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poxia Exercise Mediates The miR-27/PPARγ Pathway to Improve Lipid Metabolism in Obese Ratsat Target Genes and Protein Levels
1
作者 KONG Wei SHAO Jie +4 位作者 ZHAI Teng CHENG Qian HAN Fang-Zheng QU Yi ZHU Lei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6-1400,共15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equential effects of hypoxic exercising on miR-27/PPARγand lipid metabolism target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in the obesity rats’liver.Methods 13-week-old male diet-induced obesity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equential effects of hypoxic exercising on miR-27/PPARγand lipid metabolism target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in the obesity rats’liver.Methods 13-week-old male diet-induced obesity rats were randomly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n=10):normal oxygen concentration quiet group(N),hypoxia quiet group(H),hypoxic exercise group(HE).Exercise training on the horizontal animal treadmill for 1 h/d,5 d/week for a total of 4 week,and the intensity of horizontaltreadmill training was 20 m/min(hypoxic concentration was 13.6%).Comparison of the weights of perirenal fat and epididymal fat in rats across different groups and calculation of Lee’s index based on body weight and body length of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done.And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cholesterol(TC),triglyceride(TG),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levels were detected.RT-PCR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s of miR-27,PPARγ,CYP7A1 and CD36.Results Hypoxic exercise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iR-27 in the obese rats’liver,however,theexpression level of PPARγwas gradually increased.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iR-27 in H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group(P<0.05).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PARγmRNA in 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H group(P<0.05),especially lowerthan HE group(P<0.01).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PARγprotein in 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ther groups(P<0.01).The expression of lipid metabolism-related genes and proteins increased in the obese rats’liver.The expression of CYP7A1mRNA in 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H group(P<0.05),especially lower than HE group(P<0.01).The expression ofCYP7A1 protein in the obese rats’liver in N group was extremely lower than H group and HE group(P<0.01).The proteinexpression of CD36 in 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HE group(P<0.05).Hypoxia exercise improved the related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The perirenal fat weight of obese rats in HE group wasextremely lower than N group and H group(P<0.01),and the perirenal fat weight in 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 group(P<0.05).The epididymal fat weight in 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 group(P<0.05),and extremely higher than HEgroup(P<0.01).The Lee’s index in HE group was extremely lower than N group and H group(P<0.01).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TC in obese rats in HE group was extremely lower than N group and H group(P<0.01).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TG in HE groupwas extremely lower than N group and H group(P<0.01).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LDL-C in N group was extremely higher thanHE group(P<0.01).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HDL-C in N group was extremely lower than H group(P<0.01).Conclusion Hypoxiaand hypoxia exercise may negatively regulate the levels of PPARγby inhibiting miR-27 in the obese rats’liver,thereby affecting theexpression of downstream target genes CYP7A1 and CD36,and promoting cholesterol,fatty acid oxidation and HDL-C transport inthe liver,and ultimately the lipid levels in obese rats were improved.The effect of hypoxia exercise on improving blood lipid isbetter than simple hypoxia inter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oxia exercise miR-27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obese r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运动阶段心肺功能的研究
2
作者 魏云鸿 杨莉 +3 位作者 王玉路 叶秋芳 代安妮 何燕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2972-2978,共7页
背景肥胖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第一危险因素,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与死亡率更高,运动减重是这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目前该类患者在不同运动阶段的心肺功能、血压变化等情况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不同BMI下,肥胖相关性高... 背景肥胖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第一危险因素,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与死亡率更高,运动减重是这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目前该类患者在不同运动阶段的心肺功能、血压变化等情况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不同BMI下,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在不同运动阶段心肺功能的特点,以及心肺运动功能与常规左心室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全科医学科/高血压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62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BMI分为对照组209例(18.5 kg/m^(2)<BMI<24.0 kg/m^(2))、超重高血压组210例(24.0 kg/m^(2)≤BMI<28.0 kg/m^(2))、肥胖高血压组206例(BMI≥28.0 kg/m^(2))。统计分析心肺运动试验中不同运动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摄氧量(VO_(2))、摄氧量/预计值%(VO_(2)%)、公斤摄氧量(VO_(2)/kg)、氧脉搏(O_(2)pulse)、心率(HR)以及心脏彩超中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结果肥胖高血压组及超重高血压组运动高峰期SBP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高血压组运动高峰期的O_(2)pulse、VO_(2)及无氧阈VO_(2)高于超重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肥胖高血压组运动高峰期VO_(2)/kg、VO_(2)%及无氧阈VO_(2)/kg、VO_(2)%低于超重高血压组,超重高血压组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高峰期O_(2)pulse与LVMI、BMI呈正相关(r=0.098、0.283,P<0.05)。运动高峰期VO_(2)/kg、VO_(2)%与BMI呈负相关(r=-0.372、-0.291,P<0.05)。运动高峰期SBP与BMI、LVM、LVMI呈正相关(r=0.069、0.221、0.151,P<0.05)。结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运动心功能、运动耐量较体质量正常者更低;BMI越大,运动高峰SBP、O_(2)pulse越高、LVM、LVMI越大,这些特点提示该类型患者运动后心脏前后负荷异常增加,这些运动生理学的变化可能成为LVMI增加的重要原因。心肺运动试验指标与LVMI结合,可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心功能评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症 超重 心肺运动试验 超声检查 人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5个未识别民族的超重与肥胖
3
作者 孙泽阳 张兴华 +1 位作者 宇克莉 郑连斌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在新疆、内蒙古、海南、云南、贵州分别调查了图瓦人、布里亚特人、临高人、八甲人、革家人5个族群的11项体质指标,初步分析5个族群成年人的超重与肥胖情况.结果如下:①布里亚特人的身高、体质量、臀围、身体质量指数、瘦体质量、体脂... 在新疆、内蒙古、海南、云南、贵州分别调查了图瓦人、布里亚特人、临高人、八甲人、革家人5个族群的11项体质指标,初步分析5个族群成年人的超重与肥胖情况.结果如下:①布里亚特人的身高、体质量、臀围、身体质量指数、瘦体质量、体脂质量、体脂率、脂肪质量指数、瘦体质量指数、身体水分值最大.革家人的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瘦体质量、体脂质量、瘦体质量指数、身体水分值最小.②按身体质量指数分型,图瓦人和布里亚特人的超重与肥胖率较高,均超过50%,革家人的超重与肥胖率相对较低.临高人的超重与肥胖率超过30%,八甲人的超重与肥胖率超过40%.5个族群女性的超重与肥胖率均大于男性.③按体脂率分型,图瓦人和布里亚特人的肥胖率较高,八甲人次之,临高人和革家人的肥胖率相对较低.④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图瓦人与布里亚特人的特征比较接近,临高人与革家人的特征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体脂率 身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脏脂肪指数与脂肪肝发生风险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徐浩 方达 +2 位作者 周卫红 毕艳 顾天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36-1341,1366,共7页
背景肥胖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肥胖的诊断指标不能有效反映脂肪组织分布在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目的评估基线内脏脂肪指数(VAI)及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脂肪肝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 背景肥胖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肥胖的诊断指标不能有效反映脂肪组织分布在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目的评估基线内脏脂肪指数(VAI)及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脂肪肝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2月—2021年11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17086名成年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管理中心的电子信息系统查阅健康体检档案,收集基本信息、一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器械检查结果。根据随访的腹部超声和CT结果,判断是否发生脂肪肝。随访截至2022年12月。终点事件为基线无脂肪肝至首次发生脂肪肝或末次随访时间。根据随访是否发生脂肪肝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基线VAI、CVAI。根据基线VAI、CVAI的四分位数水平,将人群各分为4组(Q1、Q2、Q3、Q4组),比较4组的脂肪肝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VAI、CVAI与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AI、CVAI对脂肪肝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Delong's检验比较VAI、CVAI的曲线下面积(AUC)差异。结果纳入的受试者平均年龄(44.3±13.2)岁,平均BMI(23.2±2.6)kg/m^(2),平均随访时间(2.7±1.1)年。截至随访结束,2523例(14.8%)受试者发生脂肪肝。其中男性[19.4%(1837/9461)]脂肪肝发生率高于女性[9.0%(686/7625)](P<0.001)。脂肪肝组VAI和CVAI均高于未发生脂肪肝组(P<0.05)。趋势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基线VAI、CVAI水平的增加,脂肪肝发生率也增加(χ^(2)_(趋势)=1034.9、1334.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I-Q4组和CVAI-Q4组发生脂肪肝的风险分别是VAI-Q1组的2.579倍(95%CI=2.088~3.186)和CVAI-Q1组的3.375倍(95%CI=2.488~4.576)。ROC曲线显示,CVAI预测脂肪肝的AUC大于VAI的AUC(0.737与0.708,P<0.001)。分层分析显示,CVAI在不同性别、年龄及BMI分组中,CVAI-Q4组均与脂肪肝发生相关(P<0.001)。结论基线CVAI与脂肪肝发生显著相关,且CVAI对脂肪肝发生的预测能力优于V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肥胖 中国内脏脂肪指数 内脏脂肪指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少肌性肥胖的患病率和不同诊断方法一致性评估
5
作者 何清华 王秀芝 +6 位作者 杨彩哲 赵冬 黄薇 胡景 张婕 孙明晓 郭立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少肌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SO)患病率及不同诊断方法之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地区9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50岁T2DM患者... 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少肌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SO)患病率及不同诊断方法之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地区9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50岁T2DM患者,使用生物阻抗法进行身体成分检测;根据2022年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和欧洲肥胖研究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EASO)方法定义SO,另外3种方法通过肌少症和肥胖的组合进行诊断。肌少症使用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建立的标准来定义,肥胖通过体脂(percent of body fat,PBF)、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定义。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Cohens kappa统计分析比较4种方法的诊断一致性。结果共纳入1125例T2DM受试者,男性586例,年龄[61.2(55.3,67.4)]岁;女性539例,年龄[62.0(56.3,68.1)岁]。使用ESPEN/EASO共识、AWGS+PBF、AWGS+WC和AWGS+BMI标准,中老年T2DM患者SO患病率分别为41.6%、20.4%、30.1%和18.8%。4种方法之间的诊断一致性存在异质性(κ:0.109~0.655)。ESPEN/EASO共识与AWGS+PBF诊断一致性良好(κ:0.655),AWGS+体脂与AWGS+BMI诊断一致性良好(κ:0.637),AWGS+WC与AWGS+BMI(κ:0.359)、与AWGS+PBF诊断一致性中等(κ:0.330)。结论中老年T2DM患者SO患病率高,患病率和诊断一致性在不同诊断方法中存在差异,ESPEN/EASO的共识诊断率最高,AWGS+BMI诊断率最低,ESPEN/EASO共识与AWGS+体脂具有良好的诊断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少肌性肥胖 体质量指数 腰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校正腰围指数与疼痛的相关性:一项横断面研究
6
作者 刘慧丽 闻蓓 +2 位作者 白雪 陈明安 李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4,共7页
目的:探讨体重校正腰围指数(weight-adjusted waist index,WWI)与美国成人急性、亚急性、慢性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提取1999—2004年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检查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 目的:探讨体重校正腰围指数(weight-adjusted waist index,WWI)与美国成人急性、亚急性、慢性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提取1999—2004年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检查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关于成人腰围、体质量和疼痛等变量,及性别、年龄、种族、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体力活动情况、饮酒、吸烟和糖尿病患病状况等协变量数据。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3种模型,评估WWI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模型1未对协变量进行校正,模型2对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情况进行校正,模型3进一步校正了体力活动、饮酒、吸烟和糖尿病患病情况等所有协变量。结果:共纳入12694例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0.8±18.7)岁,其中9614例(75.74%)未出现超过24 h的疼痛,870例(6.85%)出现急性疼痛,354例(2.79%)出现亚急性疼痛,1856例(14.62%)出现慢性疼痛。所有参与者的WWI为(10.95±0.85)cm/√kg,根据WWI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组为(7.90~10.36)cm/√kg,Q2组为(10.37~10.94)cm/√kg,Q3组为(10.95~11.53)cm/√kg,Q4组为(11.54~15.20)cm/√kg。随着WWI的增加,参与者的急性、慢性疼痛状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1中,与Q1组相比,Q2组和Q4组的急性疼痛风险降低(Q2组:OR=0.765,95%CI:0.615~0.953,P=0.017;Q4组:OR=0.648,95%CI:0.503~0.835,P<0.001);与Q1组相比,Q2组、Q3组和Q4组的慢性疼痛风险均增加(Q2组:OR=1.365,95%CI:1.149~1.622,P<0.001;Q3组:OR=1.291,95%CI:1.082~1.541,P=0.005;Q4组:OR=1.874,95%CI:1.579~2.224,P<0.001)。模型2中,与Q1组相比,其他3组慢性疼痛风险增加(Q2组:OR=1.359,95%CI:1.137~1.624,P=0.001;Q3组:OR=1.260,95%CI:1.039~1.528,P=0.019;Q4组:OR=1.735,95%CI:1.413~2.132,P<0.001)。模型3中与Q1组相比,Q4组的慢性疼痛风险增加49.2%(OR=1.492,95%CI:1.208~1.842,P<0.001)。在模型2和模型3中,急性疼痛与WWI未见相关性(均P>0.05);3个模型均未发现亚急性疼痛与WWI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WWI与美国成人急性疼痛、亚急性疼痛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但随着WWI的增加,慢性疼痛风险增加,所以有必要通过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体重校正腰围指数 肥胖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人群中心脏代谢指数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基于2007—2018年NHANES数据的横断面研究
7
作者 孙彤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5,共7页
目的评估心脏代谢指数(CMI)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的关联。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07—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的26420名参与者,其中男性12898名(48.8%),CVD患者1845例(7.0%)。CMI的定义基于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目的评估心脏代谢指数(CMI)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的关联。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07—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的26420名参与者,其中男性12898名(48.8%),CVD患者1845例(7.0%)。CMI的定义基于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乘以腰围身高比(WHtR)。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回归评估CMI与CVD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CMI与CVD的关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CMI及各种人体测量指标在诊断CVD中的有效性。并进行亚组分析以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与非CVD组比较,CVD组平均年龄较大,男性比例和非西班牙裔白人比例较高,教育程度和收入较低,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腰围、空腹血糖和TG较高,HDL-C和总胆固醇较低,收缩压、WHtR、脂质积累产物(LAP)、TG/HDL-C和CMI较高,吸烟比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根据RCS分析,CMI与CVD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P非线性=0.005)。在一般人群中,无论变量是连续的还是分类的,较高的CMI水平均与CVD独立相关。在多变量模型中,CMI每增加1个单位,CVD的比值比(OR)为1.10(95%CI:1.05~1.15,P<0.001),表明较高的CMI与CVD风险增加有关,导致OR为1.41(95%CI:1.21~1.65,P<0.001)。此外,CMI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HDL-C(0.598比0.585,P=0.006)、TG/HDL-C(0.598比0.582,P<0.001)和TG(0.598比0.567,P<0.001),但低于WC(0.598比0.637,P<0.001)、WHtR(0.598比0.632,P<0.001)和LAP(0.598比0.606,P=0.004)。亚组分析结果与主要分析结果一致。结论CMI升高与CVD呈正相关且为独立关联,CMI有望作为在普通人群中早期筛查和预防CVD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代谢指数 肥胖 内脏脂肪组织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指数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中丽 吴云琪 +2 位作者 林瑶 刘红岩 于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3,共8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肥胖是肾脏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且伴随而来的代谢异常又会进一步加剧疾病进展。因此早期识别和制定预防策略对于改善CK...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肥胖是肾脏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且伴随而来的代谢异常又会进一步加剧疾病进展。因此早期识别和制定预防策略对于改善CKD高危人群的临床结果至关重要。目前肥胖的临床评估指数有很多,但其与CKD发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现对近年来报道的肥胖指数与CKD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其临床应用与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肥胖指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规律体育训练青少年身体组成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9
作者 汪雨彤 郭晓湲 +10 位作者 杜函泽 潘慧 王伟 张梅 班博 李萍 张欣冉 张秋平 孙红双 李蓉 陈适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1-597,共7页
目的研究长期规律体育训练青少年的身体组成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在济宁市体育训练中心接受长期规律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并进行体格测量,获取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 目的研究长期规律体育训练青少年的身体组成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在济宁市体育训练中心接受长期规律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并进行体格测量,获取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心率、腰围、臀围等数据,采用问卷调查获取睡眠时间、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和家庭收入情况。2024年6月重复体格测量及问卷调查,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补充测量人体成分(体成分体重、骨骼肌量、体脂肪量、体脂率)。以随访期体脂率、BMI和腰围作为因变量,以训练类型(直接对抗性训练或非直接对抗性训练)作为自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训练类型与体脂率、BMI及腰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10名青少年(女生39名、男生71名),其中65人接受直接对抗性训练,45人接受非直接对抗性训练,中位年龄为13.21(12.46,14.33)岁,超重或肥胖率为27.27%,腰围偏高率为24.55%,血压偏高率为16.36%。随访期超重或肥胖率为24.55%,腰围偏高率为26.36%,血压偏高率为13.64%,其中血压偏高组的腰围(P=0.034)、腰围偏高率(P=0.011)和体成分体重(P=0.049)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56.36%的青少年随访期BMI较基线期增加,63.64%的青少年随访期腰围较基线期增加。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年龄、基线期数据、睡眠时间、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和家庭收入情况后显示,直接对抗性运动与体脂率(β=-6.57,95%CI:-9.37~-3.78,P<0.001)、BMI(β=-1.30,95%CI:-2.50~-0.11,P=0.036)、腰围(β=-2.31,95%CI:-4.40~-0.22,P=0.034)均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进行长期规律体育训练的青少年中,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和血压偏高的情况仍较多,应重视这一群体的肥胖情况以及潜在不良影响。此外,体育运动方式可能会影响青少年人体成分变化,直接对抗性运动有助于降低青少年体脂率、BMI和腰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超重 肥胖 运动 训练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体重指数和死亡的相关性:一项队列研究
10
作者 石小天 王珊 +3 位作者 杨华昱 杨一帆 李旭 马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91-2797,共7页
背景肥胖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和超重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然而,近年来提出的“肥胖悖论”引起广泛关注,BMI和老年人死亡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BMI对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4—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背景肥胖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和超重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然而,近年来提出的“肥胖悖论”引起广泛关注,BMI和老年人死亡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BMI对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4—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行健康体检≥60岁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随访资料等,2024年3—4月完成随访,采用终点事件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4-04-30。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心血管事件相关死亡。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BMI与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共纳入599例老年人,男477例(79.6%),平均年龄(77±8)岁;根据BMI分为低体重组18例(3.0%),正常组221例(36.9%),超重组273例(45.6%),肥胖组87例(14.5%),中位随访时间为8.81年,截至随访结束,共有158例(26.4%)死亡。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BMI和死亡风险呈U型曲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变量后,与体重正常相比,体重过低老年人的全因死亡风险升高(HR=2.76,95%CI=1.37~5.55),此外,低BMI是老年人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5.55,95%CI=1.83~16.78),未观察到超重及肥胖对死亡的影响(P>0.05)。结论BMI和死亡的关系呈U型曲线,低体重是老年人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超重/肥胖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应该重视老年人的体重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老年人 体重指数 肥胖悖论 死亡风险 COX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改善超重及肥胖人群神经可塑性:Meta分析
11
作者 李金坤 王宁 +2 位作者 鲁长芬 罗小兵 洪晓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观察运动对改善超重及肥胖人群神经可塑性的价值。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PsycINFO及中国知网自建库至2024年8月1日关于运动干预后超重或肥胖人群脑激活变化的功能MRI(fMRI)文献,采用激活似然估计(ALE)法分... 目的采用meta分析观察运动对改善超重及肥胖人群神经可塑性的价值。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PsycINFO及中国知网自建库至2024年8月1日关于运动干预后超重或肥胖人群脑激活变化的功能MRI(fMRI)文献,采用激活似然估计(ALE)法分析数据,得到脑区激活簇坐标。结果最终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186名超重及肥胖受试者。运动后,所有受试者右额中回激活增加,左小脑前叶、左楔前叶及右楔叶激活减少;其中,未成年人右扣带回及右颞上回激活增加,左小脑前叶、双侧中央前回激活减少;成年人双侧豆状核、右额中回、右扣带回及右海马旁回激活增加,双侧楔前叶激活减少。结论运动可改善超重及肥胖人群执行功能、工作记忆、注意力和运动控制相关脑区激活程度,且运动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改善情况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运动疗法 磁共振成像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体质量移动健康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12
作者 赵福云 艾佳茗 +1 位作者 刘均娥 苏娅丽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0-883,共4页
目的 :设计开发乳腺癌患者体质量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并进行可用性测试,为乳腺癌患者的远程运动康复提供支持。方法 :基于一项为期12周的乳腺癌患者体重管理运动干预方案,开发“汝康管家”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实现乳腺癌运动康复的远程管理... 目的 :设计开发乳腺癌患者体质量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并进行可用性测试,为乳腺癌患者的远程运动康复提供支持。方法 :基于一项为期12周的乳腺癌患者体重管理运动干预方案,开发“汝康管家”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实现乳腺癌运动康复的远程管理。采用目的抽样方法纳入13名患者,试用小程序3个月,通过问卷评估和开放式问题进行可用性评价。结果 :“汝康管家”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包括手机移动端小程序和电脑端数据管理系统,小程序包括患者端和护士端。主要功能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个性化运动处方和动态运动监测。患者可用性评价良好,可用性评估问卷得分的均值和95%CI为2.12(1.49~2.76)分。结论 :乳腺癌患者体质量移动健康管理平台能够实现体质量管理和运动干预的高效实施和便捷管理,患者体验佳,具有良好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肥胖 体重管理 移动健康 运动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正常人群中身体圆度指数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相关性研究: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的中介作用
13
作者 杨菲 韩正 +3 位作者 付晓雅 顾瀚东 顾可羿 王为强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98-2805,共8页
背景由于全球肥胖率的上升,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身体圆度指数(BRI)是一种衡量内脏脂肪组织的新型肥胖指标,目前少有学者研究在体重正常人群中BRI与CMM的患病风险。目的探讨在体重正常人群中BRI与CMM高危风险的关系... 背景由于全球肥胖率的上升,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身体圆度指数(BRI)是一种衡量内脏脂肪组织的新型肥胖指标,目前少有学者研究在体重正常人群中BRI与CMM的患病风险。目的探讨在体重正常人群中BRI与CMM高危风险的关系,探究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在这种关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2021年参与安徽省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中BMI处于18.5~23.9 kg/m2的42437名研究对象,经统一培训人员收集人群的一般资料、疾病史和相关生化指标。根据性别和是否患有CMM将研究对象分为男性非CMM组(n=14546)、男性CMM组(n=2741)、女性非CMM组(n=20901)和女性CMM组(n=4249),分别根据不同性别BRI四分位数将其分为4个水平(男,M1、M2、M3、M4;女,F1、F2、F3、F4)。采用Bonferroni法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段人群CMM患病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BRI四分位水平与CMM患病风险的关系。采用R 4.4.2软件的mediate函数探究在调整协变量后的TyG指数、残余胆固醇(RC)、收缩压在BRI与CMM之间关联的中介效应,并通过medsens函数对TyG指数的中介效应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男性群体中CMM组年龄、学历在高中及以上比例、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C、空腹血糖(FPG)、TyG指数、BRI、收缩压、舒张压及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脑卒中比例高于非CMM组(P<0.05),吸烟比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CMM组(P<0.05)。女性群体中CMM组年龄、BMI、TC、TG、LDL-C、RC、FPG、TyG指数、BRI、收缩压、舒张压及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脑卒中比例高于非CMM组(P<0.05),学历在高中及以上比例、HDL-C低于非CMM组(P<0.05)。不同性别的BRI四分位水平中CMM患病率、饮酒比例、TC、TG、LDL-C、RC、FPG、TyG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MM的患病率随BRI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男P_(趋势)<0.001,女P_(趋势)<0.001)。不同性别和年龄段CMM患病率不同(P<0.001),且CMM人群中≥50岁占比(男89.4%,女91.2%)远高于<50岁(男10.6%,女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是否调整混杂因素,与BRI M1/F1水平相比,M2/F2、M3/F3、M4/F4水平的CMM患病风险均增加(P<0.001)。在BRI与CMM患病之间关联的中介分析中,调整性别、年龄、学历、吸烟及饮酒等协变量后,TyG指数介导占比(54.62%,95%CI=50.19%~60.00%)高于RC(22.98%,95%CI=20.70%~26.00%)和收缩压(24.05%,95%CI=22.05%~27.00%),明显介导了BRI与CMM患病之间的关联。结论在体重正常的人群中,BRI水平与CMM的患病风险呈正相关,而TyG指数对这种关联起明显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身体圆度指数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肥胖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关联性研究
14
作者 郝明茹 刘乐伟 +3 位作者 夏磊 耿峰 莫大明 刘寰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肥胖的患病特点及其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入组14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估患者...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肥胖的患病特点及其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入组14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估患者抑郁症状,以及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测定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17A、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组间比较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及χ^(2)检验。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发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14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消瘦、超重及肥胖率分别为9.3%(13/140)、17.9%(25/140)、6.4%(9/140)。四组患者在性别(χ^(2)=8.301,P<0.05)及炎症细胞因子IL-6(H=16.217,P<0.01)、IL-8(H=10.926,P<0.05)、TNF-α(H=7.879,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协方差分析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及抗抑郁药物使用情况后,炎症细胞因子IL-6(F=4.486,P<0.0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与消瘦组相比,肥胖组血浆IL-6(Z=-3.843,P_(Bonferroni校正)<0.01)水平更高;与正常组相比,男性肥胖率高于女性(χ^(2)=8.812,P_(Bonferroni校正)<0.01),肥胖组IL-6水平(Z=-3.023,P_(Bonferroni校正)<0.05)更高。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炎症细胞因子IL-6(OR=2.500,P<0.01)以及男性(OR=11.292,P<0.01)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发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肥胖率存在性别差异,肥胖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障碍 肥胖 炎症细胞因子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调控海马神经元结构可塑性和神经发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记忆损害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梦思 舒麟捷 +3 位作者 王朝格 程冉 牟连伟 廖静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5-1007,共13页
目的 本研究以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为研究对象,以海马神经元结构可塑性和神经发生为切入点,探讨8周运动干预对肥胖小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 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0~30 g,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高脂饮食组(... 目的 本研究以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为研究对象,以海马神经元结构可塑性和神经发生为切入点,探讨8周运动干预对肥胖小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 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0~30 g,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高脂饮食组(HFD)和高脂饮食运动组(HFD-Ex)。运动干预前,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运动组进行20周高脂饮食。运动组小鼠进行8周跑台运动。运动方案为前10 min运动负荷8 m/min,后50 min运动负荷12 m/min,1 h/d,5 d/周,跑台坡度0°。利用Y迷宫和新物体识别测试评估小鼠的记忆水平,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高尔基体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探究神经元轴突、树突、树突棘、c-fos、双皮质素(DCX)、突触后致密物95 (PSD95)、突触素(Syn)、炎症因子IL-1β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 (MHC-II)阳性小胶质细胞水平。结果 肥胖小鼠呈现记忆损害,而运动干预有效改善肥胖小鼠海马依赖性记忆损害。运动通过提高肥胖小鼠海马神经元轴突长度、树突复杂性、树突棘数量、DCX和PSD95表达以增强神经发生和神经元结构可塑性。同时,运动降低肥胖小鼠海马MHCII阳性小胶质细胞数和IL-1β水平。结论 8周有氧运动有效提高肥胖小鼠海马神经发生和神经元结构可塑性,并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这可能是运动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海马依赖性记忆损害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记忆 海马 神经可塑性 神经发生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藏族人群常见运动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体质指数的影响
16
作者 高旌洋 次仁卓玛 +2 位作者 玉珍 小达瓦 边巴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86-97,共12页
目的:通过调查高海拔藏族城镇居民的常见运动方式及饮食习惯,为高原人群的适宜运动方式以及体重管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平均海拔4300m)和那曲市色尼区(平均海拔4500 m)20~80岁藏族... 目的:通过调查高海拔藏族城镇居民的常见运动方式及饮食习惯,为高原人群的适宜运动方式以及体重管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平均海拔4300m)和那曲市色尼区(平均海拔4500 m)20~80岁藏族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参与调查居民共709人,其中男性290人,女性419人。平均年龄男性为(33.68±9.80)岁,女性为(34.45±9.78)岁;BMI男性为(24.89±3.75)kg/m^(2),女性为(24.83±4.50)kg/m^(2),其中BMI≥24 kg/m^(2)者占52.5%。调查中62.3%的居民有运动习惯,其中常见的运动方式按顺序排列为散步、跑步、大球(足球、篮球、排球)和锅庄。有运动习惯者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和腰高比显著低于非运动者。其中,锅庄和跑步体现为腰围、臀围、BMI、腰臀比和腰高比;大球体现为腰围、臀围、BMI、腰臀比和腰高比;而散步仅体现在腰臀比一项。在饮食方面,食用主食和甜茶的频率越高,BMI≥24 kg/m^(2)的比例越高,而食用蛋类者则相反。结论:跑步、大球类运动和锅庄是常见且适宜的运动方式。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少,而超重及肥胖的比率则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居藏族 超重 肥胖 运动 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代谢手术后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17
作者 金彦 杨洋 +3 位作者 王璐璐 郑清婉 李新艳 张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2611-2617,共7页
背景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及慢性炎症及心肺功能受损。尽管减重代谢手术可在降低BMI的同时缓解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状,但术后心肺功能降低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 背景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及慢性炎症及心肺功能受损。尽管减重代谢手术可在降低BMI的同时缓解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状,但术后心肺功能降低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运动干预被广泛认为能改善心肺功能,但术后有氧与抗阻训练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索减重代谢手术后运动训练对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南京鼓楼医院接诊的60例T2DM合并肥胖待行减重代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运动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术后4周为恢复期,期间鼓励适当运动。术后4周后运动组和对照组均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心肺功能以定制运动处方。对照组每日运动满足日常体力活动,运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80%无氧阈值指导的中等强度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项目,两组均训练12周。训练12周后检测两组的形态学指标、心肺功能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有1例受试者因个人原因无法继续配合研究。运动组共有4例受试者未能完成研究,其中3例因未达到实际要求的运动量、1例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最终完成试验者55例(运动组26例,对照组29例)。混合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别与时间对腹围、胆固醇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组别分别对腹围、餐后2 h血糖、胆固醇主效应显著(P_(组间)<0.05);组别与时间对峰值摄氧量、千克峰值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峰值功率、无氧阈下功率、千克峰值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无氧阈摄氧量、无氧阈摄氧量占峰值摄氧量百分比、峰值氧脉搏、静息收缩压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术后4周,运动组峰值呼吸商、峰值功率、无氧阈下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无氧阈摄氧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对照组峰值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无氧阈下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无氧阈摄氧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周后,运动组体腹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峰值摄氧量、无氧阈下功率、千克峰值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无氧阈摄氧量、千克无氧阈摄氧量、无氧阈摄氧量占峰值摄氧量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术后4周,T2DM合并肥胖患者心肺功能降低;术后12周的运动训练能够减少患者的腹围,改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心肺运动试验 减重代谢手术 糖尿病 肥胖症 南京 混合测量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方式对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改善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18
作者 全家霖 朱琳 +3 位作者 苏煜 陈泽恺 陈梓淇 张卓凡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422-3431,共10页
背景与健康体质量人群相比,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多存在执行功能缺陷,可能加剧超重或肥胖和诱发其他疾病。运动能促进执行功能已被证实,但不同运动方式效果的优劣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探索改善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效果最佳的... 背景与健康体质量人群相比,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多存在执行功能缺陷,可能加剧超重或肥胖和诱发其他疾病。运动能促进执行功能已被证实,但不同运动方式效果的优劣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探索改善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效果最佳的运动方式。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汇总运动干预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0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使用RevMan 5.4和Stata 18.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以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CI为效应指标,比较各运动方式间的差异以及计算累计概率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值并进行排序。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风险偏倚评估和Egger's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篇中英文文献,其中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675名,年龄8~15岁,结局指标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共纳入4种运动方式组(体育游戏、球类运动、武术练习、体能训练)与无运动组。在改善抑制控制方面,与无运动组相比,体育游戏(SMD=-1.75,95%CI=-2.83~-0.68,P<0.05)、球类运动(SMD=-1.93,95%CI=-3.87~-0.10,P<0.05)、体能训练(SMD=-1.20,95%CI=-2.40~-0.05,P<0.05)均能提高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的抑制控制水平,其中球类运动SUCRA值最大(82.8),排序第一。在提高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工作记忆方面,球类运动优于体能训练(SMD=-1.02,95%CI=-1.68~-0.36,P<0.05);在提高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认知灵活性方面,球类运动优于体能训练(SMD=-1.22,95%CI=-1.90~-0.54,P<0.05)。结论与其他运动方式相比,球类运动在改善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的执行功能方面展现出了较优良的改善效果。在实践干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球类运动与强度、周期、频率以及量的协同搭配。后续需进一步充实与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改善相关的证据,从而制订出更为精确、高效的运动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执行功能 儿童 青少年 运动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俞慧子 王笑笑 +5 位作者 张国丽 王程 孔瑾璟 陈雪 武丽君 王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1,共6页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类别患者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运动恐惧量表、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类别患者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运动恐惧量表、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巴氏强直性脊柱炎躯体功能指数、多维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得分为43.00(37.25,47.00),其中75.00%存在运动恐惧;患者的运动恐惧水平存在3个类别,分别为低水平运动恐惧组(25.91%)、中等水平运动恐惧组(55.46%)和高水平运动恐惧组(18.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每周功能锻炼、每周参与体育运动、是否接受过运动相关健康教育或专业指导、疾病活动指数、躯体功能指数和运动自我效能是患者运动恐惧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其分类特征受多因素影响。临床护理人员需根据不同类别人群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精准化干预,以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水平,提升运动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运动恐惧 疾病活动指数 躯体功能指数 运动自我效能 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表征与行动——体重管理与体育作为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科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体重管理作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历史变迁中,从古代“肥者年质壮大”向现代“减肥减重”转变,体重早已超越了生物学属性,隐喻了社会与文化中的多元身体叙事表达和审美消解,转喻为身份象征,成为权力与资... 体重管理作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历史变迁中,从古代“肥者年质壮大”向现代“减肥减重”转变,体重早已超越了生物学属性,隐喻了社会与文化中的多元身体叙事表达和审美消解,转喻为身份象征,成为权力与资本的身体规训符号。“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提出,既是我国积极面对健康危机的主动破局,又是解决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结构性矛盾和人口结构转型的应对方略,更是保障国家健康人力资本的有效举措。体育在体重管理行动中独具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应依托体育对体重管理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运动干预、科学健身、健康促进、产业转型、价值引导、行为示范的优势作用,主动承接体重管理不容回避的时代使命,使体重成为实现国家居民健康状况好转的显示器,有效促成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的晴雨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管理 肥胖超重 身体规训 公共卫生 健康人力资本 运动干预 体育事业 全民健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