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for Detection of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
1
作者 Qiu Cai-ling Lu Dian-qiu +9 位作者 Liu De-fu Shi Jiao-xu Bao Liu-yuan Ma Zhong-lian Liu Li Feng Zhen-yue Huang Xian-min Jiang Rui Chen Yue Wang Shi-m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2年第1期26-32,共7页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disease 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that threatens potato production.Therefore,an advanced,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needed to detect the disease for better control...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disease 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that threatens potato production.Therefore,an advanced,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needed to detect the disease for better control.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easier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method,some studies were tried as the followings:(1)the pre-hybridization step of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was omitted compared with ordinary way;(2)RNA extraction(phenol extraction and Ames buffer extraction)methods were compared;(3)fixed RNA by UV lamp and oven compared with UV cross-linker;(4)hybridized the RNA in shaking incubator and so 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NA extracted by Ames buffer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by the phenol extraction method.Besides,the result of hybridization without pre-hybridization step was better than that with 1.5 h of pre-hybridization.The more important discovery was that the shaking incubator could replace the hybridization oven and the ordinary UV lamp could replace the UV cross-linker.After a long term repeated research and testing,a new hybridization system that could rapidly detect the PSTVd by improved NASH technique merely using common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wa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 pre-hybridization RNA extrac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音控制的全自动核酸提取微系统与检测研究
2
作者 李江伟 王路彬 +3 位作者 李海军 武京治 安玉 王艳红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5-681,共7页
针对微尺度环境下高效、精准核酸提取的难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核酸提取微系统。该系统整合了核酸提取芯片、空气通道、压力和真空管路等组件,通过微控制器集成控制,实现了样品溶液、洗涤液和洗脱液的自动流动操作。通过智能手机... 针对微尺度环境下高效、精准核酸提取的难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核酸提取微系统。该系统整合了核酸提取芯片、空气通道、压力和真空管路等组件,通过微控制器集成控制,实现了样品溶液、洗涤液和洗脱液的自动流动操作。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控制,用户能够轻松实现从生物样本中提取核酸的全自动化过程,有效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干扰,并显著降低了接触感染的风险。为了验证核酸是否成功提取,实验采用二苯胺试剂进行初步的颜色变化检测,并通过固态纳米孔传感实验和核酸测序技术进一步验证提取效果,确保了提取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全自动核酸提取微系统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具有高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核酸提取 微流控芯片 智能手机控制 二苯胺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裂解芯片及其在细菌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洁 蔡霜霜 +2 位作者 王其友 陈缵光 童艳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81,共9页
近年来,由于各种细菌引起的疾病不断爆发,细菌核酸检测已成为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细菌核酸提取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关键步骤,也是医学诊断、药物筛选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的细菌核酸提取以化学裂解方法为主,其存在明显的缺点,如样品... 近年来,由于各种细菌引起的疾病不断爆发,细菌核酸检测已成为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细菌核酸提取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关键步骤,也是医学诊断、药物筛选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的细菌核酸提取以化学裂解方法为主,其存在明显的缺点,如样品量大、化学试剂污染等。因此,研究快速、简单、无化学污染的检测装置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在直流电场下裂解各种细菌并提取核酸。研究了电场强度、电极间距、裂解时间、氧化铟锡电极方阻及电极宽度对核酸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kV/mm的电场强度下,该芯片可在3 s内裂解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并释放出核酸。提取的核酸无需纯化,可直接用于PCR检测。该芯片与实时荧光定量PCR联用检测细菌DNA的线性范围为10-18~10^(-10)mol/L,检出限低至4.2×10^(-18)mol/L。不同类型的细菌需根据其性质适当调整最佳裂解条件。该研究为病原体分析和细菌感染的医学诊断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且无化学试剂污染的核酸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电裂解 核酸提取 直流电场 多种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对锗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丽君 张臻悦 +1 位作者 吴汉军 郭文达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煤系伴生资源提取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低浓度含锗废液,导致稀散金属锗资源的流失,并污染环境。采用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JFMBO)作为吸附材料富集回收煤浸出液中低浓度锗,通过XRD、BET、Zeta电位等测试手段研究了JFMBO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 煤系伴生资源提取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低浓度含锗废液,导致稀散金属锗资源的流失,并污染环境。采用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JFMBO)作为吸附材料富集回收煤浸出液中低浓度锗,通过XRD、BET、Zeta电位等测试手段研究了JFMBO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等特征,并探究了JFMBO对锗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改性铁锰氧化物吸附锗的最佳投加量为2 g L;JFMBO对锗的吸附容量与溶液pH呈现正相关的趋势;JFMBO对锗的吸附容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升高温度有助于JFMBO对锗吸附反应的进行。锗在JFMBO上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25℃下锗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为169.535μmol g。JFMBO可再生使用,循环进行3次吸附-脱附后仍可保持较高的吸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 吸附 高效提取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改性凹凸棒土对食源性致病菌核酸提取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王莫凡 彭颖静 +5 位作者 李鹏 成玉梁 于航 谢云飞 姚卫蓉 郭亚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53,共10页
利用壳聚糖对凹凸棒土(attapulgite,ATP)进行表面改性,考察改性对ATP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建立基于壳聚糖-ATP的DNA提取方法,以实现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DNA的低成本、高效提取。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利用吸附动力学模... 利用壳聚糖对凹凸棒土(attapulgite,ATP)进行表面改性,考察改性对ATP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建立基于壳聚糖-ATP的DNA提取方法,以实现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DNA的低成本、高效提取。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利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考察改性材料对DNA的吸附机制。以3种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DNA为提取对象,考察提取量、纯度、完整性和提取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吸附结果,壳聚糖改性可显著提高ATP的吸附性能,壳聚糖-ATP对DNA饱和吸附量为23.648μg/mg,提取的基因组DNA完整性好、纯度高,且提取方法的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凹凸棒土 核酸提取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核酸快提法提取藻华微藻核酸效果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赵启宇 陈振帆 +3 位作者 刘超 孙璐 甄毓 张清春 《海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45,共14页
近年来,世界近海海域微藻藻华频发,藻华藻种多样化,应用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藻华现场检测和监测迫在眉睫。快速、简便和高效地提取藻华微藻核酸物质是实现藻华现场分子检测的前提。本研究采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 近年来,世界近海海域微藻藻华频发,藻华藻种多样化,应用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藻华现场检测和监测迫在眉睫。快速、简便和高效地提取藻华微藻核酸物质是实现藻华现场分子检测的前提。本研究采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作为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了4种核酸快速提取方法对藻华微藻核酸的提取效果。实验发现本研究研制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曲拉通(Triton X100)核酸快提液及其提取的DNA溶液对RPA和PCR反应均无抑制效应,该核酸快提液在37℃条件中裂解10 min可实现对多种藻华微藻DNA的有效提取,通过模拟野外实验发现该核酸快提液具有不错的抗环境杂质干扰能力。总体而言,DMSO-Triton X100核酸快提法具有对分子反应无抑制、操作简单、裂解条件温和、核酸提取效率高等优点,可快速提取藻华微藻核酸,有助于藻华现场分子检测方法的研发和应用,也有望推广至其他研究领域核酸的快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藻华 核酸快速提取 分子检测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共提取试剂盒应用于柑橘危险性病害检测的效率评价
7
作者 成璐伶 廖俭 +4 位作者 罗宇 何淙 李大志 李娜 戴素明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柑橘易受到不同遗传类型病原的复合感染,传统病原检测方法需单一核酸提取,使得检测步骤繁琐,影响检测效率。以普通单一核酸提取试剂盒为对照,采用核酸共提取试剂盒,通过分析核酸完整性和浓度以及病原检测效率,以期探讨核酸共提取试剂盒... 柑橘易受到不同遗传类型病原的复合感染,传统病原检测方法需单一核酸提取,使得检测步骤繁琐,影响检测效率。以普通单一核酸提取试剂盒为对照,采用核酸共提取试剂盒,通过分析核酸完整性和浓度以及病原检测效率,以期探讨核酸共提取试剂盒应用于柑橘危险性病害检测的可行性,从而简化柑橘病原检测方法的核酸提取步骤。结果表明,相比普通RNA提取试剂盒,核酸共提取试剂盒提取RNA的完整性、纯度、浓度以及柑橘衰退病毒病原检测效率均无显著差异,可达到相同检测效果。相比普通DNA提取试剂盒,核酸共提取试剂盒提取DNA的完整性、纯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其浓度显著降低,使得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溃疡病病原检测效率也显著降低;通过增加PCR反应的起始模板量,核酸共提取试剂盒检测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溃疡病病原的效率与普通DNA试剂盒无显著差异,可达到相同检测效果。综上所述,核酸共提取试剂盒可应用于柑橘危险性病害检测,将有助于提高病原复合感染样品的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共提取 病毒检测 效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崔莉煊 张宁 +3 位作者 程智 李抄 杜耀华 周卫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8-2020,共13页
近年来,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肆传播引发了生物安全危机。快速、准确地监测病原微生物感染对于疫情防控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核酸检测技术在传染病追踪溯源、病原体临床诊断以及患者康复预后等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 近年来,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肆传播引发了生物安全危机。快速、准确地监测病原微生物感染对于疫情防控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核酸检测技术在传染病追踪溯源、病原体临床诊断以及患者康复预后等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便携式、小型化的微流控芯片装置为复杂核酸检测流程的高度集成和快速应用提供了有效手段。该文基于核酸检测及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在微流控芯片内进行核酸提取、扩增检测的最新进展以及关键突破,并分析了基于微流控芯片装置的核酸提取工艺以及核酸扩增与检测机理的重要创新、应用潜力以及可能存在的限制因素,最后分类介绍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检测一体化平台的流动驱动方式。该文同时探讨了微流控核酸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核酸检测的集成化与便携式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核酸提取 核酸检测 即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核酸提取方法在病媒生物携带肠道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9
作者 张思祺 何建安 +2 位作者 赵纯中 闫俊宇 刘国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2期95-102,共8页
为比较并筛选出简便、经济、高效的提取病媒生物携带肠道致病菌核酸的方法,采用3种代表性核酸提取方法一一柱式提取法、磁珠吸附法、盐析法,从模拟感染沙门菌、志贺菌及大肠杆菌的苍蝇和样品中提取核酸,并系统比较核酸质量浓度、荧光定... 为比较并筛选出简便、经济、高效的提取病媒生物携带肠道致病菌核酸的方法,采用3种代表性核酸提取方法一一柱式提取法、磁珠吸附法、盐析法,从模拟感染沙门菌、志贺菌及大肠杆菌的苍蝇和样品中提取核酸,并系统比较核酸质量浓度、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t值和细菌回收率,来全面评估各种方法的提取效率。结果显示:3种核酸提取方法中柱式提取法及盐析法均能成功从模拟感染样品中提取核酸,磁珠吸附法未能全部成功提取;通过比较核酸质量浓度、qPCR检测Ct值及回收率,柱式核酸提取法的提取效率最高。结果表明,在检测病毒载量较低的样品,如病媒生物样品时,可选择性价比高、操作简便且结果准确的核酸提取方法(如柱式提取法),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致病菌 核酸提取方法 病媒生物 口岸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技术在开发未培养环境微生物基因资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慧 何晶晶 +2 位作者 张颖 徐慧 陈冠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62-1773,共12页
环境微生物宏基因组是一个巨大的基因资源库,但是仅有0.1%-1%的微生物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是可培养的,因此致使未培养微生物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宏基因组技术直接提取环境样品总DNA,避开了微生物分离培养的问题,极大扩展了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宏基因组是一个巨大的基因资源库,但是仅有0.1%-1%的微生物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是可培养的,因此致使未培养微生物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宏基因组技术直接提取环境样品总DNA,避开了微生物分离培养的问题,极大扩展了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增加了获得新生物活性物质的机会。简要介绍了宏基因组的概念及宏基因组克隆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重点阐述了目的基因富集、核酸提取、载体和宿主系统选择、宏基因组文库筛选等“瓶颈”技术的研究进展。目的基因富集技术主要包括稳定同位素探针(SIP)、抑制消减杂交(SSH)和差异显示(DD)等。基因文库筛选分为序列依赖性筛选和非序列依赖性筛选,其中序列依赖性筛选包括特定基因PCR、反转录PCR(RT-PCR)、DNA微阵、亲和捕获等技术;非序列依赖性筛选主要指基于基因表达活性筛选和基因“陷阱”技术等。此外,介绍了一些近年来通过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筛选目的基因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未培养微生物 核酸提取 宏基因组文库构建 宏基因组文库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核酸提取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险朋 董瑜 +3 位作者 温贤诚 徐振娜 殷三鸿 黄炳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为比较不同核酸提取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敏感性的差异,将 H5N1禽流感抗原做10-2-10-10稀释,分别用 Trizol 法、磁珠法和膜吸附法提取上述抗原稀释度核酸模板,采用荧光 RT-PCR 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稀释度的抗原的检测中,... 为比较不同核酸提取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敏感性的差异,将 H5N1禽流感抗原做10-2-10-10稀释,分别用 Trizol 法、磁珠法和膜吸附法提取上述抗原稀释度核酸模板,采用荧光 RT-PCR 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稀释度的抗原的检测中,3种核酸提取方法以膜吸附法提取效率最高,其依次为磁珠法、Trizol 法,经方差分析,3种核酸提取方法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 3种核酸提取方法提取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核酸提取效率的高低影响禽流感病毒荧光 RT-PCR 检测的敏感性,建议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核酸提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核酸提取 提取效率 荧光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溶粉煤灰制备混凝剂及其处理污水效果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亚强 汤凤 +3 位作者 胡凯 赵庆良 崔福义 刘志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38-1241,共4页
为了提高粉煤灰的利用价值,采用酸溶法提取其中的铝、铁元素,制备粉煤灰基混凝剂.以硫酸为酸浸液,固定酸灰比为3:1,考查不同酸溶方式的溶出效果,并利用制得的混凝剂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或反应温度的提高有助于粉煤灰中... 为了提高粉煤灰的利用价值,采用酸溶法提取其中的铝、铁元素,制备粉煤灰基混凝剂.以硫酸为酸浸液,固定酸灰比为3:1,考查不同酸溶方式的溶出效果,并利用制得的混凝剂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或反应温度的提高有助于粉煤灰中铝、铁的溶出.添加NH4F为助溶剂,铝、铁的总溶出率可达63.42%,但存在F-的二次污染.经过高温焙烧后粉煤灰中铝、铁酸溶性降低,但添加碳酸钠且配比达到0.06以上时,熟料中铝酸溶性提高;由此制得的混凝剂处理污水时,适宜投量为1.2 mL/L,效果优于市售混凝剂,COD、TP的去除率分别为69%、95%,剩余SS低于2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酸溶 混凝剂 溶出率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食品基质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核酸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阳 祝长青 +4 位作者 郭云昌 郭桂萍 蒋原 刘秀梅 付瑞燕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05-1211,共7页
比较4类食品基质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核酸提取方法的差异。以不同食品基质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应用广泛并且原理不同的4种细菌核酸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实时荧光PCR法对各种方法进行实际评估。天根... 比较4类食品基质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核酸提取方法的差异。以不同食品基质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应用广泛并且原理不同的4种细菌核酸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实时荧光PCR法对各种方法进行实际评估。天根离心柱法核酸提取结果稳定,受不同食品基质的影响较小;Promega沉降法与磁珠法受不同食品基质影响较大,核酸提取结果差异较大;Chelex-100法快速方便,但仅适于纯菌液或菌落的核酸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食品基质 核酸提取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分析方法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钟文辉 王薇 +2 位作者 林先贵 尹睿 申卫收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4-341,共8页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微生物分类群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特征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化研究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核酸分析方法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注入了新活力。本文主要综述了...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微生物分类群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特征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化研究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核酸分析方法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注入了新活力。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所采用的核酸提取方法及核酸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基于PCR的分子指纹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基因芯片等核酸分析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各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可扬长避短,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从而能够提供更加丰富而准确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群丰度变化等方面的信息,也将成为这一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核酸分析方法 DNA/RNA提取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子提取物对异育银鲫存活、生长以及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吕耀平 成永旭 +2 位作者 吴旭干 于智勇 王慕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8-266,共9页
以初始体重(5.73±0.36)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添加紫苏子提取物100、300、500和800 mg/kg配制实验颗粒饲料,研究饲料中不同剂量... 以初始体重(5.73±0.36)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添加紫苏子提取物100、300、500和800 mg/kg配制实验颗粒饲料,研究饲料中不同剂量紫苏子提取物(Extractives ofPerillaseeds,EPS)对异育银鲫生长、存活和体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基础饲料中添加300 mg/kg的紫苏子提取物的实验C组对异育银鲫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该组(C组)异育银鲫不仅增重率最大(99.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分别为42.74%和118.72%),而且脏体比最小;添加EPS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异育银鲫躯体的水分(76%左右)、粗蛋白(16%—17%)和粗脂肪(4%—5%)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不过C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脂肪含量最低(4.11%),低于对照组;而其蛋白含量最高(17.03%),高于对照组(16.45%);此外C组的内脏脂肪含量(5.23%)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9.21%)。添加紫苏子提取物能相应提高躯体和内脏的PUFA和HUFA的含量,综合效果以C组添加300mg/kg紫苏子提取物的效果最好。实验表明,在饲料中添加300mg/kg的紫苏子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和食物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紫苏子提取物 生长 饲料效率 体组成 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饼粕中多糖的酸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贝贝 李小定 +1 位作者 谭正林 吴谋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3-216,共4页
采用五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研究酸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5个因素对酸提取菜籽饼粕中多糖的得率的影响,用SAS8.0中响应面分析程序RSREG建立并分析了5个因素对得率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达显著... 采用五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研究酸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5个因素对酸提取菜籽饼粕中多糖的得率的影响,用SAS8.0中响应面分析程序RSREG建立并分析了5个因素对得率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达显著水平,拟合情况良好;5个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酸浓度〉料液比,最佳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次数4~5次,提取时间(每次)1.4~1.8h,酸浓度0.10~0.14mol/L,料液比1:18~1:22,菜籽饼粕多糖得率在3.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饼粕多糖 酸提取 正变旋转设计 数学模型 得率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鞘翅目昆虫核酸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姚大彬 迟德富 +1 位作者 宇佳 李晓灿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88,共3页
介绍了一种简单快速地提取鞘翅目昆虫核酸的方法。以异色瓢虫和青杨脊虎天牛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分别提取这2种昆虫不同部位的核酸。电泳检测和紫外分光光度分析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和RNA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纯度,其... 介绍了一种简单快速地提取鞘翅目昆虫核酸的方法。以异色瓢虫和青杨脊虎天牛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分别提取这2种昆虫不同部位的核酸。电泳检测和紫外分光光度分析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和RNA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纯度,其A260/A280分别为1.7-1.9和1.9-2.0。RT-PCR和ISSR-PCR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提取的总RNA和总DNA可用于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等下游技术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昆虫 核酸提取 CTAB法 ISSR-PCR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法用于染病烟草植株中烟草丛顶病毒RNA的提取 被引量:6
18
作者 左瑞娟 周雨泫 +3 位作者 李丽娟 董鹏 陈海如 李凡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CTAB法是一种广泛用于从染病植物中提取总核酸,并用于后续相关病原物PCR检测的核酸提取法,已普遍运用于DNA病毒、植原体、细菌、真菌侵染植物的总DNA提取和病原检测。本文尝试将CTAB法用于一种由RNA病毒(烟草丛顶病毒)引起的烟草丛顶病... CTAB法是一种广泛用于从染病植物中提取总核酸,并用于后续相关病原物PCR检测的核酸提取法,已普遍运用于DNA病毒、植原体、细菌、真菌侵染植物的总DNA提取和病原检测。本文尝试将CTAB法用于一种由RNA病毒(烟草丛顶病毒)引起的烟草丛顶病染病组织总核酸的提取,以总核酸进行烟草丛顶病毒的RT-PCR检测,并与常规RNA病毒核酸提取法——Trizol法作比较。结果表明CTAB法和Trizol法提取的核酸用于烟草丛顶病毒RT-PCR检测时,均能扩增到目的条带,检测结果一致。在对复合侵染材料进行检测时发现,CTAB法提取的染病植物组织总核酸既包括DNA也包含RNA,有利于对DNA和RNA病原物同时进行检测;CTAB法所用试剂较Trizol法便宜,毒性小,且提取的核酸量较多、保存时间较长。因此CTAB法是一种高效、简便、经济的从烟草丛顶病染病组织中提取烟草丛顶病毒RNA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B法 TRIZOL法 核酸提取 烟草丛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热带假丝酵母中提取核酸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昌禄 陈俊伟 +2 位作者 魏晓琨 陈勉华 朱汉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1,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从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中提取RNA的适宜条件为NaOH浓度1.5%,SDS浓度2%,NaCl浓度4%,抽提温度90℃,抽提时间3h。RNA粗品收率86.2%,纯度89.5%,可满足核苷酸的生产要求。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 核酸 抽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核酸态有机磷及其矿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洋 王晓燕 +1 位作者 吴在兴 陈伟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69-1472,共4页
水体沉积物界面中磷的释放机制非常复杂,生物作用导致的pH值和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对湖泊沉积物矿化能力有显著影响。普遍认为沉积物中有机磷的矿化过程是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贡献的环节之一,而核酸态有机磷可从一定程度上表征微生物水... 水体沉积物界面中磷的释放机制非常复杂,生物作用导致的pH值和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对湖泊沉积物矿化能力有显著影响。普遍认为沉积物中有机磷的矿化过程是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贡献的环节之一,而核酸态有机磷可从一定程度上表征微生物水平,反应微生物对矿化作用的影响。据此采用DNA提取的方法对沉积物中核酸态有机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模拟沉积物中核酸在不同pH和溶解氧条件下的矿化过程。结果表明,DNA提取方法可以快速、准确提取沉积物中核酸磷;沉积物中核酸磷含量为0.43~0.61μg·g-1,占有机磷总量的0.27%~0.37%,精确度为1.58%~3.63%。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上覆水中总磷浓度均呈波动式上升,在pH接近7时沉积物中核酸磷较低,有氧条件下核酸磷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磷 核酸 DNA提取方法 矿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