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 algorithm control using neural networks for input delayed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 被引量:2
1
作者 Yuanliang Zhang Kil To Ch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42-150,共9页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algorithm control method is partially based on the accuracy of the system's model.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a good model of a nonlinear system, especially when the nonlinearity is high.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algorithm control method is partially based on the accuracy of the system's model.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a good model of a nonlinear system, especially when the nonlinearity is high. Neural networks have the ability to "learn"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ystem through nonlinear mapping to represent nonlinear functions as well as their inverse func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algorithm control method using neural networks for nonlinear time delay systems. Two neural networks are used in the control scheme. One neural network is trained as the model of the nonlinear time delay system, and the other one produces the control inputs. The neural networks are combined with the model algorithm control method to control the nonlinear time delay systems. Three example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has a good control performance for nonlinear time dela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algorithm control neural network nonlinear system time de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Evolutionary-Fuzzy Control Algorithm for Complex Systems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攀 徐承志 +1 位作者 冯珊 徐爱华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2年第3期52-60,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fuzzy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In the control scheme,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optimze the nonlinear quantization functions of the controller and some ke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fuzzy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In the control scheme,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optimze the nonlinear quantization functions of the controller and some key parameters of the adaptive control algorith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control scheme has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in MIMO systems, chaotic systems and dela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nonlinear quantization factor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 ITAE index Complex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压电驱动机构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与过驱动控制
3
作者 黄涛 王迎斌 +1 位作者 林志成 凌明祥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6-354,共9页
多压电驱动是突破纳米压电驱动机构位移行程限制的有效方案,但多压电驱动机构存在固有迟滞非线性、压电驱动之间耦合、非线性与线性耦合、过驱动冗余等问题。针对以上挑战,提出一种多压电并行驱动机构的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与过驱动控制... 多压电驱动是突破纳米压电驱动机构位移行程限制的有效方案,但多压电驱动机构存在固有迟滞非线性、压电驱动之间耦合、非线性与线性耦合、过驱动冗余等问题。针对以上挑战,提出一种多压电并行驱动机构的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与过驱动控制策略。首先,建立Hammerstein结构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描述多压电驱动机构线性和非线性特性,并相应提出模型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的参数估计方法。其次,提出综合反馈线性化、控制分配算法、上层控制律的总体过驱动控制策略,尤其是提出一种最小二乘控制分配算法,通过分配控制量实现误差序列二范数最小。最后,对所提出的建模与控制方法,分别进行了参数估计实验与过驱动控制实验。其中参数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输出曲线能够很好拟合多压电驱动机构实验输出曲线,能够有效描述多压电驱动机构迟滞非线性输入输出特性,所提出的参数估计方法能准确估计模型参数。过驱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最小二乘控制分配算法的轨迹跟踪性能优于直接分配和最优分配,特别是期望轨迹为幅值130μm、频率10 Hz的正弦信号时,所提出的最小二乘控制分配算法的精度比直接分配算法提高了56.63%,比最优分配算法提高了4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压电驱动 迟滞非线性 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过驱动控制 最小二乘控制分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改进自抗扰控制方法
4
作者 张均利 陈传俊 +1 位作者 李正洋 陆宝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8-63,共6页
为了提升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控制精度并解决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调节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的fal函数的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并利用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解决自抗扰控制器参数难以调节的问题。为了验证改进自抗扰控制器的性能,建立电液伺服加... 为了提升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控制精度并解决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调节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的fal函数的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并利用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解决自抗扰控制器参数难以调节的问题。为了验证改进自抗扰控制器的性能,建立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并采用遗传粒子群算法调节改进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通过对目标信号进行性能仿真,验证改进自抗扰控制器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自抗扰控制器相较于自抗扰控制器、PID控制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加载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EHSLS) 自抗扰控制(ADRC) 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灰狼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
5
作者 彭庆媛 王晓峰 +3 位作者 唐傲 华盈盈 何飞 刘建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6-104,共9页
当今世界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入侵检测技术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迅速发展。目前,BP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入侵检测。但传统BP神经网络权值选取不精确、学习效率低以及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针对以上缺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 当今世界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入侵检测技术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迅速发展。目前,BP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入侵检测。但传统BP神经网络权值选取不精确、学习效率低以及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针对以上缺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灰狼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改进的灰狼算法通过改变线性控制参数,以及在灰狼位置更新公式中加入反余切惯性权重策略,以扩展狼群的搜索范围,从而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利用改进的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将优化的BP神经网络应用于入侵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灰狼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寻优效率和寻优精度,改进的入侵检测方法不易陷入局部极小值,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高和可靠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控制参数 惯性权重 灰狼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 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改进滑模复合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席隆兴 马家庆 敖邦乾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1,共7页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驱动系统调速性能,解决传统滑模控制系统抖振与快速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PMSM改进滑模复合控制方案。首先,电流环设计了改进快速超螺旋滑模控制(improving fast super t...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驱动系统调速性能,解决传统滑模控制系统抖振与快速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PMSM改进滑模复合控制方案。首先,电流环设计了改进快速超螺旋滑模控制(improving fast super twisting algorithm,IFSTA)来改善系统的抖振。其次,转速环使用改进指数趋近律设计滑模转速控制器(novel sliding mode speed controller,NSMSC)。最后,使用非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non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NESO)来实时估计负载转矩扰动,通过估计的转矩信息对由NSMSC得到的q轴给定电流进行前馈补偿。仿真和试验表明,与传统滑模复合控制相比,采用改进复合控制策略的超调量减少了13.6%,系统抖振峰值降低了3.5 r/min,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控制 复合控制 超螺旋滑模 非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下阀控对称液压缸控制
7
作者 贾杰 任芳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6-260,共5页
阀控对称液压缸运动过程中,受到液压系统的压力供应、流量大小、阀门响应速度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液压缸位置很难有效固定。因此提出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下阀控对称液压缸控制方法。基于液压缸运动特性,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构建液压缸位... 阀控对称液压缸运动过程中,受到液压系统的压力供应、流量大小、阀门响应速度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液压缸位置很难有效固定。因此提出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下阀控对称液压缸控制方法。基于液压缸运动特性,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构建液压缸位置与液压系统中阀门和泵的非线性关联函数,并以此作为非线性关联约束,结合卡尔曼滤波和PID控制器控制阀控对称液压缸的位置,在此基础上,使用遗传算法自动搜索PID控制器的最优参数组合,在完成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的同时,完成阀控对称液压系统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容腔大小为160m~3时位移控制误差最小,为2.5mm,动态响应迅速,为0.09s且无震荡,且对噪声干扰具有快速恢复能力,仅需0.05s调整时间。表明该方法控制精度高、动态响应迅速、稳定性好,并具备快速恢复能力,对提升阀控对称液压缸的控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对称液压缸 非线性微分方程 位置控制 卡尔曼滤波-PID控制器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劣海况下闭环增益成形算法在渔船航迹保持控制的应用
8
作者 隋江华 郭特尔 宋纯羽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77,共6页
[目的]为解决渔船在恶劣海况下的航迹保持问题,提出一种分离式航迹保持控制器。[方法]采用非线性反馈法对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进行改进,并引入反正切函数以有效解决系统控制能量过大的问题。同时,通过积分分离式设计,以解决常规PID控制器... [目的]为解决渔船在恶劣海况下的航迹保持问题,提出一种分离式航迹保持控制器。[方法]采用非线性反馈法对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进行改进,并引入反正切函数以有效解决系统控制能量过大的问题。同时,通过积分分离式设计,以解决常规PID控制器中积分项对系统暂态性能的影响。[结果]SDB8102型32.98m玻璃钢拖网渔船在蒲氏7级风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航迹保持算法的稳态误差小于3m,验证了其实用性与稳定性。[结论]该研究成果可为渔船航迹保持控制以及渔船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 运动控制 航迹保持 反馈控制 非线性反馈 闭环增益成形算法 恶劣海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Training Algorithm of Genetic Neural Network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lassification 被引量:2
9
作者 Xiao, J. Wu, J. Yang, 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3期76-84,共9页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rawbacks of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which is tr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back propagation (BP) algorithm and used in a special classification problem. A new training algorit...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rawbacks of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which is tr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back propagation (BP) algorithm and used in a special classification problem. A new training algorithm for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nd BP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w training algorithm and BP algorithm in the ability of nonlinear approaching is expressed through an example, and the application foreground is illustrated by an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propagation Computer simulation Genetic algorithms Mathematical models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Problem solv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柴油机调速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崇 董璕 +2 位作者 李瑞 龙云 宋恩哲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0,共10页
为了更好地调节柴油机转速,提出一种强化学习–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PID)控制器,并应用到了柴油机转速控制中。基于连续动作空间的柔性动作–评价(soft actor-critic, SAC)算法,结合连续型PID控制器,设计了... 为了更好地调节柴油机转速,提出一种强化学习–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PID)控制器,并应用到了柴油机转速控制中。基于连续动作空间的柔性动作–评价(soft actor-critic, SAC)算法,结合连续型PID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强化学习–PID控制器,可代替传统PID控制的转速环。优化设计了基于演员–评论家(actor-critic)框架的输入输出和奖励函数以匹配柴油机特性,采用随机动作增加寻优效率,形成SAC-PID控制柴油机转速的网络交互结构,达到快速调整转速,减小稳定时间的效果。构建了以柴油机D6114为原型机的MATLAB/Simulink平均值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利用平均值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算法效果。经过仿真验证本算法使柴油机转速响应曲线超调量更小,响应时间更快,鲁棒性更强,SAC-PID控制负载瞬态调速率和稳定时间均已达到1级精度指标。仿真对比验证了SAC算法的联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其较其他算法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调速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强化学习算法 非线性复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erarchical Control for Large-Scale Systems
11
作者 钱富才 李琦 刘丁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4期41-45,共5页
A class of large-scale systems, where the overall objective function is a nonlinear function of performance index of each subsystem,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is type of large-scale control problem is non-separ... A class of large-scale systems, where the overall objective function is a nonlinear function of performance index of each subsystem,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is type of large-scale control problem is non-separable in the sense of conventional hierarchical control. Hierarchical control is extended in the paper to large-scale non-separable control problems, wher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s used as separation strategy. The large-scale non-separable control problem is embedd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nto a family of the weighted Lagrangian formulation. The weighted Lagrangian formulation is separable with respect to subsystems and can be effectively solved using the interaction balance approach at the two lower levels in the proposed three-level solution structure. At the third level, the weighting vector for the weighted Lagrangian formulation is adjusted iteratively to search the optimal weighting vector with which the optimal of the original large-scale non-separable control problem is obtained. Theoretical base of the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orithmS Computer simulation Hierarchical systems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OPTIMIZATION Problem solv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游动发动机的增益伺服控制算法
12
作者 刘慧 李博伟 王建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8,共7页
现役火箭游动发动机配套的电液伺服机构具有结构高集成化、大摆角行程的特点,其与发动机组成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具有较大非线性,传统的控制方法容易出现大摆角下发散抖动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满足火箭对推力矢量系统的快速性要求,... 现役火箭游动发动机配套的电液伺服机构具有结构高集成化、大摆角行程的特点,其与发动机组成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具有较大非线性,传统的控制方法容易出现大摆角下发散抖动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满足火箭对推力矢量系统的快速性要求,提高系统可靠性,建立其推力矢量伺服控制模型,分析出易抖动的原因,并提出了变增益PID与陷波函数补偿的复合数字控制方法。仿真与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控制方法有效地抑制了电液伺服机构的非线性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小稳定裕度提高5~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控制 伺服机构 控制算法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的WNCS鲁棒调度算法
13
作者 郑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5-103,共9页
为了提升对丢包拓扑和传感器需求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的无线网络控制系统鲁棒调度算法。首先将仅支持有限传输速率集的离散速率传输模型的调度、功率控制和速率自适应的联合优化问题描述为一个混合整数非线... 为了提升对丢包拓扑和传感器需求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的无线网络控制系统鲁棒调度算法。首先将仅支持有限传输速率集的离散速率传输模型的调度、功率控制和速率自适应的联合优化问题描述为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并证明了该问题是NP难的。然后提出一个最佳多项式时间功率控制与速率适配演算法,以最小化节点子集的传输时间。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多项式时间启发式调度算法从而均匀分布时间节点子集。最后通过仿真证明在满足已知的周期性数据生成传输延迟的前提下,提出方法能够满足能耗要求,并且能够对拓扑和信道变化提供最大的鲁棒性以及传感器节点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 调度算法 非线性规划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修饰和零阶保持器的船舶航向保持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显库 洪皓辰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为了解决船舶在海上航行时控制器舵角输出大、打舵频率高、控制速度较慢以及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三阶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鲁棒控制器。[方法]首先,利用三阶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出线性鲁棒控制器,然后,在控制策略中加入双曲... [目的]为了解决船舶在海上航行时控制器舵角输出大、打舵频率高、控制速度较慢以及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三阶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鲁棒控制器。[方法]首先,利用三阶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出线性鲁棒控制器,然后,在控制策略中加入双曲正切非线性修饰以及零阶保持器,在不同海况下对该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仿真实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非线性修饰的传统PID控制器,在一般海况下,所提控制器在延迟时间、控制精度以及能量输出上分别改进了36%,14%和32%;在恶劣海况下,分别改进了27%,7%和16%。此外,不同海况下该控制器的仿真结果都具有稳定的舵角输出,并可以较快地稳定在临界值附近,证明了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结论]改进的控制器符合工程实践,对于智能船舶的控制具有较好的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增益成形算法 零阶保持器 非线性修饰 航向保持控制 航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式流加发酵中的鲁棒脉冲时滞最优控制
15
作者 宫召华 时郭庆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2,共7页
本文研究了批式流加发酵中的鲁棒脉冲时滞最优控制问题。首先,提出一个非线性状态依赖的脉冲时滞系统描述批式流加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1,3-PD)过程。由于批式流加发酵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难以准确估计,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连续状态不... 本文研究了批式流加发酵中的鲁棒脉冲时滞最优控制问题。首先,提出一个非线性状态依赖的脉冲时滞系统描述批式流加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1,3-PD)过程。由于批式流加发酵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难以准确估计,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连续状态不等式约束的鲁棒脉冲时滞最优控制模型。这里,目标函数为终端时刻1,3-PD浓度及其关于动力学参数的灵敏性的加权和,控制向量为流加发生时甘油的临界浓度及每次流加时甘油的流加体积。然后,通过引入辅助脉冲系统,将该鲁棒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等价的标准最优控制问题。进一步,通过约束转换技术,将等价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仅具有盒式约束的罚问题。最后,设计了一种并行差分进化算法求解转化后的罚问题。数值结果表明:当参数受到微小扰动时,尽管牺牲了少量的1,3-PD浓度,但是明显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脉冲系统 最优控制 约束转换 差分进化算法 批式流加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双缸同步举升系统反步法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俊 梁全 +1 位作者 王忠伟 王星坤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7-835,861,共10页
针对电液伺服双缸同步系统的控制复杂、非线性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反步控制算法,利用半实物仿真技术完成电液伺服同步系统的同步精度和反步法控制器的仿真验证工作。首先,对电液伺服双缸同步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阀控缸基本方程... 针对电液伺服双缸同步系统的控制复杂、非线性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反步控制算法,利用半实物仿真技术完成电液伺服同步系统的同步精度和反步法控制器的仿真验证工作。首先,对电液伺服双缸同步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阀控缸基本方程和横梁动力学方程,推导了电液伺服同步系统非线性状态空间方程,利用坐标变换,将方程整理成矩阵形式以及严格反馈形式,满足了反步法控制律的应用条件;然后,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反步法控制原理,推导了电液伺服双缸同步系统的反步法控制律,编写了C语言程序设计反步法控制器;最后,由工控机和研华USB-4704数据采集卡组成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完成了电液伺服双缸同步系统反步法控制策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步法控制电液伺服双缸同步控制系统,相比于常规PID控制,液压缸实际位移与期望位移误差更小,单液压缸的位移跟踪误差从6.5 mm降低到2.3 mm,减少64.6%,双缸同步系统的最大同步误差从0.25 mm降低到0.21 mm,减少了16%,设计的反步法控制器使双缸同步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系统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缸 反步控制算法 反步法控制器 非线性状态空间方程 横梁动力学方程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CDC系统时滞的半主动悬架控制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靖玮 罗建南 黄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3-922,共10页
针对某高级轿车研制的CDC减振器原理样机,通过实验测试及其数据分析,建立了考虑CDC系统时滞影响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分别对单、双电磁阀两种模式CDC减振器进行了研究。充分考虑复杂多变的车辆实际运行工况及系统非线性因素(包括路面激励... 针对某高级轿车研制的CDC减振器原理样机,通过实验测试及其数据分析,建立了考虑CDC系统时滞影响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分别对单、双电磁阀两种模式CDC减振器进行了研究。充分考虑复杂多变的车辆实际运行工况及系统非线性因素(包括路面激励较大时可能导致的悬架缓冲块撞击,以及轮胎跳离地面等情况),基于建立的非线性车辆系统模型及不同激励水平输入下的非线性系统仿真,研究了减振器系统时滞对车辆性能的影响。结合NSGA-Ⅱ算法优化结果,设计了一个改进的天棚控制算法,分别对单、双阀减振器进行了车辆性能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天棚控制的双阀CDC减振器相比于单阀CDC减振器有更好的控制效果,且对CDC系统时滞适应能力更强。研究结果可为自主研发的减振器设计和改进提供指导,并为CDC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减振器 系统时滞 控制阀方案对比 控制算法 非线性系统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并联机器人离线PID控制优化研究
18
作者 刘一扬 王春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0,共5页
为了使平面并联机器人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具有更稳定的控制性能。对此,这里构建了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模型,给出了控制系统的增益矢量p。对机器人系统模型进行离线PID控制优化,通过控制增益来设计控制系统中的增益矢... 为了使平面并联机器人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具有更稳定的控制性能。对此,这里构建了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模型,给出了控制系统的增益矢量p。对机器人系统模型进行离线PID控制优化,通过控制增益来设计控制系统中的增益矢量p,从而实现非线性单目标动态优化(NLMODOP)。在NLMODOP中加入动态约束,采用带约束处理机制的差分进化(DE)算法求解平面并联机器人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而处理不稳定的动态优化。对机器人模型中的五个连杆进行仿真实验,并对有无DE算法控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无DE算法,采用DE算法下的机器人系统模型的连杆跟踪位移基本无跟踪误差。说明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平面并联机器人离线PID控制优化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和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 离线PID控制优化 非线性单目标动态优化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执行器非线性PID控制优化仿真研究
19
作者 张玉培 张宇飞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8-462,共5页
为了提高电液执行器运动轨迹的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优化方法,通过仿真检验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输出结果,构建了电液系统数学模型。对传统PID控制参数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非线性PID控制方法。引用粒子群算法... 为了提高电液执行器运动轨迹的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优化方法,通过仿真检验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输出结果,构建了电液系统数学模型。对传统PID控制参数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非线性PID控制方法。引用粒子群算法并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迭代搜索原理对非线性PID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调整,最终得到电液执行器最优控制参数值,使电液执行器具有更好的抗负载干扰能力。以电液执行器不同工况为例,利用Matlab软件对电液执行器运动轨迹进行仿真,比较空载和负载条件下输出结果。结果显示:在空载条件下,分别采用PID控制、非线性PID控制和优化非线性PID控制方法,电液执行器运动轨迹输出误差均较小,相差不大。在负载条件下,优化非线性PID控制方法明显优于PID控制和非线性PID控制方法,相比之下使用优化非线性PID控制方法,电液执行器运动轨迹输出误差较小。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非线性PID控制方法,使电液执行器能够抑制负载工况的干扰,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执行器 非线性PID控制 改进粒子群算法 优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度反向学习的平衡灰狼算法及其应用
20
作者 杨宸 张玮 +2 位作者 许鑫 张振喜 高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7-1055,共9页
针对传统灰狼优化算法位置更新时勘探与开发失衡,收敛速度慢且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灰狼算法(balanced grey wolf algorithm based on fitness back learning,BGWO),引入非线性控制参数,增强算法前期勘探能力,加速收敛;在... 针对传统灰狼优化算法位置更新时勘探与开发失衡,收敛速度慢且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灰狼算法(balanced grey wolf algorithm based on fitness back learning,BGWO),引入非线性控制参数,增强算法前期勘探能力,加速收敛;在种群迭代阶段采用重心反向学习的最优适应度权重更新策略,平衡算法的勘探与开发。16组基准函数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能自适应跳出局部最优,在加快算法收敛速度的同时提高全局收敛能力与精度。将BGWO应用于PV型旋风分离器粒级效率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的建模,提高了GBDT的精度,模型相关系数0.980,均方误差0.00079,BGWO-GBDT与GBDT、PSO-GBDT和GWO-GBDT相对比,建模精度和稳定性明显提高,验证了BGWO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优化算法 勘探与开发 非线性控制 适应度反向学习 基准函数测试 梯度提升决策树 旋风分离器效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