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ower load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data mining and Lyapunov exponents 被引量:7
1
作者 牛东晓 王永利 马小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406-412,共7页
According to the chaotic and non-linear characters of power load data,the time series matrix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theory of phase-space reconstruction,and then Lyapunov exponents with chaotic time series are comput... According to the chaotic and non-linear characters of power load data,the time series matrix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theory of phase-space reconstruction,and then Lyapunov exponents with chaotic time series are computed to determine the time delay and the embedding dimension.Due to different features of the data,data mining algorithm is conducted to classify the data into different groups.Redundant information is eliminated by the advantage of data mining technology,and the historical loads that have highly similar features with the forecasting day are searched by the system.As a result,the training data can be decreased and the computing speed can also be improved when construct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model.Then,SVM algorithm is used to predict power load with parameters that get in pretreatment.In order to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model,the calculation with data mining SVM algorithm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single SVM and back propagation network.It can be seen that the new DSVM algorithm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forecast accuracy by 0.75%,1.10% and 1.73% compared with SVM for two random dimensions of 11-dimension,14-dimension and BP network,respectively.This indicates that the DSVM gains perfect improvement effect in the short-term power load foreca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load forecast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Lyapunov exponent data mining embedding dimension feature class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entralized Excitation Control of Multi-machine Multi-load Power Systems Using Hamiltonian Function Method 被引量:10
2
作者 LIU Yan-Hong LI Chun-Wen WANG Yu-Zhe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9-925,共7页
关键词 哈密顿函数方法 电力系统 微分代数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及有源阻尼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欣 李佳燏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332,I0101-I0102,共12页
直流微电网包含众多变流器,结构复杂。为了简化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该文首先将系统分为各变流器和线路网络两个部分,结合变流器的端口阻抗和线路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了直流微电网的开环传递函数矩阵,然后基于此开环传递函数矩阵... 直流微电网包含众多变流器,结构复杂。为了简化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该文首先将系统分为各变流器和线路网络两个部分,结合变流器的端口阻抗和线路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了直流微电网的开环传递函数矩阵,然后基于此开环传递函数矩阵,使用特征值法分析了系统稳定性关于不同变流器的灵敏度,最后根据灵敏度对不稳定贡献最大的变流器进行附加有源阻尼以增强系统阻尼,提升系统稳定性。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算例,验证了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稳定性分析 灵敏度分析 有源阻尼方法 恒功率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参数可调脉冲电流源的研制
4
作者 董守龙 赵立胜 +2 位作者 项思哲 姚陈果 余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2-820,共9页
针对小负载阻值测量场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固态方波脉冲电流源的新测量方法。全固态方波脉冲电流源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作为控制系统,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作为控制开关,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 针对小负载阻值测量场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固态方波脉冲电流源的新测量方法。全固态方波脉冲电流源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作为控制系统,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作为控制开关,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包括一个二极管、一个开关和一个电感。开关导通时,电感串联充电;开关断开时,电感并联向负载放电。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拓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搭建了实验样机,样机可以在5?负载下产生800 ns灵活可调脉冲电流方波。最后,采用标称为0.05?的小负载进行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结果与商用精密电阻测试仪测试结果误差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技术 脉冲恒流源 小负载测试 脉冲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腔恒负载加工的组合轨迹设计与进给速度优化
5
作者 王清辉 王金强 +1 位作者 丁雪松 廖昭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模具及各类三维零件的数控加工包含了大量型腔的加工,型腔加工轨迹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加工质量与效率。随着高速铣削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为提高型腔加工效率提供了硬件基础,但也对CAM轨迹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CAM轨迹在处理型腔拐... 模具及各类三维零件的数控加工包含了大量型腔的加工,型腔加工轨迹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加工质量与效率。随着高速铣削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为提高型腔加工效率提供了硬件基础,但也对CAM轨迹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CAM轨迹在处理型腔拐角、开槽和加工内外环轨迹交汇等区域时,容易导致切削负载突变,这种负载不稳定性限制了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的提升,影响了加工效率和质量。鉴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型腔恒负载加工的组合轨迹设计与进给速度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多层次区块结构,首先计算材料去除率,并据此将加工区域划分为稳定、半稳定和负载突变区域。针对不同区域,采用环切轨迹、进给速度优化以及变半径摆线轨迹相结合的策略,实现加工过程中负载的平稳控制,特别是通过在负载突变区域应用摆线轨迹,降低了瞬时负载的波动,确保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轨迹设计与进给速度优化方法能够适应各类复杂型腔的CAM轨迹生成,并保障加工过程的负载稳定性,进而提高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型腔 数控加工 恒负载加工 加工轨迹 进给速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的分特征组合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6
作者 商立群 贾丹铭 +1 位作者 安迪 王俊昆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1,共11页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调度和系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超短期负荷预测,本文提出一种结合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与机器学习、智能优化算法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CEEMD对原始...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调度和系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超短期负荷预测,本文提出一种结合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与机器学习、智能优化算法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CEEMD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再利用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PE)阈值进行分量分流。高频信号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预测,低频信号则通过混合核极限学习机(hybrid 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HKELM)并结合雪消融优化算法(snow ablation optimizer,SAO)进行优化预测。最终,各分量预测结果叠加得到综合预测值。通过实例分析,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61.61 kW、43.91 kW和0.38%,显著优于传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充分发掘数据内在特征、结合各方法预测优势,在超短期负荷预测中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CEEMD 排列熵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极限学习机 智能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智能负荷预测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佳泽 王灿 王增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7,共14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稳步发展与“双碳”目标持续构筑背景下,“源荷互动新模式”成为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以多样性、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的电力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测场景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 在新型电力系统稳步发展与“双碳”目标持续构筑背景下,“源荷互动新模式”成为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以多样性、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的电力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测场景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规划至关重要。为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负荷预测领域取得的进展与突破,以新型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为着眼点,总结归纳当今负荷预测必要性与实用性,分类介绍五个典型负荷预测场景,针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负荷预测算法模型进行系统化分析,结合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集成学习算法对比单一预测模型及组合预测模型的特点,详细阐述各类模型在负荷预测领域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源荷互动的新模式构建提供合理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负荷预测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阻的独立直流微电网有源阻尼控制
8
作者 唐欣 王帅 +1 位作者 李珍 黄欣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199,210,共9页
独立直流微电网中存在的大量恒功率负载(constant power load,CPL)会减小直流微网的阻尼,易引发母线电压的振荡甚至大幅跌落。为此,提出一种有源阻尼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不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通过在储能电池变换器端口处并联虚... 独立直流微电网中存在的大量恒功率负载(constant power load,CPL)会减小直流微网的阻尼,易引发母线电压的振荡甚至大幅跌落。为此,提出一种有源阻尼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不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通过在储能电池变换器端口处并联虚拟电阻来提高变换器的阻尼,从而抑制其谐振峰值;给出有源阻尼参数的设计方法,并利用频率稳定判据分析所提并联虚拟电阻方法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还通过仿真对比传统的阻尼方法与本文所提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并联虚拟电阻方法可在较宽频段有效提高独立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恒功率负载 振荡 稳定性分析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恒功率负载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无源控制研究
9
作者 王诗岳 王久和 +1 位作者 李建国 张雅静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8,共10页
针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可能会导致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无源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的EL模型,设计无源控制器。同时,引入了功率观测器来实时观测实际工程当中未知... 针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可能会导致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无源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的EL模型,设计无源控制器。同时,引入了功率观测器来实时观测实际工程当中未知的功率,并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PI双闭环控制、外环PI内环无源控制策略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较强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 恒功率负载 无源控制 功率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DC-DC变换器大信号致稳策略设计
10
作者 陈林爽 雷勇 +2 位作者 姜文涛 张梦超 刘嘉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6-337,共12页
具有负阻抗特性的恒功率负载大量接入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对其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威胁。为保证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必须克服恒功率负载负阻抗特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中源侧Buck-Boost接口变... 具有负阻抗特性的恒功率负载大量接入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对其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威胁。为保证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必须克服恒功率负载负阻抗特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多电飞机直流供电系统中源侧Buck-Boost接口变换器系统,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反步控制策略。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将平均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布鲁诺夫斯基标准形式;利用观测器对系统存在的干扰和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并将观测器估计作为前馈信号设计反步控制律,保证了系统母线电压的大信号稳定;通过仿真和实验等手段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飞机 直流供电系统 反步控制 恒功率负载 BUCK-BOOST变换器 大信号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脉冲恒功率负载储能系统的无源控制方法
11
作者 王勇 王谱宇 +2 位作者 杨永亮 曹曼 刘正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5-1929,共15页
带脉冲负载的储能系统(PL-ESS)是一类典型的独立电力系统,“负阻抗”和周期脉冲特性极易造成系统不稳定。该文面向PL-ESS稳定性和较高的性能要求,在传统无源控制算法设计的基础上,提出注入虚拟储能的无源控制(VESI-PBC)算法,通过提高能... 带脉冲负载的储能系统(PL-ESS)是一类典型的独立电力系统,“负阻抗”和周期脉冲特性极易造成系统不稳定。该文面向PL-ESS稳定性和较高的性能要求,在传统无源控制算法设计的基础上,提出注入虚拟储能的无源控制(VESI-PBC)算法,通过提高能量函数的收敛速度,使直流母线电压快速稳定以适应脉冲负载中高频模态切换工况。该文阐述VESI-PBC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对其控制系统稳定性进行根轨迹分析,同时深入剖析VESI-PBC算法的控制机理,指出该算法控制目标并非内环电流跟踪,而是超前响应外环电压的动态变化,其实质是快速响应负载脉冲电流的瞬态变化,有效提高DC-DC变换器输出电流(源端输出电流)的快速响应能力,同时降低了电容电流,从而增强了母线电压抗负载快速扰动的鲁棒性。通过仿真与实际平台试验,设置了较小容感比参数,验证了VESI-PBC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满足PL-ESS系统中高频工况下瞬时脉冲电流的需求。VESI-PBC算法简单灵活,可适用于含脉冲恒功率负载的、稳定性较弱(容感比较小)、脉冲频率覆盖范围广、非线性较强的独立电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恒功率负载 储能系统 无源控制 能量函数 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在事件触发非周期间歇控制下的镇定
12
作者 刘永忠 刘斌 谢周腾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3,共9页
本文研究系统的负荷功率超过系统本身稳定区域,从而导致系统状态发散下的直流微电网的事件触发间歇控制问题.由于直流微电网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性,大负荷功率的负阻抗特性可能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本文通过引入储能系统,控制储能系统的注... 本文研究系统的负荷功率超过系统本身稳定区域,从而导致系统状态发散下的直流微电网的事件触发间歇控制问题.由于直流微电网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性,大负荷功率的负阻抗特性可能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本文通过引入储能系统,控制储能系统的注入电流来稳定直流微电网.考虑到储能受实际物理条件的限制,本文对控制器的输出能量和控制电流的大小进行了约束.其次,为了使控制器在控制中更合理的利用通信带宽,节省通信资源,设计了一个基于状态控制宽度的事件触发间歇控制器.并借助Lyapunov函数证明了所提控制的稳定性,Zeno行为也在稳定性分析中进行了排除.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功率负载 直流微电网 间歇控制 事件触发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信号稳定的直流微电网Buck变换器自适应无源控制策略
13
作者 郑城市 刘洋 +2 位作者 李健 翟波 王盼宝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7,共12页
恒功率负载因其所具有的负阻抗特性而成为威胁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消除恒功率负载负阻抗特性以及源荷端不确定性对直流微电网中Buck变换器稳定运行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无源控制策略,即以无源控制理论为基... 恒功率负载因其所具有的负阻抗特性而成为威胁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消除恒功率负载负阻抗特性以及源荷端不确定性对直流微电网中Buck变换器稳定运行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无源控制策略,即以无源控制理论为基础,通过虚拟阻抗技术对系统阻抗进行重新优化调整以使得整个系统处于无源稳定状态。针对因系统不确定性致使偏离额定工作状态而造成的稳态误差,该文设计了高阶扰动观测器对源荷端不确定性所造成的稳态误差进行前馈补偿,从而保证系统在扰动以及不确定性状况下的稳定无误差运行此外,为了确保所提控制策略的大信号稳定,该文采用混合势函数理论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给出参数选取准则.另外,该文还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恒功率负载 BUCK变换器 无源控制 大信号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ELM的可植入UPQC的“源-网-荷-储”系统最优控制策略
14
作者 高波 刘川 +2 位作者 韩建 李泽文 韦宝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2,共11页
针对传统“源-网-荷-储”(source network load storage,SNLS)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低及电能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植入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的SNLS系统最优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基于粒子... 针对传统“源-网-荷-储”(source network load storage,SNLS)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低及电能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植入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的SNLS系统最优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方法实现。在多目标优化运行方案中:第一个优化目标为最大化光伏阵列发电量;第二、三个优化目标分别为最小化负荷电压偏差和最大化网侧功率因数;第四个优化目标则为最大化变换器的利用率。由于多目标优化问题不易实时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目标优先权顺序的分层优化思想,将多目标优化问题简化为若干个单目标优化问题。然后,通过将求解的所有最优解集训练为PSO-ELM代理模型,以实现所提策略的快速精确执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算例表明所提策略可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率与系统变换器的利用率,并优化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源-网-荷-储”系统 光伏 PSO-E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反馈机制的新能源微电网分布式线路阻抗控制
15
作者 任欣元 张虎 +3 位作者 张纪宾 刘岚 李彬 吴新桥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保证新能源微电网线路可稳定运行,研究基于免疫反馈机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控制方法。分析恒功率负荷特性,为抵消恒功率负荷特性的负面影响,使用基于电流单闭环控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检测方法,在新能源微电网储能侧变换器电... 为保证新能源微电网线路可稳定运行,研究基于免疫反馈机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控制方法。分析恒功率负荷特性,为抵消恒功率负荷特性的负面影响,使用基于电流单闭环控制的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检测方法,在新能源微电网储能侧变换器电感电流中输入频率不高的电流,检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与电流,运算线路阻抗异常值;结合检测阻抗值,使用基于免疫反馈(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的线路阻抗控制方法,通过免疫反馈PID控制器将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调节控制为预期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将新能源微电网线路阻抗调节至正常值,并保持电压稳定,没有异常波动;在使用该方法后,输出功率逐渐变大,不存在异常数值,并在5 s后达到了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功率负荷 新能源微电网 线路 阻抗控制 阻抗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源电容的直流母线电压振荡抑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16
作者 杨继沛 杨苓 魏茂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直流微电网中接入的恒功率负载降低了系统的有效阻尼,导致直流母线上产生高频电压振荡,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有源电容的直流母线电压振荡抑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将振荡抑制器与直流母线并联,令其直接与直流母线进行能... 直流微电网中接入的恒功率负载降低了系统的有效阻尼,导致直流母线上产生高频电压振荡,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有源电容的直流母线电压振荡抑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将振荡抑制器与直流母线并联,令其直接与直流母线进行能量交互,振荡抑制器中的储能电容可以有效存储直流母线上伴随电压振荡产生的瞬变能量,从而降低电压振荡幅值,提高母线电压的稳定性.振荡抑制器中电源的电压可跟随直流母线电压进行自适应调节,面对系统中负荷变化,振荡抑制器可以保持稳定工作,具有即插即用、适用性强、控制灵活的优点.此外,通过分析振荡抑制器的工作模态和机理,建立其小信号模型,分析控制器参数对振荡抑制器稳定性和动态特性的影响,得出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振荡抑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恒功率负载 小信号模型 振荡抑制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未知恒功率负载的升降压变换器无电流传感有限时间控制
17
作者 贺伟 陈文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本文主要解决含未知恒功率负载的升降压变换器无电流传感有限时间控制问题.恒功率负载的负阻抗特性会产生低频振荡,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首先,为重构不可测的电感电流和未知功率负载,基于动态回归扩展和混合技术,设计具有有限时... 本文主要解决含未知恒功率负载的升降压变换器无电流传感有限时间控制问题.恒功率负载的负阻抗特性会产生低频振荡,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首先,为重构不可测的电感电流和未知功率负载,基于动态回归扩展和混合技术,设计具有有限时间收敛特性的降阶广义参数估计观测器,将状态观测转换为参数估计问题.其次,基于反馈线性化方法,将此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并设计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来稳定系统.随后,结合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与广义参数估计观测器,提出针对此系统的无电流传感有限时间控制器.基于级联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结论,证明闭环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所提出的无电流传感有限时间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压变换器 恒功率负载 无传感控制 有限时间控制 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留一交叉验证法的支持向量机负荷建模参数辨识方法
18
作者 邢超 王朋林 +1 位作者 何鑫 邓灿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58,共9页
负荷建模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找到一种有效、可靠的负荷建模参数辨识优化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方法对电力系统负荷进行建模研究,通过高斯径向基函数作为... 负荷建模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找到一种有效、可靠的负荷建模参数辨识优化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方法对电力系统负荷进行建模研究,通过高斯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选择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基础结构。在模型辨识过程中,以PMU实测电流、电压以及相角数据作为输入变量,以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作为输出变量。基于测量的负荷建模方法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eave-one-outcross-validation,LOOCV)优化的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策略。该模型采用SVM建立负荷模型,避免了困扰神经网络的局部极小值问题;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优化的负荷模型参数,得到相对可观的模型拟合度。通过LOOCV法优化,获得最优的综合负荷模型参数,从而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功率曲线。通过对PMU实测建模参数辨识实例的分析,表明文中所提基于LOOCV法优化参数的SVM负荷模型相较于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的SVM负荷模型、自举法优化参数的SVM负荷模型相比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支持向量机 留一交叉验证法 参数辨识 负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阻尼控制下风电机组机网耦合载荷建模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超 李东翰 +3 位作者 胡姚刚 贾勇 李辉 刘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针对附加阻尼控制下风电机组机械载荷问题,开展风电机组机网耦合载荷建模及载荷特性分析研究。采用FAST与Matlab/Simulink软件联合方法,建立综合考虑机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的并网风电机组机网耦合载荷模型。采用所建模型开展附加阻尼... 针对附加阻尼控制下风电机组机械载荷问题,开展风电机组机网耦合载荷建模及载荷特性分析研究。采用FAST与Matlab/Simulink软件联合方法,建立综合考虑机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的并网风电机组机网耦合载荷模型。采用所建模型开展附加阻尼控制对机组机械载荷影响的仿真分析,并复现附加阻尼控制下风电机组机械系统与电力系统的机网共振现象。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表征附加阻尼控制下风电机组机械系统与电力系统的耦合互作用,系统低频振荡会导致机组关键结构出现明显振动载荷,且系统振荡频率与机组机械结构固有振动频率接近时两者共振会急剧加大机组振动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机组 结构载荷 阻尼控制 机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短期电力负荷在线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凌 彭文英 +2 位作者 杨思怡 杜娟 程丽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644,共8页
为满足智能电网对电力负荷实时预测的需求,提出基于稀疏递归最小二乘法的极限学习机(SRLS-ELM)在线学习算法,用于短期电力负荷的在线预测.相比在线序列ELM, SRLS-ELM算法无需选择离线样本初始化网络输出权重,将网络学习的平方误差与输... 为满足智能电网对电力负荷实时预测的需求,提出基于稀疏递归最小二乘法的极限学习机(SRLS-ELM)在线学习算法,用于短期电力负荷的在线预测.相比在线序列ELM, SRLS-ELM算法无需选择离线样本初始化网络输出权重,将网络学习的平方误差与输出权值的稀疏正则化项相结合,用l1-范数稀疏化网络隐藏层节点,用次梯度策略解决求解过程中代价函数无法处处可微的问题,以递归最小二乘的训练方法完成在线学习,根据估计误差自适应寻找最优正则化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RLS-ELM的算法能有效简化网络结构,且与ELM、堆叠核ELM批量、在线序列ELM半在线以及精确在线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相比,对短期电力负荷在线预测时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学习效率,且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极限学习机 在线学习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