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2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秦绣主题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惠珺 李晋 谭玉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本文依托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分析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特点和需求,明确观众在参观秦绣展示空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观众在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的沉浸感和共情感。通过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 本文依托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分析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特点和需求,明确观众在参观秦绣展示空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观众在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的沉浸感和共情感。通过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对秦绣主题展示空间进行设计转译。结合文献综述法和访谈法深入挖掘观众的情感需求,明确空间影响因素,利用专家咨询问卷确定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并确定其权重。研究揭示了直接触动感官的设计元素在塑造观众情感体验中的关键作用。其中,空间色彩和空间材质尤为显著。基于此,设计实践有针对性地优化了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的视觉表现、互动效能和文化表达力,为秦绣艺术的现代化展示与传播提供了创新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秦绣 展示空间 层次分析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最古老的三种数学教材实物及其教育学考论:秦代简牍所见
2
作者 李剑萍 杨旭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7,共11页
出土秦简牍中的里耶秦简“九九表”、岳麓书院藏秦简《数》、北京大学藏秦简《算书》等,是目前所见中国最古老的三种数学教材实物,是秦代基层官吏实际使用过的数学教材。通过文字考证和教育学释论发现,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最高难度,大致相... 出土秦简牍中的里耶秦简“九九表”、岳麓书院藏秦简《数》、北京大学藏秦简《算书》等,是目前所见中国最古老的三种数学教材实物,是秦代基层官吏实际使用过的数学教材。通过文字考证和教育学释论发现,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最高难度,大致相当于现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程度;已经鲜明地显现出重社会性、重实用性的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传统;北大秦简《算书》尤为明显地体现了当时数学教材的编撰体系;秦代数学教育出现了普遍化的趋势,重要表现就是基层化、教材化和课程化;这些教材实物幽微地折射出当时学习者的状态,打开了一扇认识秦代教育的窗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具有多重教育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 数学教材 数学文化 秦代教材 秦代教育 秦代简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早期官吏管理制度的流变及特征
3
作者 蒋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官吏管理是古代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已有官吏任命、监察和迁转的明确记录,它们在世卿世禄制下展开,多依赖血缘宗法、礼仪盟誓维持,是一种松散的管理模式。春秋战国官僚制度萌芽,官吏管理表现出鲜明的功利实用色彩。秦延续功利至上... 官吏管理是古代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已有官吏任命、监察和迁转的明确记录,它们在世卿世禄制下展开,多依赖血缘宗法、礼仪盟誓维持,是一种松散的管理模式。春秋战国官僚制度萌芽,官吏管理表现出鲜明的功利实用色彩。秦延续功利至上的传统,完成了兼并天下的大业,但只重功利不重道德教化的选人用吏做法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汉承秦制,又矫正了秦朝弊端,提倡能德并重。汉代官吏管理各环节基本形成,并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汉代的官吏管理具有能德并重、分类分层、制度性与灵活性结合、极其追求效率等特点。汉代的官吏管理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秦汉 官吏管理 制度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汉字构形学视角看中国早期居住建筑类型
4
作者 胡斌 伍惠颖 陈蔚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7,共9页
作为中国早期先民的重要创造物,文字与建筑都反映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通过分析汉字构形可以阐明汉字与建筑之间的形意同构特征,可以为以文字构形与构意为基础研究建筑类型演化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以甲骨文、金文以及先秦传世文献中... 作为中国早期先民的重要创造物,文字与建筑都反映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通过分析汉字构形可以阐明汉字与建筑之间的形意同构特征,可以为以文字构形与构意为基础研究建筑类型演化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以甲骨文、金文以及先秦传世文献中出现的居住建筑类文字为依据,分析居住类建筑类型与其中重要建筑的内涵,在早期建筑遗址匮乏的情况下,为中国早期居住建筑类型的推演还原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古文字 汉字构形学 居住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时期乡村借贷新探
5
作者 马新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7,共13页
秦汉乡村借贷既非古典借贷,亦非严格意义上的高利贷,它只是被当时乡村社会所普遍接受的特有借贷形式。这一借贷形式具有较强内循性,多以乡村居民间借贷为主,富商大贾以及城市商业资本难以介入;也有较强应急性,多是乡村居民生存急需时的... 秦汉乡村借贷既非古典借贷,亦非严格意义上的高利贷,它只是被当时乡村社会所普遍接受的特有借贷形式。这一借贷形式具有较强内循性,多以乡村居民间借贷为主,富商大贾以及城市商业资本难以介入;也有较强应急性,多是乡村居民生存急需时的借贷行为,经营性或扩大再生产的借贷颇为少见;还有较强行政性,王朝官方既是重要放贷方,又是监管者与仲裁人,直接介入乡村经济事务。这些特点减少了商品经济对乡村社会的冲击,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乡村社会发展与繁荣。但是,从长时段视角看,它也影响乡村社会对外来经济要素的接纳,制约乡村社会进一步发展,使其长期处于简单再生产的循环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乡村社会 借贷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漕源之变:引沁济运的兴废与明代治河困局
6
作者 吴琦 李想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5,共10页
明初,黄河南北摆动不定,人为分引河流众多,为解决大运河缺水问题,全线引河济运,引沁济运亦深受关注。景泰至成化朝,河臣主持引沁工程,实现了运河对沁河水多个方向的引用。弘治至嘉靖朝,治沁以筑堤疏浚为主,引沁工程的实施艰难,成为漕源... 明初,黄河南北摆动不定,人为分引河流众多,为解决大运河缺水问题,全线引河济运,引沁济运亦深受关注。景泰至成化朝,河臣主持引沁工程,实现了运河对沁河水多个方向的引用。弘治至嘉靖朝,治沁以筑堤疏浚为主,引沁工程的实施艰难,成为漕源的备用方案。隆庆至万历朝,围绕引沁入卫产生了一系列争论与矛盾,诸如朝中合流派与分流派治河理念之争、百姓生计与国家治漕之争、沁河上下游利益之争等。在漕运至上和黄河水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沁河在嘉靖朝中期以后经历了功能和地位的变化,民生与漕源的矛盾最终在保漕目的下得以调和。引沁济运的兴废反映出明代治河中的内在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引沁济运 黄河 沁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MK5发掘简报
7
作者 张俊民 王永安 +2 位作者 李悦 景小庆(执笔/绘图) 孙锋(绘图)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I0001,I0002,5-17,共17页
石家墓地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西头村。201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石家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春秋时期墓葬12座、车马坑2座和祭祀坑1座。在车马坑MK5内发现东西向纵列的殉车5辆,其中1辆车无马,4辆车为一驾两马。车马下发... 石家墓地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西头村。201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石家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春秋时期墓葬12座、车马坑2座和祭祀坑1座。在车马坑MK5内发现东西向纵列的殉车5辆,其中1辆车无马,4辆车为一驾两马。车马下发现有殉人、殉狗。此车马坑具有典型春秋中期秦文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宁县 石家墓地 车马坑 春秋中期 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通过NLRP3/caspase-1途径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
8
作者 周策 易泽林 +4 位作者 张明星 李亥辰 杨阳 陈敏 邬颖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7-1824,共8页
目的 研究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63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取13只为模型组,其余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6 g/kg)及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低、中、高剂量组(3.9、7.8、15.... 目的 研究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63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取13只为模型组,其余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6 g/kg)及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低、中、高剂量组(3.9、7.8、15.6 g/kg),每组10只。采用DSS建立UC小鼠模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记录小鼠的一般状态、DAI评分,测量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IL-1β、IL-8、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NLRP3、GSDMD、pro-IL-1β、pro-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TUNEL、GSDMD荧光双染色检测细胞焦亡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降低(P<0.01),结肠长度缩短(P<0.01),DAI评分,IL-1β、IL-8、TNF-α水平,NLRP3、GSDMD、active-caspase-1蛋白表达,GSDMD、TUNEL阳性率升高(P<0.05,P<0.01),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各剂量组体质量升高(P<0.01),结肠长度增长(P<0.05,P<0.01),DAI评分,IL-1β、IL-8、TNF-α水平,NLRP3、GSDMD、active-caspase-1蛋白表达,GSDMD、TUNEL阳性率降低(P<0.05,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可改善DSS诱导UC小鼠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结肠黏膜上皮细胞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焦亡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琴学“古淡”审美范畴形成考论
9
作者 丛何 韩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9,I0002,共8页
“古淡”是中国文艺理论中较为常见的范畴,主要用于文艺风格品评。“古淡”不仅是“古”与“淡”两个子范畴的简单罗列,更有着与时俱进的内涵拓展。“古淡”缘起于韩愈诗学,梅尧臣使之发扬光大,欧阳修以兼具政坛、文坛、琴坛三方话语权... “古淡”是中国文艺理论中较为常见的范畴,主要用于文艺风格品评。“古淡”不仅是“古”与“淡”两个子范畴的简单罗列,更有着与时俱进的内涵拓展。“古淡”缘起于韩愈诗学,梅尧臣使之发扬光大,欧阳修以兼具政坛、文坛、琴坛三方话语权者的身份将其引入琴学,经由后世琴坛的重复、追捧以及模仿,使其最终成为琴学审美范畴。明清时期,由于其字面意义上的复古色彩,“古淡”成为崇古琴人与尚新琴人论争的工具。此外,由于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和心学思想的冲击,“古淡”见证了由宋代“琴器”向明代“人心”的转变。在美学方面,王士禛“神韵说”中对于“古淡”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推动,打破了从宋代伊始琴学“古淡”风格论的边界,使之拓展至意境论领域,实现其在美学意义上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淡 诗学 琴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秦两汉的官吏功赏及其流变
10
作者 蒋波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2,共8页
给予有功官吏奖赏是古代一大“治吏”手段。金文资料显示,至迟商朝晚期已存在功赏行为,西周逐渐多见,形式包括军功奖励、功勋追赏等,它与其他礼仪性赏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法色彩浓厚,“治吏”意味还不明显。春秋以降,功赏成为最引人... 给予有功官吏奖赏是古代一大“治吏”手段。金文资料显示,至迟商朝晚期已存在功赏行为,西周逐渐多见,形式包括军功奖励、功勋追赏等,它与其他礼仪性赏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法色彩浓厚,“治吏”意味还不明显。春秋以降,功赏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奖励方式,也是诸子论议的主题。法家按功论赏、无功不赏、功赏相当的思想为秦国采用,是其崛起并完成华夏一统的重要因素。秦朝未能及时调整刑赏政策,仍然赏功不赏贤,重吏治不重教化,加速了王朝的崩溃。汉代改变了单一的功赏模式,赏功之外也赏贤;功赏中不仅有实物性奖赏,亦有赐嘉号、特殊礼遇、“图画形象”等荣誉性、精神性奖赏。汉代的官吏功赏开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治吏”措施,标志着官吏功赏制度趋于成熟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秦两汉 官吏功赏 治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帛书《易传》管窥先秦儒家“爱民”观念的展开与变迁
11
作者 陈仁仁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2,共9页
帛书《易传·系辞》云“理材正辞,爱民安行,曰义”,与此相应的今本《易传·系辞》作“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两相比较,“材”通“财”,不会带来文本的思想差异,而“爱民安行”与“禁民为非”之间的文本差异,显然包含着一... 帛书《易传·系辞》云“理材正辞,爱民安行,曰义”,与此相应的今本《易传·系辞》作“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两相比较,“材”通“财”,不会带来文本的思想差异,而“爱民安行”与“禁民为非”之间的文本差异,显然包含着一种思想的差异乃至变迁。由此上溯于孔子,下至于孟子。由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发展出“爱民”观念的可能性,到帛书《易传》和战国简明确提出“爱民”的思想观念,并辅之以“义”,再到今本《易传》改“爱民安行”为“禁民为非”,从而进一步凸显“义”的独立价值,最后到孟子的“仁民”思想,形成了一条先秦儒家“爱民”观念的变迁与发展线索。这条思想线索有一个更深层的内在的思想基础,即以“仁义之道”为“人道”,并赋予人性,落实于社会生活,从而对传统社会民众的政治主体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易传》 先秦儒家 爱民 禁民 仁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下之天下”:东周秦汉社会“天下”意识的升格
12
作者 王子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8,共12页
周秦社会“天下”意识的文献反映,见于百家之说。“天下”归“一”,成为当时的时代追求。然而“一天下”与“天下一”的实现路径,王霸之学有深刻的歧见。而实际历史走向,与《韩非子》“进兼天下”“强匡天下”的设计主张一致。“秦并天... 周秦社会“天下”意识的文献反映,见于百家之说。“天下”归“一”,成为当时的时代追求。然而“一天下”与“天下一”的实现路径,王霸之学有深刻的歧见。而实际历史走向,与《韩非子》“进兼天下”“强匡天下”的设计主张一致。“秦并天下”以及后来的“汉并天下”之后,一种新的涉及“天下”主题的政治理念出声,并产生历史反响。这就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在“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的帝权至上的时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的开明的政治意识有合乎理性的历史意义。“天下之天下”说,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文明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 秦汉 天下观 政治意识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天下之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人好兴事”及秦大型工程的历史言说与行政史教训
13
作者 王子今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由余评价秦人工程“使人为之,亦苦民矣”,战国时人言“秦人好兴事”。秦统一之后兴建的著名工程,则有长城、阿房宫、骊山以及驰道、直道等。后世史论、政论或认为,秦工程规模之大,致使人力资源的扼杀式消耗、社会民生的摧毁性损伤、经... 由余评价秦人工程“使人为之,亦苦民矣”,战国时人言“秦人好兴事”。秦统一之后兴建的著名工程,则有长城、阿房宫、骊山以及驰道、直道等。后世史论、政论或认为,秦工程规模之大,致使人力资源的扼杀式消耗、社会民生的摧毁性损伤、经济秩序的全面化破坏,是引发秦短促而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迹象表明,秦大型工程是以军事化形式组织和管理,显示出极高的效率。其所付出的社会代价,尤其是民众的生命成本,则体现出惊人的残酷。汉初营建非常重要的营造项目亦多注意工程规划的合理与人力动员的收敛,对秦政相关内容取“拨乱反正”的态度,体现出历史走向进步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朝 “秦人好兴事” 工程 效率 生命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时期秦国儒学发展探微
14
作者 赵虹波 史党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秦人立国较晚,地处西北边陲,长期受夷狄风俗的影响。但是秦人上层统治者自秦立国开始,就积极学习周人的礼乐文明,传世文献以及秦墓的器物都可以证明。儒学自产生就与秦国有着重要的联系,孔子不仅关注秦国政治,同时秦国也有学者师从孔子... 秦人立国较晚,地处西北边陲,长期受夷狄风俗的影响。但是秦人上层统治者自秦立国开始,就积极学习周人的礼乐文明,传世文献以及秦墓的器物都可以证明。儒学自产生就与秦国有着重要的联系,孔子不仅关注秦国政治,同时秦国也有学者师从孔子,并将儒学带回秦地。儒学在秦国发展的转折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虽是儒学发展的挫折,但也并未消除儒学在秦国的影响。秦国官吏阶层有类儒学性质的为官守则等新出土文献、变法核心地区雍城考古的发现足以说明这一观点,商鞅变法后,礼乐传统与儒学在秦国仍有发展。无论是荀子入秦考察,还是《吕氏春秋》的编纂,亦或是李斯的思想背景与具体政治实践,儒学因素均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秦国 儒学 礼乐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蒲家寨墓地2017年度发掘简报
15
作者 赵兆(执笔/摄影) 张琛 +10 位作者 黄佳豪(执笔/摄影) 柴怡 杨永岗(摄影) 张蕊侠(绘图) 李彬(绘图) 张璐瑶(绘图) 何慧(绘图) 王若萱(绘图) 李冬静(绘图) 廖琳(绘图) 李梦凡(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7,F0002,F0003,共16页
为配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基本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空港新城底张街办蒲家寨村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墓葬、水井、围沟等遗迹三百余处。其中2017年度清理墓葬152座,出土器物379件(组),时代主要为战国晚期至秦。这批墓葬的发现... 为配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基本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空港新城底张街办蒲家寨村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墓葬、水井、围沟等遗迹三百余处。其中2017年度清理墓葬152座,出土器物379件(组),时代主要为战国晚期至秦。这批墓葬的发现,为研究咸阳都城附近居民的丧葬习俗及秦国在统一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家寨墓地 战国秦墓 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代服饰中前袭工艺技法分析
16
作者 宁简毓 陈果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为了对秦代服饰“前袭”的工艺技法进行深入解读,以北京大学藏秦简《制衣》篇记载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秦代“傅”和“兼”的制衣工艺技法,并提出“兼”的3种释义方案,结合出土文物进行互证,检验各方... 为了对秦代服饰“前袭”的工艺技法进行深入解读,以北京大学藏秦简《制衣》篇记载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秦代“傅”和“兼”的制衣工艺技法,并提出“兼”的3种释义方案,结合出土文物进行互证,检验各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最后将方案3的斜裁法与传统的正裁法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斜裁法形成落肩效果的同时增加拥掩量,更契合当时的礼仪规范,对秦代前袭工艺技法分析有助于推动秦代服饰结构及其功能性研究,同时对古代平面裁剪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秦简牍 《制衣》 工艺技法 秦代服饰 前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身琴与艺术琴的学理差异及其相通
17
作者 刘承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古代的琴乐虽然属于一个整体,却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两条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路径:以艺术为旨归的“艺术琴”和以修身为旨归的“修身琴”。这两种琴的美学旨趣明显不同。“艺术琴”遵循的是实体美学、物态美学的原理,内容形态是“表意”,音... 古代的琴乐虽然属于一个整体,却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两条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路径:以艺术为旨归的“艺术琴”和以修身为旨归的“修身琴”。这两种琴的美学旨趣明显不同。“艺术琴”遵循的是实体美学、物态美学的原理,内容形态是“表意”,音乐功能在“娱人”,价值取向是“符合”,且有较强的普遍性和绝对性;“修身琴”遵循的则是关系美学、生态美学,内容形态是“得意”,音乐功能在“娱己”,价值取向是“适合”,表现出明显的个别性和相对性。这两种琴又可相通,可在一定条件下以“协同”的方式相互转化,亦能在行为的终端呈现相一致的美感状态和文化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身琴 艺术琴 生态美学 物态美学 古琴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的名声传播思想及其启示
18
作者 肖劲草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名声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传播媒介,但关于名声传播思想的研究尚不深入。儒家的名声思想深刻影响中国人看待名声的观念和传播名声的方式。重访先秦儒家经典《论语》,研究发现:这一经典呈现出先秦儒家对待名声的态度,即求名有度,不好虚名,... 名声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传播媒介,但关于名声传播思想的研究尚不深入。儒家的名声思想深刻影响中国人看待名声的观念和传播名声的方式。重访先秦儒家经典《论语》,研究发现:这一经典呈现出先秦儒家对待名声的态度,即求名有度,不好虚名,不求超凡神秘带有宗教性的名声,不把名声仅视为工具;推崇其根据更为内在的名声,如“好学之名”“怀德之名”等,对依赖血统身份等外在因素的名声相对淡薄;围绕“德”建立了“圣人”“仁人”“贤人”“君子”“小人”“佞人”“乡愿”这一阶梯式的名声谱系;重视遵从彰显政治伦理规范和秩序的礼,对维护名声的作用。从《论语》中可发掘“三合一”式的名声传播组合———“作为符号的名人+生产性文本+诠释性团体”,其在涉及文化的传播实践中经常出现。先秦儒家不将名声仅仅视为工具,而是重以实扬名、以名载德,这对理解和避免名声传播中的异化现象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先秦儒家 名声 名声传播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机制的秦腔视频去噪算法
19
作者 师秦高雪 杨超然 +1 位作者 刘鑫达 耿国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9,共12页
秦腔,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然而,秦腔早期的影像资料常受噪声和失真影响,导致画质不佳,严重妨碍了秦腔数字档案的保存品质。目前应用的视频去噪技术在处理秦腔那色彩丰富、纹理复杂的服饰时,往往没有充分利... 秦腔,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然而,秦腔早期的影像资料常受噪声和失真影响,导致画质不佳,严重妨碍了秦腔数字档案的保存品质。目前应用的视频去噪技术在处理秦腔那色彩丰富、纹理复杂的服饰时,往往没有充分利用视频帧序列的时间连贯性,使得去噪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有效保留视频帧的核心特征。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秦腔视频去噪算法开展研究,针对现有视频去噪算法忽略帧间时序相关性导致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去噪算法,该算法利用双门控注意力机制进行时序信息的融合。首先,通过时序融合模块,将视频连续帧的时序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其次,利用双门控注意力去噪网络精确识别并消除时序上的噪声;最后,通过多头交互注意力精炼模块进一步细化特征,以消除去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伪影并恢复丢失的细节,从而提升去噪后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DVDNet、ViDeNN以及FastDVDNet等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视频的时序信息,达到干净且高效的秦腔视频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视频去噪 注意力机制 时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七宝山钴铅锌多金属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研究
20
作者 刘冠宇 范裕 +5 位作者 李政 熊燕云 周涛发 孔若颜 王会敏 晏鸿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1-2647,共17页
钴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七宝山钴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中段,矿床中产出高品位钴矿石和大量钴独立矿物,具有鲜明的成矿特色,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热液型钴矿床。本次工作以七宝山钴... 钴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七宝山钴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中段,矿床中产出高品位钴矿石和大量钴独立矿物,具有鲜明的成矿特色,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热液型钴矿床。本次工作以七宝山钴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借鉴地质冶金学研究思路,系统采集了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样品,通过全岩主微量元素、综合矿物分析系统(TIMA)、电子探针、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和原位硫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方法,定量分析了矿石中钴的赋存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钴的来源和富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七宝山矿床中不同类型矿石中钴含量差异极大,其中石英砂岩型钴矿石具有最高的钴含量(4.52%),浸染状铜钴矿石和团块状铜矿石钴含量较高(0.85%和0.56%),块状铅锌矿石中几乎不含钴(<0.1%)。钴的赋存状态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矿床中87.9%~95.3%的钴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主要为辉砷钴矿,其次为铁硫砷钴矿、斜方砷钴矿、方钴矿和硫铜钴矿等,少量钴以类质同象存在于黄铁矿、毒砂、黄铜矿和镍矿物中。硫同位素分析表明七宝山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富As-Co-Ni的岩浆热液。钴的富集沉淀可能受成矿流体温度、As/S比值和氧逸度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富集规律 热液型富钴矿床 钦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