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排量对置柱塞泵进油阀响应特性研究及优化
1
作者 贾晨 原霞 +3 位作者 何超 杨伟 陈燕 李正禄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6,共9页
为了降低工程机械中的功率损失,提出一种新的变排量对置柱塞泵。该泵在传统单柱塞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柱塞,两柱塞对称布置,既减弱了压力波动、消除了单柱塞泵的不平衡力,又可通过调节柱塞相位差实现变排量。采用等效建模法建立并验证... 为了降低工程机械中的功率损失,提出一种新的变排量对置柱塞泵。该泵在传统单柱塞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柱塞,两柱塞对称布置,既减弱了压力波动、消除了单柱塞泵的不平衡力,又可通过调节柱塞相位差实现变排量。采用等效建模法建立并验证了变排量对置柱塞泵的AMESim模型。将该泵与传统柱塞泵的配流阀滞后时间进行了比较,发现存在滞后现象但滞后时间相对较短,导致泵性能下降,故对比分析了进油阀不同参数对配流阀滞后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法优化了参数。结果表明:进油阀参数均对进油阀关闭滞后时间有较大影响,进油阀关闭滞后时间随弹簧刚度、弹簧预紧力、阀芯直径的增加分别缩短了10.9、10.72、1.73 ms,而随阀芯质量的增加延长了5.7 ms;参数归一化后得到进油阀关闭滞后时间随弹簧刚度、弹簧预紧力、阀芯直径的增加分别缩短了61.6%、84.1%、8.9%,随阀芯质量的增加而延长了37.1%;正交优化后仿真模型的进油阀关闭滞后时间缩短了81.43%,有效降低了回流损失,提高了泵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柱塞泵 进油阀 响应特性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锥和喉道损伤对超声速进气道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意坤 卓长飞 罗熙斌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针对超声速进气道结构损伤会对其内外流场和性能参数造成影响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喉道穿孔和尖锥折断2种损伤类型对超声速进气道的影响,分别计算3种模型在0和4°攻角时的工况。2种损伤均会使阻力系数增大,0攻角时,喉道损伤对流... 针对超声速进气道结构损伤会对其内外流场和性能参数造成影响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喉道穿孔和尖锥折断2种损伤类型对超声速进气道的影响,分别计算3种模型在0和4°攻角时的工况。2种损伤均会使阻力系数增大,0攻角时,喉道损伤对流场影响较大,尖锥折断损伤影响则较小;4°攻角时,损伤后流场变化较小。但2种损伤模型内部马赫数、压力以及出口截面总压恢复系数分布均与无损模型不同。尖锥折断损伤模型对称面上的沿程压力分布与无损模型相近,而喉道穿孔损伤与无损模型差异较大。结果表明,该计算可为导弹毁伤后性能降级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进气道 尖锥折断损伤 喉道穿孔损伤 流场变化 性能参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薄平板绕流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蔚杰 武建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9-708,共10页
为了揭示雷诺数、来流剪切参数对平板尾流涡街演化过程以及平板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浸没边界-格子Boltzmann方法建立了刚性薄平板绕流模型,并在雷诺数为100~1200内,对不同雷诺数与来流剪切参数下的刚性薄平板绕流问题进行数值... 为了揭示雷诺数、来流剪切参数对平板尾流涡街演化过程以及平板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浸没边界-格子Boltzmann方法建立了刚性薄平板绕流模型,并在雷诺数为100~1200内,对不同雷诺数与来流剪切参数下的刚性薄平板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平板尾流区沿流向的2次失稳跃迁过程以及平板流向载荷随来流剪切参数的变化及其对雷诺数的依赖性,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随着流场剪切参数的增加,平板近尾流经过数次准周期分岔过程进入了由大尺度涡结构所主导的混沌状态,进一步诱发了低频、混沌的结构阻力;雷诺数越大,向混沌特征流向载荷转变所需的临界剪切参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数 来流剪切参数 浸没边界-格子Boltzmann方法 刚性薄平板 尾流 失稳 分岔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设计参数的选择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波 张堃元 +1 位作者 金志光 王成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了研究型面设计马赫数、唇口偏移量对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设计点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最佳性能的进气道,对设计马赫数为6,具有不同型面设计马赫数和唇口偏移量的流线追踪进气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选取低于马赫数6的型面设计... 为了研究型面设计马赫数、唇口偏移量对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设计点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最佳性能的进气道,对设计马赫数为6,具有不同型面设计马赫数和唇口偏移量的流线追踪进气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选取低于马赫数6的型面设计马赫数,可获得较高的流量系数和增压比,而其压缩效率并不低;进气道唇口偏移量增大,会导致流量系数、增压比变小,但却有利于减小进气道内的分离程度,还会影响隔离段内的流动,因此唇口偏移量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Busemann进气道^+ 流线追踪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的进口几何参数对泵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宜 李永乐 +2 位作者 韩伟 宋怀德 陈建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了改善离心泵内的空化性能,基于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一个比转数为131.87的单级单吸型离心泵进行空化性能的模拟计算,通过改变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安放角,分别对改变几何参数后的离心泵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设计泵的进口直... 为了改善离心泵内的空化性能,基于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一个比转数为131.87的单级单吸型离心泵进行空化性能的模拟计算,通过改变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安放角,分别对改变几何参数后的离心泵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设计泵的进口直径为150 mm,改变后的尺寸分别为155 mm和160 mm,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离心泵叶轮进口直径增加到一定值时,叶轮进口直径有一最佳值,这一最佳值对离心泵效率的提高和空化余量的降低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泵的叶片前盖板进口安放角为21°,改变后的尺寸为24°,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进口安放角增加后离心泵的效率提高,空化余量降低,空化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空化性能 数值模拟 叶轮 进口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几何参数对离心泵进口回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林刚 袁建平 +2 位作者 司乔瑞 周帮伦 孙威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为研究叶轮几何参数对离心泵进口回流特性的影响规律,以IS65-50-160型低比转数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对模型泵进行三维定常数值模拟,得到模型泵的性能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叶片数、叶片进口冲角和叶... 为研究叶轮几何参数对离心泵进口回流特性的影响规律,以IS65-50-160型低比转数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对模型泵进行三维定常数值模拟,得到模型泵的性能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叶片数、叶片进口冲角和叶片进口边位置3个叶轮几何参数对模型泵进口回流特性的影响,研究回流发生时不同工况下的速度、流线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叶轮进口回流首先发生在管壁附近,随着叶片数增加,叶轮进口回流速度不断减小,当叶片数Z=7时,模拟的扬程在各个工况下均较高,回流强度较小;当叶片进口冲角Δβ=10°时,流体从叶轮进口向进水管的反向流动速度较小,叶轮流道流线分布较好,回流强度较弱;当叶片进口边向前延伸时,离心泵性能得到改善,叶轮进口回流强度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几何参数 进口回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墙进风小窗位置对蛋鸡舍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阳 石海鹏 +1 位作者 王雅韬 李保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8-42,共5页
为研究蛋鸡舍侧墙进风口不同位置高度对蛋鸡舍内小环境的影响,以及合理改善蛋鸡舍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以我国北方最常见的侧窗进风、纵向通风蛋鸡舍为研究对象,选择A、B两栋仅安装高度不同侧墙进风小窗的蛋鸡舍,侧墙小窗规格一致(宽0.6... 为研究蛋鸡舍侧墙进风口不同位置高度对蛋鸡舍内小环境的影响,以及合理改善蛋鸡舍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以我国北方最常见的侧窗进风、纵向通风蛋鸡舍为研究对象,选择A、B两栋仅安装高度不同侧墙进风小窗的蛋鸡舍,侧墙小窗规格一致(宽0.65 m、高0.23 m),安装高度分别为2.25 m、1.65 m,分别测试两栋舍内温热参数以及舍内空气环境质量。结果显示:A、B两栋蛋鸡舍内平均温、湿度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不同走道间温、湿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栋蛋鸡舍内测点风速、氨气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5);舍内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A栋蛋鸡舍内温湿度波动低于B舍,测点风速普遍大于B栋蛋鸡舍风速,有害气体浓度低于B舍。说明侧墙进风口位置高度不仅影响蛋鸡舍内温、湿度状况,而且影响舍内污染物的分布及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舍 纵向通风 进风口 气流组织 环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石膏旋流器分股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军 安连锁 +1 位作者 杨阳 李庚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78-681,688,共5页
对石膏旋流器在不同溢流管插入深度、溢流管壁厚和溢流与底流管径比k等参数条件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分股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溢流管壁厚和溢流管插入深度均存在一个最优值,使得石膏旋流器分股比最大;入口压力对分股比的影响随着k... 对石膏旋流器在不同溢流管插入深度、溢流管壁厚和溢流与底流管径比k等参数条件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分股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溢流管壁厚和溢流管插入深度均存在一个最优值,使得石膏旋流器分股比最大;入口压力对分股比的影响随着k值的增大而减小,并且k值越小,变化趋势越明显;在保持旋流器柱段内径、锥角、入口管内径以及溢流管壁厚不变,当k值一致时,分离效率随着入口压力的升高而提高,提高的趋势较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旋流器 结构参数 分股比 入口压力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入口条件下SCR脱硝系统精准喷氨策略 被引量:21
9
作者 高畅 金保昇 +1 位作者 张勇 孟凡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1-276,共6页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根据全尺度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际测量数据获得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SCR非均匀入口边界条件,模拟了整个SCR系统的烟气流动过程.根据喷氨格栅处速度场和浓度场获取NO通量,以此为基准精确分配各喷管喷氨量.研究了不同...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根据全尺度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际测量数据获得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SCR非均匀入口边界条件,模拟了整个SCR系统的烟气流动过程.根据喷氨格栅处速度场和浓度场获取NO通量,以此为基准精确分配各喷管喷氨量.研究了不同喷口布置的氨气与NO的对流扩散混合特性,分析了喷氨格栅中喷口密度N、开孔率φ、喷口角度α三个结构参数对SCR反应器内氨氮混合质量、氨氮比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喷口密度N可以有效地优化氨氮混合效果.当N>15.34个/m^2时,增加N对氨氮混合效果的影响不再显著;混合指数β随着喷口开孔率φ的增大会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改变喷口角度α可以改善氨氮混合效果,喷口垂直布置时氨氮混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非均匀入口条件 精准喷氨 喷口布置 混合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道参数对埋入式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少永 郭荣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喉道设计参数对埋入式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低速下模型处于 0°攻角 ,0°侧滑及 4°侧滑时喉道位置和喉道面积比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面积比合适... 以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喉道设计参数对埋入式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低速下模型处于 0°攻角 ,0°侧滑及 4°侧滑时喉道位置和喉道面积比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面积比合适的喉道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埋入式进气道的效率 ,降低进气道出口流场畸变。本文的研究为埋入式进气道喉道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入式进气道 喉道设计 进气道效率 流场畸变 气动性能 性能影响 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耦合效应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入口参数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代光月 贾洪印 +2 位作者 曾磊 刘磊 邱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7-1274,共8页
为了研究多场耦合效应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入口参数的影响,采用自主开发的热环境/热响应耦合计算分析平台FL-CAPTER,对吸气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前体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介绍了采用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策略及不同物理场求解方法,通过圆管和两... 为了研究多场耦合效应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入口参数的影响,采用自主开发的热环境/热响应耦合计算分析平台FL-CAPTER,对吸气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前体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介绍了采用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策略及不同物理场求解方法,通过圆管和两级压缩楔外形,初步验证了多场耦合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进气道前体在长时间巡航飞行条件下的结构温升情况和宏观变形量,分析了进气道结构变形对入口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道前体迎风区域和背风区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引起热应力变化,进气道前体压缩面在多场耦合效应作用下上翘约20mm,考虑变形影响后,进气道偏离设计状态,激波边界层干扰效应增强,喉道附近的分离区域有所增大,进气道入口的质量流量增加约4.2%,喉道平均马赫数降低,静压升高,总压恢复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场耦合 高超声速进气道 气动热 热响应 变形 入口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进气道结构参数对气道流通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司鹏昆 侯树梅 +3 位作者 张惠明 张真忠 杨志勇 张自立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8,共4页
在分析并选定了评价进气道流通特性的参数的基础上,针对以柴油机为原型机开发的NQ140N天然气发动机,确定出影响进气道流通特性的进气道结构参数,并采用试验方法,对原型机进气道各结构参数单独进行定量调整获得了每一进气道结构参数对螺... 在分析并选定了评价进气道流通特性的参数的基础上,针对以柴油机为原型机开发的NQ140N天然气发动机,确定出影响进气道流通特性的进气道结构参数,并采用试验方法,对原型机进气道各结构参数单独进行定量调整获得了每一进气道结构参数对螺旋进气道流通特性即平均涡流比和平均流量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进气道结构参数对流通特性的影响并不是完全单调性。最后,给出了达到某一流通特性参数的试验方法。并采用基于大量试验数据的变量分析方法,使进气道结构参数对其流通性能影响的分析更加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天然气发动机 进气道结构参数 平均涡流比 平均流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参数及附面层修正对“咽”式进气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昊 王成鹏 程克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5-269,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的平面斜激波流场对流线追踪"咽"式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性能最佳的进气道,对设计马赫数为7,具有不同三维基本流场的流线追踪"咽"式进气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选择8-7无粘流场(即俯仰平面... 为了研究不同的平面斜激波流场对流线追踪"咽"式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性能最佳的进气道,对设计马赫数为7,具有不同三维基本流场的流线追踪"咽"式进气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选择8-7无粘流场(即俯仰平面内的斜激波由和自由来流呈8°夹角的斜压缩面产生;偏航平面内的斜激波由和自由来流呈7°夹角的斜压缩面产生)作为基本流场设计出的流线追踪进气道压缩性能、总压恢复性能及起动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有较高的捕获流量;另外,通过对其进行附面层修正,设计状态下的各性能参数都较接近无粘设计参数,并且大幅度提高了进气道的流场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进气道 内收缩 流线追踪 附面层修正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工况下入口参数对再生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永存 陈光明 +1 位作者 张绍志 唐黎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8,共6页
由于缺少再生器在冬季工况下的性能数据,再生器的设计、运行等都无法根据冬季工况进行.为此,文中搭建了冬季工况下再生器入口空气和溶液参数对再生器性能影响的实验台,得出再生溶液为LiCl溶液时入口空气和溶液参数对再生器出口空气及溶... 由于缺少再生器在冬季工况下的性能数据,再生器的设计、运行等都无法根据冬季工况进行.为此,文中搭建了冬季工况下再生器入口空气和溶液参数对再生器性能影响的实验台,得出再生溶液为LiCl溶液时入口空气和溶液参数对再生器出口空气及溶液参数的影响规律如下:出口空气温度、出口溶液温度及出口空气含湿量随入口溶液温度和入口空气温度的升高、入口溶液质量流量以及入口空气含湿量的增大而提高,随入口空气质量流量的增大而降低;增大入口溶液中LiCl的质量分数会使出口空气温度和出口溶液温度升高,而使出口空气含湿量减少.文中还建立了再生量和再生效率的关联式,该关联式可用于冬季工况下再生器的设计、运行及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器 冬季工况 入口参数 出口参数 再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入口角度对微液滴生成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艺凡 夏国栋 王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4-1421,共8页
为研究不同流体物性参数条件下微通道入口角度对微液滴生成过程的影响,采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错流微通道内液滴生成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液滴生成过程中两相压差及液滴生成周期和尺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拉伸挤... 为研究不同流体物性参数条件下微通道入口角度对微液滴生成过程的影响,采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错流微通道内液滴生成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液滴生成过程中两相压差及液滴生成周期和尺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拉伸挤压流型下,微液滴尺寸随着通道入口角度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表面张力较大或连续相黏度较小时,入口角度为90°的微通道有利于生成较短液滴;表面张力较小或连续相黏度较大时,入口角度为120°的微通道有利于生成较短液滴.对于固定的入口角度,微液滴尺寸随着表面张力系数增大而增大,随连续相黏度增大而减小.当流体物性参数不同时,生成最短液滴的通道结构不同.综合考虑通道入口角度、表面张力系数和连续相黏度,提出了预测拉伸挤压流型下量纲一液滴长度的经验关联式,为微液滴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微液滴 入口角度 压差 流体物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面设计马赫数对马赫数分布可控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永洲 张堃元 钟启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9-245,共7页
在研究型面设计马赫数Ma2对马赫数分布可控基准流场在Ma∞=4.0~7.0的性能影响中发现,降低型面设计马赫数可获得更高的流量系数、高马赫数时的增压比以及更短的长度。基于型面设计马赫数Mai=5.5,6.0和6.5的基准流场分别设计了圆... 在研究型面设计马赫数Ma2对马赫数分布可控基准流场在Ma∞=4.0~7.0的性能影响中发现,降低型面设计马赫数可获得更高的流量系数、高马赫数时的增压比以及更短的长度。基于型面设计马赫数Mai=5.5,6.0和6.5的基准流场分别设计了圆形进口的内收缩进气道,并在Ma∞=-4.5~7.0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低型面设计马赫数基准流场设计的进气道具有更好的流量捕获特性和较高的增压比,这与基准流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型面设计马赫数对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流场 内收缩进气道 马赫数分布 设计参数 宽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簸箕形进水流道主要控制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传昌 高余鑫 +1 位作者 董旭敏 高志锴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1-1118,共8页
为了探究黄河下游邢家渡引黄闸前泵站簸箕形进水流道主要控制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运用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RNG k-ε模型和SIMPLEC算法,就流道进口高度、流道长度、吸水室高度、喇叭管进口直径和流道底面倾角5种控制参数,对流... 为了探究黄河下游邢家渡引黄闸前泵站簸箕形进水流道主要控制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运用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RNG k-ε模型和SIMPLEC算法,就流道进口高度、流道长度、吸水室高度、喇叭管进口直径和流道底面倾角5种控制参数,对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三维湍流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控制参数下的流道出口流速分布均匀度、速度加权平均角度和流道水力损失与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吸水室高度和喇叭管进口直径对流速分布均匀度影响较大,其他控制参数影响甚微;不同控制参数下的取值对流道水力损失影响较大,且随流量增大而逐渐增大;提出了流道水流流态良好、水力损失小的流道进口高度、流道长度、吸水室高度和喇叭管进口直径分别为1.51,3.50,0.80和1.50倍的叶轮直径,以及流道底面倾角为0°的较优水力性能控制参数.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簸箕形进水流道 控制参数 水力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向出流气液分离器流场分析及结构参数优选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彩玉 张爽 +2 位作者 耿海洋 张勇 邢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6,共7页
为解决常见的气液分离器气相出口含液量大和管汇连接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同向出流式气液旋流分离装置。该装置能有效降低气相出口的液相含量,主要针对其不同结构参数开展了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并完成了结构参数的优选。研究结果表... 为解决常见的气液分离器气相出口含液量大和管汇连接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同向出流式气液旋流分离装置。该装置能有效降低气相出口的液相含量,主要针对其不同结构参数开展了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并完成了结构参数的优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气相运移速度及分离性能的最佳内锥角度为2°,最佳进气孔角度为30°,最佳脱气效率模拟值为96%;随着内锥角度的增大,气相溢流管内的轴向速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内锥角度为2°时,轴向速度最大达到0.58 m/s;随着进气孔角度的增大,气相溢流管内的轴向速度基本呈上升规律,进气孔角度为30°,轴向速度最大达到0.60 m/s;优化后的气液分离器结构适用于含气体积分数区间为15%~30%,最佳分离效率为92.6%。研究结果可为同向出流气液分离器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分离器 同向出流 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内锥角度 进气孔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道出口可压缩附面层测量及其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健 史建邦 李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95-100,共6页
为测量飞机进气道出口的可压缩附面层,在分析所需测量参数及探讨附面层参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制了附面层总压测量耙、总温测量耙。通过在公用测量段上安装附面层测量耙,对某飞机进气道在某高速风洞中进行了不同马赫数、攻角、侧滑角... 为测量飞机进气道出口的可压缩附面层,在分析所需测量参数及探讨附面层参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制了附面层总压测量耙、总温测量耙。通过在公用测量段上安装附面层测量耙,对某飞机进气道在某高速风洞中进行了不同马赫数、攻角、侧滑角组合的吹风试验。17种组合工况的试验及计算结果表明:研制的附面层总压及总温测量耙应用效果较好;附面层参数计算方法准确,拟合后的附面层速度分布较为合理;该方法能够用于测量和评定进气道出口的可压缩附面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附面层 测量耙 风洞试验 参数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鼓包的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流场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洪印 周桂宇 +2 位作者 唐静 吴晓军 马明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2-579,共8页
背负式进气口结合大S弯内管道的进气系统设计方案,由于其良好的隐身特性,在各类作战飞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自主开发的大规模并行流场解算器,对某带鼓包的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流场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首先... 背负式进气口结合大S弯内管道的进气系统设计方案,由于其良好的隐身特性,在各类作战飞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自主开发的大规模并行流场解算器,对某带鼓包的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流场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首先介绍了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大S弯进气道模型,验证了程序对进气道内分离流动预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带鼓包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在超声速来流情况下入口激波分布、进气道内部流动情况以及出口流场的气流品质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鼓包高度和唇缘后掠角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进气道内独特的S弯设计,会导致流动分离和二次流,造成总压损失;不同外部几何参数对进气道性能影响很大,在一定范围内,适当降低鼓包高度或减小唇缘后掠角,有利于进气道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负式 大S弯进气道 鼓包 总压恢复 二次流 参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