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behavior of clayey soil under various boundary condi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XUE Zhi-jia XIONG Q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493-1504,共12页
The use of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clayey soil foundation.Various boundary conditions can be adopted in this method.In this work,two electrode–clay contacts,three solution condi... The use of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clayey soil foundation.Various boundary conditions can be adopted in this method.In this work,two electrode–clay contacts,three solution conditioners,and four anode solution supply times were used for clayey soil improvement.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electro-osmotic consolidation theory,and transport of ion theory,it is found that the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effect of the separation of electrode–clay(E_S)is more beneficial for the transport of Ca^(2+),production of cementing material,and reduction of water content than that of electrode–clay(E_C)joining;through electrode–clay contact separation,the anode solution conditioner(NaPO3)6(E_SHMP)delayed the cementing reaction and then increased the transport of Ca^(2+)near the cathode,which increased the amount of cementing material and the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effect;and when the anode conditioner(NaPO3)6 was used,two days of anode solution supply followed by three days cut off from the anode solution led to the highest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increase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osmotic chemical,which resolved the uneven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effect in the E_SH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clayey soil improvement electrode−clay contacts solution conditioner anode solution supply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o-Optimal Guidance Control for Lunar Soft Landing 被引量:3
2
作者 Wang, Dayi Li, Tieshou +1 位作者 Yan, Hui Ma, Xingr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3期22-31,共10页
Returning to moon has become a top topic recently.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ft landing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lunar exploration. The lunar soft landing in this paper begins from a 100 km circular lunar park... Returning to moon has become a top topic recently.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ft landing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lunar exploration. The lunar soft landing in this paper begins from a 100 km circular lunar parking orbit. Once the landing area has been selected and it is time to deorbit for landing, a ΔV burn of 19.4 m/s is performed to establish a 100×15 km elliptical orbit. At perilune, the landing jets are ignited, and a propulsive landing is performed. A guidance and control scheme for lunar soft landing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which combines optimal theory with nonlinear neuro-control. Basically, an optimal nonlinear control law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the optimum trajectory from perilune to lunar surface in terms of Pontryagin's maximum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terminal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index. Therefore some optimal control laws can be carried out in the soft landing system due to the nonlinear mapping function of the neural network.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ontrol laws are verified in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conditions Computer simulation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Control system synthesis Functions Lunar landing Lunar missions Maximum principle Neural networks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optimal control systems ORB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几何拓扑优化非齐次边界条件施加技术研究
3
作者 王书亭 谢晴天 +3 位作者 杨奥迪 李小兵 熊体凡 谢贤达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535,共11页
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基函数缺乏插值性,导致等几何拓扑优化方法无法直接在控制顶点处施加非齐次边界条件。为此,介绍了面向等几何分析的两类非齐次边界条件处理方法,通过强施加方法和弱施加方法分别对边界条件施加的精度进行提升。... 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基函数缺乏插值性,导致等几何拓扑优化方法无法直接在控制顶点处施加非齐次边界条件。为此,介绍了面向等几何分析的两类非齐次边界条件处理方法,通过强施加方法和弱施加方法分别对边界条件施加的精度进行提升。数值算例结果验证了前述方法在等几何分析非齐次边界条件施加过程的可行性。将前述方法嵌入至等几何拓扑优化流程,创新性地提出惩罚因子自适应的非齐次边界条件处理方法,提高了等几何拓扑优化求解的精度,进一步论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几何拓扑优化 非齐次边界条件 边界配点法 自适应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L-IGVL边界条件的黏滞声波方程数值模拟
4
作者 陈志立 汪勇 +3 位作者 桂志先 何幼娟 羊丹 年泽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2-401,共10页
地震勘探中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受计算和存储能力的限制,只能在有限空间进行,需要对其设置边界条件。常用的完全匹配层(Perfect Match Layer,PML)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边界条件,需要对边界条件设定一定的层数,层数太大时会降低正演速度和增... 地震勘探中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受计算和存储能力的限制,只能在有限空间进行,需要对其设置边界条件。常用的完全匹配层(Perfect Match Layer,PML)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边界条件,需要对边界条件设定一定的层数,层数太大时会降低正演速度和增大内存存储。因此,文中通过将PML边界条件和改进后的梯度黏弹边界(Improved Gradient Viscoelastic Layer,IGVL)结合提出一种PML-IGVL边界条件,同时,为了减少截断误差和数值频散,将PML-IGVL边界条件应用于紧致交错网格的黏滞声波方程中进行数值模拟。均匀介质和Marmousi模型中的波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PML边界条件,PML-IGVL边界条件使用的边界厚度更小,在相同较低边界层数下,能更好地吸收反射波,同时能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并提高正演效率,证明了PML-IGVL边界条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是正演模拟中一种有效的边界吸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致交错有限差分 黏滞声波方程 数值模拟 PML边界条件 改进梯度黏弹边界 PML-IGVL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坝坝基立体排水的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
5
作者 任旺 苗君 +2 位作者 雷万钧 王络 陈益峰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81-2295,2307,共16页
排水是高坝工程最经济有效的渗流控制措施,纵横交错的排水廊道和俯仰并用的排水孔群构成立体排水,但其准确模拟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渗流分析的难点之一。长期的研究表明,排水本质上是通过边界条件对渗流场起控制作用的,其边界条件有水头... 排水是高坝工程最经济有效的渗流控制措施,纵横交错的排水廊道和俯仰并用的排水孔群构成立体排水,但其准确模拟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渗流分析的难点之一。长期的研究表明,排水本质上是通过边界条件对渗流场起控制作用的,其边界条件有水头边界条件、零流量边界条件、潜在溢出边界条件和水头-潜在溢出混合边界条件4类。然而,当排水的边界条件指定错误,或缺乏可靠的排水边界转换算法时,排水的模拟和渗流场的计算可能产生显著偏差,甚至错误。结合某拟建的200 m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总结了高坝坝基立体排水对渗流场的控制机制,明确了水头-潜在溢出混合边界满足的流量自平衡关系式,给出了排水俯孔边界条件的自动转换算法。对水库蓄水过程中坝基非稳定渗流场的计算分析表明,立体排水精细模拟的核心是确定满足水头-潜在溢出混合边界条件的排水俯孔,当这部分排水孔被错误指定为零流量边界条件(即认定为失效)时,地下水自由面将被高估1.7~10.6 m;而当其被错误指定为水头边界条件(即认为孔口发生溢流)时,地下水自由面则将被高估达29.4~94.5 m。与以往的认知不同,这部分排水孔尽管孔口无溢流,但通过孔内的流量自平衡关系,将汇入排水孔的地下水排向附近更低高程的排水孔,因而也很好地起到了降低坝基渗透压力的作用。此外,通过对排水孔间距的优化分析表明,工程上广泛应用的3 m间距是合适的,但建议增大坝基右岸2928 m高程灌排廊道下游侧附近排水孔的间距。研究成果对高坝工程防渗排水设计与渗流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孔 边界条件 混凝土坝 非稳定渗流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优化体心立方结构平压性能研究
6
作者 孙思远 盛亚鹏 +1 位作者 段玥晨 齐佳旗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4,共8页
为了增强体心立方(BCC)结构平压吸能性能,采用周期边界条件和ESO拓扑优化方法,对BCC结构的周期性单胞进行了优化设计,发现拓扑优化BCC单胞的等效平压模量远优于传统BCC单胞等效平压模量。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由单胞组成的4×4拓扑... 为了增强体心立方(BCC)结构平压吸能性能,采用周期边界条件和ESO拓扑优化方法,对BCC结构的周期性单胞进行了优化设计,发现拓扑优化BCC单胞的等效平压模量远优于传统BCC单胞等效平压模量。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由单胞组成的4×4拓扑优化芯子结构平压模型,对芯子进行了平压试验,将两者结果对照,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传统结构和拓扑优化结构在平压载荷下的吸能指标,发现优化后的模型峰值力提升了79.2%,有效吸能量提升了48.5%,单位体积比吸能、单位质量比吸能提升了47.8%。基于BCC单胞的拓扑优化,使BCC单胞的等效平压模量得到较大提升的同时,也使BCC芯子结构在平压载荷下的吸能指标有更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周期边界条件 拓扑优化 平压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具有Wentzell边界条件的抛物型方程的热源
7
作者 伊海鸿 杨柳 田瑜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518,共14页
该文主要研究以Wentzell边界条件为背景,利用终端温度测量值在抛物热传导方程中重构与空间相关源项的反问题,这一研究在热传导工程问题中经常出现.该研究的难点是对Wentzell边界条件的处理,通过应用散度定理使得边界条件可以与抛物方程... 该文主要研究以Wentzell边界条件为背景,利用终端温度测量值在抛物热传导方程中重构与空间相关源项的反问题,这一研究在热传导工程问题中经常出现.该研究的难点是对Wentzell边界条件的处理,通过应用散度定理使得边界条件可以与抛物方程相结合,而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极值原理的证明也有所区别.由于原问题的不适定性,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框架,对原问题进行优化,建立了正则化解的存在性和所满足的必要条件,并且在极值原理成立的情形下,证明了正则化解的唯一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源问题 Wentzell边界条件 最优控制 散度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A虚构井的地下水渗流场优化模拟
8
作者 张才源 许模 +2 位作者 黄保荣 郭健 赵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60,共6页
在地质结构单一的场地尺度地下水渗流场数值建模中,边界条件不明确往往会导致模型结果难以与实际拟合,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以均布虚拟抽水井对模型井边界条件进行优化的新方法,构建以抽水量为决策变量,实际观测井模拟水头与真实水头的绝... 在地质结构单一的场地尺度地下水渗流场数值建模中,边界条件不明确往往会导致模型结果难以与实际拟合,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以均布虚拟抽水井对模型井边界条件进行优化的新方法,构建以抽水量为决策变量,实际观测井模拟水头与真实水头的绝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采用开普勒优化算法(KOA)进行求解,并以赣江下游左岸某场地为研究算例,探讨均布虚拟井数量对优化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算法初始种群数量为10、迭代次数为100的基本条件下,6、10、15、27口虚拟井方案的抽水量上限分别设置为8、9、9、10 m^(3)/d,优化模型适应度取得最优值;均布虚拟抽水井的方法在结合KOA算法后可以对地下水渗流场模型进行优化,15口虚拟井可以平衡算法复杂度和井对模型的影响,实现模拟流场与实际流场的最佳拟合,6口或10口井相对优化程度有限,27口井会增加决策变量维度,增大优化难度;以观测井模拟水头与真实水头的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量化地下水渗流场模拟优化效果,相较于优化前,6、10、15、27口虚拟井优化方案的MAE降幅分别为54.58%、56.91%、61.67%、59.29%,RMSE降幅分别为46.36%、44.79%、53.76%、53.05%。基于KOA优化井边界条件的方法可为场地地下水渗流场模拟的优化提供借鉴,提升模型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渗流场优化 KOA 均布虚拟井 数值模拟 井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自备电厂燃气发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
9
作者 安硕 冯旭刚 +5 位作者 张景 王正兵 唐得志 沈浩 王兵 宋爱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3,共15页
针对冶金自备电厂燃料热值、压力和负荷多变的复杂工况与发电机组燃烧、汽机系统存在的大滞后、扰动大、多变量问题,首先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辨识得到以汽轮机调节阀开度与燃料量为控制量、... 针对冶金自备电厂燃料热值、压力和负荷多变的复杂工况与发电机组燃烧、汽机系统存在的大滞后、扰动大、多变量问题,首先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辨识得到以汽轮机调节阀开度与燃料量为控制量、有功功率与主蒸汽压力为被控量的单元机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策略,构建机炉协调控制器,通过在线预测、反馈校正实现对系统进行滚动优化,并转换为内模控制结构分析其动态特性;最后,得到基于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multivariable dynamic matrix control,MDMC)的燃气发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PSO,IPSO输出曲线拟合效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模型预测控制、广义预测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相比,MDMC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动态性能,系统在受到干扰时调节时间最短为112 s,超调量仅为1.81%。应用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后,有功功率与主蒸汽压力标准偏差分别降低48.03%和33.33%,在满足现场设计要求的同时更有利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负荷工况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改进粒子群算法 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 稳定性 抗干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化学反应条件
10
作者 田梦阳 刘建闽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5-683,共9页
有机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一直是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由于反应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优化方法通常依赖大量实验,面临高昂的成本和长时间反应的挑战。本研究针对有机化学反应优化的特点及传统遗传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局部最优... 有机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一直是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由于反应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优化方法通常依赖大量实验,面临高昂的成本和长时间反应的挑战。本研究针对有机化学反应优化的特点及传统遗传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局部最优解问题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模型。该模型结合了保留精英策略、自适应多次变异策略和随机选择策略,显著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研究首先在一个包含混合类型条件的直接芳基化反应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遗传算法和随机搜索算法,改进的遗传算法在不同实验环境下表现出更强的寻优能力和更高的稳定性。随后,研究以包含3696个反应条件的Suzuki-Miyaura反应数据集作为待优化的反应。实验表明,在产率≥96.20%的反应条件仅占整个数据集1%的搜索空间的情况下,改进遗传算法平均仅需搜索35个样本即可找到符合该条件的最优反应条件,充分展示了改进遗传算法在化学反应条件优化上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条件 优化 改进 遗传算法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阴影下自适应预测-布谷鸟双层MPPT方法
11
作者 汤义勤 张冰烨 +1 位作者 陈威 王雪燕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188,共9页
针对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电压特性曲线呈多峰特性,鉴于智能优化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存在依赖初始化信息与跟踪性能难以平衡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预测-布谷鸟双层最大功率跟踪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分析功率-电压特性... 针对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电压特性曲线呈多峰特性,鉴于智能优化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存在依赖初始化信息与跟踪性能难以平衡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预测-布谷鸟双层最大功率跟踪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分析功率-电压特性曲线中极值点可能存在的区域,采用上层模糊预测的粒子更新机制定位最大功率点邻域范围。其次,该方法基于改进布谷鸟算法,以三次插值函数拟合曲线引导下层粒子进行精确搜索,提高方法的跟踪速度和总体效率。同时,该方法利用转换器变量的等效关系,在开环条件下直接控制系统输出电压,提高方法的通用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与其他前沿智能优化最大功率跟踪方法相比,所提出的自适应预测-布谷鸟双层方法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 智能优化算法 自适应预测 改进布谷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鹰栖息优化算法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
12
作者 李炜康 刘婷婷 +3 位作者 王哲铭 于文英 卢武 刘永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2-668,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鹰栖息优化算法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算法首先对整个区域进行随机抽样,通过目标函数在抽样点寻找最优解,再对最优解进行二次抽样,从而实现从全局搜索到局部搜索的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适应值变量作为算法的反馈参数,...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鹰栖息优化算法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算法首先对整个区域进行随机抽样,通过目标函数在抽样点寻找最优解,再对最优解进行二次抽样,从而实现从全局搜索到局部搜索的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适应值变量作为算法的反馈参数,实现了从全局搜索到局部搜索的自适应转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鹰栖息优化算法、布谷鸟算法及粒子群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均匀光照,静态、动态局部阴影情况下均具有追踪速度快、收敛精度高和前期振荡小的特点,能有效提升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最大功率追踪 光照条件 改进鹰栖息优化算法 局部阴影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aR和改进TOPSIS的水火风电调度多属性决策
13
作者 陈庆松 章泽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221,共9页
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应用条件风险价值模型计算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引起的条件风险,建立基于风电风险、发电成本和污染排放的水火风电联合调度三目标优化模型,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Ⅲ)求得该模型Pareto... 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应用条件风险价值模型计算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引起的条件风险,建立基于风电风险、发电成本和污染排放的水火风电联合调度三目标优化模型,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Ⅲ)求得该模型Pareto最优解集,并进一步对该调度方案集提出改进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运行结果表明:①改进后的TOPSIS方法有效解决了原方法的逆序问题和多属性决策问题,尤其在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和弃风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优化方案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益。②对调度方案集进行安全、经济和环保不同侧重下的排序择优,相比传统TOPSIS法,改进TOPSIS方法决策结果虽然运行成本仅上升0.07%,但运行风险、污染物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4%和2.25%,验证了该方法解决水火风电联合调度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火风电调度 条件风险价值 改进TOPSIS 多属性决策 PARETO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空调送风温度自抗扰控制
14
作者 杨世忠 宫钰程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491-5500,共10页
针对变风量空调送风温度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大迟延、模型参数不确定且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的送风温度闭环控制系统。为了克服自抗扰控制器在参数调整上的困难,提... 针对变风量空调送风温度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大迟延、模型参数不确定且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的送风温度闭环控制系统。为了克服自抗扰控制器在参数调整上的困难,提出一种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 IGWO)优化控制器参数,通过在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 GWO)中引入混沌映射、非线性收敛因子、动态权重及维度学习策略,增加了种群多样性并兼顾搜索和开发的平衡。通过对不同的单峰、多峰函数测试,证明了IGWO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精度、收敛速度和稳定性。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势和可行性;随后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控制器、传统灰狼算法优化的自抗扰控制器相比,采用IGWO算法优化的自抗扰控制器使系统送风温度超调量缩短45.3%和8.9%,调整时间减少34.8%和11.2%,稳态误差更小,系统更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空调 送风温度 PID控制 自抗扰控制 改进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K-IPS的电驱车间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方法
15
作者 龚小容 王鑫 +2 位作者 熊维清 王溏靓 张洪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92,共13页
针对电驱车间空调系统运行能耗高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基于IBK-IPS算法提出了一种考虑空调系统各设备相互约束的动态节能优化方法。首先,分析空调系统各设备之间的影响机理,建立各设备的能耗和约束条件数学模型,构建系统运行能耗优化目... 针对电驱车间空调系统运行能耗高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基于IBK-IPS算法提出了一种考虑空调系统各设备相互约束的动态节能优化方法。首先,分析空调系统各设备之间的影响机理,建立各设备的能耗和约束条件数学模型,构建系统运行能耗优化目标函数;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黑翅鸢与粒子群(IBK-IPS)的算法,对空调系统各设备的水温、流量和风量等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空调系统运行参数控制的精度和效果;然后,利用Simulink平台建立空调系统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的能耗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来验证运行参数优化的效果和准确性;最后,将该方法在某电驱车间进行实际应用,以验证所提方法的实际效果和可行性。仿真实验及实际应用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运行能耗得到有效降低,节能率达到11.23%~34.68%;系统的运行能效得到有效优化,运行能效提升了11.53%~41.75%;相较于PS、BK、BK-PS算法,IBK-IPS算法的节能效果最优,且收敛速度分别提升了27.27%、61.90%、69.23%;在实际应用测试中,优化后系统在5种不同负荷下的节能率分别为22.61%、17.24%、7.48%、14.97%、12.64%。综上所述,该文提出的节能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电驱车间空调系统运行能耗高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和实用性,可为空调系统节能优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车间 空调系统 相互约束 改进的黑翅鸢与粒子群算法 动态节能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iles subjected to horizontal loads based on reliability theory
16
作者 赵文艺 徐志军 郑俊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928-2934,共7页
Based on reliability theory,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iles subjected to horizontal loads is presented.This method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various uncertainties caused by pile installation,varia... Based on reliability theory,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iles subjected to horizontal loads is presented.This method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various uncertainties caused by pile installation,variability of geotechnical materials from one location to another,and so on.It also deals with behavior and side constraints specified by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piles.To more accurately solve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model,the 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is employed.The results from the numerical example indicate that th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esign parameters.In addition,the optimization weight increases with th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Especially when th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is relatively large,th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esign weight of p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based optimization design horizontal load objective function boundary condition 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和优化黑果枸杞及其制品中花青素测定的pH示差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亮 杲秀珍 +2 位作者 王环 赵静 李玉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7-278,共12页
建立一种基于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AOAC)方法检测黑果枸杞及其制品中花青素含量的改进pH示差法。考察了黑果枸杞及其制品中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和检测条件,通过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 建立一种基于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AOAC)方法检测黑果枸杞及其制品中花青素含量的改进pH示差法。考察了黑果枸杞及其制品中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和检测条件,通过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鉴别出黑果枸杞中花青素的具体化学结构,并计算出混合花青素的平均摩尔质量。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混合花青素的平均摩尔消光系数,对改进后的pH示差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和花青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和检测条件如下:黑果枸杞花青素提取溶剂为盐酸-80%(体积分数)乙醇(3∶97,体积比),料液比为1∶100(g∶mL),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0 min,缓冲溶液稀释5倍后静置平衡20 min。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鉴别黑果枸杞中主要以矮牵牛素类花青素为主(占97.96%),黑果枸杞特有的混合花青素平均摩尔质量为912.7 g/mol,平均摩尔消光系数为29591 L/(mol·cm)。pH示差法改进后能够满足方法学验证要求,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8.2 mg/100 g、0.282 mg/100 mL。方法改进后花青素提取增长率均大于20%,静置平衡20 min后单次检测结果精密度小于0.3%。以矮牵牛素类花青素代替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计算花青素含量平均提高了2.41倍,能真实地反映黑果枸杞及其制品中花青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及其制品 花青素 AOAC法 pH示差法改进 提取和检测条件优化 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鉴别 平均摩尔质量和平均摩尔消光系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片增强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蓄热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国会 马天娇 赫娜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8-485,共8页
目的为解决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中存在的蓄热时间过长等问题,探究该装置蓄热性能的优化措施。方法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添加不同体积分数、厚度和高度翅片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翅片体... 目的为解决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中存在的蓄热时间过长等问题,探究该装置蓄热性能的优化措施。方法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添加不同体积分数、厚度和高度翅片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翅片体积分数为15%,厚度为8 mm,高度为14 mm时,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蓄热时间缩短最显著,可缩短46.97%。结论翅片的添加对相变储能单元的熔化具有促进作用,通过优化翅片体积分数、厚度和高度参数,可以提高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的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蓄热工况 传热性能提升 翅片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工况预测误差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无功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旭 刘伯文 王怡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为解决工况预测误差较大时,日前无功优化调度方案优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计及工况预测误差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无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使用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建立日前工况功率预测模型;其次,考虑大规模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主动配电... 为解决工况预测误差较大时,日前无功优化调度方案优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计及工况预测误差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无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使用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建立日前工况功率预测模型;其次,考虑大规模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主动配电网,以调度时段内所有时间断面的多目标加权累加和为目标函数建立日前无功优化调度模型;最后,设计了一种变寻优粒子空间的改进引力搜索算法对日前无功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根据历史工况预测误差评价指标调整寻优粒子空间各维度的上下限矩阵,从而抑制了当无功区域内工况预测误差较大时可控设备调度异常的缺陷。最后采用拓展的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进行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日前无功优化调度 工况预测 分布式电源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改进引力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生产计划与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集成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红涛 曾骄 刘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6-144,共9页
为解决机加工企业制定的生产计划与车间调度方案不兼容的问题,建立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化加工成本为目标函数的生产计划与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集成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作为全局优化算法。在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为解决机加工企业制定的生产计划与车间调度方案不兼容的问题,建立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化加工成本为目标函数的生产计划与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集成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作为全局优化算法。在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子交叉的方式改进群体进化,同时设计随机性的边界变异,提高种群多样性,避免局部最优,学习因子及惯性权重采用幂函数动态变化,增强其搜索能力,更快收敛。最后通过生产实例,验证了IPSO在解决生产计划与车间调度集成问题上的可行性。同时将PSO、灰狼优化算法(GWO)和遗传算法(GA)作为对比算法,在15个Brandimarte基本算例上开展实验,得到的结果均优于其他算法,证明了IPSO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粒子群算法 边界变异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