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4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Integral Imaging和多基线立体匹配算法的深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伍春洪 杨扬 游福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0-1095,共6页
Integral Imaging(II)是一种能够记录和显示全真三维场景的图像技术.该技术采用微透镜阵列记录空间场景,空间任意一点的深度信息只需通过一次成像即可直接获得.本文研究结合多基线立体匹配算法采用II直接获取物体空间信息的方法.其结果... Integral Imaging(II)是一种能够记录和显示全真三维场景的图像技术.该技术采用微透镜阵列记录空间场景,空间任意一点的深度信息只需通过一次成像即可直接获得.本文研究结合多基线立体匹配算法采用II直接获取物体空间信息的方法.其结果既可为下一代基于II的三维电视图像的数据处理提供应用基础,同时也可望应用于开发新型的深度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l imaging 深度测量 立体匹配 多基线算法 视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l Imaging与模拟退火相结合的深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献如 蔡自兴 +1 位作者 杨欣荣 伍春洪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03-2307,共5页
该文提出一种Integral Imaging和模拟退火相结合的深度测量方法。针对传统立体视深度测量的复杂性,采用全真三维显示技术Integral Imaging成像技术记录空间三维信息。利用带约束的特征匹配算法并综合多种信息分析Integral imaging视图... 该文提出一种Integral Imaging和模拟退火相结合的深度测量方法。针对传统立体视深度测量的复杂性,采用全真三维显示技术Integral Imaging成像技术记录空间三维信息。利用带约束的特征匹配算法并综合多种信息分析Integral imaging视图对之间的视差。将寻找匹配的问题设计为全局能量函数模型,并用模拟退火算法使该能量函数最小化,从而实现所有视图对中所有特征点的匹配。最后结合Integral Imaging深度估算公式获得空间深度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l imaging 带约束的特征匹配 能量函数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LIMATIC STUDY OF CHANGBAI MOUNTAIN BY INTEGR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AND GEO-CODED IMAGES
3
作者 Yang Meihua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Wang Yeqiao Changchun Inst.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遥感信息》 CSCD 1990年第A02期39-40,共2页
Ⅰ. INTRODUCTION Changbai Mountain is situated between E127°54′-128°08′, N40°58′-42°06′ about 27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It is the typical area of the mountainous climate in the monsoon area ... Ⅰ. INTRODUCTION Changbai Mountain is situated between E127°54′-128°08′, N40°58′-42°06′ about 27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It is the typical area of the mountainous climate in the monsoon area of the temperate zone on the globe. The well reserved primeval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belts and the Natural Conservation of Changbai Mountains adopted by the UNESCO′s MAB Program cause the worldwide attention of geographers. Beside the complexity of the climatic structure itself, the mechanical effection of the high mountain body also effect the climat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In the mountain area where short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the climatic study by remote sensing is favorable for discovery and representation of climatic law in larg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LIMATIC STUDY OF CHANGBAI MOUNTAIN BY integr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AND GEO-CODED imagES GEO data bo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4
作者 WANG Jin-jiang JIANG Lun +3 位作者 TONG Shou-feng PEI Hui-yi CUI Yong GUO Ming-hang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9-1511,共23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DASH)interferometer in harsh temperatures,an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Firstly,the correlation bet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DASH)interferometer in harsh temperatures,an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Firstl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ference phase and temperature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phase algorithm of the interferometer.Secondly,the optical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 model and thermal deformation data acquisition model are designed.The deformation data of the interference module and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re given by temperature load simulation analysis,and the phase error caused by thermal deformation is obtained by fitting.Finally,based on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rmal deformation of each component,a reasonable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erence module occupies the main cause,the temperature must be controlled within(20±0.05)℃,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rts,and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 part is 3.8 m/s.The thermal drift between the magnification of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thermal drif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detector should occupy the secondary cause,which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20±2)℃,and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 part is 3.05 m/s.In summary,the wind measurement error caused by interference module,imaging optical system,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detector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6.85 m/s.The analysis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ASH interferomete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interference modul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opto-mechanical 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phase error temperatur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Full Azimuth Imaging to a Fractured Gas-Shale Play
5
作者 Duane Dopkin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F07期13-16,63,共5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动态特征增强的遥感建筑物分割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振久 田昊 +1 位作者 张杰浩 曲海成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4,共13页
针对遥感地物建筑物图像目标尺度差异大、样本空间分布不均衡、地物边界模糊、场景区域跨度大所导致的分割效果不佳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动态特征增强高精度遥感建筑物分割算法。首先,构建New_GhostNetV2网络,利用自适应上下文感知卷积... 针对遥感地物建筑物图像目标尺度差异大、样本空间分布不均衡、地物边界模糊、场景区域跨度大所导致的分割效果不佳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动态特征增强高精度遥感建筑物分割算法。首先,构建New_GhostNetV2网络,利用自适应上下文感知卷积,增强算法对样本空间特征的捕捉能力。其次,采用Ghost Convolution结合跳跃连接和特征分支策略设计多层级信息增强模块,增强特征整合。随后引入级联注意力CGA(cascaded group attention),通过组内独立注意力计算,加强模型对多样化地物形态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动态深度特征增强器构造特征融合模块,进一步加强模型捕获能力。在WHU数据集上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基线模型F1-Score提高8.57%,mIoU提高12.48%,与其他主流语义分割模型相比,改进DeepLabv3+具有更好的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语义分割 特征增强 信息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DTDI系统全链路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庄绪霞 魏久哲 贺金平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2,共13页
为实现星载数字时间延迟积分(Digital Time Integration Delay,DTDI)系统的有效设计与成像质量分析,文章提出星载DTDI系统全链路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技术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场景-大气-星载系统-处理... 为实现星载数字时间延迟积分(Digital Time Integration Delay,DTDI)系统的有效设计与成像质量分析,文章提出星载DTDI系统全链路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技术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场景-大气-星载系统-处理的全链路DTDI成像系统仿真模型,开展了多要素影响下的DTDI成像仿真试验与分析评价。结果表明:0.9 m分辨率下,积分时间0.063 ms、量化位数12 bit、TDI级数6级可以获得较好的成像质量,利用DTDI技术可将平台稳定度要求降至0.1(°)/s。文章研究成果可为星载DTDI系统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 数字时间延迟积分 全链路仿真 信噪比 计算处理 成像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光学一体化集成毫米波阵列特性研究
8
作者 李江源 李杨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2-268,共7页
为高效利用孔径面积,着眼于复合探测系统的集成化发展,提高对重要目标的连续跟踪和精准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雷达光学一体化集成毫米波阵列,并基于光干涉成像系统和毫米波阵列的设计参数分析了其对阵列特性的影响。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透镜... 为高效利用孔径面积,着眼于复合探测系统的集成化发展,提高对重要目标的连续跟踪和精准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雷达光学一体化集成毫米波阵列,并基于光干涉成像系统和毫米波阵列的设计参数分析了其对阵列特性的影响。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透镜直径、最长基线长度、干涉基线数、阵元间距和阵列规模。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透镜直径、最长基线长度和干涉基线数的增加,毫米波阵列特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随着毫米波阵列的阵元间距和阵列规模的增加,毫米波阵列第一旁瓣电平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光学一体化 复合探测系统 毫米波阵列 光干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全景聚焦X射线图像违禁品检测算法
9
作者 崔丽群 杨莹莹 +1 位作者 金海波 吴正伟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8,共18页
针对X射线安检图像中样本重叠遮挡占比高、关键特征提取困难、背景噪声大导致的漏检和误检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全景聚焦X射线图像违禁品检测算法。首先,设计前景特征感知模块,通过强化前景目标的边缘结构和纹理细节,精准区分违禁品和背... 针对X射线安检图像中样本重叠遮挡占比高、关键特征提取困难、背景噪声大导致的漏检和误检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全景聚焦X射线图像违禁品检测算法。首先,设计前景特征感知模块,通过强化前景目标的边缘结构和纹理细节,精准区分违禁品和背景噪声,提高特征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然后,结合多分支结构和双重交叉注意力机制构造多路径双维信息整合模块,优化通道和空间维度的特征交互与融合,加强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有效抑制背景干扰。最后,构建全景动态聚焦检测头,通过频率自适应空洞卷积实现感受野的动态调整,以适配小尺寸违禁品目标的特征频率分布,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识别能力。在公开数据集SIXray和OPIXray上进行训练和测试,mAP@0.5分别达到93.3%和92.5%,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显著改善了X射线图像中违禁品的漏检和误检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图像 违禁品检测 前景特征感知 多路径双维信息整合 频率自适应空洞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波红外偏振成像的集成电路芯片污染缺陷检测
10
作者 贺泽斌 陈昌 +4 位作者 杨君聖 杨秉林 王爽 李克武 吴倩楠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8-394,共7页
针对集成电路芯片污染缺陷高速、高精度的检测需求,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短波红外显微成像技术与偏振测量技术相结合的高精度短波红外偏振显微成像系统。检测光源透射穿过样品,样品偏振光经过显微镜收集,入射到由波片和检偏器构成的偏... 针对集成电路芯片污染缺陷高速、高精度的检测需求,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短波红外显微成像技术与偏振测量技术相结合的高精度短波红外偏振显微成像系统。检测光源透射穿过样品,样品偏振光经过显微镜收集,入射到由波片和检偏器构成的偏振分析装置,从而完成样品偏振图像测量。利用偏振图像融合技术将测量得到的图像进行融合,完成样品偏振图像特征提取,从而实现对集成电路芯片污染的缺陷检测。采用Op-Amp集成芯片对芯片的边缘和中心进行了测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系统所测试的缺陷特征清晰、数量完整,能够提供重要依据,确保了集成电路芯片污染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 偏振成像 集成电路芯片 偏振图像融合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实训教学项目设计与实践
11
作者 潘小琴 阎世梁 +2 位作者 段康容 熊亮 苏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30,143,共7页
针对工程训练实训教学项目功能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足等问题,以水下管道巡检为应用背景,融合机械设计、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控制与人工智能算法,自主设计了“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综合实训教学项目。项目基于STM32与Jetson Nano嵌入式... 针对工程训练实训教学项目功能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足等问题,以水下管道巡检为应用背景,融合机械设计、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控制与人工智能算法,自主设计了“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综合实训教学项目。项目基于STM32与Jetson Nano嵌入式计算平台,结合多模态传感器数据融合、图像处理与目标检测算法,具备水下管道巡检、附着物识别与清理、数据传输与处理等功能。相比传统实训项目,其具有多学科交叉、软硬结合、低成本及高适配性的特点。实践表明,任务驱动与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将硬件设计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机结合,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认知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巡检 目标识别 多学科交叉 实训教学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与图像修复的仿真场景等效构设研究
12
作者 周佳乐 宋敏敏 +5 位作者 雷昊 刘建旭 曹卫卫 施瑶瑶 董大兴 刘友文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基于典型场景环境实测数据的仿真场景的等效构设,其相较于传统辐射渲染下的仿真模型搭建,展现了更高的准确度和逼真度,同时等效构设过程中形成的特征库也能支撑仿真建模校验。然而,场景等效构设过程中目标与背景的解耦问题一直是制约其... 基于典型场景环境实测数据的仿真场景的等效构设,其相较于传统辐射渲染下的仿真模型搭建,展现了更高的准确度和逼真度,同时等效构设过程中形成的特征库也能支撑仿真建模校验。然而,场景等效构设过程中目标与背景的解耦问题一直是制约其逼真度提升的关键难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改进YOLOv8和Criminisi算法的背景解耦技术。首先,利用YOLOv8精确提取目标掩膜;接着,用改进Criminisi算法补全背景,保持结构连贯性。最后,通过泊松融合算法将目标与背景融合,提升仿真场景的逼真度。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等效构设的仿真环境与真实采集到的图像相似,解决了在仿真场景实时渲染过程中场景目标单一、构设逼真度不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场景重建 YOLOv8 改进Criminisi算法 泊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I在脑卒中康复期脑网络重塑与脑可塑性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锡君 余成新 +1 位作者 赵长江 潘君龙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脑卒中是全球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可导致患者在运动、感觉及认知功能上出现障碍。传统的康复治疗周期长、见效慢,而近年来脑机接口、健侧第七颈神经移位术、脑刺激和细胞治疗等技术在卒中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旨在增强脑可塑性、缓解症状,... 脑卒中是全球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可导致患者在运动、感觉及认知功能上出现障碍。传统的康复治疗周期长、见效慢,而近年来脑机接口、健侧第七颈神经移位术、脑刺激和细胞治疗等技术在卒中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旨在增强脑可塑性、缓解症状,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脑科学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中,它不仅能描述功能和网络连接变化,还能预测康复预后、指导治疗方案和监测康复效果,为脑卒中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fMRI技术在脑卒中康复期脑网络重塑等方面的探索,分析了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难点,以期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fMRI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大脑可塑性 脑网络重塑 功能连接 皮质脊髓束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感知 被引量:4
14
作者 文捷敏 余颖 谢鸿璟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建设非常重要。文章以广州三个代表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案例,首先分析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公众形象,探讨形象感知形成机理,并将公众感知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归纳为依托环境、文化内涵、设计构思...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建设非常重要。文章以广州三个代表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案例,首先分析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公众形象,探讨形象感知形成机理,并将公众感知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归纳为依托环境、文化内涵、设计构思、场所功能、运营品质等五个主题;然后通过规范性编码梳理形象关联因素,构建基于“感知主体—形象主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感知模型,进而从文化主题、功能定位、景观设计和形象关联等四方面归纳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特征;最后提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提升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形象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尺度注意力的视觉运动整合评估方法
15
作者 王海森 王丽萍 +1 位作者 陈宏 陆中山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7-1434,共8页
视觉运动整合能力是衡量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通过纸质形式,给定一系列标准图案由测试者临摹,由专业人员根据规则标准进行评分.这种方法耗时且评分结果易受评分人员的主观影响.为解决前述问题,本... 视觉运动整合能力是衡量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通过纸质形式,给定一系列标准图案由测试者临摹,由专业人员根据规则标准进行评分.这种方法耗时且评分结果易受评分人员的主观影响.为解决前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尺度的规则多标签分类模型,用于学习评分规则,对纸质评估方法产生的临摹图形进行智能评分.该模型通过混合尺度注意力,捕获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细粒度特征,并估算图像不同区域的显著性,使模型更加关注图像的显著性区域,通过跨模态注意力,有效建立图像特征和规则标签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在包含1567张图像的VM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前12类图形的准确率达到了9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运动整合 规则学习 图像识别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MRI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黄越 李锋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7,53,共8页
目的 探讨增强前后集成MRI(synthetic MRI,Sy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antigen,Ki-67)表达状态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该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Ki-67表达状态中的预测效能。材料与方... 目的 探讨增强前后集成MRI(synthetic MRI,Sy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antigen,Ki-67)表达状态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该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Ki-67表达状态中的预测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乳腺癌的163例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这些患者均接受完整的MRI检查,并通过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性质。在GE工作站上,获取并记录增强前后SyMRI定量参数值,增强前T1值(T1-Pre)、增强前T2值(T2-Pre)、增强前质子密度值(proton density,PD-Pre)和增强后T1值(T1-Gd)、增强后T2值(T2-Gd)、增强后PD值(PD-Gd),并据此计算各值增强前后弛豫时间相对变化率,记作ΔT1%、ΔT2%和ΔPD%。根据Ki-67表达情况,将收集的患者分为高表达组(≥30%)和低表达组(<30%),采用SPSS 27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进行柯尔莫戈洛夫-斯米诺夫(Kolmogorov-Smirnov test,K-S)检验正态分布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Ki-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磁共振参数的组间差异,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建立联合模型,并利用DeLong检验评估模型对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在病灶最大直径、ADC值、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和采用的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年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病灶边缘和形态、强化特征、乳腺腺体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因素,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关于SyMRI定量参数,高、低表达组在T1-Pre、T2-Pre、T1-Gd、T2-Gd、ΔT1%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Pre、PD-Gd、ΔT2%、ΔPD%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C、T1-Gd和ADC值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AUC分别为0.608、0.837和0.701;敏感度分别为52%、89%和85%;特异度分别为68%、68%和46%。此外,T1-Gd、ADC值和TIC三者联合建立逻辑回归预测模型,其预测Ki-67表达状态的AUC达0.881,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76%。结论 在SyMRI定量分析中,T1-Gd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影像学生物标志物,能够有效预估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水平。通过整合ADC值与TIC,所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显著提高了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准确性和效能,这一发现为无创性评估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和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集成磁共振成像 细胞增殖核抗原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et-truss点阵结构的断裂行为研究及结构增韧设计
17
作者 何婉青 王宇航 +1 位作者 罗伟洪 王志勇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Octet-truss点阵结构具有高强、高韧以及轻质化的特征,是工程领域的优选材料之一。对具有浅预制裂纹的Ti6Al4V Octet-truss点阵结构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对断裂过程进行观测。为... Octet-truss点阵结构具有高强、高韧以及轻质化的特征,是工程领域的优选材料之一。对具有浅预制裂纹的Ti6Al4V Octet-truss点阵结构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对断裂过程进行观测。为了深入研究点阵结构的断裂韧性,针对结构的三点弯曲断裂行为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各向同性弹塑性力学模型表征结构杆件组元的力学响应,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结构的弹塑性断裂行为,利用J积分法计算Octettruss点阵结构的断裂韧性。结果表明,Octet-truss点阵结构的断裂韧性与其相对密度、杆件长度的平方根呈正相关。对于裂纹尖端处的杆件组元,不同平面的杆件在相同截面尺寸下具有不同的应力状态和变形模式。针对结构的失效模式,通过优化不同平面杆件之间的截面尺寸比例平衡各杆件的应力状态,实现相同相对密度下的结构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et-truss点阵结构 数字图像相关 J积分 数值模拟 结构增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融入多源多任务学习的眼底图像分类方法
18
作者 吴瑞琪 周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5-266,共12页
针对传统眼底图像单任务模型泛化性受限,通用性差且可解释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融入与多源多任务学习的眼底图像分类模型。为利用多种眼底疾病和生物标志间的关联,从多任务模型架构的角度,提出了多区域多专家分类模型。先识别出... 针对传统眼底图像单任务模型泛化性受限,通用性差且可解释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融入与多源多任务学习的眼底图像分类模型。为利用多种眼底疾病和生物标志间的关联,从多任务模型架构的角度,提出了多区域多专家分类模型。先识别出视盘和黄斑作为先验知识,再从整张眼底图、视盘和黄斑三个角度建立三个专家模型学习多区域特征,并提出特征协调模块融合特征。为缓解多源标签空间偏移和训练梯度冲突问题,从多源标签空间统一的角度,基于疾病病灶层级关系先验知识提出了二级层次化标签空间和空类交叉熵函数。为缓解多任务优化困难和梯度冲突,提出了多源联合训练算法。经过充分的对比实验、消融实验和迁移实验验证,提出的模型取得了显著增益(4.19~13.28个百分点),具有更强的通用性、泛化性和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多疾病分类 多任务学习 多源学习 知识融入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积分电容的高动态像素结构
19
作者 刘绥阳 郭仲杰 +1 位作者 余宁梅 许睿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1-2059,共9页
由于红外图像传感技术具备不受环境影响、目标识别度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红外焦平面集成度的提升,光电系统的动态范围、噪声和满阱之间的制约关系尤为突出。为解决弱光下噪声和强光下满阱容量的矛盾,在5T红外... 由于红外图像传感技术具备不受环境影响、目标识别度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红外焦平面集成度的提升,光电系统的动态范围、噪声和满阱之间的制约关系尤为突出。为解决弱光下噪声和强光下满阱容量的矛盾,在5T红外像素电路中,利用反型MOS电容在特定电压区间内电容值和电压的关系,使红外图像传感器积分电容从6.5 fF到37.5 fF自动变化,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积分电容的高动态像素结构,并基于55 nm CMOS工艺技术,在12288×12288像素规模的红外图像传感器中研究其性能参数。结果表明:5.5μm×5.5μm的小尺寸像素具有1.31 Me^(-)的大满阱容量和可变的转换增益,噪声电子数小于0.43 e^(-),动态范围超过13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红外图像传感器 自适应积分电容 高动态范围 大满阱容量 像素读出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多模态卷积网络与跨模态特征集成的阿尔茨海默症分类
20
作者 朱厚元 郑乐乐 +5 位作者 商浩 臧雪峰 吴少琪 周广超 孙建德 乔建苹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921,共10页
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精准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然而,由于不同模态神经影像数据在成像原理和特征表达上存在固有异质性,模态间的信息融合面临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 Re... 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精准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然而,由于不同模态神经影像数据在成像原理和特征表达上存在固有异质性,模态间的信息融合面临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 ResNet架构的多模态融合网络(Multi-modal fusion network,MFN),用于AD的早期辅助诊断。该方法首先采用3D ResNet网络分别提取T1加权和T2加权磁共振图像的特征表示,然后设计了一种创新的跨模态特征集成模块(Cross-modal feature integration module,CFIM)。相较于多模态数据直接串联,导致维度增长无法自适应调整模态权重的问题,CFIM采用分阶段融合策略,包括全局信息融合模块、局部特征学习模块和关键因素模块。最后,融合后的多模态特征通过全连接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决策。相比早期拼接的固定权重叠加和后期融合的浅层聚合,该策略能更精准地筛选出疾病诊断相关的特征。通过在阿尔茨海默症神经影像倡议(ADNI)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AD分类任务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显著优势,且消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各模块的有效性,为多模态神经影像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3D多模态融合网络 核磁共振图像 跨模态特征集成模块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