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AND SOUTHWESTERN SANJIANG REGION IN PROTEROZOIC 被引量:1
1
作者 Li Zhongxiong, Cheng Ming, Guan Shiping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317-318,共2页
The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and southwestern Sanjiang region absorbed much attention from geologist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re occurred a series of plate subduction, collision, assembly, rifting and break... The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and southwestern Sanjiang region absorbed much attention from geologist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re occurred a series of plate subduction, collision, assembly, rifting and breakup processes between them since Palaeozoic and the tectonic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clear. But in Proterozoic this kind of links between them became unclear. Did they undergo the assembly and breakup processes of the Rodinia super continent? This paper will take a primary discussion on this question on the basis of basement component,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magmatic activities.1\ Basement features\;(1) In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its basement is composed of crystalline basement and folded basement, a so\|called double\|layer structure.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is made up of Kangding group, Pudeng Formation and Dibadu Formation, among them Kangding group is a representative and composed mainly of migmatite, compositing gneiss, hornblende schist and granulitite. The isotopic age of crystalline basement is older than 1900Ma, so its geological time is late Archaean to early Proterozoic. The folded basement is composed of Dahongshan group, Hekou group, Kunyang group, Huili group and Yanbian group. Their rock associations are made up mainly of spilite\|keratophyre formation, carbonate formation, clastic rock and clastic rock formation with some basic volcanic rocks. The folded basement is assigned to be early and middle Proterozoic (1000~1700M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ROZOIC basement structure ophiolite suite GRENVILLE orogenic belt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SOUTHWESTERN sanjiang reg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匙吻鲟的生长特性
2
作者 柳鹏 李玲雪 +3 位作者 彭思博 刘慧吉 张大彪 肖志国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2期166-170,共5页
为探究北方池塘养殖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的生长特性,于2024年6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对在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1+龄匙吻鲟进行随机采样及生物学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至实验结束时,匙吻鲟的平均体长69.6 cm,平均体质量1830 g。体质量... 为探究北方池塘养殖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的生长特性,于2024年6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对在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1+龄匙吻鲟进行随机采样及生物学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至实验结束时,匙吻鲟的平均体长69.6 cm,平均体质量1830 g。体质量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方程为W=0.0815L^(2.35),R^(2)=0.9861。其中幂函数指数小于3,表明1+龄匙吻鲟在北方池塘养殖条件下呈异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 池塘养殖 生长特性 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奶业区域发展与技术驱动策略研究
3
作者 薛晓波 马永仁 +2 位作者 王娇 陈鲲玲 刘金定 《草食家畜》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以新疆奶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奶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基于技术驱动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新疆奶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方法】综合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评估... 【目的】以新疆奶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奶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基于技术驱动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新疆奶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方法】综合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评估新疆奶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涵盖奶牛养殖规模、乳品加工、市场销售、饲草料成本及区域差异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产业发展的潜力与优化路径。【结果】新疆奶业在资源禀赋与生产规模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其面临乳制品消费市场疲软、生产结构单一、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低、养殖成本高、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技术服务体系薄弱等多重挑战。【结论】通过优化乳品加工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实现新疆奶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这对于优化新疆农业结构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区域发展 技术驱动 对策建议 新疆南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北疆文化:历史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吕文利 孙晓晨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F0003,共8页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北疆大地上的多种文化汇聚交融而成的,是近年来内蒙古着力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作为一种柔性力量,北疆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凝练各民族共享共创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符号,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北疆大地上的多种文化汇聚交融而成的,是近年来内蒙古着力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作为一种柔性力量,北疆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凝练各民族共享共创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符号,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同时,北疆文化是我国边疆研究与新时代发展需求不断适应、密切结合的产物,是对区域文化的有益探索,能够推动中国边疆学的理论创新与话语建构。新的历史形势下,应加强文化戍边,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与区域实践特点,推动北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北疆文化研究阐释与学术资源整合,加快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过硬的北疆文化研究队伍,并以此不断推进内蒙古文化强区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重要支撑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文化 内蒙古地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戍边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地区数字化养蜂转型:现状分析、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5
作者 林凤屏 谢瑶瑶 +1 位作者 周春其 舒大洲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47-51,共5页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闽北地区养蜂业的现状,剖析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应用策略,包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构建蜂产业数字共享、加强人才引进及蜂农数字化培训、推进蜂数字产业融合发展等,以期推动闽北地区养蜂业的数字化进程...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闽北地区养蜂业的现状,剖析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应用策略,包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构建蜂产业数字共享、加强人才引进及蜂农数字化培训、推进蜂数字产业融合发展等,以期推动闽北地区养蜂业的数字化进程,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其他地区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数字化养蜂 闽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特色民宿家具模块化创新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林杰 张欣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3-502,共10页
目的探讨桂北民宿家具的模块化创新设计,丰富民宿家具的样态,为地域文化融入民宿设计领域提供新的设计视角与策略。方法深入剖析桂北民宿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和意义,系统提炼桂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基因。通过详尽的资料收集与市场调研,基于L... 目的探讨桂北民宿家具的模块化创新设计,丰富民宿家具的样态,为地域文化融入民宿设计领域提供新的设计视角与策略。方法深入剖析桂北民宿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和意义,系统提炼桂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基因。通过详尽的资料收集与市场调研,基于Logistic模型确定桂北民宿用户的特征与需求,以指导设计实践。运用形状文法,精心设计了民宿家具的特色单元模块,确保造型既符合美学标准又蕴含地域特色,有效满足了用户与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结果桂林民宿模块化家具设计策略不仅满足了桂北民宿用户的实际需求,还成功融入了地域文化元素。结论桂北民宿家具模块化设计应全面考虑民宿的独特性与游客的多元化需求,确保设计的文化性、安全性、功能性与环保性。此设计策略能增进交互体验,促进地域文化传承,助力民宿产业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特色 民宿家具 模块化设计 文化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春玉米区玉米大斑病经济阈值评估
7
作者 王雪 孟玲敏 +5 位作者 贾娇 白雪 王义生 张伟 吴宏斌 苏前富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8-392,共5页
为了摸清玉米大斑病的最佳防治时间、防治次数,以达到最少投入和最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设置大斑病不同病级梯度、不同防治次数的药效试验,从而确定大斑病的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大斑病病情指数(X)与产量损失率(Y)的回归方程为Y=0.010... 为了摸清玉米大斑病的最佳防治时间、防治次数,以达到最少投入和最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设置大斑病不同病级梯度、不同防治次数的药效试验,从而确定大斑病的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大斑病病情指数(X)与产量损失率(Y)的回归方程为Y=0.0103 X^(1.732 6),以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与25%嘧菌酯悬浮剂混配剂对大斑病进行防治,与施药1次相比,施药2次增加的净利润仅为147.89元/hm^(2),从成本收益、农药减施角度考虑,确定大斑病药剂防治以1次为宜,以此为测算依据,结合公主岭地区当地产量、价格、药剂、施药成本等因素,确定大斑病经济损失允许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EIL)为32.20;建立防治初期病情指数(x)与防治后病情指数(y)的回归方程y=19.681+3.141 x,确定大斑病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ET)为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经济阈值 经济允许损失水平 北方春玉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韶关)葡萄园土壤理化指标及碳储量剖面分布研究
8
作者 冯慧敏 李梓珊 +4 位作者 肖远业 曾鸿浩 高琳 李春霞 李海渤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5,共12页
为掌握粤北地区(韶关)主要葡萄园土壤肥力水平,分析了该区域13个葡萄园0~20、20~40、40~60 cm土壤容重(BD)、物理性粘粒含量(PC)、pH、有机质(OM)、全氮(TN)、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交换性钙(CCa)、交换性镁(CMg)、有效... 为掌握粤北地区(韶关)主要葡萄园土壤肥力水平,分析了该区域13个葡萄园0~20、20~40、40~60 cm土壤容重(BD)、物理性粘粒含量(PC)、pH、有机质(OM)、全氮(TN)、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交换性钙(CCa)、交换性镁(CMg)、有效锌(AZn)、有效硼(AB)及有机碳(OC)、有机碳密度(Si)和总有机碳密度(TSi)等指标。结果显示,供试葡萄园土壤BD均值1.46 g·cm^(-3),PC均值35%;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土壤pH、OM、TN、AN、CMg、AB为4级,AP、CCa、AZn为1级,AK为2级,土壤pH、OM、TN、AN、AP、AK、CCa、CMg、AZn、AB属于4~5级的葡萄园占比分别为76.93%、84.62%、92.31%、92.31%、7.69%、23.07%、0、84.62%、0、100%;随着土层加深,土壤pH有所上升,土壤OM、TN、AN、AP、OC、Si有所下降,多数基地AK、CCa、CMg、AZn、AB呈下降趋势。Si与土壤BD、深度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TN、AN、AP和AB极显著正相关,与AZn显著正相关。综上:供试葡萄园土壤AP、AZn、AK、CCa平均水平较高,pH、OM、TN、AN、CMg、AB平均水平偏低,需要进行针对性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地区土壤 葡萄园 有机碳 理化指标 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几字弯北部水资源高效利用路径研究
9
作者 谭君位 霍再林 +6 位作者 任东阳 贺文华 刘晓民 李仙岳 刘廷玺 黄冠华 康绍忠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61,共10页
黄河流域几字弯北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与战略资源基地、粮食主产区以及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开展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基于黄河流域几字弯北部区域的水资源状况以及供水用水现状,本文剖析了区... 黄河流域几字弯北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与战略资源基地、粮食主产区以及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开展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基于黄河流域几字弯北部区域的水资源状况以及供水用水现状,本文剖析了区域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及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紧迫性,从水资源总量控制、供需平衡关系、区域水网及配置工程建设、管控手段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强化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发展节水农业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从工程技术和管理角度,提出了严格控制灌溉面积扩张,提升用水效率;完善考虑多水源、多用户协同的区域水网系统,科学调配水资源;加强耗用水智能监管,推进耗水管理转变,建立并完善农业用水精准计量和用水效率评价体系;全面推动农业水价改革、创建节水奖补新机制等水资源高效利用路径,为区域水安全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几字弯北部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高效利用 水安全保障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中奥陶统升坪组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吴海东 余烨 +1 位作者 王莉 刘泽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10-3122,共13页
为了研究桂北中奥陶统升坪组黑色页岩的形成机理、形成区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构造背景和物源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文桥镇栗水村溪水源剖面升坪组采集16件黑色页岩以及黑色硅质页岩样品,并对其进行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和分析。结... 为了研究桂北中奥陶统升坪组黑色页岩的形成机理、形成区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构造背景和物源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文桥镇栗水村溪水源剖面升坪组采集16件黑色页岩以及黑色硅质页岩样品,并对其进行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溪水源剖面升坪组黑色页岩中主量元素SiO_(2)的含量最高(62.37%~91.65%,平均值为78.04%),其次为Al_(2)O_(3)(2.88%~16.92%,平均值为9.15%),研究区微量元素与北美页岩(NASC)的含量相比所有元素均表现为亏损。样品(La/Yb)_N值为7.185~15.858,平均值为10.678,轻稀土元素(LREE)/重稀土元素(HREE)为8.165~15.440,平均值为11.029。表明轻重稀土分异现象较明显,LREE相对HREE富集;δEu值表现负异常(0.589~0.950,平均值为0.758);δCe值表现正异常(1.165~1.412,平均值为1.259)。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溪水源剖面升坪组黑色页岩源区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源岩类型为沉积岩;源区遭受了中等偏强程度的化学风化,受化学风化作用影响较大,以温湿气候为主;沉积环境以缺氧的还原环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 升坪组 桂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沙漠化敏感性的影响
11
作者 朝力格尔 兴安 +1 位作者 乌吉木吉 贾小峰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91-4404,共14页
实时评估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支撑。基于MEDALUS模型,构建地形、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等因素的沙漠化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动态监测以阴山北麓草原生态... 实时评估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支撑。基于MEDALUS模型,构建地形、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等因素的沙漠化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动态监测以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并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沙漠化敏感性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阴山北麓生态功能区西北部对沙漠化敏感性的抑制作用低于东南部。地形、气候和植被质量指数较为稳定,土壤质量指数从1.028上升至1.165,表明土壤对沙漠化的抑制作用减弱,而水文质量指数从0.769下降至0.713,水资源的抑制作用增强。时间上,功能区土地的沙漠化敏感性自东向西逐渐增强,不敏感区域的面积从20.68%下降至14.80%,而极度敏感区域的面积从10.34%上升至13.06%。空间上,西北部荒漠周边草地、大青山北麓耕地及东南部耕地周边草地的沙漠化敏感性上升,面积比例为7.97%;狼山向东北延伸至乌兰察布高原的荒漠草原区域沙漠化敏感性下降,面积比例为0.91%,整体呈轻微上升趋势。水文和气候是沙漠化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q=0.779,0.768),植被是基础性因素(q=0.757),而地形和土壤对沙漠化敏感性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q=0.286,0.627)。草地和林地的面积分别增加了317.02km^(2)和175.71km^(2),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减少了239.47km^(2)和527.85km^(2)。尽管退耕还林治理措施在抑制沙漠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退耕区的沙漠化敏感性上升面积比例(13.74%)仍低于非退耕区(44.11%),沙漠化敏感性整体仍在上升,不合理的退耕方式、气候变化及水资源匮乏等因素加剧了这一趋势,需引起进一步关注。研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化防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敏感性 退耕还林 干旱半干旱区 阴山北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地区大豆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亮 赵振邦 马梦茹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皖北地区大豆种植历史悠久,是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本文阐述了该地区的大豆生产现状,以及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并提出其产业发展策略。该地区土壤及气候条件适宜,大豆品种多样,产业发展协调;其生产基础设施、品种应用和栽培技术等... 皖北地区大豆种植历史悠久,是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本文阐述了该地区的大豆生产现状,以及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并提出其产业发展策略。该地区土壤及气候条件适宜,大豆品种多样,产业发展协调;其生产基础设施、品种应用和栽培技术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提出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各项设施;选育推广高产、优质且抗性强的大豆品种;积极探索应用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加强培训,推广大豆全程机械化种植以及开拓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等产业发展策略。本文为皖北地区大豆生产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地区 大豆 区域优势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柳兰引种实验研究
13
作者 刘健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36-39,共4页
该研究旨在评估柳兰在北方地区的引种适应性,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和施肥方式对柳兰生长、开花、结实及病虫害控制的影响。实验选取沙土、壤土和黏土3种土壤类型,并设置无肥料、有机肥和化肥3种施肥方式,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进行试验... 该研究旨在评估柳兰在北方地区的引种适应性,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和施肥方式对柳兰生长、开花、结实及病虫害控制的影响。实验选取沙土、壤土和黏土3种土壤类型,并设置无肥料、有机肥和化肥3种施肥方式,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柳兰在沙土和壤土中的生长表现优于黏土,尤其在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生长高度、分枝数、干重及结实率均显著提高。施肥不仅能促进柳兰的生长,还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提升其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柳兰在北方地区的引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尤其在沙土和壤土条件下,施用有机肥能够显著改善其生长表现和生态功能。该研究为柳兰在北方地区的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园林绿化提供可行的栽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兰 引种 施肥 土壤管理 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地区铜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加杰 高泓泽 +3 位作者 冷成彪 李凯旋 韩凤歌 王艳军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18-2730,共13页
三江地区是我国铜资源战略储备基地之一,具有极好的铜矿找矿潜力。本文通过对该成矿带154个矿床(点)的地质矿产资料的系统梳理,剖析了该地区铜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了主要成矿事件与区域构造-岩浆演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三江地区... 三江地区是我国铜资源战略储备基地之一,具有极好的铜矿找矿潜力。本文通过对该成矿带154个矿床(点)的地质矿产资料的系统梳理,剖析了该地区铜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了主要成矿事件与区域构造-岩浆演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三江地区铜资源量超过2300万t,资源量较大的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矽卡岩型(1850万t)、火山-沉积型(246万t)、热液型(162万t)、VMS型(76万t)。这些铜矿床(点)具有明显的丛聚性时空分布特点:空间上铜资源量主要集中分布于玉龙(~42%)和中甸(~23%)两个矿集区;时间上集中分布于新生代(~47%)和晚三叠世(~24%)。基于品位-吨位模型和蒙特卡洛抽样统计方法,预测三江地区铜资源量可达4800万t,具有极好的找矿前景。三江地区铜成矿事件主要与特提斯洋演化和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相关,其中特提斯洋洋盆扩张或者俯冲导致的弧后拉张事件促使了VMS型(大平掌、老厂、铜厂街、鲁春、呷村等)和岩浆熔离型(白马寨)铜矿床的形成;古特提斯洋(甘孜-理塘洋)俯冲促使了中甸矿集区三叠纪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普朗、雪鸡坪、烂泥塘、春都等)的形成;俯冲后碰撞及伸展促进了德钦(羊拉等)、中甸矿集区(红山、红牛、铜厂沟)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以及思茅盆地热液型(民乐)矿床的形成;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引起的局部走滑剪切作用促进了玉龙矿集区、北衙矿集区和哈播-长安冲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以及兰坪-思茅盆地热液型和砂岩型铜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时空分布 品位-吨位模型 蒙特卡洛 构造演化 三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龙山早期文化与周边考古学文化关系透视
15
作者 鲍颖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1,共9页
豫北地区是探索黄河流域文明起源的关键区域。3000BC至2600BC的豫北龙山早期文化上承仰韶晚期文化、下启龙山时代晚期的后岗二期文化,处在一个史前文化大变革的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豫北龙山早期文化受到了冀南龙山早期文化、豫中... 豫北地区是探索黄河流域文明起源的关键区域。3000BC至2600BC的豫北龙山早期文化上承仰韶晚期文化、下启龙山时代晚期的后岗二期文化,处在一个史前文化大变革的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豫北龙山早期文化受到了冀南龙山早期文化、豫中大河村五期文化、豫西晋西南庙底沟二期文化、豫东鲁西大汶口晚期文化等多支考古学文化的影响。豫北龙山早期文化与冀南龙山早期文化均主要来源于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豫北、冀南两地的龙山早期文化之间互动频繁,主体文化面貌相似。豫北龙山早期文化在与豫中大河村五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呈现出较为平衡的态势。豫北龙山早期文化的陶窑及房屋建造技术对豫西晋西南庙底沟二期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豫西晋西南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庙底沟类型和东关类型自南向北持续扩张,亦对豫北龙山早期文化产生了明显影响。豫东鲁西大汶口晚期文化与豫北龙山早期文化的交流中,豫东鲁西大汶口晚期文化处于强势地位,对豫北龙山早期文化带来了强烈影响。由于受到周边多支考古学文化的影响,豫北龙山早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面貌。独特的豫北龙山早期文化面貌丰富了对中原地区史前文化内涵的认识,有力助推了龙山晚期至夏商周时期中原文化的向外发展,促使中原地区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地区 龙山早期文化 遗迹与遗物 考古学文化关系 中华文明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生业方式
16
作者 郭小宁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5,共8页
陕北地区位于毛乌素沙地的边缘地带,各个时期的环境变化较大,相应的生业方式也有变化。距今4000年前后,是中国北方早期文明的产生和形成时期的关键节点。近年来,在陕北地区发掘了一批遗址,出土了一批丰富的考古遗存,年代上多处于龙山文... 陕北地区位于毛乌素沙地的边缘地带,各个时期的环境变化较大,相应的生业方式也有变化。距今4000年前后,是中国北方早期文明的产生和形成时期的关键节点。近年来,在陕北地区发掘了一批遗址,出土了一批丰富的考古遗存,年代上多处于龙山文化时期。通过分析这些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同时参考生产工具、居址形态的变化,讨论该区域的生业方式,认为当地从龙山早期农业比重极大,到龙山晚期转变为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方式。这也有助于了解早期文明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地区 龙山早期 龙山文化 生业方式 农牧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栽培技术
17
作者 杨文斌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4期11-12,20,共3页
黄瓜为葫芦科1年蔓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蔬菜之一。黄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在我国北方地区以设施栽培为主。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不少农户选择秋冬茬作为主要茬口,这个时期黄瓜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在黄瓜越冬茬设施栽培过程中,由于... 黄瓜为葫芦科1年蔓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蔬菜之一。黄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在我国北方地区以设施栽培为主。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不少农户选择秋冬茬作为主要茬口,这个时期黄瓜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在黄瓜越冬茬设施栽培过程中,由于栽培时间长,加上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文章结合生产实践,从品种选择、育苗技术、定植要点以及田间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北方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的栽培技术,为当地种植农户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日光温室 越冬茬 黄瓜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树种植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18
作者 段建兰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6期38-41,44,共5页
杏树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在北方地区广泛分布,但因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困扰,导致杏树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为提升杏树种植效益,该文对杏树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介绍,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杏树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杏树 病虫害 防治措施 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巨玫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研究
19
作者 仇晓玉 路贵龙 《中国果菜》 2025年第5期88-91,共4页
葡萄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葡萄生产常遭受冰雹、冻害、台风、病虫害等非生物与生物胁迫的危害,损失严重。葡萄二次结果技术即一年两收技术,可以挽救自然灾害损失,增加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结合... 葡萄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葡萄生产常遭受冰雹、冻害、台风、病虫害等非生物与生物胁迫的危害,损失严重。葡萄二次结果技术即一年两收技术,可以挽救自然灾害损失,增加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结合豫北地区的气候环境,从葡萄品种选择、正常一次果生长期管理、当年生冬芽二次果生长期管理等方面,对‘巨玫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果农增产增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地区 ‘巨玫瑰’葡萄 一年两收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温棚标粗大规格罗氏沼虾苗种试验
20
作者 潘彦竹 《河北渔业》 2025年第4期31-34,共4页
为探索出适合河北省乃至北方地区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温棚标粗技术,以延长其生长周期,提高上市规格和价格竞争力,在温棚中进行罗氏沼虾苗种标粗试验,设置3个密度组(低密度组、中密度组、高密度组),罗氏沼虾苗种放养密... 为探索出适合河北省乃至北方地区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温棚标粗技术,以延长其生长周期,提高上市规格和价格竞争力,在温棚中进行罗氏沼虾苗种标粗试验,设置3个密度组(低密度组、中密度组、高密度组),罗氏沼虾苗种放养密度分别为0.14万、0.156万、0.1736万尾/m 2,经过30 d温棚培养,低密度组、中密度组、高密度组罗氏沼虾苗种规格分别达到7256、8236、9212尾/kg;成活率分别为72.56%、71.8%、69.2%;产量分别为87.5、85、81.5 kg。试验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温棚标粗罗氏沼虾虾苗可行,其中,高密度组养殖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温棚 苗种标粗 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