运行 非线性负载 比例积分谐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边界及多目标约束下自同步电压源双馈风电机组参数整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思莹 王晗 +3 位作者 曹云峰 王伟 杨冬梅 蔡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8,共11页
自同步电压源双馈风电机组采用“机侧惯量传递-网侧惯性同步”的控制方法,具备自主同步并网和惯量响应的能力,目前缺乏对该控制方法并网稳定性及多目标约束下参数优化设计的研究和分析。鉴于此,建立了同时考虑自同步电压源双馈风电系统... 自同步电压源双馈风电机组采用“机侧惯量传递-网侧惯性同步”的控制方法,具备自主同步并网和惯量响应的能力,目前缺乏对该控制方法并网稳定性及多目标约束下参数优化设计的研究和分析。鉴于此,建立了同时考虑自同步电压源双馈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和转子侧变换器动态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电网强度下惯量传递环节及致稳环节的控制参数对中高频段小扰动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给出了考虑机组不同工作点及动态性能的控制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全局优化。在PSCAD/EMTDC中构建了2 MW双馈风电机组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惯性同步 稳定性 状态空间模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馈风电机组系统的广域阻尼控制器协调优化策略 被引量:19
18
作者 聂永辉 徐晗桐 +2 位作者 蔡国伟 张庆峰 杨德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84,共6页
为了提高含双馈风电机组系统抑制低频振荡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广域阻尼控制器协调优化策略。首先对含有双馈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进行建模;然后基于系统可观/可控性综合几何指标选择广域阻尼控制回路;最后利用人工蜂群算法... 为了提高含双馈风电机组系统抑制低频振荡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广域阻尼控制器协调优化策略。首先对含有双馈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进行建模;然后基于系统可观/可控性综合几何指标选择广域阻尼控制回路;最后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自抗扰控制器和广域阻尼控制器进行协调优化,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通过2区域4机系统和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案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在抑制含双馈风电机组系统低频振荡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双馈风电机组系统 低频振荡 自抗扰控制 广域阻尼控制器 人工蜂群算法 协调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BCC算法的含风电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精卫 周步祥 +3 位作者 彭章刚 周海忠 李世新 唐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8-202,共5页
针对传统的无功优化算法在求解含风电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时存在的局限性,充分考虑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及间歇性,将风电机组作为连续的无功源参与电网的无功优化,针对1d中不同时段的风速变化情况,建立包含有功网损及电压偏差的综合无功... 针对传统的无功优化算法在求解含风电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时存在的局限性,充分考虑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及间歇性,将风电机组作为连续的无功源参与电网的无功优化,针对1d中不同时段的风速变化情况,建立包含有功网损及电压偏差的综合无功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的细菌群趋药性算法(SIBCC)参与无功优化计算。最后以改进IEEE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 无功优化 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 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机组功率跌落和机械载荷优化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20
20
作者 秦世耀 代林旺 +3 位作者 王瑞明 毕然 徐婷 赵剑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65-1672,共8页
针对风电机组惯量响应结束后可能出现的功率跌落和较大的机械载荷冲击问题,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原理,提出了基于指数函数渐进趋近的风电机组转速恢复方法。通过动态调整调节系数,改变参考功率与目标恢复功率渐近速率,降低机... 针对风电机组惯量响应结束后可能出现的功率跌落和较大的机械载荷冲击问题,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原理,提出了基于指数函数渐进趋近的风电机组转速恢复方法。通过动态调整调节系数,改变参考功率与目标恢复功率渐近速率,降低机械载荷冲击。分析了调节系数与转速、目标恢复功率的关系,从功率跌落优化角度研究了两种目标恢复功率的控制方法,同时给出了惯量响应期间主控与变流器协调配合方法。相比常规控制方式,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转速恢复期间机械载荷并减小功率跌落深度。在Matlab与Bladed中建立了包含气动、电气与机械特性的风电机组联合仿真模型,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虚拟惯量 机械载荷 渐进趋近 转速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