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内质网相关膜在糖尿病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丹妮 杨悦 金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89,共8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其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诱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并加剧社会医疗负担。线粒体与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的功能障碍在...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其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诱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并加剧社会医疗负担。线粒体与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的功能障碍在DKD进展中起关键作用,而线粒体内质网相关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MAM)作为二者动态交互的核心枢纽,通过调控钙稳态、脂质代谢、线粒体动力学及细胞凋亡等过程影响DKD病理进程。本文系统综述MAM在DKD发生发展中的多重分子机制,揭示其通过调节钙离子(Ca^(2+))平衡、葡萄糖代谢、炎症反应及自噬等途径参与肾损伤的精细调控网络,并阐明MAM功能失调如何驱动DKD向终末期肾病转化,深入探讨MAM相关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潜力,以及靶向MAM的药物干预、基因修复等创新治疗策略,为DKD的基础机制研究与临床实践衔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线粒体内质网相关膜 细胞器相互作用 分子机制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相关功能障碍在骨代谢研究中的作用机制进展
2
作者 刘小峰 刘亚兰 +5 位作者 储旭东 张亚峰 马勇 郭杨 尹恒 田宝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2-1217,共6页
线粒体是大多数真核细胞中被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其拥有复杂的细胞结构,这些细胞结构能协调各种组织功能,维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当这些结构发生异常时,则会影响机体的骨代谢过程。其中线粒体DNA(mtDNA)突变、线粒体膜电位... 线粒体是大多数真核细胞中被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其拥有复杂的细胞结构,这些细胞结构能协调各种组织功能,维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当这些结构发生异常时,则会影响机体的骨代谢过程。其中线粒体DNA(mtDNA)突变、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异常和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itochondrial Ca^(2+)uniporter,MCU)转运是调节骨代谢的重要途径。因此,该文从以上线粒体的4个角度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其与骨代谢的相关研究及最新进展,旨在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DNA 线粒体膜电位 骨代谢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晓宇 曹英杰 王贺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1-380,共10页
线粒体是执行和协调细胞中各种代谢过程的重要细胞器,线粒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细胞健康并导致疾病。维持线粒体健康依赖于线粒体膜网络的动态变化和有效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形成的线粒体相关内... 线粒体是执行和协调细胞中各种代谢过程的重要细胞器,线粒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细胞健康并导致疾病。维持线粒体健康依赖于线粒体膜网络的动态变化和有效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形成的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s,MAMs)结构在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MAMs在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中的研究进展,揭示了MAMs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与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密切相关,为理解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MAMs在不同疾病中的具体调控机制,以及开发有效的干预策略,以期实现对相关疾病的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线粒体质量控制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线粒体交互调节钙转运的病理生理作用
4
作者 张红 王子辰 赵自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7-996,共10页
线粒体和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的结构与功能对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线粒体和ER之间的交互作用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线粒体相关ER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s,MAM)是ER和线粒体之间... 线粒体和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的结构与功能对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线粒体和ER之间的交互作用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线粒体相关ER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s,MAM)是ER和线粒体之间的膜接触位点,是真核细胞细胞器间的重要通信枢纽,ER侧的钙离子通道及线粒体侧的钙离子通道参与了MAM调节钙转运的基本过程,二者的交互作用通过调节钙转运控制线粒体生物学功能和细胞存亡,参与多种病理过程的发生和进展。一方面,靶向MAM调节钙转运参与了肿瘤细胞、神经元、心肌细胞、内皮细胞、髓核细胞等细胞的生存和死亡过程;另一方面,MAM调节钙转运在Hepa 1-6细胞、胰岛β细胞的合成和分泌以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发展。此外,MAM还可通过调节钙转运影响细胞转录过程,进而参与血管生成及乳腺癌的进展。本文综述MAM及其在钙转运调节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为靶向MAM防治相关疾病提供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钙转运 钙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爽 温静 +1 位作者 范晓迪 李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006,共6页
一直以来,细胞器被认为具有各自特异的组成和结构,独立发挥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相邻的不同细胞器之间可以通过蛋白-蛋白或蛋白-脂质形成膜接触点,从而发生相互作用。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 一直以来,细胞器被认为具有各自特异的组成和结构,独立发挥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相邻的不同细胞器之间可以通过蛋白-蛋白或蛋白-脂质形成膜接触点,从而发生相互作用。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s,MAMs)是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相互接触的膜结构,多种蛋白富集在MAMs上,对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的物质交流及二者的功能,起严格的调控作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中,MAMs参与线粒体分裂、线粒体自噬、氧化应激、钙失衡等一系列关键的病理进程,对病情的发展、转归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治疗靶点。该文着重于MAMs的结构、功能和其对MIRI进程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一个详细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器相互作用 内质网-线粒体微域 钙信号 内质网-线粒体接触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干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HEp-2细胞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崔玉娟 赵辉 +1 位作者 苏东霞 胡丹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6,共9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berine,BE)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HEp-2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HEp-2细胞感染RSV,并用BE处理。CCK-8实验检测HEp-2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HEp-2细胞NLRP3、ASC、caspase-...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berine,BE)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HEp-2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HEp-2细胞感染RSV,并用BE处理。CCK-8实验检测HEp-2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HEp-2细胞NLRP3、ASC、caspase-1、PINK1、Parkin、Beclin1、p62、LC3Ⅰ、LC3Ⅱ、BNIP3蛋白表达;ELISA检测HEp-2细胞IL-1β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HEp-2细胞的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SOX染色检测HEp-2细胞线粒体ROS(mtRO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Ep-2细胞线粒体-自噬小体共定位;环孢素A进行验证实验。结果BE能提高RSV感染HEp-2细胞的活性、降低凋亡率(P<0.05),并降低NLRP3炎性小体活化水平和IL-1β水平(P<0.05);BE通过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降低mtROS改善线粒体功能;同时,BE促进RSV感染细胞中线粒体-自噬小体共定位,诱导PINK1/Parkin和BNIP3介导线粒体自噬;环孢素A加重了RSV的感染。结论BE对RSV感染的HEp-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E通过诱导PINK1/Parkin和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进而抑制mtROS产生改善线粒体功能,并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线粒体自噬 RSV NLRP3炎性小体 线粒体膜电位 ROS 线粒体-自噬小体共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氧糖剥夺再复氧后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高霄 王正薇 +5 位作者 蔡娜 唐智 吴昌学 齐晓岚 官志忠 肖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7-837,共11页
外泌体可以改善由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但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strocyte-derived exosomes,As-exo)与线粒体功能、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l associated ER membrane,MAM)的功能及线粒体自噬是否相关目前尚未明确... 外泌体可以改善由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但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strocyte-derived exosomes,As-exo)与线粒体功能、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l associated ER membrane,MAM)的功能及线粒体自噬是否相关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后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MAM以及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中的外泌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活细胞工作站观察到荧光标记后的外泌体在24 h时即在PC12细胞内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同时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外泌体与线粒体出现共定位现象;采用Seahorse细胞能量代谢分仪检测线粒体压力变化: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的基础呼吸、质子漏、最大呼吸和ATP相关呼吸都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OGD/R+exo组与OGD/R组相比4项指标都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线粒体和内质网共定位结果表明,MAM受到氧糖剥夺再复氧伤害时,结构出现距离减小的聚合现象,而As-exo处理后MAM聚合现象减弱;流式结果表明,As-exo,一定程度恢复由氧糖剥夺损伤带来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ROS升高;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s-exo能显著抑制由OGD/R引起的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假定激酶1(PTEN induced kinase 1,PINK1)和Parkin蛋白(parkin RBR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Parkin)升高,加入As-exo可降低LC3Ⅱ/LC3Ⅰ蛋白表达量,升高P6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OGD/R引起的线粒体自噬水平。由此可见,OGD/R处理能引起PC12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紊乱、MAM结构改变及线粒体自噬增加,As-exo处理后能改善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减弱MAM的形成和降低线粒体自噬,从而具有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星形胶质细胞 氧糖剥夺再灌注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XBP1s通过抑制ITPR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1
8
作者 倪海强 彭宣 +1 位作者 顾世琦 宫念樵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8,共9页
目的 探讨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腺病毒阴性对照组(Ad-shNC组)、靶向沉默XBP1s腺病毒组(Ad-shXBP1s组)、Ad-shNC+H/R组、Ad-shXBP1s+H/R... 目的 探讨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腺病毒阴性对照组(Ad-shNC组)、靶向沉默XBP1s腺病毒组(Ad-shXBP1s组)、Ad-shNC+H/R组、Ad-shXBP1s+H/R组。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活性氧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钙离子水平。使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分析XBP1s调控肌醇1,4,5-三磷酸受体(ITPR)家族的结合位点。检测各组XBP1s和ITPR家族信使RN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dshNC组比较,Ad-shNC+H/R组细胞凋亡水平更高,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升高;与Ad-shNC+H/R组比较,Ad-shXBP1s+H/R组细胞凋亡水平较低,线粒体活性氧水平下降,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线粒体钙离子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Ad-shNC组比较,Ad-shXBP1s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均为P<0.05)。与Ad-shNC组相比,Ad-shNC+H/R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与Ad-shNC+H/R组相比,Ad-shXBP1s+H/R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为P<0.05)。ChIP-seq结果显示,XBP1s能够结合ITPR1的启动子和外显子、ITPR2外显子和ITPR3外显子。结论 XBP1s可能通过直接调控ITPR转录和翻译而影响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结构功能,下调XBP1s能够抑制ITPR表达,改善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 肌醇1 4 5-三磷酸受体 线粒体损伤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 钙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胺通过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改善高龄卵母细胞质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倪曼 程丽 +5 位作者 郭爽 腊博雅 严正杰 崔毓桂 覃莲菊 刘嘉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1-900,共10页
目的:评估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培养液中添加腐胺是否可改善高龄小鼠卵母细胞质量,及腐胺对高龄小鼠卵母细胞中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MAM)的影响。方法:取生发泡期(... 目的:评估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培养液中添加腐胺是否可改善高龄小鼠卵母细胞质量,及腐胺对高龄小鼠卵母细胞中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MAM)的影响。方法:取生发泡期(germinal vesicle,GV)小鼠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至减数分裂(meiosis,M)Ⅱ期,分别使用8周龄小鼠卵母细胞作为年轻对照组,40周龄小鼠卵母细胞作为老龄对照组,IVM液中添加0.5 mmol/L腐胺的40周龄小鼠卵母细胞作为老龄实验组。通过检测MⅡ期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二细胞率、囊胚率、皮质颗粒分布、纺锤体异常率和染色体异常率评估卵母细胞的质量。使用透射电镜观察MⅡ期卵母细胞的MAM,qPCR检测MAM间Ca2+传递的关键分子含量,Ca2+探针测定线粒体、内质网和胞质的Ca2+水平,并通过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评估线粒体功能。结果:腐胺提高了高龄小鼠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P<0.05)和囊胚率(P<0.05),并显著降低皮质颗粒分布异常率(P<0.01)、纺锤体异常率(P<0.01)和染色体异常率(P<0.05)。腐胺可阻止高龄小鼠卵母细胞的MAM间距缩短变化(P<0.001),降低其间Ca2+传递的关键分子含量(P<0.05),缓解由MAM间Ca2+快速传递引起的线粒体钙超载(P<0.001),从而改善线粒体功能(P<0.05),降低细胞内ROS水平(P<0.001)。结论: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腐胺可显著改善高龄小鼠卵母细胞质量,且腐胺可通过影响MAM间Ca2+传递缓解线粒体钙超载,改善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胺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卵母细胞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GSK3β通过抑制ITPR1-GRP75-VDAC1复合体功能减轻衰老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10
作者 倪海强 顾世琦 +1 位作者 彭宣 宫念樵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6-414,共9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对衰老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RTEC分成为Young组即正常生长的年轻RTEC、Old组即使用Etoposide诱导的衰老RTEC、Old+Ad-shNC+H/R组即使用Etoposid...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对衰老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RTEC分成为Young组即正常生长的年轻RTEC、Old组即使用Etoposide诱导的衰老RTEC、Old+Ad-shNC+H/R组即使用Etoposide诱导衰老再转染腺病毒阴性对照(AdshNC)后进行H/R处理,Old+Ad-shGSK3β+H/R组即使用Etoposide诱导衰老后再转染靶向沉默GSK3β的短发夹RNA腺病毒(Ad-shGSK3β)后进行H/R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和线粒体活性氧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钙离子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GSK3β、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MAM)相关蛋白肌醇1,4,5-三磷酸受体1(ITPR1)、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采用免疫共沉淀分析GSK3β与MAM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与Young组比较,Old组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及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均较高;与Old组比较,Old+AdshNC+H/R组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及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均较高;与Old+Ad-shNC+H/R组比较,Old+Ad-shGSK3β+H/R组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及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Young组比较,Old组ITPR1、GRP75和GSK3β总蛋白表达增多,ITPR1和GRP75磷酸化水平升高,而VDAC1总蛋白和磷酸化水平均下降;与Old组比较,Old+Ad-shNC+H/R组GSK3β蛋白表达不变,ITPR1和GRP75总蛋白和磷酸化水平升高,VDAC1总蛋白表达不变,磷酸化水平增高;与Old+AdshNC+H/R组比较,Old+Ad-shGSK3β+H/R组GSK3β蛋白表达减少,ITPR1、GRP75和VDAC1总蛋白表达不变,磷酸化水平均下降。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GSK3β能够与ITPR1、GRP75和VDAC1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结论GSK3β在衰老RTEC中表达升高,抑制GSK3β表达能够降低ITPR1-GRP75-VDAC1复合体磷酸化水平,限制线粒体钙离子超负荷,保护线粒体功能,减少再灌注时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肾移植 中老年供者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损伤 衰老 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 钙超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s)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诗雨 许玉珉 +1 位作者 徐红彩 路芳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30,共10页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itochondria⁃associated membranes,MAMs)是线粒体外膜和内质网膜之间进行通讯交流及物质交换的特殊结构域,执行不同条件下细胞生命活动的多种生物学过程。MAMs功能障碍介导的Ca2+稳态失衡、内质网应激、线粒体...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itochondria⁃associated membranes,MAMs)是线粒体外膜和内质网膜之间进行通讯交流及物质交换的特殊结构域,执行不同条件下细胞生命活动的多种生物学过程。MAMs功能障碍介导的Ca2+稳态失衡、内质网应激、线粒体自噬缺陷、线粒体分裂-融合平衡障碍、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关键的发病机制。本文围绕MAMs结构与功能、参与AD病理环节、药物干预靶点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MAMs在AD发病中的作用及最新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A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 钙稳态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分裂-融合动力学 脂质代谢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流道结构优化研究
12
作者 蒲东义 张硌 +3 位作者 胡松 陈东方 李跃华 徐晓明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855,共8页
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电解电池(PEMEC)内流场结构对于水电解反应物质的传输与转移的影响。通过仿真软件COMSOL建模,改变PEMEC流道宽度与流道脊宽度之比(流道脊宽比,γ)与流道数目(λ),研究在流道宽度固定为1 mm的情况下,γ与λ变化对PEMEC... 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电解电池(PEMEC)内流场结构对于水电解反应物质的传输与转移的影响。通过仿真软件COMSOL建模,改变PEMEC流道宽度与流道脊宽度之比(流道脊宽比,γ)与流道数目(λ),研究在流道宽度固定为1 mm的情况下,γ与λ变化对PEME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γ=1时的电解质电流密度最高,比γ=2时的电池电流密度高6.9%,比γ=3时的电流密度高13.8%;当λ增加时,PEMEC性能会发生较大变化。当固定γ=1时,流道数目λ的增加会增大PEMEC流道压降,有利于电流密度与氧气的均匀分布,从而提升PEMEC性能,增大电流密度;但增加流道数目,也会增大流阻,影响氧气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电池(PEMEC) 软件COMSOL建模 流道脊宽比 流道数目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豚鼠心肌细胞膜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力 刘伊丽 +1 位作者 刘杰 金春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研究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 (Nic)对豚鼠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特异性荧光探针 ,观察不同剂量的Nic及KATP通道阻滞剂格列本脲 (Gli)引起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膜电位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值的变化 .Nic1... 研究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 (Nic)对豚鼠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特异性荧光探针 ,观察不同剂量的Nic及KATP通道阻滞剂格列本脲 (Gli)引起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膜电位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值的变化 .Nic1mmol·L- 1引起细胞膜电位在 1min内迅速超极化〔膜电位荧光值减少 ( 75± 12 ) %〕 ,Gli 3μmol·L- 1可阻断其变化 ;0 .1和 1mmol·L- 1Nic可使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和膜电位荧光值在 1,2 ,5min分别增加( 12± 3) %和 ( 32± 8) % ,( 2 5± 6) %和 ( 39± 9) % ,( 34± 6) %和 ( 4 5± 12 ) % ;3μmol·L- 1Gli可抑制其变化 .结果说明低浓度Nic只引起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 ,高浓度Nic还可使细胞膜电位发生超极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心肌 线粒体 细胞膜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的关系 被引量:20
14
作者 康敏 李森 +2 位作者 钟德君 杨志敏 李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肝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中的作用,探讨NAFLD的发病机理。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4、8、12周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紫外分光光度... 目的通过研究肝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中的作用,探讨NAFLD的发病机理。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4、8、12周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MPTP开放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Bcl-2、Bax在肝组织中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脏Bax表达及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4~12周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增加;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显示高脂组随着造模时间延长,MPTP开放增加;免疫组化显示Bcl-2在4、8、12周高脂组表达,但组间比较阳性细胞数增加不明显;Bax在高脂组随造模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增加;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Bax在高脂组随造模时间延长蛋白表达量增加;并且随着脂肪肝的进展,Bcl-2/Bax比率进行性下降。结论 NAFLD大鼠模型中存在肝细胞凋亡,线粒体损伤与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MPTP开放是NAFLD大鼠重要线粒体损伤机制,而Bax表达量增加、Bcl-2/Bax比率异常是MPTP开放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凋亡 线粒体 细胞膜通透性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内毒素血症时肝肾心肺线粒体磷脂酶A_2及其膜流动性的改变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建仓 陆松敏 +1 位作者 郭素清 李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2-306,共5页
本研究采用家兔内毒素休克模型,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磷酸氯喹(CQ)预处理组;地塞米松(DXM)预处理组,测定血浆和肝、肾、心、肺线粒体PLA_2活性及线粒体膜流动性。结果表明正常对照和注射内毒素(ET)后1、3、5、8h血浆PLA_2... 本研究采用家兔内毒素休克模型,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磷酸氯喹(CQ)预处理组;地塞米松(DXM)预处理组,测定血浆和肝、肾、心、肺线粒体PLA_2活性及线粒体膜流动性。结果表明正常对照和注射内毒素(ET)后1、3、5、8h血浆PLA_2分别为15.52±5.31与25.83±7.86、30.54±11.53、37.13±8.53、41.88±7.32U/ml,注射ET后血浆PLA_2显著高于注射前(P<0.05)。CQ、DXM预处理组则血浆PLA_2显著低于内毒素血症动物(P<0.05)。注射ET8h后肝、肾、心、肺线粒体PLA_2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Q、DXM预处理组显著低于内毒素血症组(P<0.05)。同时内毒素血症组肝、肾、心、肺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分子排列有序性升高,膜脂区微粘度升高;而CQ、DXM预处理组肝、肾、心、肺线粒体膜流动性显著改善。线粒体PLA_2升高和膜流动性降低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磷脂酶A 膜流动性 内毒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肽Aβ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的体内和体外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玲玲 盛柏杨 +4 位作者 龚锴 赵南明 张秀芳 唐佩福 公衍道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为探索阿尔茨海默症(AD)中β淀粉样肽(Aβ)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比较了稳定表达人野生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细胞和同时转入人Swedish突变APP及ΔE9突变PS1的双转细胞(swe.Δ9)的线粒体功能.结果发现,swe.Δ9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 为探索阿尔茨海默症(AD)中β淀粉样肽(Aβ)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比较了稳定表达人野生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细胞和同时转入人Swedish突变APP及ΔE9突变PS1的双转细胞(swe.Δ9)的线粒体功能.结果发现,swe.Δ9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线粒体膜流动性、ATP含量均明显低于APP细胞,而APP细胞又明显低于对照的转入空质粒的细胞.在转基因小鼠上也得到类似结果:同时转入人Swedish突变APP和人PS1 M146V敲入的双转小鼠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ATP含量比只转入Swedish突变APP的Tg2576小鼠更低.结果证明了AD模型中线粒体功能损害程度与Aβ产量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线粒体 Β淀粉样蛋白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 线粒体膜流动性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甙对缺氧/缺糖损伤的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文生 朱陵群 +2 位作者 邓瑞春 牛福玲 田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 :观察红景天甙对SH -SY5Y细胞缺氧 /缺糖损伤时细胞内 [Ca2 + ]i、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的变化 ,探讨其对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 ,四唑盐比色实验 (MTT )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 ,流式细胞术... 目的 :观察红景天甙对SH -SY5Y细胞缺氧 /缺糖损伤时细胞内 [Ca2 + ]i、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的变化 ,探讨其对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 ,四唑盐比色实验 (MTT )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 [Ca2 + ]i、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SH -SY5Y细胞缺氧 /缺糖损伤 2、4、6、12h后 ,细胞内 [Ca2 + ]i和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细胞经缺氧 /缺糖处理后 ,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2h时分别为 2 9 17% (P <0 0 1) ,38 80 % (P <0 0 1) ,12h时分别为5 6 72 % (P <0 0 1) ,6 3 5 8% (P <0 0 1) ;红景天甙能显著降低细胞内 [Ca2 + ]i,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 ,与缺氧 /缺糖损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1)。结论 :红景天甙可抑制缺氧 /缺糖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的降低 ,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 ,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甙 SH-SY5Y细胞 线粒体 膜电位 细胞凋亡 缺氧 低血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对花生根尖线粒体膜脂过氧化和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龙飞 黄咏梅 +3 位作者 詹洁 李创珍 王爱勤 卢升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297,共5页
以耐铝性不同的2个花生品种桂花21(耐铝)和桂花23(铝敏感)为材料,研究了铝对花生根尖线粒体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和有机酸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花23根尖铝含量较桂花21高,苏木精染色深;桂花21和桂花23根尖线粒体O2.、MDA含量在试... 以耐铝性不同的2个花生品种桂花21(耐铝)和桂花23(铝敏感)为材料,研究了铝对花生根尖线粒体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和有机酸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花23根尖铝含量较桂花21高,苏木精染色深;桂花21和桂花23根尖线粒体O2.、MDA含量在试验范围内随着铝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但桂花21增加的幅度低于桂花23;根尖线粒体SOD及POD的活性随着铝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桂花21上升的幅度明显大于桂花23。铝诱导花生根系柠檬酸和琥珀酸分泌显著增加,桂花23柠檬酸增加幅度较琥珀酸高,而桂花21中琥珀酸增加幅度较柠檬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线粒体 膜脂过氧化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对山羊肝线粒体膜磷脂代谢及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洪 谭丽勤 +2 位作者 李卫真 唐兆新 陈万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和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了正常健康山羊内毒素 (ET)处理后 ,肝线粒体膜 (MiM)中磷脂酰肌醇 (PtdIns) ,磷脂酰丝氨酸 (PtdSer) ,磷脂酰乙醇胺 (PtdEtn)及磷脂酰胆碱 (PtdCho)的变化 ,同时用DPH探针标记红细胞膜 (ECM... 目的和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了正常健康山羊内毒素 (ET)处理后 ,肝线粒体膜 (MiM)中磷脂酰肌醇 (PtdIns) ,磷脂酰丝氨酸 (PtdSer) ,磷脂酰乙醇胺 (PtdEtn)及磷脂酰胆碱 (PtdCho)的变化 ,同时用DPH探针标记红细胞膜 (ECM)和肝MiM制剂 ,采用分子荧光偏振技术测定了膜流动性的改变。结果 :ET处理组在处理后 5hPtdIns,PtdSer,PtdEtn ,PtdCho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ECM和MiM的荧光各向异性 (A)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流动性 线粒体 红细胞膜 内毒素休克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的主要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张广智 胡长敏 +6 位作者 陈颖钰 刘颖 李帅 罗雨 王金勇 郭爱珍 陈焕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92,共4页
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细胞死亡过程,凋亡在维持动物机体内环境平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细胞凋亡的准确检测是研究细胞凋亡相关机制,以及评价细胞凋亡在相应组织或疾病中影响的第一步。形态学是检测细胞凋亡的最直观的方法,至今一直作... 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细胞死亡过程,凋亡在维持动物机体内环境平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细胞凋亡的准确检测是研究细胞凋亡相关机制,以及评价细胞凋亡在相应组织或疾病中影响的第一步。形态学是检测细胞凋亡的最直观的方法,至今一直作为细胞凋亡检测的金标准。DNA片段化检测主要有DNA ladder,TUNEL检测法和ELISA检测法。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是细胞凋亡的早期事件。凋亡相关基因的检测包括促凋亡基因的检测和抑制凋亡基因的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是近些年发展的简单快捷的方法,即可定性又可定量。Ca2+作为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其浓度和细胞凋亡关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